转眼间就过了十年,香雪早已从台儿沟里那个不知世俗的地方的小姑娘变成了商界有头有脸的大人物。一个深秋的午后,她再次坐上了那列驶往台儿沟的火车。往事逐一浮现在她脑海里。但让她印象最深的还是这列熟悉的火车。因为它,她跨出了改变命运的一步。她庆幸当初车门关上的一刹那,正是因为那一瞬间,她才下定了决心。从那一刻起,她就立下了目标:一定要走出台儿沟!十年的时光,如流水般在不知不觉中就过去了,她取得的成就连她自己都不敢相信。一路上车轮轧钢轨的声音好像还在说:“不停不停,不停不停!”声音还是那个声音,但是却让她感慨万分;同一个声音听起有着截然不同的感受。
因为这次她是从大山外回来了,她成了车上的旅客。渐渐地台儿沟那熟悉的轮廓变得清晰了。村口那熟悉的寺庙,铁路旁缓缓流淌的小溪和那老旧的站台。
《哦,香雪》是铁凝的代表作,于1982年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及首届“青年文学”创作奖。《哦,香雪》描写的是香雪们天真烂漫、活泼向上的纯美形象,再现了山里姑娘的自爱自尊和她们对文明的追求,给人以生命美的启迪。
铁凝(1957一),河北赵县人,生于北京。父亲是美术工作者,母亲是声乐教师。自幼酷爱文艺,十六岁发表处女作《会飞的镰刀》。1975年高中毕业后下乡插队,劳动之余写出《夜路》、《丧事》、《不受欢迎的礼物》等小说。1979年调河北保定地区文联从事创作和编辑工作,同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河北分会,任作协河北分会理事。
她的作品多着眼于日常生活和普通人物,而且常常能发人所束发之蕴,道人所未道之意。《哦,香雪》、《六月的话题》分别获1982年、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没有钮扣的红衬衫》获第三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小说集《夜路》、《没有钮扣的红衬衫》分别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和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1、宗璞 代表作品《野葫芦引》
她是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自幼生长于清华园,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精粹,学养深厚,气韵独特。她的小说,刻意求新,语言明丽而含蓄,流畅而有余韵,颇具特色。她的散文情深意长,隽永如水。近年来又抱病创作反映中华民族知识分子命运的系列长篇小说《野葫芦引》获得矛盾文学奖。
2、王安忆 代表作品《长恨歌》
她是著名作家茹志鹃的女儿,但青出于兰胜于兰,王安忆的小说,多以平凡的小人物为主人公,表现他们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经历与情感。“理解”与“爱”是她的创作宗旨。在艺术表现上,她的早期小说多感情抒发,近期创作则趋于冷静和细致。王安忆小说对人情和人性的表现达到了一个高度,她的具有很强的语言能力,对当代汉语文学的纯正功不可灭。
3、铁凝 代表作品《笨花》
她是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从《哦,香雪》一鸣惊人她就写出了几乎篇篇有反响的作品。《笨花》是多年文学积累的力作,凭借其出色的文学内蕴获得五个一工程最佳作品。铁凝魅力来自文学也来自出色个人才华,她成为中国文坛的领军者依靠的是自己的才华。
4、杨绛 代表作品《洗澡》
她是学者型作家,是翻译家也是文学家,丈夫、女儿相继去世后,她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将钱钟书的作品整理出来,还把他密密麻麻的读书笔记发表,之后又将他们二人全部稿费和版税捐赠母校清华大学设立“好读书”奖学金,杨绛先生已步入生命的第96个年头她依然在书写生命,在朴素的《我们仨》中,我们看到那样一个让人仰止的家庭,也有普通家庭的欢喜与哀愁。杨绛先生文学语言的成功是有目共睹的。其沉定简洁的语言,看起来平平淡淡,无阴无晴。然而平淡不是贫乏,阴晴隐于其中,经过漂洗的苦心经营的朴素中,有着本色的绚烂华丽。干净明晰的语言在杨绛笔下变得有巨大的表现力。
5、霍达代表作品《穆斯林葬礼》
《穆斯林葬礼》整整流传了20年不衰落,霍达的经典大作感动我们的文学的品格和力量。 自幼喜爱文 学艺术.并曾师从史学家马非百先生研究历史。青年时代开始发表作品, 1976年之后从事专业文艺创作,迄 今已发表、出版小说、报告文学、剧本、散文等多种体裁的文学作品约300万字。作品沉雄深厚、凝练典雅, 兼备阳刚阴柔之差,独具亦史文之风。
6、凌力 代表作品《少年天子》
女性写帝王系列笔触大气磅礴,她于1978年调入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开始历史研究和文学创作至今。现任北京作协副主席,中国作协第6届全委。主要获奖作品:长篇历史小说《少年天子》获第3届茅盾文学奖;《暮鼓晨钟——少年康熙》获1995年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北京市庆祝国庆45周年征文佳作奖;《梦断关河》获第二届北京市文学艺术奖;首届老舍文学奖和姚雪垠长篇历史小说奖。其它作品《星星草》《倾城倾国》等。
7、张洁 代表作品《无字》
她的作品两度摘取矛盾文学奖是个奇迹,她不断拓展艺术表现的路子,作品以浓烈的感情笔触探索人的心灵世界,细腻深挚,优雅醇美。 著有作品集《张洁小说剧本选》,小说散文集《爱是不能忘记的》、《方舟》,小说集《祖母绿》,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获全国第2届茅盾文学奖,曾被译成德、英,法,瑞典等多种文字出版)。《只有一个太阳》,散文集《在那绿革地上》以及《张洁集》等。张洁获意大利1989年度“玛拉帕尔帝”国际文学奖。她的《谁生活得更美好》、《条件尚未成熟》分获1979年、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祖母绿》获全国第3届优秀中篇小说奖,短篇小说《有一个青年》改编拍摄成电视剧播映,张洁以“人”和“爱”为主题的创作,常引起文坛的论争。
8、张抗抗代表作品《隐形伴侣》
她的作品,带有一定的理想主义因素却又敢于直面现实。她1950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1969年插队,后报名去边至黑龙江国营农场,1977年进入黑龙江艺术学校编剧班学习,1979年毕业,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分会从事专业创作,并任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等职。她于1975年便完成了反映知青题材的长篇小说《分界线》,1979年以短篇小说《爱的权利》而知名。八十年代则更是作品不断。长篇小说除《隐形伴侣》(1987)外,还有反映三十年代革命知识分子命运的《赤彤丹朱》(1995)。
9、残雪代表作品《白云苍狗谣》 她是新的文学笔法的实践者,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含量。原名邓小华,1953年生于长沙。小学毕业。当过赤脚医生、工人,开过裁缝店。1985年开始发表作品。她的“先锋小说”《山上的小屋》《饲养毒蛇的小孩》《阿娥》《苍老的浮云》《长发的遭遇》《五香街》等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残雪是具有鲜明个性化创造风格的作家,她着眼于深层的精神世界,不断开拓和挖掘,在中国文学界是一个极为独特的存在。近年来残雪写了不少关于西方经典文学的评论,她以纯粹艺术家的感悟,结合自己的创作观念和体会,独辟蹊径,以创作与评论相融合的文体形式对卡夫卡、博尔赫斯、歌德、莎士比亚、但丁等经典作家做了全新的阐释和描述。
10、迟子建 代表作品《晨钟响彻黄昏》
迟子建作品具有历史和时代深度和厚度,文学天赋出众。1964年元宵节出生于漠河。1984年毕业于大兴安岭师范学校。1986年因发表中篇小说《北极村童话》而成名,其作品带有某种散文化风格,这一点与萧红有些相似,许多读者也许正是因此而喜欢她独特的语言风格1987年入北京师范大学与鲁迅文学院联办的研究生班学习,1990年毕业后到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工作至今。中国作协会员,一级作家。1983年开始写作,至今已发表文学作品近四百万字。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树下》《晨钟响彻黄昏》《伪满洲国》,小说集《北极村童话》《白雪的墓园》《向着白夜旅行》《逝川》《白银那》《朋友们来看雪吧》以及散文随笔集〈伤怀之美〉〈听时光飞舞〉〈迟子建随笔自选集〉等。
11、范小青 代表作品《女同志》
范小青作品对人情世态描写成为一绝。主要文学艺术成就:长篇小说《裤裆巷风流记》、《百日阳光》、《城市表情》、《女同志》等16部,中短篇小说《瑞云》、《顾氏传人》、《杨湾故事》等200余篇,中短篇小说集8部,散文随笔集6部,长篇报告文学1部,电视剧《费家有女》、《干部》等百余集,共计1000多万字。作品曾获省政府文学艺术奖、全国当代女性文学创作奖、冰心奖、飞天奖、省“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奖项。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2、池莉 代表作品《小姐你早》
池莉是能写进你的最隐私生活的作家,对日常生活有逼真的展示,是含泪中的微笑。她的成名作是中篇小说《烦恼人生》,此作被誉为是“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池莉现为武汉市专业作家,她因不久前的一部中篇小说《来来往往》被改编为电视剧而红遍国内,并紧接着创作了另一部中篇《小姐你好》。
代表了香雪对城市的向往;那个时代的乡下人都有这样一种情感。
铅笔盒在文中具有引申意义。主要代表的是一种文明。外面世界的文明。表现出了台儿沟的人对外面世界的一种向往。
出处:铁凝的代表作《哦,香雪》
《哦,香雪》描写的是香雪们天真烂漫、活泼向上的纯美形象,再现了山里姑娘的自爱自尊和她们对文明的追求,给人以生命美的启迪。
扩展资料
《哦,香雪》写作背景:
文化大革命时期,政治性、阶级性成了人唯一属性和文艺批评的唯一标准,人道主义完全被驱逐出文艺创作的领域。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人道主义才又在中国兴盛起来。铁凝的小说《哦,香雪》正是产生于这个时候,小说借台儿沟的一角,写出了改革开放后中国从历史的阴影下走出,摆脱封闭、愚昧和落后,走向开放、文明与进步的痛苦和喜悦。
铁凝(1957一),河北赵县人,生于北京。父亲是美术工作者,母亲是声乐教师。自幼酷爱文艺,十六岁发表处女作《会飞的镰刀》。1975年高中毕业后下乡插队,劳动之余写出《夜路》、《丧事》、《不受欢迎的礼物》等小说。
王好为(1940- )导演,山东潍坊人,生于重庆。幼时随在白区从事地下工作的父母在成都、西安、长春等地读书,在北京师大女附中担任过校话剧团演员、导演、团长等,并曾在影片《哈尔滨之夜》中出演儿童演员。1958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后进入北京电影制片厂,担任过《杨乃武与小白菜》、《草原雄鹰》、《龙马精神》、《海霞》等片的导演助理和副导演。1979年独立执导了《瞧这一家子》,获文化部优秀影片奖,其后执导了《潜网》、《夕照街》、《北国红豆》、《迷人的乐队》、《失信的村庄》、《村路带我回家》、《金匾背后》、《哦,香雪》、《离婚》等影片,并因《哦,香雪》获得第41届柏林电影节儿童中心学会奖与成人评委奖。
王好为:北京电影学院客座教授。北京电影制片厂一级导演。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电影复审委员会委员。中共十二大、十四大、十五大代表。全国三八红旗手。
女,1940年生于重庆。中共党员。1962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后进入北京电影制片厂任导演助理、副导演、导演至今。1987年获一级电影导演职称。1985年、1998年当选为第六届、第七届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1995年被聘为北京电影学院客座教授。
1996年被聘为广播电影电视部电影复审委员会委员;1999年被聘为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电影复审委员会委员。多次任电影金鸡奖、华表奖评委及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导演系研究生毕业答辩组组长。
1974年与钱江、陈怀皑联合导演《海霞》。
1975年与林扬联合导演《海上明珠》。
1979年导演《瞧这一家子》获文化部优秀影片奖、她本人获青年优秀创作奖。
1981年导演《潜网》获葡萄牙菲格腊达·福日国际电影节评委奖。
1982年导演《夕照街》参加83年莫斯科国际电影节、85年东京国际电影节女性电影周 、93年日本北方圈国际电影节。
1984年导演《北国红豆》。
1985年导演《迷人的乐队》获广播电影电视部优秀影片奖及金鸡奖特别奖。
1986年导演《失信的村庄》。
1987年导演《村路带我回家》获金鸡奖最佳导演提名。同年导演《金匾背后》。
1988年导演70毫米宽银幕立体声影片《寻找魔鬼》。
1989年导演《哦,香雪》获91年柏林国际电影节青少年影片大奖、童牛奖艺术成就特 别奖、金鸡奖最佳影片提名。此外还参加90年环太平洋国际电影节、92年汉堡国际电 影节、93年北方圈国际电影节。
1992年导演《离婚》(任改编之一)受到老舍国际研讨会中外专家一致好评。
1993年导演《赚它一千万》。
1999年导演《能人于四》。
导演的电视片有:
1991年导演十集电视连续剧《武生泰斗》获各电影厂拍摄的电视剧奖。
1993年导演二集电视剧《寻梅》。
1994-95年应日本老舍研究会、中国老舍研究会之约编导四小时长篇专题片《老舍》, 得到日本及中国老舍研究专家很高评价。
1995-96年导演十二集电视连续剧《第三军团》获北京市春燕杯奖、飞天奖儿童剧奖。
1998年导演十二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连续剧《红旗漫卷西风》表现新疆和平解放 。
历年来所著艺术论文发表于《电影艺术》、《文艺研究》、《电影通讯》、《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携所导演的影片出访过法国、苏联、日本、德国、埃及、威尼斯。
1991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她喜欢的人生格言是:每事问。——论语
对电影学院在新世纪的希望是孟子所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