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细小病毒研究论文

2023-03-09 13:1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细小病毒研究论文

犬细小病毒北京株分离和动物发病模型建立   中文摘要: 从北京地区疑似犬细小病毒感染的病死犬血样粪便中分离到5株病毒并进行病毒鉴定,证明为犬细小病毒。对5株分离病毒VP2基因进行扩增和序列分析。选取其中一株分离病毒(BJ5)做动物发病模型攻击....

犬细小病毒VP2蛋白稳定表达细胞系的建立   中文摘要: 犬细小病毒病是由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 CPV)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此病以主要表现急性出血性胃肠炎和急性心肌炎。此病传染性强,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是一种危害犬,....

犬细小病毒的分离鉴定、序列分析及VP2基因的融合表达   中文摘要: 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属于自主复制性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猫细小病毒亚群(parvovirinae)。犬细小病毒(CPV)对于犬及犬科动物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病....

PCR法检测犬细小病毒的研究   中文摘要: 犬细小病毒,(简称CPV)能引起犬的出血性坏死性肠炎及心肌炎。 由于它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并且康复犬也可能长期带毒,因此对实 验犬,军犬,警犬危害极大。近年来已引起国内外有....

犬细小病毒YZ株的分离鉴定、单抗的制备和单抗的初步应用   中文摘要: 对1999年冬季江苏省实验动物Beagle基地爆发的以拉稀、便血、高死亡率 的犬病作流行病学调查、剖检和实验室诊断。HA检测患出血性肠炎病死犬的粪 便样品,血凝价高达2~(1....

犬腺病毒与犬细小病毒联合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初步应用   中文摘要: 对GenBank中报道的CAV和CPV的序列分别进行同源性比较分析,选择CAV的保守序列E3区和CPV的保守序列NS1区作为扩增区域。利用DNAsis软件设计筛选出合适的两对联合PCR引....

北京地区犬细小病毒分离株的基因变异研究   中文摘要: 本研究检测了北京地区犬细小病毒(CPV)分离株的基因变异和进化情况。 根据已公布的CPV衣壳蛋白VP2的基因序列和CPV-2、CPV-2a与CPV-2b的氨基酸位点差异,建....

犬细小病毒VP2基因的分子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中文摘要: 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 CPV)的VP2基因编码主要衣壳蛋白,VP2基因在犬细小病毒感染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其编码CPV的主要抗原决定簇,可诱导机体产生中和....

犬细小病毒基因疫苗的研究   中文摘要: 为了研究犬细小病毒基因疫苗,本研究根据已发表的犬细小病毒(CPV)VP2基因序列设计引物,用高保真PCR从CPV-YZ株中扩增出两个长约1.7kb的VP2基因片断(3′端有和无CpG基序....

犬细小病毒单克隆抗体在治疗犬细小病毒病上的应用研究   中文摘要: 本试验采用犬细小病毒单克隆抗体(CPV McAb)配合静脉注射用犬免疫球蛋白及静脉注射用犬血白蛋白对343例患细小病毒病的犬,经股内侧肌肉注射进行治疗,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1.在收治的3....

犬细小病毒的防治的毕业论文

犬细小病毒病是犬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上病犬多以出血性肠炎或非化脓性肌炎为其主要特征。有时其感染率可高达100%,致死率为10%~50%。原解放军兽医大学于1982年在长春地区首次分离出该病毒,从而证实了我国也有本病存在。犬、猫和貂的细小病毒具有一定的抗原相关性。

病犬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病犬的粪、尿、呕吐物和唾液中含毒量最高。病犬不断向外排毒而感染其他健康犬。康复犬粪便中长期带毒。因此,犬群中一但发病,极难彻底清除。除犬外、狼、狐、浣熊也可自然感染。本病主要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而感染。

犬细小病毒对外界因素的抵抗力较强,于60℃环境可存活1小时,在偏酸偏碱的环境中病毒仍有感染性。在粪便和固体污染物上的病毒可存活数月至数年。于低温环境,其感染性可长期保持。0.5%福尔马林、0.5%过氧乙酸、5%~6%次氯酸钠等都可作为该病毒的消毒剂。

【诊断要点】

(1)流行特点 此病的流行无明显季节性,全在寒冷的冬季较为多见。刚断奶不久的幼犬多以心肌炎综合症为主,青年犬以肠炎综合症为主。

(2)临床特征 本病在临床上主要以两种形式出现,即肠炎型和心肌炎型。

①肠炎型 潜伏期为7~14天,一般先呕吐后腹泻,粪便呈黄色或灰黄色,内含多量粘液和粘膜。病后2~3天,粪便呈番茄汁样,混有血丝,并有特殊腥味。病犬很快呈现脱水症状,此时病犬表神沉郁,食欲废绝,体温升至40℃以上,渴欲增加。有的病犬到后期体温低于常温,可视粘膜苍白,尾部及后腹部常被粪便污染,严重者肛门松弛并开张。

②心肌炎型 幼犬呼吸困难,心悸亢进,可视粘膜苍白,体质衰竭,常突然死亡。

通常可根据上述流行特点、临床症状作出初步诊断。在临床上应注意观察病犬是否有呕吐和腹泻。如果要进一步确诊,应早期采取病犬腹泻物,用0.5%的红细胞悬液,在4℃按比例混合,观察其对红细胞的凝集作用。必要时也可将粪便样品送检验单位做电镜检查,进行确诊。

【防治措施】

第一,平时应做好免疫接种。国内生产的犬细小病毒病灭活疫苗都与其他疫苗联合作用。使用犬五联弱毒疫苗时,对30~90日龄的犬应注射3次,90日龄以上的犬注射2次即可,每次间隔为2~4周。每次注射1个剂量(2毫升),以后每半年加强免疫1次。但仔犬体内的母源抗体能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解放军农牧大学研制的犬五联苗,其中的细小病毒是从貉体内分离到的,它对仔犬体内的母源抗体有较强的抵抗力,不存在免疫干扰现象,因此,可按犬瘟热的免疫程序免疫。

第二,当犬群暴发本病后,应及时隔离,对犬舍和饲具,用2%~4%烧碱、1%福尔马林、0.5%过氧乙酸或5%~6%次氯酸钠反复消毒。对无治愈可能的犬,应尽早扑杀,焚烧深埋。

第一, 病犬的治疗。心肌炎型病犬病程急剧,迅速恶化,常来不及救治即已死亡。肠炎型病犬若能及时合理治疗,可明显降低死亡率。病的早期,在应用高免血清的同时,进行强心、补液、抗菌、消炎、抗休克和加强护理等措施下,可提高治愈率。

(1)免疫血清 早期使用可提高疗效。犬群中一旦确诊为本病,应立即给其他病犬应用高免血清或康复犬血清。高免血清的用量为0.5~1毫升/千克体重,康复犬血清为0.5~2毫升/千克体生,连用3~5天。如高免血清与其他抗菌消炎药同时使用,可提高疗效。

(2)补液 病犬常因脱水而死,因此补液是治疗本病的主要措施。应根据犬的脱水程度与全身状况,确定所需添加的成分和补液量,一般静脉补液量为60毫升/千克体重。

①静脉补液 25%葡萄糖液5~40毫升,维生素c2~10毫升,能量合剂5~20毫升,一次缓慢静脉滴注,1~2次/日。输液中要严格控制输液量和输液速度,注意心脏的功能状况,否则易造成治疗失败。当病犬表现严重呕吐、腹泻时需纠正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可静注乳酸林格氏液50~500毫升,25%葡萄糖液5~40毫升,盐酸山莨菪碱注射液0.3~1毫升,2次/日。

②口服补液法 当病犬表现不食,心率加快,如无呕吐,具有食欲或饮欲时,可给予口服用补液盐:氯化钠3.5克、碳酸氢钠2.5克、氯化钾1.5克、葡萄糖20克,加水1000毫升。任犬自由饮用或深部灌肠。

③腹膜腔补液 如病犬静脉滴注困难,可行腹膜腔补液,用量为70毫升/千克体重。

(3)抗菌消炎 可应用各类广谱抗生素,但不要长时间使用,以防肠道正常菌群失调,反而延缓肠道消化功能的恢复。抗毒灵冻干粉剂和抗毒素1号注射液(黑龙江兽药一厂生产),对本病有较好的疗效。

冉志华的发表论文一览

1. 杨庆华,冉志华,萧树东等,细小病毒H-1对猕猴血清IFN诱导能力的观察,上海医学 1993;16(9),523-5252. 冉志华,萧树东,杨庆华等,细小病毒H-1对猕猴血清IL-2,TNF诱导能力的观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1995;15(3),224-2273. 冉志华,萧树东,杨庆华等, 细小病毒H-1对苍鼠骨髓功能影响的实验观察,上海医学 1995;18(2),71-734. 冉志华,沈谋积,萧树东,50例小肠出血的病因和诊断分析,中华消化杂志,1996;16(2),66-685. 杨庆华,冉志华,萧树东等,大剂量细小病毒H-1导致猕猴出血性胃、结肠炎,胃肠病学杂志,1999;4(1),32-346. Zhi Hua Ran, Beatrice Rayet, Jean Rommelaere, and Steffen Faisst,“Parvovrius H-1 induced cell death: influence of intracellular NAD consumption on the regulation of necrosis and apoptosis”. ,Virus Research 1999;65:161-174.7. Zhi-Hua Ran, The effects of hsp27 on the cytotoxicity of rat embryo fibroblast induced by, cisplatin,Journal of Shanghai Second Medical University 2001;13: 134-1378. 冉志华,顺铂对表达Hsp27基因细胞株的细胞毒影响的实验观察,肿瘤学杂志,2001;7:76-789. 冉志华,杨庆华,萧树东等,细小病毒H-1对正常苍鼠肝肾脏器功能及形态的实验研究, 上海医学,2001;24:493-49510. Zhihua Ran, Jiong Liu and Shudong Xiao., A study on the sensitivity of distinct differentiated gastric cancer cell lines to , parvovirus H-1 induced killing. ,J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 2002, 17 (Suppl.):A24811. 冉志华,刘炯,冯缨等,细小病毒H-1感染对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信号传导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中华消化杂志,2002; 22:539-54212. 王育, 冉志华, 黄赛杰等,知情同意在医患关系中的作用,医学与哲学,2002; 11(23):20-2213. 李晓波, 刘文忠, 戈之铮, 冉志华等,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断方法的评估,中华消化杂志,2002; 22:608 –61014. Xiao Shudong and Ran zhihua,Recent advances in molecular biology of gastric carcinogenesis,Chinese Medical Journal 2003; 116: 3-415. 刘 炯, 冉志华, 冯缨 等,细小病毒H-1诱导胃癌细胞HGC-27死亡机制的基因表达谱研究,胃肠病学2003;8(3):132-13816. Zhi Hua RAN, Jiong LIU, Ying FENG, Jian ZOU & Shu Dong XIAO,Impact of parvovirus H-1 infection on the expression of genes related to the MAPK signaling pathway in gastric cancer cells,Chinese Journal of Digestive Disease. 2003; 4: 174-17917. 冉志华,邹健,冯缨等,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抗消化道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胃肠病学,2003, 8: 326-33118. 冉志华,刘炯,冯缨等,胃癌细胞对细小病毒H-1敏感性差异的实验研究,中华消化杂志 2004, 24:154-15719. 刘 炯, 冉志华, 冯缨,基因芯片技术在细小病毒H-1诱导胃癌细胞基因表达改变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探讨,中华消化杂志,2004, 24;285-28720. Zhi-Hua Ran, Jiong Liu, Ying Feng, et al. Investigation on the sensitivities of distinct gastric cancer cells to parvovirus H-1 induced cytotoxicity, Chinese Journal of Digestive Disease. 2004,5;93-9721. 冉志华,消化性溃疡的历史变迁(述评),胃肠病学 2004;9:3-422. 冉志华 萧树东,细小病毒抗肿瘤活性研究进展,国内外医学科学进展,1994;p32-3523. 冉志华 萧树东,转基因老鼠模型,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2000;27;119-12124. 冯缨综述 冉志华审校,胃癌分化相关基因研究进展,胃肠病学 2003 8(5):312-31525. 许琦综述 冉志华审校,蛋白酶体抑制剂对胃肠道肿瘤的治疗作用,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2004;31:785-78出版专著:1.冉志华.细胞死亡形态.《胃肠病学新概念和新技术》,萧树东教授主编。p73-80,19992.冉志华.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黏膜上皮细胞细胞凋亡。p52-65.幽门螺杆菌感染之胃酸过少症和全胃炎的发生机制。p211-219.《幽门螺杆菌新进展》 刘文忠主编 施尧 戈之铮副主编 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 2001年10月3.冉志华.李晓波.艾滋病和胃肠道.《名院特色治疗技术丛书—消化内科分册》.邱德凯主编.北京科技文献出版社.2002年11月4.在萧树东教授主编的<仁济医院基础与临床讲座---消化内科卷>担任副主编之一.共缮写10个章节.预期2004年年底出版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