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朊病毒病研究论文

2023-03-03 21:2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朊病毒病研究论文

最新的证据表明,我们的祖先很可能都是食人族,在早期人类社会中,人吃人现象广泛存在

德国中部罗滕堡镇的阿明·迈韦斯是一位电脑专家,他在邻居眼中是位和善、安静的绅士,然而事实上,他却是一个食人狂魔。2000年,他杀死并部分吃掉了一个叫于尔根·B的人。迈韦斯还拍下了他杀人吃人全过程的录象。

迈韦斯的案子再一次引起了人们对食人现象的震惊和好奇心。从安东尼·霍普金斯在《沉默的羔羊》中扮演的“吃人的心理学家”汉尼拔·莱克特到19世纪40年代的人吃人故事(1846年美国西部拓荒者在饥寒交迫的情况下不得已而靠他们同伴的尸体为生),食人族的故事都是这样耸人听闻。最像天方夜谭的故事发生在 1972年,乌拉圭英式橄榄球联合会球队的飞机在安第斯山一个偏远地区失事,队员们被迫吃掉队友的尸体。

远古时代,人们为了生存而被迫同类相食,这似乎还可以得到后人的理解;而现在,一些人是天生嗜血和嗜好人肉,这普遍被归结为狂人的病态犯罪。但最新的证据表明,我们的祖先很可能都是食人族,我们每个人身上至今还有祖先吃人留下的痕迹。

被食者遗骨遍布全世界

尽管很多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发现吃人现象在古代确有发生,但大多数科学家确信,在史前人类社会,吃人也仅是一项不常见的特征。

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古代人吃人的现象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普遍得多。1951年,伯克利加州大学的人类学家爱德华·吉福德在研究了史前斐济文化后得出结论:“除了鱼,人是最经常用于人类食物的脊椎动物。”人们最后将目光聚焦在两类证据上:一是人类学家和探险家发现的食人文献;二是在考古点发现的屠杀证据,即人类遗骨。

英国人类学家蒂莫西·泰勒说,古代人们嗜食人肉,有时并不是出于饥饿的原因,有的人吃人是为炫示残暴,有人相信吃人肉可治疗某种疾病,有人因怀有仇恨以吃掉敌人的肉来发泄报复情绪。泰勒还指出,我们可以找到考古学上的证据。“就像我们可以从被砍断的动物遗骨发现动物是人类的食物一样,我们同样可以找到人类被砍割的遗骨。”

这样留下的遗骨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有发现。比如,伯克利加州大学的古人类学家提姆·怀特曾在埃塞俄比亚发掘到3个16万年前的人类头骨化石,这些是最古老的智人化石。每个头骨上都有明显的被切割的痕迹,表明他们是被屠杀的。怀特还发现过60万年前的人类头骨,也有着同样的伤痕,他说,这是法国境内发现的尼安德特人遗留下的人食人非常有说服力的证据。

同样的证据也出现美国亚利桑那的阿那撒西考古点一个叫Houck K的地方。早在上世纪90年代早期,这个地方已被考证在12世纪中期埋葬了大量人类遗骨。这些骨头既有砍伤的印记又有磨损的外形,表明它们曾被煮过很长时间;更有甚者,这些椎骨有选择性地缺失了某些部分,研究人员认为这是因为它们被敲骨吸髓了。怀特说道:“当你透过这些现象观察史前文化档案时,就会发现在法国、英国、墨西哥和北美洲,都有大量证据表明发生过人食人的现象。”

直接证据

近几年来,人们又发现了一些新的证据。一个证据是850年前,在今天美国科罗拉多州西南一个被遗弃的很小的印第安人村庄,至少有7个人被屠杀、烹饪并被吃掉。这说明在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以前,美洲土著人是杀人和吃人的。

人们在这个叫做“牛仔浴”的定居点发现了上千的人骨和骨头碎片,这些人类遗骨或散落在地板上,或堆积在一间侧室里,进一步的检查发现这些骨头上有割伤的痕迹,而且发现了两个石头切割工具上的人类血迹。研究者还在附近发现了一口煮饭的锅,在炉火的灰烬中,研究人员还发现一堆人类排泄物的沉淀物,即粪化石。

由美国丹佛科罗拉多大学医学院的病理学家理查德·马拉领导的研究小组怀疑这是食人族的遗迹,他们接着在煮饭锅和粪化石上进行生物化学实验,寻找人类肌红蛋白的遗迹 肌红蛋白是一种只在骨骼肌和心肌细胞中存在,负责储存和运输氧的蛋白质。

研究结果显示,这口锅里确有人类的肌红蛋白。

研究人员接着对粪化石进行了分析。在显微镜下,这些粪化石缺乏淀粉粒,却有肌红蛋白,说明这些人已经有36小时没有吃过任何植物性食物,可能吃的都是人肉。

科学家做了39个现代人的对照组化验,其中包括一些便血的样本;以及20个从其他考古点取来的粪化石样本。结果,对照组中无一例发现肌红蛋白。由于这种蛋白只存在于骨骼肌和心肌里,一旦在粪样中出现阳性结果,就说明当时美洲的土著人是吃人肉的。这是证明食人族存在的直接证据。

留在我们身上的吃人痕迹

但以上所有的证据加在一起,依然只能说明吃人的情况“很多”,而不能证明它是“普遍”的现象。但现在,遗传和生物学的研究使得很多科学家确信吃人肉曾一度很普遍,也许甚至是被当时社会所广泛接受的。令人不寒而栗的是,我们每个人所携带的一些抗病基因可能正是由祖先吃人肉遗传而来。

2003年,由西蒙·米德领导的科林奇科学小组在《科学》上发表了一篇论文,报道了他们对偏僻的巴布亚新几内亚高地的弗雷族人流行的一种叫库鲁病的大脑疾病的研究成果。

库鲁病是一种朊病毒病,很像疯牛病和克-雅病,普遍被认为是因为当地人吃人类尸体而致的一种病。弗雷族人自古有食人传统,直到50年代中期,当时托管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澳大利亚当局发布禁令,才终止了弗雷族人的吃人习惯。据说因为妇女和儿童是人肉宴的主力军所以更容易感染库鲁病。

科林奇小组研究了该病在弗雷族人口中的遗传效应。他们发现,大约3/4的50岁以上的弗雷妇女都在基因学上对朊病毒有抵抗能力,这种能力只能是在他们祖先世代食人的情况下才产生。

真正令人吃惊的发现出现在后面:当科林奇分析了世界各地不同种族的DNA样本后,他发现弗雷族人并不是单独的例子,对朊病毒有抵抗能力的基因原来存在于各个种族中。也就是说,全世界所有的人群都有对朊蛋白病的内制抵抗力。

我们这种抵抗力如何形成?研究者认为,最合理的解释 或许是惟一的解释就是,我们的祖先是吃人的,在早期人类社会中,吃人现象广泛存在。

尽管还有更多新的证据,但人们还是很难相信我们的祖先经常吃人肉,很多人只是难以接受这样的说法。其实,接受我们祖先食人的说法并不比相信今天食人狂可能广泛存在的事实更令人不寒而栗。迈韦斯在被捕后对警察说:“今天,在德国大约就有800个食人者。”

不为人知的土著

现在这已经得到证实。食人族,就是吃人肉的人,确实存在。长久以来,语言中的故事和道听途说,都被证实是事实,证据来自于哥伦布第二次穿越大西洋的探险中,所有船员的亲眼所见。随船医生在家书中提到了一些阿拉瓦克俘虏,叙述了在一个小岛上发生的食人故事,这个小岛就是今天的瓜得鲁普。
当地居民中的一些妇女曾经做过岛民的俘虏,我们向他们询问,那些岛民是怎样的人,他们回答“加勒比人。”他们一听说我们憎恶这种人吃人的罪恶行为,感到非常高兴……他们告诉我们,加勒比人对待他们的残忍程度,使人难以置信;加勒比人吃掉他们的孩子,只抚养自己的女人所生的孩子。凡是活着的男性俘虏都被带回去吃掉,那些在战斗中被打死的敌人,就在战斗结束后被吃掉。他们声称人肉如此美味,世上的任何东西都不能与之相提并论;这些都是真的,因为我们在房子里发现了人的骨头,所有能吃的部分都被吃掉了,只剩下实在太硬,无法食用的部分。在其中一间房屋里,我们发现锅里正炖着一个人的脖颈……加勒比人抓走战俘时,将其中的男孩摘除了生殖器官,以便使男孩长胖一些,但他们想大吃一顿时,就杀死并吃掉男孩,因为他们认为女人和儿童的肉不好吃。当我们去那里的时候,有三个被残害的男孩跟我们一起逃走。3
在哥伦布上一次旅行中,错将阿拉瓦克语中的“Cariba”听成“Caniba”,因此,“cannibal”和“Caribbean”源于同一个词。
此后,类似的描述还有很多,当欧洲人的探险活动开始蔓延,关于食人族的报道大量增加。奥德修斯所遇到的食人族,或者希罗多德、亚里士多德、斯屈波、普林尼所记载的每一个新的发现,都为食人论增加了可信度。在文艺复兴时期“人的探索”运动中,也有食人族的记载。维斯普西《旅程》的最早版本中,也用木版画演示了食人族吃人肉的场景。曾经有一位富有同情心的观察者,通过艰苦的努力,得到了关于人吃人的第一手资料。阿芝台克人从市场上购买奴隶,把他们养胖,“这样可以使奴隶的肉更有滋味。”4 其其麦加山谷是“人肉的埋葬之敌”。5 据说南美的图皮南巴族会将他们的敌人“吃到最后一片指甲”。6 汉斯•斯塔登的畅销小说中,描写了在1550年前后他被食人族所捕获,由于食人族的盛宴祭祀仪式被一再拖后,使小说的情节变得令人窒息、毛骨悚然。他对食人仪式的描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受难者必须忍受女人们的嘲弄,要自己点燃篝火,而他将在火上被烧煮。人们重击他的头,脑浆喷溅在地。然后女人们
彻底剥掉他的皮,把他的身体弄得很白,并用木块抵住他的肛门,这样就不会遗失任何东西了。然后一个男人……将他的胳膊和膝盖以上的部分砍下来。四个女人将切好的部分抬走,围着茅屋奔跑、狂欢……内脏部分由女人们保管,她们把内脏煮熟、,做成名为“明戈”的浓汤,供她们和孩子饮用。她们吃掉肠子和头上的肉。大脑、舌头和其他可以吃的部位都给孩子们吃。当这些全部做完之后,她们就带着自己得到的肉回家了……当时我在现场,一切都是我的亲眼所见。7
在本世纪末期,西奥多•德•布雷在其脍炙人口的美洲旅行小说中,栩栩如生地刻画了食人族哄烤人的四肢、女人们喝人血、吃内脏的情景。在十七世纪,类似的记载并不多,因为人们对此感到十分恐惧,没有发现新的食人族和吃人风俗。然而,到了十八世纪,由于有更多人遭遇过食人族,欧洲人重新对此发生了兴趣,哲学家们纷纷想借此说明奴隶制度的高尚性。欧洲人想象,在高度文明的基督教国家埃塞俄比亚,仍然存在着专门贩卖人肉的屠夫。在十八世纪北美洲的印地安战争中,一个马萨诸塞的民兵惊恐地发现,他们的对手“以最令人感到恐怖的速度”9煎烤着敌人。当雄心勃勃的探险家探索南海时,发现了更多人吃人的例子。在十八世纪的很多故事中,都记录了美拉尼西亚的食人族,他们看来是最实际的部族了:将俘获的敌人全部吃掉,丝毫也不浪费,骨头磨成针,用来缝制帆布。当库克船长首次遇到毛利人,他们比手划脚地教他如何剔净人骨。他的描述在欧洲受到质疑,其代价就是葬送了更多人的生命。关于斐济食人族的记载,与十九世纪早期欧洲传教士的叙述很相近,但是,由于其规模庞大,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常规仪式,背离了任何文化意义,“并非只是恐怖的报复行为”,正如卫理公会派教徒在1836年所断言的,“而是成为对人肉的纯粹的喜爱。”
转自新浪网
最新的证据表明,我们的祖先很可能都是食人族,在早期人类社会中,人吃人现象广泛存在
德国中部罗滕堡镇的阿明·迈韦斯是一位电脑专家,他在邻居眼中是位和善、安静的绅士,然而事实上,他却是一个食人狂魔。2000年,他杀死并部分吃掉了一个叫于尔根·B的人。迈韦斯还拍下了他杀人吃人全过程的录象。
迈韦斯的案子再一次引起了人们对食人现象的震惊和好奇心。从安东尼·霍普金斯在《沉默的羔羊》中扮演的“吃人的心理学家”汉尼拔·莱克特到19世纪40年代的人吃人故事(1846年美国西部拓荒者在饥寒交迫的情况下不得已而靠他们同伴的尸体为生),食人族的故事都是这样耸人听闻。最像天方夜谭的故事发生在1972年,乌拉圭英式橄榄球联合会球队的飞机在安第斯山一个偏远地区失事,队员们被迫吃掉队友的尸体。
远古时代,人们为了生存而被迫同类相食,这似乎还可以得到后人的理解;而现在,一些人是天生嗜血和嗜好人肉,这普遍被归结为狂人的病态犯罪。但最新的证据表明,我们的祖先很可能都是食人族,我们每个人身上至今还有祖先吃人留下的痕迹。
被食者遗骨遍布全世界
尽管很多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发现吃人现象在古代确有发生,但大多数科学家确信,在史前人类社会,吃人也仅是一项不常见的特征。
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古代人吃人的现象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普遍得多。1951年,伯克利加州大学的人类学家爱德华·吉福德在研究了史前斐济文化后得出结论:“除了鱼,人是最经常用于人类食物的脊椎动物。”人们最后将目光聚焦在两类证据上:一是人类学家和探险家发现的食人文献;二是在考古点发现的屠杀证据,即人类遗骨。
英国人类学家蒂莫西·泰勒说,古代人们嗜食人肉,有时并不是出于饥饿的原因,有的人吃人是为炫示残暴,有人相信吃人肉可治疗某种疾病,有人因怀有仇恨以吃掉敌人的肉来发泄报复情绪。泰勒还指出,我们可以找到考古学上的证据。“就像我们可以从被砍断的动物遗骨发现动物是人类的食物一样,我们同样可以找到人类被砍割的遗骨。”
这样留下的遗骨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有发现。比如,伯克利加州大学的古人类学家提姆·怀特曾在埃塞俄比亚发掘到3个16万年前的人类头骨化石,这些是最古老的智人化石。每个头骨上都有明显的被切割的痕迹,表明他们是被屠杀的。怀特还发现过60万年前的人类头骨,也有着同样的伤痕,他说,这是法国境内发现的尼安德特人遗留下的人食人非常有说服力的证据。
同样的证据也出现美国亚利桑那的阿那撒西考古点一个叫Houck K的地方。早在上世纪90年代早期,这个地方已被考证在12世纪中期埋葬了大量人类遗骨。这些骨头既有砍伤的印记又有磨损的外形,表明它们曾被煮过很长时间;更有甚者,这些椎骨有选择性地缺失了某些部分,研究人员认为这是因为它们被敲骨吸髓了。怀特说道:“当你透过这些现象观察史前文化档案时,就会发现在法国、英国、墨西哥和北美洲,都有大量证据表明发生过人食人的现象。”
直接证据
近几年来,人们又发现了一些新的证据。一个证据是850年前,在今天美国科罗拉多州西南一个被遗弃的很小的印第安人村庄,至少有7个人被屠杀、烹饪并被吃掉。这说明在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以前,美洲土著人是杀人和吃人的。
人们在这个叫做“牛仔浴”的定居点发现了上千的人骨和骨头碎片,这些人类遗骨或散落在地板上,或堆积在一间侧室里,进一步的检查发现这些骨头上有割伤的痕迹,而且发现了两个石头切割工具上的人类血迹。研究者还在附近发现了一口煮饭的锅,在炉火的灰烬中,研究人员还发现一堆人类排泄物的沉淀物,即粪化石。
由美国丹佛科罗拉多大学医学院的病理学家理查德·马拉领导的研究小组怀疑这是食人族的遗迹,他们接着在煮饭锅和粪化石上进行生物化学实验,寻找人类肌红蛋白的遗迹 肌红蛋白是一种只在骨骼肌和心肌细胞中存在,负责储存和运输氧的蛋白质。
研究结果显示,这口锅里确有人类的肌红蛋白。
研究人员接着对粪化石进行了分析。在显微镜下,这些粪化石缺乏淀粉粒,却有肌红蛋白,说明这些人已经有36小时没有吃过任何植物性食物,可能吃的都是人肉。
科学家做了39个现代人的对照组化验,其中包括一些便血的样本;以及20个从其他考古点取来的粪化石样本。结果,对照组中无一例发现肌红蛋白。由于这种蛋白只存在于骨骼肌和心肌里,一旦在粪样中出现阳性结果,就说明当时美洲的土著人是吃人肉的。这是证明食人族存在的直接证据。
留在我们身上的吃人痕迹
但以上所有的证据加在一起,依然只能说明吃人的情况“很多”,而不能证明它是“普遍”的现象。但现在,遗传和生物学的研究使得很多科学家确信吃人肉曾一度很普遍,也许甚至是被当时社会所广泛接受的。令人不寒而栗的是,我们每个人所携带的一些抗病基因可能正是由祖先吃人肉遗传而来。
2003年,由西蒙·米德领导的科林奇科学小组在《科学》上发表了一篇论文,报道了他们对偏僻的巴布亚新几内亚高地的弗雷族人流行的一种叫库鲁病的大脑疾病的研究成果。
库鲁病是一种朊病毒病,很像疯牛病和克-雅病,普遍被认为是因为当地人吃人类尸体而致的一种病。弗雷族人自古有食人传统,直到50年代中期,当时托管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澳大利亚当局发布禁令,才终止了弗雷族人的吃人习惯。据说因为妇女和儿童是人肉宴的主力军所以更容易感染库鲁病。
科林奇小组研究了该病在弗雷族人口中的遗传效应。他们发现,大约3/4的50岁以上的弗雷妇女都在基因学上对朊病毒有抵抗能力,这种能力只能是在他们祖先世代食人的情况下才产生。
真正令人吃惊的发现出现在后面:当科林奇分析了世界各地不同种族的DNA样本后,他发现弗雷族人并不是单独的例子,对朊病毒有抵抗能力的基因原来存在于各个种族中。也就是说,全世界所有的人群都有对朊蛋白病的内制抵抗力。
我们这种抵抗力如何形成?研究者认为,最合理的解释 或许是惟一的解释就是,我们的祖先是吃人的,在早期人类社会中,吃人现象广泛存在。
尽管还有更多新的证据,但人们还是很难相信我们的祖先经常吃人肉,很多人只是难以接受这样的说法。其实,接受我们祖先食人的说法并不比相信今天食人狂可能广泛存在的事实更令人不寒而栗。迈韦斯在被捕后对警察说:“今天,在德国大约就有800个食人者。”(作者 吕静)
稿件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朊病毒的研究进展

对朊病毒的研究侧重两个方面。其一,朊病病毒本身的分子结构、遗传机制、增殖方式、传递的种间屏障、毒株的多样性等其二,朊病病毒的致病机理及治疗方法等。其中对有些问题已有了实质性的进展。如测定了一些朊病毒蛋白分子结构,建立了分子模型;测定了PrP基因的结构及编码蛋白的序列,并比较了人、仓鼠、小鼠、绵羊、牛、水貂之间PrP的同源性均高于80%;已测定的25种非人灵长类动物和人PrP序列的同源性为92.9%~99.6%;建立了朊病毒的疾病谱;1994年又发现了新型克一雅氏综合症(vCJD);1997年WHO TSEs专家会议提出了各种人朊病毒的诊断标准,诊断方法也时有报道,如生物测定法、单克隆抗体法等;2000年2月,美国政府宣布,在用老鼠做实验后发现,环四吡咯(cyclic tetrapyrrole)可用于治疗和预防“疯牛病”及相关疾病。尽管朊病毒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成绩,但还有许多问题尚待解决。例如,朊病毒一个感染单位是许多PrPsc分子的聚合物还是若干个PrPsc分子混合物中为数不多的某种特殊分子;PrPc和PrPsc的精确结构及其在转变中产生的结构变化;体外试验产主的PrPc有无感染性;毒株多样性形成的机制;PrP的生理机能;朊病毒进入脑的通路和其与脑病变的关系;朊病毒病的诊断标准、防治药物、流行趋势预测等。

病毒和它引起的疾病论文

病毒(Virus)由一种核酸分子(DNA或RNA)与蛋白质(Protein)构成或仅由蛋白质构成(如朊病毒)。病毒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于没有实现新陈代谢所必需的基本系统,所以病毒自身不能复制。但是当它接触到宿主细胞时,便脱去蛋白质外套,它的核酸(基因)侵入宿主细胞内,借助后者的复制系统,按照病毒基因的指令复制新的病毒。
目前,科学界公认的对病毒的定义是只能在活着的宿主细胞内复制的感染源。
有一些病毒能诱发良性肿瘤,如痘病毒科的兔纤维瘤病毒、人传染性软疣病毒和乳多泡病毒科的乳头瘤病毒;另有一些能诱发恶性肿瘤,按其核酸种类可分为DNA肿瘤病毒和RNA肿瘤病毒。DNA肿瘤病毒包括乳多泡病毒料的SV40和多瘤病毒,以及腺病毒科和疱疹病毒科的某些成员,从肿瘤细胞中可查出病毒核酸或其片段和病毒编码的蛋白,但一般没有完整的病毒粒。RNA肿瘤病毒均属反录病毒科,包括鸡和小鼠的白血病和肉瘤病毒,从肿瘤细胞中可查到病毒粒。这两类病毒均能在体外转化细胞。在人类肿瘤中,已证明EB病毒与伯基特淋巴瘤和鼻咽癌有密切关系;从一种T细胞白血病查到反录病毒。此外,Ⅱ型疱疹病毒可能与宫颈癌病因有关,乙型肝炎病毒可能与肝癌病因有关。但是,病毒大概不是唯一的病因,环境和遗传因素可能起协同作用。
病毒感染常发生在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后,病毒颗粒可由血循环直接进入内耳血循环中,引起耳蜗毛细胞、神经节细胞及微血管等结构的破坏。病毒亦可经圆窗侵入内耳,引起迷路炎等病损,引起耳聋。

征集关于病毒生物论文

病毒,是一类不具细胞结构,具有遗传、复制等生命特征的微生物。
  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的能力,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病毒有高度的寄生性,完全依赖宿主细胞的能量和代谢系统,获取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离开宿主细胞,它只是一个大化学分子,停止活动,可制成蛋白质结晶,为一个非生命体,遇到宿主细胞它会通过吸附、进入、复制、装配、释放子代病毒而显示典型的生命体特征,所以病毒是介于生物与非生物的一种原始的生命体。
  病毒的分类:
  第一种分类:蛋白病毒,DNA
  从遗传物质分类:DNA病毒、RNA病毒、蛋白质病毒(如;朊病毒)
  第二种分类:普通病毒、类病毒
  从寄主类型分类:噬菌体(细菌病毒)、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动物病毒(如禽流感病毒、天花病毒、HIV等)
  病毒的形态
  (1) 球状病毒;(2)杆状病毒;(3)砖形病毒;(4)冠状病毒;(5)有包膜的球状病毒;(6)具有球状头部的病毒;(7)封于包含体内的昆虫病毒。
  病毒粒的对称体制:
  病毒粒的对称体制只有两种,即螺旋对称(代表烟草花叶病毒)和二十 面体对称(等轴对称,代表腺病毒)。一些结构较复杂的病毒,实质上是上述两种对称相结合的结果,故称作复合对称(代表T偶数噬菌体)
  病毒的大小
  多数病毒直径在100nm(20~200nm),较大的病毒直径为300-450纳米(nm),较小的病毒直径仅为18-22纳米
  病毒的组成
  病毒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外壳组成。由于病毒是一类非细胞生物体,故单个病毒个体不能称作"单细胞",这样就产生了病毒粒或病毒体(virion).病毒粒有时也称病毒颗粒或病毒粒子(virus particle),专指成熟的结构完整的和有感染性的单个病毒.核酸位于它的中心,称为核心(core)或基因组(genome),蛋白质包围在核心周围,形成了衣壳(capsid).衣壳是病毒粒的主要支架结构和抗原成分,有保护核酸等作用.衣壳是由许多在电镜下可辨别的形态学亚单位(subunit)——衣壳粒(capsomere)所构成。核心和衣壳合称核心壳 (nucleocapsid)。有些较复杂的病毒,(一般为动物病毒,如流感病毒),其核心壳外还被一层含蛋白质或糖蛋白的类脂双层膜覆盖着,这层膜称为包膜(envelope)。包膜中的类脂来自宿主细胞膜。有的包膜上还长有刺突(spike)等附属物。包膜的有无及其性质与该病毒的宿主专一性和侵入等功能有关。昆虫病毒中有1类多角体病毒,其核壳被蛋白晶体所包被,形成多角形包涵体。
  病毒的复制过程叫做复制周期。其大致可分为连续的五个阶段:吸附、侵入、增殖、成熟(装配)、裂解(释放)。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