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看行不行,不行再给你找
生料酿酒技术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生产工艺规程及其操作方法;二是生料酒曲,。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生料酿酒的工艺规程再科学再合理,如果没有适用于生料酿酒的酒曲或酒曲的质量不好,其生料酿酒不会成功。反过来说,即使生料酒曲的质量再好,但是工艺规程不科学不合理或者操作不当,其生料酿酒也不会成功。为什么试用生料酿酒的厂家很多,有的成功、有的失败呢?归根到底一句话总结:要嘛是工艺操作问题,要嘛是生料酒曲质量问题。
由此可见,欲取得生料酿酒的成功,一是必须有一套科学的工艺规程和操作方法;二是必须采用正宗的质量好的生料酒曲。另外,欲取得生料酿酒的成功还必须注意下述几个问题。
1、 学习生料酿酒要有恒心
任何一门再简单的技术都有一定的操作方法和操作要领。而且掌握这些操作方法和操作要领,不仅需要时间,而且还需要一个熟悉和熟练的过程。欲想熟悉和熟练地掌握该项技术,就必须有恒心和耐心。
例如:骑自行车的技术就是再简单不过的了。然面,当您第一次骑上自行车后必然要被摔下来,何也?这是因为虽然你懂骑自行车的方法,但是操作不熟悉之故,如果你坚持练习,不怕摔很快就掌握骑自行车的技术了。如果你第一次骑上自行车被摔下车,不承认是由于自己不熟练之故,反而责怪自行车不好就此停下来不再练习,那第你永远也不会骑自行车。
学习骑自行车的道理与学习生料酿酒技术的道理完全一样。生料酿酒技术虽然再简单,但也是一门科学和技术,也有它特定的生产工艺和操作方法。虽然通过阅读有关论著资料及说明书,对生料酿酒的技术有所了解,但没有实际的操作经验,更谈不上熟悉和熟练二字。因此,欲想学会生料酿酒技术,就要像学骑自行车那样,不怕摔倒,坚持反复试验,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熟悉和熟练其操作方法。所以,要有恒心和耐心。无数事实证明:一次不成功,不能证明这门技术不好。
2、 坚持小试和中试
一些采用生料酿酒不成功者的共同特点是:对生料酿酒的生产工艺和操作方法一知半解,不作任何小试,一下就贸然投料几百、几千公斤。由于不熟悉不熟练工艺操作而遭致失败,失败后不是承认自己在操作上有问题,而是得出生料酿酒技术不可行的结论。
任何新技术的采用,都必须要经过小试,中试这一程序,采用生料酿酒技术也不例外。小试的目的是为了练兵。通过几次的小试即能证明此项技术是否可行。从经济意义上说即使通过几次小试都归于失败,其损失也不会太大。以生料酿酒而言,小试的设备仅需玻璃瓶一二个、高压锅一只、玻璃冷凝器一只,总投资100多元,即使试验失败,这些“设备”也有其他用途,所损失的仅是几斤粮食而已。
小试的方法是:先熟读有关生料酿酒的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然后按照工艺操作,也可以在实验中边做边对照。
其次,每次小试以一二斤粮食为好。发酵容器最好采用50000ml的玻璃瓶。因为采用玻璃瓶发酵,能清楚地从外观察到原料在发酵过程中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便于在今后的大生产中能准确地掌握原料的发酵情况,投料后,每天都要注意和观察温度、原料的变化情况并作好记录。温度最好控制在25℃以上和35℃以下。并随时根据生产工艺和操作要点作调整和处理。经过如此反复度验,即能熟悉和熟练地掌握其工艺操作和要点并进入中试程序。
中试可投料几十斤或上百斤。小试成功,中试的成功把握就很大。中试的要点掌握温度、厌氧、搅拌问题,以及在什么情况下能蒸馏,出现异常情况怎么处理的问题。
通过多次的小试和中试都取得成功,并且也熟悉和熟练地掌握了其生产技术,再扩大规模生产即能立于不败之地。规模生产与中试的区别,仅仅在于发酵容器和蒸馏设备的扩大和选型问题。
3、 选择资深的技术单位作为依靠
众所皆知,市场经济时代必然鱼龙混杂、“李鬼”横行,伪劣假冒层出不穷。就以目前的生料酿酒技术市场而言极为混乱。自称为“发明人”的,谎称已获得国家“专利”的,在三个月内“荣获”金奖七八枚之多的,自吹为“全世界第一”的比比皆是。可见,在真假难辩之际,采用哪一家的生料酿酒技术作实验和生产,是成功与失败的关键。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检查和考核是否资深的技术单位。
第一, 从信息来源上的选择。凡是在广告上吹成“天下第一”、“全世界最先进”,包你每年赚多少万元者,不可采信。据笔者向国家专利局查询,迄今为止,没有一家在生料酿酒技术上获得国家专利,因此,凡是自称已获得国家专利者都是假冒,更不可信。
在生料酿酒技术上,真正拥有技术实力的单位,决不会胡编、瞎吹、更不会以不实之词去作虚假广告。
第二,考查其单位的经营范围。凡是一边自吹是生产酿酒的“发明人”,是什么生料酿酒“集团公司”和“垮国公司”、一边又在兜售“养猪养狗”技术、“洗衣粉制作”技术、“游戏扑克”、“透视麻将眼镜”等等者,即知是一家炒卖信息的单位,不具有生料酿酒技术的实力。所吹嘘的“世界上最先进的”酒曲可能就是世界上最差的生料酒曲。
第三,考查其技术能力。众所皆知,生料酿酒技术,是在传统的酿酒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非从天而降。因此,不懂得传统的酿酒技术也就不懂得生料酿酒技术。
无论是传统的酒曲还是生料酒曲,都是由糖化剂和发酵剂两部分组成。而且无论是糖化剂和发酵剂都是微生物制品。因此,生产酿酒技术涉及到微生物,发酵工程及酿酒科学等多门学科。
由此可见,一个不知微生物为何物,一个连酒厂大门都未进过的,甚至连什么是“酒醅”和“酒醪”都分不清楚的人,很可能就是一个“李鬼”。对于这样的所谓技术单位,无论他如何吹得天花乱坠,只须向他提出几个酿酒常识问题,如他不能回答或含乎其词,或问非所问、牛头不对马嘴,即知此单位是个什么单位。
第四,不要相信“免费”的把戏。凡是企业即无免费之说,试想一下:如果免费,这个企业岂不要喝西北风吗?办企业就是为了营利,为了赚钱怎么能会“免费”?
所谓“免费培训技术”、“免费赠送酒曲”、“成本价出售设备”等等,实际上是一种陷井,“免费培训技术”如果是实,你写一封信叫他传授技术,他能传授吗?所谓“免费培训技术”是指技术培训不收费,但必须购买设备。一套简陋设备价值一二仟元却要你四五仟元,“堤内损失堤外补”这就是所谓的“免费培训技术”的实质。还有一家“集团公司”在《生料高产酿酒》宣传资料中公开露骨地写道:他们是“免费”培训技术的,但在“免费培训”前,你必须把口袋里的人民币首先要亮给他看,以表示“诚意”。由此可看出“免费”是什么把戏了。
再者,即使你得到“免费培训技术”后又花三伍仟元买了他的设备回来做不成功怎么办?问他,他说你操作不当,你不可能为了这三伍仟元而再花万把元去与他打官司吧?这就是当今骗子的高明之处。
当然,要想学会一门技术,一分钱不花是不可能的,只是应该考虚到,万一此技术不成功也不会造成严重损失时才值得花钱,但不能过多。
综上所述,生料酿酒技术要取得成功,除了有恒心和耐心认真学习外,应选择一家有技术实力的单位作为后盾,以便能够长期地得到他的支持和帮助。另外,还要选择正宗的质量好的生料酒曲。
酿酒的目的无非有两个:一是出酒率高,二是酒的口感好。出酒率高而口感不好谁买?口感好而出酒率很低,亏本生意谁做?
在采用生料酿酒上,为了达到出酒率既高口感又好,则是生产技术问题也是酒曲质量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先择问题。
中国酒的起源
我国是酒的故乡,也是酒文化的发源地,是世界上酿酒最早的国家之一。酒的酿造,在我国已有相当悠久的历史。在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酒与文化的发展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
据有关资料记载,地球上最早的酒,应是落地野果自然发酵而成的。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认为,酒的出现,不是人类的发明,而是天工的造化。一般来说,有了酒,才能有酒器,因此,人工酿酒的先决条件,应该先从陶器的制造开始,否则,便无从酿起。考古学证明,在近现代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制品中,已有了专用的酒器。这说明我们的祖先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和酒发生了关系,而且当时我国酿酒技术已经开始盛行。以后经过夏、商两代,饮酒的器具也越来越多。在仰韶文化遗址中,既有陶罐,也有陶杯。在出土的商、殷文物中,青铜酒器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说明当时饮酒的风气确实很盛。而且,我们可以从《史记·殷本纪》关于纣王“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为长夜之饮”的记载,以及《诗经》中“十月获稻、为此春酒”和“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的诗句中推知,约在六千年前,人工酿酒就开始了。
酒,是人类各民族民众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一大饮料。世界上最古老的实物酒是伊朗撒玛利出土的葡萄酒,距今三千多年,仍芳醇弥人;中国最古老的实物酒是西安出土的汉代御酒,据专家考证系粮食酒(也有专家认证为黄酒,作为黄酒工作者闻之为之跃呼、幸哉至善!)至今仍香醇可饮,可谓奇也!中国甲骨文中早就出现了酒字和与酒有关的醴、尊、酉等字。从中可以佐证酒的存在之久。至于文史中的记载更是枚不胜举,如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有“即醉以酒,即饱以德”(《大雅·即醉》)的诗讯《周易》、《周礼》、《礼记》、《左传》等典籍中,关于古代酒俗的记载更多,如“酒者可以养老也”(《礼记》)、“酒以成礼”(《左传》)等。这说明酒存在着多种用途。是生活习俗中必不可少的。
中国制酒历史
中国制酒源远流长,品种繁多,名酒荟萃,享誉中外。传说,发明酒的人,名叫杜康。他当长工时,有一次偶然把高粱米饭放在树洞中,时间久了,发酵成了酒。所以开始名叫“久”,后来才有“酒”字。增加“酒”的历史典故。酒产生于何时,现已无可考。
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约在三千多年前,商周时代,中国人独创酒曲复式发酵法,开始大量酿制黄酒。约一千年前的宋代,中国人发明了蒸馏法,从此,白酒成为中国人饮用的主要酒类。酒渗透于整个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从文学艺术创作、文化娱乐到饮食烹饪、养生保健等各方面,在中国人生活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
中国酒之最
传说中的酿酒鼻祖:杜康、仪狄。
我国最富有民族特色的酒:黄酒和白酒。
人类最先学会酿造的酒:果酒和乳酒。
我国最早的麦芽酿成的酒精饮料:醴。
现已出土的最早成套酿酒器具:山东大汶口文化时期。
现存最古老的酒:1980年在河南商代后期(距今约三千年)古墓出土的酒,现存故宫博物院。
已发现的最早的蒸馏器:东汉时期的青铜蒸馏器(现藏上海博物馆)。
最早实行酒的专卖:汉武帝天汉三年(公元前98年)。
酒价的最早记载:汉代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官卖酒,每升四钱。
记载酒的最早文字:商代甲骨文。
葡萄酒的最早记载:司马迁的《史记·大宛列传》。
最早的麦芽制造方法的记载: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最早的药酒生产工艺记载:西汉马王堆出土的帛书《养生方》。
最早的卖酒广告记载:战国末期韩非子《韩非子》“宋人酤酒,悬帜甚高”。
我国最早的机械化葡萄酒厂:烟台张裕葡萄酿酒公司。
我国最早的啤酒厂建于1900年:哈尔滨。
我国第一个全机械化黄酒厂: 无锡黄酒厂。
目前国产价格最贵的酒:茅台酒。
目前产量最大的饮料酒:啤酒。
麦芽制造方法的记载: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最早提出酿酒始于农耕的人:汉代刘安《淮南子》,“清盎之美, 始于耒耜”。
最早提出酒是天然发酵产物的人:晋代的江统《酒诰》。
现已出土的最早成套酿酒器具:山东大汶口文化时期。
现已出土的最早的反映酿酒全过程的图像:山东诸城凉台出土的<<庖厨图>> 画像石。
最早的酿酒规章:周代,见《礼记·月令》。
古代学术水平最高的黄酒酿造专著:北宋朱肱的《北山酒经》。
最早记载加热杀菌技术:北宋《北山酒经》。
古代记载酒名最多的书:宋代张能臣的《酒名记》
古代最著名的酒百科全书:宋代窦苹的《酒谱》。
最早的禁酒令:周代的《酒诰》。
最早实行酒的专卖:汉武帝天汉三年(公元前98年)。
酒价的最早记载:汉代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官卖酒,每升四钱。
最早的卖酒广告记载:战国末期韩非子《宋人酤酒》:“宋人酤酒, 悬帜甚高”,帜:酒旗。
一 酒的化学知识
酒是多种化学成份的混合物,酒精是其主要成份,除此之外,还有水和众多的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可分为酸、酯、醛、醇等类型。决定酒的质量的成份往往含量很低,但种类却非常多。这些成份含量的配比非常重要。
饮料酒中都含有酒精,酒精的学名是乙醇,分子式:CH3—CH2—OH,分子量为46.
糖转化成乙醇的化学反应式:
C6H12O6 → 2CH3CH2OH + 2CO2
二 酒在人体内的吸收
酒精无需经过消化系统而可被肠胃直接吸收。酒进入肠胃后,进入血管,饮酒后几分钟,迅速扩散到人体的全身。酒首先被血液带到肝脏,在肝脏过滤后,到达心脏,再到肺,从肺又返回到心脏,然后通过主动脉到静脉,再到达大脑和高级神经中枢。酒精对大脑和神经中枢的影响最大。
人体本身也能合成少量的酒精,正常人的血液中含有0.003%的酒精。 血液中酒精浓度的致死剂量是0.7%。
三 酒的度数
酒的度数表示酒中含乙醇的体积百分比,通常是以20 ℃时的体积比表示的,如 50 度的酒,表示在100 毫升的酒中,含有乙醇50 毫升(20 ℃).
表示酒精含量也可以用重量比,重量比和体积比可以互相换算.
西方国家常用proof表示酒精含量,规定200 proof 为酒精含量为100% 的酒. 如100 proof 的酒则是含酒精50%.
四 啤酒的度数
啤酒的度数则不表示乙醇的含量,而是表示啤酒生产原料, 也就是麦芽汁的浓度,以12度的啤酒为例,是麦芽汁发酵前浸出物的浓度为12%(重量比).麦芽汁中的浸出物是多种成分的混合物,以麦芽糖为主.
啤酒的酒精是由麦芽糖转化而来的,由此可知,酒精度低于12度.如常见的浅色啤酒,酒精含量为3.3-3.8%;浓色啤酒酒精含量为4-5%.
五 干酒和甜酒
葡萄酒和黄酒,常常分为干型酒和甜型酒,在酿酒业中,用"干"(dry) 表示酒中含糖量低,糖份大部分都转化成了酒精.还有一种"半干酒",所含的糖份比"干" 酒较高些.甜,说明酒中含糖份高,酒中的糖份没有全部转化成酒精.还有半甜酒,浓甜酒.
喝酒不醉的小窍门
1、不要空腹饮酒,因为空腹时酒精吸收快,人容易喝醉;最好的预防方法就是在喝酒之前,先行食用油质食物,如肥肉、蹄膀等,或饮用牛奶,利用食物中脂肪不易消化的特性来保护胃部,以防止酒精渗透胃壁。这是饮酒不醉的主要诀窍。因为这样可使乙醇在体内吸收时间延长。
2、不要和碳酸饮料如可乐、汽水等一起喝,这类饮料中的成分能加快身体吸收酒精。
3、至于在饮酒之后,能够尽量的饮用热汤,尤其是用姜丝炖的鱼汤,特别具有解酒效果。
4、由于酒精对肝脏的伤害较大,喝酒的时候应该多吃绿叶蔬菜,其中的抗氧化剂和维生素可保护肝脏。还可以吃一些豆制品,其中的卵磷脂有保护肝脏的作用。
5 酒醉后最好不要喝浓茶可以喝点淡茶。茶叶中的茶多酚有一定的保肝作用,但浓茶中的茶碱可使血管收缩,血压上升,反而会加剧头疼。如果有人身不由己喝得太多,可以事后吃一些水果,或者喝一些果汁,因为水果和果汁中的酸性成分可以中和酒精。很多人酒后往往不吃饭,这样危害更大,应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比如来一碗面条就非常好。
6、宜慢不宜快。饮酒后五分钟乙醇就可进入血液,30~120分钟时血中乙醇浓度可达到顶峰。饮酒快则血中乙醇浓度升高得也快,很快就会出现醉酒状态。若慢慢饮入,体内可有充分的时间把乙醇分解掉,乙醇的产生量就少,不易喝醉。
7、食饮结合。饮酒时,吃什么东西最不易醉?以吃猪肝最好。这不仅是因为其营养丰富,而且因为猪肝可提高机体对乙醇的解毒能力,常饮酒的人会造成体内维生素B的丢失,而猪肝又是维生素B最丰富的食物,故吃煮猪肝或炒猪肝是很理想的伴酒菜。
8、甜点加水果。饮酒后立即吃些甜点心和水果可以保持不醉状态。俗话说“酒后吃甜柿子,酒味会消失”,这话不错。甜柿子之类的水果含有大量的果糖,可以使乙醇氧化,使乙醇加快分解代谢掉,甜点心也有大体相仿的效果。
9、预防酒醉性胃炎和脱水症,可饮加砂糖或蜂蜜的牛奶,既可促进乙醇分解,又能保护胃黏膜。由于脱水会使盐分丢失,可适量饮些淡盐水或补液盐。
解酒方法大全
1、蜂蜜解酒。将蜂蜜用水稀释,徐徐服下。蜂蜜水浓度要高一些。
2、食醋解酒。用食醋烧一碗酸汤,服下。食醋一小杯(20毫升左右),徐徐服下。食醋与白糖浸渍过的萝卜丝(一大碗),吃下。食醋浸渍过的松花蛋两个,吃服。食醋能解酒,主要是由于酒中的乙醇与食醋中的机酸,会在人体的肠胃内相遇而起醋化反应,降低乙醇浓度,从而减轻酒精的毒性。
3、豆腐解酒。饮酒时宜多以豆腐类菜肴作下酒菜。困为豆腐中的半胱胺酸是一种主要的氨基酸,能解己醛毒,食后能使之迅速排出。
4、生蛋清、鲜牛奶、霜柿饼解酒。将三者煎汤服,可解酒。
5、糖茶水解酒。糖茶水可冲淡血液中酒精浓度,并加速排泄。
6、芹菜解酒。芹菜挤汁服下,可取醉后头痛、脑胀、颜面潮红。
7、绿豆解酒。绿豆适量,用温开水洗净,捣烂,开水冲服或煮汤服。
8、食盐解酒。饮酒过量,胸膜难受。可在开水里面加少许食盐,喝下去立刻就能解酒。
9、柑橘皮解酒。将柑橘皮焙干、研末,加食盐1.5克,煮汤服。
10、白萝卜解酒。白萝卜一公斤,捣成泥取汁,分一次服。也可在白萝卜汁中加红糖适量饮服。也可食生萝卜。
11、鲜橙解酒。鲜橙(鲜橘亦可)三五个,榨汁饮服,或食服。
12、生梨解酒。吃梨或挤梨汁饮服。
注意:对于酩酊大醉者,如果用了上述方法仍不能使其解酒醒转,可用干净鸡毛一支轻轻摩擦其喉咙或用手捏其喉咙,使其呕吐残留在胃中的酒液,可使醉状缓解。若仍无效果,则应就医诊治。
注意事项
1.饮量适度: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古今关于饮酒害利之所以有较多的争议,问题的关键即在于饮量的多少。少饮有益,多饮有害。宋代邵雍诗日:“人不善饮酒,唯喜饮之多;人或善饮酒,难喜饮之和。饮多成酪酊,酪酊身遂疴;饮和成醺酣,醺酣颜遂酡。”这里的“和”即是适度。无太过,亦无不及。太过伤损身体,不及等于无饮,起不到养生作用。
2.饮酒时间:一般认为,酒不可夜饮。《本草纲目》有载:人知戒早饮,而不知夜饮更甚。既醉且饱,睡而就枕,热拥伤心伤目。夜气收敛,酒以发之,乱其清明,劳其脾胃,停湿生疮,动火助欲,因而致病者多矣。由些可见,之所以戒夜饮,主要因为夜气收敛,一方面所饮之酒不能发散,热壅于里,有伤心伤目之弊;另一方面酒本为发散走窜之物,又扰乱夜间人气的收敛和平静,伤人之和。此外,在关于饮酒的节令问题上,也存在两种不同看法。一些人从季节温度高低而论,认为冬季严寒,宜于饮酒,以温阳散寒。
3.饮酒温度:在这个问题上,一些人主张冷饮,而也有一些人主张温饮。主张冷饮的人认为,酒性本热,如果热饮,其热更甚,易于损胃。如果冷饮,则以冷制热,无过热之害。元代医学家朱震亨说:酒“理直冷饮,有三益焉。过于肺入于胃,然后微温,肺先得温中之寒,可以补气;次得寒中之温,可以养胃。冷酒行迟,传化以渐,人不得恣饮也。”但清人徐文弼则提倡温饮,他说酒“最宜温服”,“热饮伤肺”、“冷饮伤脾”。比较折中的观点是酒虽可温饮,但不要热饮。至于冷饮温饮何者适宜,这可随个体情况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对待。
4.辨证选酒:根据中医理论,饮酒养生较适宜于年老者、气血运行迟缓者、阳气不振者,以及体内有寒气、有痹阻、有瘀滞者。这是就单纯的酒而言,不是指药酒。药酒随所用药物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性能,用补者有补血、滋阴、温阳、益气的不同,用攻者有化痰、燥湿、理气、行血、消积等的区别,因而不可一概用之。体虚者用补酒,血脉不通者则用行气活血通络的药酒;有寒者用酒宜温,而有热者用酒宜清。有意行药酒养生者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作选择。
5.坚持饮用:任何养身方法的实践都要持之以恒,久之乃可受益,饮酒养生亦然。古人认为坚持饮酒才可以使酒气相接。唐代大医学家孙思貌说:“凡服药酒,欲得使酒气相接,无得断绝,绝则不得药力。多少皆以和为度,不可令醉及吐,则大损人也。”当然,孙思貌只年累月、坚持终生地饮用,他可能是指在一段时间里要持之以恒。
6.空腹不宜饮酒:空腹饮酒容易刺激胃黏膜,引起胃炎和胃溃疡等多种病变。人体会很容易出现低血糖,进而头晕、出冷汗、心悸,严重者导致低血糖昏迷甚至死亡。
中国入喜欢闲来品茶,美国人则喜欢下午喝两杯鸡尾酒提神。鸡尾酒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酒掺入鲜果汁成果子露以及香料、苦味剂配制而成的酒。今天,鸡尾酒已成为上流社会招待客人时最普遍的饮料,在规模较大的招待会上尤其如此。
鸡尾酒一词,由英文“鸡尾”(cocktail)一词直译而来。这种酒为什么有这样一个古怪的名字?为此,众说纷坛,莫衷一是。不过每种传说都是一个有趣的小故事,也都有一定的道理。
有入说,从前有位国王的驸马会配制混合酒,因为受宾客欢迎。他应接不暇。忙乱中丢失了调酒的勺子。情急之下,他信手拔下帽饰上的鸡毛来调制,从此这种混合酒便得名鸡尾酒。
还有人说,在西欧某国,猎人上山打猎总是各自带着酒。一次进餐时,大家把酒混合在一起共饮,发现酒味甚佳,非同寻常。各种颜色的酒混合在一起,在阳光下闪闪烁烁,五彩夺目,象雄鸡尾那样美丽,于是人们为它取名鸡尾酒。
人们普遍认为鸡尾酒的故乡在美国,它是后来才传人欧洲的。有人指出,调制鸡尾酒的技术是1859年由一个名叫杰里.托马斯的美国人传人英国的。关于鸡尾酒诞生在美国的说法也就更多了。
据说美国肯塔基州有一家偏僻的乡村酒店,主人权爱养鸡。一天,有只漂亮的斗鸡丢失了,主人正在焦急叹息之际,有人把鸡找到并送上门来。斗鸡失而复得,珍贵的鸡尾一根也没有损伤。主人。喜出望外,把各种好酒混合在一起,款待拾鸡者。队此这种酒便被称为鸡尾酒。
还有人说,1795年,美国新奥尔良有家药店老板制出一种在酒中掺入蛋黄的饮料,当地操法语的人把这种饮料称为“Coquetier”。后来这一名称渐渐被用来泛指各种混合酒。而”Coquetier”与英文“鸡尾”一词的发音相近,于是大家便都称它为鸡尾酒。
又有人说:美国独立战争时期,有队士兵打了大胜仗,当地百姓十分兴奋。一家酒店老板特地调制了五颜六色、香气四溢的混合酒,为他们庆功祝贺。恰巧这家酒店以雄鸡斑澜的羽尾作为商标,人们遂把这种酒称为鸡尾酒。
不论哪种传说属实,鸡尾酒已成为美国入最喜爱的饮料之一。调制鸡尾酒有很多方法。一杯酒里放多少柠檬汁、糖、冰决、香料都有具体规定。要配出一杯味醇色美的鸡尾酒也是一门技术。会喝酒的入就象欣赏艺术一样地醉心于它。鸡尾酒自问世以来,品种不断增加,至今已有两千多种。现略举几种比较常见的鸡尾酒配方:
1.白兰地(2两)、苦酒(1滴)、柠檬汁和糖;
2.威士忌(2两)、茵香酒(1两)和汽水;
3.味美思(2两)、金酒(1两)、香摈酒(2两)、柠檬片和糖;
4.香摈酒(1杯)、薄荷酒(半两),再加新鲜樱桃;
5.金酒(2两〕、味美思(1两)、苦酒(1滴)和小葱头。
鸡尾酒清凉爽口,酒精含量低,一般在十几度到二十几度之间。鸡尾酒会原为以鸡尾酒和其他饮料招待宾客的酒会,现又泛指各种酒会。鸡尾酒会的气氛十分随便。大家可以无拘无束地边饮边谈,它是社交的好场所。酒会布置简单,不必有固定的桌椅。客人大部分站着进食,有时可设一张长桌作为主台,台下布置些花草、盆景。周围可放几套沙发供来宾休息,另外再放几只小圆台,台上摆放点心和下酒食品,客人们可以随意取食。盛鸡尾酒的杯子,习惯上使用容量较大的高脚玻璃杯。
鸡尾酒会的举行有固定时间,一般午前不举行,除非国庆日才安排在正午12点。不同的场所,时间的规定也不一致。一般说,在大旅馆、大饭店举行鸡尾酒会的时间是下午2:30到5:30;在酒吧间是下午2点到5点。如果在家里,则为下午4点到6点或者5点到7点举行。
按照过去的礼节,鸡尾酒会的主人应在酒会举行前发出请帖。收到请帖的入应该写回执,申明自己是否出席。但目前这种礼节已逐渐被控弃。与其他宴会不同,鸡尾酒会期间,客人们可以自由出入,迟到不为失礼,早退也没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