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本段]展会目标(Expo Goal)
1、提高公众对“城市时代”中各种挑战的忧患意识,并提供可能的解决方案; 2、促进对城市遗产的保护,使人们更加关注健康的城市发展; 3、推广可持续的城市发展理念,成功实践和创新技术,寻求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的城市发上海世博场馆设置展模式; 4、促进人类社会的交流融合和互相理解。
[编辑本段]展会会徽(Expo Emblem)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会徽,是通过全球征集、专家评审而产生的。是集中反映理念的视觉符号。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在2004年11月29日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揭晓仪式”上公布,会徽图案以汉字“世”为书法创意原形,并与数字“2010”巧妙组合,相得益彰,表达了中国人民举办一届属于世界的、多元文化融合的博览盛会的强烈愿望。 会徽图案从形象上看犹如一个三人合臂相拥,状似美满幸福、相携同乐的家庭,也可抽象为“你、我、他”的广义人类,对美好和谐的生活追求,表达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突显出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人为本的积极追求。 会徽以绿色为主色调,富有生命活力,增添了向上、升腾、明快的动感和意蕴,抒发了中国人民面向未来,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创造激情。
[编辑本段]最受欢迎的场馆排名
(最新数据显示) 哪个场馆才是世博园中的焦点呢?中国馆自然是最受欢迎的展馆,世博开园第一天,共接待游客3万余人。外国场馆中的热门馆依次是瑞士、法国、德国、西班牙、日本、意大利、沙特 、英国、韩国。
中国馆
展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 展馆的展示以“寻觅”为主线,带领参观者行走在“东方足迹”、“寻觅之旅”、“低碳行动”三个展区,在“寻觅”中发现并感悟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
瑞士馆
展馆由底层展厅营造的都市空间和馆顶的自然空间组成。观光缆车往返其间,给人以在城市和乡村之间悠游的身临其境的美好感受。整个建筑充分体现了城市和乡村相互依存、互惠共生的关系,强调人类、自然与科技的完美平衡。
法国馆
展馆被一种新型混凝土材料制成的线网“包裹”,仿佛“漂浮”于地面上的“白色宫殿”,尽显未来色彩和水韵之美。馆内,美食带来的味觉、庭院带来的视觉、清水带来的触觉、香水带来的嗅觉以及老电影片段带来的听觉等感性元素,将带领参观者体验法国的感性与魅力。
德国馆
开放状的建筑外形轻盈而飘逸,似乎在向参观者们发出真挚的邀请。“严思”、“燕燕”——两位特殊的虚拟讲解员,将陪伴每一位参观者穿行于各个展馆。穿越了一条充满典型德国都市画面的“动感隧道”后,参观者们便会踏入“和谐都市”内设计布置奇妙的体验空间。
西班牙馆
展馆是一座复古而创新的“藤条篮子”建筑,外墙由藤条装饰,通过钢结构支架来支撑,呈现波浪起伏的流线型。阳光可透过藤条缝隙,洒落在展馆内部。展馆内设“起源”、 “城市”、“孩子”三大展示空间。
日本馆
展馆爱称“紫蚕岛”,馆外覆盖超轻的发电膜,采用特殊环境技术,是一幢“像生命体那样会呼吸、对环境友好的建筑”。馆内通过实景再现和影像技术,展现2020年的未来城市生活,介绍日中两国的文化渊源、与自然共生的日本人生活、充满活力和时尚的日本当代城市、为解决水资源和地球环境问题而开发的先进技术。
意大利馆
展馆设计灵感来自上海的传统游戏“游戏棒”,由20个不规则、可自由组装的功能模块组合而成,代表意大利20个大区。整座展馆犹如一座微型意大利城市,充满弄堂、庭院、小径、广场等意大利传统城市元素。
沙特馆
展馆形似一艘高悬于空中的“月亮船”,在地面和屋顶栽种枣椰树,形成一个树影婆娑、沙漠风情浓郁的空中花园。馆内介绍沙特阿拉伯地理、人口、历史、政治等内容,重点展示四种类型的城市:能源之城、绿之城、文化古城、新经济之城,揭示水、石油和知识是沙特阿拉伯城市发展的安身立命之本。
英国馆
英国馆的设计是一个没有屋顶的开放式公园,展区核心“种子圣殿”外部生长有六万余根向各个方向伸展的触须。白天,触须会像光纤那样传导光线来提供内部照明,营造出现代感和震撼力兼具的空间;夜间,触须内置的光源可照亮整个建筑,使其光彩夺目。
韩国馆
展馆外立面以立体化的韩文和五彩像素画装饰,以“沟通与融合”为元素,展现韩国风情。一层是按比例缩小的韩国首尔,通过影像展现“我的城市”;二层展示“我的生活”,用高科技手段演绎文化、科技、人性和自然;“我的梦想”展区展示未来技术,并预展2012年丽水世博会的美妙画卷。图为上海世博会韩国国家馆亮相世博园区。
[编辑本段]吉祥物(Expo Mascot)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吉祥物,于2007年12月18日20时揭晓。吉祥物由巫永坚设计,命名为“海宝(HAIBAO)”,即取“四海之宝”意,主体为蓝色“人”字造型。 上海世博会吉祥物的设计,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主题演绎的角度出发,创造性地选用了汉字的“人”作为创意点。而吉祥物的蓝色则表现了地球、梦想、海洋、未来、科技等元素,符合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 吉祥物整体形象结构简洁、信息单纯、便于记忆、宜于传播。虽然只有一个,但通过动作演绎、服装变化,可以千变万化,形态各异,展现多种风采。 “上善若水”,水是生命的源泉,吉祥物的主形态是水,他的颜色是海一样的蓝色,表明了中国融入世界、拥抱世界的崭新姿态。 海宝体现了“人”对城市多元文化融合的理想;体现了“人”对经济繁荣、环境可持续发展建设的赞颂;体现了“人”对城市科技创新、对发展的无限可能的期盼;也体现了“人”对城市社区重塑的心愿;他还体现着“人”心中城市与乡村共同繁荣的愿景。海宝是对五彩缤纷生活的向往,对五光十色的生命的祝福,也是中国上海对来自五湖四海朋友的热情邀约。 以汉字的“人”作为核心创意,既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特色,又呼应了上海世博会会徽的设计理念。在国际大型活动吉祥物设计中率先使用文字作为吉祥物设计的创意,是一次创新。 头发:像翻卷的海浪,显得活泼有个性,点明了吉祥物出生地的区域特征和生命来源。 脸部:卡通化的简约表情,友好而充满自信。 眼睛:大大、圆圆的眼睛,对未来城市充满期待。 蓝色:充满包容性、想象力,象征充满发展希望和潜力的中国。 身体:圆润的身体,展示着和谐生活的美好感受,可爱而俏皮。 拳头:翘起拇指,是对全世界朋友的赞许和欢迎。 大脚:稳固地站立在地面上,成为热情张开的双臂的有力支撑,预示中国有能力、有信心办好世博会。 “人”字互相支撑的结构也揭示了美好生活要靠你我共创的理念。只有全世界的“人”相互支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这样的城市才会让生活更加美好。 “人”字创意造型依靠上海世博会的传播平台,必将成为中国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符号和文化标志。
[编辑本段]世博会中文三大金曲(Expo Theme Song)
【世博会中文金曲一】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曲《微笑上海》,是世博会倒计时200天(2009年10月13日)纪念歌曲。 作词:陈少琪(中国知名词作者) 作曲:庄冬昕(中国知名曲作者) 演唱:刘德华(中国著名演员、歌手)李玟(美国知名华人歌手)林俊杰(新加坡知名华人歌手) 羽·泉(中国知名音乐组合)张靓颖(中国知名歌手)萧敬腾(中国知名歌手)陈绮贞(中 国知名歌手)等。 歌词: 如果我们就是 城市的细胞 请用尽力量 来让它奔跑 如果城市就是 地球的细胞 一起来让它 健康的微笑 世界的心脏 在加快脉搏 把新鲜空气送到每个角落 我爱我们的城市 我创我们的天地 今天的坚持是明天的故事 未来得到了启示 幻想变成了真实 让历史成为阳光灿烂的日子 每种语言融合 灯火的颜色 地图的轮廓 开展新突破 每个笑脸融合 皮肤的颜色 让我们发现 更好的生活 世界的心脏 在加快脉搏 把新鲜空气送到每个角落 我爱我们的城市 我创我们的天地 今天的坚持是明天的故事 未来得到了启示 幻想变成了真实 让历史成为阳光灿烂的日子 我爱我们的城市 我创我们的天地 今天的坚持是明天的故事 未来得到了启示 幻想变成了真实 让历史成为阳光灿烂的日子 我爱我们的城市 我创我们的天地 今天的坚持是明天的故事 未来得到了启示 幻想变成了真实 让历史成为阳光 灿烂的日子 【世博会中文金曲二】 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世博序曲《和谐欢歌》 世博会开幕式序曲《和谐欢歌》 作词:王平久(中国著名词作家) 作曲:张千一(国家一级作曲家) 演唱:宋祖英(国家一级演员) 成龙(中国著名演员) 歌词: 鲜花簇拥约定地方 熟悉没见过的脸庞 呼唤听见心灵激荡 邀世界分享 千山万水憧憬向往 彼此遥远却在身旁 拥抱感动星星闪亮 欢乐天空情谊飞扬 渴望的目光穿越海洋 所有的祈愿幸福流淌 欢聚因为梦想 爱和谐绽放 东方满眼香 欢聚因为梦想 爱和谐绽放 圣洁的土壤滋养力量 相约世界 沐浴芬芳 美丽耀东方 也照亮人类梦想 【世博会中文金曲三】 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园仪式世博序曲《世界在这里相聚》 《世界在这里相聚》 作词:任红举(国家一级剧作家)海雷(中国知名词作者)甘世佳(中国知名词作者) 作曲:安栋(中国著名作曲家) 演唱:刘德华(中国著名演员)韦唯(中国著名歌手) 歌词: 连接天与地 响彻天与地 朋友从四方赶来 在一起把春天剪彩 梦想的节拍 响彻世界舞台 我们在五月花海 铸造着东方的传奇 歌声起共喝彩 回荡千里之外 连接天与地 邀请世界在这里相聚 Welcome to Shanghai We can make our lives better 响彻天与地 共庆世界在这里相聚 Welcome to Shanghai We can make this world better 城市的热情 欢乐的天地 我们在这里 相聚 还有韩庚的《世界看中国》等著名歌曲。
[编辑本段]参展国家地区或组织及世博简介
截至2010年4月30日,已有200个国家和45个国际组织确认参加上海世博会。世界博览会是由一个国家的政府主办,有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参加,以展现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取得成就的国际性大型展示会。其特点是举办时间长、展出规模大、参展国家多、影响深远。 自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第一届展览会以来,世博会因其发展迅速而享有“经济、科技、文化领域内的奥林匹克盛会”的美誉,并已先后举办过40届。 按照国际展览局的最新规定,世界博览会按性质、规模、展期分为两种:一种是注册类(以前称综合性)世博会,展期通常为6个月,每5年举办一次;另一类是认可类(以前称专业性)世博会,展期通常为3个月,在两届注册类世博会之间举办一次。注册类世界博览会不同于一般的贸易促销和经济招商的展览会,是全球最高级别的博览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属于注册类世博会。国际展览局是专门从事监督和保障《国际展览公约》的实施、协调和管理举办世博会并保证世博会水平的政府间国际组织,目前有89个成员国。 上海成功申办2010年世界博览会,为上海的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发展、提升城市品位和市民综合素质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世博会将带来的主要经济效应有:推动上海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基础设施建设的升级、对GDP的贡献效应、增加就业机会以及后续经济效应等。另外,世博会还将给上海带来其他效应,如;推动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活动中的参与度,提高上海的知名度和区域辐射效应等。 改革开放的中国举世瞩目。20多年来,中国经济腾飞,政局稳定,文化繁荣,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已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和增长潜力最大的国家之一,令世界刮目相看。世博会在中国举行,不仅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繁荣产生巨大影响,也会增强其他发展中国家申办的信心。“中国如有一份幸运,世界将添一片异彩。”中国有信心办好这样一个大型世界博览会,给世界一个惊喜,有信心展示中国,沟通世界,并对人类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非洲国家地区或组织
阿尔及利亚、布隆迪、多哥、厄立特里亚、佛得角、刚果(布)、几内亚、科摩罗、莱索托、马里、毛里塔尼亚、塞舌尔、赤道几内亚、尼日利亚、吉布提、贝宁、中非共和国、科特迪瓦、安哥拉、埃及、坦桑尼亚、塞内加尔、津巴布韦、赞比亚、纳米比亚、苏丹、肯尼亚、摩洛哥、加蓬、喀麦隆、卢旺达、突尼斯、塞拉利昂、马达加斯加、刚果(金)、乌干达、埃塞俄比亚、毛里求斯、尼日尔、莫桑比克、几内亚比绍、利比里亚、乍得、索马里、加纳、博茨瓦纳、南非、利比亚、马拉维、冈比亚。
美洲国家地区或组织
古巴、加拿大、多米尼克、玻利维亚、美国、哥斯达黎加、危地马拉、特立尼达和多巴哥、阿根廷、乌拉圭、智利、秘鲁、圭亚那、海地、牙买加、苏里南、厄瓜多尔、委内瑞拉、格林纳达、墨西哥、尼加拉瓜、巴西、安提瓜和巴布达、萨尔瓦多、多米尼加、巴巴多斯、巴哈马、巴拿马、巴拉圭、洪都拉斯、 伯利兹、圣卢西亚、圣基茨和尼维斯、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哥伦比亚。
欧洲国家地区或组织
法国、荷兰、摩纳哥、瑞士、乌克兰、意大利、西班牙、匈牙利、德国、克罗地亚、英国、保加利亚、波兰、卢森堡、阿尔巴尼亚、土耳其、比利时、立陶宛、黑山、摩尔多瓦、白俄罗斯、俄罗斯、葡萄牙、塞尔维亚、芬兰、阿塞拜疆、希腊、捷克、前南斯拉夫马其顿共和国、罗马尼亚、爱尔兰、塞浦路斯、奥地利、丹麦、瑞典、圣马力诺、挪威、斯洛伐克、爱沙尼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冰岛、马耳他、斯洛文尼亚、拉脱维亚、列支敦士登、亚美尼亚、欧盟。
亚洲国家地区或组织
中国、巴基斯坦、巴林、柬埔寨、蒙古、尼泊尔、斯里兰卡、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新加坡、越南、缅甸、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菲律宾、马来西亚、老挝、也门、日本、沙特阿拉伯、巴勒斯坦、印度、印度尼西亚、韩国、文莱、黎巴嫩、格鲁吉亚、泰国、伊拉克、阿曼、伊朗、马尔代夫、阿富汗、孟加拉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叙利亚、朝鲜、约旦、以色列、卡塔尔、东帝汶。
大洋洲国家地区或组织
新西兰、澳大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瓦努阿图、帕劳、汤加、密克罗尼西亚、萨摩亚、斐济、库克群岛、纽埃、所罗门群岛、图瓦卢、基里巴斯、马绍尔群岛、瑙鲁。
国际组织
独联体执委会、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组织、世界旅游组织、联合国工发组织、世界银行、联合国、世界水理事会、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阿拉伯国家联盟、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际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联合会、非洲联盟、世界气象组织、南太旅游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太平洋岛国论坛、世界贸易中心协会、博鳌亚洲论坛、加勒比共同体、加勒比开发银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自然基金会、联合国人口基金、东南非共同市场、联合国难民署、国际电信联盟、国际信息发展网、法语国家商务论坛、全球环境基金、世界卫生组织、国际能源署、联合国人居署、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世界城市和地方政府联合组织、东南亚国家联盟、欧洲气象卫星应用组织、地球观测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原子能机构、国际海事组织、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联合国资本开发基金会、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共交通国际联会、国际博物馆协会、国际竹藤组织、世界贸易组织、上海合作组织。
[编辑本段]展馆分布(Distribution of Pavilions)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分为A—E片区。 A片区:中国国家馆、除东南亚外的其它亚洲各国国家馆。 B片区:主题馆、东南亚和大洋洲部分国家馆、国际组织馆、公共活动中心、演艺中心。 C片区:欧洲、美洲和非洲各国国家馆。 D片区:部分企业馆。 E片区:部分企业馆、城市未来馆、城市最佳实践区。
[编辑本段]上海世博园区出入口
上海世博园区共设13个出入口,其中浦东5个、浦西3个、黄浦江沿岸水上入口4个、轨交专线1个。这些出入口分别为:鲁班路出入口、西藏南路出入口、半淞园路出入口、白莲泾出入口、高科西路出入口、上南路出入口、长清北路出入口、后滩出入口、马当路出入口、十六铺水门、秦皇岛水门、其昌栈水门、东昌路水门
[编辑本段]举办意义
世界博览会是人类文明的驿站。自1851年伦敦的“万国工业博览会”开始,世博会正日益成为全球经济、科技和文化领域的盛会,成为各国人民总结历史经验、交流聪明才智、体现合作精神、展望未来发展的重要舞台。 具有悠久东方文明的中国,是一个热爱国际交往、崇尚世界和平的国度。中国取得了2010年世博会的举办权,这是注册类世界博览会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行,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改革开放道路的支持和信任,也体现了世界人民对中国未来发展的瞩目和期盼。志愿者团队这次团队规模宏大,是中国现在人口的三十分之一。
[编辑本段]世博会投入
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已经有233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确认参加上海世博会,这是历届世博中参加数量最多的。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各国对于世博会的投入也都各自的设计。 上海世博会财政总预算高达3000亿至4000亿元人民币.世博会直接投资为286亿元,其中包含两部分:第一,场馆基础设施建设和永久性场馆建设,总投资是180亿元。第二,上海世博会的营运资金是106亿元。剩余均为其它配套建设投资。 目前除中国外,有47个国家拟自建国家馆,确认建设的有42个,其中日本、法国、英国、西班牙、澳大利亚等11个国家已经开工建设。尽管外国国家自建馆在世博会后都会全部拆除,但不少国家对于场馆的投入却毫不吝惜,在已经公布预算的国家中,日本投资最高,约9亿元人民币,其他如法国为4亿元人民币,西班牙约2亿元人民币,澳大利亚为6000万澳元,面对金融危机,不少国家表示不会缩减预算。 英国驻上海馆总领事馆总领事艾琳表示:“我们认为这次参与上海世博会的投资是非常值得的,这既是基于我们的文化,同时也是基于我们在商业上的考虑,我们一定会积极建设英国馆。”
[编辑本段]上海世博会志愿者(Expo 2010 Volunteer)
志愿者标志(Volunteer Emblem)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志愿者标志的主体由汉字“心”、英文字母“V”、嘴衔橄榄枝飞翔的和平鸽构成。与世博会会徽“世”异曲同工,在呈现中国文化个性的同时,表达了志愿者的用“心”和热“心”。“V”是“志愿者”英文“Volunteer”的首字母,阐述了标志所代表的群体,赋予其清晰的含义;飞翔的和平鸽代表上海,也象征和平友爱,橄榄枝则寓意可持续发展和希望,传承“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会主题。
志愿者口号(Volunteer Slogan)
主口号(Main Slogan) 世界在你眼前,我们在你身边。(At Your Service at EXPO) 副口号(SubSlogan) 志在,愿在,我在。(My Will,My Help,My Joy) 城市有我更可爱。(Our City,Your Joy) 2010,心在一起。(2010,We’re Together as One)
志愿者之歌(Volunteer Song)
歌曲:在你身边(上海世博会志愿者之歌) 歌手:陈奕迅 专辑:上海世博会志愿者之歌 公司:上海世博会组委会 语言:国语 时间:2009.3.28 介绍:香港著名歌手陈奕迅为上海世博会演唱志愿者之歌《在你身边》。歌曲由张亚东作曲、陈少琪作词,歌曲旋律悠扬贴近人心,歌词内容积极具有鼓舞性,整首歌曲强调了志愿者对社会及周边生活环境“无处不在”的关怀回馈及积极的生活态度。 《在你身边》(上海世博会志愿者之歌)歌词: 作曲:张亚东 作词:陈少琪 歌词: 志和愿两个字 都有一颗心 当心和心靠近 城市的脉搏更强劲 人与人加人人 变成了众人 汇聚众人的力量 就能打开时代的大门 世界在你的眼前 梦想用汗水来实现 只要有坚定的信念 未来就能看得见 我们在你的身边 每一次超越了极限 每一个感动的画面 都是壮观的盛典 志和愿两个字 都有一颗心 当心和心靠近 城市的脉搏更强劲 在城市生活 对生活诚实 一起勇敢坚持 让回忆成为骄傲的事 世界在你的眼前 梦想用汗水来实现 只要有坚定的信念 未来就能看得见 我们在你的身边 每一次超越了极限 每一个感动的画面 都是壮观的盛典 世界在你的眼前 梦想用汗水来实现 只要有坚定的信念 未来就能看得见 我们在你的身边 每一次超越了极限 每一个感动的画面 都是壮观的盛典 上海世博会志愿者歌曲《世界》2010年1月20日发布,谭晶首唱并出任世博志愿者形象大使 上海世博会志愿者歌曲《世界》由何沐阳作曲、王平久作词,其歌词平实温暖,旋律简单易学。歌曲以拥抱和微笑诠释主题,代表人们对世界和平、人与人之间和谐的憧憬。首唱者谭晶在谈到录制《世界》的过程时表示,在这首歌曲上自己倾注了更多的时间与情感。“这首歌是属于世博会所有志愿者的,也是属于所有人的。我希望找到最自然的状态来演唱,让它更温暖、更亲切、更利于大家传唱。” 志愿者之歌二 《世界》(上海世博会志愿者之歌) 作词:王平久 作曲:何沐阳 演唱:谭晶 歌词: 一个拥抱一个世界 你的世界是我们的拥抱 拥抱很大很小的世界 世界很远很近的拥抱 世界 拥抱 一个微笑一个世界 你的世界是我们的微笑 微笑有情有爱的世界 世界有涩有甜的微笑 世界 微笑 世界在你眼前我们在你身边 微笑的你我开始热烈爱世界 微笑辽阔无界拥抱超越一切 你的爱就是我们的世界 一个微笑一个世界 你的世界是我们的微笑 微笑有情有爱的世界 世界有涩有甜的微笑 世界 微笑 世界在你眼前我们在你身边 微笑的你我开始热烈爱世界 微笑辽阔无界拥抱超越一切 你的爱就是我们的世界 世界在你眼前我们在你身边 微笑的你我开始热烈爱世界 微笑辽阔无界拥抱超越一切 你的爱就是我们的世界 一个微笑一个世界 你的世界是我们的微笑
[编辑本段]形象大使(Image Ambassadors)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有了三位新的形象大使,由他们联袂演出的一首名为《城市》的歌曲音乐录影带在此间首发。 成龙参加了在此间为当年世博搬迁居民的文艺表世博、在全世界推广世博,动员身边的人参与世博,他和所有市民一样期待着上海世博会的到来。 姚明在片中向世界说出了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和愿望:“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世博,让上海更精彩;你我,让世博更成功!” 在成龙、姚明、郎朗之前,张韶涵、英国歌唱家莎拉·布莱曼、日本乒乓球运动员福原爱,以及谷村新司、小筱顺子等一批海内外名人受聘担任上海世博会海外推广形象大使。
上海世博会总体介绍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注册报告》的序言部分,对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作了总体介绍。
上海世界博览会是人类文明的驿站。从1851年伦敦的“万国工业博览会”至今,世博会正日益成为全球经济、科技和文化领域的盛会,成为各国人民总结历史经验、交流聪明才智、体现合作精神、展望未来发展的重要舞台。
具有悠久东方文明的中国,是一个热爱国际交往、崇尚世界和平的国度。中国取得了2010年世博会的举办权,这将是注册类世界博览会首次在中国举行,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改革开放的支持和信任,也体现了世界人民对中国未来发展的瞩目和期盼。
那么,中国将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为世界人民奉献什么呢?毫无疑问,中国人民将为五湖四海的宾客奉上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盛会。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是一次探讨新世纪人类城市生活的伟大盛会:21世纪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时期,预计到2010年,全球总人口中的55%将居住在城市。因此,对未来城市生活的憧憬与展望是一项全球性课题,它与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和人民都休戚相关。作为首届以“城市”为主题的世界博览会,在上海世博会184天的展期里,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将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充分展示城市文明成果、交流城市发展经验、传播先进城市理念,从而为新世纪人类的居住、生活和工作探索崭新的模式,为生态和谐社会的缔造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生动的例证。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是一曲以“创新”和“融合”为主旋律的交响乐:创新是世博会亘古不变的灵魂;跨文化的碰撞和融合,则是世博会一如既往的使命。“以人为本、科技创新、文化多元、合作共赢、面向未来”——上海世博会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继续宏扬“创新”和“融合”的主旋律,创作一曲人类新世纪的美妙乐章。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是世界各国人民的一次伟大聚会:一方面,她将努力吸引两百个左右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吸引海内外7000万人次游客前来参观,从而以最为广泛的参与度载入世博会的史册。另一方面,她将始终以全球的视野来筹备和举办上海世博会,举全国之力,集世界智慧,最大限度地争取世界各国政府和各国人民的参与、理解和支持,从而使上海世博会真正成为“世界人民的大团圆”。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还将成为人类文明的一次精彩对话:上海世博会闭幕前将发表《上海宣言》。这一世纪性的宣言将汇集各国人民在世博会上的真知灼见,承载人们对全球未来合作与人类未来发展的深邃思考和广泛共识。这将是上海世博会为世界人民留下的有关城市主题的一份丰厚的精神遗产。
着手6个月、着眼60年——中国政府将全力举办一届既传承历史、又继往开来的世博会,期待着一切向往和平的国家一如既往地关注上海世博会、支持上海世博会、参与上海世博会。
据权威部门统计,会展业对经济的拉动力是1:10,也就是说,会展收入为1的时候,整个城市的经济提高10,所以说个大城市都在打造有自己特色的会展经济,争相成为一线会展城市,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注目。
作为一线会展城市,必须具备几个条件,首先,必须是区域生产和销售的核心,具有举足轻重的优势,或者说是商家必争之地,比如北京;其次,必须具有很强的国际信息辐射力,换言之是具有全球信息效应的城市,比如上海;再次,就是具有非常活跃的经济因子,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比如广州、深圳;最后,是具有特殊区域意义的城市,比如西部大开发中的程度、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的沈阳等城市。
除去几个典型的一线城市,大部分省会城市都算会展二线城市,笔者所处的城市也算是二线会展城市。从事会展工作多年以来,总结一些会展的营销经验,与同行共勉。
一、 选题:
作为一个有生命力的展会,其主题一定要与所在城市的行业基础相配套。通过展会促进该行业的进一步发展,而行业的雄厚基础则是该主题展会的强大后盾。很难想像在一个以轻工业为主导的城市举办重工业展览会,即使办成了,其规模、生命力等方面也会大打折扣,甚至没有延续性;
现在很多城市都在争相成为区域会展中心城市,随之出现的一个现象就是哪个会题比较时髦、或者有成功的先例就上马立项。比如,大连服装节策划的很成功,现在全国各地每年有数十个服装节,导致的结果是除了大连服装节外没有品牌展会,很多地方的服装节办了一年就没了,办不下去了!很难形成象大连服装节那样的品牌展会。
所以说立项是个重要的环节,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这个城市配套、这个行业发展状况,还要考虑同类展会举办情况、目标参展单位的意向如何、是否有差异性的营销手段等。可以说,一个好的选题是展会成功的绝对基础,甚至选好会题就等于展会成功了一半。
二、 组织机构的搭建:
在我国现行体制下,展会的举办非常需要有个权威的组织架构,这不仅仅体现在招展上,对于行政审批、宣传、寻求合作等方面尤其重要。
笔者在组织江苏酒展的时候,通过各方面的努力,搭建了比较合理的组织机构。特别邀请了带国字头的“中国酒类商业协会”为指导单位,省市两级政府为支持单位,主办单位则是省经济贸易委员会。这样,展会批文很容易拿到手,办理工商审批的时候更是非常的容易,尤其在召开新闻发布会和后期的宣传上,很多媒体了解到有省市政府的参与,报道非常及时,也非常的详尽,大大促进了宣传工作。对于参展商来说,这个展会是很权威的,甚至在开幕式上可以和省长一起合影,共同参观自己的展台,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好的宣传机会,所以招展工作也顺利了不少。
但是有一点,就是不能胡乱搭建组织机构,因为一旦主办单位主要领导不能到会,或者领导的重量级不够,不仅媒体会有负面的报道,参展商会非常的失望,对展会的延续性有很大的负面影响,甚至会起纠纷。
记得年初的时候去上海参加一个行业论坛,在邀请函里面清晰的写着某某部级领导亲自到会并发表演讲。我感到这是一个机会,就赶去参会,可是令人意外的是主持人只是宣读了该部级干部发来的贺电,而且另几位行业专家也没有到会,只是给每个参会者发了一份据说是这些缺席专家最新的研究论文资料,这让参会的人员非常生气。也许这样的会议就没打算继续办,即使明年还有我也不会再去了。
所以现在会展行业总在提倡诚信办展的确是应该的,不能因为几个不规范的会议使整个行业蒙上阴影,毕竟会展这个行业方兴未艾,是为数不多的朝阳行业之一。
三、 卖点策划:
每个展会的成功都离不开卖点的策划与执行,尤其二线会展城市的展会。
现代会展已经不再是80年代只要立个项,拿个批文就坐等收钱的时期了,行业的发展促进了竞争的加剧,有了竞争就需要组织者有差异化的营销思路,开发足以吸引参展商眼球的卖点。
现在一个普遍的现象是,展会上大都同期举办一个同主题的会议,邀请一些所谓的专家学者现场演讲,吸引参展商参展并免费参会。当第一个使用这种方式组展的人是非常聪明的,可是后来跟进的却显得盲目。
比如汽车工业展,非要在同期搞个汽车工业论坛,试想有这必要么,会有多少参展商会去听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论坛?会有多少专业观众去听跟他们毫无疑义的论坛?毕竟车展是一个直接面向广大群众的展会,它的专业观众就是广大老百姓,他们没有必要参加什么论坛,他们不会关注这个行业发展的如何,只是关注车价降了没有、哪种车性能好价格便宜,总不能组织一大堆参展商去参加论坛吧,那样不是本末倒置了吗!抛开专业观众而制造的噱头是没有用的。
但是有一些展会配套性的搞一些论坛还是比较不错的,比如特许加盟展览会,很多创业者需要有个接收专家指导的机会,参展商也乐于利用这个机会传达一下自己的产品、理念以及优惠政策,这种对双方都有好处的论坛才适合举办。
所以说卖点的开发是根据不同性质的展会而制订的,不能搞一刀切。通过对展会主客双方详尽的分析制订营销思路。
1、 客观分析展会的目标参展单位是哪些,他们参会的目的是什么,他们希望通过什么样的渠道达到自己参会的目的。
2、有效分析展会专业观众是哪些人或哪些群体,他们想通过展会得到什么,是得到行业信息还是直接寻求合作,他们有什么群体性特点,善于接受哪些方面的信息或者建议。
3、 自己的所掌握的资源有哪些优点,有哪些局限,如何弥补,如何取长补短。
4、 合理分析行业特色,行业发展阶段以及所暴露出来的长处和不足。
5、 客观分析全国同类展会举办的成绩与不足,了解成功点和失败点,如何利用自己的优势去弥补。
6、 展会所在城市的环境弊端有哪些,如何规避。
经过这些分析后再制订展会的卖点,争取弥补以往展会的不足,制造出差异化的卖点策划,这样展会成功的可能性才比较大,才比较容易形成品牌展会。
四、 整合宣传:
展览会的宣传工作很重要,对于二线会展城市来说,组织一个展会更是有着意想不到的困难,当城市信息辐射力不够的情况下,主动的宣传则尤为重要。
由于全国会展行业的快速发展,同时期相同或相近主题的展会肯定有很多,如何能让自己的展会吸引更多参展商的眼球、如何让自己的展会与众不同,除了差异化的营销策划以外就是整合宣传了。
为什么说是整合宣传呢,其实以往展会的宣传方式非常单一,就是寄发邀请函,在报刊上刊登一定数量的广告,根本谈不上整合,随着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展会组织者开始注重宣传策略的整合,配合各种宣传手段,达到宣传效果的最大化,特点如下:
1、 加强传统宣传渠道,比如报纸、杂志广告的投放,还有各种新闻软文的大量发表;电视广告短片的制作;邀请函的大量寄发。
2、 开发户外立体式宣传渠道,包括户外看牌、道旗等媒介的广告宣传;公交车身广告等,这样广告到达率大大上升。
3、网络宣传。随着网络的普及,很多展会组织者也开始重视网络宣传,笔者参与的江苏空调展就专门设计了自己的展会网站,并大量与专业网站或者门户网站链接,并通过电子邮件寄发邀请函,既方便又快捷,省时省力。尤其很多专业网站需要这些信息,所以更促成了会展宣传与网络的密切合作。
4、展会宣传。主要是在自己展会开幕前到其他同类展会上直接与参展商沟通,笔者参与组织南京国际汽车展的时候,曾与其他同事一起参观了西博会汽车展、苏州汽车展等同类展会,并现场与参展商沟通,邀请其参加南京车展。
5、合作宣传模式。与相关媒体联合宣传,笔者在组织江苏酒展的时候,与北京的《名牌时报》联合开辟了新的互相宣传模式,即由组委会提供资料以及客户资源,该报刊刊出《糖酒特刊》,专门报道展会进展情况,成为一种比较成功的新宣传模式。
当然,展会的宣传方式非常多,在这里不一一赘述,只是要根据自身展会的特点制订宣传策略,否则浪费资源是很不值得的。
五、 服务:
很多展会就是这样,一旦开展了,反正参展商也交了参展费,服务方面就差了不少。其实不然,作为成功的品牌展会,服务方面尤其重要,比如与展馆的沟通方面,很多时候需要主办机构直接沟通的,一旦主办者的服务不到位,参展商与展馆之间又经常信息不对称,这样问题就多了,而且非常容易产生纠纷,这对展会的声誉有很大的影响,尽管组织者不可能让每一家参展单位都满意而归,但至少基本的服务要做到位。
现在很多展览会都是独立的展览公司,展会的举办必须租用专业展览馆,所以在服务上就分成了两块,即组织者和展馆。事情就是这样,三方的事情很难做到完美的沟通,所以要求组织者更要看重展会的服务工作,让参展单位有个良好的心情、良好的参展环境来实现参展目标,这对展会的延续性非常重要。尤其会展行业本身就是一个服务性的行业。
六、 后续跟进服务:
按正常来说后续服务也应该算服务,应该放在上一条里阐述,但是我认为会展的后续服务工作很重要,必须要独立出来才能体现出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
在前文里笔者经常提到一个词,就是“品牌展会”,现在我们国家会展行业非常缺少品牌展会,真正称得上是品牌展会就那么几个,“广交会”、“哈洽会”、“高交会”等,为了我国会展业的国际化发展,为了更好的发挥会展业对经济的拉动力,我们必须培养一批品牌展会,这样才会缩短与日本、德国等会展发达国家的差距。而创立品牌展会所必须的一个环节就是后续服务工作。
笔者曾参与组织江苏酒展,在展会结束后,我负责把所有收集到的专业观众资料、论坛资料、参展商资料等收集到一起,刻录成光盘,寄给参展单位,或者把文字资料通过电邮、传真等方式也发给参展单位,这样,或许在参展时候有所遗漏,但可以通过我们的工作加以弥补,使参展单位非常满意。这项工作也许比较烦琐,但是对于下一届展会的帮助将是无形的。
现在很多展会根本不注重后续服务,笔者认为,成功的展会不仅仅是参展商多、专业观众数量大,还要有良好的服务系统,尤其是经常被忽略的后续服务系统。
一个成功的展会有很多不可分割的环节,详尽之处不是笔头所能记录,很多方面可意会不可言传,希望我的经验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也希望在与同行的交流中得以提高自身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