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微博研究论文

2023-03-01 16:3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微博研究论文

浅析微博在网络营销中的应用论文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学术界进行成果交流的工具。相信写论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浅析微博在网络营销中的应用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 :

随着网络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微博以其方便、快捷、丰富、透明等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随着我国新浪微博的推出,成功运营后,各大网站也相继推出微博服务。微博正在影响着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新一轮的营销狂潮。网络技术的更新发展带来了更加广阔的前景,微博的出现和发展给网络营销带来了全新的营销模式和实践。微博的出现正在迅速成为一种全新而有效的营销方式。本文基于此,首先对微博发展的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出微博的营销价值,之后通过总结微博在网络营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存在的问题给出针对性的建议,希望对微博营销有所帮助。

关键词 :

微博,微博营销,营销现状,提升策略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微博的出现不仅为广大互联网用户提供了全新的休闲娱乐和人际交往方式,还成了一种在很多方面优于现有媒体的营销平台。由于互联网的日益个人化、扁平化,使互联网正在形成新的个人平台中心,用户获取信息的成本得到极大降低。微博在给媒体带来变革发展的同时,也将网络营销方式推向全新的变革时期。用户人数也在持续飙升,根据我国《2017年微博用户发展报告》统计,直到2017年12月,我国微博月活跃人数达到了4亿,与2016年同比上涨了28%,其中在微博月活跃用户中30岁以下的用户占有80%,俨然成为微博用户的主力军。并且活跃用户的规模呈现不断上涨的趋势,区域覆盖范围进一步加强,目前微博正朝着建设全民性社交媒体平台的方向迈进。微博所产生的效应是巨大的,其在提高人们的工作、学习之余,正在逐渐的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微博营销也成为企业营销和公关的重要手段,并逐渐成为更加成熟的营销手段,为网络营销发展提供有力的平台。

(二)研究目的

现如今,微博成了时下一种最流行的运营手段,微博营销推动了网络营销的进程。微博营销以其受众广、传播快、信息量大、自由化、公开化、及时化等特点,成为网络营销中重要的营销方式,有效的对网络营销进行了推广。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在结合前人的研究之上,通过对微博营销在网络营销中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总结,阐述微博营销在网络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给出合理化的建议,促进微博营销在网络营销中的地,提高微博营销的影响力。

(三)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一些网络新兴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例如微博,随着微博的普及和发展,目前我国学者对微博理论的研究相对完善,但是对微博营销方面的研究还相对欠缺。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之上,通过对微博营销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且通过相关的问题给出合理化的建议,并对微博营销的发展前景和展望进行阐述,为促进良好的微博营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随着网络营销的不断发展,各类企业争相在各类平台尝试对自己的产品进行推广营销,微博营销作为网络传播的主流平台,更是众多企业进行营销、推广的平台。微博口口相传的优势,使微博在消费者心中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微博营销主要是利用现代网络用户专注于一种应用工具的习惯,企业通过微博营销提高在用户群体中的印象和知名度,进而提高企业的影响力。微博营销为网络营销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使网络营销更新进入大众的视野,即微博营销之后新型网络营销手段如雨后春笋一般,所以加大力度研究微博营销的发展状态和存的问题,对微博营销的稳定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二、微博营销在网络营销中的发展现状

(一)呈现多元化趋势

目前,社交网络服务(SNS)的商业运作模式日趋成熟,微博作为一种强有力的信息交流和共享平台,在文化交流、时事传播、议政谏言、引领时尚潮流等起着巨大的作用。微博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多元化形式呈现在相对开放的公众视野里,给人们单调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亮丽的色彩。随着多元化网络营销形式的出现,微博营销也进行了不断的改革,以其能够在网络营销的大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

(二)微博用户的高速增长

目前微博已进入千家万户,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微革命时代"即将迎来新的高潮,不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互动性成为其亮点之一。广告商的创意营销,跑马圈地,纷纷搭建了自己品牌的官方微博,通过盖楼、有奖问答,发起话题讨论的方式,快速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加之明星效应,由于明星的引流,话题的热度,走进普通群众的生活,也使得微博用户的数量急速增长。在这样一个人人可以评论和分享传播信息的"自媒体"平台上,人们通过微博热搜,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最新时事,成为人们酒足饭饱后谈论的话题。

研究报告表明,中国的微博登记用户从2009年的200万增加到2018年的4亿,10年来,微博用户的数量跨越式的增长,成为人们快时代生活的必需品。

三、微博营销在网络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一)消费者缺乏对微博营销的认识

微博营销在我国起步相对较晚,人们对微博营销的认识还不足。同时受到传统消费观念的影响,尤其是一部分上了年纪的中年消费群体,他们更愿意选择到实体商超进行购物,认为网络消费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人们认可到现实中买同类价格贵一些的产品,也不会在微博上买便宜的产品。同时新闻媒体市场播放一些不法网络商家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更是增加消费者的不信任感,进而影响网络消费行为。

(二)网络诚信问题

电子商务的发展瞬息万变,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和监督管理手段存在跟不上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使部分不法分子有机可乘,网上购物受骗的例子屡见不鲜,例如:一些"大V"的`微博中,有着百万粉丝量,通过发布一些生活视频、搞笑段子获取粉丝量,当达到一定粉丝量时,就会转发各类淘宝平台链接,其标题都相当具有诱惑性:一折的UGG,三折的耐克鞋,100%专柜正品,假一赔十等等,但是产品的真假好坏,却无法保证。一些粉丝处于信任和贪图便宜的心理,会选择进行购买,一旦出现,则很难进行维权行为,这也是制约我国微博营销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营销水平不高,市场竞争环境激烈

目前微博营销手段和水平不高,无法向电视广告一样进行循环播报,难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微博营销的广告内容缺乏管理,创新度和精品意识不足,更有些商家了吸引眼球,选用一些不雅图片,难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虽然成本低,但是效率回报却有限。同时随着网络营销的深入发展,目前除了微博营销之外,微信营销、各直播平台都严重地威胁着微博营销的发展,特别是直播平台,大众可以看到营销的商品,相对于微博营销更愿意相信其的真实性。为微博营销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四)相关部门监管力度不够

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带来进步、科技变革和人们生产、生活便利的同时,也为少部分人利用非法手段获利创造了条件。例如:前段时间的微博"大V"竟是骗子?警方破获特大网络诈骗案,涉案金额高达5000万元的报道,新浪微博账号为"看相禅师"的账号,该账号伙成立于2017年,拥有1000多万的粉丝量,打着"中国风水文化研究院专家会员"、"徽派相学文化创始人"的幌子,骗取粉丝3000多人,涉案金额高达5000万元之多,现实生活中类似的网络诈骗案数不胜数,例如,各类形式的电信诈骗案,五花八门的诈骗手法让人防不胜防。通过这样网络诈骗案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会有这么的人上当受骗,这么长的时间难道没有人举报吗?为什么相关部门没有及时查处?其中的主要原因除了消费者的防骗意识不强,缺乏网络知识的了解之外,不健全的网络监管力度也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目前我国的网络诈骗案的侦破率不高,及时成功侦破,但是处罚力度小,也是众多网络诈骗案盛行的主要原因。不安全的网络营销环境,严重地制约了微博销售的发展。

四、微博营销在网络营销中的提升策略

(一)提高消费者对微博营销的认识,促进微博营销发展

加大对微博营销的宣传力度,提高群众对微博营销的认识,宣传微博营销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捷和方便,使人们对微博营销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进而提高一部分消费者对微博营销的认识。并且通过公众的口口相传,增加公众对微博的认识,提高消费者对微博营销的信任感,促进消费者在微博上的消费习惯。进而改变传统的到实体店的消费行为,使消费者真正的接受微博营销,以此促进微博营销的可持续发展,促进消费者适应潮流接受新观念。

(二)加强诚信建设,制定完善微博营销流程

首先,建立完善的微博营销制度,规范微博营销流程,确保准入企业的资质,企业产品的合格性。对准入的企业进行严格的审查,目前微博都以进行实名制的注册,就是保证诚信建设的重要举措。其次,在会员进行网络营销时,微博官方应该加大对其产品的审核力度,以保证微博营销的诚信制度。

(三)加强营销手段的多元化,促进微博营销的可持续发展

采取多元化的营销手段,提高微博营销的成功率,就要学会利用短短的140个字如何创新发布产品、品牌信息来吸引大家的眼球才是至关重要的。分析消费群体的消费行为,对不同类型的消费群体推送不同的产品。这就需要加大网络营销师的培育工作,通过网络营销师专业的分析和整理,对品牌故事进行创新、完整的叙述,提高营销广告的创意性,以此吸引有意向的消费的关注,促进消费行为的形成。

(四)加强网络监管力度

加强网络监管力度,要求网络监管部门要制定严格的监管流程,对微博营销进行时时监控,同时加强对网络营销的立法和监督,加强与准入企业的监管力度,同时签订具有法律效益的合同文本,合同要对销售假货、知识产品的保护、反欺骗行为进行规定,以法律手段切实保证企业产品的真实性。以此切实保证消费者的消费权益,树立微博在公众心中的良好形象,为微博可持续发展,建立一个公平规范的法律环境。

结语

随着媒体时代的来临,微博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是巨大的,由于微博门槛低、用户参与度高、内容丰富、承载信息量多、自由化、传播速度快、信息多元化等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随着微博营销的深入发展,其存在的问题也接踵而至,影响了微博营销的发展。本文对微博营销的现状进行分析,阐述微博营销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存在的问题给出合理化的建议。期望能够对微博营销可持续发展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谭永杰.微博营销模式及应用价值探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3(04):21-24.

[2]谭林.企业微博营销的价值研究及应用模式[J].经营管理者,2013(12):23-25.

[3]史光启.微博营销的十大技巧[J].销售与市场(评论版),2011(03):2-4.

[4]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浅论以旅游目的地微博营销

浅论以旅游目的地微博营销

【论文摘要】微博已成为影响社会生活的新社交媒体,为旅游目的地进行旅游资源营销提供了全新的平台。本文分析了微博与旅游目的地营销的契合点,探讨了旅游目的地微博营销具备的优势,提出了强化服务功能、突出专业精品、开展主题活动等旅游目的地微博营销策略。   【论文关键词】旅游目的地;微博营销      微博营销是新兴起的一种网络营销方式,以微博作为营销平台,每个听众(粉丝)都是潜在营销对象,企业利用更新微博向网友传播企业、产品的信息,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产品形象。随着微博的传播效益逐步显现,微博已经成为推广旅游的利器。越来越多的旅游目的地开始重视微博营销的作用,通过应用微博这一社会化媒体营销平台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一、微博与旅游目的地营销的融合   当前,信息化浪潮仍是主要的技术革新因素之一,互联网的生活化、产业化应用将持续推动整体经济的变革,中国在线旅游的发展面临着深阔的蓝海。旅游业作为网络营销的主要产业板块之一,微博营销发展迅速。微博与旅游目的地营销有以下契合点:   1.受众基础   《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国微博用户数达到2.5亿,较2010年底增长了296.0%,增长率居互联网应用之首。网民中的使用率从13.8%提升到48.7%。手机网民使用微博的比例也从2010年底的15.5%上升至38.5%。新浪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9月底,其微博用户平均每天发布微博8600万条。微博用户基数庞大,增长率高,保证了微博营销足够大的覆盖面,增加了与目标受众接触的可能性。   艾瑞咨询发布的《2010年中国微博发展现状及用户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微博用户各年龄段中比例最高的为19-24岁,占29.9%,其次为25-30岁,占21.2%。微博用户半数以上是19-30岁的中青年。这一年龄段的人群旅游频率较高,如果他们在微博中对某一旅游目的地留有较深印象,会增加他们到该地旅游的几率。同时,如果这些人习惯了从微博获取旅游信息,即使他们现在的消费能力有限,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同样会给旅游目的地带来可观的利润。   根据易观国际对2011年8月主要微博网站UV地区分布的研究,上海、广东、北京、江苏、浙江等发达地区是微博的主要用户群。微博用户集中在大城市和中心城市,一方面保证了信息扩散的速度,另一方面,又与当前主要旅游客源地相重叠,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微博营销的效果。   2.体验共性   旅游需要的体验传播,而体验传播离不开网络这个环境。网民通过互联网、局域网、无线网等渠道,以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形式上传各种信息。通过标签、分类等方式创造虚拟社群环境,使具有相同个人兴趣喜好或者共同体验的群体建立起某种经常性的联系。   微博用户获取旅游目的地信息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关注某旅游机构、企业或旅游者,通过微博内容、评论转发、活动互动等方式获得旅游信息;另一种是加入旅游相关的微群,微群内的成员共享旅游体验,相互传递信息。   旅游者在购买旅游产品和服务前习惯于上网查看相关评论,在微博互动中获取旅游行为和旅游体验、心理偏好、观光度假决策、分销渠道选择、目的地选择等更加“真实”的旅游信息,影响旅游者的消费选择和消费倾向。旅游是一种体验过程,旅游产品的购买是一种体验的购买。微博与旅游的体验共性为它们的融合铺平了道路。   3.信息需求   微博形式精简,操作便捷,功能强大,支持文字、图片、视频等多媒体信息,特别适合在移动客户端浏览和发布,与旅游“在路上”的状态不谋而合。此外,微博信息生成群体庞大、传播速度快,可以在第一时间告诉大家最新动态,时效性强,抢鲜度高,能够满足旅游者对目的地信息的需求。    二、旅游目的地微博营销的优势   微博营销作为一种新兴网络营销方式,得到了旅游目的地的高度重视,并成为其树立品牌形象与推进产品销售的重要渠道之一。旅游目的地微博营销的优势显而易见。   1.参与互动性强   每一个微博用户都可以和任何其他用户接触交流。传者在发布信息的同时也在接受他人所发布的信息。微博模糊了传者与受者的界限。通过一对多的互动,实现几何式的传播效果。   旅游目的地通过微博发布旅游产品信息或旅游行程中的所见所闻,传播给受众。这时,直接接触到的受众又作为传播者,形成一个信息树,与周边的受众发生联系,把信息传播得更远。通过这种扩散机制,信息扩展的广度和深度能够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地步。旅游者在旅游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微博分享自己的沿途风景,旅行社、导游、旅游景区、酒店的服务,也成为了消息的传播者。旅游者在微博参与过程中传播旅游目的地信息,在粉丝互动中体现微博营销的价值。参与和互动的高强度性是旅游目的地微博营销的鲜明特性。

微博舆论的群体极化现象、成因及建议

关键词: 微博; 舆情引导; 热点事件; 群体极化;

一、个体集合舆论在微博平台上的展现

网络用户往往会对与自身生活联系较为紧密的事件发表言论,例如,警方执法、交通事故纠纷、明星行为等都是热门评论区。事实上,舆论在微博上的表现也可以分为两类,两类表现都是缘起于微博平台的某一单个或聚合事件评论引发,最终通向现实生活。一方面,舆论产生积极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敦促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迅速解决问题;同时也会存在消极的一面,群体发言所产生的消极舆论会误导个体言论,从而蒙蔽真相,形成无法挽回的局面。

(一)网络舆论概述

舆论是社会中相当数量的人对于某一个特定话题所表达的具有个人观点、态度的集合体。网络舆论也称为网络舆情,网络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通过网络围绕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民众对公共问题和社会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信念和价值观。1

(二)舆论在微博上的积极表现

正确的聚合舆论在促进社会和谐、保护个人安全和合法权益方面有很大的作用。许多微博案例也在佐证,这种正确的聚合舆论会使得原本发散的观点变得统一,在对外输出中能够强有力地展现己方的意见和观点,并增强社会影响力。

二、舆论的群体极化现象

(一)定义

关于群体极化概念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詹姆斯·斯托纳在群体决策实验中偶然发现并提出的“冒险转移”:当一个群体在进行讨论并作出决策时,如果大多数人倾向于保守,那么结果是保守的会更保守;相反如果大多数人倾向于冒险,那么经过讨论之后的结果也就更加冒险。

(二)特征

群体极化的煽动性与非理智特征。当一个公众事件发生后,群体内部的聚合言论往往受到内部个体用户之间态度的碰撞、刺激或煽动而产生共鸣体,进而发酵形成煽动性的氛围,产生舆论主场,导致群体的情绪相对比较极端。

三、舆论的群体极化现象形成的因素

一是个体缺乏思辨能力。首先,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扑面而来的互联网信息、“碎片化”的阅读习惯使得人们只是停留在简单地浏览信息,而非类似以往读书那样的“沉浸式”思考;其次,互联网的言论自由性使得用户在事件评论时几乎不用考虑后果。

二是聚合舆论群体内部的高度认同化。微博作为一个社交平台是支持建立群组的,群组由与自己观点相近或是相同的用户构建,也就是说,这个封闭的环境处在一个高度同质化的氛围中。

四、微博舆论的规范建议

(一)引导提升微博用户的媒介素养

在微博这个开放的平台上,一旦有人为了自身利益放出诱导性的信息,很多用户往往会在先入为主的前提下听信一方观点,产生盲从。所以提升微博用户的媒介素养是规范舆论群体极化的一个重要途径,需要微博平台引导用户在事件真相明朗之前保持理性、冷静,等待权威机构的相关通报,这也是避免事件出现翻转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加强意见领袖的培养

意见领袖即微博大V或是影响力较大的官方微博用户,在观点不断传播和进化的每一个节点,他们的舆论表达也会不断影响着事件的发展,所以政府和宣传部门也应在微博平台上培养自己的意见领袖,在舆论出现偏颇时起到把控、稳定情绪的作用。

(三)权威机构及时发声

舆论所引发的热点事件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信源和信宿的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也就是说,事件的相关信息未能及时传达到相关群体那里导致的。公众只能从只言片语的信息中自我拼凑出一个所谓的事实。

以上就是微博群体极化现象的一个优秀的开题答辩范文,小伙伴们可以仔细研究其中的内容,为自己的毕业论文寻找一些灵感,更多论文相关内容,请关注本平台,小编会做及时的整理与发布。

微博论文参考文献都有哪些

什么意思,你论文写的是和微博有关的?不知道你主题是什么~给你找了几篇~

论“微博客时代”网民伦理素养建设 王佳翔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02
微博经济时代品牌营销研究 李文红 中国集体经济 2012/09
微博营销还能火多久? 王定标 创业邦 2012/05
微博语境下的言语表达 尹建学 新闻爱好者 2012/08
微博空间的媒体知识分子与社会公益行动动员 张爱凤 南京社会科学 2012/05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