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 述
一、综述概述
1.什么是综述:综述,又称文献综述,英文名为review。它是利用已发表的文献资料为原始素材撰写的论文。
综述包括“综”与“述”两个方面。所谓综就是指作者必须对占有的大量素材进行归纳整理、综合分析,而使材料更加精炼、更加明确、更加层次分明、更有逻辑性。所谓述就是评述,是对所写专题的比较全面、深人、系统的论述。因而,综述是对某一专题、某一领域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等方面,以作者自己的观点写成的严谨而系统的评论性、资料性科技论文。
综述反映出某一专题、某一领域在一定时期内的研究工作进展情况。可以把该专题、该领域及其分支学科的最新进展、新发现、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比较全面地介绍给读者,使读者尤其从事该专题、该领域研究工作的读者获益匪浅。因此,综述是教学、科研以及生产的重要参考资料。
2.综述的类型:根据搜集的原始文献资料数量、提炼加工程度、组织写作形式以及学术水平的高低,综述可分为归纳性、普通性和评论性三类。
(1)归纳性综述:归纳性综述是作者将搜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并按一定顺序进行分类排列,使它们互相关联,前后连贯,而撰写的具有条理性、系统性和逻辑性的学术论文。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某一专题、某一领域的当前研究进展,但很少有作者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2)普通性综述:普通性综述系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作者,在搜集较多资料的基础上撰写的系统性和逻辑性都较强的学术论文,文中能表达出作者的观点或倾向性。因而论文对从事该专题、该领域工作的读者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3)评论性综述:评述性综述系有较高学术水平、在该领域有较高造诣的作者。在搜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对原始素材归纳整理、综合分析、撰写的反映当前该领域研究进展和发展前景的评论性学术论文。因论文的逻辑性强,有较多作者的见解和评论。故对读者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并对读者的研究工作具有导向意义。
二、综述的书写格式
综述与一般科技论文不同。科技论文注重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结果的可信性,特别强调阳性结果。而综述要写出主题(某一专题、某一领域)的详细情报资料,不仅要指出发展背景和工作意义,而且还应有作者的评论性意见,指出研究成败的原因;不仅要指出目前研究的热点和争论焦点,而且还应指出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的处女领域:不仅要介绍主题的研究动态与最新进展,而且还应在评述的基础上,预测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因此,综述的书写格式比较多样化,除了题目、署名、摘要、关键词(这四部分与一般科技论文相同)以外,一般还包括前言、主体、总结和参考文献四部分,其中前三部分系综述的正文,后一部分是撰写综述的基础。
1。前言:与一般科技论文一样,前言又称引言,是将读者导人论文主题的部分,主要叙述综述的目的和作用,概述主题的有关概念和定义,简述所选择主题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现状、争论焦点、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同时还可限定综述的范围.使读者对综述的主题有一个初步的印象。这部分约200~300字。
2.主体部分:综述主体部分的篇幅范围特别大,短者5000字左右,长者可达几万字,其叙述方式灵活多样,没有必须遵循的同定模式,常由作者根据综述的内容,自行设计创造。一般可根据主体部分的内容多寡分成几个大部分,每部分标上简短而醒目的小标题。部分的区分标准也多种多样,有的按年代,有的按问题,有的按不同论点,有的按发展阶段。然而,不管采用何种方式,都应该包括历史发展、现状评述和发展前景预测三方面的内容。
(1)历史发展:按时间顺序,简述该主题的来龙去脉,发展概况及各阶段的研究水平。
(2)现状评述:重点是论述当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着重评述哪些问题已经解决,哪些问题还没有解决,提出可能的解决途径;目前存在的争论焦点,比较各种观点的异同并作出理论解释,亮明作者的观点;详细介绍有创造性和发展前途的理论和假说,并引出论据,指出可能的发展趋势。
(3)发展前景预测:通过纵横对比,肯定该主题的研究水平,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能的发展趋势,指明研究方向,提示研究的捷径。
3.总结部分:总结部分又称为结论、小结或结语。书写总结时,可以根据主体部分的论述,提出几条语言简明、含义确切的意见和建议;也可以对主体部分的主要内容作出扼要的概括,并提出作者自己的见解,表明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对于篇幅较小的综述,可以不单独列出总结,仅在主体各部分内容论述完后,用几句话对全文进行高度概括。
4.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综述的原始素材.也是综述的基础,因此,拥有并列出足够的参考文献显得格外重要。它除了表示尊重被引证作者的劳动及表明引用的资料有其科学依据以外,更重要的是为读者深入探讨该主题提供查找有关文献的线索。
三、综述的写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1.综述的写作步骤。
(1)选题:综述的选题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①选择的专题或领域:应是近年来进展甚快、内容新颖、知识尚未普及而研究报告积累甚多的主题;或研究结论不一致有争论的主题或是新发现和新技术在我国有应用价值的主题。
②选题与作者的关系:应选择与作者从事的专业密切相关的主题;或是与作者从事专业交叉的边缘学科的主题;或是作者即将进行探索与研究的主题;或是与作者从事专业关系不大,但乐于探索的主题;或是科学情报工作者作为研究成果的主题。
③题目要具体、明确,范围不宜过大.切忌无的放矢,泛泛而谈。
④选题必须有所创新,具有实用价值。
(2)搜集文献:题目确定后.需要查阅和积累有关文献资料.这是写好综述的基础。因而,要求搜集的文献越多、越全越好。常用的方法是通过文摘、索引期刊等检索工具书查阅文献。也可以采用微机联网检索等先进的查阅文献方法。
(3)阅读和整理文献:阅读文献是写好综述的重要步骤。因此,在阅读文献时,必须领会文献的主要论点和论据,做好“读书笔记”,并制作文献摘录卡片,用自己的语言写下阅读时所得到的启示、体会和想法,摘录文献精髓,为撰写综述积累最佳的原始素材。阅读文献、制作卡片的过程,实际上是消化和吸收文献精髓的过程。制作的卡片和笔记便于加工处理.可以按综述的主题要求进行整理、分类编排,使之系列化和条理化。最终对分类整理好的资料进行科学分析,结合作者的实践经验,写出体会,提出自己的观点。
(4)撰写成文:撰写综述之前,应先拟定写作大纲,然后写出初稿,待“创作热”冷却后进行修改。
2.撰写综述的注意事项。
(1)综述内容应是前人未曾写过的。如已有人发表过类似综述,一般不宜重复,更不能以他人综述之内容作为自己综述的素材。
(2)对于某些新知识领域、新技术,写作时可以追溯该主题的发展过程,适当增加一些基础知识内容,以便读者理解。对于人所共知或知之甚多的主题,应只写其新进展、新动向、新发展,不重复别人已综述过的前一阶段的研究状况。
(3)综述的素材来自前人的研究报告,必须忠实原文,不可断章取义,阉割或歪曲前人的观点。
(4)综述的撰写者必须对所写主题的基础知识、历史与发展过程、最新进展全面了解,或者作者本身也从事该主题的研究工作,是该主题的“专家”,否则容易出大错、闹笑话。
(5)撰写综述时,搜集的文献资料尽可能齐全,切忌随便收集一些文献就动手撰写,更忌讳阅读了几篇中文资料,便拼凑成一篇所谓的综述。
(6)综述的原始素材应体现出一个“新”字,亦即必须有最近最新发表的文献,一般不将教科书、专著列为参考文献
Online advertising
Online advertising is a form of promotion that uses the Internet and World Wide Web for the expressed purpose of delivering marketing messages to attract customers. Examples of online advertising include contextual ads on search engine results pages, banner ads, Rich Media Ads, Social network advertising, online classified advertising, advertising networks and e-mail marketing, including e-mail spam.
Competitive advantage over traditional advertising
One major benefit of online advertising is the immediate publishing of information and content that is not limited by geography or time. To that end, the emerging area of interactive advertising presents fresh challenges for advertisers who have hitherto adopted an interruptive strategy.
Another benefit is the efficiency of advertiser's investment. Online advertising allows for the customization of advertisements, including content and posted websites. For example, AdWords and AdSense enable ads shown on relevant webpages or aside of search results of pre-chosen keywords. Another is the payment method. Whatever purchasing variation is selected, the payment is usually relative with audiences' response.
Purchasing variations
The three most common ways in which online advertising is purchased are CPM, CPC, and CPA.
CPM (Cost Per Impression) is where advertisers pay for exposure of their message to a specific audience. CPM costs are priced per thousand impressions, or loads of an advertisement. However, some impressions may not be counted, such as a reload or internal user action. The M in the acronym is the Roman numeral for one thousand.
CPV (Cost Per Visitor) or (Cost per View in the case of Pop Ups and Unders) is where advertisers pay for the delivery of a Targeted Visitor to the advertisers website.
CPC (Cost Per Click) is also known as Pay per click (PPC). Advertisers pay each time a user clicks on their listing and is redirected to their website. They do not actually pay for the listing, but only when the listing is clicked on. This system allows advertising specialists to refine searches and gain information about their market. Under the Pay per click pricing system, advertisers pay for the right to be listed under a series of target rich words that direct relevant traffic to their website, and pay only when someone clicks on their listing which links directly to their website. CPC differs from CPV in that each click is paid for regardless of whether the user makes it to the target site.
CPA (Cost Per Action) or (Cost Per Acquisition) advertising is performance based and is common in the affiliate marketing sector of the business. In this payment scheme, the publisher takes all the risk of running the ad, and the advertiser pays only for the amount of users who complete a transaction, such as a purchase or sign-up. This is the best type of rate to pay for banner advertisements and the worst type of rate to charge. Similarly, CPL (Cost Per Lead) advertising is identical to CPA advertising and is based on the user completing a form, registering for a newsletter or some other action that the merchant feels will lead to a sale. Also common, CPO (Cost Per Order) advertising is based on each time an order is transacted.
Cost per conversion Describes the cost of acquiring a customer, typically calculated by dividing the total cost of an ad campaign by the number of conversions. The definition of "Conversion" varies depending on the situation: it is sometimes considered to be a lead, a sale, or a purchase.
CPE (Cost Per Engagement) is a form of Cost Per Action pricing first introduced in March 2008. Differing from cost-per-impression or cost-per-click models, a CPE model means advertising impressions are free and advertisers pay only when a user engages with their specific ad unit. Engagement is defined as a user interacting with an ad in any number of ways.[1]
Though, as seen above, the large majority of online advertising has a cost that is brought about by usage or interaction of an ad, there are a few other methods of advertising online that only require a one time payment. The Million Dollar Homepage is a very successful example of this. Visitors were able to pay $1 per pixel of advertising space and their advert would remain on the homepage for as long as the website exists with no extra costs.
Floating ad: An ad which moves across the user's screen or floats above the content.
Expanding ad: An ad which changes size and which may alter the contents of the webpage.
Polite ad: A method by which a large ad will be downloaded in smaller pieces to minimize the disruption of the content being viewed
Wallpaper ad: An ad which changes the background of the page being viewed.
Trick banner: A banner ad that looks like a dialog box with buttons. It simulates an error message or an alert.
Pop-up: A new window which opens in front of the current one, displaying an advertisement, or entire webpage.
Pop-under: Similar to a Pop-Up except that the window is loaded or sent behind the current window so that the user does not see it until they close one or more active windows.
Video ad: similar to a banner ad, except that instead of a static or animated image, actual moving video clips are displayed.
Map ad: text or graphics linked from, and appearing in or over, a location on an electronic map such as on Google Maps.
Mobile ad: an SMS text or multi-media message sent to a cell phone.
In addition, ads containing streaming video or streaming audio are becoming very popular with advertisers.
E-mail advertising
Legitimate Email advertising or E-mail marketing is often known as "opt-in e-mail advertising" to distinguish it from spam.
Affiliate marketing
Main article: Affiliate marketing
Affiliate marketing is a form of online advertising where advertisers place campaigns with a potentially large number of small (and large) publishers, whom are only paid media fees when traffic to the advertiser is garnered, and usually upon a specific measurable campaign result (a form, a sale, a sign-up, etc). Today, this is usually accomplished through contracting with an affiliate network.
Affiliate marketing was an invention by CDNow.com in 1994 and was excelled by Amazon.com when it launched its Affiliate Program, called Associate Program in 1996. The online retailer used its program to generate low cost brand exposure and provided at the same time small websites a way to earn some supplemental income.
Contextual advertising
Many advertising networks display graphical or text-only ads that correspond to the keywords of an Internet search or to the content of the page on which the ad is shown. These ads are believed to have a greater chance of attracting a user, because they tend to share a similar context as the user's search query. For example, a search query for "flowers" might return an advertisement for a florist's website.
Another newer technique is embedding keyword hyperlinks in an article which are sponsored by an advertiser. When a user follows the link, they are sent to a sponsor's website.
Behavioral targeting
In addition to contextual targeting, online advertising can be targeted based on a user's past clickstream. For example, if a user is known to have recently visited a number of automotive shopping / comparison sites based on clickstream analysis enabled by cookies stored on the user's computer, that user can then be served auto-related ads when they visit other, non-automotive sites.
Ads and malware
There is also class of advertising methods which may be considered unethical and perhaps even illegal. These include external applications which alter system settings (such as a browser's home page), spawn pop-ups, and insert advertisements into non-affiliated webpages. Such applications are usually labeled as spyware or adware. They may mask their questionable activities by performing a simple service, such as displaying the weather or providing a search bar. Some programs are effectively trojans. These applications are commonly designed so as to be difficult to remove or uninstall. The ever-increasing audience of online users, many of whom are not computer-savvy, frequently lack the knowledge and technical ability to protect themselves from these programs.
Ad server market structure
Given below is a list of top ad server vendors in 2008 with figures in millions of viewers published in a Attributor survey.
Vendor Ad viewers
Google 1,118
DoubleClick 1,079
Yahoo 362
MSN 309
AOL 156
Adbrite 73
Total 3,087
It should be noted that Google acquired DoubleClick in 2007 for a consideration of $3,100 million. The above survey was based on a sample of 68 million domains.
网络广告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狭义的网络广告又被称为在线广告或者互联网广告;而广义的网络广告除了包括以计算机为核心组成的计算机网络为媒介的广告行为外,还包括其他所有以电子设备相互连接而组成的网络为媒介的广告行为,例如以无线电话网络,电子信息亭网络为载体的广告行为。在一般未做特殊说明的情况下,现在各资料所谈论的网络广告全指狭义网络广告。
狭义网络广告与传统广告有很多类似的地方,也分为很多不同广告形式,拥有多种计费方式。
常见的广告形式包括:
横幅式广告(banner)
通栏式广告
弹出式广告(pop-up ads)
按钮式广告(button)
插播式广告(interstitial ads)
电子邮件广告(E-DirectMarketing,EDM)
赞助式广告(sponsorship)
分类广告(classified ads)
互动游戏式广告(interactive game)
软件端广告
文字链接广告(text ads)
浮动形广告(floting ads)
联播网广告
关键字广告
比对内容广告
常见的记费方式包括:
按照千人印象成本(CPM)收费。
按照每点击成本(CPC)收费。
按照每行动成本(CPA)收费。
按照每回应成本(CPR)收费。
按照每购买成本(CPP)收费。
这些都是国际流行的收费模式。在中国和一些网络广告的发展中国家,则时常会采用以时间来购买的模式,如按每日投放成本收费,按每周投放成本收费等。
对网络广告的研究显示,50%的网络广告点击是由6%的用户产生的。而且这个点击群体是一个缺乏购买力的群体,也很少进行网络购物[1]。
宇通客车(600066)2020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一)经营分析
根据中国客车统计信息网统计,2020年1-6月份客车行业7米及以上客车实现销售38,564辆,较2019年同期下降34.36%。受此影响,公司销量也出现了下降,但是行业龙头地位依然稳固。
报告期内,公司管理层按照董事会批准的全年工作计划,认真落实和推进“十三五”和“五条主线”的战略规划要求,上半年累计实现客车销售14,898辆,同比下降41.41%;实现营业收入76.11亿元,同比下降39.1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301.89万元,同比下降90.78%。公司净利润出现下降的主要原因为:上半年受新冠疫情影响,销量下滑所致。
(二)技术突破
公司紧跟低碳化、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轻量化技术发展趋势,围绕安全、节能、舒适、环保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公司为行业首家获得校车“ 健康 座舱”5A级认证的企业;公司可视化全时域智能在线监控和预警平台是行业唯一的工信部工业互联网平台集成创新应用示范项目;红外测温系统、碰撞感知及自动断电系统、新一代客车网络通信、智能中央热管理等关键技术取得突破;自动紧急制动系统二代、新能源客车碰撞防护系统、一体化座椅安全约束系统、校车智能防遗忘及快速逃生系统、电控液压主动转向系统、车道保持控制系统、节油驾驶系统“蓝芯”三代、AI主动安全系统、CN95级空调系统、主动智能空气净化装置等在主销车型上实现了应用,提升了产品的技术领先性和市场竞争力;完成了第三代高压集成式控制器、高集成高安全电池系统、“睿盾”安全功能开发,磷酸铁锂电池包集成效率提升至89%以上,电池系统实现多维度故障预警,提高了车辆驾驶安全系数,形成了核心技术优势。
(三)研发推广
2020年,新能源产品方面,国内纯电公交车和公路车完成了“三电”系统的全面技术升级;针对海外市场布局并推广了12米、18米纯电公交产品。智能网联产品方面,实现了5米自动驾驶微循环公交在郑州常态化运行,并投入12米自动驾驶公交车在郑东新区1号线示范运行。传统产品方面,重点提升了产品适应客户需求分级的能力,产品客户满意度在行业内继续保持领先;完成了全新7.7米前置换型产品,以及海外9米后置、8米前置换型产品上市。高端产品方面,完成T7纯电动、海外高端公交、海外高端 旅游 等产品布局,产品竞争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四)公司荣誉
2020年,宇通凭借《中厚板及难焊材料激光焊接与复杂曲面曲线激光切割技术及装备》项目,时隔四年再次被国家授予“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成为行业内唯一两次获得国家 科技 进步奖的企业。
报告期内,公司以客户满意为导向提供优质服务,荣获“年度值得信任投资价值上市公司”、“全国产品和服务质量诚信示范企业”、“全国客车行业质量领军企业”等荣誉。
二、可能面对的风险
1、新能源受前几年需求透支影响,市场需求可能存在下滑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将进一步细化市场分类,强化与客户的合作深度,提供适应性产品;充分利用好2020年补贴不退坡的机会,多抓订单,提升盈利;利用2021年补贴退坡的契机,向客户做好政策传递,多抓订单,提升份额。
2、受私家车、高铁等替代因素影响,市场需求存在进一步萎缩的风险。
应对措施:一是深度理解客户需求,开发适合和引领客户运营需求的产品,提升市场占有率;二是协助长期合作客户进行转型,从城际客运向 旅游 客运、景区班线、通勤班车租赁服务等领域转型,协助客户开展定制客运、城乡公交一体化转型;三是积极占领细分市场,如高端商务车、机场摆渡车等。
3、校车市场可能存在政策扶持力度不足、需求下滑的风险。
应对措施:一方面,强化对客户需求的理解,主动调整产品满足客户当下经营环境的需求,利用品牌、渠道、服务等优势,进一步提升占有率;另一方面,加强与政府主管部门、学校的沟通,推动学生上学通勤的 社会 化服务,促进潜在需求向现实需求转化。
4、出口市场存在全球宏观经济下滑,目标国家市场政治和经济状况不稳定、支付能力下滑等风险。
应对措施:持续加强风险管理能力建设,提升海外业务金融服务能力。
5、贸易摩擦的前景存在不确定性因素,部分国家出现贸易保护主义倾向。
6、新冠疫情可能会对客车需求及业务开展产生不利影响。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研发能力
1、研发投入
报告期内,公司发生研发支出6.3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8.31%,在同行业中居于较高水平。2020年上半年研发支出主要投向如下:
(1)T7高端商务车产品研发与完善;
(2)整车轻量化、安全性提升改善及“三电”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3)自动驾驶技术及产品开发。
2、研发成果
公司专注于客车领域关键技术的自主研发,通过多年来的自主研发和系统的技术创新,逐步掌握了新能源、智能化、安全、节能、舒适、环保等技术并持续领先,形成相应的领先技术和产品优势。
公司新能源以纯电动、混合动力、燃料电池客车研发和产业化为主线,以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电驱动、电控、电池”的自主攻关为切入点,基于“全生命周期成本最低”的开发理念,历经十余年技术攻关,在高效动力系统、整车控制与节能、自动驾驶等方面取得多个重大突破。
(1)高效动力系统
完成第三代高压集成式控制器开发并实现批量应用,最高效率99%,功率密度14.2kVA/kg,防护等级满足IP68及IP6K9K要求,电磁辐射满足CISPR25国际标准中CLASS5最高发射等级限值要求,保持行业领先;基于全新平台设计的第四代高效轻量化电机,通过多领域耦合、精细化设计、极限化设计和高效区工况匹配设计,扭矩密度提升了15%,常用工况平均效率提升10%,电机系统最高效率达到96.75%;基于全工作域的轴承选型方法、加速寿命预测技术、 健康 状态检测技术,实现电机轴承8年免维护。
(2)动力电池集成与管理
联合供应商,开发了高集成高安全的电池系统,磷酸铁锂电池包集成效率提升至89%以上;开发了电池包非等功率加热技术和液冷电池系统,电池温差降低至5℃以内,有效提升了电池的环境适应性;开发了电池远程预约加热技术,司机可通过手机应用提前预约启动电池加热功能,大幅改善了冬季车辆起步前的动力性;开发了全时域高精度电池智能管理技术,实现SOC状态估计误差小于4%;在商用车领域首创可视化全时域智能在线监控和预警平台,实现对电池系统多维度故障监控及预警,并获得行业唯一的工信部工业互联网平台集成创新应用示范项目。
(3)整车控制与节能
开发了“睿盾”安全功能,降低不规范驾驶操作产生的安全风险,提高纯电动车辆驾驶安全系数;开发了工况自适应预测节能控制技术,技术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开发了整车动力性智能控制技术,提升了整车不同载荷下动力一致性与驾乘舒适性。
(4)安全技术
利用主被动安全一体化的理念,自主研发了车道保持系统、校车智能电子防遗忘及快速逃生系统、红外测温系统、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S二代、碰撞感知及自动断电系统、一体化座椅安全约束系统等一系列主被动安全技术,并大批量推广应用,大幅提升了产品安全性。
(5)节能技术
利用整车能量流分析原理,自主研发了“蓝芯”节能控制系统三代,利用智联大数据平台完成了自适应热管理系统开发,结合整车低风阻典型结构、国六发动机冷却系统综合性能优化、复合材料轻质外饰件等新技术,并大批量推广应用,实现整车油耗降低6~10%,整车产品能耗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6)舒适技术
从振动与噪声(NVH)、平顺与操纵稳定性(R&H)、人机工程(Ergonomics)等三个方面,开发了骨架系统NVH正向设计关键技术、动力传动系统NVH控制技术、驱动桥降噪技术、电控主动转向系统、电控悬架系统二代、智能双区空调系统等多项新技术,显著提升客车驾乘舒适性。
(7)自动驾驶技术
围绕着多源传感器信息融合、决策与协同控制、车载超算平台、云控平台等核心关键技术进行不断攻关,先后自主研发了满足车规要求的多核异构车载超算平台、面向多源、异构传感器的信息融合系统、面向多目标协同的决策控制系统以及基于VSLAM、LSLAM和GPS/IMU的高精度组合导航定位系统等,系统整体功能及性能领先于同行业水平。
(8)车联网技术
自主研发基于车联网技术的车辆综合服务平台,为客户提供车联网综合服务平台、车载智能终端等全新运营管理产品及服务。基于安全、机务和调度三大领域,面向客运、 旅游 、团体、校车、公交及新能源等各个客车细分市场客户,提供差异化的行业解决方案。在智能充电调度引擎技术、车辆网联化智能控制技术、司机驾驶行为评价模型、关键零部件工作状态分析预警模型等关键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
(9)大数据分析技术
基于公司数字化转型、产品网联化、智能化升级需求,构建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工业云综合平台,致力于提供持续稳定的云计算服务,标准化的资源管理,高效率的资源利用,为各个业务系统提供便捷的服务器、网络、存储、监控、运行维护、故障处理等高效稳定的基础支撑。技术创新方面,在多协议透传模型技术、模板设计及规则化模板引擎、面向客户的二次开发等关键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
通过技术创新,公司实现了混合动力、插电式、纯电动共平台开发,形成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5-18米系列化新能源客车产品,提出了行业首个覆盖产品、配套、服务、金融的新能源客车商业推广模式,新能源客车产品市场占有率持续位居行业第一。
3、研发人员
公司拥有行业一流的研发队伍,截至2020年6月底公司拥有研发人员3,162人,占公司总人数的18.67%,其中博士47人,硕士542人;具有优秀的项目管理和评估团队,可有效完成客车创新研究、技术集成、项目管理和运行。
4、知识产权和标准法规
截至2020年6月底,公司拥有有效专利及软件著作权1,983件,其中发明专利282件,软件著作权186件。2012年获得国家外观设计专利金奖,2017年被评为“河南省知识产权领军企业”,2018年被评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混合动力客车用集成式电机控制及充电装置”获得河南省首届专利奖特等奖,2019年被评为“中国 汽车 工程学会知识产权优秀企业”。
截至2020年6月底,公司共参与完成134项国家、行业、地方及团体标准制定工作,其中117项已经发布;2020年上半年发布6项。截至2020年6月底,在《客车技术研究》等行业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
5、研发机构建设情况
公司拥有行业首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电动客车电控与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客车安全控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交通安全应急信息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车辆信息技术分实验室”、“国家认可实验室CNAS”6个国家级资质科研平台,被 科技 部、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授予首批“国家创新型企业”称号,被工信部及财政部联合授予“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被工信部授予全国“工业企业质量标杆”,被商务部、国家发改委授予“国家 汽车 整车出口基地企业”称号,是行业首家“国家级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获得河南省省长质量奖等。
6、对外合作
公司依托“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客车安全控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电动客车电控与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和开放的机制,建立了有效的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机制,与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吉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长安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郑州大学、中国 汽车 技术研究中心、中国 汽车 工程研究院等国内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集成优势 科技 资源,提升了研发水平和创新能力。截至2020年6月底,公司已获得国家及省级 科技 进步奖21项,包括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4项,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1项,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4项,为公司的技术创新提供助力,提升了研发水平和创新能力,促进了关键技术和科研成果的快速转化。
同时,公司利用国家和地方公共创新资源,如与清华大学 汽车 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理工大学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国家 汽车 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客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轿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 汽车 工程研究院等多个科研机构建立广泛全面的合作关系,充分利用公共平台资源,为公司技术创新提供助力。
公司利用自身优势,作为河南省 汽车 工程学会理事长单位,河南省 汽车 行业协会会长单位,一方面持续加强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的合作与交流,与合作伙伴建立起广泛的联系和技术交流,协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并实现工业化生产和应用;另一方面,通过“中国燃料电池 汽车 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汽车 轻量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河南省新能源 汽车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行业企业联盟,协同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产业化。
依托这些资源,公司围绕客车新能源技术、智能网联技术、主被动安全控制技术、轻量化技术等关键技术开展技术攻关和工程应用研究,逐步建立了相应的技术标准和规范,提高了客车相关技术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
(二)产业配套状况
公司是以客车生产为主业的制造业企业,传统客车中的主要零部件大部分采购自宝钢、潍柴、玉柴、法士特、东风车桥、福耀等国内 汽车 零部件龙头企业,以及博世、大陆、采埃孚、米其林、克诺尔等国际 汽车 零部件巨头。经过多年深入合作,公司已同大部分供应商形成了长期、稳定、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铸就了稳定、高效的供应链,使公司在产业配套方面的竞争优势得以持续提升。
新能源客车的关键零部件中,整车控制系统为公司自主研发自主生产,动力电池系统、电机和集成式电机控制器均与行业综合实力排名前列的供应商联合开发,且与宁德时代(300750)、苏州汇川等行业领先企业形成了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通过整合行业资源,研制出技术领先有竞争力的零部件,支撑公司新能源客车的技术领先优势。
稳定、高效、敏捷、领先的供应链队伍,动态、严格的供应链优化提升管理机制,客车行业最大的采购规模,共同保障了公司领先的质量优势、技术优势、交付及服务优势。
(三)销售渠道
1、国内销售
国内销售由直销和经销相结合,以直销为主,以经销为辅。报告期内国内销售按照区域共划分为21个经营大区(其中公交经营大区7个,非公交经营大区14个)以及1个高端产品及新兴市场销售管理部,共设直销人员560人,实现对全国所有市县的深层有效覆盖。另外,全国共有合约经销商228家,覆盖所有省份及重点城市。截至报告期末,国内经销商占公司整体销量比重约为9.7%,销售额比重约为7.9%。
公司不断拓展、优化服务网络,相继在郑州、兰州、广州、济南、长沙、西安、长春、上海、乌鲁木齐、成都、武汉、南宁、沈阳独资建立了13家4S中心站,并通过2,000余家特约服务网点及190余家配件经销商,形成以自建站为中心的多元化服务网络,持续缩短服务半径。公司持续进行服务产品化和高端服务专业化提升,结合客车各细分市场产品特点和客户运营需求,不断 探索 并完善建立各细分市场产品差异化的服务模式,同时搭建一体化的服务平台来满足客车后市场客户多元化的服务需求,开发定制式的服务产品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更为专业、便捷、高效的售后服务体验,为客户美好出行保驾护航。
2、海外市场
公司海外销售网络已实现全球布局,通过120余名海外市场销售人员和70余家子公司、办事处、经销合作伙伴等多种渠道模式覆盖欧洲、独联体、美洲、非洲、亚太、中东六大区域,并在哈萨克斯坦、哥伦比亚、巴基斯坦、马来西亚、埃塞俄比亚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通过KD组装方式进行本土化合作,实现由产品输出走向“技术输出和品牌授权”的创新业务模式。
目前,公司累计出口各类客车超过73,000辆,产品远销至法国、英国、丹麦、芬兰、俄罗斯、哈萨克斯坦、智利、埃塞俄比亚、南非、尼日利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澳大利亚、沙特、科威特等全球主要客车需求市场。在主要目标市场,公司已成为主流客车供应商之一。
在新能源客车领域,公司凭借领先的产品技术、完善的综合解决方案能力和丰富的市场推广经验等综合优势,正在稳步开发海外市场,已在法国、英国、保加利亚、冰岛、丹麦、芬兰、挪威、新加坡、墨西哥、智利、哥伦比亚、哈萨克斯坦等市场形成批量订单销售。
公司致力于完善服务和配件供应体系,以持续提升客户服务体验。截至目前,公司在海外市场拥有208家授权服务站或服务公司,330余个授权服务网点,覆盖90余个国家和地区。公司还在俄罗斯、澳大利亚、巴拿马、南非、阿联酋等地建立多个海外配件中心库,并授权104家配件经销商,为终端用户提供快捷有效的配件供应。由150余名服务工程师与维修技师组成的一线服务团队往返于海外各主要市场,在当地服务站的支持下,开展客户需求了解、技术培训、车辆问题解决等工作,以保障产品的良好运营。同时,公司与康明斯、采埃孚、美驰等多家世界知名 汽车 零部件供应商签订了联合服务协议,共同为海外客户提供全面优质的服务和配件保障。
企业质量经营的载体是产品(或服务),它是通过“质量”反映“顾客的满意度”;因此质量经营的生命力也就源于此。既然输出的“质量”如此重要,企业强化质量管理体系也就理所当然。然而有很多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同样是复制先进企业的原版,但输出的“质量”却大相径庭。原来在企业输出“质量”的主体因素中,企业文化既对体系取作用;又对输出结果取作用。这就是全面质量管理立体(三维结构)控制的来源。
现实自然形态的道路,表面上给人以平面的感觉;但在这个平面上如果没有三维空间,任何物体都不能通行。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质量经营也是如此,它不是一维的直线(产品或服务的因素控制);也不是二维的平面(相关要素的组合)。它最起码是三维结构(因素、要素与人的意识)的立体交叉形态。
因而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立体控制中三维结构的三维是:企业实物形态(产品或服务)质量、企业体系形态质量、企业文化形态质量。企业实物形态质量直接在顾客那里表现;而企业体系形态质量既对企业实物形态质量起作用,又对企业文化形态质量起作用;同样,企业文化形态质量既对企业实物形态质量起作用,又对企业体系形态质量起作用。
综上所述,企业质量经营思想是呈三维结构形态发展的;最初,企业的核心问题是产品(或服务)的交付质量;发展过程中,用体系的质量来保证产品(或服务)质量;再发展就是用质量经营的理念营造企业文化,用意识来保证体系质量和交付质量。
1、 实物形态质量 所谓实物形态质量实际上是指以满足顾客需求与期望为标准的产品质量(或服务质量、或二者共存的质量)。企业不是为生产产品而生产的,企业是为顾客创造价值的;产品是企业为顾客创造价值的载体。
由实物形态质量的基础作用看三维结构的联动效应,实物形态质量最具有经济性;它是体系的结果,更是价值观的基础。企业员工在物质流运动中首先产生“顾客满意与期望”是实物形态质量的标准,接着产生团队和体系的意识;最后形成共有价值观下“个人目标对企业的依赖性”观念。
因此实物形态质量差的企业,不可能有体系完善的意识;更不用说质量经营理念的形成。实物形态质量决定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所以,产品定位、市场定位、销售平台定位、企业技术定位、工作环境(含设备)定位是企业实物形态质量的定位。这维质量的控制决定企业质量管理的升级提升,它既是起点又是落脚点;因而对它没有终点,只有不断的创新。
2、 体系形态质量 质量管理体系作为一个体系,它也象其它体系一样,有一个生命周期。它是一个从体系产生、形成、运行、更新和不断完善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周而复始地运行的,在循环的过程中体系形态质量不断得以改进,体系形态质量水平不断提高。这个过程可以用质量管理体系的质量环来进行描述。
总的来说,体系形态质量是体系设计所确定的。在体系设计阶段创造了体系的功能结构,规定了质量活动的内容及其工作程序;因此体系形态质量是在体系的建立阶段就得以确定的。在该阶段,组建质量管理体系并通过策划使设计的结果具体化,为体系投入运行准备条件。体系形态质量是在体系的实施阶段体现出来的。在该阶段,通过正常运行使质量管理体系的各项功能得以发挥。质量管理体系是一个长期连续运行的体系。它在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由于外部因素的影响和内部要素的组合问题,使体系不能正常运行或达到期望的目的。因此,必须对其进行连续监控和定期评价,对所发现的问题采取纠正或改进措施,以保持一个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
由于质量管理体系是一个开放体系,与外界有资源和信息的交换,外界事物的变化将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存在和发展;又由于原设计的质量管理体系也会因环境变化而进行变革,因此,为了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的环境适应性,需要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管理评审,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改进措施,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设计。当质量管理体系的环境、组织结构或产品(服务)类型发生较大变化时,还需对体系进行更新。这维质量的控制是现代企业标准化管理的基础,它决定着企业要素能否适应市场竞争的发展;它不是以孤立的产品(或服务)去迎接市场,而是用体系去接受竞争性的考验。
3、文化形态质量 实物形态质量、体系形态质量和文化形态质量,都是企业文明的创造物。其中的文化形态质量,直接体现以人为本和以人为中心的现代管理特色;是企业质量经营的灵魂。所谓文化形态质量,实际上是以顾客需求与期望为理念的企业价值观为核心、以工作质量为导向的企业精神的企业文化质量,在本质上是直接体系人的质量。
文化形态质量的管理是通过“依存于顾客”的理念、强化工作质量的企业精神、全员的质量意识、共同的价值观和与质量管理体系相一致的职业道德、行为规范、激励机制、利益导向等软件建设,对全员全过程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实行动态化的质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