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诺如病毒检测论文

2023-03-06 13:4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诺如病毒检测论文

微酸性次氯酸水是一种小分子水,其有效成分是次氯酸( HClO)。次氯酸是人体内一种嗜中性粒细胞吞噬、杀灭病原菌所释放的免疫物质,现在可以通过人工技术生成低浓度的微酸性次氯酸水。对人体而言,它是比次氯酸钠(或氯漂白剂)更安全、更有效的消毒产品。

2. 它如何杀死微生物病原体?

微酸性次氯酸水中的次氯酸(HClO)是以不携带电荷的分子形式存在,而细菌表面带有负电荷。像磁铁-样,具有相同电荷的分子会相互排斥。例如,带负电的次氯酸根离子(ClO-)会和细菌表面互相排斥,所以次氯酸根离子杀死细菌的能力较差。而HClO很容易穿透细菌细胞壁,可以氧化细胞壁以杀死细菌或者通过细胞壁进入并破坏细菌内的重要组成成分。

3. 为什么次氯酸(HClO)比次氯酸钠能更安全有效地杀菌、杀病毒?

次氯酸(HClO)的杀菌能力是次氯酸根(ClO-)的80倍。HClO在杀菌、杀病毒的过程中,不仅可作用于细胞壁、病毒外壳,而且由于次氯酸分子小,不带电荷,可渗透入菌(病毒)体内与菌(病毒)体蛋白、核酸、酶等发生氧化反应,导致病原微生物死亡。研究表明,在接近中性(pH5.0-6.5)时,有效氯几乎完全以HClO分子的形式存在。

4. 微酸性次氯酸水有什么缺点吗?

微酸性次氯酸水不具有持续的抗微生物效用。换句话说,一旦它落在一个表面上,就会与该表面上的细菌或有机物发生反应还原为水,然后立即失活。这是好处也是坏处。好处在于它不需要使用后冲洗,因为没有有毒化学物质残留。坏处是必须持续保证它的应用。

5. 传统的微酸性次氯酸水是如何制造的?

传统的由电解法制备,即将氯化钠溶液(NaCl)通过含有阳极和阴极的电解池,产生电解水。有两种常用的电解方法生成次氯酸,膜电解和单细胞电解:膜电解法将盐水转化成两种溶液,即次氯酸的强酸性阳极电解液和氢氧化钠的强碱性阴极电解液;单细胞电解法将盐水转化为一种溶液,即次氯酸的微酸性至中性的阳极电解液。

6. 什么是RAKUSYOU+水——非电解微酸性次氯酸水?

非电解微酸性次氯酸水——RAKUSYOU+水,pH值稳定在6.20-6.80范围内,有效氯浓度为50ppm,采用喷射流爆破动力法生成,其产生原理与电解法原理不同。 RAKUSYOU+工艺对原料水的要求远高于传统的次氯酸水生产工艺,生成中不需要重金属等电解质,生成的次氯酸水纯度高、pH稳定、保存期长、产能大。

7. RAKUSYOU+水(非电解微酸性次氯酸水)的特点?

①安全性:次氯酸是人体内一种嗜中性粒细胞吞噬、杀灭病原菌所释放的免疫物质,在次氯酸杀菌作用过程中,不会对人体产生任何异化反应。美国国家食品药物管理局(简称FDA) 与日本厚生劳动省先后认定低浓度的微酸性次氯酸水为食品添加剂,RAKUSYOU+水将有效氯控制在50ppm,通过了权威检测机构的多项安全性、有效性检验(急性经口毒性试验、 急性吸入毒性试验、急性眼刺激试验、微核试验等)。

②.杀菌速度:杀菌速度达到了次氯酸钠类产品的80倍,能瞬间杀菌。

③强力祛异味:从源头分解异味,达到消臭净化环境的目的。

④杀菌效率:次氯酸水pH值为6.50的时候其杀菌效率接近100%。

⑤pH值稳定:用独特的生产工艺,不产生氯气,pH值稳定。

⑥保存期:密封、避光环境下,能长期保存18个月以上。

⑦不劣化:加热到80度或者冷冻成冰块使用,杀菌消臭的效率不会减弱。

⑧无腐蚀性:相比酸性水、电解水、混合水,RAKUSYOU+水和纯净水一样无腐蚀性。

⑨无漂白作用:RAKUSYOU+水是低浓度非电解微酸性次氯酸水,无漂白性,无刺激、无残留、无副作用。

8. 微酸性次氯酸水是否稳定?

取决于不同的生成工艺。微酸性电解水由于有效氯浓度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衰减,如贮藏期、光照、贮藏温度等因素。非电解法比电解法产生的微酸性次氯酸水稳定,密封、避光环境下,能长期保存18个月以上,冷冻成冰块或加热至80℃时仍可有效杀菌除臭,具有更加高效、快速、广谱,安全等杀菌特点。

9. 次氯酸水在杀死细菌方面有效吗?

次氯酸对于灭活细菌是非常有效的。20世纪40年代进行的一项研究调查了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伤寒沙门氏菌和志贺氏痢疾杆菌灭活水平随时间的变化(butterfield et al.,1943)。研究结果表明HClO比ClO-(又名氯漂白剂)可以更有效地灭活这些细菌。这些结果已经被若干研究人员证实,其结论是在灭活细菌方面,HClO比ClO-高效70-80倍(Culp/Wesner/Culp,1986)。自1986年以来,已有数百篇出版物证实了HClO优于ClO-、HClO比ClO-更有效。原因有两个,首先是因为它具有中性电荷,因此,可以很容易穿透带负电的细菌细胞壁;第二个原因是因为HClO具有比ClO-高得多的氧化电位。特别是对枯草菌(芽孢菌)以及霉菌类的消杀速度之快是领先其他所有消毒剂的。

10. 次氯酸水在杀死病毒方面有效吗?

次氯酸(HClO)已被研究证明对诺如病毒、流感病毒、埃博拉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等许多病毒有效。

11. 它可以去除或阻止生物膜吗?

是的,次氯酸在去除生物膜和防止其形成方面非常有效。

12. 在食品领域应用时,微酸性次氯酸水的有效氯浓度有什么要求?

对果蔬以及海鲜等食品进行消毒时,20-30ppm是非常有效的,FDA允许使用的最高浓度为60ppm,消毒后不需要冲洗。应用在食品接触表面,20-30ppm也是有效的,FDA允许使用浓度最高达200ppm。应用于水消毒时,1-2ppm浓度有效,但是EPA允许高达4ppm。

13. 对次氯酸水的研究,主要涵盖哪些领域?

研究最多的应用领域是食品工业中使用次氯酸水来保证食品卫生和食品接触表面的卫生。其他研究的应用还包括医疗保健设备的消毒和灭菌,伤口护理以及卫生保健机构对抗MRSA和孢子形成生物体的一般卫生设施。此外,在畜牧业,农业,水处理和公共卫生等行业也进行了研究。

14. 它对李斯特菌,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有效吗?

是的,关于次氯酸的效用,大部分的研究集中在微生物病原体李斯特菌,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

15. 它对MRSA和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有效吗?

次氯酸对MRSA非常有效。由于梭状芽孢杆菌的特异性,难以在实验室中培养,因此,使用芽孢杆菌属物种(也是孢子形成细菌,并且更难以杀死)作为实验替代品。

16. 它对诺如病毒有效吗?

是的,关于诺如病毒的研究论文已发表。

17. 微酸性次氯酸水有多安全?

与大多数化学消毒剂不同,微酸性次氯酸水是无毒且无害的,对眼睛、皮肤和呼吸道无刺激性。即使偶然摄入,也不会造成伤害。

18. 微酸性次氯酸水可直接用于食物吗?

是的,可以直接在食物上使用微酸性次氯酸水。FDA的食品接触通知1811允许浓度最高达60ppm的微酸性次氯酸水用于原料或加工过的果蔬、鱼类、海鲜、肉类、家禽、蛋类。

19. 它会改变食物的味道或气味吗?

在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浓度下使用时,次氯酸水不会改变食物的味道或气味。

20. 它是否会在食物上留下任何有害残留物?

FDA对食品接触物质通知,次氯酸在高达60ppm的浓度下使用,不会留下任何有害残留物。

21. 微酸性次氯酸水对儿童和宠物是否足够安全?

是的,低浓度的微酸性次氯酸水100%安全且无刺激性。因为它足够安全,可用于个人物品,如牙刷,婴儿奶嘴和宠物玩具的消毒。

22. 它会损害织物,引起漂白或变色吗?

次氯酸水对织物几乎没有漂白作用。虽然次氯酸水通常不会引起漂白或变色,但是某些低质量的染料在接触次氯酸水时可能会褪色。

23. 哪些行业正在使用次氯酸水?

次氯酸水正用于餐饮业,食品和饮料加工,畜牧业,农业,医院,学校,游轮,水处理和制药业等。

24. 餐饮业中如何使用次氯酸水?

餐饮业将次氯酸水用作农产品,肉类,家禽和海鲜的免冲洗消毒剂,次氯酸水可以延长食材保质期,可用于保障食品接触表面以及所有厨具,砧板,餐具和器具的卫生消毒。

次氯酸水用于清洁餐饮业的桌子和休息区,可以通过软管或起雾器进行大面积广泛地消毒。次氯酸水可作为洗手液使用,用于操作人员手卫生消毒。它还可取代清洗水槽和地板的有毒消毒剂。

25. 次氯酸水如何应用在食品加工中?

FCN 1811中阐述了次氯酸水可用于以下应用:浓度不超过60ppm的次氯酸可用于加工设施,可添加于工业用水或与食品接触的冰块,可作为喷雾剂,清洗、冲洗、浸泡或作为冷却器冷凝水和热水用于整个肉类和家禽的切割,包括屠宰、分块、修剪和内脏:按21CFR 170.3(n)(29)和21 CFR 170.3(n)(34)中所定义的用于洗涤,冲洗或冷却加工过程中的肉类和家禽产品的应用。次氯酸水可应用于冰水或盐水中用来对蔬菜、整条鱼或切好的鱼、海鲜进行清洗;并可添加到用于漂洗或清洗壳蛋的水中。

作为免冲洗消毒剂用于清洗和消毒果蔬,并延长保质期;可以用于消毒设备和工作区域,通过软管或雾化器广泛应用于大面积消毒;进入加工设施场所时,员工可以步入洗脚池并被微酸性次氯酸水喷雾消毒。

26. 微酸性次氯酸水如何应用在畜禽业?

次氯酸(HClO)对动物是安全的,并且在家禽业中有许多应用,包括孵化场,肉鸡舍和加工。次氯酸水可通过雾化设施用于孵化场的鸡蛋(FDA FCN 1811条款)。可用于肉鸡舍的饮用水中,最高达4ppm,以确保水无菌。可通过洒水喷头和喷雾器来消毒鸡舍环境,降低疾病感染风险,提高鸡产品质量。HClO作为免冲洗消毒剂,可应用于鸡产品的加工过程。FDA FCN1811规定,浓度最高达60ppm的HClO可以通过软管或雾化器广泛应用于大面积消毒。进入加工设施时,员工可以步入洗脚池并被HClO喷雾消毒。

27. 在海鲜产业中如何使用微酸性次氯酸水?

微酸性次氯酸水可作为免冲洗消毒剂,在收获和加工海鲜原料过程中使用,FDA FCN 1811规定浓度不超过60ppm的次氯酸水可以投放在水中以生产用于储存或展示海鲜的消毒冰块。它还可以通过软管来清洁设备和消毒工作区城。进入加工设施时,员工可以步入洗脚池并被次氯酸水雾化消毒。

27.饮料和乳品生产中如何使用微酸性次氯酸水?次氯酸(HClO)发生器可以用来生成用于乳品和饮料制造的无菌水。HClO可用来消毒瓶装容器。HClO可以去除CIP清洁系统中的生物膜并消毒管道。它可以通过软管来清洁设备和消毒工作区域。进入加工设施时,员工可以步入洗脚池并被HClO雾化喷雾消毒。

28.酒店业如何使用微酸性次氯酸水?

微酸性次氯酸水可用于消毒各种织物。可用于消毒接触表面,并可通过雾化器广泛应用于客房区域和公共区域。微酸性次氯酸水取代了浓缩的有毒化学物质,可用于清洗和消毒水池、浴室和地板。微酸性次氯酸水可以用作洗手,用于工作人员和客人的手部清洁消毒。

29.游轮上如何使用微酸性次氯酸水?

微酸性次氯酸水在游轮上有许多有用的应用。可用作厨房里农产品、肉类和海鲜的免冲洗消毒剂。微酸性次氯酸水可用作食品接触表面的消毒剂,也可用作替代季铵盐和含过氧化基的一般化学卫生用品。它可以通过雾化器来广泛消毒房间和大型公共区域。可用于清洁和消毒船舶,以预防和控制诺如病毒爆发。可用作手部消毒剂。可以替代氯气来消毒饮用水和用于泳池处理。30.泳池处理中如何使用微酸性次氯酸水?

微酸性次氯酸水在泳池处理中替代氯,它无刺激性,对眼睛和皮肤安全。31.医院如何使用次氯酸水?

微酸性次氯酸水可用于消毒织物。可以替代有毒的浓缩消毒剂来清洁消毒病房和公共区域。可以通过雾化器广泛地对房间和空气进行消毒处理。可用于医院食堂,作为农产品、肉类和海鲜的免冲洗消毒剂。可用于清洁和消毒所有接触表面和厨具。可以放置在医院的洗手区域,用于手消毒。

32.药品生产中如何使用次氯酸水?

次氯酸水可用于维持药物制造的无菌环境,可为CIP清洁系统去除生物膜并消毒管道。可用于设备和仪器的冷杀菌。33.学校如何使用微酸性次氯酸水?微酸性次氯酸水可以替代有毒的浓缩消毒剂,用于学校教室和公共区域的清洁和消毒。可以通过雾化器广泛地对房间和空气进行消毒处理,防止手足口病的爆发。作为学校食堂农产品、肉类和海鲜的免冲洗消毒剂,可有效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它可以用来清洁和消毒所有接触表面和厨房用具。可以用于整个洗手间,用于洗手消毒,卫生间除味。

34.次氯酸水允许用于食物的最大浓度是多少?

FDA的FCN 1811条款规定作为免洗消毒剂,可直接在食品上使用的最大浓度为60ppm。

35.食品接触表面允许使用的最大浓度是多少?按EPA规定,在食品接触表面可以使用的最大浓度是200ppm。

36.在食物上使用时,是否需要使用后冲洗?

当次氯酸水以60ppm或低于60ppm的浓度消毒食物时,不需要后冲洗。

38.次氯酸水可以用于饮用水的消毒吗?EPA允许浓度最高4mg/L的次氯酸用于饮用水消毒。

谈谈你对诺如病毒的看法和感受

诺如病毒俗称肠胃流感、食物中毒或者肠胃炎。诺如病毒引起的腹泻具有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可通过水源、食物、物品甚至空气传播。通常在社区、学校、人口密集的地方暴发。诺如病毒潜伏期多在24~48小时,最短12小时,最长为72小时。发病时主要表现为恶心、发热、呕吐、腹泻等等。

步骤/方法:
1
不过即使感染了诺如病毒也不用惊慌,一般患者3天就可以治愈,但身子比较差或者老人、小孩就容易继发其他疾病感染。秋冬季节是感染诺如病毒的高发期,应尽量避免生食水产,诺如病毒主要是由污染的水和食品传播,而贝壳类、鱼类、蔬菜沙拉都是常见的被污染食品。所以进食这些食物一定要彻底煮熟。

2
诺如病毒是一组杯状病毒属病毒,诺如病毒遗传高度变异,现在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所以以对症治疗为主。患者容易腹泻、呕吐至脱水。对于严重者可以进行及时输液,以补充由于脱水失去的微量元素,纠正电解质絮乱。
3
因为诺如病毒易在密集人群中暴发,所以我们应该共同预防。首先要注意个人卫生,不吃生冷和未熟透的食物,尽量避免在无牌、无证的小食店用餐。减少参加大型集体活动,阻隔传播途径。最重要的是一有发病,应立刻就医,以免延误病情,并引起大规模的传播。

注意事项:
平时温水肥皂勤洗手
避免直接接触感染者和同感染者用餐。
患病期间可饮少量混有微量糖和盐的液体。

有关计算机病毒论文精选范文?

伴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推动着社会在不断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所有的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计算机带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安全问题。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有关计算机病毒论文,供大家参考。

计算机这一科技产品目前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计算机为我们带来了许多的便利,提升了人们生产生活水平,也使得科技改变生活这件事情被演绎的越来越精彩。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对于计算机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也应进行更为深刻的分析,提出有效的措施,降低这种问题出现的概率,提升计算机应用的可靠性。在计算机的广泛应用过程中,出现了计算机网路中毒这一现象,这种现象的存在,对于计算机的使用者而言,轻则引起无法使用计算机,重则会导致重要资讯丢失,带来经济方面的损失。计算机网路中毒问题成为了制约计算机网路资讯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对于计算机网路病毒的危害研究,目前已经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人们已经不断的对计算机网路病毒的传播和发展建立模型研究,通过建立科学有效的模型对计算机网路病毒的传播和发展进行研究,从中找出控制这些计算机网路病毒传播和发展的措施,从而提升计算机系统抵御网路病毒侵害,为广大网民营造一个安全高效的计算机网路环境。

一、计算机病毒的特征

***一***非授权性

正常的计算机程式,除去系统关键程式,其他部分都是由使用者进行主动的呼叫,然后在计算机上提供软硬体的支援,直到使用者完成操作,所以这些正常的程式是与使用者的主观意愿相符合的,是可见并透明的,而对于计算机病毒而言,病毒首先是一种隐蔽性的程式,使用者在使用计算机时,对其是不知情的,当用户使用那些被感染的正常程式时,这些病毒就得到了计算机的优先控制权,病毒进行的有关操作普通使用者也是无法知晓的,更不可能预料其执行的结果。

***二***破坏性

计算机病毒作为一种影响使用者使用计算机的程式,其破坏性是不言而喻的。这种病毒不仅会对正常程式进行感染,而且在严重的情况下,还会破坏计算机的硬体,这是一种恶性的破坏软体。在计算机病毒作用的过程中,首先是攻击计算机的整个系统,最先被破坏的就是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系统一旦被破坏,使用者的其他操作都是无法实现的。

二、计算机病毒网路传播模型稳定性

计算机病毒网路的传播模型多种多样,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历,只对计算机病毒的网路传播模型———SIR模型进行介绍,并对其稳定性进行研究。SIR模型的英文全称为Susceptible-Infected-Removed,这是对SIS模型的一种改进,SIR模型将网路中的节点分为三种状态,分别定义为易感染状态***S表示***和感染状态***I***状态,还有免疫状态***R***表示,新增加的节点R具有抗病毒的能力。因此,这种模型相对于传统的SIS模型而言,解决了其中的不足,也对其中存在的病毒感染进行了避免,而且阻碍了病毒的继续扩散。图一即为病毒模型图。

三、计算机病毒网路传播的控制

对于计算机病毒在网路中的传播,我们应依据病毒传播的网路环境以及病毒的种类分别进行考虑。一般而言,对于区域网的病毒传播控制,我们主要是做好计算机终端的保护工作。如安装安全管理软体;对于广域网的病毒传播控制,我们主要是做好对区域网病毒入侵情况进行合理有效的监控,从前端防止病毒对于广域网的入侵;对于***病毒传播的控制,我们确保不随意点选不明邮件,防止个人终端受到***病毒的入侵。

总结:

网路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计算机在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应用,不过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计算机病毒网路传播的安全问题也凸显出来。本文对计算机网路病毒传播的模型进行研究,然后提出控制措施,希望在入侵者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相关人士能积极思考研究,促进计算机病毒防护安全技术的发展,能有效应对威胁计算机网路安全的不法活动,提升我国计算机网路使用的安全性。

0引言

如今,资讯网际网路的软硬技术快速发展和应用越来越广,计算机病毒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而日益氾滥的计算机病毒问题已成为全球资讯保安的最严重威胁之一。同时因为加密和变形病毒等新型计算机病毒的出现,使得过去传统的特征扫描法等反毒方式不再有效,研究新的反病毒方法已刻不容缓。广大的网路安全专家和计算机使用者对新型计算机病毒十分担忧,目前计算机反病毒的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提高中,却未能改变反病毒技术落后和被动的局面。我们从网际网路上的几款新型计算机病毒采用的技术和呈现的特点,可以看得出计算机病毒的攻击和传播方式随着网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呈现多样化,比如可以隐蔽附在邮件传播、档案传播、图片传播或视讯传播等中,并随时可能造成各种危害。

1目前计算机病毒发展的趋势

随着计算机软体和网路技术的发展,资讯化时代的病毒又具有许多新的特点,传播方式和功能也呈现多样化,危害性更严重。计算机病毒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为:许多病毒已经不再只利用一个漏洞来传播病毒,而是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漏洞和应用软体漏洞综合利用来实现传播;部分病毒的功能有类似于黑客程式,当病毒入侵计算机系统后能够控制并窃取其中的计算机资讯,甚至进行远端操控;有些病毒除了有传播速度快和变种多的特点,还发展到能主动利用***等方式进行传播。通过以上新型计算机病毒呈现出来的发展趋势和许多的新特征,可以了解到网路和电脑保安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2计算机病毒的检测技术

笔者运用统计学习理论,对新计算机病毒的自动检测技术进行了研究,获得了一些成果,下面来简单介绍几个方面的研究成果。

2.1利用整合神经网路作为模式识别器的病毒静态检测方法

根据Bagging演算法得出IG-Bagging整合方法。IG-Bagging方法利用资讯增益的特征选择技术引入到整合神经网路中,并通过扰动训练资料及输入属性,放大个体网路的差异度。实验结果表明,IG-Bagging方法的泛化能力比Bagging方法更强,与AttributeBagging方法差不多,而效率大大优于AttributeBagging方法。

2.2利用模糊识别技术的病毒动态检测方法

该检测系统利用符合某些特征域上的模糊集来区别是正常程式,还是病毒程式,一般使用“择近原则”来进行特征分类。通过利用这种新型模糊智慧学习技术,该系统检测准确率达到90%以上。

2.3利用API函式呼叫短序为特征空间的自动检测方法

受到正常程式的API呼叫序列有区域性连续性的启发,可以利用API函式呼叫短序为特征空间研究病毒自动检测方法。在模拟检测试验中,这种应用可以在检测条件不足的情况下,保证有较高的检测准确率,这在病毒库中缺少大量样本特征的情况下仍然可行。测验表明利用支援向量机的病毒动态检测模可能有效地识别正常和病毒程式,只需少量的病毒样本资料做训练,就能得到较高的检测精准确率。因为检测过程中提取的是程式的行为资讯,所以能有效地检测到采用了加密、迷惑化和动态库载入技术等新型计算机病毒。

2.4利用D-S证据理论的病毒动态与静态相融合的新检测方法

向量机作为成员分类器时,该检测系统研究支援病毒的动态行为,再把概率神经网路作为成员分类器,此时为病毒的静态行为建模,再利用D-S证据理论将各成员分类器的检测结果融合。利用D-S证据理论进行资讯融合的关键就是证据信度值的确定。在对实际问题建模中,类之间的距离越大,可分性越强,分类效果越好,因此得出了利用类间距离测度的证据信度分配新病毒检测方法。实验测试表明该方法对未知和变形病毒的检测都很有效,且效能优于常用的商用反病毒工具软体。

2.5多重朴素贝叶斯演算法的病毒动态的检测系统

该检测系统在测试中先对目标程式的行为进行实时监控,然后获得目标程式在与作业系统资讯互动过程中所涉及到的API函式相关资讯的特征并输入检测器,最后检测器对样本集进行识别后就能对该可疑程式进行自动检测和防毒,该法可以有效地检测当前越来越流行的变形病毒。3结语新型未知计算机病毒发展和变种速度惊人,而计算机病毒的预防和检测方法不可能十全十美,出现一些新型的计算机病毒能够突破计算机防御系统而感染系统的现象不可避免,故反计算机病毒工作始终面临巨大的挑战,需要不断研究新的计算机病毒检测方法来应对。

诺如病毒的实验诊断

电镜法直接电镜法(EM)和免疫电镜法(IEM),EM 法观察的灵敏度较低,要求每毫升粪便样品中至少有大约 106个病毒粒子,因此只能用于患病早期病毒大量排出时采集的样本检测。IEM 法比 EM 法的敏感性可提高 100 倍,主要应用患者恢复期血清捕捉同型抗原,从而增加检出率。电镜法的缺陷在于设备昂贵,不能广泛普及;检测结果与操作者的技能和经验有直接关系;灵敏度相对较低;不适于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 免疫法包括放射免疫法(RIA)、生物素-亲和素免疫法(Biotin-Avidin Immunoassy)和酶联免疫法(ELISA)。RIA法的灵敏度比IEM 法可 提高10~100倍,可以检测出抗体升高的水平,为流行病学提供更有参考价值的资料。RIA 法的不足之处在于它需要 6 d,且需要放射性同位素标记。为了简化方法,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立了生物素-亲和素免疫法,其灵敏度与 RIA 法相当,该方法已成为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NLV抗原和抗体的标准实验方法之一。1992年Jiang 等重组杆状病毒表达NV衣壳蛋白成功后,建立起的 NV 酶联免疫检测方法快速、灵敏、经济,其不足之处是免疫反应的株型特异性太强,所以应用范围还比较窄。酶链免疫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诊断迅速,且较经济,是可广泛应用的检测方法。由于NLV培养还未成功,原来用作试剂的病毒抗原数量受到限制,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已经可以人工重组NV的衣壳蛋白,从而解决了上述问题。 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杂交技术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除了能更准确、灵敏地检测标本中的NV,尤其是低浓度的NV感染外,最大的优点在于可以进一步对病毒进行基因型的研究,不会受到获得分型单克隆抗体的限制,对流行病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等温核酸扩增法 (NASBA)直接扩增RNA 来检测 NV,样品中病原RNA得到指数级扩增,产物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或斑点印迹杂交鉴定结果。该方法的灵敏度略低于 RT-PCR 法;整个过程只有一步RNA扩增,避免了RT-PCR存在的RNA交叉污染;缩短了操作时间;假阳性率低。 RT-PCR检测食物中NV存在样品病毒量含量低,样品量大且成分复杂等问题,因此病毒富集浓缩、样品处理是检测的关键,其中有两个重要方面影响检测结果,一是样品中病毒浓缩后的回收率,二是抽提核酸的完整程度和纯度。病毒浓缩病毒浓缩 NV 浓缩方法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有机絮凝沉淀法,主要使用聚乙二醇(PEG)沉淀,PEG 是具有强烈吸水性以及凝聚和沉淀蛋白作用的高分子聚合物,先改变样品 pH 值,使毒粒与样品微粒分开,PEG 把病毒沉淀下来,达到浓缩的目的。目前对于固体样品 PEG 沉淀法是最有效的浓缩方法。膜过滤法是另一类有效浓缩病毒的方法,通过改变膜的pH值使之与带有电荷的毒粒结合捕捉病毒,这种方法通常用在浓缩大体积的黏度小、内容颗粒小的液体食品或水中。检测海水、生活污水中的NV曾用过这种方法,为瓶装水和其他饮料浓缩NV提供了参考。 核酸提取食品样品成分复杂,所含有的脂肪、蛋白质、金属离子等物质都是 RT-PCR 反应抑制因子。NV是单链RNA病毒,核酸提取方法的优劣取决于两个方面:核酸的质量和去除抑制因子的能力。应用较成熟广泛的是胍法 RNA 提取法,即(异)硫氰酸胍-苯酚-氯仿联合裂解抽提法,该方法改进后制成市售的TRIzol、RNAzol、Ultraspec 等产品,与石英砂、磁珠等多孔颗粒相结合,已结合了poly(dT) 或特异探针的磁珠能较高程度的提纯mRNA,去除反应抑制因子。石英砂或磁珠纯化 RNA与传统的有机试剂(异丙醇、乙醇)沉淀 RNA 相比起来,效果较好,只是成本偏高。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