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写作的图,尤其是二维图,推荐用Origin,MATLAB出的二维图很丑,很难调到Origin那样的感觉。
一、 内容及要求 (一) 题目 毕业论文题目应该明确、精练、有概括性。题目的字数一般在25字以内,必要时可加副标题。 (二) 摘要与关键词 1、 摘要 摘要应概括的反映出毕业论文的目的、内容、方法、成果和结论。中文摘要以200-300字为宜。 2、 关键词 关键词一般为3-5个,按词条的外延层次排列,外延大的排在前面。 (三) 目录 目录中标题要与正文中标题一致,要求标题层次清晰。 (四) 正文 正文是毕业论文的核心部分,一般应包括绪论,主体及结论等部分。 1、 绪论(前言,引言) 绪论(前言、引言)一般作为第一部分,是毕业论文主体的开端。包括毕业论文的背景及目的、国内外研究状况和相关的研究成果、本课题的意义、采用方法、理论依据和具备的条件、毕业论文构成及主要内容等。 2、 主体 主体是毕业论文的主要部分,应该结构合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文字简练通顺。主体包括的内容由英语系根据旅游英语专业特点制定,要求按照内容分章节论述论点。对论文中出现的引文等内容要求应在原文中明确指出出处。 3、 结论 结论是毕业论文的总结,是整个论文的归宿。要求精练、准确地阐述自己的创造性工作或新的见解及其意义和作用,还可以进一步提出需要讨论的问题和建议。 (五) 参考文献 毕业论文的撰写应本着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凡有引用他人成果之处,均应按其所出现的先后次序列于参考文献中。 (六) 附录 对于一些不便放入正文中,但作为毕业论文又是不可缺少的部分,或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毕业论文的附录中。 二、 书写规范与打印要求 (一) 文字 用汉语或英文规范文字书写,字数在3000字以上。 (二) 书写 毕业论文版面不分栏,一律由本人在计算机上用word输入、编排并打印在A4幅面白纸上,行间距为1.5倍行距。一式三份。 (三) 字体和字号 正 文: 小4号宋体 数字和字母: Times New Roman 体 (四) 页面设置 上边距:40mm; 下边距:15mm; 左边距:15mm;右边距:8.5mm。论文一定要加页码,封面不加。 (五) 提纲页 提纲可以用句子式提纲或题目式提纲。 英文提纲排序号首先用拉丁数字,然后用英文大写字母,其次用阿拉伯数字。如ⅠA.1.2.3 B.1.2.3 C.1.2.3 D.1.2.3 Ⅱ ABCD ⅢABCD。 中文提纲先用中文一、二、三,然后用阿拉伯数字1、2、3,如果再分用1.1,1.2,如一、1、2 二、1、2 、2.1、2.2、2.3 三、四。 三、 印刷与装订 (一) 首先为论文封面,采用系里统一格式,包括毕业生姓名、所属系、专业、指导老师、毕业论文结稿日期。(本页不标页码) (二) 第一页为论文提纲页。(从本页起开始标页码) (三) 后面为论文正文页,包括论文题目、论文概要(250字左右)和关键词(3-5个),然后是正文。正文内容一般包括前言、论文主体、结论和参考书目(一般应不少于4本),参考书目应详细列明作者、书名或文章名、出版地点、出版社和出版日期。 (四) 毕业论文单面印刷,左侧装订两个钉。 四、毕业论文的撰写要求 (一)思想内容健康,观点明确。一般按科研论文体例撰写。 (二)论据充实,数据可靠,对所论述的问题有归纳总结,有分析批评,有个人观点和见解。 (三)行文条理清楚,重点突出,语言准确、简练、流畅,字迹工整,电脑打印。 (四)论文由学生自己独立撰写,不得抄袭,一经发现严肃处理,并不予及格。
其实是没有假鸡蛋的,他做的了蛋黄做不了蛋壳。电视报道过了,根本做不出来
是说期刊论文,还是毕业论文? 若是期刊论文,每个期刊对格式的要求各不相同,可以登录你要投稿的期刊网站。一般都有格式说明的。另一个方法是,看看这个期刊刊登的论文,模仿人家的格式。 若是毕业论文,学校自然有格式要求。
面筋粉,即谷朊粉:又称活性小麦,是将小麦或小麦粉的非蛋白质成分(淀粉或其他碳水化合物等)分离去除之后提取获得的、水合后具有高度粘弹性的小麦蛋白质产品。又称小麦面筋蛋白,是将小麦面粉中的蛋白质分离、提取并烘干而制成的一种粉末状产品。谷朊粉主要由麦醇溶蛋白和麦谷蛋白组成,营养成分尤其是蛋白质含量(高达75%~85%),高于瘦猪肉、鸡肉、鸡蛋和大部分豆制品,属于高蛋白、低脂肪、低糖、低热量食物。含有人体必须的十五种氨基酸,适用广泛,是面包、面条、豆制品、方便面等多种食品的重要基础原料。 .生面筋团的做法 1).将面筋粉和干酵母放入一个容器混匀,然后把所有的水一下倒入(一般是1:1.3-1.5加水),然后快速搅拌几下,面筋粉很容易吸水,如果像和面那样一点一点的倒水,容易结块,肯定和不出来软度合适的面筋团来,而且面筋粉结成硬块后就发不起来啦.有一个绝对避免结块的和法,就是先放水,后放粉,一手慢撒粉,一手快搅和。如想做有盐味的,可先往水里放盐再撒粉。 2).把和好的面筋团放温暖湿润处发酵。大概就发一个小时就可以了,从外表就能看到好多的气孔。 如果不用酵母直接发酵也可以,但时间视气候(温度)而定一般要6-24小时。 这样,生面筋就算做好了,然后就可以按要求分别做出油面筋和水面筋了。做油面筋不用发很大,不加发酵粉用温水和,视室温醒一两个小时即可。做水面筋发大点蒸出来起的好。做煎面筋不用发酵粉,如用温水和,几乎不用醒。
前期拍摄设备好是王道,前提也得支持4K拍摄 你用1080P的拍摄,再放大到4K的分辨率下输出,结果是物理分辨率是4K,但实际上依旧模糊。
一般导师都会给你格式的呀!或者你百度,之前我们学校是给了格式的详细要求
我知道一些,但不知道你要制作怎样的图表。
是手写的
调味酱做法: 将盐、红糖、醋、料酒、辣椒、蒜末(我还放了一点酸甜酱和姜粉)拌到一起,分量根据个人爱好及鸡爪的份量来定。 酸甜鸡爪做法: 1、将鸡爪斩块 2、用锅将水烧开,将鸡爪放入煮约十分钟,捞起 3、过水,就是放在水龙头不断冲水,使它变凉,直至冲出来的水不浑浊 4、将过好水的鸡爪放到冰水中浸泡一会儿,这一步是关键的一步,能使鸡爪肉更加脆 5、将加工好的鸡爪放到调味酱中,盖上保鲜膜,放入冰箱腌制六小时以上。完成! PS.泡椒鸡爪也可按照这个方法,只是调味酱的做法改为:野山椒、盐25克、红糖5克、白酒5克、花椒少许、干辣椒5个、老姜一块切片、大蒜三瓣切片、凉白开适量, 放一起浸泡1小时以上,然后将处理过的鸡爪放入浸泡6小时以上就OK了 原料:冻鸡爪, 生辣椒 ,蒜米,盐、味精、生抽、米醋、米酒,冰水等 操作: 1.煮煮泡泡:将鸡爪放水中煮沸至熟,捞出,晾凉后,放入冰水中泡约15-30分钟,让它凉个透,然后捞出,备用。 2.凉拌:将切碎的辣椒、蒜米、盐、味精、生抽、少量米醋、少量米酒,放入鸡爪中,我们给它们捞捞捞,搅拌均匀,让味料充分渗入鸡爪中。 搅拌好后,就可以吃了。当然,让味料腌久点,味道肯定是好点的啦。 注意事项: 1.冰水是脆的关键哦,越冰越好。 2.辣椒和蒜米的多少,看各人的口味了。 3.不喜欢酱油的朋友,可以不放它的。 4.醋是为了添点点酸味,还可以杀菌的! 5.酒是为了去腥。 6.喜欢姜的朋友,还可以加生姜丝的!喜欢甜的,可以加点点糖。其实,只要味道不冲突,你爱加什么就加什么啦。 一:盐局凤爪的做法 原料:鸡爪500克、盐30克、黄姜20克、鸡粉30克、桂皮10克、草果5克、黄芪100克、水2公斤。制法:1、将盐、黄姜、鸡粉、桂皮、草果放入锅内水中加热至开后将火关闭。 2、再将鸡爪放入锅内浸泡至水凉为止。 3、将鸡爪单独捞出放入金属笼屉内 4、用铁锅一只将其烧热,把黄芪放入热锅内,上面放盛鸡爪的笼屉进行熏制1小时即可。待其冷却后实用,味道鲜美奇特口感很好。如果您喜欢的话可以试试呦! 二:水晶凤爪 用料: 白鸡爪500克,老盐水1000克,野山椒1瓶,芹菜50克,泡红椒50克,泡子姜50克,白醋50克,醪糟汁50克,鲜花椒20粒,味精10克,精盐10克。 制作方法: 1、将鸡爪去老皮、趾尖,对破成两块,洗净,入沸水氽去血水,漂好。芹菜茎切成5厘米长的节,撕去筋。 2、锅置旺火上,掺清水烧沸,放入鸡爪煮至八成熟,捞出码盐后,放入玻璃泡菜坛,投入芹菜、泡子姜、泡红椒、鲜花椒、野山椒、白醋、醪糟汁、味精,掺入老盐水(以淹没鸡爪为度),泡渍4-6小时即可食用。 特点: 泡坛肉食品中的阳春白雪当数水晶凤爪,它以晶莹剔透的光泽、醇香隽永的滋味、舒爽滑脆的口感,傲视群雄。 三:白云凤爪 主料: 急冻鸡爪1斤(约600克),姜3片,葱3条,上汤1罐,白醋2汤匙。 配料: 调味料:八角2粒,盐、砂糖各1茶匙。 做法: 1、将上汤加入调味料、白醋1汤匙半、姜、葱和蒜肉同煲滚,候凉放入冰箱冷藏备用。 2、将白醋半汤匙加入滚水里,倒入鸡爪煲约12分钟,取出,用冻开水冲洗干净。 3、把鸡爪浸在冻开水中约两小时,捞起沥干,放入(1)之上汤内浸约10小时便成。 备注: 心得:鸡爪浸在冻开水中可以使鸡爪的皮胀大,吃时更松软。白醋有漂白和令肉质更清爽可口的作用。 四:自制红烧鸡爪 1。将解冻的鸡爪洗净后,把鸡爪尖尖的指甲剁掉。 2。烧一锅水,自己配制卤水。我放的是:生抽,老抽,盐,辣椒,八角,大料。china town也有现成的卤料卖。水开后,大火放鸡爪煮20分钟。(时间可以自己酌情考虑,主要是鸡爪进了颜色,进了味道,用筷子搓搓,烂了就可以了。但是,不要煮得太久,要不鸡爪就没有嚼劲了。) 3。然后把炒锅烧热,放油,葱蒜,准备下锅了。我还放了点糖在油里融化了。炒得时候加点料酒最好。 4。最后放点配料,味精之类的,出锅! 五:虎皮凤爪 [原料] 凤爪500克。 [调料] 0K酱20克,豉油皇30克,草菇老抽1克,葱姜20克,糖2克,味精1克,柠檬酸少许,胡椒粉0.1克,黄酒2克,茴香1只,汤500克,清油15克(实耗)。 [操作程序] 1.剪去鸡爪尖,拆去爪上大骨,洗净,放冷水锅中烧开,煮5分钟取出再洗净、沥干。 2. 油烧热,放入鸡爪,炸至金黄色,皮起皱时捞出,放冷水中泡至皮涨发。 3,锅中放汤、oK酱、豉油皇、草菇老抽、糖、茴香、胡椒粉、黄酒、葱姜和鸡爪,烧开后盛入碗中上笼蒸酥,取出放锅中加入味精,滴上几滴柠檬酸,收紧汁水后装入煲中烧热即成。 [特色点评] 酥香味浓。oK虎皮凤爪是广式早茶虎皮凤爪的翻版,味浓酥香,经济实惠,深受欢迎。 [要领提示] 鸡爪炸透后必须回软涨发,再加料烹制。 六:辣鸡爪1)鸡爪洗净,剪去“指甲”,放到冷水锅里煮开,冲去浮沫。 2)锅热少许油,放一大匙辣酱,一些姜末。倒入鸡爪翻炒,放一把干辣椒。 3)炒到鸡爪上色的时候,加一点老抽酱油,比较多的糖,加水没过鸡爪。 4)大火煮开,小火炖熟,起锅的时候,大火收汁,装盘。 七:酱鸡爪的做法 材料: 鸡脚数只,豆豉1-2匙,红辣椒(切碎)2支,蒜蓉适量,麦芽糖,白醋,蚝油,酱油各1大匙,老抽适量。另外就是糖,味精,和盐。 然后是做: 1把凤爪放入加有白醋,麦芽糖的水中煮一会儿,然后捞起。 2用热油炸,炸到鸡脚完全泡起,鸡皮与骨头完全剥离 3把蒜、红辣椒、豆豉炒香,调好调味料,就是用酱油,耗油味精等调的,然后和风抓一起蒸个30分钟左右就好了 八:黑豆鸡爪汤 原料: 黑豆100克,鸡爪250克,盐适量。 制法: 1、将黑豆拣去杂质,用清水浸泡30分钟,备用;鸡爪洗净,放入沸水锅中烫透。 2、锅上火入水,将鸡爪、黑豆放入,先用武火煮沸,撇去浮沫,再改用文火煮至肉、豆烂熟,加盐调味即可食用。 特点: 清淡,咸香,可每日服1剂,连食10日。 功效: 黑豆即黑大豆。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等。并含有大豆黄酮甙、胆碱、大豆甾醇、叶酸、泛酸等。其味甘,性平,有补肾滋阴、补血明日之功效。有活血、利水、祛风解毒的作用,以及活血泽肤等功效。 鸡肉营养丰富,其性温、味甘,有温中益气,填精补髓,活血调经作用。 此汤有祛斑增白功效,适用于颜面起黑斑者。 九:木瓜花生鸡爪汤 材料:青木瓜一个,鸡爪6个-8个,花生酌量,红枣酌量(可有可无,我用来补血),黑木耳几朵(可有可无,我用来排毒,清脂)后两样之所以说可有可无,是因为他们不影响汤的味道。 做法:据说广东的汤就是不放什么调料的,把味道纯煮出来。因为我是东北人,嘻嘻,我还是用了东北的做法。鸡瓜要沸水烫过,把脏血烫出来。锅里放少许油,不用6-7成热,把花生下去炒,一是为了油里有花生的味道,而是煮的时候容易烂。然后再把切成小块的木瓜放到下去炒,炒出一点木瓜汁来,注意什么调味料都不要放,然后就是下鸡爪稍微煎一煎,差不多6成熟了,就放冷水下去,注意是冷水哦,然后就是大火烧沸,小火煮一个小时,中间如果嫌水少了,可以加一次沸水,熄火前加盐(多少随自己口味),大火煮2-3分钟,让盐味充分融进去,就ok了。注意中间不要加糖,因为木瓜的甜味可以代替糖。先大火后小火是为了让油和水充分混合,成奶白色,木瓜的颜色会使汤成桔色。中间如果有浮沫,要撇去,这样不影响最后汤的样子。盐一定要最后加,否则很容易影响鸡爪出蛋白质和胶质,最后就是好看好喝的汤了。 采纳哦
2018年5月26号,星期六,晴
25号晚到中川机场,随后坐车到白银市平川区并于次日吃靖远羊羔肉。话说我为了这一口吃的也是拼了。26号跟Lily一起回到了金城兰州,第一站自然是桃海了。话不多说准备开吃。照片很多,就流水账一样来说吧!
华联还是华联,桃海小吃一条街可不是当年的桃海小吃一条街了。2011年五一我来兰州,这条街的小摊挪到后边巷子里,这里修啊修,但我还能找到他们。今天再来,他们都搬进了装修成徽派建筑的门市里,没有一点功夫还真不知道谁是谁了,因为他们都有了名字了。所以结果就是大部分我找不到了,兰州归来我瘦了7斤。
当年的这个奶茶店真的高逼格呢,今天又能和老同学一起喝上一杯,属实不错。
这条街还在挖呀挖,黄师傅已经找不到了,似乎城里也都没有了。就连金城第一炒也是在水车博览园附近找到了。只能吃一碗万里金汤凑合了,刘老师推荐的银滩大桥那个安泊尔实在没时间去吃了。
鸡蛋灌饼是在桃海二楼找到了,还是那一家子。刷上辣子,很嫩的说。灌饼对着的就是2号楼的205的窗户。我还跑到2楼去看了看,我一边吃着灌饼,一边上楼,楼管阿姨看了我一眼并没说什么。现在宿舍里似乎官方给布的网线,以前都是私接啊。
说到网线,就不得不提网吧了。哇哈哈哈。学校里面配置最好的机电学院机房我没找到,数理学院似乎挂上了艺术学院的牌子,图书馆机房没有卡也进不去了。桃海二楼的联通网吧已然变成了火锅,还得是宇宙网吧,这个厉害了,升级成了网咖。这里可是柴某人的最爱啊,想当年那键盘被虐的,噼里啪啦。
站在华联门前的地道口,想起我当年在这丢的那台自行车,在这买的200电话卡,在这等的人。站在这里能看到马路对面的综合楼和信电楼,回头能看到华联(一说到华联,不由想起了上地华联),看到宿舍。现在又能看到马路中间的BRT。穿过地道的那一头,就是学校了。
出地道,进校门。回头看到的还是桃海,桃海就是天堂一样的存在。校门还是那个校门,因为当我一次看到它时,它就已经不是铁院了,这个名字只能从310招手停的车上才能听到。现在交通管制的严格,路边停车已是难事,所以310成了历史。大门不让开车进来了,很好。大礼堂没有变化。这块大石头和这五棵大树没动,倒是其他地方,校友又捐了好多的大石头,同学们要努力啊,以后能立石头的地方越来越少了。
四教,门前的树似乎更多了,颇有点挡视线,八教也是。四教五教中间这个门洞走过去就是八教广场了。
走过去,看回来,就是五教的大教室了。这里的大课,记忆犹新啊,就连选修的大学语文和音乐鉴赏也是。
八教这最边上应该是外语学院。这广场上是茅以升的雕像。八教多是多媒体教室。高端的很。大二的军训就是在这八教北边的土操场,还有高高的铁丝网,阿鸿还在这里踢过球。现在已经修了火车道,整了两台破火车和一个火车站。据说要在北山修大操场。这个季节,蔷薇开得正茂。
穿过土操场,就到了各个实验楼,也包括做过金工实习的这个大厂房,我们那时候就没有火车驾驶课了。后边这个楼也挂上了艺术学院的牌子。
一路向北就是破旧的家属楼了,地震的时候伟少就似乎住在这破楼里,我就是在这里看了xx门的照片,明星梦就此破灭。家属楼的后边已经不是高墙了,另一个活动圈建立了,新的餐厅,大门,还有新的教学楼。以及新的工地,工地北边的高山上,是北环路,是高档社区。以前的夏天这里有香瓜卖,现在我就喝到了醪糟。另附一张地图记录下所过之处。
家属楼往回走,沿着学校中轴线,就是七教,在这里上的主修课不多,选修课倒是有好几门,包括建筑。七教门前的小树林,我就想问问钻过的都有谁,我可是在这里爬过树的。老秦人的风骨可见一斑啊。
老图书馆是封藏到新图书馆里的,成了档案馆,打印毕业论文的那台打印机业已尘封。这蓝色挡板里又在修,一座红色的楼,这红色成了主色调,后边你就会看到,123教竟然像镜像一样,矗立在456教的对面。图书馆东边这破楼上的类似百叶窗的板子还在。从这两个楼中间的小路上,可以径直看到的是六教,我还在六教winner姐的自习室里吃过雪糕。
站在图书馆前面的广场上,转一圈。没看到红扇子轮滑老爷爷,只看到五教楼顶好多鸽子,到处都是鸽子粪,脏兮兮。向南看那天堂似的桃海,向北看变形金刚一样的图书馆,向东看就是交大标志的红色主色调的五教,向西看就是装修成五教的二教。这一抹红,就像外研红一样,我称其为交大红,这一抹红,在我眼里,比外研红要好看。
戴着我的60周年小戒指,来到校庆倒计时牌前面。爱学习的人们在图书馆门前排队。阿庆送我的圆珠笔就丢在这里了。
向东走,就越走越古老啦,原来的二教,那门洞里写的是,军拥民来民拥军。现在没有了,那颗超级粗大古树也没有了。装修后的教室还是依然比不上五教。我的abibas钱包就是在这丢的。
二教的俄罗斯风格的阶梯教室很有学术氛围的。楼上是DOS机房,现在是小礼堂了。二教后边看过去是詹天佑的塑像。
这里赠送一个视频,是28号礼拜一早晨校园广播在播放早间新闻,戴上耳机听,有声音的。这是一教上的大喇叭。还记得以前下课听到最多就是那首歌《突然的自我》
詹天佑所在这个亭子叫做柳雾亭。亭子后边就是朝阳餐厅(现在只能用校园卡才可以刷,周一早晨我还要感谢一位小美女同学帮我刷了一杯醪糟,食堂里一块钱一杯),然后是大食堂。食堂对面的红楼是男女混住的宿舍,那时国防生就住在里面。尽管后来有了国防生公寓,听阿鸿说,国防生已经是历史了。时也运也命也。
再往北还有一个教工餐厅,一楼是回民餐厅。那儿呢就是足球场附近了。兰州真的要比沈阳晚很多,对比一下5月28日沈阳和兰州的日出日落。
所以冬天大清早在排球场出早操真的挺早的。去篮球场要过一个门洞,然后才是足球场,健身房就在主席台下面。武术课在足球场,女生的武术课在北山的一个小土操场,任恩恩校长带我们参加太极拳表演之前我们去和女生队合并排练过的,现在也不知所踪。武术老师姓李,全国武术朴刀冠军嘞。
门洞出来是体育馆,这里面也进去过,似乎是当时什么选秀的海选,话说当年超女火的一塌糊涂,街上还有人抢你的手机发短信给她们投票。图书馆的斜对面是邮局,我邮过挺多东西和信件。现在成了一块草坪。收信是在一教的收发室,我们班是240信箱。
熟悉的地方走的差不多了,往回走就到校内宿舍了。阿庆住在这里。穿过去是校医院,入学后扎疫苗我还弄碎了一支。医院对面就是信电学院了,我们学院,敬爱的刘老师就在这里工作。一个小雨天我在学院小门这丢了毛爷爷。学院的正对面就是钟楼了。这个必须有。
每次回学校,都是那么匆忙,因为距离。借用小伟一句诗:
别跟我说这是艾青写的,就是小伟说的。就像刘老师认为小伟学习好一样!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走进六年级作文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说到河坊街,你一定会想起那个充满古朴特色的小巷——河坊街。
清河坊街建于南宋时期,南宋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太师张俊在明州(今宁波)击退金兵,取得高桥大捷,晚年被封为清河郡主。他在杭州河坊太平巷建有“清河郡王府”,故这一带就被称为“清河坊”,而河坊街就是清河坊的一条有名小巷。
作为杭州的美食聚集地,在河坊街里,最多的就是茶馆和小吃铺,当然,还有药店、木雕店、坭塑店等各具特色的店铺。
定胜糕,杭州特色小吃。在河坊街里卖的定胜糕都是现做现卖。刚出炉的定胜糕香喷喷、热呼呼、软软糯糯,可谓是色香味俱全。
龙须糖,河坊街上常见的小吃。看上去很像用细丝线绕成的球,实则是用小麦粉、白糖等原料拉丝制成后煮熟,口感酥松绵甜,且入口即化,据说它已流传民间两千余年。
酒酿丸子,又名醪糟,是用糯米饭加入酒药发酵而成的。味道甜甜的,勺一勺丸子,不得不赞叹那丸子的香糯可口。
其余的布艺店、瓷器店、古玩店,这里不再细说。因为这河坊街的特色是说不尽、讲不完的若是你也喜欢这儿,不妨也来逛一逛。
“六一”儿童节那天,我没去丰远乐高,没去海洋馆,没去沈阳世博园。在外公、外婆的陪伴下,来到了赫图阿拉城。
“赫图阿拉”,满语的意思是“建在平顶山岗上的城堡”。该城至今以有四百一十多年的历史了,是清代关外三京之首。
我坐在车上,一路欣赏着窗外的美景,企盼着早点到达目的地。下车后沿着缓坡山路,在浓浓的树荫下只走十几分钟,一座古城堡映入我的眼帘。
走进古城,我看到了满山的绿色,到处是参天的古树。清新湿润的空气,带着泥土和草香味扑面而来,使人心旷神怡,使人禁不住连连多吸几口。
来到罕王井边,听导游详细的解说,我知道了努尔哈赤一家是靠这口井生活的。罕王井位于内城中部,是城内唯一的一口饮水井。井深丈余,井水充盈,俯身可取,清澈见底,清爽甘甜,严冬不封,酷暑清凉。我俯身舀水灌入瓶中,尝了几口罕王井水,顿感署意全消。
外公不辞辛劳背了几桶回来,至今还在饮用。每每喝上几口汗王井水,总是赞不绝口。
在去塔克世故居路旁的草坪中,有一块空地,见很多小朋友在那里做一种叫“打瓦”的游戏。这种游戏和“跳房”、“抓嘎拉哈”都是满族先民的原始游戏。
“打瓦”也叫“大老爷”。十米开外立七快木桩,上面分别写上“大老爷”、“判官”、“打手”、“小鬼”等字样,参加人数可多可少,依次拿起同一块长方木块投向前方的七块木桩,打着那块木桩就扮演什么角色。角色分配完毕后,大老爷升堂,两个打手把小鬼押上来,判官开始审判……外公讲他小时候也玩过这种游戏,很有趣。
儿童节,我走进了赫图阿拉城,了解了满族先民,在这座城堡里生活的历史。
又是一个晴朗的下午,我在公园里玩耍。这时,我看到一口井里发出了微光,我好奇地跑过去,不料靠近它时,一股强大的吸力把我吸进洞中,顿时令我感到天旋地转。
过了好久,我着陆了。在我眼前,是一大片森林,散发出淡淡的清香。我继续向前走,看到了一个木制的牌子,上面刻着“欢迎来到动物王国”。动物王国?我想,那会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呢?我在牌子上发现了一个绿色的按钮,一按,我纵身变成了一种极乐鸟。我不禁感叹,真是太神奇了!
我一扇翅膀便飞起来了,哇,鸟的视野真是太辽阔了!可以看到大树像小草一样,河流像弯曲的长蛇,高速公路像飘带,汽车像玩具……正当我看得入迷时,鹰姐姐飞了过来,她看到我满脸恐惧时,连忙解释:“不要害怕,我是鸟类中和女王,绝不会伤害任何人的。”我舒了一口气,她继续说:“不过,森林里危险重重,你可要紧跟我约!”
我们一前一后地来到一个比赛场地,鹰姐姐问:“你要参加这次飞行比赛吗?亲爱的。”“好啊!”
在猫头鹰裁判的一声令下,我、麻雀、百灵、秃鹰一齐冲了出去。没想到我一不留神,其它队员一一超过了我。我鼓足勇气,奋力向前冲去,并不想与第一名就这样擦肩而过。快到终点了,我加速前进,突然,一只隼向我冲来。隼可是一种很可怕的动物呢!我下意识地躲闪,但它紧追不舍,眼看就要追上我了,在着关键时刻,一位女士向隼猛冲过去,隼眼见不妙,冲天长鸣一声,便溜走了。我仔细一看,那不正是威信很高的鹰姐姐吗?我连忙和她握手,表示感谢。时间不早了,我要回去了,鹰姐姐连忙背起我,把我送回了家……
到家后,我又变回了原形。我多么想再次游览动物王国呀!通过这次旅行,我觉得大家应该善待动物,与动物和平相处,互帮互助。
在几千年使用汉字的过程中,为了记录语言,相互交际的需要,人们不断的改进汉字的书写形体。从甲骨文到现在的楷书,字体的演变经历了5个阶段:早甲骨文,金文,篆书(全指小篆),隶书和楷书。
如今我走进了汉字王国,干了一番事业,当上了那里人人知道的神医,我还有几个助手,它就是字典、橡皮、和铅笔。有一次“又”来找我看病,它头里不舒服,我拿百宝字典一查,原来是它里面多了一个点变成了“叉”,我拿铅笔、橡皮一改,咦,它就不难受了,我可从来不收医药费,我还给它说了以后一定要小心别人把它再写错了。
这就是我的神医名子的由来,我成为了人人知道的神医。
还有一次“兔”找我看病,说一夜之间它的尾巴没了,我仔细一看,原来是“兔”字的“、”少了,让别人写成免了。我一加,它立刻长出了尾巴,心里高兴极了。
突然“舅”来了,说它头里有一个天线,还有一个肿瘤,可把我吓坏了,一看也没那么吓人,只是把“舅”写成了“”,但这不是个字啊,它只好住院,不到三天我终于找到了问题,原来是舅字多了一“▏“,我拿橡皮把竖道擦掉,它就又变回原来的样子,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我一出去看见人们“咳不容缓”,“以帽取人”,“天尝地酒”等等,我会给他们一一改正过来。
可人们却说这是做生意,我丝毫听不懂,随后我才听明白,原来是用汉字在为他们的商品做广告,但这样会把人们引入歧途,时间一长,人们可能会忘记汉字的正确用法。
过了很久人们使用广告成语不但没有停止,反而呈上升趋势。因此销售量也变的更多了,字让他们获取更多的金钱的同时,其实他们失去了更多需要珍惜的东西。
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千万不要写错别字,否则会给生活带来很多麻烦。
蓝天之中,几朵惬意的白云在游荡着,使人感到无限的舒畅。几只鸟儿在枝头歌唱着,仿佛在歌颂早晨无限美好的时光。在如此美好的一天,我和我的小伙伴们,跟着赵老师一起前往雅畈镇的汉灶村,领略婺州的文化,寻找婺州的美丽。
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一幢古色古香的老房子。走近房子的石柱,那精美的雕刻让我不禁赞叹前人的智慧。我们在这弥漫着淡淡香气的老房子中,不由得安静了下来,这里到处都散发着古朴的气息。
穿过错落有致的古建筑群,我仿佛从古代一下子回到了现代,在这现代与古代,现在与曾经交界之处,我感受到了婺州的美。
顺着一条散发着青草芳香的小道,我和小伙伴们来到了文化礼堂。
我和同学们走在小道上,它散发的不仅仅是泥土的芳香,还有扑鼻而来的花朵的芬芳香气,这使我们倍感舒畅,忘记了天气的炎热。我们满怀着美好的心情,大步走向汉灶村的文化礼堂。
在文化礼堂门口,我感到一种莫名的庄重感,仿佛里头有对我很重要的东西。走进文化礼堂,我立刻感到了一种文化的气息。从文化礼堂四周的介绍,我了解到汉灶村每个月都会有一个给村民们举办活动。有时是表演,有时是展览,有时是比赛。文化礼堂还赋予了新的时代的气息,它有一个会议室,会议室里开展各种各样的培训,比如电商培训、西点培训等,这都是能使村民们能跟上时代的脚步,提升生活质量的活动。他们的墙上写着他们参加过的活动,有篮球赛、婺剧表演、还有歌唱比赛等,照片里的村民们一个个兴高采烈,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墙上还贴着新二十四孝图,其中包括教父母上网、带父母故地重游、帮家里做家务、陪父母看一场老电影等。我和同学们争相谈论这些新二十四孝,既新鲜又惊奇。这里还有丰富的文化墙展示,比如婺剧文化,美食文化,建筑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它们都体现出古代劳动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
参观完以后,回顾今天,我领略到了婺州的美,体会到了婺州丰富文化带给我、带给民众的快乐与震撼,今天真是无比充实!正因为如此,我把这美好的一天记录了下来。
记得我第一次走进北湖小学时,一切都是新鲜的,我小心地跟在妈妈身后,睁大眼睛好奇地看着这陌生的校园。
走进大门,首先看到左边一排玻璃橱窗,里面是同学们的成果展,右边是有着环行跑道的操场,有田径队的同学正在训练。穿过去还有一个小水泥操场,在操场边有一个开满美丽花朵的花坛,学校的主建筑是两座五层的教学楼,在操场的尽头呈“L”型排列。
我跟随妈妈进了教学楼,一抬头突然发现走廊上挂有许多同学们的照片,在每张照片下写着介绍。我问妈妈他们都是谁?妈妈说这些是这所学校里的优秀学生。这个和我以前的学校有很大的不同,在我以前的学校里挂的都是历史上著名人物的介绍,目的是让我们学习有榜样,而这里挂的`都是身边的同学,这让我感觉又兴奋又新奇,原来如此多的优秀人物就在身边让我觉得更加有鞭策力。我望着照片笑了,照片上的同学也正笑咪咪地看着我,仿佛在给我打气:“加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春天!争取和我们一样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
现在我已经正式成为北湖小学的学生,每次经过走廊,我都要抬头看这些照片,这走廊因为有了这些照片成为了校园最美的地方。
我们是刚出生的小鸟,想在空中自由的飞翔就必须丰满我们的羽毛,练硬我们的翅膀,我要锁定一个更高的目标,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奋斗。我希望在不久的一天,我的照片也会挂在上面,为校园增添色彩!
也许是读了沈从文的边城,记忆中又想起了那个似小非小的古城,那个梦幻般的古城……
哪儿能比那醉人的凤凰古城更有韵味?凤凰山城,弹丸之地,偏居一隅,而名播寰宇。在这里,谁都能与古城融为一体。
这里人多而不喧,不管是游人还是本地人,都不愿破坏这固有的宁静,也正因为如此,那颗浮躁烦恼的心才会归于平静……
我曾经两次到凤凰,第一次随父亲至此,正值冬末。坐船经过这一小如弹丸的古城时,眼前的景色令人赞叹不已。古城深处,残冬的积雪尚未完全融化,灿烂的阳光便向母亲的手轻柔的抚摸着大地,在路边,在屋脊,在树梢,在任何角落,处处覆盖着斑斑积雪。凉风习习,轻抚过船下的江水,荡起阵阵涟漪;那清澈如镜的沱江宛如一条碧绿的带子,镶在古城楼屋之中,正如《三峡》中所绘:“素湍绿潭,回清倒影”。船渐行渐远,那如诗如画的古城也逐渐像一个黑点变小,驶过沱江,这一次美丽的凤凰之行也画上了句号。
从此,每次想起这段沱江之游,心中便十分依恋,也对那个古老陌生的古城产生了无限遐想。第二次游玩凤凰,是在前年四月。几个小时的水路,让我们疲惫不已,但路上所观之景,却与上次截然不同。沱江的水依然保持着江南的那一份清秀,不张狂也不浮躁,好像池中金莲,又宛如小家碧玉,舒畅了我们那颗浮躁而骄狂的心灵。
船驶上岸,我们便真正到了那古老的凤凰城中。漫步于那凉丝丝的青石板的小巷中,心中的一切烦恼仿佛得到了解脱,周围是那么优雅,那么恬静。巷口,几位苗族老人正欢笑着交谈着,露出一张张朴实的笑脸。河畔的那条青石板路,悠悠地通向远处石拱桥的地方……
第二天清晨,我随父母一起到古城的集市赶集,一群群装扮艳丽的少数民族少女纷纷摆好摊位,用笑脸迎接旅客们的到来。走进一条小巷子中,卖青糖的,卖首饰的……各个商品应有尽有,看花了我缭乱的眼。我们愉悦地买了一些东西,满载而归。
夜幕降临,幽静古朴的凤凰古城顿时热闹起来。古城美丽的夜晚因沱江而缠绵,因变幻多姿的灯光而闪耀。沿江两岸的吊脚楼灯火辉煌,传出莺歌燕舞,江边的小摊上贩卖着各式各样的河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孔明灯。我选了一个艳红的河灯,点燃焰火,轻轻地投入河中,望着它随波远去。江面上,一只只火红的灯笼如有魔力一般,发出朴素耀眼的光芒,承载着一个个人内心美丽的梦。
在古城逗留了短短三天,带着欢乐与收获,带着惋惜与无奈,我们又开始赶路了。啊,那梦幻般的古城,我一定会再来的,在醉人的古城山水中畅谈……
时代飞速发展,老人们越来越举步维艰。不会买飞机票、动车票,在银行里无法应付各种各样的ATM机,不会像年轻人那样扫码付款。各个城市里的“滴滴出行”到处都是,可是老人们根本不敢自己一个人去坐“滴滴出行”,因为他们完全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带来的便捷。即使逛商场,面对各式各样、琳琅满目的商品,也有很多不认识,不知道用来做什么?有钱竟也不知该如何使用了。 但也不是所有的老人都“不思进取”,还是有小部份的老人“积极向上”。
我的奶奶就是那“积极向上”中的一位老人,她今年已经67岁了,虽然奶奶是小学毕业,但是她研究智能手机的历史已经有五年之久了。她对手机的执着让我至今难以忘怀。 记得有一次,奶奶去五夫万亩荷塘,拍了一些照片,想让我教她做一个相册。我拿起手机,两只手如同蝴蝶般上下翻飞,嘴巴如同机枪一样,奶奶眼花缭乱,直说:“慢些,慢些。”我只好提起耐心再说一遍。“你看,先点这个通讯录,然后再点公众号,我帮你下一个卡娃微卡,以后你就直接点这个卡娃微卡。”我慢慢地说着。 奶奶赶忙找来本子和笔,将我说的记录了下来,我等奶奶记好后接着说:“点了这个卡娃微卡后,便点它左下角这个音乐相册,再点这个创建新相册,然后就可以添加照片了。”“那是不是,可以添加一百张照片啊?”奶奶像小学生向老师提问一样问我。“可以是可以,不过一次只能添加九张照片,如果想继续添加的话,就要点一下创建新相册下面的继续添加了。”我带着严肃而又温和,就像老者回答孩子的问题一样。
接着我又教奶奶如何换“模板”“音乐”,怎么样加文字。奶奶还是照老样子用笔在本子上记录了下来。我说:“奶奶,你这个光写是没有用的,要记在脑子里,否则这个本子丢了你就又不知道怎么做了。”可是奶奶却回了我一句:“好记忆不如烂笔头!” 奶奶积极向上的好学精神让我感动!我要用我的小手拉着奶奶的大手走进新时代!
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在这季节里很多农民正在田里顶着烈日收割稻谷,我的外婆、外公也在其中。
今天我怀着好奇心去帮外公他们打谷子。脱了鞋,下了田,就踏进了我生命中的第一次辛勤劳动。外公在收割机上打谷子,外婆在割稻谷,我和姐姐负责把谷把递给外公。
初次下田的我在抱谷把时姿势不对,外婆耐心地帮我纠正。她对我说:“张杰,你的右手应该抱在谷把的中下方,左手应该按在谷把的尾部,这样才好抱。”我试着去做,果然好抱多了,输送谷把的速度也快了许多。
我一直这样抱,有时还调皮地把外公刚打过的谷把拿来铺路,以免摔了。可是有一个地方没铺好,刚一走到那儿就来了一个四脚朝天,害得我收获一身泥巴。
抱着抱着,我的手和腿已经酥软,筋疲力尽了,我多想撒手不干,但看看外公、外婆,他们比我们小孩子还辛苦、劳累几百倍,却从没说过“我不干了”。我左思右想,最后还是坚持去完成了这艰辛的劳动。这时正是中午2点钟,我早就汗流浃背了,尽管如此,我还是觉得很高兴,毕竟我完成了这第一次五味俱全的农活。
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劳动,使我真切体会到了农民伯伯们的艰辛,我们平常吃的每一粒粮食都浸透了他们的汗水。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珍惜粮食呢?
日子一天天过去,小雨的病情越来越严重,以前的活泼可爱的她,现在正躺在病床上,半眯着眼睛,“哎!我要死了吗?”小耶连忙擦干脸上的泪水,“不,小雨,不会的,你不会离开我们的。”小雨望着天花板,“今天已是最后期限,再找不到骨髓捐献者,我便必死无疑。算了,我想,在这最后一天,就让我去看看外婆吧!”
她着了一件雪白色的连衣裙,,脸上打了点腮红,总算有点生气。乘坐公交车到外婆家去。她打了一个瞌睡,呵,可能不会醒来了吧。
醒来之后她发现自己正躺在一块草地上,身旁一匹雪白的马正在嚼地上的嫩草,身旁是一棵棵健壮的桃花树,连身上的衣着也变成了雪白色的席地长裙,头发被高高挽起,一丝头发调皮的垂在耳旁,一个雪花装饰别在耳旁,耳朵上也是一滴冰晶。
这一身装束让她感到十分诧异,在一片片粉色的花瓣中也越显妖异。仿佛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误入凡尘。
孔雨摇了摇晕乎乎的头,站起来观看了一下地形。
想着,我可真是命大呀!
死了还能来到一个美丽的世界。
我恐怕穿越了吧!这具身体也不是我的,不过倒也适应。算了,先找一户人家歇歇脚,补充一下体力,然后问一下这里的情况,再作打算。
她一个翻身跨上马“驾”马儿昂起头,听话的向前踏步吗,马蹄踏在嫩绿的青草上,悄然无声。她扭头看着周围的风景,这是一片茂密的桃林,但还没到结果的季节,所以只是开着一朵朵的桃花,煞是美丽。忽然,她听见了“淅沥沥”的泉水声,便调转马头向泉水边驶去。
瑶人迁徙的文化意识
论文摘要:瑶族作为一个迁徙不定的民族,在迁徙中书写了自己的历史,蕴含了深厚的丈化意识,这突出表现为在被迫的辛酸迁徙中形成了民族坚忍、自强、奋斗、不屈和向往美好精神家园,以及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的精神。
相关论文查阅:大学生论文、工商财务论文、经济论文、教育论文 热门毕业论文
论文关键词:瑶族;史诗;文化;意识
一、瑶族迁徙不定的深层历史文化动因
瑶族自形成后,基本上是一个迁徙不定,不事安居的民族。早期瑶族生产形式属于一种刀耕火种的游牧农业,他们往往集狩猎、山地耕作与多种经营方式相结合,数年后因地力耗尽而觅地另耕。关于这些特点,史籍上记载说:“瑶人耕山为生,以粟、豆、芋魁充粮,其稻田无几。”“各自以远近为伍,刀耕火种,食尽一山,则移一山。”据民族学调查资料表明,“20世纪50年代以前,瑶族中的盘瑶、过山瑶、山子瑶、自裤瑶等族群一直以刀耕火种的游耕农业为主要生活方式。……贵州省荔波县瑶山公社(今称乡)瑶族直到20世纪80年代仍过着刀耕火种的游耕生活。……20世纪70年代,泰国瑶族仍过着刀耕火种的游耕生活,迁徙十分频繁。”。。所以瑶族的迁徙不定几乎是一种生产生活习惯,甚或可说是一种民族意识民族标识了。
但瑶族这种生活方式的形成是否古来便如此呢?。范晔《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说:“檠瓠死后,因自相夫妻。织绩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服。制裁皆有尾形。其母后归,以状自帝,于是使迎致诸子。衣裳斑斓,语言侏离,好入山壑,不乐平旷。帝顺其意,赐以名山广泽。其后滋蔓,号日蛮夷。外痴内黠,安土重旧。以先父有功,母帝之女,田作贾贩,无关梁符传、租税之赋。有邑君长,皆赐印绶,冠用獭皮。名渠帅日精夫,相呼为殃徒。今长沙武陵蛮是也。外痴内黠,安土重旧。以先父有功,母帝之女,田作贾贩,无关梁符传、租税之赋。有邑君长,皆赐印绶,冠用獭皮。名渠帅日精夫,相呼为殃徒。今长沙武陵蛮是也。因为盘瓠“负而走入南山,止石室中。”其后代便“好入山壑,不乐平旷”。那么其中的瑶族虽然好山,但“安土重旧”,应该还是有自己的稳定的定居点的。可能在盘王时代,瑶族的祖先是一支游牧部落或是狩猎民族,在盘王之后逐渐过渡到农耕时代。《盘王大歌》一书中《盘王歌》第五部分“翁爷去酒泉”这样唱道:
太宁王主九八龄,深山大龄打猎行,
来到天台石壁堑,野羊逃命穿山林。
王主来到堑壁前,张弓瞄准射利箭,
脚踏崖前石壁垮,人落悬崖树杈间。
翁爷王主盘太宁,失足落崖树上悬,
九八高龄崖下断,王主命终去九泉。
噩耗传来天地惊,传告天下十二姓,
天下子孙披麻孝,翁爷深恩刻在心。
瑶男瑶女万万千,年年岁岁勤耕耘,
处处山头立村寨,分麻搓线绣花裙。
男扎头帕女花巾,架起风炉打白银,
斑花绣带腰上扎,欢歌起舞代代传。
“翁爷”即是盘瓠、盘王。盘王在九十八岁高龄时仍然坚持外出打猎,有一次打猎不小心跌落悬崖,噩耗传来,天下瑶人披麻带孝,画出盘王的画像,雕刻盘王的面容以作永久的供奉,使世世代代瑶人能铭记盘王的恩德。智慧勤劳的瑶族人则继续在生养自己的大地上劳作,不断完善自己的民族特性。盘王歌又唱道:
瑶男瑶女万万千,千千岁岁勤耕耘,
处处山头立村寨,分麻搓线绣花裙。
男扎头帕女花巾,架起风炉打白银,
斑花绣带腰上扎,欢歌起舞代代传。”
这里说的正是瑶民安居乐业的定居生活,他们建瑶寨于山头,勤耕耘于田亩。男耕女织,有自己的独特服饰。这些与《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记载可谓基本相同从一个民族的内在心理来看与汉民族的求定居、追求美好的生活、追求本民族的发展壮大并无不同。
那么造成后世瑶人迁徙不定,大分散小聚落的动因何在呢?笔者认为来自于瑶族历史上多次著名的统一大迁徙。这些多次大迁徙及其原因于载籍并不明显,或许是统治者修史时讳言的缘故。我们现将载籍中一些明显记载瑶族情况的相关材料罗列如下:
《梁书·张缵传》:“州界零陵、衡阳等郡,有莫徭蛮者,依山险为居,历政不宾服。”
《隋书·地理志下》:“长沙郡又杂有夷蜒,名日莫徭,自云其先祖有功,常免徭役,故以为名。”
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潭州“禹贡荆州之域,春秋时为黔州地,楚之南境。……自汉至晋,并属荆州。怀帝分荆湘中诸郡置湘州,南以五岭为界,北以洞庭为界,汉晋以来,亦为重镇。今按其俗,杂有夷人名猎,自言其先祖有功免徭役也。”
《宋史·兵志七》:“徽宗崇宁元年,湖北都钤辖舒宣奉旨相度召募施、黔州土丁,致讨辰、沅山徭,每州无过七百人。缘徭贼深在溪洞,险阻不通正军故也。”
宋史-西南溪峒诸蛮列传上:大中祥符六年,“辰州溪峒都指挥使魏进武率山徭数百人数寇城砦,朝廷不欲发兵穷讨,乃降诏招谕。”
《宋史·西南溪峒诸蛮列传下》:“嘉定元年,郴州黑风峒徭人罗世传寇边,飞虎统制边宁战没。江西、湖南惊扰,知隆兴赵希怿、知潭州史弥坚共招降之。”嘉定七年,“比年防禁日弛,山徭、峒丁得私售田。田之归于民者,常赋外复输税,公家因资之以为利,故谩不加省。而山徭、峒丁之常租仍虚挂版籍,责其偿益急,往往不能聊生,反寄命徭人,或导其入寇,为害滋甚。”
《元史·余阙列传》:元统元年“会莫徭蛮反。”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平徭记》:“元统二年冬,摇寇贺州、富州,至元元年,广西宣尉使章伯颜讨平之。集为记其始末。后有旧跋云:此纪章伯颜平粤西猩洞事迹,备国史之采也。”
《续资治通鉴·元纪二十五·元统元年》:“十二月,乙丑,广西摇寇湖南,陷道州,千户郭震战死,猎焚掠而去。”又《道州志·兵防》:“元统元年冬十月,广西瑶寇道州,千户郭震战死。”
而明代,朱元璋在位31年,史载可考的征剿瑶人的年份多达20余年。
从上所列史料看,史籍自唐以后瑶人“造反”频仍,朝廷镇压频仍。而明清两朝瑶民的反抗活动更是此起彼伏。实际上瑶人造反,其真实的情况并非瑶人生性嗜乱,而是逼上梁山,忍无可忍,不得已而为之。正如景泰时两广总督王翱在边情疏中所说:“既害其生,又拂其性,虽良善懦弱之人,犹不免于动也。”瑶人反抗的最终结果是以失败告终,这就决定了他们只能被迫迁徙到那些统治者鞭长莫及的地方。这与古代黄河流域的周民族的迁徙刚好相反,周族每一次迁徙都使自己走向强大,走向文明,走向先进的中原。而瑶人每一次迁徙都是走入更遥远的山林,走入莽荒,走出文明,离中原文明愈来愈远。
二、瑶人大迁徙的路线和方式
瑶族史诗盘王大歌中的盘王歌和《十二姓瑶人游天下》,以及《盘王券牒》对于瑶族的迁徙有较详细的记载。
《盘王大歌》里的《十二姓瑶人游天下》是对瑶族古往今来迁徙史的全面记述。作为第一次大迁徙的“渡海神话”这样唱道:
盘古开天又立地,又造江河有造田,
刘三歌曲慢些唱,先唱瑶人出世源。
瑶人出世武昌府,满目青山到处游,
龙头山上耕种好,老少乐业世无忧。
请问妹,细问瑶人古根源,
龙头山上住几年,请妹传唱告我知。
寅卯八月开山种,耕种五谷好收成,
龙头山上住七载,世不太平心暗忧。
请问妹,问妹为何心暗忧?
龙头山上阳春好,日子好过怎忧愁?
龙头山上本是好,马鹿骚扰透心忧,
阳春受灾无法保,姊妹商量出山游。
请问妹,丢了青山哪里走?
哪年哪月出山外?请妹详细唱缘由。
景定元年四月八,姊妹一齐到海边,
众人商量渡海去,人齐心齐找山源。
请问妹,天宽海阔到哪边?
几时上船过大海?海上行船多少天?
辰时开船过大海,四十九天海中间,
困在船中无可奈,海阔天宽哪是边?
船困海中难靠岸,日起日落四九天,
众人船头许大愿,请保众人船拢边。
船头许下盘王愿,许下良愿保人丁,
盘王圣帝开恩典,定下辰时船拢边。
盘王圣帝遂人愿,准保辰时船靠边,
老幼上岸何方去?哪山哪岭立家园?
离船上岸到广东,乐昌宝地且安身,
天林山上立村寨,青山开好种阳春。
在盘王大歌的盘王歌最后一部分“受驱逼走”里,瑶人也记载了他们第一次大迁徙。“翁爷盘王去九泉,瑶人退下圣王殿,落到世上吃人国,人间混乱变了天。”他们遭遇乱世,又受旱灾,结果是“无种无收肚难哄,尝尽深山百样青。”在“王瑶子孙无依靠”的情形之下,他们只好“飘洋过海天外行。”在飘洋过海的日子里,经常遇到大风大浪。他们在十月十六盘王生日这天祈求盘王护佑,终于风平浪静,最终“落脚广东潮州府,乐昌安住开塘田。立起连州福江庙,又建黄竹圣王堂,建村搭棚落下户,儿孙代代供烟香。”这一次是瑶族人民受驱逼走被迫迁徙。按瑶族传说,及其盘王券牒》多次提到的材料,他们的祖先曾住“会稽山七贤洞,他们应是从祖居地开始迁徙。其“飘洋过海”应是沿长江过洞庭,然后南迁。古代洞庭也可言“海”。依盘王歌》中的地名,其主要迁徙路线是过洞庭“舍船登岸再向前”,走的是自湖南郴州入广东至韶州乐昌,再至广东连州。次要的迁徙路线还有自江西南安经大庾入广东南县,自湖南道县入广西贺县,自全州入静江等。这几条路线,据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日:“自江西南安(今大余)入南雄,二也;自湖南之郴入连,三也;自道州之广西入贺,四也;自全州入静江。五也。”其所述入岭南之途,正是这几条主要通道。其间自然有部分瑶人居留于永州南部境内。又据江华瑶族自治县县志载,自称“梧州人”的瑶人是于宋皇佑五年(1053年)驱赶寨山人(即梧州人),部分从广西梧州进入江华,而自称“爷贺尼”的瑶族则是因宋末元初世乱,从江西泰和县迁入湘南宁远、祁阳、道县等地。由此推测,瑶族第一次从祖居地南迁大约应是在隋唐之际。
三、渡海神话昭示的文化意义
这一次大迁徙逐渐在瑶族心灵深处演变成“渡海神话”。日本瑶族研究学者竹村卓二曾对此作过深入的研究,他在比较了瑶族第一次大迁徙的渡海神话不同传本之后认为:“渡海神话在瑶族的内心世界,是超时代的永远抹不掉的烙印。它反映了瑶族特定的过山系集团对在实际中经受的民族灾难的回忆。这个灾难的真实情况,就是对汉族政治权力的抵抗,遭受挫折,并继续受过残酷的压迫。有时用旱灾这种借喻方法,来暗示他们的灾难。因此渡海神话演变的成功在瑶族仪式的发展完善过程中具有了质的飞跃,这种仪式的完善在一定程度上担当了“立法”的功能。因为瑶族第一次大迁徙演变为渡海神话之后,不仅重申了盘瓠作为始祖神的地位,同时还具有了救世主的地位,因而在瑶族群体中自然建立了一种感恩仪式——“还盘王愿”制度。每年农历十月十六日瑶族人要过盘王节,行祭祀,跳盘王长鼓舞,唱《盘王大歌》。这种祭祀本质上是瑶族统一的“酬恩”仪式。这与古代周民族史诗祭祀神性英雄生民、公刘、古公宜父等均有相融通之处。
四、瑶族其他迁徙活动的文化特色
在《十二姓瑶人游天下》里还记载了几次迁徙活动,史诗如此唱道:
老少落住天林山,祖王管下好多年?
哪年哪月开山地,又逢何事跑家园?
恭德王祖丙寅年,正月十二离家园,
二十四年为下种,又逢乱世丢山源。
天林山上日子欢,天逢反乱度El难,
天林山上遭何祸?老幼惊慌躲过山。
二十四年长毛反,长毛反乱不平安,
十二姓瑶人心忧急,拖儿带女又过山。
瑶人老少遭大殃,丢了天林去外山,
青山万重何处去?何处青山把身安?
老少忧愁心无计,手拍胸前无路走,
过山落户千家峒,砍山种地再开头。
青山脚下千家峒,山宽地肥好安身,
落在峒中多少年?哪样大祸落峒村?
落住峒中六十年,开山种地好年成,
官府公差把峒进,逼交皇粮送京城。
人逢乱世难躲开,朝廷兵勇进峒来,
蒋大官人发兵到,甘七营马围上来。
层层官兵人马众,峒中老少难阻挡,
众人商量离峒走,千家大峒又抛荒。
瑶人退出千家峒,爬山涉水开路行,
瑶人世上无出路,何处安身才太平?
跨山越岭到桃源,桃源峒里好过年,
落住桃源多少岁?郎请娇娥唱金言。
小姝少知古根源,桃源峒里住七年,
山猪马鹿坏阳春,。有种落土无收成。
聪明小妹唱根源,离了桃源到哪边?
哪王坐朝哪一岁?何年何lE出桃源?
郎哥莫笑妹歌言,明朝洪武丙寅年,
正月初四齐移步,黄塘龙炸又落根。
娇妹唱传古根源,黄塘龙炸落下根,
黄塘龙炸住多久?开山种地几多春?
黄塘龙炸立寨村,开山耕种百余春,
十二姓瑶人各立寨,安居乐业敬祖人。
后人要记当初事,供奉盘王代代传,
始祖根源莫抛落,添香换水万万年。
从天林山到千家峒,从千家峒到桃源峒,又从桃园峒到黄塘龙炸。其实这些地名我们根本没有必要一一考证坐实。除了大致的方位,实际上也无法考证。从一地又到一地成了瑶人的家常便饭。而天林山、千家峒、桃园峒实际上是留存积淀在民族心灵深处的美好家园的符号象征。而最后黄塘、龙炸两个地名可能是搜集者搜集到传唱这首瑶歌的某一支瑶人的当时居住地。
而迁徙的时间,我们也只能大致确定为由宋到元到明这几个时间段,如上所引载籍材料所知,这些个时间段正是统治者反复进剿瑶人的时期。
特别是千家峒的大迁徙更是在瑶人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近年来,陆陆续续发现了几十本千家峒和千家峒源流记手抄本,它们记载着瑶族的历史和千家峒的兴衰过程,而且大同小异。据传,千家峒是一处只有一个石洞通向外界的山间盆地。自古有十二姓瑶民在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辛勤耕耘,繁衍生息,发展到一千人家,故取名千家峒。传说中的千家峒内有一地,四面高山。有石洞一座入内,内有数十里丰原广地,可到此地定居……日后人繁族广,定名为千家峒。传说千家峒后来被官府发现了,派粮官进峒收租,热情好客的瑶人个个把他当贵客,一家屋里吃一天,眨眼就是三年,他和干家峒的瑶人关系搞得蛮熟特别融洽,舍不得回去。官府以为粮官已被千家峒人杀死,便派兵攻打报复,元朝大德八年(公元1305年),官兵攻打干家峒,从下峒一直打到上峒,瑶民首领白知不敌,于是吩咐瑶民从一个通往道县的山洞里逃走。瑶民在离开千家峒前,将一只牛角锯为十二截,每姓瑶族保存一截,又将祖先偶像埋在平石岩下的山洞里,洞有一座“石童子”为标记,并立下盟约,嘱咐500年后,瑶族子孙要返回千家峒,将十二截牛角拼合吹响,洞门自开,将祖先偶像取出祭祀。出逃的瑶民大多散居在大山中。岁月变迁、不断迁徙,千家峒的确切位最后迷失了。但瑶人向往失落的家园,回到千家峒去,便成了一代又一代瑶民顽强生存并寻找皈依的精神寄托。
五、瑶族迁徙的文化意识特征
在瑶族的迁徙史诗中,突出表现出如下几个特点。
一是迁徙的被迫性。这与古代周民族在被迫中有主动不同,或者说周族迁徙,在一定意义上是形势发展、自我壮大的自由迁徙,虽然其直接起因可能是由于戎狄入侵,但在根本上还是带有很大的主动意味。瑶人则自始至终处于被动迁徙的位置,迁徙的根本原因在于动乱无法生存。因为官府的进逼,美好、和谐的生活总是过不了多久。每迁一地虽然燃起了新的希望,然而不久就被浇灭,新的一次迁徙的到来又是新一次民族灾难的来临。
其次,每一次迁徙他们都极关注山水与人的和谐,如诗中反复出现的“山源”,实际上就包含了对山水自然与人的和谐的重视。瑶族称自己居住之地为“峒”,这虽然形象地反映了瑶人居住环境的自然特点,但“峒”同时也是瑶族早期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又是村社土地的所有形态。此“峒”本身便蕴含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的意味。瑶人特别强调寻找到的山源的土地的肥美。“青山脚下千家峒,山宽地肥好安身。”“天林山上立村寨,青山开好种阳春。”“过山落户千家峒,砍山种地再开头。”便是这一具体写照。盘王大歌》处处出现的“青山”符号,便是特别赋予了“青山”对于瑶人生存攸关的重要文化内涵。
其三,迁徙时始终伴随着辛酸和伤感。不像诗经-公刘一诗中周族的迁徙那样充满了和谐、融乐的氛围。在十二姓瑶人游天下一诗中,我们可以了悟到它仍然还是一种极富于民问风格的演唱形式,用的是山歌似的对唱体,一方辛酸的盘问,一方辛酸的回答。歌词的`情感显得十分的压抑和沉重。这比起诗经·公刘一诗中周族“既顺乃宣,而无永叹”和“于时言言,于时语语”来说似有天壤之别。
第四,瑶族史诗同样体现了一个民族坚忍、自强、奋斗、不屈的精神,与周族史诗一样展现了一个民族智慧而坚忍的心路历程。瑶人虽然在迁徙中变得分散,是一种大分散,小聚落的结构形式,但他们凭借盘瓠神话、渡海神话、千家峒传说而在内心中凝聚起一种民族的精神寄托,在内心深处具有很强的民族自我认同感。“在他们的内心世界中,却坚持着很强的社会、文化统一观念。与现实世界中的离心的分散相反,这个向心的意志的支柱,就是不断被强调的民族精神。”
拓展:瑶族民族风俗
居住山区的瑶族,有冷食习惯,食品的制作,都考虑便于携带和储存,故主食、副食兼备的粽粑、竹筒饭都是他们喜爱制作的食品。劳动时瑶族均就地野餐,大家凑在一块,拿出带来的菜肴共同食用,而主食却各自食用自己所携带的食品。
常吃的蔬菜有各种瓜类、豆类、青菜、萝卜、辣椒,还有竹笋、香菇、木耳、蕨菜、香椿、黄花等。瑶族地区还盛产各种水果。蔬菜常要制成干菜或腌菜。云南的一些瑶族喜欢将蔬菜做得十分清淡,基本上是加盐白水煮食。有的直接用白水煮过之后,蘸用盐和辣椒配制的蘸水,以保持各种不同蔬菜的原味;肉类也常要加工成腊肉。广西的瑶族烹调肉类一般用干炒、水煮,放盐调味,用佐料的较少;而肉类则要做成味道十分浓郁的菜肴,鲜肉或腊肉,先炸烤焦黄,然后再煮。
瑶族人喜爱吃腌制食品。“鸟酢”,是瑶族独具风味的著名食品,用鸟肉腌制而成。将捕获的鸟去毛洗净、晾干,拌以米粉及食盐,放入一个小口瓦坛内,用芭蕉叶封住坛口,数日后即可取食。瑶家人常用“鸟酢”来招待贵客。有时,还用这种方法腌制猪、牛、羊肉等。
瑶族人也喜欢吃虫蛹,常吃的有松树蛹、葛藤蛹、野蜂蛹、蜜蜂蛹等。瑶族人还喜欢利用山区特色自己加工制作蔗糖、红薯糖、蜂糖等。瑶族人大都喜欢喝酒,一般家中用大米、玉米、红薯等自酿,每天常喝2、3次。云南瑶族喜用醪糟泡制水酒饮用,外出时,常用竹筒盛放饮时对水。
瑶族还喜用桂皮、山姜等煎茶,认为这种茶有提神、清除疲劳的作用。很多地区的瑶族喜欢打油茶,不仅自己天天饮食,而且用油茶招待宾客。逢清明节时,各家各户都要做染色花饭吃。
宴客有号称“瑶家三礼”的“敬茶洗澡接风酒”;全寨公宴贵宾的“碗酒串肉”;山珍野味杂陈的“献鲜”;以名珍“水龙肠”接风的“龙肠席”等。此外,还有调解民事纠纷的“上门挂红酒”,宣布断交撵人的“炒豆煮蛋”。其中,不少食俗颇有意趣,例如求婚带一包肉和两葫芦米酒,女方同意便收肉不同意则刺破葫芦;择婿常有“埋蛋”之举,视其变化决定取舍;姑娘出嫁向乡邻分赠焦黄豆;离婚仪式为“破竹筒”,离婚双方各提一筒酒,交换饮毕砍破竹筒后就此和气分手。
崇拜盘瓠的瑶人禁食狗肉和龟肉;崇拜密洛陀的瑶人禁食母猪肉和老鹰肉;绝大部分瑶人禁食猪肉和蛇肉;产妇分娩后头几天禁食猪油;祭神忌用狗、猫、蛇、蛙;猎兽后必须先祭奠山神才可分割食用。
瑶族一般不与外族通婚,招赘习俗较为普遍。男女青年婚前恋爱较为自由,利用节日、集会和农闲串村走寨的机会,通过唱歌形式,寻找配偶,双方合意,即互相赠送信物,“各自配合,不由父母”;也有需征求父母同意,请媒说合,方可结婚的。
节日里因为人多,饭一般不用铁鼎锅煮,而用木甄蒸,这种饭香气更浓。每逢节日。瑶族人家还要做粑粑。节日菜肴主要是鸡、鸭、鱼、猪肉、豆腐、粉丝以及各种蔬菜。五岭山脉的瑶族,节日里喜作豆腐圆(圣水豆腐酿---瑶家十八酿第一酿),包“荷包扎(米粉肉)”。盘王节每隔若干年才举行一次。过去过盘王节时,都要大量宰杀牲畜,进行祭祀。祭春每年都要进行,一般都选在农历三月,届时青年男子要上山围猎,下河捉鱼;妇女则要包粽粑,蒸五色糯米饭。
花篮瑶在除夕晚上要先以一块肉和一团粑粑给狗吃,名为祭狗,然后家人才能进餐。他们认为谷种是狗带来的,先祭狗是预祷五谷丰登。节日菜肴要丰富多彩,除鸡肉外,还有河鲜和捕猎的山禽野味及豆腐。
有的地方瑶族四月八节还要煮乌米饭。在湖南江水县的瑶族姑娘,每年农历四月初八过“野餐节”时要吃花蛋,制作花粑粑,吃花糖。姑娘们在吃花蛋、花糖和花粑粑时,小伙子不许偷看,违者还要受罚。耍歌堂是连南排瑶祭祀祖先、庆祝丰收的大型娱乐活动,多在农历十月十六日以后进行,时间的长短各种不一,约为3—9天。届时家家备有水酒、糯米粑粑招待客人,许多瑶族男女青年都借耍歌堂机会进行择选意中人,一旦男女情投意合,双方的家长就可通过媒人去说亲,并以猪肉和酒为礼品。举行婚礼时,都要大摆筵席,按传统习惯,婚宴上必须要请寨老参加,新郎新娘饮交杯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