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彝族称谓研究论文

2023-03-05 03:3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彝族称谓研究论文

彝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彝族与哈尼族、傈僳族、拉祜族、纳西族、基诺族等属于同一族源。 关于彝族的族源,迄今众说纷纭,尚无定论,成了人们关注的史学之迷,也是民族学、彝学研究领域里的一大难题。 到目前为止,彝族的族源以土著说、北来说为主。 土著说的观点论据比较充足。它又分西南土著说和云南土著说两种。西南土著说认为,彝族自古以来就居住在祖国的西南,经过人类发展的不同阶段而成为现今的彝族。这种主张的依据,除了汉文文献资料外,更多的是古彝文文献资料和神话传说等。云南土著说认为,云南是彝族的起源地。 彝族少女北来说的观点较为普遍,它认为在六七千年前居住在我国西北河湟地区的古羌人,开始向四面发展,其中有一支向祖国的西南方向游弋。古羌人早期南下的支系与当地土著部落融合,后来形成了西昌地区的邛蕃和云南地区的滇蕃等便是彝族的先民。 南来说只是极少数人的主张,认为彝族是古代夷越人的后裔,是从我国西南边界,甚至是西南各邻国发展起来的。 西来说出自西方人之口,他们认为彝族来自欧洲,与雅利安人同族,或与高加索人种有关;另一种说法是彝族来自西藏。 三千年前彝族已广泛分布于西南地区,即史书中常出现的所谓“越嵩夷”、“侮”、“昆明”、“劳浸”、“靡莫”、叟、濮等部族。 汉朝称“西南夷”。 隋唐以来,彝族先民地区有乌蛮与白蛮的分化,并与其他民族融合而成。 彝族先民在长期形成与发展中,活动范围曾遍及今云南、四川、贵州三省腹心地带及广西的一部分,其核心地区应是三省毗连的广大地区。 彝族历史上一个重要特征,是长时期保持着奴隶占有制度。公元前2世纪的西汉及其以前,彝族先民社会已出现游牧部落与定居农业部落的分化。东汉至魏晋时期,各彝族先民地区继续分化出一批叟帅、夷王,表明在征服濮人等部落的基础上,昆明部落已基本完成从原始部落向奴隶占有制度的过渡。 8世纪30年代,蒙舍诏统一六诏,云南彝族先民联合各族上层建立了南诏奴隶制政权,统治中心在今云南西部大理一带,统治范围达到今云南东部、贵州西部与四川南部,基本上控制了彝族先民的主要分布地区。 南诏奴隶制王朝曾长期统治彝族先民地区,不能不对当地奴隶制的存在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唐天复二年(902),南诏奴隶制王朝的覆灭,意味着彝族先民地区奴隶制随之消亡。两宋300多年中,戎(宜宾)、泸(泸县)、黎(汉原)3州的彝族先民,处在宋王朝与大理政权的相互争取之中,出现了奴隶制经济相对繁荣的局面。与之相配合,奴隶制生产关系出现了强大部落奴役小部落的情况。 蒙古蒙哥汗三年(1253),蒙古骑兵自四川分三道进攻云南,经彝族地区,促使处于分裂状态的各彝族地区出现比较松散的反蒙古联合,开始统一于罗罗族称之下。与之相对应,蒙古贵族加强了对各地彝族兹莫即土长的争取工作,发展为在部分边疆民族地区分封各族首领世袭官职以统治当地人民的土司制度。自1263~1287年,相继在今越西、西昌、屏山、大方、昭通、威宁等地设立彝族土司。 彝族人明代276年间,地跨云、贵、川三省的水西(大方),乌撤(威宁)、乌蒙(昭通)、芒部(镇雄)、东川(会泽)、永宁(叙永)、马湖(屏山)、建昌(西昌)等地各彝族土司(兹莫)连成一片,相互支援,保持着基本上相同的奴隶制度,与低下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各彝族地区基本上可以划分为土司及黑骨、白骨与家奴3个等级。在上述等级关系的基础上,明代水西、建昌、乌蒙等地彝族的土司制度仍然是奴隶制的上层建筑。 康熙、雍正年间,清王朝在彝族地区推行“改土归流”,给土司、土目、奴隶主势力以沉重打击。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部分地区比较迅速地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

彝族的名称来历

解放前,彝族被称为“倮倮”或“夷人”等多种称呼,解放初被称为“夷族”。彝族原来自称“罗倮”,在彝语中“罗”(音)意思是虎,“倮”(音)意思是龙,以两种代表力量与神秘无畏的动物自称,意思是说彝族是勇敢和强大的民族,更多意义上反应了彝族人对自己民族的自豪感,但旧社会各民族之间缺乏交流,外族人称彝族人为“倮倮族”有某些侮辱性。解放以后,国务院开展对各个少数民族名称的确定工作,毛主席和周恩来在北京会见彝族代表研究讨论,在会议上提到以前彝族名称不统一,其中“夷族”、“倮倮族”都有侮辱性的意思,“夷族”也不好,因为夷原意是蛮夷,大家认为新中国是由兄弟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大家应该平等互爱,更不应该有夷内之分,“夷”不利于民族团结。毛主席提出了把“夷”字改为“彝”字,他认为鼎彝是宫殿里放东西的,房子下面有“米”又有系,有吃有穿,代表日子富裕,大家听了很满意,一致表示赞成。从此“彝族”就被正式定为彝族各支系的统一族称。

为什么在攀枝花这边要喊彝族人老彝包,老彝包是什么意思?

刚解放的时候,为了表示对少数民族的亲切。

改变之前的污蔑性的称呼,都使用“同胞”一类的称呼,于是有彝胞、藏胞的说法,但是后来这种说法又逐渐变为带有轻视的称呼。特别是称作“老彝胞”基本就和以前“蛮子”的说法意思差不多了。

解放前没有“老彝胞”的说法,一般就用“彝教”、“老彝教”来作污蔑性的称呼。“彝族”这样的称呼比较中立,“老彝胞”有点不尊敬的意思。

扩展资料

据彝文古典籍记载:远古时代,彝族先民经历了“只知有母,不知有父”的母系社会,石尔俄特为寻找父亲而历经磨难,终于在兹尼石色的暗示下取妻生子,实现了“生子见父”的愿望,彝族社会由此进入了“男娶女嫁”的父系社会时代。

现今的彝族婚俗依然保留了许多原始群婚、抢婚的古老民俗遗风。

彝族婚俗分布于川滇黔桂广大彝区,凉山作为全国最大的聚居区,保留最为完整。而美姑作为凉山的腹心地区,婚俗礼制相对来说最为完备、古朴。

彝族结缔婚姻,实行严格的民族内婚、等级内婚、家支外婚、姑舅表优婚和姨表不婚等制度,并保留着转房、抢婚等形式。一桩婚姻的结缔,需要一定的程序,即为婚前礼仪、结婚礼仪、婚后礼仪三部分,每种礼仪过程又有若干程序。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