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
文/谷艳峰
几年前,我患了一场大病,辗转求治于全国各大医院,接触了不少知名医生,其中两位以不同的方式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他们供职在同一家医院,我曾经在那里住院治疗一百多天,两位都曾做过我的主治医师。
还没见到他们,我就从护士口中知道了这两位专家的故事。他们都是这家医院的权威,均是从医一生,各有建树,明争暗比,谁也不服气谁。
甲医生毕业于名校,经常在全国各大医学杂志发表学术论文,在国内医学界具有相当高的知名度,是多家医学刊物的名誉顾问,一年中有好几个月都要在全国各地飞来飞去地参加学术研讨交流会,即便是像我这样在他们那里长期住院的患者,能得到他的亲自诊治,也是很难得的。
乙医生恰恰相反,师出无门,参加工作后,才从地方卫校进修了个文凭,先后在乡镇和小县城的医院里干了几十年,经验丰富,治愈了不少病人。后来,他当年的一位病人当了副省长,偷偷给他办了手续,把他调进这家省城的医院。据说,他离开时,县城那家医院门口围了好多人哭着喊着挽留。
第一次见到甲医生的时候,我的心情颇为激动。那天他是带着一群学生来查房,年近六十的他面似银盆,满头乌发,精神抖擞,声音洪亮,鼻梁上那副金丝眼镜让人对其主人的渊博充满信任,见到他,我这个久治不愈的病人好像一下看到了希望。
我是胸椎骨折导致中枢神经受损,每次医生都要首先要为我检查神经反应截面有没有下降,他把我的被子揭至腰间,十分认真地轻划、叩击、询问,用笔在我的肚子上做标记,然后,又掀开我下肢上的被子,看足部反应。做完检查之后,他结合我的病情细致地对学生们讲解像我这样的病人治疗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以便将来给高一级医院提供详细的资料。我是十分渴望听到针对我的病情,像他这样的名医有什么看法和治疗建议的,因此听得十分专注。直到他离去,护士为我盖好被子时,我才觉得身上在瑟瑟发抖——虽说病房里有暖气,可毕竟是十月的天啊,何况我还是大病之人!听了那么长时间,始终也没听到我想听的,我未免有些失望,进而甚至有些愤恨起来,感情我刚才挨冻那么久,只是做了一回他讲课的道具而已!
第二周来查房的,就是乙医生了,甲医生去参加一个学术报告团做巡回演讲,要几个月才回来。
看到乙医生,我一下子想起了电视剧里的神医喜来乐:黝黑的面庞,微微躬着腰,如果不是穿着白大褂,还以为是从乡下来的病号呢。他的身后也是跟了一群学生,例行的检查也是一样的程序,只是他在给我做胸部检查时,仅仅揭开了一个被角,掖好被子后才开始做足部的检查,检查完之后,又把我的双脚轻轻抬起来,把被子窝好。然后轻声细语地询问我的饮食,又说了一些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之类的鼓励的话就走了。自始至终没对学生们做任何讲解。我虽然一样还是没听到我想要听的话,可我的心里却没有任何抱怨。现在想起来,我当时最想听的是打保票之类的承诺,一个负责任的医生,是根本不可能那样说的。
乙医生的温言细语和他为我掖被子的情景,让我感觉当时自己就是一个婴儿,而他就像母亲一样对我呵护,温暖而感动……
前些日子,这两位医生都退休了。甲医生从此少有音讯,只是偶尔还会出门做他的学术报告,而乙医生被家乡那家医院高薪聘去,不少省城的患者都追随而至,该医院也随之患者如云,不得不连走廊上都摆满了临时病床。
套用一句老话,病号的眼睛是雪亮的。这种情况,作为曾经被他们诊治的患者,我是最能想象和理解的。
我不敢妄言评判这两位名医的医术哪个更高一些,但我认为,从对待病人的那些细节上来说,乙医生才称得上真正的名医,虽然他只是为我掖好了被子,但这个细微的举动让我觉得他是从内心里把病人放在第一位的。
你好,首先最好能上传你的影像图片。
根据你的描述,轻度的压缩性骨折,无需手术治疗,但是需至少卧床3-4周,之后可以腰围保护下下床活动进行一些简单的活动,但是依然建议,能卧床休息就卧床休息,定期复查X线(2-3个月),随访骨折的愈合情况就可以了,或者年纪小,骨折的愈合一般是没有问题的,如果随访过程中没有出现症状加重,出现下肢疼痛、无力等表现的话(此时需MR检查排除骨折处压迫神经的情况),大概1年就可长好。
希望对你有帮助。
至于
问题分析:
骨折如果不是明显的错位,需要手术校正外,一般都只能靠自身修复功能
意见建议:
胸椎骨折,如不影响到神经,一般愈后基本上可以恢复正常,不会有什么后遗症,不必过份担心。
不是,主要是你要严格卧床,硬板床。但是正常人睡在硬板床上也不舒服。你可以吃止痛药,比如西乐保。然后卧床三个月。这个主要是休息,休息得好就很少有后遗症。如果过早负重就难说。 补充: 关键在于严格卧床。你白天坐着,晚上躺着这样没什么效果。 骨头 完全长好至少需要三个月。所以这三个月是关键时间。你现在着急了,以后就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