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文化是历史上的徽州(前称新安郡)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无论在器物文化层面、制度文化层面,还是在精神文化层面,都有深厚的底蕴和杰出的创造。徽州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徽州文化亦然。东汉、西晋、唐末、北宋四次北方强宗大族的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中原文化,使这块土地逐渐成了华夏名区。完全可以说,徽州文化是对中原文化的包容整合。南宋以降,这里更是文风昌盛,人文荟萃,成了"东南邹鲁"、"礼义之邦"。如果说徽州文化的全面崛起始于北宋后期,明清时期达到鼎盛,那么作为一种极富特色的区域文化,它在全国领取风骚已约有800年之久。
徽州文化内涵丰富,在各个层面、各个领域都形成了独特的流派和风格。如新安理学、徽派朴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派版画、徽派篆刻、徽剧、徽商、徽派建筑、徽州"四雕"、徽菜、徽州茶道、徽州方言,等等。在文化的其他领域,有的虽然没有形成流派,但所出的著名学者和杰出人物,则如秋空繁星,不可胜数。
国内外学者注意对徽州问题的研究,始于本世纪30年代。进入80年代后,以研究徽州历史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徽学"(或"徽州学")概念广为传播,研究朝着科学化方向发展,原徽州地区及国内不少城市及美、日、朝、新加坡等国家都相继成立了专门的研究组织或机构。90年代后,徽州文化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徽学"被誉为与敦煌学、藏学比肩而立的中国三大地方学之一。
徽州,古称新安,自秦置郡县以来,已有2200余年的历史,溯源追本,这里曾先后设新都郡、新安郡、歙州等,宋徽宗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改歙州为徽州,历元、明、清三代,统“一府六县”(徽州府、太平县、歙县、休宁、婺源、祁门、黟县、绩溪,除婺源今属江西省外,其余今皆属安徽省)行政版属相对稳定。1987年11月,国务院批准改徽州地区为黄山市;1988年7月,地级黄山市正式成立,辖三区(屯溪区、徽州区、黄山区)四县(歙县、休宁、黟县、祁门县)和黄山风景区,总面积9807平方公里,总人口147万。
徽州地区是历史上中国经济文化重地,安徽省名中的“徽”字就是由徽州而来。
古徽州是徽商的发祥地,明清时期徽商称雄中国商界300多年,有“无徽不成镇”、“徽商遍天下”之说。以徽商、徽剧、徽菜、徽雕和新安理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派篆刻、徽派建筑、徽派盆景等文化流派构成的徽学,更是博大精深。它与敦煌学、藏学有同样影响。
徽州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密度极大,品位极高,除拥有两处世界遗产外,还有一座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三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一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处世界地质公园,二处国家地质公园,三处国家森林公园和10处国家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一处国家级历史保护街区。 雄踞域中的国之瑰宝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五绝”著称于世,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骄傲,黄山具备“山上有奇景,山下有奇观”的全方位立体之美。西递、宏村世界文化遗产是徽州物质文明的历史遗存,矗立的牌坊代表着徽州人的精神家园,更多的古村落、古建筑体现了徽州远古的繁华和富荣,牯牛降的原始自然传递出徽州大地的久远、淳朴和原生态的珍藏,横亘黄山南北的新安江、太平湖,更增添了黄山水之灵秀。
主要名人:
朱熹(1130—1200),中国南宋思想家。字元晦,号晦庵。婺源人。
陶行知(1891—1946),教育家。1891年10月18日生于安徽歙县。
胡雪岩(1823—1885),著名徽商,人称“红顶商人”。名光墉,字雪岩,绩溪人。
胡锦涛(1942—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绩溪人。
胡适(1891—1962),著名学者。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绩溪上庄村人。
戴震(1724—1777),清代考据学家,思想家。字东原,休宁隆阜人。
方腊(?-1121年),北宋末年农民起义领袖。又名方十三,歙县人,一说睦州青溪人。
程大位(1533—1606),明代数学家。字汝思,号宾渠,休宁率口人。
汪机(1463—1539),新安医学奠基人。字省之,别号石山居士,祁门城内朴墅人。
吴承仕(1884—1939),经学家、古文字学家、教育家。字检斋,歙县人。
弘仁(渐江)(1610—1664),新安画派创始人。俗姓江氏,名韬,字六奇,又名舫,字鸥盟,出家后取法名弘仁,号渐江学人、渐江僧。歙县人。
汪士慎(?-1759),扬州八怪之一。字近人,号巢林,又号溪东外史,休宁人(一说浙江人,或歙县人),流寓扬州。与金农相友善。笔墨习染,逐臻妙境。
相关链接
徽墨
歙砚
徽州古道关隘
【徽安古道】古道名。由徽州府城至安庆府城。从歙县沿徽浮古道至祁门县城,由祁门县城北上,经臂岭、大但、大洪岭至雷湖;转向西北,经琅田、古楼墩至金汉培,入石埭县境;再经横渡、七里、矾滩,沿鸿陵溪北行,过唐家渡,经塔坑、九里冲入贵池县境;经十字路、牌楼、吴田、黄溢至安庆。全程210公里。这条古道,以祁门县境内大洪岭段最为难行。明万历年间,祁门县有儒妇郑氏,曾捐银修辟。其后之年久失修,洪水冲刷,山崩道塞,石瞪剥蚀,几至断绝交通。清道光年间,地方人士捐款整修,凿山平路,改善弯道,加铺石板,路况遂有改观。整段岭路上七里下八里,岭头有石碑二块,一刻修路经过及捐款、开支情况;一刻养护道路规定。现屯溪至安庆已通公路,古道荒废。
【徽昌古道】古道名。由徽州古城至浙江昌化县。出歙县南门,东北行,经渔梁、鲍家庄、呈村降、大阜、霞坑、苏村、粑樟里、三阳、星岭关至浙江昌化县,通杭州。歙城至星岭关62公里。三阳之东,从竹铺至星岭关为高山地带,岭峻路险。其余路段,依山傍河,为走廊地带。星岭关路段相传为1131年岳飞提兵讨杨么过此而建,元代曾整修。这条古道1932年改建为公路。
【徽池古道】古道名。由徽州府城至安庆府城。沿徽州至安庆古道,行至石添唐家渡分路,转向正北,经沟汀、鹪鹩入贵池县境;至虎子渡,沿秋浦河,指北偏西,顺流直下,经高但、殷家汇转。向东北行至贵池城。全程200公里。
【徽浮古道】古道名。由徽州府城至江西浮梁县。从歙县城西行,经棠樾、唐模至潜口,转向西南,经塘贝,跨丰乐水,过塘坞,至休宁徽光,经万安至休宁县城;出休宁县西门西行,经夹溪桥、川湖街、蓝渡、岩脚至界首,过界首至至黟县渔亭;由渔亭西行,经楠木岭至祁门县的横路头、再西行,经金字牌、洪村至祁门县城;由祁门县城再西行,经新岭、小路口、石坑、大北埠、罗村铺至闪里;由闪里南下直趋浮梁县城,全程200公里。潜口至塘坞10公里,路宽之至3尺,石板路面;徽光至休宁县城10公里,路宽7尺,其路中为石板路面,宽1.5尺;休宁县城至渔亭28公里,蓝渡桥南沿横江至岩脚段古道尚存,路宽7.5尺,路中石板路面宽1.2尺;渔亭至祁门县城27公里;祁门县城至浮梁县城125公里。徽浮古道横贯徽州西部,是古代驿道。现在这条路的大部分路段为慈张公路所利用。
【徽泾古道】古道名。由徽州府城至泾县。出歙县城向东北行;经吴山铺、牌头、新管、上新入绩溪县境;经临溪、雄路至绩溪县城;从绩溪县城向西北行,经高村、翠岭、镇头、浩寨至分界山(绩溪、旌德县界);过分界山,经七里铺至旌德县城;由旌德县城再向西北行,经新桥、柳山铺、高口铺、三溪铺至浙溪入泾县境;再北上,经榔桥至泾县城。全程94公里。歙绩段30公里,道路平坦,路宽6至9尺,修建慈张公路时被利用。绩溪县城至旌德县城段古代设有驿铺,自唐至清,为官员往来宣州、徽州的官道之一。其间,翠岭段陡峻难行。宋代在翠岭设立关寨,名"翠岭关",1555年在关头重建城蝶,为军事要塞。清康熙年间,耿精忠响应吴三桂反清,攻绩溪,翠岭一带是两军争夺的战场。宋王安石为江东提刑时,由江西经徽州赴宁国府,经过此道,有"夜过翠岭月明中"诗句。清人施润章亦有《过晕岭》诗:"崇冈郁峻脂,鸟道绕山腹。仰探白日短,俯瞰阴霞伏。鱼贯渡行人,马瘦艰踝囹。春晴多好风,吹我岩壑绿。农耕岭上云,妇饭溪中犊。羁心旷登陈,瘠土见风俗。华阳灵迹闪,杖策寻石屋。 50年代,镇头以北,沿古道走向建成绩溪至旌德公路,翬岭古道已少行人。
【徽开古道】古道名。由徽州府城至浙江省开化县。出歙县城西门,过太平桥西南行,沿丰乐水直上,绕过圣僧庵,经七里头、冷水铺、梅村至岩寺;自岩寺向南行,经于村至莫墩,转向西南行,进入屯溪;由屯溪再甫行,经阳湖、临溪、汉口至珍源(古为休宁、开化县界),再前行,越马金岭,直趋浙江开化县城)歙县至屯溪段路宽3至4.5尺,现绝大部分为兴建芜屯公路所利用。屯溪至开化段为石板路面,现在大部分路段为屯开公路所利用。
【徽宁古道】古道名。由徽州府城至宁国县。沿徽径古道至绩溪县城,由绩溪县城向东北行14公里至丛山关,出关入宁国县境再向东北行,经金沙、三十八号桥至宁国县城。此道古代设有驿铺,是官员往来徽州的官道之一。明程敏政由京城返乡,经此道过丛山关,曾赋诗:"江南江北路迢迢,马上朱颜觉渐调。今日故乡初入眼,丛山关下巧溪桥。"此道现为慈张公路所利用。
【徽青古道】古道名。由徽州府城至青阳县。出歙县北门,西北行,过万年桥,经富惕至许村;由许村北上,经五猖庙、茅舍、茶但至窘岭关;过菩岭,入太平县境,至上岭脚,经谭家桥、感样里、迄溪、马兰地、三口至仙源;西行至甘棠,转向西北,经秧溪河至广阳,广阳北上直通青阳县城。此路多为石板道,石面光滑,路宽3至6尺。
【徽婺古道】古道名。由徽州府城至婺源县。自歙县至屯溪,从屯溪起,向西南行,经黎阳、高枧、瑶溪、新村、霞阜、龙湾至五城;转向南,经山斗、于金担、官铺街、黄土岭、下但,出休宁县界,前行通婺源县。瑶溪至五城段古道仍存,石板路面。其余路段多为公路利用。古时,此道为婺源和徽州的联系孔道,婺源茶叶由人力通过此道挑运至休宁龙湾,然后由水路或陆路运屯溪;由屯溪运去食盐、布匹、粮食和其它日用品。休宁西南部的茶叶及其它土产,也大部分由此道运至屯溪交流。 "
【徽饶古道】 徽饶古道始建于唐代,均用长约4尺青石板条铺砌而成的,由长江以北通往徽州、饶州等地的客商必经之道,故被称“古徽道”,“徽饶道”即属旧时的“国道”。 徽饶古道穿越是徽道的其中一段,全程15公里左右,由于年久失修,现在尚未完全开发,沿途断崖峭壁林立,崇山峻林,自然风光秀丽,适合初级户外爱好者的穿越体验。
【江南第一关】关隘名。又名逍遥岩。位于绩溪县伏岭乡东部。海拔424米。乃徽州至杭州古道要隘。危岩陡绝,南北夹峙,上多怪石,下临深渊。1257年绩溪县人胡旦,随山势开凿瞪道,以便行旅。元大德和明成化年间曾重修。从关脚至隘口瞪道约1400余阶,部分绝壁嵌入2米长花岗岩石条,筑成瞪道。关门由四根巨大石条横架在天然石住上构成。东西两媚分别镌有"徽杭锁钥"和"江南第一关"字样。关东施茶亭旁岩石上,刻有记古道小史碑文。关名为明胡宗宪所取。
徽州塔桥
【下尖塔】塔名。位于徽州区潜口村南。建于1544年。塔七层八角,底层直径约10米,层层缩小,外观如锥,俗称"潜口锥"。塔空心仅两层,第一层:四面砌须弥座,墙上绘有佛像,第二层壁间嵌砖雕楣匾,内镌"翼峰"二大字,旁署"嘉靖二十三年甲辰岁,竹溪翁汪道植谨立"。其余五层为实心。现塔檐及顶部已毁,为徽州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岩寺塔】塔名。位于徽州区岩寺镇北,西临丰乐河;又名水口塔。始建于1544年,清康熙、道光年间曾作修葺。七层八面,高约66米,底径约8米,逐层略内收。塔楷底层外伸1.5米,向上逐层加码,至第七层檐出3米,使上层檐水直滴至地,为古塔奇构。塔内有砖阶自复壁中盘旋而上,每层皆有佛龛、金匾。清末塔檐被焚,1914年塔顶又被雷击倒坍,现仅存珠墩以下砖砌塔身。塔东有凤山台,与塔同时建造。传说初建时,以塔为笔,以台作砚,以塔西余公桥(已毁)当墨,预示岩寺镇文运昌盛。现为戳州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园林水口
【徽州园林】区域园林名称。作为供游憩、文化娱乐、起居要求而兴建的徽州园林,有文献可稽者,从北宋开始。宋政和年间绩溪许润构乐山书院,建有天月亭、南楼等小筑,常登览其上。婆源朱氏园有池,有亭,朱韦斋写有"方塘荫瓦影,净见鲸鲤行"的诗句。宋至元代,徽州私家园林营筑较多,其中著名的有:宋绩溪乐山书院,婆源朱氏园,歙县醉园、先月楼,休宁竹洲吴氏园亭、首村朱氏园亭、东野山房、璜原吴氏园亭、龙源赵氏园亭,黔县培筠园;元代休宁有林泉风月亭、醉经堂、月潭朱氏园亭、秋江钓月楼等。除黔县培筠园尚存部分水石遗构,其余已不存,只能从有关文献中了解当初的面貌。明清时期,徽商将大量的金钱投入园林建设,使徽州园林达到极盛。徽州区西溪南村老屋阁右侧的私家花园,面积仅400多平方米,营构极精,花园内遍植花木。左侧为一方池塘,称"渔翁塘",养荷放鱼,供人观赏垂钓。池畔建绿绕亭,老屋阁住宅拱立池、园之中,意境清新恬适。岩寺镇有八大名园:娑罗园、菜园、檀山苑、西墅、会心园、茂林修竹、香雪窝、方氏园。村落水口原为风水而建,通过人们的经营,楼、台、亭、阁、塔、桥隐现于古树绿荫丛中,成为普通村民休憩娱乐的场所,是中国最早的公园形式。歙县郑村经郑氏族属的经营规划,全村景致呈现园林化意境,族人郑九夏曾作《十二景图》,每图题诗一首,是人工造园与自然景观相结合的较早范例。徽州园林崇尚自然,就形造景,寓情于景(参见[竹洲吴氏园亭])。尤其"新安大好山水",处处是景,借景入园,全无人工雕饰的痕迹,为徽州园林的最大特色。
【果园】庭园名。位于徽州区西溪南村。始建于明,盛于清。当年园内有亭台楼阁,假山湖池,曲桥石堤,名花修竹。四周花墙围筑,园内景致迷人,花香鸟语,四季如春。此园相传为江南才子祝枝山所设计,今大部分毁于兵灾,仅存假山、仙人洞、湖池及部分围墙遗址。
【潜口水口】水口名。位于徽州区潜口村。紫霞峰为黄山山脉南侧起点,有"黄山第一峰"之称,此峰位于潜口村南侧,山下溪水婉蜒而过,石板大道直通村中心,水口即设于此。紫霞峰高不到50米,呈环抱状。山顶古树茂密,以甜丘树和枫树为主。石板道两旁遍植紫荆花。山拗处原建有观音大殿,观音塑像后有泉水流出,甘甜清凉。寺院除大殿外,二厢有附房供僧人住宿。院内地面全用石板铺筑。顺溪水,过小桥,迎面筑有灵官殿。石级迂回而上,有览胜亭。每逢节日或休闲时节,村人常到此游览或祈祷。
1978《秦末农民战争的光辉历史不容纂改》(《安徽师大学报》1978年第 四 期)1984《论封建统治者的经济政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阜阳师院学报》1984年第一、二期)1985《胡适之父铁花先生评传》(《安徽史学》1985年第一期)1986《论徽商与封建宗族势力》(《历史研究》1986年第二期、《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1988年第一期)1987《从系统论和角度重新探讨几个史学理论问题》,《历史研究方法论集》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社会科学家》1987年第一期《胡铁花年谱述略》(《安徽史学》1987年第四期)1989《阮弼评传》(《安徽史学》1989年第一期)1990《论徽州海商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中国经济史研究》1990年第三期)《明清徽商心理研究》(《纪念粱方仲教授学术讨论会文集》中山大学出版社1990)1991《明清徽州的家庭与宗族结构》(《历史研究》1991年第一期)《明清徽商木商考》(《学术界》1991年第二期)《评臼井佐知子的学术思路》(《安徽史学》1991年第四期)《争储失败、贬为猪狗的胤祀和胤礻》《皇子传》河南人民出版社《徽商及其网络》臼井佐知子著,唐力行整理,《安徽史学》1991年第四期1992《论商人妇与明清徽州社会》(《社会学研究》1992年第四期)《论徽州商人文化的内涵、特点及其历史地位》(《安徽史学》1992年第三期》)《论徽商的形成及其价值观的变革》(《江淮论坛》1991年第二期)1993《胡适:徽州历史上的第三个文化伟人──试析胡适与徽州文化》(《现代学术史上的胡适》三联书店1993);《论徽州商人文化的整合》(《安徽史学》1993年第三期)1995《徽州方氏与社会变迁──兼论地域社会与传统中国》(《历史研究》1995年第一期)《社会转型期江南宗族的变迁》(《地域社会与传统中国》西北大学出版社1995)《徽州汪氏家族的迁徙与商业活动》臼井佐知子著,唐力行整理,《江淮论坛》1995年第一二两期连载1996《关于〖日本碎语〗的碎语》(《安徽史学》1996年第四期)《胡适的商业观》(《开放时代》1996年五、六期)《胡适论商人与社会转型》(《胡适研究丛刊》第二辑,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1997《论徽州宗族社会的变迁与徽商的勃兴》(《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7年第三期)《也谈无徽不成镇》(《炎黄纵横》1997年第四期)《无锡人文精神的历史考察》(《吴文化资源研究与开发》吴学研究专辑3,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1998《评吴仁安著〖明清时期上海地区的著姓望族〗》(《历史研究》1998年第二期)《〖家庭、社区、大众心态变迁〗国际学术研讨会简述》光明日报1998年12月11日1999《论商品经济的发展与苏州社会的变迁》,(《家庭、社区、大众心态变迁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黄山书社1999《评范金民著〈明清江南商业的发展〉》(《江海学刊》1999年第6 期)《徽州学研究的对象、价值、内容与方法》(《史林》1999年第3期)《徽州方氏的迁徙与社会变迁》(《中国谱牒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0月)《略论新儒学与现代化》(《现代化理论与苏南发展》,苏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4月)2000《从碑刻资料看明清以来苏州社会的变迁──兼与徽州地区比较》(《历史研究》2000年第一期)《论徽州宗族社会的变迁与徽商的勃兴》,《区域、社会、文化——“区域社会比较”国际学术研讨论集》,重庆出版社2000年《新安商人在江南的迁徙与定居活动探微》,《中华谱牒研究——迈入新世纪中国族谱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中国传统社会的群体——商人》,《中国社会史论》,湖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超越传统——宁波帮的近代化历程·序》,西南师大出版社2000年版。2002《重构乡村基层社会生活的实态——关于徽州古村落的历史人类学考察之一》,《中国农史》2002年第21卷第4期。《徽州方氏与社会变迁》,载《学思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徽商在上海的迁徙与定居活动探微——从家谱与乡镇志的结合点重构社会生活的实态》,载《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华中师大出版社2002年版。《徽商在上海市镇的迁徙与定居》,《史林》2002年第1期。2003《徽州宗族研究概述》,《安徽史学》2003年第2期。《庙会:神圣·凡俗》,中华读书报,文史天地版,2003年6月11日.《徽商的绅士风度》,《史学月刊》2003年第11期。《重构乡村基层社会生活的实态——值得深入考察的徽州古村落宅坦》,载于《中国农业与农村变迁研究——跨学科的对话与交流》,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版。2004《明清以来徽州、苏州的区域互动与江南社会的变迁》,《史林》2004年第2期。《从杭州的徽商看商人组织向血缘化的回归——以抗战前夕杭州汪王庙为例论国家、民间社团、商人的互动与社会变迁》,《学术月刊》2004年第5期。《历史视野中的徽学——走出一府六县》,《社会科学报》2004年7月1日。《近世苏州徽州的互动及其经济社会变迁的差异》,《明清以来江南社会与文化论集》,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区域史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历史教育问题》2004年第5期《明清徽州古村落宗族生活实态——以徽州绩溪宅坦村为个案》,韩国《史丛》。《徽学研究的对象、价值、内容与方法》,载《论徽学》,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巨贾何负鸿儒——明清时期徽商的绅士风格》,韩国《史林》第22期,2004年12月2005《20世纪上半叶中国宗族组织的态势——以徽州宗族为对象的历史考察》,《上海师大学报》2005年第1期。《朴元熇著〈明清徽州宗族史研究〉》,《历史研究》2005年第2期《怎样的互动促成了江南的繁荣——以十六世纪的苏州与徽州为例》,《北京日报·理论周刊·文史》,2005年5月23日。2006《从徽学研究看区域化的中国近代史研究》,《学术月刊》2006年第3期2007《“千丁之族,未尝散处”:动乱与徽州宗族记忆系统的重建——以徽州绩溪县宅坦村为个案的研究》,《史林》2007年第2期《不思量自难忘:我在十年浩刼中的遭遇》,《史林》2007年增刊。2008《从区域史研究走向区域比较研究》,《上海师大学报》2008第1期《整体史视野下的学术新求索——评﹤江南场景:社会史的跨学科对话﹥》,《近代史研究》2008第二期《明清江南市镇的行政管理一文的评点》,《学术月刊》2008第7期《超越地域的疆界——关于区域与区域比较研究的一点思考》,《史林》2008年第6期
一、专书:《李贽》(与他人合作) 广东人民出版社, 1976年。《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 安徽人民出版社,1983年。得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空一等)。明清广东社会经济研究 (主编与撰稿人) 广东人民出版社,1987年。《广东航运史(古代编)》 (主编与撰稿人)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9年。《清代全史 (第五卷)》(与韦庆远合同主编并任撰稿人) 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得中国社会科学院1977--1991年优秀科学研究成果奖。《清代区域社会经济研究 》(主编兼撰稿人) 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珠江三角洲历史、地理、经济情况及南洋华侨发展史 》(与王赓武、许学强合著,霍英东写前言,作为第二届世界华商大会指定参考书) 香港:第二次世界华商大会印行,1993年11月。《珠江三角洲社会经济史研究》 台北:稻禾出版社,2001年1月出版。《中国传统社会经济与近代化》 (主编兼撰稿人) 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出版。二、论文:2002. 《徽州社会文化史探微》序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徽州文化研究》序 黄山市徽州文化研究院编,黄山书社出版。2001.《千年徽州杰出历史人物传》序 黄山市政协文委办编辑出版。站在时代的制高点,共推徽学研究院 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主编:《徽学》2000年创刊号 安徽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出版。移民与珠江三角洲海洋经济化 刊于《中国海洋发展史论文集》第八集,页23--71台北:中研院出版。2000 . 《徽州学概论》序 一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12月出版对学术执着追求、一丝不苟的儒雅学者梁方仲 张世林《学林往事》下册,页1295----1312,北京:朝阳出版社,2000年3月版。历史的主流:改革、开放 (应广州日报专约) 《广州日报》2000年5月28日我与区域社会史研究 接受上海:《历史教学问题》特约记者邓京力博士访谈,于该刊2000年第6 期(12月15日)页14—17。1999. 雍正是否夺嫡纂位? 香港:《文学与传记》1999年第 7 期,PP.29—36我与区域社会经济史研究 张世林编:《学林春秋》三编下册,PP.609--626,北京:朝华出版社,1999年12月版。粤商与广东的航运业近代化:1842---1910 (与林 录合作) 香港:张伟保、黎华标主编:《近代中国经济史研讨会1999论文集》页193--215,新亚研究所1999年9月出版。《古代商人》序,PP.1--6,合肥:黄山书社,1999年9月出版。海瑞唯求合法,不恤流俗的精神 广州:《广东社会科学》1999年第1期。著名经济史家梁方仲传 香港:韩文甫主编:《文学与传记》第一期82--89页1999年4月15日出版。1998.明代后期广州市场的转型与珠江三角洲社会变迁(与林 禄合作)台北:《明史研究专刊》第12期 PP.265--289, 1998年出版。人口与现代化 桂林:《社会科学家》1998年第4期,PP.4-7;又山东时代文化发展中心编:《中国社会发展战略研究文汇》;成都市时代经济研究中心编:《新世纪的思索--中国当代改革发展文集》。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人口学与计划生育》C5 1998年4期;语丝:为学与为人 桂林:《社会科学家》1998年第4期,封2。从区域社会经济史的研究现状谈及21世纪历史学的命运 桂林:《社会科学家》1998年第4期,PP.8--10。中国人口问题的由来与出路(增补稿)广州《羊城晚报》1998年3月2日、3月9日、3月16日、3月23日连载;《光明日报》社编的《文摘报》1998年3月29日摘要转载。华侨华人文化与珠江三角洲社会经济 《华侨华人文化研讨会论文集》(《开放时代》增刊)PP.246--259, 1998年3月出版。明清珠江三角洲沙田开发与宗族制(与林 禄合作) 《中国经济史研究》1998年第4期。儒学传统文化与徽州商人 《安徽师大学报》1998年第4期,又《98 国际徽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页21--46。珠江三角洲风情纵横谈-----与南方日报记者王进江的对话 《南方日报》1998年1月6日第15版。1997. 明清珠江三角洲土地制度、宗族与商业化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30周年纪念专号)1997年第6期,PP.245--261;又武汉大学《中国前近代史理论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PP.702-725;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国人口问题的由来与出路 《岭南文化时报》1997年116期。从族谱看珠江三角洲的宗族伦理与宗族制的特点 广州:《学术研究》1997年12期PP.41--46。明末珠江三角洲社会的忠实记录 ---介绍崇祯年间的档案汇编《盟水斋存自牍》一书 广州:《广东社会科学》1997年第1期,PP.74-77。1996. 徽州与珠江三角洲宗族制比较研究 北京:《中国经济史研究》1996年第4期PP.1--9;合肥: 周绍泉、赵华富:《95国际徽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PP.1-19,安徽大学出版社,1997年10月出版。邀游于学海,与东西方汉学家对话 __评介《国外关于中国古代史的研究评述》一书,广州:《学术研究》1996年第6期。也谈电脑 广州:《华夏》1996年6期1995. Notes on the Territorial Conneections of the Dan,in David Faure, HelenF.Siu (ed), Down to Earth: The Territorial Bond in South Chin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PP.83--88.明清时期的徽刻与版画 (与居蜜合作) 合肥:《江淮论坛》1995年第2期,PP.51-59,又收入赵华富主编:《首届国际徽学学术讨论会文集》PP.288--304,合肥:黄山书社 1996年12月出版。王佐与他的鸡肋集(<鸡肋集>校注本前言) 中山大学出版社,1995年.PP.6-15。地利、传统市埸与珠江三角洲的海外贸易 中山大学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与管理研究中心编:《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新透视》,PP.105 -114,中山大学出版社1995年4月。地权、法权与家族主义(与居蜜合作) 广州:《现代与传统》PP.65--71, 1995年(9月)第2期。1993. A Note on the Official Documents preserved in the Meng Shui Studio(Meng shui chai ts'un-tu) W.Mote, THE GEST LIBRARY JOURNAL, VolumeⅥ.Number1, pp.55-70. Printed at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3。珠江三角洲的社会变迁。 广州:《现代与传统》创刊号,PP.10-16, 1993年7月出版。又收入唐力行主编:《家庭、社区、大众心态变迁》页242-254,合肥:黄山书社,1999年10月版。市埸大潮推出千年变局------与新华社记者王志纲的对话录 《南风窗》1993年第1期又见王志纲《行成于思》页325—348,广东经济出版社1998年出版。1992. 海上丝绸之路与广州(与张难生合作)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1992年第 1 期,pp.207-223;又:Beijing: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1992. No.2.pp.191-214。珠江三角洲的开发与商品经济的发展(与许檀合作) 中山大学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编:《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回顾与前瞻》, 中山大学出版社,1992年,pp.51-58.略论海忠介公精神 广州:《广东社会科学》 1992年 第2期珠江三角洲的开发与商品经济的发展 (与许檀合作) 中山大学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与管理研究中心主编:<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与管理> 1992年第5期.从丑小鸭到美天鹅—试论珠江三角洲经济腾飞之源(与许檀合作)广州:《商界》1992年第一期.珠江三角洲经济腾飞溯源 羊城晚报 1992年8月26日第3版 .《晚晴吟草》序 海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出版1991. 明清广东蛋民生活习俗与地缘关系 厦门:《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1年第1 期pp.56-62。略论雍乾时期社会经济的结构性变迁 厦门:《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1年,第4期pp.33-45。余思伟:《中外海上交通与华侨》序 暨南大学出版社 1991年8月.1990. 《明清土地契约文书》简介 (与刘志伟合作) 北京:《中国史研究》1990年第1期,pp.161-163。Social and Economic History of Guangdong Province: state of the Field,(与陈春声合作) Late Imperial China. Vol.Ⅱ,No.2 (1990)。十九世纪下半叶夏威夷华人首富陈芳 北京:《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0年第4期,pp.26-30。又,林天蔚:《亚太地方文献研究论文集》PP.321--329, 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1991年。1989. 明清广东航运组织与地缘关系 广州:《广东社会科学》1989年第4期, pp.66-73。1988. 广东古代航运史的几个问题 广州:《广东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 pp.97-107。论中国社会经济史的区域性研究 北京:《中国经济史研究》 1988年 第1期,pp.155-160。中山县移民夏威夷的历史考察 北京:《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88年 第3期。明清珠江三角洲人口问题 北京:《清史研究集》第6集,pp.141-168,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夏威夷游记 《华夏》 1988第6期1987. 明清珠江三角洲商人与商业活动 北京:《中国史研究》 1987年 第2期;pp.41-56。又,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明清档案与历史研究--中国历史档案馆六十周年纪念论文集》PP.298--321, 中华书局 1988年5月出版。清代广东航运与社会经济 厦门:《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1987年 第 4 期,又,收入白寿彝主编:《清代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pp.457-471,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0年。明代广东的造船业 广州:《学术研究》 1987年 第6期。谈区域社会经济史研究 厦门:《<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7年第3期,pp.99-102。略论珠江三角洲高利贷资本 (与谭棣华合作) 收入《明清广东社会经济研究》pp.176-205, 广东人民出版社, 1987年。1986. 评介《华北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 北京:《历史研究》 1986年第6期,pp.74-80。论珠江三角洲农业商业化 厦门:《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6年第2期PP.16-29。1985. 清代中后期珠江三角洲豪族赋税征收问题 (与谭棣华合作)北京:《清史研究问题》1985年第2期, pp.1-4。徽州学在海外 合肥:《江淮论坛》 1985年 第 2 期。论珠江三角洲的族田 (与谭棣华合作) 收入 《明清广东社会经济形态研究》,pp.22-64, 广东人民出版社,1985年。梁方仲传略 北京:《现代中国社会科学家》 pp.257-269, 书目文献出版社,1985年。1984. 明清珠江三角洲农业商业化与墟市的发展(与谭棣华合作) 广州:《广东社会科学》1984年 第2期, pp.73-90;《明清广东社会经济研究》PP.57--97,广东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1983. 徽商利润的封建化与资本主义萌芽 广州:《中山大学学报》 1983年 第1期;《中国史研究》编缉部编:《中国封建经济结构研究》,pp.254-277,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5年出版;《江淮论坛》编辑部编:《徽商研究论文集》PP.382--406,安徽人民出版社,1985年10月出版。《挡房论史》跋 香港:《抖擞》 1983年 11月号。1982. 明清佃仆的身份地位 福州:《中国古代史论丛》 1982年 第 1 期。释“火佃” 北京:《中国史研究》 1982年 第 3 期。徽商的衰落及其历史作用 合肥:《江淮论坛》 1982年 第3期。《江淮论坛》编辑部:《徽商研究论文集》,安徽人民出版社,1985年10月出版。封建宗族势力对佛山经济的控制及其影响(与谭棣华合作) 广州:《学术研究》1982年 第6期。1981. 关于徽州佃仆制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 1981年 第 1 期, pp.181-196。又见北京: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1981. 1. PP.90-119。1980. 试论徽州商人资本的形成与发展 北京:《中国史研究》 第3期,pp.104-118。又见《江淮论坛》编缉部编:《徽商研究论文集》pp.359-381,安徽人民出版社,1985年10月。1979. 明清佃仆制试探 广州:《中山大学学报》 1979年 第 2 期, pp.57-84。本文得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1978. 也谈<辍耕录>中的扶箕诗 北京:《历史研究》 1978年 第9期 pp.94-96。从祁门善和里程氏家乘谱牒所见的徽州佃仆制 广州:《学术研究》1978年第4期。1974. 略论李贽 广州:《中山大学学报》 1974年 第 3 期。1973. 厚今博古的专家秦始皇 广州:《中山大学学报》(复刊号)。《南方日报》1974年3月23日三、教材: 简明中国通史(古代部份) (任主编与撰稿人)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科打印出版,1977年。四、译作: 居蜜《1600-1800年的土地占有制与宗法制》 厦门:《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2年第2期, pp.55-73.宋汉理 《‘新安大族制’与中国士绅阶层的发展》 厦门:《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1982年 第3期, pp.55-73; 又1983年 第2期 pp.43-5;又见《江淮论坛》编缉部编:《徽商研究论文集》 pp.273-313。魏安国《清代华南地区‘一田二主’的土地占有制广州:《广州研究》1982年第3期。苏耀昌《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与华南丝织业》 陈春声译 叶显恩校并作序,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198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