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许多人都写过叙事结构的探究吧,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桃花扇》象征与叙事结构的探究,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摘要 :《桃花扇》是明清传奇戏剧的代表巨作,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其象征与叙事结构的巧妙运用。因此本文从该剧的象征叙事结构的叙事手段、结构方法和意象三方面入手,深入探究作品的主题、情节冲突、整体结构以及象征叙事结构产生的艺术效果。
关键词 :《桃花扇》;象征;艺术效果;叙事结构
一、引言
《桃花扇》是清代著名戏曲作家孔尚任(1648~1718年)的代表作,在明清传奇历史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时,“王公荐绅,莫不借钞”,“歌台演出,岁无虚日”。这一著作标志着继汤显祖以来中国戏剧的新巅峰,孔尚任也因此与《长生殿》的作者洪升并论,被称作“南洪北孔”。
孔尚任在刻本卷首还特地撰写了《桃花扇考据》一文,详细列出了创作该剧所参考的文献的细目,全书有上下两卷,共40出(上下本首末又各加了一出,实际共有44出),以桃花扇贯穿始终,以赠扇,题扇,溅扇,画扇,寄扇,裂扇构成基本剧情。
《桃花扇》在叙事结构的安排上精妙严谨,梁启超在其《小说丛话》曾赞扬道:“但以结构之精严,文藻之壮丽,寄托之遥深论之,窃谓孔云亭《桃花扇》冠绝千古矣!”由此可见,除了词藻的修饰和情感的流露,戏剧的叙事结构也非常重要。戏剧的叙事结构包括很多方面,比如叙事的语法结构,叙事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等。从叙事结构的角度探讨能够补充和发展《桃花扇》的研究。本文主要探讨《桃花扇》中体现出的象征叙事结构以及套式双重结构。这两点是《桃花扇》较其他戏剧而言更为突出的创作特色,而且使该剧成为明清传奇的压卷之作。
二、《桃花扇》及其相关研究
自《桃花扇》成文便一时洛阳纸贵,在当时主要是用来传阅和舞台表演,却并没有涉及到研究。19世纪末以来,对《桃花扇》的研究才开始起步。
2.1《桃花扇》的研究
民国初年,受西学东渐的影响,王国维、梁启超等人接受了西方的哲学与美学观念,从哲学、美学、伦理价值以及社会政治的角度阐述《桃花扇》的内涵或者用来激发民众的爱国热情。辛亥革命至1949年间,对《桃花扇》的研究由古典转向现代化,主要是借史来阐发民族意识,但是受到国内政治局势的影响,对《桃花扇》的学术研究难以深入展开。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桃花扇》的研究工作进入了新阶段且发展迅速,20世纪以来研究视角越来越多元化,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广。
近年来,《桃花扇》的研究者们主要从艺术审美的角度讨论《桃花扇》,如李瑛、尹志鹏(2011)认为孔尚任的《桃花扇》是中国古典戏曲中思想性与艺术性结合得最为完美的杰作之一,其审美意蕴的最关键所在是将离合之情与兴亡之感融合起来并别出心裁地构建表达出来。还有许多学者从比较法来研究《桃花扇》,如赵秋棉(2004)有少数学者从《桃花扇》与传统文化关系的角度进行分析,[3]如张松辉(2000)的《谈<桃花扇>中的道家道教思想》。
2.1《桃花扇》的叙事研究
然而,从叙事方面对《桃花扇》的研究屈指可数,例如2014年张宇从叙事策略来浅析《桃花扇》,他认为《桃花扇》在创作中既承袭了传奇创作传统,又别具匠心,以角色叙述者、多声部叙事、时间的扭曲等多种叙事手段将历史真实与传奇元素相结合,不仅营造出历史的真实感,而且显现出清代文人传奇的叙事追求与主体意识。研究者们在近10年内才对《桃花扇》的叙事结构有所开拓,例如李多娇(1998)从意象结构角度浅谈,她认为“桃花扇”如草蛇灰线贯穿全剧。“桃花扇”不仅仅是一个文体的代码,一个多边的隐喻,更是全剧重要的意象结构的载体,不仅承载着一个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而且承载着一代兴盛衰亡的南朝历史。孙敏强(2006)也从意象结构来分析,他提出作为中心意象,“桃花扇”具有特殊的艺术效应与结构功能,它使整个作品的艺术结构和形象体系别开生面,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成为“曲珠”说的成功范例和最好注脚,具有特殊的美学意义和理论价值,他认为孔尚任对中国叙事文学文论做出了创造性的贡献。吴瑞霞(2006)从李渔关于戏剧叙事应以“一人一事”为剧情枢纽的“立主脑”理论分析了《桃花扇》的剧情结构,得出李香君一人,“却奁”一事,是《桃花扇》所立之“主脑”。袁韵(2011)认为《桃花扇》叙事结构的成功向来为人所欣赏,是该剧艺术成就的一个重要方面。《桃花扇》叙事艺术结构的美学特征主要体现在杂而不越"的整体美、"草蛇灰线"的谨严美和"不奇而奇"的曲折美这三方面。还有张鹏(2014)提出《桃花扇》在叙事上有着多重结构。首先,《桃花扇》叙事的功能结构是具有普化范式的叙事单元的组合;其次,《桃花扇》叙事的语法结构是有着多条叙事线索的复合型叙事序列;再次,在该戏的文本内部,还隐藏着一个叙事的深层结构,它是文本叙事的内在动因,指明了其情节发展的脉络和终点。
从叙事结构研究戏剧这一视角较新,但国内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晚,目前的研究还不够全面,值得研究的内容很多。例如从象征叙事结构这一角度进行深入研究可以进一步推进戏剧叙事结构的发展。因此本文决定从叙事结构这一方面着手来探讨《桃花扇》的价值, 希望对《桃花扇》的研究以及对整个戏剧研究领域起到绵薄的贡献。
三、《桃花扇》中的象征叙事结构
Kirby(1987)编撰的《简明现代思潮辞典》“象征”条目写道:一个形象是一个经验或一个对象的具体描写;要是在具体形象之外,尚有第二层含义的话,那么,形象就变成了象征。象征的主要手法是把具体的人和事物抽象成象征物,再折射出哲理。叙事指的是叙述故事情节。所谓的象征叙事就是将象征手法融入到故事情节的叙述中去。在巴尔特的《S/Z》一书中把文本看成是符码的编织物或网络,并将这些混合与交织着的符码分为五种,其中的象征性符码是指叙事行为中文字符号的`象征性作用。因此,我们可以用文本符号的象征性来分析戏剧的张力所在。所谓象征叙事结构是作者通过特殊的叙事手段和结构方法来构设出贯穿全局、带有特定象征意味的意象,对作品主题、情节冲突、整体结构起到推进、润色等艺术效果以及其他的效果。叙事结构与象征的巧妙结合并且运用于戏剧作品,使戏剧的表层与深层的二元因素发挥到极致,也使其文化品位得到提升。
3.1《桃花扇》的叙事手段
从叙事手段上来说,《桃花扇》一文设置了一个贯穿全剧的中心意象即“桃花扇”并通过娴熟的象征手法来展开叙事和揭示主题。“桃花扇”奇就奇在它的象征意义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叙事的不断进行不断变化着,正是这种变化使得该剧主题一步步得到升华。“桃花扇”这柄定情信物原本只是侯方域和李香君爱情的美好象征,也只会让人对一对才子佳人的美好未来充满期待和祝福。但是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桃花不仅会让人联想到女子的美貌,爱情的美好,娇艳无比的桃花生性却柔弱,让人不禁联想到“人面只今何处在,桃花依旧笑春风”等诗句,很自然地带给读者一些悲伤的情怀,让人们感怀物是人非,容颜易逝以及爱情的悲剧。孔尚任在《桃花扇小识》中说道“惟美人之血痕,扇面之桃花,啧啧在口,历历在目,此则事之不奇而奇,不必传而可传者也。”李香君誓死守楼明志,血溅诗扇后这柄扇子就有了更为深刻、耐人寻味的意义。可见,随着情节的曲折发展,“桃花扇”象征的内容也由美好渐渐转为凄凉。作为明清历史传奇的代表作,侯李爱情的离合只是表层,是艺术媒介;南朝的兴亡才是主旨,是艺术意蕴。“桃花命薄,扇底飘零”,这柄“桃花扇”见证了爱情的离合悲欢,也见证了国家的兴衰存亡。象征作为该剧的重要叙事手段,将“桃花扇”的积淀意义与主旨旋律成功地融为一体,赋予该剧深刻的历史韵味和哲理意义。“桃花扇”的奇妙象征对于全剧叙事结构的建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2《桃花扇》的结构方法
从结构方法上来说,“桃花扇”作为全剧最核心的结构线索,融会贯通了全文,完美地实现了双线结构的叙事。与其他明清传奇所不同的是,孔尚任还别出心裁地将套式结构与双线结构巧妙结合,构成了独特的套式双重结构。爱情的离合与国家的兴亡无不与这把“桃花扇”紧密相连,赠扇、题扇、溅扇、画扇、寄扇、裂扇作为《桃花扇》的情节发展线索,如线串珠地将离合之情与兴亡之感这两条主线串联起来,顺利自然地构成了全剧的双线结构。除了正文四十出以外,该剧还特地在上下本的首尾各增添一出,上本开头试一出《先声》,末尾闰一出《闲话》;下本开头添一出《孤吟》,末尾续一出《余韵》。除《闲话》外其余三出均以老赞礼为主角,在《先声》中老赞礼作为开场人物首次出场,明确说明全剧是“明朝末年近事。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实事实人,有凭有据”;《孤吟》中,老赞礼说道“当年真是戏,今日戏如真”,点出了戏剧轰动一时的演出效果、实人实事的写作手法以及哀伤的写作基调;《余韵》中,老赞礼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作者的化身,与柳、苏二人共同谱写了一曲南朝灭亡的哀歌作为全剧的收场。在《闲话》中,张道士首次登场,指出了他结场人物的身份。作为结场人物,他不仅将剧中人物联系起来还向主角指明了人生出路,对全剧的叙事结构起到了重要作用。没有这四出,该剧情节仍然完整,但是情感的表达不够强烈,结构安排不够紧密严谨,称不上完美。当作者有意识地套装上历史参与者和见证人老赞礼、张道士等人对剧情背景的交代以及对主角人物命运的感慨,侯李爱情的离合以及南朝的兴亡的无奈与忧伤展现地更加深入,戏剧的主题也更加突出,同时观众也能更加切身地体会到剧中人物的感受。套式双线结构的巧妙运用体现出作者驾驭艺术作品的高超技艺,使《桃花扇》成为明清传奇戏剧中的佼佼者。
3.3《桃花扇》的意象
从意象上来说,《桃花扇》一文有多个意象而非最显著的“桃花扇”一个。纵观全剧,扇、桃花、桃花源也都是值得探讨的意象。“桃花扇”的最终成形是经历了一个曲折跌宕的过程,起初它只是一把普通的扇子,等到扇面溅上了香君忠贞的鲜血才渐渐有了扇面桃花,这把扇子才形成了“桃花扇”。
3.3.1扇子的意象
扇子作为意象,在剧中寄托了文人的诗情画意,也寄托了作者对处于乱世的复社文人怀才不遇以及渴望建功立业的感伤之情。第六回《眠香》中侯方域在扇上题诗道“夹道朱楼一径斜,王孙初御富平车。青溪尽是辛夷树,不及东风桃李花。”在美人面前,一代才子不仅表达了对香君的爱慕之情,而且将自己的文采表现得淋漓尽致。在第二十三回《寄扇》中,杨龙友见扇上有几滴血痕,妙笔生花借美人的血竟画出了几笔折枝桃花。这把扇渲染了文人的水墨情怀。第一回《听稗》中,侯方域讽刺南都人士学金粉南朝的亡国作风并暗想“那些莺颠燕狂,关甚兴亡!”然而,侯方域最后还是流连美色,学了金粉南朝模样。在第十四回《阻奸》中,侯方域列举了马、阮等人想要拥立的福王的“三大罪”还有“五不可立”,表现出自己的刚正与决心;然而,在第十八回《争位》中,他却胆怯了,说道“且看局势,再做商量。”这些前后矛盾的心理与行为其实是文人们怀才不遇的心境的写照。第十二回《辞院》中,史可法哀叹道“黄尘起,王气昏,羽扇难挥建业军”表达出自己在末世无法展示才华,无法再力挽狂澜的心酸以及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3.3.2桃花的意象
桃花作为又一意象,在剧中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当然消极占主要地位。桃花既是香君貌美如花,如《却奁》中“正芬芳桃香李香,都题在宫纱扇上”;又是容颜易逝的体现,如在《寄扇》中,李香君见到杨龙友为她点画的桃花扇唱道:“樱唇上调朱,莲腮上临稿,写意儿几笔红桃。补称些翠枝青叶,分外夭夭,薄命人写了一副桃花照。”桃花虽然是侯李美好爱情的体现,如《题画》中“想起小生定情之日,桃花盛开,映着簇新新一座妆楼”;但更多的是爱情破碎的载体,如《题画》中“不料美人一去,零落至此。”
3.3.3桃花源的意象
除了扇子和桃花,桃花源这一意象在剧中也有重要的含义。在陶渊明的笔下,桃花源是一片理想的乐园,而在孔尚任的笔下,桃花源带有更多的却是悲剧色彩。桃花源在《桃花扇》中第一次出现在第一回《听稗》,“俺们一叶扁舟桃源路,这才是江湖满地,几个渔翁。”以及“重来访,但是桃花误处,问俺渔郎。”“桃源路”和“桃花误处”借用了陶渊明的《桃花源》来表达对自由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在乱世无法实现理想生活的惆怅。在第二十八出《题画》,“桃花源”这一意象就出现了三次,“这是一幅桃源图”,“原是看花洞里人,重来那得便迷津,渔郎诳指空山路,留取桃源自避秦。归德侯方域题。”“这流水溪堪羡,落红英千千片。抹云烟,绿树浓,青峰远。仍是春风旧境不曾变,没个人儿将咱系恋。是一座空桃源。”。这一桃花源表达出了侯方域对李香君的思念之情,在乱世寻找避难之所的渴望,以及对美人离去后仅剩空壳桃花源的感伤。
“桃花扇”从字面上解释为一把绘有桃花的扇子,它的意象也就是以上所有意象的集合,既有表层的意义,如爱情的离合悲欢、文人的水墨情怀,更有其深层的意义,如怀才不遇和渴望建功立业的矛盾冲突、国家的兴衰存亡。因此我们可以说“桃花扇”这一中心意象具有积淀性和多义性。以这把特殊的“桃花扇”为剧名设置了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体现出作者的匠心独运。
3.4象征叙事结构的艺术效果
象征的叙事手段,套式双线的叙事结构,以及多义性、积淀性的意象的结合构成了该剧的象征叙事结构。这一结构首先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使冲突清晰明朗,撼动人心。其次循序渐进地揭示了戏剧的真正主旨,离合之情很自然地融于兴亡之感中。最后将象征叙事结构用于中国古代传统经典戏剧对作品审美意蕴的表现和艺术结构的构建产生了巨大的效果。从文体效果上来看,不仅使得整部戏剧以含蓄的方式流畅地表达出深远的含义,而且留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从舞台效果上看,“桃花扇”作为剧名,又是剧中重要的道具,这表明“桃花扇”是全剧象征叙事结构的核心,在戏剧表演中的剧情发展和矛盾冲突上起到了媒介的作用,扇子形式的不断完整以及内涵和意义的不断深化产生了渐变式的舞台效果并引起观众心灵的震荡。
四、结语
象征叙事结构是明清传奇巨作《桃花扇》的重要艺术特征之一,对全剧的行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象征叙事结构这一角度研究结合了文体学和叙事学的相关知识,能够更加具体深入地阐释全剧。孔尚任用多个意象的积淀象征,配合上套式双重结构的叙事,推进了情节的冲突,淋漓尽致地揭示全剧国家兴亡的实质主题,将象征叙事结构的运用发挥到了极致,体现出当时文学向社会化、人文化发展的趋势。全剧因为象征叙事结构的成功运用,其结构产生了杂而不越、草蛇灰线、不奇而奇的美感,产生了巨大的文体和舞台效果。
我心中的桃花源
读了《桃花源记》,我感觉到了桃花源的美,景色美,人也美——和谐、热情、幸福。在作者陶渊明生活的那个战乱频繁的时代,这样的桃花源是当时所有人的向往。如今,我们就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里,时代变了,人们心中的桃花源也就变了。
我常常想,有没有一个清静安闲的地方,能拥抱自然的地方。这便是我心中的桃花源了——
如今,虽然没有了战争的硝烟,但却有了汽车的尾气,工厂的黑烟,许多难闻的气味混在空气中,城市也就笼罩在其中。我想,深山老林里应该没有这些吧!城市中,少不了喧闹,汽车声、早市叫卖声,混乱地板结在一起。
我想啊——躲在一座山上,有河水,有瀑布,上有蓝天白云,下有芳草鲜花的山,有千百棵树,有千百只鸟。早上起床能听到一群鸟儿的叫声,河水淌过的声音。虽然这些声音有点杂,但比起城市机械的喧闹声好听多了,天然的声音,天籁之音吧?有什么能胜过自然?
脚下是绿草,有绿色香气的草,袭向人心。能让人感到自然的美妙,再好不过。山腰上,云层缭绕。山尖上看四方,层峦叠嶂。
这般“良辰美景”没有人能拒绝吧?如果生活可以无忧无虑的话,我心中的桃花源便是真正的仙境。
幻想啊终究是幻想,天下那有这样的好事?这样的世界只能和一颗向往“更美好”的心同在,这样的桃花源——在心中。
陶渊明的一篇《桃花源记》流传千古,给后人留下了一个心灵的栖息地。日本作家川端康成也喜欢描绘自然风光,给人以世外仙境之感。本研究从《桃花源记》和《雪国》入手,探究二者在自然观和虚无观上存在相似性。研究表明,陶渊明与川端康成都崇尚自然,讲求物我相融,深受虚无观的影响,认为“无”是绝对的,永恒的。但是川端受日本传统物哀思想的影响,观点中透露着哀伤和消极,陶渊明则表现得平和而淡泊。
关键词:陶渊明;川端康成;自然观;虚无观
1、绪论
陶渊明的一篇《桃花源记》流传千古,那个与世无争、平静祥和的世外桃源给后人留下了无数遐想和憧憬。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的意义,就是给自己也给后人提供了一个心灵的家园,一个诗意的栖息地。川端康成的《雪国》令人沉浸在文中清幽迷人的景色里,仿佛看到一个世外仙境,另一个美丽的桃花源。川端康城与陶渊明都倾情于世外桃源,热衷对远离城市喧嚣的山水自然风光的描写。桃花源不仅是他们自然观的体现,更倾注着他们的哲学观,那对于虚无与生死的探寻和对于人生终极意义的思考。从作品来看,两者在自然观与哲学观上存在某种程度的相似性。
本文旨在探究二者的自然观与虚无观的异同,深入了解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
2、川端与陶渊明的自然观
陶渊明的诗充满田园气息,是参与其中的田园山水,川端把小说人物放在一种被自然怀抱的位置,与自然融为一体。两者都体现了物我相融,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而川端受“物哀”影响,既从桃源中得到审美的惬意,又抒发莫名的哀愁和颓伤,陶渊明的田园诗则在自然与哲理间架起一座桥梁,将生活的困苦与田园乐趣达成一种和解,平和而淡泊。
不难看出,在川端对自然风光的描写中,美丽与哀愁是非常突出的特色。这与日本传统的物哀思想是分不开的。关于“物哀”,我们并不陌生。川端作为日本传统文学的集大成者,他的审美情趣,更多地继承了日本传统艺术美的物哀精神。他经常强调“平安朝的物哀成为日本美的源流”,“悲哀这个词,同美是相通的”。可以说,“物哀”在他的审美对象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
陶渊明的田园诗源于田园生活,他把对田园生活的切身感受,融入诗歌之中,就在他的生花妙笔下,连平常的草屋,绿树,村庄,都透露出着勃勃的生机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恍若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令人心旷神怡,心向往之。
在陶渊明的田园诗中感情、美景、哲理三者交融,飞鸟,草木,山水等都饱含着强烈的思想感情。而且,诗人又善于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把情感与哲理、与景物紧密结合起来,使人既有能享受到审美的愉悦也能从中获得启迪,说理不但毫不枯燥反而给人以新奇自然之感,读之沁人心脾。
3、川端与陶渊明的虚无观
1968年川端康成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在颁奖典礼上,他发表了题为《我在美丽的日本》的纪念演讲,分析了日本文学的渊源与发展,探索了日本人的自然观与宗教观,他还说:“要使人觉得一朵花比一百朵花更美。”可以说川端在这里所提及的一朵花所留下的空白和空间与中国古代的虚实理论有着紧密的联系。
众所周知,日本古代文学是在中国文学的影响下发展的。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国,这种特殊的地理条件和社会状况,使两国形成了关系密切的文化圈。日本许多作家都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川端也不例外。魏晋时期继承和发展的老庄之学,虚无观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魏晋名士的代表,陶渊明也表现出对虚无观的深刻的理解。
川端康成对“虚实”不仅从理论上进行论述,也将它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不仅运用它来塑造人物形象、描写自然景物,而且将高度提升到精神方面和哲学思想方面、可以说虚实理论影响到川端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在川端笔下,甚至于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候,都会给人一种虚实对比的感觉。
“火车开动之后,候车室里的玻璃窗豁然明亮了,驹子的脸在亮光中闪闪浮现,眼看着又消失了。这张脸同早晨雪天映在镜中的那张脸一样,红扑扑的。在岛村看来,这又是介于梦幻同现实之间的另一种颜色。”
虚实理论不仅表现在艺术技巧上,而且体现在精神实质上。川端康成崇尚虚无,他认为无是有的精神实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是一个最为广袤丰厚的定义。虚无观的终极意义体现在死生观上,这并非完全否定生命,川端相信轮回转世,即“死生不灭”,在他眼中,死并非彻底地消亡,而是转化成另一种形式存在着。
“女人的身体,在空中挺成水平的姿势。岛村心头猛地一震,他似乎没有立刻赶到危险和恐惧,就好像那是非现实世界的幻影一般。”“不知为什么,岛村总觉得叶子并没有死。她内在的生命在变形,变成另一种东西。”
所以在川端笔下,这场火灾可以说描写得很浪漫,不见一丝血腥,灿烂的银河竟与飞舞的火花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川端之所以认为叶子的死是美的,那是因为他认为叶子的死并非彻底的死亡,而是“她内在生命在变形,变成了另一种东西,”叶子的死是从禁锢的肉体中的解脱,是灵魂的升华,也是美的表现。
陶渊明曾不止一次在他的作品中表达这种对“死”的看法。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挽歌》)
死去有什么可说的,他的身体已经托付给永远的山丘。陶诗对生命之终极意义的思考,不止为田园,更在于对活着的追问。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杂诗》)
尽管命运变幻莫测,人生漂泊不定,但仍执著地在生活中寻找着友爱,寻找着欢乐和希望。这大概就是生之意义吧。
4、结论
本文以川端康成的《雪国》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为着眼点,尝试从自然观和虚无观的角度来欣赏川端和陶渊明的代表性作品,分析二者在自然观和虚无观上存在的相似性。可以看出,陶渊明与川端康成都崇尚自然,都体现了物我相融,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同时,都深受虚无观的影响,认为“无”是绝对的,永恒的。川端康成崇尚虚无,他认为无是有的精神实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是一个最为广袤丰厚的定义。虚无观的终极意义体现在死生观上,这并非完全否定生命,川端相信轮回转世,即“死生不灭”,在他眼中,死并非彻底地消亡,而是转化成另一种形式存在着。“无”是魏晋玄学的核心,作为魏晋名家,陶渊明深受其影响。而虚无观又从根本上影响人的死生观,陶诗对生命之终极意义的思考,不止为田园,更在于对活着的追问。
我学了这篇文章之后我心中顿有感悟.不由想起那一片美好的景色,心中不由也浮想连翩~
我心中的桃花源是一个举世无双,风景优美的地方.在那的山峰十分的独特,既险峻陡峭,但又秀美壮观,山峦起伏,好似绿色的波澜,十分的令人赏心悦目,山峰高不可攀,似一把利剑直指云霄,且山上,有一条瀑布从山上直奔而下,飞流万丈,好象一条堆了霜雪的白练,飞珠乱溅,令人叹为观止.山上还有许多奇珍异兽,都能与人和睦相处.
从山上奔流直下的瀑布下有一条河流,如一条逶迤的玉带在群山之中蜿蜒盘旋,河岸两旁有桃树林,开满桃花,花瓣从树上落到河面上,仿佛给河流铺上了一块粉红色的地毯,散发着独特的魅力.河岸边的桃花一大簇一大簇的开着,大片大片,如粉红色的火焰,熊熊的燃烧着,永不停息.一年四季,树上都挂着硕大无朋的桃子,伸手即可拿到.这条河水清可见底,纤尘不染.其中有许多的游鱼在嬉戏,其中有许多的鱼竟然都是美丽异常锦鲤呢!这条河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彩带河
在河岸旁的桃林附近,有一块宽敞无比的草原,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彩虹草原.因为这片草原之上时常出现一到亮丽无比的彩虹,闪烁着那美丽的七色的光辉.这块草地绿油油的,绿的是那么的养眼,好似一块碧绿的翡翠,上面开着五颜六色的小野花,野百合,车前草,野矢菊,勿忘我~等等.像星星眨着它的小眼睛.别提有多有趣了.草儿细细的,软绵绵的如一块漂亮的绿绒毯,躺在上面,清风吹拂着你,嗅着百花的芬芳,听着小鸟的啼叫,可以立即使你安然入睡.
我心中的桃花源,也有村落.在村落里,返朴归真,没有工厂的尘烟,有清新的空气可以呼吸,天空是那么的蔚蓝,还漂浮着朵朵白云,没有钢筋混凝土建成的高楼大厦,只有草舍茅屋,在这里看日出日落是一种享受,这真是一幅美好的乡村风景图.人们邻居之间,和和美美,从不发生纷争.且都是一群善良的村民,他们互相团结,互相依靠,对外人也如对自家的人一样亲切.村里的人奋发向上,欣欣向荣,他们永远都是快乐的人,永远都是淳朴的.
心中的这个桃花源是长存于我的心中的,希望我心中的桃花源总有一天能够实现,但现在就让它成为我心中的一的美好的幻想吧!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桃花优秀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老远我就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我的妈妈说:“快到桃花林了。”大家越走香味越浓烈。
我向远方望去,前方出现了一片粉红色的云霞。我的妈妈说那就是桃花林。
到了桃花林,我站在远处看,一棵棵桃树像一把把扇子,上面开满了粉红色的花朵,漂亮极了!
我慢慢走近了,发现桃树上有很多分枝向四面八方伸展,每个枝上都开满了花,三五朵花挤在一起,好像正在听一个有趣的笑话,都笑开了花。
每朵花有五个圆圆的花瓣,中间是金黄的花蕊,几只蜜蜂正在黄灿灿的花蕊中间采蜜,好像在和花瓣们做游戏,一会停在这朵花上,一会儿又飞到那朵花上。
在花朵之间有一片片嫩绿的窄长的叶子正悄悄地探出小脑袋,好奇的看着这个五彩的世界。
树干是灰色的,泛着白光,上面还有一些深色的小点点。
我的妈妈说:“到了夏天,桃花谢了,就会结出美味的桃子。我好期待啊!
我喜欢美丽的桃花,以后我还要来看桃花。
听说今年白云山上的桃花开得特别盛,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参观。于是我们一家子也打算到白云山的桃花涧赏花。
白云山上空气清新,景色宜人。进到桃花涧以后,才发现桃花比山上单调的景色更胜一筹,一株株桃花美不胜收,使人心旷神怡:红的,粉红的,白的,像含羞的少女亭亭玉立。花朵开得很盛,一朵紧挨着一朵,有的盛开得很灿烂,有的则是含苞欲放的,别有一番风味。眼前的美景,使我不由得赞叹:桃花真美!
走在小道上,有花,有树还有溪流,小湖和清泉。简直就是世外桃源。满园的桃花,不仅美,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象征意义——美好的生活。
的确,人们都在追求美好的生活,可又有人一心想破坏人们的这种美好的追求,甚至利用如今先进的科技来破坏生活的秩序。尽管相比以前,世界已经逐渐迈向和平,可还有一些大小的战争。大家都想生活在和平,美好的世界,过幸福的生活。而桃花就像是一个祝愿,这个美好的愿望,终有一天会实现的。
我家门前有棵桃树,前几天还是光秃秃的,一阵春风吹过,上面开满了桃花,粉色的。花朵像一个个小喇叭,散发出淡淡的清香。桃花有六片花瓣,每片花瓣形态各异,有的是心形的,有的是椭圆形,有的是圆形。花瓣摸起来像绸缎,滑滑的,很软。每朵花有好多的花蕊,淡紫色的。花芯比花蕊要粗一点,也要高一点,就像是一群跳舞的小孩的领舞。每朵花旁边都有好几片小叶子,桃花们挤在一块,像保护桃花的卫士一样。
越往树枝顶端,花蕾越来越多,桃花们像缩小版的圆茄子,只不过是粉色的'。
前几天吹了一阵大风,我以为桃花全被吹没了,可天亮起来一看,还是原封未动的呆在树枝上。
再过一段时间,就会有香甜可口的桃挂在上面,我爱吃桃,更爱桃花的美丽。
春天,万物复苏的季节,爸爸买了一株小桃花种在阳台的花盆里。
看,茂盛的桃花挨挨挤挤的挂满枝头,把桃枝压得颤颤悠悠。粉色的花瓣水灵灵,粉嘟嘟的,就像水墨画那么美。
桃花有的开了,就像观音的莲花宝座,中间有很多根银针一般的花蕊,显示着自己的尊贵;有的桃花半开半合,就像遮眷半张脸的小姑娘,欲说还体,显示着自己的多姿多彩;还有的桃花含苞待放,像宝莲灯一样显示着自己的内在美。
桃花可柔弱了,手轻轻一挨或一阵风吹过,花瓣纷纷落了下来。低头一看,泥土上已有不少花瓣了,不禁让人想起“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诗句。
娇滴滴的桃花有一股奇特的香味,闻了让人沁人心脾。
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家的桃花每掉下一片花瓣,随着温暖的春风飘赂一个土坑,掉进土坑的花瓣立马长出一棵粉嫩欲滴的桃树,面向粉红的桃园,闻着清幽的香味,仿佛到了一个美丽的仙境。
我到树林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桃花的清香。
桃花已经开了不少了。桃树叶挨挨挤挤的、肥硕极了,像一个个弯弯的小船。桃花在这些桃叶中轻盈绽放。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花蕊。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么多的桃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树桃花看做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桃花,穿着粉红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阵微风吹来,我就翩翩起舞,粉红的衣裳随风飘动。不光是我一朵,一树的荷花都在舞蹈。风过了,我停止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蜜蜂飞过来,在我身上采蜜。游客走过来,跟我拍照留念……
一阵春风拂过,我才记起我不是桃花,我是在看桃花呢。
一进桃园,我就陶醉在这里了。这里桃红柳绿、万紫千红。几棵高大挺拔的柳树好像士兵一样守住桃园。春姑娘姗姗来到人间,青的草,绿的叶,各种色彩鲜艳的花,构成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
桃花有的洁白如玉,有的鲜红似火,美丽的桃花绽开着笑脸欢迎我们的到来呢!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桃花。穿着五彩缤纷的衣裳,站在明媚绮丽的春光里。一阵微风吹来,我就翩翩起舞,小草探出头来,在为我加油。小鸟在枝头上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好像在说:跳的好,跳的好!风过了,我静静地站在那。蝴蝶飞过来,告诉我服装大赛拿了一等奖。蜜蜂飞过来,告诉我采蜜的快乐……
桃花是我最喜爱的一种花,我尤其爱春天里的桃花!
万里无云,春风拂面的星期六这一天,我兴高采烈地和爸爸妈妈来到了花的世界里。
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桃花了,桃花已经绽开了她那害羞的笑脸,远看一大片桃花,好象是粉红色的海洋,走进去看,满树的桃花开得火红火红的。一朵朵,一团团,堆在一起,似天上的霞光,像娃娃的笑脸似的。一簇簇桃花,粉红色的显得那么华贵。白色的是那样洁白无瑕,它们相互簇拥着,在微风吹动下,像一个个花的摇篮。
看看这一朵很美丽,看看那一朵也很美丽,一朵朵的花瓣小小的,好像和小拇指差不多大的。我惊喜地俯下身,把鼻子凑近花瓣,用力一吸,啊,那悠悠的一股清香哟,顿时在心胸间荡漾。桃花的花瓣上有晶莹透明的小水珠在朝阳的照射下,也好像全都变成了有感情的小精灵,一起眨着含笑的眼睛,向我致意。
怒放着的桃花,红的、白的、粉的,犹如色彩艳丽的织锦铺展开来,一望无际。
四月芳菲的一个星期天,我们全体小记者来去到公主府公园赏桃花。
一进公园门,我就闻到了阵阵清香,哦,一定是桃花的味道,真香呀!
老师告诉我们,桃花的花期一般是3到5天,最近几天开的最好,我们的心情非常激动。
站在高处远远望去,园里的桃花全部绽放了,仿佛就像落了满园银雪,太美啦。
走在桃树下,我仔细地观察着,每朵桃花的花蕊都是深红色的,都有五六片圆形的花瓣,而且颜色也不一样,有的是粉红色的,有的是浅粉色的。据了解,我国的桃花有300多个品种,比如碧桃、日月桃、鸳鸯桃等等。
走着走着,我看到一棵树冠特别茂盛,花朵繁密,且特别粉嫩粉嫩的桃树迎风灿烂在我面前,好一棵桃花皇后哦!
桃花象征爱情,就像人们所说的“你走桃花运了!”桃花还能当做药来服用,它有活血化瘀和美容的功效。看来桃花不仅可以装点景色,还可以保健药用,它们开放得那么热烈激情,充满情趣,给人们带来了无限遐想。
早上,连懒腰还没来得及伸直,我就急忙向学校跑去。刚进校园,睡眼惺忪的我顿觉眼前一亮,模模糊糊看到一片粉色,凑近一看,是桃花开了。
朵朵桃花好像美丽的花仙子,尽情地舒展着柔美的身姿。它们请来春风,为它们梳妆打扮,一番描眉画目之后,一个个显得更加妩媚动人。这时一股清香扑鼻而来,感觉神清气爽了许多,我把鼻子凑到花瓣上,仔细地嗅了又嗅,恨不得将花的香味全部吸入肺腑。蜜蜂、蝴蝶嫉妒了,也赶来凑热闹。蜜蜂围着桃花嗡嗡嘤嘤地唱起了歌,蝴蝶也不甘落后,抖动着五彩斑斓的裙子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眼前的美景犹如童话一般美丽,这是春姑娘献给大地母亲的一份礼物!
我喜欢很许多花,有吊兰、茉莉花、菊花、太阳花、桃花……
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桃花。
今年的桃花比去年、前年开得更美、更艳。
一天,我和妈妈来到果园,刚到果园门口,就闻到一股清香,我仔细看了看,原来是桃花。远远看去仿佛是仙女的头上的翡翠,像树上系着的一块块粉红色的小手绢,树叶就像偶尔出现的绿色的花纹,好几棵桃树连在一起,树上的“手绢”一块块挨在一起,如果下雨的时候站到下面去,说不定可以不被雨水淋到呢,下过雨后,用舌头添花瓣的时候,很甜。
一阵微风吃来,桃花们又像千万个小精灵似的,你唱我笑,热闹极了。我跑到桃树下,看到细细的枝条上开满了一朵朵的桃花,好像一个个撑着伞的小姑娘……
啊!这美丽的桃花,我爱你!
盼望着,盼望着,春姑娘踏着轻快的脚步向咱们走来。她这儿摸摸,那儿碰碰,把祖国大地装扮的美极了。公园里百花齐放,姹紫嫣红。
瞧,那几棵桃树上的桃花盛开了,有的桃花才展开了两三片花瓣。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的马上要破裂似得。它们形态各异,有的低着头,像是在睡觉。有的头朝上,像在看蓝蓝的天空。有的弯着腰,像是在做广播体操。一阵微风吹来,香味扑鼻而来,一群蝴蝶像赶集似地聚拢来,好像是在开会呢!
我情不自禁地唱起来:“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那湖水的倒影里,映出红的花呀!映出绿的草!还有·······
啊!我爱这美丽的桃花!
春天,当你走进桃林,你会看到许多各式各样的桃花。有的桃花含苞欲放,一点点的红,浅浅的、淡淡的,抹在那袅袅娜娜的枝条上。有的桃花还是花骨朵儿,羞羞答答地互相簇拥着,仿佛是一群胆怯的小姑娘,谁也不肯第一个绽开笑脸。还有的桃花全展开了,桃花从那绿叶中冒出来。一开始,还是白白的,过了几天,它抖抖身子,就变成了粉红色的了,象是穿上了一件粉红色的衣裳。桃花喷出一阵阵清香,可醉人哩。桃花不象枣花那样星星点点,而是一簇簇,远远望去,真象天边的云彩;走近细看,它共有五至六个花瓣。一阵微风吹过,仿佛下起了桃花雨。再过几个月,桃树结出了果子,这一个,那一个,在微风中摆来摆去,象是在跳集体舞呢!
我最最喜欢桃花了。小朋友,你喜欢桃花吗?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到处都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有嫩绿的柔柳,清香的梨花,灿烂的迎春花……但是,这些都比不上我最喜欢的花——桃花。
早晨,我去公园玩,一股醉人的花香扑鼻而来。啊,是我最喜欢的桃花的香味!抬眼一望,公园里的各色桃花正在盛开,白的像雪,粉的似霞,红的胜火,千姿百媚,争奇斗艳,美极了!
这些美丽的桃花姿势不一。有的正含苞欲放,有的完全绽放,有的还是一个个鼓囊囊的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我忍不住把鼻子凑近桃花闻了闻,那一股幽幽的清香顷刻沁入我的心田。这时候,舞蹈家蝴蝶来了,它们在花间翩翩起舞,连勤劳的小蜜蜂也来给小蝴蝶伴舞了呢!我不禁伸手摸了摸花瓣,像绸缎一般滑滑的、软软的,舒服极了!
“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桃花不仅是春的使者,更象征着美好的生活,我爱桃花!
春天,当你走进桃林,你会看到许多各式各样的桃花。有的含苞欲放,一点点的红,浅浅的、淡淡的,抹在那袅袅娜娜的枝条上。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羞羞答答地互相簇拥着,仿佛是一群胆怯的小姑娘,谁也不肯第一个绽开笑脸。还有的全展开了,桃花从那绿叶中冒出来。一开始,还是白白的,过了几天,桃花抖抖身子,就变成了粉红色的了,象是穿上了一件粉红色的衣裳。桃花喷出一阵阵清香,可醉人哩。桃花不象枣花那样星星点点,而是一簇簇,远远望去,真象天边的云彩;走近细看,桃花共有五至六个花瓣。一阵微风吹过,仿佛下起了桃花雨。再过几个月,桃树结出了果子,这一个,那一个,在微风中摆来摆去,象是在跳集体舞呢!
我最最喜欢桃花了。小朋友,你喜欢桃花吗?
虽然桃花不如牡丹花那样多姿多彩,不如玫瑰花那样瑰丽无比,不如兰花那样典雅芳香,不如桂花那样香气扑鼻,但是它是我最喜欢的一种花。
清早,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股清香,我赶紧向桃花树跑去。一阵微风吹过来,远远望去就像一位位粉衣少女在跳着优美的舞蹈。我跑到桃花树下仔细观察,看见有的桃花还是花骨朵,看起来饱胀得马上就要裂开似的,有的桃花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美丽极了。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桃花,穿着粉红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阵微风吹过来,我就翩翩起舞,粉红的衣裳随风舞动,不光是我一朵,所有的桃花都在舞蹈。风过了,我停止了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小鸟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朋友们走过来,告诉我玩游戏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