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分子印迹毕业论文

2023-03-03 21:0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分子印迹毕业论文

  药学是历代人民大众智慧的结晶。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篇1
  微生物制药中膜分离技术应用探析

  【摘要】在当代的生物制药分离工程技术中,膜分离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并且具有显著应用意义。本文就膜分离技术的应用展开讨论,主要包括在抗生素、氨基酸、酶类分离纯化等的应用进行了介绍,并且根据应用效果,对膜分离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针对问题的改进方法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膜分离技术;生物制药;分离浓缩

  膜分离技术是现代生物制药分离工程的一门新技术,主要针对生物分离、生物浓缩以及净化提纯技术,是当代广泛应用的技术之一,其技术特点是:节约能量、保护产品原有结构不被破坏、无污染、操作简便、常温下可持续操作、有专一性等[1]。而且在膜分离技术中有各种不同的机制,以便用于不同的分离要求,特备是在热敏性物质的分离过程中有显著的优势,因此在食品的深加工以及医药的分离过程中都具有深远的应用意义,具备独特性和实用性。

  1膜分离技术应用在抗生素、氨基酸和酶类分离纯化中。

  1.1应用特点

  与以往传统抗生素提炼工艺相比,膜分离技术程式更为简便,从传统的发酵液过滤、萃取、浓缩,简化为发酵液超滤、反渗透,之后经过脱色、干燥环节,就可直接生成产品。因此,膜分离技术不仅简化工艺、操作简单,而且投资少、执行费用低,更节省资源,对产品的结构和外观无破坏,且保证质量,材料分离效率和产品收成率均比较高。由于膜分离技术对溶剂量的要求极低,因此提纯、加工后的废液处理也更为简易。

  1.2膜分离技术

  膜分离技术主要用于发酵液后的处理,根据截留孔径的不同和分子量的大小,可将处理过程分成十余种,其中较为主要的是超滤、微滤、纳滤、反渗透、渗透蒸发、液膜分离、电渗析、气体分离等技术[2]。

  超滤膜分离术截留孔径为2-50nm,采用压差和流速原理,在常温情况下,利用高分子薄膜渗透性,将小于膜孔径的低分子量物质过滤,而将高分子量物质截留,从而提升产品纯度。目前已开发出1000 - 100万分子量超滤膜,可根据分子大小及产品要求纯度对发酵液进行过滤处理,从而将酶、多糖、蛋白质、病毒等大分子物质截留,保证产品纯度。

  微滤膜分离技术主要用于细胞收集、液固分离等技术环节,采用筛分原理,将直径0.01-10um以上的粒子截留,防止细菌、细胞、不溶物等物质进入发酵液中,是超滤之前重要的预处理过程。

  纳滤膜分离技术截留孔径大约在2nm左右,可高度截留小分子物质,如抗生素、染料、双糖、合成药等小分子物质都会进行截留,而对于有机物、无机盐、水等小分子物质有益物质,可以通过,同时对产物起到浓缩作用,由于膜表明呈负电性,可 *** 水垢污染,此膜分离技术获得较快发展。

  反渗透分离技术采用溶解扩散原理,通过截留氨基酸、盐等小分子物质,而通过溶剂分子,从而利于有机物的浓缩,提高纯度。

  液膜萃取技术,将萃取与反萃取相结合,利用液膜的选择透过性,将两个液相隔开,进行物质分离。液膜采用均质膜,其表面活性剂,具有传质速度快、分离率高、选择渗透性好,且分离、浓缩可同时进行等特点,为此近几年液膜萃取技术在活性物质的分离提取领域备受关注,如青霉素、红霉素等抗生素的提取就是液膜萃取技术应用的典型例子。但液膜萃取所需原料复杂、膜流动载体单一、易破裂、堵塞等缺点,也是该技术没能进行广泛退刚的原因。

  2技术缺陷及改进

  由于在压力驱动下,料液透过膜过程中容易被截留,于是导致膜与本体溶液介面间的浓度越来越高,形成较强渗透压,容易在膜表面形成沉积,从而为物质通过造成阻力,使膜发生溶胀或使膜效能恶化,结晶析出,堵塞流道。此外,在物料处理中,由于粒子、溶质分子与膜之间的屋里化学反应,以及浓度极化导致的膜表面浓度超标,很难溶解,膜表面及孔内吸附、沉积引起孔径变小或阻塞,而使膜的透过性和分离性出现不可逆的破坏[3]。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可采用以下方式进行改进:1膜表面改性,可采用改变膜表面极性和电荷的方式,减轻污染;采用吸附力强的溶质吸附, 对于醋酸纤维膜可采用阳离子活性剂进行辐射嫁接,该表膜表面极性,此方法有助于膜表面改性处理,从而提升膜抗污染性及亲水性,增加溶液通量;2有效清洗。针对长期存在的膜污染问题,可采用物理清洗和化学清洗方法进行处理,如果高速流动液体进行冲洗,或海绵球擦洗等,也可采用表面活性剂、螯合剂、过氧化氢、磷酸盐等清洗剂进行清洗,从而去除膜孔、膜面的污染物,增强膜面透过性,延长膜寿命;3引进新型膜材料。陶瓷膜、玻璃膜、金属膜是近几年开发的新型膜材料,具有耐高温、耐溶剂、抗老化、耐细菌、再生性强等优点,且有助于膜截留效能改进,在业界受到广泛应用,是发展最快、最有前景的品种。

  3技术革新

  在膜分离技术领域,膜萃取、膜反应、膜蒸馏、亲膜分离等技术在未来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也是膜分离技术的发展方向。这些技术将传统分离技术与现代膜分离技术相结合,取其精华,去除糟粕,将两种技术的有点有效结合,从而提高膜技术的高分辨应用,促使蛋白质-病毒分离术、膜色谱、蛋白质切线流分离等技术更为纯熟,效果更好。这些膜技术的改进和发展,对今后生物制药的分离技术、以及现代生物制药的提纯过程有着重要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力量。为此,在未来膜技术领域,人们在关注膜分离渗透性及选择性的同时,也会更注重膜材料、性质、以及相关技术原理等内容,从而为膜分离技术的提升和跨越,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邬方宁.膜分离技术在药物分离中的应用[J].天津药学.201002:196.

  [2]谷大建;徐巍.膜分离技术的应用及研究进展[J].中国药业.200806:237.

  [3]施东魁;胡春梅.膜分离技术及其在医药生产和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中药杂志.200615:257-259.
  篇2
  试分析膜分离在中药制药中的应用进展

  摘要:膜分离技术因其便于操作、过程易于控制以及无污染、能耗低等优势,在中药的制药过程中应用广泛,并产生了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加强膜分离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立足于膜分离技术及其在中药制药中的应用领域,着重分析了膜分离技术在中药的制药过程中的应用进展。

  关键词:膜分离技术;中药制药;应用进展

  一、膜分离技术及其在中药制药中的应用领域

  一膜分离技术及其特点

  膜分离技术是一种在化学位差以及外界能量的推动下,让混合物其中一部分组分通过选择性透过膜,而另一部分则被透过膜截留下来,并有机结合透过膜在分离混合物时,混合物的各组分具有不同的迁移率这一特性,从而实现分离混合物或对其展开浓缩以及提纯等目的新型分离技术。在膜分离过程中,没必要将新物质引入,而且分离中无相变化产生,因此对环境的污染较少,同时所消耗的能量较低,能有效的节约能源。此外,化学势能差以及压力差是膜分离的主要驱动力,其分析装置无运动部件,因此膜分离技术具有操作方便、结构简单、维修方便等特点。

  二膜分离技术在中药制药中的应用领域

  1.常规除杂。运用膜分离技术,可将热原、鞣质以及蛋白等中药内的大分子杂质去除。例如,运用膜分离技术中的微滤技术,进行何首乌水提液的精制,去除的固体杂质高达67%左右,可获得良好的精制效果;

  2.有效成分提纯。当前,膜分离技术在中药的现代化生产中,在进行提纯植物有机酸与色素、黄酮类化合物等有效成分中应用广泛;

  3.中药提取液浓缩。一般情况下,在多数的中药提取液中,其目标产物具有的浓度相对较低,要获得最终的产品,通常需要经过大比例干燥或浓缩才能实现。在中药提取液中运用膜分离技术,可将提取液中的无机盐类以及水去除,最终完成中药提取液的浓缩;

  4.药酒与中药口服液生产。1在药酒的生产过程中,运用膜分离技术,利于除菌率以及澄明度的提高;且经过较长时间的贮存依然能保障药酒的效能;2在运用传统的水提醇沉法生产中药口服液的过程中,生产的产品具有较大的黏度,且含有大量絮状物、亚微粒等。在中药口服液的生产中,运用膜分离技术可增加口服液中的有效成分浓度,同时还利于中药口服液的澄明度的大幅提升;

  5.中药注射剂、浸膏制备。1在中药浸膏制备过程中,采用膜分离技术,能有效缩减中药浸膏崩解时限,提高其崩解效能,并使浸膏中有效成分含量大幅提升,减小中药浸膏的体积;2相较于采取石硫醇法以及醇水法等传统方法进行中药注射剂的制备而言,应用膜分离技术可将热原以及杂质等有效去除,避免不良反应的产生,大幅提升制备产品的澄清度。同时,运用膜分离技术进行中药注射剂的制备还能产生脱色作用。

  二、膜分离技术在中药制药中的应用进展分析

  一微滤与超滤

  可将微滤与超滤的过程看做是一个以膜为介质而展开过滤的过程,它主要是在压力差作用下,结合膜孔径大小而实施筛分的过程。混合液体在压力差作用下通过膜时,比膜孔径小的分子被富集起来,并截留住比膜孔径大的大分子物质,完成混合物分离。在这一分离的过程中,由于分离膜上不断滞留了许多大分子物质,从而降低了膜的通量。加之阻塞以及浓差极化产生的膜污染问题,导致实际膜通量<5%的纯水通量。微滤操作压差通常在0.01MPa-0.2MPa之间,0.1um-5um为其膜孔径范围,适用于含细菌、微粒的溶液的纯化与分离,提取液的澄清等;超滤操作压差通常在0.1MPa-1.0MPa之间,在提纯与分离气体、含胶状物质以及大分子的溶液中应用广泛,同时还用于纯化与浓缩中药提取液,去除内毒素,制备注射剂与口服液等。

  二纳滤

  在纳滤过程中,压力差是其主要的驱动力。在纳滤分离过程,所需的操作压力<1MPa。同时,运用这一分离技术,其截留物的分子直径约为1nm,而且纳滤膜带电荷,从而在较低的压力作用下,纳滤膜具有的脱盐率较高。此外,纳滤膜的抗污染能力较强,耐压性较高,同时还利于节约投资费用。纳滤在中药分离、浓缩以及精制等过程中应用广泛。

  三反渗透

  反渗透主要是指实际高于溶液渗透压的压力于溶液一侧,并通过膜,使溶剂分子流向溶剂侧,并确保溶剂分子流向溶液侧的数量多于其向溶液侧透过的数量的过程。静压差高于渗透压以及选择性透过膜是反渗透必不可少的两个条件。在该过程中,操作压力通常为1.5MPa-10.5MPa,0.1nm-1.0nm为截留分子直径。在中药制药中,反渗透主要应用于浓缩药液、水回收利用以及脱除各类无机盐等。

  在中药制药中,除以上的膜分离技术应用之外,膜蒸馏、分子印迹技术以及膜整合联用技术在中药的生产过程中也普遍应用。如,运用膜蒸馏技术精制中药,或在人参综合利用中,运用膜蒸馏技术进行人参露与洗参水的浓缩等。

  膜分离过程具有分离效率高、可实现自动化与连续操作,而且分离过程简便等优势,使膜分离技术发展成为当前最为节能、高效的分离与浓缩技术之一。在中药制药中,运用膜分离技术,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缩短中药生产周期,并获得良好的环境效益。此外,还可提高中药的附加值,在中药生产中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在中药制药中,要立足于实际,推广运用膜分离技术,推动中药制药工业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苏薇薇,王永刚,刘忠政,李振峰,孙洪贵.现代中药制药生产中的膜分离技术及其装备[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9,06:906-911.

  [2]樊君,代巨集哲,高续春.膜分离在中药制药中的应用进展[J].膜科学与技术,2011,03:180-184.

  [3]韩伟,罗文锋,孙晓海.固体膜分离技术在中药制药中的研究进展[J].机电资讯,2012,11:13-16.
  [4]王艳艳,王团结,彭敏.膜分离技术及其装备在中药制药过程中的应用[J].机电资讯,2013,08:14-19.

传感器检测技术论文

传感器在环境检测中可分为气体传感器和液体传感器,这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传感器检测技术论文,仅供参考!

试述传感器技术在环境检测中的应用

摘要:传感器在环境检测中可分为气体传感器和液体传感器,其中气体传感器主要检测氮氧化合物和含硫氧化物;液体传感器主要检测重金属离子、多环芳香烃类、农药、生物来源类。本文阐述了传感器技术在环境检测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气体传感器 液体传感器 环境检测

中图分类号:O6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人们对环境质量越加重视,在实际的环境检测中,人们通常需要既能方便携带,又可以够实现多种待测物持续动态监测的仪器和分析设备。而新型的传感器技术就能够很好的满足上述需求。

传感器技术主要包括两个部分:能与待测物反应的部分和信号转换器部分。信号转换器的作用是将与待测物反应后的变化通过电学或光学信号表示出来。根据检测方法的不同,我们将传感器分为光学传感器和电化学传感器;根据反应原理的不同,分为免疫传感器、酶生物传感器、化学传感器;根据检测对象不同,分为液体传感器和气体传感器。

1气体传感器

气体传感器可以对室内的空气质量进行检测,尤其是有污染的房屋或楼道;也可以对大气环境中的污染物进行检测,如含硫氧化物、氮氧化合物等,检测过程快速方便地。

以含氮氧化物(NOx)为例。汽车排放的尾气是含氮氧化物的主要来源,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内消费水平的提高,汽车尾气的排放量呈逐年上升趋势。通过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对汽车尾气及工厂废气中的含氮氧化物进行直接检测。如Dutta设计的传感器,采用铂为电极,氧化钇和氧化锆为氧离子转换器,安装到气体排放口,可以检测到含量为10-4~10-3的NO。含硫氧化物是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也是目前环境检测的重点项目,因为在大气环境中的含量低于10-6,需要更高灵敏度的传感器。如高检测的灵敏度的表面声波设备。

Starke等人采用直径为8~16nm的氧化锡、氧化铟、氧化钨纳米颗粒制作的纳米颗粒传感器,对NO和NO2的检测下限可达到10-8,提高反应的比表面积,增加反应灵敏度,且工作温度比常规的传感器大大降低,减少了能源消耗。

2液体传感器

在实际环境检测中,液体传感器大多应用于水的检测。由于水环境中的污染物种类广泛,因此液体传感器比气体传感器的应用更为广泛和重要。水中的污染物除了少量的天然污染物以外,大部分都是人为倾倒的无机物和有机物。无机物中,重金属离子为重点检测对象;有机污染物包括杀虫剂、激素类代谢物、多环芳香烃类物质等。这些污染物的过度超标,会严重影响到所有生物体的健康和安全。

2.1重金属离子检测

采水体中重金属离子的主要来源包括开矿、冶金、印染等企业排放的废水。这些生产废水往往混合了多种废水,所含的重金属离子种类繁多,常见的有汞、锰、铅、镉、铬等。重金属离子会不断发生形态的改变和在不同相之间进行转移,若处置不当,容易形成二次污染。生物体从环境中摄取到的重金属离子,经过食物链,逐渐在高级生物体内富集,最终导致生物体的中毒。因此如果供人类食用的鱼类金属离子超标,将对人类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对于重金属离子的检测显得尤为重要。

Burge等人发明的传感器,可以利用1,2,2联苯卡巴肼和分光光度计,可以检测地下水中的重金属铬浓度是否超标。

除了通过化学反应检测外,采用特殊的生物物质,也可以方便和灵敏地检测重金属离子。如大肠杆菌体内有一种蛋白质可以结合镍离子,有人在这种蛋白质的镍离子结合位点附近插入荧光基团,当蛋白质结合镍离子后,荧光基团会被淬灭,由于荧光的强度与镍离子浓度成反比,从而实现对镍离子的定量检测,检测范围未10-8~10-2mol/L。日方法也可应用于检测Cu2+、Co2+、Fe2+和Cd2+等几种离子中。他们还结合了微流体技术,该技术只需消耗几十纳升体积的待测液体,就可以对100nmol/L以下浓度的Pb2+进行检测。Matsunaga小组将TPPS固定在多孔硅基质中,当环境中存在Hg2+时,随着Hg2+浓度的变化,TPPS的颜色会从橘黄色逐渐转变成绿色,该传感器的检测限为17.5nmol/L,通过加入硅铝酸去除干扰离子Ni2+和Zn2+。

利用传感器技术不仅可以准确测定待测物的浓度,而且由于传感器的微型化技术特点,还可以通过传感器的偶联,进行多项指标的检测。Lau等人设计了基于发光二极管原理的传感器,可以同时检测Cd2+和Pb2+,该传感器对Cd2+和Pb2+的检测限分别为10-6和10-8。

2.2农药残留物质的检测

农药是一类特殊的化学品,它在防治农林病虫害的同时,也会对人畜造成严重的危害。中国是农业大国,每年的农药使用量相当庞大,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监测。采用钴-苯二甲蓝染料和电流计就能方便地检测三嗪类除草剂,无需脱氧,直接检测的下限为50Lg/L,如果通过预处理进行样品浓缩后,检测限可以达到200ng/L。

采用带有光纤的红外光谱传感器可以进行杀虫剂的快速检测。将光纤内壁涂覆经非极性有机物修饰的气溶胶材料后,能显著改善光纤中水分子对信号的耗散作用,并且能够提取出溶液中的有机磷类杀虫剂进行光谱分析。此类传感器对于有机溶剂,如苯、甲苯、二甲苯的检测限则可达10-8~8*10-8。

2.3多环芳香烃类化合物的检测

多环芳香烃类物质是另外一大类有害的污染物质,这类物质具有致癌性,但在许多工业生产过程中均会使用或产生此类物质。水体中的多环芳香烃类物质含量非常低,一般在10-9范围内,因此需要借助高灵敏度的检测传感器,Schechter小组发明了光纤光学荧光传感器。在直接检测过程中,待测样本中还可能存在一些如泥土这样的干扰物质,会降低检测信号值,如果用聚合物膜先将非极性的PAH富集,然后对膜上的物质进行荧光检测,从而解决信号干扰问题,报道称这种经膜富集后的传感器技术,对pyrene的检测可达到6*10-11,蒽类物质则可达4*10-10。Stanley等人利用石英晶振微天平作为传感器,在芯片表面固定上蒽-碳酸的单分子膜,检测限可达到2*10-9。

基于免疫分析原理,采用分子印迹的方法,在传感器表面印上能够结合不同待测物质的抗体分子,可以实现多种不同物质的检测。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微接触印刷技术,也可应用到该领域,这样制备得到的传感器体积可以更加微型化。

2.4生物类污染物质

除了以上的无机和有机合成类污染物质,还有生物来源的一些潜在污染分子。如激素类分子及其代谢物的污染常常会引起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异常。Gauglitz带领的研究小组采用全内反射荧光生物传感器和睾丸激素抗体,对河流中的睾丸激素直接进行了即时检测,其检测限为0.2ng/L。该技术无需样品的预处理,对于不同地区的自然界水体均可以进行睾丸激素的现场直接检测,检测范围为9~90ng/L。

另外,致病菌和病毒也是被检测的对象,水体中出现某些特定菌种,可以表明水体受到了某种污染,利用传感器技术非常容易检测到这些生物样本的存在,而且选择性非常高,如可以从烟草叶中快速地发现植物病毒烟草花叶病毒,采用QCM可以直接检测到酵母细胞的数量。

3结论和展望

目前,传感器技术已开始应用于各环境监测机构的应急检测,但是实际应用中有诸多的局限性,比如在对大气中的某些有害物质进行检测时,由于其含量往往低于传感器的最低检测限,因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需要进行气体的浓缩处理,这样就使传感器不容易实现微型化,或者需要借助更高灵敏度的传感器;同样,在野外水体检测时,常常会出现待测水体含有多种复杂干扰成分的情况,无法与实验室的标准化条件相比;在有些以膜分离分析技术为原理的传感器中,其膜的使用寿命往往较短,而频繁更换新膜的价格较为昂贵,因此仍然无法得到广泛的应用。

尽管如此,随着传感器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仍然有望应用于将来工厂企业排气、排污的现场直接检测和野外环境的动态无人监测,而且其结果能与实验室常规仪器的检测结果相符,这样将大大加快对环境监测和治理的步伐。

参考文献

[1]NaglS,eta.lTheAnalyst,2007,132:507-511.

[2]GuptaVK.Chimia,2005,59:209-217.

[3]HanrahanG,eta.lJournalofenvironmentalmonitoring,2004,6:657-664.

[4]HoneychurchKC,eta.lTrendsinAnalyticalChemistry,2003,22:456-469.

[5]AmineA,eta.lBiosensorsandBioelectronics,2006,21:1405-1423

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教学改革探讨

摘要: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是电气信息类专业重要的主干专业课,传统授课方法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应用层面的培养。针对此问题试图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效果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案改革进行探讨,提出一套技能与理论知识相结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案。

关键词: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工程思维

“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是电气信息类专业重要的主干专业课,是一门必修课,也是一门涉及电工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光电检测技术、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据处理技术、精密机械设计技术等众多基础理论和技术的综合性技术,现代检测系统通常集光、机、电于一体,软硬件相结合。

“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课程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我国普通高校的本科阶段和研究生阶段开设。本课程侧重于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理论的传授,重知识,轻技能;教师之间也缺乏沟通,教学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一、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改革必要性分析

笔者在独立学院讲授“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课程已有四年,最开始沿用了研究型大学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由于研究型大学是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主,而独立学院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有较大差异,在逐渐深入的过程中发现传统方案不太符合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定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重理论,轻实践

该课程是应用型课程,其中也有大量的理论知识、数学推导,而传统的研究型教学方法普遍都以理论教学为主,在课堂上大篇幅讲解传感器的原理,进行数学公式推导,相比而言传感器的应用通常只是通过一个实例简单介绍,导致最后大多数学生只是粗略地知道该传感器的结构,而不知道如何用,在哪里用。

2.教学模式单一

该课程传统上以讲授的教学方式为主,将现成的结论、公式和定理告诉学生,学生不能主动地思考和探索,过程枯燥乏味,导致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同时理论教学与实训、实践教学脱节问题也很严重。

3.教学实验安排不合理

传统的实验课程安排,验证性实验比例高达80%,综合设计性实验极少,缺少实训、实践环节。然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该以实践教学为核心,重点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和实践能力、动手能力,以在学生毕业时达到企业对技术水平与能力的要求,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适应工作岗位。

二、适合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方案改革

传统的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课程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实验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这种方案能够培养研究型人才,但却无法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潜心研习,并反复实践,总结出以下几个可以改革的方面。

1.优化教学内容,注重工程思维

本课程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是各种类型传感器的原理,传统的教学要讲清楚其中的来龙去脉,而本人则认为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充分讲授清楚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即可,涉及大额数学公式可以选择重要的进行讲解,其他则可作为学生的自学内容,让学生课余自学。同时应该重点讲解该传感器的工程应用实例;另一方面要结合最新实际工程讲解。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应用型工程学习思维。

2.改革教学方法,改变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是“灌输式”的方法,无论学生是否接受,直接把要讲的内容全部讲述给学生,而这也违背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出发点和归宿。笔者认为应该应用工程案例教学,实行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3.与工程实际相结合,与其他课程相结合

教学过程中要从不同行业提取典型的工程应用实例,精简以后作为实例进行讲解。在进行教学时,要培养学生的系统观,让学生明白这不是一门独立的课程,而是与自动控制原理、智能控制理论等课程相融合的,以达到融会贯通的学习效果。

4.实验环节改革

实验教学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课堂教学中理论、概念的感性认识。以往该课程的实验内容大部分为原理性、验证性的实验,学生容易感到枯燥无味,毫无学习积极性,很少有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并发现问题,实验效果极不理想。为了改变这种模式化的教育,笔者将实验内容由传统的验证性实验调整为设计开发型实验。在实验教学中根据客观条件在适当减少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了开拓性实验项目以及设计综合性实验。

5.改革教学评价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高效的学习成果反馈机制是促进教学相长的必要手段,目前该课程都是通过课程作业进行学习效果反馈,可以采用每一个章节布置一道设计型题目,让学生更加广泛地查阅资料,并在一定知识广度的基础上深入分析题目中用到的内容,进而从更深的层面分析解决问题,以达到深度、广度相结合的效果。

本文针对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传统研究型大学的方案,提出了三个方面的问题,并根据四年的教学积累,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实验环节、教学评价及反馈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分析并提出了一套改革的方法和措施。本方案以实际工程应用实例为核心,在教学内容上侧重于传感器应用方面的讲解,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主线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和能力,重视实验环节,以设计性、综合性实验代替验证性实验培养学生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吴建平,甘媛.“传感器”课程实验教学研究[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

[2]曹良玉,赵堂春.传感器技术及其应用.课程改革初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3]李玉华,胡雪梅.传感器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Ⅱ技术与市场.

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食品方面的研究生导师哪个好........

秦礼康
秦礼康,男,1965年生,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食品营养与安全系主任。
1986年7月,毕业留校;1986年9月,无锡轻工业学院进修;1988-2002年,贵州大学食品科学系工作;2003-2006年,江南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06-2007年,六盘水市农业局挂职(副局长);目前,在生命科学学院食品营养与安全系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近年来的主要工作业绩如下:
教学方面,主要承担本专业《食品安全控制》、《现代食品分离技术》、《食品风味学》、《食品发酵与酿造学》、《农产品加工工艺学》、《粮油加工工艺学》、《焙烤食品工艺学》、《淀粉化学与工艺学》等专业主干课程的授课和实验,指导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毕业论文或硕士课题研究以及毕业生产实习。
科研方面,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项目1项、贵州省科技重大专项子项目1项、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贵州省教育厅项目1项、贵州省知识产权局项目1项目、六盘水市科技局项目2项、贵州大学博士基金项目1项、校企合作项目5项,参加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贵州省攻关项目以及贵州大学校基金项目共6项。
发表论文方面,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20篇(其中SCI收录2篇、重要期刊或CSCD核心期刊11篇、中文核心期刊4篇、会议论文集3篇),以第二、三作者发表论文10多篇。
横向合作方面,主持完成了与贵州永红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共建“国家农产品(牛肉)加工技术研发中心”;主持完成了与贵阳三联乳业有限公司共建“乳品合作研发中心”;主持申请获准成立了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授权的“食品安全师职业资格认证培训中心”;主持完成了与六盘水市科学技术局共建“六盘水市食品加工型龙头企业科技创新平台”的合作项目;主持完成了与铜仁华力农化公司共建“贵州省薯类技术研发中心”;主持启动了与贵州同济堂制药有限公司的“刺梨开发与利用”项目;在校地合作项目“仁怀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中,主持完成了“剌梨产业发展规划”和“粮食发展规划”;主持相关教师正在与乡下妹食品有限公司、林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洽谈项目合作事宜。
朱秋劲
朱秋劲,男,1969.8出生于贵州惠水,汉族。硕士生导师,教授。江南大学食品营养与安全专业博士,曾获得西南大学畜产品加工方向硕士学位。
现为贵州省食品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会员、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会员、贵阳市食品工业协会理事、贵阳市经贸委专家咨询团公交组成员。主要从事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及食品质量检测新技术研究方向的工作。主讲《畜产品加工动态》、《肉与肉制品工艺学》、《食品卫生学》、《畜产品加工学》等课程。已参与或主持的省部、校级课题共10项,现主持及参与的省级和横向合作项目四项;已发表30余篇研究论文,其中CSCD论文6篇,SCI及EI论文2篇,出版《香猪加工基础理论及应用》专著一部。现已受理的国家专利一项。研究成果:《几种甾醇分子印迹聚合物合成和分子识别特性研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几种甾醇异构体在TFMAA-co-TIRM分子印迹聚合物中的热力学特征”获得省级优秀论文三等奖;主持开发的“从江香猪系列产品”通过省级新产品鉴定,并获得过贵州省旅游产品称号、省级新产品“三等奖”、全国食品行业科学技术进步奖;参与研究的“贵州乳杆菌(Lactobacillus guizhouensis),Lactobacillus guizhouensis 16s rRNA”已在美国GeneBank注册。

王兵的科研论文

[1] 刘伟,王兵 . 氟哌酸分子印迹共混膜的制备及结构表征,离子交换与吸附, 2009 , 25 ( 1 ): 1-8.  [2] Zhiliang Zhang, Bing Wang. Synthesis of Highly Efficient D-naproxen Imprinted Polymer and Investigation of Their Specific Performance,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 Vol. 113, 1050–1062 (2009)  [3] Wei Liu, Bing Wang,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Norfloxacin-MIP/Polysulfone Blending Molecular Imprinted Polymer Membrane, Journal ofAppliedPolymer Science,Vol. 113, 1125–1132 (2009)  [4] Bing Wang, Fengyun Huangfu, Wei Liu. Preparation of Polysulfonebenzylthiourea-Reactive Ultrafiltration Plate Membranes and Their Rejection Properties for Heavy Toxic Metal Cations,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 Vol. 108, 4014-4022, 2008  [5] 肖峰 , 王兵 . 甲氧苄氨嘧啶型聚砜共混模板聚合物膜结合选择性研究 , 膜科学与技术 , 2008,28(3):27-32  [6] Bing Wang , Wei Liu , Lei Huang, Preparation of a heterogeneous hollow-fiber affinity membrane having a mercapto chelating resin and its recovery of Hg2+ cations ,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 Vol. 107, 501-508 , 2008  [7] Lei Huang, BingWang, and Xiang Wang, DBBF Modified Human Placenta Hemoglobin through the α Chains, Artificial Cells, Blood Substitutes, and Biotechnology, Vol.36, 156-165, 2008   [8] Bing Wang, Lei Huang, Feng Xiao, Wei Liu, Xipeng Jiang, Preparation of a Heterogeneous Hollow-fiber Affinity Membrane Modified with a Mercapto Chelating Resin,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 Vol. 105, 1687-1699 , 2007  [9] Bing Wang , Xinlin Yang, Preparation and Recovery of Polysulfone Affinity Membrane with Mercapto as Chelating Groups for Hg2+ cations ,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 , Vol. 103, 2514-2522 , 2007  [10] Wang Bing, Huang Lei, Preparation of Polysulfone Hollow Fiber Chelating Membrane Modified with Thiourea and Its Recovery Properties for Hg( Ⅱ ) , 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 (Eng . Ed . ) , Vol.24: 61-65 , 2007  [11] Bing Wang, Bowen Cheng. Preparation of Polysulfone Hollow Fiber Affinity Membrane Modified with Mercapto and Its Recovery Properties. II. Preparation of PSF-SH Hollow Fiber Affinity Membrane for Recovery of Hg2+,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 Vol.100: 4795-4803, 2006.  [12] Bing Wang. Preparation of Polysulfone Hollow Fiber Affinity Membrane Modified with Mercapto and Its Recovery Properties. Ⅰ . Synthesis and Preparation of Hollow Fiber Matrix Membrane,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 Vol.100: 758-771, 2006.  [13] Wang Bing, Huang Lei, Synthesis and Preparation of Hollow Fiber Chelating Membrane Modified with Thiourea, 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 (Eng. Ed.) , Vol.23: 52-58 , 2006  [14] Bing Wang, Preparation and Recovery Properties of Homogeneous Modified Polysulfone Plate Affinity Membrane Chromatography with Thiohydroxy As Chelating Groups. Ⅰ . Synthesis and Preparation of Plate Matrix Membrane ,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 Vol.96, 2117-213, 2005.  [15] Wang Bing, Zhao Jiasen, Studies on Preparation of Immersion Type Polypropylene Fragrant Fiber Ⅰ .Formation of Matrix Fiber in the Melt-Spinning Process and Its technique of Immersion Essential Oil ,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 , Vol.90,1970-1979,(2003).   [16] Wang Bing, Studies on Preparation of Immersion Type Polypropylene Fragrant Fiber Ⅱ . The Super-Molecular Structure of Matrix Fiber and Its Sorption Properties for Fragrant Molecules ,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 Vol.90: 973-981, 2003.  [17] Bing Wang, Yongfang Cui, Qiyun Du, Guangling Pei , Study on Preparation of Heterogeneous Polysulfone Affinity Filter Membrane and Its Sorption Properties for Hg2+ ,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 Vol.87: 908-915, 2003.  [18] Wang Bing Cui Yongfang, Du Qiyun, Pei Guangling, Preparation of Polysulfone - Supported Phosphoramidic Acid Type Chelate Membrain and lts Sorption Properties for Ag + , 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 (Eng . Ed . ) , Vol.19: 49-53 , 2002.  [19] 王兵,裴广玲,杜启云,崔永芳 . 非均相聚砜螯合滤膜的制备及其对 Cu2+ 的吸附性能研究 . 高分子学报, 2001 ,( 4 ): 445-449.  [20] 王兵,裴广玲,杜启云,崔永芳 . 异相共混螯合滤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膜科学与技术, 2001 , 21 ( 3 ): 33-36.

急求两个关于有机化学或者高分子化学的论文题目!

ML28-1 杯芳烃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在氟化反应中的相转移催化作用
ML28-2 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硝基甲苯同分异构体
ML28-3 甲烷部分氧化反应的密度泛函研究
ML28-4 硝基吡啶衍生物的结构及其光化学的研究
ML28-5 酰胺衍生的P,O配体参与的Suzuki偶联反应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ML28-6 磺酰亚胺的新型加成反应的研究
ML28-7 纯水相Reformatsky反应的研究
ML28-8 一个合成邻位氨基醇化合物的绿色新反应
ML28-9 恶二唑类双偶氮化合物的合成与光电性能研究
ML28-10 CO气相催化偶联制草酸二乙酯的宏观动力学研究

ML28-11 三芳胺类空穴传输材料及其中间体的合成研究
ML28-12 光敏磷脂探针的合成、表征和光化学性质研究
ML28-13 脱氢丙氨酸衍生物的合成及其Michael加成反应研究
ML28-14 5-(4-硝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的亲核反应研究
ML28-15 醇烯法合成异丙醚的研究

ML28-16 手性螺硼酸酯催化的前手性亚胺的不对称硼烷还原反应研究
ML28-17 甾类及相关化合物的结构与生物活性关系研究
ML28-18 金属酞菁衍生物的合成与其非线性光学性能的研究
ML28-19 新型手性氨基烷基酚的合成及其不对称诱导
ML28-20 水滑石类化合物催化尿素醇解法合成有机碳酸酯研究

ML28-21 膜催化氧化正丁烷制顺酐
ML28-22 甲醇选择性催化氧化制早酸甲酯催化剂的研制与反应机理研究
ML28-23 甲酸甲酯水解制甲酸及其动力学的研究
ML28-24 催化甲苯与甲醇侧链烷基化反应制取苯乙烯和乙苯的研究
ML28-25 烯胺与芳基重氮乙酸酯的新反应研究
ML28-26 核酸、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及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的应用
ML28-27 H-磷酸酯在合成苄基膦酸和肽衍生物中的应用
ML28-28 微波辐射下三价锰离子促进的2-取代苯并噻唑的合成研究
ML28-29 铜酞菁—苝二酰亚胺分子体系的光电转换特性研究

ML28-30 新型膦配体的合成及烯烃氢甲酰化反应研究
ML28-31 肼与羰基化合物的反应及其机理研究
ML28-32 离子液体条件下杂环化合物的合成研究
ML28-33 超声波辐射、离子液体以及无溶剂合成技术在有机化学反应中的应用研究
ML28-34 有机含氮小分子催化剂的设计、合成及在不对称反应中的应用

ML28-35 金属参与的不对称有机化学反应研究
ML28-36 黄酮及噻唑类衍生物的合成研究
ML28-37 钐试剂产生卡宾的新方法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ML28-38 琥珀酸酯类内给电子体化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ML28-39 3-甲基-4-芳基-5-(2-吡啶基)-1,2,4-三唑铜(II)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表征

ML28-40 直接法合成二甲基二氯硅烷的实验研究
ML28-41 中性条件下傅氏烷基化反应的初步探索IIβ-溴代醚新合成方法的初步探索
ML28-42 几种氧化苦参jian类似物的合成
ML28-43 环丙烷和环丙烯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
ML28-44 基于甜菜碱的超分子设计与研究

ML28-45 新型C2轴对称缩醛化合物合成研究
ML28-46 环状酰亚胺光化学性质研究及消毒剂溴氯甘脲的制备
ML28-47 蛋白质吸附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ML28-48 富硫功能化合物的分子设计与合成
ML28-49 ABEEM-σπ模型在Diels-Alder反应中的应用

ML28-50 快速确定丙氨酸-α-多肽构象稳定性的新方法
ML28-51 SmI2催化合成含氮杂环化合物的研究及负载化稀土催化剂的探索
ML28-52 新型金属卟啉化合物的合成及用作NO供体研究
ML28-53 磁性微球载体的合成及其对酶的固定化研究
ML28-54 甾体—核苷缀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质研究

ML28-55 非键作用和库仑模型预测甘氨酸-α-多肽构象稳定性
ML28-56 多酸基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合成和结构表征
ML28-57 5-芳基-2-呋喃甲醛-N-芳氧乙酰腙类化合物的合成、表征及生物活性研究
ML28-58 氟喹诺酮类化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ML28-59 手性有机小分子催化剂催化的Baylis-Hillman反应和直接不对称Aldol反应

ML28-60 多核铁配合物通过水解途径识别蛋白质a螺旋
ML28-61 一种简洁地获取结构参数的方法及应用
ML28-62 水杨酸甲酯与硝酸钇的反应性研究及其应用
ML28-63 脯氨酸及其衍生物催化丙酮与醛的不对称直接羟醛缩合反应的量子化学研究
ML28-64 新型荧光分子材料的合成及其发光性能研究

ML28-65 枸橼酸西地那非中间体1-甲基-3-丙基-4-硝基吡唑-5-羧酸的合成研究
ML28-66 具有生物活性的含硅混合二烃基锡化合物的研究
ML28-67 直接法合成三乙氧基硅烷的研究
ML28-68 具有生物活性的含硅混合三烃基锡化合物的研究
ML28-69 过氧钒有机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对水中有机污染物氧化降解的催化性能研究

ML28-70 查耳酮化合物的合成与晶体化学研究
ML28-71 二唑衍生物的合成研究
ML28-72 2-噻吩甲酸-2,2’-联吡啶二元、三元稀土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光致发光
ML28-73 3’,5’-二硫代脱氧核苷的合成及其聚合性质的研究
ML28-74 β-烷硫基丁醇和丁硫醇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合成研究

ML28-75 新型功能性单体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合成与研究
ML28-76 5-取代吲哚衍生物结构和性能的量子化学研究
ML28-77 新型水溶性手性胺膦配体的合成和在芳香酮不对称转移氢化中的应用
ML28-78 大豆分离蛋白的接枝改性及其溶液行为研究
ML28-79 N-(4-乙烯基苄基)-1-氮杂苯并-34-冠-11的合成和其自由基聚合反应的研究

ML28-80 稀土固体超强酸催化合成酰基二茂铁
ML28-81 硒(硫)杂环化合物与金属离子的合成与表征
ML28-82 新型二阶非线性光学发色团分子的设计、合成与性能研究
ML28-83 对△~4-烯-3-酮结构的甾体选择性脱氢生成△~(4,6)-二烯-3-酮结构的研究
ML28-84 对苯基苯甲酸稀土二元、三元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荧光性能研究

ML28-85 D-π-A共轭结构有机分子的设计合成及理论研究
ML28-86 羧酸酯一步法嵌入式烷氧基化反应研究
ML28-87 分子内电荷转移化合物溶液及超微粒分散体系的光学性质研究
ML28-88 手性氨基烷基酚的合成
ML28-89 酪氨酸酶的模拟及酚的选择性邻羟化反应研究

ML28-90 单分子膜自组装结构与性质的研究
ML28-91 氯苯三价阳离子离解势能面的理论研究
ML28-92 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合成与晶体化学研究
ML28-93 离子液体的合成及离子液体中的不对称直接羟醛缩合反应研究
ML28-94 五元含氮杂环化合物的合成研究

ML28-95 ONOO~-对胰岛素的硝化和一些因素对硝化影响的体外研究
ML28-96 酶解多肽一级序列分析与反应过程建模及结构变化初探
ML28-97 一系列二茂铁二取代物的合成和表征
ML28-98 N2O4-N2O5-HNO3分析和相平衡及硝化环氧丙烷研究
ML28-99 光催化甲烷和二氧化碳直接合成乙酸的研究

ML28-100 N-取代-4-哌啶酮衍生物的合成研究
ML28-101 电子自旋标记方法对天青蛋白特征分析
ML28-102 材料中蛋白质含量测定及蛋白质模体分析
ML28-103 具有不同取代基的偶氮芳烃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ML28-104 非光气法合成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

ML28-105 邻苯二甲酸的溶解度测定及其神经网络模拟
ML28-106 甲壳多糖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
ML28-107 吲哚类化合物色谱容量因子构致关系ab initio方法研究
ML28-108 全氯代富勒烯碎片的亲核取代反应初探
ML28-109 自催化重组藻胆蛋白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ML28-110 二茂铁衍生的硫膦配体的合成及在喹啉不对称氢化中的应用
ML28-111 离子交换电色谱纯化蛋白质的研究
ML28-112 氨基酸五配位磷化合物的合成、反应机理及其性质研究
ML28-113 手性二茂铁配体的合成及其在碳—碳键形成反应中的应用研究
ML28-114 水溶性氨基卟啉和磺酸卟啉的合成研究

ML28-115 金属卟啉催化空气氧化对二甲苯制备对甲基苯甲酸和对苯二甲酸
ML28-116 简单金属卟啉催化空气氧化环己烷和环己酮制备己二酸的选择性研究
ML28-117 四苯基卟啉锌掺杂8-羟基喹啉铝与四苯基联苯二胺的电致发光性能研究
ML28-118 可降解聚乳酸/羟基磷灰石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ML28-119 大豆分离蛋白接枝改性及应用研究

ML28-120 谷氨酸和丙氨酸在Al2O3上的吸附和热缩合机理的研究
ML28-121 常压非热平衡等离子体用于甲烷转化的研究
ML28-122 纳米管/纳米粒子杂化海藻酸凝胶固定化醇脱氢酶
ML28-123 蛋白质在晶体界面上吸附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ML28-124 微乳条件下氨肟化反应的探索性研究

ML28-125 微波辅助串联Wittig和Diels-Alder反应的研究
ML28-126 谷氨酸和丙氨酸在Al2O3上的吸附和热缩合机理的研究
ML28-127 3-乙基-4-苯基-5-(2-吡啶基)-1,2,4-三唑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表征
ML28-128 水相中‘一锅法’Wittig反应的研究和手性P,O-配体的合成及其在不对称烯丙基烷基化反应中的应用
ML28-129 具有生物活性的1,2,4-恶二唑类衍生物的合成研究

ML28-130 树枝状分子复合二氧化硅载体的合成及其脂肪酶的固定化研究
ML28-131 PhSeCF2TMS的合成及转化
ML28-132 离子液体中脂肪酶催化(±)-薄荷醇拆分的研究
ML28-133 脂肪胺取代蒽醌衍生物及其前体化合物合成
ML28-134 萘酰亚胺类一氧化氮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光谱研究

ML28-135 微波条件下哌啶催化合成取代的2-氨基-2-苯并吡喃的研究
ML28-136 镍催化的有机硼酸与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的共轭加成反应研究
ML28-137 茚满二酮类光致变色化合物的制备与表征
ML28-138 新型手性螺环缩醛(酮)化合物的合成
ML28-139 芳醛的合成及凝胶因子的设计及合成

ML28-140 固定化酶柱与固定化菌体柱耦联—高效拆分乙酰-DL-蛋氨酸
ML28-141 苯酚和草酸二甲酯酯交换反应产品的减压歧化反应研究
ML28-142 有机物临界性质的定量构性研究
ML28-143 3-噻吩丙二酸的合成及卤代芳烃亲核取代反应
ML28-144 α,β-二芳基丙烯腈类发光材料的合成及发光性质的研究

ML28-145 L-乳醛参与的Wittig及Wittig-Horner反应立体选择性的研究
ML28-146 亚砜为催化剂和酰亚胺氯为氯化剂的醇的氯代反应的初步研究
ML28-147 功能性离子液的合成及在有机反应中的应用
ML28-148 DMSO催化三聚氯氰转化苄醇为苄氯的新反应的初步研究
ML28-149 气相色谱研究β-二酮酯化合物的互变异构

ML28-150 二元烃的混合物过热极限的测定与研究
ML28-151 芳杂环取代咪唑化合物的合成及洛汾碱类过氧化物化学发光性能测定
ML28-152 卤代苯基取代的咪唑衍生物的合成及其荧光性能的研究
ML28-153 取代并四苯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应用
ML28-154 苯乙炔基取代的杂环及稠环化合物的合成

ML28-155 吸收光谱在有机发光材料研发材料中的应用
ML28-156 水相中‘一锅法’Wittig反应的研究和手性P,O-配体的合成及其在不对称烯丙基烷基化反应中的应用
ML28-157 苯并噻吩-3-甲醛的合成研究
ML28-158 微波辅助串联Wittig和Diels-Alder反应的研究
ML28-159 超声辐射下过渡金属参与的药物合成反应研究

ML28-160 呋喃酮关键中间体—3,4-二羟基-2,5-己二酮的合成研究
ML28-161 树枝状分子复合二氧化硅载体的合成及其脂肪酶的固定化研究
ML28-162 吡咯双希夫碱及其配合物的制备与表征
ML28-163 负载型Lewis酸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合成2,6-二甲基萘的研究
ML28-164 PhSeCF2TMS的合成及转化

ML28-165 纳米管/纳米粒子杂化海藻酸凝胶固定化醇脱氢酶
ML28-166 多取代β-CD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对苯环类客体分子识别
ML28-167 多取代_CD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对苯环类客体分子识别
ML28-168 柿子皮中类胡萝卜素化合物的分离鉴定及稳定性研究
ML28-169 毛细管电泳研究致癌物3-氯-1,2-丙二醇

ML28-170 超临界水氧化苯酚体系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ML28-171 甲烷和丙烷无氧芳构化反应研究
ML28-172 2-取代咪唑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表征
ML28-173 气相色谱研究β-二酮酯化合物的互变异构
ML28-174 DMSO催化三聚氯氰转化苄醇为苄氯的新反应的初步研究

ML28-175 二元烃的混合物过热极限的测定与研究
ML28-176 氨基酸在多羟基化合物溶液中的热力学研究
ML28-177 分子印迹膜分离水溶液中苯丙氨酸异构体研究
ML28-178 杯[4]芳烃酯的合成及中性条件下对醇的酯化反应研究
ML28-179 亚砜为催化剂和酰亚胺氯为氯化剂的醇的氯代反应的初步研究

ML28-180 双氨基甲酸酯化合物的合成及分子自组装研究
ML28-181 由芳基甲基酮合成对应的半缩水合物的新方法
ML28-182 取代芳烃的选择性卤代反应研究
ML28-183 吡啶脲基化合物的合成、分子识别及配位化学研究
ML28-184 丙烯(氨)氧化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研究

ML28-185 嘧啶苄胺二苯醚类先导结构的发现和氢化铝锂驱动下邻位嘧啶参与的苯甲酰胺还原重排反应的机理研究
ML28-186 酰化酶催化的Markovnikov加成与氮杂环衍生物的合成
ML28-187 多组分反应合成嗪及噻嗪类化合物的研究
ML28-188 脂肪酶构象刻录及催化能力考察
ML28-189 L-乳醛参与的Wittig及Wittig-Horner反应立体选择性的研究

ML28-190 烯基铟化合物与高碘盐偶联反应的研究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ML28-191 α,β-二芳基丙烯腈类发光材料的合成及发光性质的研究
ML28-192 邻甲苯胺的电子转移机理及组分协同效应研究
ML28-193 负载型非晶态Ni-B及Ni-B-Mo合金催化剂催化糠醛液相加氢制糠醇的研究
ML28-194 含吡啶环套索冠醚及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ML28-195 芳烃侧链分子氧选择性氧化反应研究
ML28-196 多组分复合氧化物对异丁烯制甲基丙烯醛氧化反应的催化性能研究
ML28-197 多孔甲酸盐[M3(HCOO)6]及其客体包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质
ML28-198 纳米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应用于蛋白质电化学的研究
ML28-199 对于几种蛋白质模型分子的焓相互作用的研究

ML28-200 氨基酸、酰胺、多羟基醇化合物相互作用的热力学研究
......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