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李敖的毕业论文

2023-03-03 20:4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李敖的毕业论文

宋初沿用五代时后周的《显德刑统》,后因其“科条浩繁,或有未明”,工部尚书判大理寺窦仪等人奉命重新编定,于宋太祖建隆四年(公元963年)七月完成,“付大理寺刻板摹印,颁行天下”,是为《宋刑统》。其全称为《宋建隆评定刑统》,不仅是我国宋朝第一部刑事法典,而且也是我国第一部刊版印行的封建法典。全书以传统的刑律为主,同时将有关敕、令、格、式和朝廷禁令、州县常科等条文分类编附于后,是一部具有统括性和综合性的封建法典。《宋刑统》与《唐律疏议》相比,在内容上有所不同。首先,改变了刑罚制度。《宋刑统》基本沿用了唐代的五刑制度,但除去死刑外的每种刑罚都增设了臀杖或香杖以作为附加刑,并以臣等起请的方式加以规定。其次,增加了新的条目。如在第十二卷增加了“户绝资产”一条。此令规定“诸身丧户绝者,所有部曲、客女、奴婢、店宅、资财,并令近亲转易货卖,将营葬事及量营功德之外,余财并与女,无女均入以次近亲,无亲戚者官为检校。若亡人在日,自有遗嘱处分,证验分明者,不用此令。”《宋刑统》删去了“部曲、客女、奴婢”等字样,表明在当时部曲等已不能作为货物出卖,反映出部曲、客女、奴婢身份地位有所提高。再者,删去了一些不必要或过时的内容。删去了《唐律疏议》篇首前的叙述性文字,除此之外,还因为避讳对一些文字进行改动。《宋刑统》虽是宋代的主要法典,但由于当时社会矛盾非常尖锐,朝廷常用皇帝颁布的令作为断罪处刑的依据。

狂人李敖自兹去,快意恩仇终随风

文|静心漫时光

据报道,2018年3月18日上午,即昨日,台湾著名作家,评论家,言辞犀利,怼人无数,树敌无数的毒舌李敖因病逝于台北。享年83岁。

其一生著有100多部作品,其中《北京法源寺》一书曾提名诺贝尔文学奖。然因种种原因,前后共有96本书被禁,可称被禁书第一人。《李敖大全集》是他大部分作品的合集,共80 册,3000余万字。

电视节目《李敖语妙天下》系李敖退休前的封刀之作。节目幽默诙谐,博古通今,相当精彩。

李敖生前留下遗嘱,死后将遗体捐赠,用做科学研究。其子遵其遗志,没有搞任何活动,一切从简。此举甚合李敖不拘一格超凡脱俗之至性至情。

01.

李敖,人如其名,一身傲骨,狂傲不羁,既傲且狂,无人可比。

李敖生前曾说,五百年来白话文写作前三人有谁?第一李敖,第二李敖,第三还是李敖。他一人独揽前三。就是这么嘚瑟。

他说: 当我要找我崇拜的人时,我就照照镜子。 自恋吧,可他就有这个自恋的资本。

儿时的李敖,已被人称为神童,12岁就发表过文章。17岁追星,追的不是影视明星,而是学者胡适。他直接给胡适写信,表达对其的倾慕之情。胡适的所有文章,他都收集。胡适曾说,他比胡适还了解胡适,有些胡适自己都忘记的著作,他都保存完好。

他在上中学时跳级,高中时又退学,然而这些都没耽误考大学。他先是考上了台大法律系,读着读着感觉不对胃口,就退学重考,于是又考上了台大历史系。别人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考的大学,到他这儿,跟看电视换台似的切换自如,不得不服。

进了大学,他的雄辩和坚持真理开始展露峥嵘。教授在台上讲,可千万别有漏洞,因为台下坐着一个“挑刺专业户”李敖。只要他听到哪里不合逻辑,他就要跳出来与教授“讨论”,一直“讨论”出正确的结果才罢。所以,教授们看到李敖来上课就头大。

对此,在李敖的毕业论文答辩时,略见一斑。那天,轮到李敖答辩了,他走进会场,只见有三个教授排排坐。三个教授一看是李敖进来,面面相觑,谁都不提问不发声。

四个人目目相对了许久,终于有个教授打破沉默:李敖,你答辩通过了。李敖惊讶道:可我什么也没说啊!你们也没有讲话啊。

教授无奈道: 我们知道一开口就会被你驳倒的,所以还是不说了。

是不是很牛很拉风!没错,李敖就是这么不同凡响。不知把雄辩家墨子拉来与之对垒,谁输谁赢。

02

李敖的狂和傲,不只单纯反映在雄辩上,其“雄胆”更不一般。世人称他“嘻笑怒骂皆成文章”,此言不虚。

李敖生在大陆,长在台湾,成长历程中亲身体会台湾政府的种种腐败无能,对此深恶痛绝。他以笔为伐,常常写文抨击时政,笔锋如刀,字字见血,刺得台湾当局对之恨之入骨。

他一直只承认自己是中国人,从小他就想回大陆,上高中时甚至想划船渡海。他反对台独,曾说: 全地球都忌惮大陆的军武,唯独有个小岛敢牛皮哄哄。我简直是跟一群神经病住在同一个岛上。

1971年,他被台湾当局以“内乱罪”判刑十年,后遇上大赦,免了几年,实际监禁五年零八个月。这是他第一次入狱。

第二次是因为仗义,为朋友发妻打抱不平。朋友抛弃同甘共苦几十年的发妻,他看不过去,挺身而出拍卖朋友的房产,把拍卖所得给了举步艰难的友妻,为其讨回公道。为此朋友将他告上法院。本来当地法院判他无罪,但他的亲陆倾向早令当局忍无可忍,就被最高院以此为由给“摆了一道”,再次锒铛入狱。

然而,坐牢期间,他读书写字,研究历史,翻译诗歌,思考时政,泰然若素,一刻也没有虚度。出狱后,他马上发表有关黑暗冤狱的文章,还为一些冤案奔走呼喊,一时成了英雄,还掀起了一场监狱暴动。其傲骨胆略正义影响力均非比寻常。

他一生无惧无怕无悔,对不平之事不平之人,他都要仗义执言。他骂过无数人,也告过无数人,打官司成家常便饭。从蒋家父子开始,台当局高层被他骂个遍,也包括一些媚俗之人。据统计高达3000人。几十年来,为自己为他人,他出庭几百次,写文几十万字,口诛笔伐,斗志昂扬。

有人问他骂过这么多人,可曾骂错过或骂输过?他风趣的答: 没有,我又胆大又有才。

李敖的才也表现在他的骂功上。他骂人从来不带脏字。而且一般他都是当场骂回去,快意恩仇,反应绝对机智,毫不拖泥带水。

有一次他在台上演讲,台下递上来一摞写满问题的纸条,他就一条一条的当场解答。当看到一个只写着三个字“王八蛋”的字条时,他没有弃之不理,而是举着纸条面对听众说: 别人都提了问题,没有签名;这位听众,只签名字,忘了提问题 。

他说: 我骂人的方法就是别人都骂人是王八蛋,而我是能证明你是王八蛋 。

他傲气的说, 想骂我的人多着呢,要骂请排队,轮到轮不到还难说呢!

李敖不仅是一个有恩必报,有仇必算,恩怨分明的人;还是一个有大是大非大气节的人。一生坦荡待人,无论是敌是友。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绝不藏着掖着,活得姿意洒脱。对朋友对正义可以两肋插刀,对敌人对小人则毫不留情,直言不讳: 我不能等最后审判时才收拾所有的小人和敌人,在半道里,我也要随手宰他几个。

1997年,他为了帮助台湾慰安妇拒绝接受日本在正式道歉之前来自民间的捐助,他把自已珍藏多年的文物珍品义卖了,义卖所得全额捐赠给慰安妇基金会;

陈水扁当政时期,李敖为了阻止一笔6100多亿的对美军购案实施,他拿着电击棒防狼喷雾等“武器”去立法院“玩命”。

他就象一个身披盔甲的斗士,随时为了真理和正义而战。一身孤胆,以笔当剑,舌厉如刀,刺得鲜血四溅,骂得酣畅淋漓。他这一生没打算活给谁看,就率性的活出了他自己。

这个世界从来缺的不是完美的人,而是敢于直言,敢于面对,敢于为之奋斗的人。李敖,正是这样的人。

03

李敖一生是个争议颇多的人。有人骂他,有人恨他,也有人赞他。无论怎样,都不影响他我行我素,走自己的路,任人评说。

无庸置疑,在感情上,他有负胡茵梦,并在离婚后又口无遮拦的羞辱前妻,甚至写到文章里,致使胡茵梦对爱情破灭,终身不再婚。为此人们骂他渣,这点确实挺渣的,挺不仗义的。可以说是他人生的败笔。

可在胡茵梦50岁生日,60岁生日的时侯,他却念念不忘给她送花,大概是老去的李敖终于意识到当初的轻狂,有心博取美人的谅解吧。不管怎样,狂妄如他竟也知错能改,实属不易。这也是他勇于面对真实自我的一个体现吧。

归根结底,他追求的就是一种极致的真实和理想化罢了。

好也罢,渣也罢,真实的活着,真实的做人,真实的骂人,这就是真实的李敖。

他曾说:做弱者,多不得好活;做强者,多不得好死。可他是幸运的,强悍了一辈子,安然离世,得以善终。

老年的李敖不再骂人,而改成“好好说话”。临终前,他曾发文,与亲人,朋友,敌人,好好说声再见,来生再见!

他骂了一辈子的余光中已于年前去世,如今他也去了。不知到了地下,两人见面是接着掐,还是相逢一笑泯恩仇。

无论怎样,正如三毛所说: 世上的事情本来便是恩怨一场,怎么算也是枉然。不如叫它们随风而去吧!

李敖北大逆天演讲稿(3)

好,我们要打,我们不服气。我讲过:玩言论自由你们玩不过我了,要革命你们玩不过坦克车,不要再走这条路。说我们不搞这些,那搞什么?我们去ger3了,去颠儿了,去der2了,去song2了,然后去翻儿了,用这种无谓的情绪、不健康的情绪在家里生闷气,拍桌子,甩板凳,是错误的,我们要跟___合作。其实他们人太多了一点,现在___是6900万,比台湾人口多3倍,(笑声)太多了一点,可是没关系。你们要放弃自由,你们都是___,我们欢迎。可是我们还有老百姓啊,13亿人口跟6900万比起来是19:1,19个人里面有一个是___。我们广大的中国人民要干什么?我们放弃,放弃过去那种念头,就是我们要打天下,我们要跟你作对,反政府,都是错误的观点。为什么?为什么落伍?因为没有可行性,人民会吃亏。

___说,下一代的人比它聪明,下一代的___很聪明。我看到___,我李敖这个小老弟,他们真的很聪明,可是不要忘了,我们也很聪明,这个时代对我们也很有利。大家都忘了,当年的威尔逊总统,他要看一本书的时候,看一本《圣经》,要跑去向人家借。林肯更惨,还要向人家借。我们中国的宋濂,走几里路才能借到一本书。像我们的王充,要到书店里看书,死背。为什么要死背呢,因为没有钱买书。所以,宋朝的王安石,——他的儿子叫王雱,打 乒乓球 那个pang1,上面是个 雨水 的雨字,下面是个方字,王雱——王安石跟他的好朋友刘贡父说:我儿子是神童,看书一遍就看会。刘贡父说:哪家儿子看两遍,都是一遍看会。为什么?只有有高度智慧的人才能念书。今天,我们就是这种人,你们,北京大学就是这种人,各位想想看。

等一下我把我爸爸在北大的文凭给你们看,我要送给校长,送给主任。那个时候 毕业 ,1926年北大毕业,365个人。今天上万,3万,(回头问)对不对?你们学校这么多人,大家想想看。我小时候一个中学生后面跟着4000个文盲。我爸爸是北京大学的学生,你知道多红啊,多吃得开。可是我们想想看,今天你们的责任是什么,背后有这么多的人,他们在竞争上面竞争不过你。本来你们都是第一个,从出生就是胜利者:父亲母亲受胎的时候是两亿三亿的精子往前跑,最后除了双胞胎以外,一个精子中标,才出来我们嘛,对不对?你们一开始赢了3亿人,这次又赢了13亿,所以到了北京大学。不要忘记你们的责任,不要以为做自了汉就完了,不要以为到了美国得了博士就完了。我再给你讲一遍,大家可以看到:李文就是典型的例子,(笑声)到了美国得了博士,得到什么?会失落的。

所以我跟大家说,我们要拥抱___,尤其拥抱在他的背上面。___不喜欢笑,___太严肃,___钻牛角尖,___会把毛泽东思想做狭窄的解释,我们把它放宽一点,这就是我今天的主要目的。我讲这一点很多人提心吊胆,包括我在内。人家说,你到大陆来要不要看长城,我说我可能没上了长城先进了秦城。(笑声,掌声)

现在没事,就告诉大家:今天人心大坏,形势大好。人心坏掉了,我告诉各位:我到台湾的时候,台湾人排着队,干嘛?纳税。我说我们交税都逃税,怎么你们还排队呢?当了兵还要放鞭炮庆祝当兵。我说我们是逃兵,你们怎么这么老实呢?台湾人变坏了,我告诉各位,你们要听真话吗?大陆人也变坏了,也不是以前的大陆人了。为什么我说我不伤感,我不能伤感。我看到的北京是什么北京?我到店里去的时候,他看我,知道我买不起这些东西,他会倒杯茶给我。那样彬彬有礼的北京已经没有了,现在是处处设防的北京。我认为当你对人处处设防的时候,人没有信心了,人变坏了。

今天我做个样板给大家看:我捐了35万块人民币给胡先生,要求给胡适在北大立个铜像。就是告诉大家,当年我们那样子打击胡适思想,其实胡适思想是最温和的,对我们是有利的。现在我们开始知道了,立个铜像给他。当年胡适在我穷困的时候送过1000块钱给我,我今天用了35万人民币,相当于150万台币,相当于1500倍来还胡先生这个人情,大家知道吗?你们是这种人吗?你们不是。你们可能有点钱,可能舍不得,觉得这个铜像不花也好,我花了。十天以前我离开,看到高金素梅去联合国宣布日本人的可恶的时候,我还送了她100万台币。各位想想看,不要以为我李敖有钱,我李敖是所谓台湾的“立法委员”,大家知道我在坐计程车吗?对我而言,真的做到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还有最后一项——时髦不能动。

我敢讲真的话,谢谢各位。(掌声)

(回答现场观众提问)

问:李敖先生您好。(李敖:你好。(笑声))我来自政府管理学院,因为您这次来大陆是一次“神州文化之旅”,所以我的问题跟文化有关。我看过您的传记知道您年轻的时候曾经写过万字以上的长文,来主张中国的文化要全盘地西化。我不知道过了几十年之后,您现在是否仍然持有这种观点。而且,您的忘年交之一,也是我们非常尊敬的学者钱穆先生,他对中国的 传统文化 是非常推崇的。所以我的问题可以 总结 成一句话就是:您认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应该是什么样的?是我们要继续地全盘西化,还是说保留原有文化的基础上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或者说还有其他的道路?谢谢您。

李敖:您刚刚谈到钱穆先生,我认识他。我在中学生的时候写信给他,纠正他的错误。他就是当年燕京大学的教授,你们都受了他的影响,为什么呢?因为燕京大学有一个湖,叫做未名湖,“未名”两个字就是钱穆起的。刚才你谈到的这部分,所谓全盘西化,这也算是一个我们现在政治正确里面的一个罪名,就是不可以搞全盘西化。可是我必须说,我们必须承认:我们是在全盘西化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马克思,马克思就是全盘西化,因为他全是洋玩意儿,这就是我们无法完全避免。国防部你去问曹刚川部长,一定是,他现在不会搞什么刀枪剑戟,不会了,一定都是现代化的武器,这都是西方的玩意儿。当时林则徐在鸦片战争以后,他被发配到新疆。在路上,他写封信给他的一个好朋友,说这个信你不能发表。信里怎么说?他说:关公跟岳飞来了,都打不过英国人。为什么呢?因为英国人打我们,他炮打过来,我们被打到了;我们打他,打不着他,甚至看不见他。这种武器的悬殊,关公、岳飞来了,“关岳束手”,都没办法。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全盘西化的原因。过去为了政治的原因特别强调并且挖苦并且打击全盘西化,我必须说,现在可以缓和一点了。(掌声)

问:李敖先生您好。我是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学生。欢迎您到北大来。我想请问李敖先生,您作为一位具有独立精神和批判精神的知识分子,与大众传媒的合作是否影响到了您思考的独立性?谢谢。(掌声)

李敖:谁影响谁?(笑声)不错,我跟人家合作,人家会对我有所照顾,或者在双方合作的时候会考虑对方的立场。不过必须说刘长乐先生是个怪人,他有一个招儿和一个本领,就是我们打球一样打那个擦边球。就是很多话我们认为不能说的,他能够很技巧的让它说过去,而不出事。我觉得这是了不起的。并且我告诉大家,争取言论自由就是要用这种方法,就是你要说,说的别人能够听得进去。中国一句老话,叫做“情欲信而辞欲巧”。情,就是你的感情,你的事实,那个是真的,拿出来是真的;可是辞欲巧,要表达这些感情和事实的时候要讲求技巧,不是硬梆梆的,不是说“打倒___”,不是这样的,“我要抱住你。”(笑声,掌声)

问:李敖先生您好,非常荣幸有这次机会给您提问。在今年的早些时候,闵维方书记曾经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就是说对于那种——我记得不是特别清楚,反正大概意思就是说——对于有___言论的那些老师,应该清出课堂。我想您对这样的观点有什么评价?(掌声)

李敖:(扭头问主持人)我刚才没听清楚,所以我要请校长帮我打个小抄。我觉得作为大学,一个特色:什么言论都敢接受。怎么可以叫反动言论呢?怎么可以有反对言论上课堂呢?我告诉各位:医学院里不也教癌症吗?癌症这课我们也要上。所以我认为:把它当成癌症来看,而想出招来把它解决是很重要的,这是我的一个小的看法。所以我认为,在大学里面,没有什么说是可以害怕的,不能讲的,是不正确的。(掌声)

问:李敖先生您好,我是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老师。我相信您已经看到北大师生的热情了。我非常关心一个问题就是:您下一次什么时候来北大?(笑声)(李敖:我来干嘛?你叫我来干嘛?)您希望以什么形式与北大师生交流?(李敖:现在不在交流吗?)您下一次什么时候能够来北大?您希望以什么形式与北大师生交流?

李敖:当___请我做北大校长的时候我就来了。(掌声)

问:李敖先生您好。我是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学生,我想问您一个有关两岸关系的问题。因为前不久国民党举行了党主席的直选,您在选举的前夜,在王金平的造势大会上公开表示您不支持马英九作为国民党党主席。我想请问您,在马英九已经当选国民党党主席之后,您认为他的政策会对两岸关系有何影响?您对两岸关系的稳定和平发展有没有信心?谢谢。(掌声)

李敖:我来北京就是怕谈台湾问题,果然这个问题就追上来了。我跟你讲,这就是政治人物和思想人物的不同。马英九长了一个好脸蛋,人也是个好人,可是一辈子,我告诉你们,他不做事的。我们讲他“不粘锅”:什么好事也不做,什么坏事也不做,什么责任也不负,就是笑嘻嘻的来拉选票,很多票也就这样给他了。所以我们认为:能够做事的人是很重要的,摆个小脸蛋到处跑是不好的。所以我认为马英九他干错行了,他应该去演个电影或者做歌星都比较好,至少变个大色狼也比较好。(笑声,掌声)

问:李敖先生我非常尊重你,我也对你刚才那样说马英九先生我觉得好像不太公平。我想问一个文化的问题,你是怎样看待中国的屈原的那种文化的呢?屈原的文化与北大的精神有什么关联呢?谢谢。

李敖:那就是典型的例子,我刚才讲过了:屈原就是属于我对政府不满,可是我的表达方法就是第一类的,我ger3了,就是那个。还是我听错了你的话?没有?就是这样子。所以我认为那是个弱者的表达,现在的人类要有不是弱者的表达,要使用清醒的,理性的并且快乐一点的表达。让我最后讲一个例子给大家看。我们都晓得王安石,王安石是在中国的鄞县,就是浙江宁波,做过官。做官的时候,他的小女儿很可怜,死在了任上。后来他调差了,他临走的时候,那天晚上,划个小船,到对面的坟上面给他的小女儿say goodbye。后来写了一首诗,最后说:“今夜扁舟来诀汝”,今天晚上,我坐了陈水扁那小鬼的船,(笑声)来跟你说再见;“此生从此各西东”,从此我们见不到面了,什么原因?再也回不来了,为什么?回家乡好难的事情。大家看到唐朝人写诗,写了四万首诗,几乎有一半都是“天上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都是思故乡。为什么思故乡呢?因为故乡对他们太遥远了,太难得了。为什么我现在我说我李敖不怀乡呢?我在台北有言在先:我这次回来,不是怀乡,没有乡愁;不是近乡,没有情怯;不是还乡,没有衣锦;不是林黛玉,没有眼泪。为什么我要这样?好像我没有乡愁,不是的,因为时代不该有乡愁,这是个错误的情绪。屈原是个错误的情绪,他对政府是个错误的态度。我希望我们有一种健康的快乐的态度来开创我们的未来。谢谢各位!(掌声)

李敖惊人 名言 :

1、“我骂人的方法就是别人都骂人是王八蛋,可我有一个本领,我能证明你是王八蛋。”

2、除了是知名的作家、有名的政治犯,李敖还是人人皆怕的诉讼大王。除了告过‘总统’、五院院长、故宫博物院长、台面上知名的政治人物、媒体负责人,甚至连政府机关,只要被李敖锁定,几乎很难逃过被李敖告的命运。"

3、“英国人说英国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对我李敖来说,我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正义。"

4、“你不知道我的性格吧?我一点亏都不吃的。我很像犹太人、以色列人。我反应是立刻的。我们中国人相信说’吃亏占便宜’,我从来没有这样。过去吃亏就是吃亏了,可是现在我要占便宜占回来。我这人就是这样,绝不吃亏!"

5、做弱者,多不得好活;做强者,多不得好死。

6、有时解释是不必要的--敌人不信你的解释,朋友无须你的解释。

7、谈恋爱是以自欺始,欺人终;搞政治是以欺人始,以自欺终。

8、笨人的可怕不在其笨,而在其自作聪明。笨人做不了最笨的事,最笨的事都是聪明人做的。

9、我不能等最后审判时才收拾所有的小人与敌人,在半道里,我也要随手宰他几个.

10、有人向我挑战,说“你放马过来”。我不回话,只是疾驰而去,然后马后炮打倒他。

以上我分享了李敖北大逆天演讲稿,你阅读了吗?

关于以个性为题的议论文800字

个性对人生可谓是至关重要,它不仅能启迪我们的人生,还能丰富,成就人生。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以个性为题的议论文一】

个性是浩瀚、深邃的海。 个性是层峦叠嶂、连绵起伏的峰。 个性是悠扬的驼铃。 个性是一块小石子投入到平静的湖面时,你的诧异你的惊喜。 如果只诧异于石子打破湖面平静的美,而不惊喜于石子击起的一道道涟漪,那么又何来个性?总是试图让内向的人活泼一些,让开朗的人沉稳一些,诸如此类,那么又何来“个性”的张扬? 改变人的个性,就如同把一座雕刻精美的玉塔打磨成毫无棱角的玩物。 “韩寒”的个性算是张扬吧!你是否打算改造他?改造成只知学习的学生,毫无个性的学生,这样才算真正的人才?没有韩寒那特有的个性,你怎么会看到像《三重门》《零下一度》等有个性的优秀之作?如果没有个性的张扬,你是否知道松江二中还有一个叫韩寒的男孩? 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是个性的张扬;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是个性的张扬;苏轼的“大江东去”的豪情是个性的张扬;李煜的“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几多愁”也是个性的张扬。如果让李白成为李清照,苏轼成为李煜,恐怕那许多礼赞的文章都不会出现,文化宝库将失色不少。 个性的色彩如此斑驳,我爱它的刚毅,也不排斥它的温柔。个性的味道如此多样,我喜欢它的甜美,也不怨恨它的苦涩。喜欢评头论足、企图改变别人个性的人,那么你自己的性格又是怎样的呢?别人会认为你挺爱管闲事,难道不是吗?别人的性格你都想改变,那么你还有什么不想改变的呢? 不知道自己是活泼开朗,还是沉稳寡言,也许介于两者之间吧!我认为自己既开朗有余,又沉稳不足;既想沉默寡言,又不甘寂寞。这样,也许别人也会说假深沉、扮酷,真是没办法!只好用“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来搪塞。 大海的浪花也有澎湃的时候,群峰的走势也有起伏的时候,为什么个性就必须遵守那所谓的束缚? 个性的色彩多样,才会创造出五彩缤纷的世界;个性的色彩多样,才知道你、我之间除了面部的差异之外,还存在着许许多多的不一样。 如果有一天,你走在繁华的闹市之中,看到那高耸入云的大厦,完全是一个模式,你是否会苦恼?那千人一面的感觉,你是否感到悲哀?人们如果都板着面孔,抑或嘻嘻哈哈,你是否会叹息?只有个性的张扬才体现出社会的多彩。而那些试图改变别人性格的人,岂不是忧天的杞人吗? 因此,我们需要个性的张扬,我们呼唤个性的张扬! 因为它有大海的深邃。 因为它有山峰的起伏。 因为它也有驼铃的悠扬。

【以个性为题的议论文二】

个性如月光,柔和才美丽;个性如晚霞,绚丽才美丽;个性如晨雾,朦胧才美丽。 纵观历史,还看今朝,不论是古人还是现代人,都离不开个性。李白的个性让人琢磨不透,给人一种豪放的感觉,正因为他与众不同地个性才令世人记住了他,记住了“李白”这个名字。屈原的满脑奇想,问天索地,最终他投身汨罗江;王昭君却甘心远嫁匈奴,终逝他乡。他们的选择充分体现出他们各自的个性。说起与众不同的个性,现代科学家钱学森和现代建筑学家梁思成也略高一筹。钱学森对社会上的一些不正之风,采取坚决抵制的态度。他把一些世俗之人追求的金钱、地位看得比清水还淡。最重要的是钱学森面对国外的优厚条件和国内的贫穷落后,毅然选择了自己的国家,这体现了钱学森的那颗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 至于梁思成,他更是拥有别人难以想象的个性,在他眼里,古建筑永远是有生命的物体,是活生生的存在的。当梁思成得知日本的名城奈良将要在炮火下顷刻之间灰飞烟灭时,他冷静下来,他的理性战胜了仇恨,他做了一个“惊世骇俗”的决定——要尽全力保护奈良,他说:“建筑是社会的缩影,民族的象征,但决不是某一民族的,是全人类的结晶。”终于,文化的永恒价值取代了战争的非理性,奈良得到了保护。或许,许多人都不理解他们的做法,唯一可以解释的是:他们因个性而永垂不朽!   不止是人,大自然的一些景物也拥有它们独特的个性。高峰峻骨,鼎足而立的黄山,倏来倏去的云,扑朔迷离的雾,绮丽多彩的霞光,雪浪滚滚的云海。略无缺处,重岩叠嶂的三峡。正是因为它们的个性,才使它们招来了许多文人墨客,诗人词人,才使世人记住它们的名字。正是因为它们独特的个性,才让它们更加的美丽。

【以个性为题的议论文三】

人生就好比平静的大自然,在这儿,草木缓慢生长,人以适合自己的生长方式成长。而在自然生长过程中呈现出的独特个性差异,形成了多样性的世界。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人生。什么样的个性造就什么样的人生,个性就像人生的催化剂,使人生宕荡起伏,丰富多彩。   个性启迪人生。朋友,你是否曾为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烦恼?曾经有这么一个人,他出身显赫并就读于哈佛大学。第二学年时,他迷上了软件开发,于是不顾家庭阻挠和校方劝解放弃了当时人们梦寐以求的法律专业。虽然不再有校园中那优厚的条件和先进的设备,但他坚持自我的个性,找到了正确的自身定位,努力向软件开发业发展,为光明的前途开辟了康庄大道。他就是微软大亨—比尔·盖茨。 个性丰富人生。在当今社会,台湾作家李敖,可称得上是一位标新立异,个性十足的人了。2003年,他投笔从政,并成功当选了台北市的立法委员。在议政期间,他曾用扔鞋子,送玩具给立法机构主席这些独具个性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政见的不满。人们乍一看,这似乎有些无理取闹。其实不然,对于台湾过度泛滥的虚假民主,是需要有像李敖这样的人出来鞭挞。在担任立法委员期间,李敖一心为市民服务,解决了市民诸多的问题,深受人们的喜爱与称颂。李敖正是用这种特立独行的方式成功地批判了泛滥的政治并深受人们的爱戴,为百姓谋福址,使自己的人生由作家上升到政治家的高度,实现了人生的突破,丰富了人生的内涵。 个性成就人生。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发展史上,陶渊明又是一位遗世独立,特立独行的人物。在政治黑暗,百姓温饱难以解决的年代,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放弃了一份稳定的工作,而去归隐耕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我不愿随波逐流”。于是,他写下了流芳百世的佳作《归园田居》、《归去来兮》……从而在文学史上成为一位泰斗人物,为后人所尊敬。而他那独特的个性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文人,如蒲松龄、鲁迅、朱自清等。可见,个性不仅能成就自我的人生,对他人的人生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并促使传统文化健康向上发展。 个性对人生可谓是至关重要,它不仅能启迪我们的人生,还能丰富,成就人生。相信只要我们成功运用好自我的个性,使之为人生理想服务,就一定能开辟出属于我们自己的美好未来。

关于李敖自己的故事

  谈起台湾作家李敖,无论是他的敌人还是朋友,都不得不承认他是当代文坛上的奇人!他一生不仅著作等身,亦是一位多情才子。李敖的情感经历与他笔下那颇含激情的文章一样,无不充满传奇的色彩。
  与"罗"的生死初恋
  1951年,在台中市高中读书的李敖,以一篇《论杜威》,夺得学校"中学生国语论文大赛"银奖。而获得金奖的那名低年级女同学罗,成了他热烈追求的对象。1955年秋天,李敖到台大历史系报到的当天夜里,忽然有人给他送来一封粉红色的蝴蝶笺,写信人正是他心仪已久的罗!几年来,罗从来不曾给他一封回信,然而就在李敖渐渐对她感到追求无望的时候,她却主动给他写信了!在信中,罗告诉李敖,她考进了台大化学系。很快,李敖与罗开始热恋,第二学年罗又调到李敖就读的历史系,两人可以朝夕相见了!
  可是让李敖始料不及的是,一封"母病速归"的电报将罗召回台中。半个月后,神情憔悴的罗回到学校,立即向李敖提出分手。原来,罗的父母是虔诚的基督徒,而李敖的特立独行在家乡是出了名的,特别是他坚决不肯照习俗为去世的父亲披麻戴孝,让罗的父母反感至极。李敖一直以为他与罗是可能逾越这种障碍的,他决定亲自去见罗的父母。
  两天后返回学校的李敖,直觉得痛断肝肠。因为他在罗家遭遇到的一切,已经使他清醒地意识到,他和罗君四年多的友情和恋情,如今真的要割断了!半夜酒醒后,一阵阵钻心裂肺般的痛楚向他袭来,他拿起一只早已准备下的药瓶……李敖再次醒来的时候,已是两天后的清晨。那天深夜他幸好被下铺的同学发现,被连夜送进医院抢救。九死一生的李敖终于又活过来了!
  而罗却永远离开了他。很多年后,李敖在回忆录中还写道:"我平生交女朋友不少,但是论眼神、论才气、论聪敏、论慧黠,无人能出其右……"
  与王尚勤的碧潭情丝
  李敖是王尚勤大哥的同窗好友,俩人的恋情开始于一次公交车上的偶然相逢。那是1962年的2月,当时李敖住在新店镇的一座青石二层土楼上,他对王尚勤戏称之为"碧潭山楼"。第一次约会,李敖将在碧潭钓来的大鲤鱼,作为给女友接风的佳肴。
  在热恋中,王尚勤从台大毕业了。一年来,为是否去美国留学他俩发生了很多争执。李敖发现了王尚勤温柔背后的另一面,她是位非常有主见、有独立人格的女人!1964年9月,王尚勤毅然飞往大洋彼岸求学。
  就在学业刚刚起步的时候,王尚勤突然发现自己怀孕了。开始,李敖力劝王尚勤将胎儿做掉。然而,一种自然的母性使王尚勤无论如何也难以接受李敖的决定。好在不久李敖就转向支持王尚勤生下他们的爱情结晶。这一年圣诞节前夕,王尚勤在西雅图顺利地产下一个女婴。从文为生的李敖给自己的女儿取名李文。
  1966年春天,王尚勤带着已经快三岁的女儿飞回了台北。就在她即将离开台北的前几天,王尚勤忽然在家里发现了一封情书,是个代号H的少女写给李敖的,同时,王尚勤也发现了李敖回写的情信。第二天下午,王尚勤什么都没和李敖说,自己带女儿飞回了美国。
  直到有一天李敖决定和那位曾想竞争主演电影《窗外》的H小姐分手时,才意识到这不过是萍水相逢的游戏,而此时王尚勤在美国已有了新男友。
  与小"Y"的文学浪漫之梦
  1966年12月,李敖在他主编的《文星》上刊发《我们对***限?的严正表示》后,***当局对《文星》恨之入骨,将其列为监管刊物。让李敖颇感意外的是,台湾政治大学中文系的学生小Y,竟也是军管组成员。
  李敖和小Y的交情,可以说是"打"出来的。那是1965年1月,李敖从许多读者来信中,意外地发现一篇文笔非常犀利的来稿--《如此独白,为何见刊?--与李敖先生商榷》。这是李敖自《传统下的独白》公开发表以来,接到的第一篇抨击性的文稿。这个署名小Y的读者,在李敖看来实际上是在为***当局张目。她的有些观点甚至比当局对《文星》的指责和讨伐还要尖刻,这不能不让李敖大为震怒。而它的作者有一天居然主动找上门来,面对面地向李敖兴师问罪了!更让李敖吃惊的是,作者小Y居然是位漂亮的女学生。
  现在,小Y主动提起两年前的往事,李敖忽然向她提出个大胆的请求--约她下班后一起吃顿便饭。那天晚上,李敖和小Y的相聚非常愉快。后来,在小Y军管《文星》期间,他与她甚至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友。
  毕业后小Y去了香港,担任《紫荆》杂志的编辑,在那里圆自己的作家梦。1970年元旦那天,李敖接到了小Y寄来的香港《明报》副刊,她那篇《号外》就刊载在这张报纸岁末的圣诞节专版上。李敖从这篇优美别致的散文里,隐隐听出了她的心声。那是一种对往事回忆的心之告白。李敖发现了小Y的心迹以后,才认识到,他错过了许多可以与小Y更走近一些的机缘。而第二年春天,当小Y从香港飞回台北时,同样发现自己回来得太晚了,这时已有另一位漂亮女孩走进了李敖寂寞的生活。
  与小蕾的患难之交
  《文星》被监管之后,继而遭查封。以笔为生计的李敖,在台湾当局的文网之下,实际上已经失去了赖以生存的职业,他开始做起了贩卖旧家用电器的生意。在李敖连供养女儿文文的钱也发生困难的时候,给予她精神上鼓励与安慰的红颜知己是小蕾。
  李敖在回忆录中写道:"我认识小蕾在1967年9月26日,那时她19岁,正从高雄女中毕业……看到她,我立刻喜欢上她。"
  但是,在此期间,***当局对李敖施加了越来越大的压力。先是因人检举他在中学时就参加了共产党的活动,而不断受到台北警备司令部的传讯,继而,因他的朋友、正被特务监控的台大教授老K私逃瑞典而遭软禁。
  李敖失去自由以后,曾劝小蕾离开他。可是小蕾重感情讲义气,最后的选择当然是留下来。
  1971年春节的前几天,李敖居然敢以公开到监狱探望有通共嫌疑的在押犯雷震的方式,抗议***对他的长期幽禁。小蕾虽然很害怕,但还是随李敖去了新店溪监狱。
  1971年3月19日,台北是个阴天。一大早,李敖就发现在他家周围监视的军警增加了。这是个可怕的信号!这一天,李敖特意与小蕾去台北一家很有名的照相馆拍了合影。晚上,军警上门了。李敖将一个里面装有10万块台币的木匣子交给小蕾,以不容分辩的态度坚决要她收下,然后将小蕾紧紧拥抱,转身头也不回地走出门去!
  李敖入狱的最初日子,小蕾是一个人在国泰大楼里度过的,后来她不得不离开了。五年之后李敖终于出狱,可是那时的小蕾早已为人妻母了。
  与刘会云的冰雪爱情
  1976年冬天,李敖刚从监狱出来不久,应邀到老朋友萧孟能的寓所赴宴。就在这次人数不多的家宴上,他见到了一位日后引为挚友的漂亮女子,她就是同在台大毕业的刘会云女士。
  1978年春天,刘会云开始了与李敖的同居生活。李敖后来回忆说:"会云跟我度过我一生中最长的隐居期,知我最深,护我最力,有一段时间我一连五个半月不下楼,都是会云照顾我,她真是了不起的女人。"但是,李敖与刘会云之间也有分歧,一是李敖坚持同居而反对结婚;二是李敖始终坚持辞去台湾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的副研究员职务。由于"国际关系研究中心"的官办背景,李敖坚决要离开,而刘会云则认为应该留下来,不仅因为那里可以领一份足以维生的薪水,更因为它是一个难得的保护外衣。至于刘会云对李敖在婚姻问题上的固执态度,则由开始的不理解,逐步转为了理解与接受。
  1979年旧历春节过后,由于刘会云的穿针引线,远景书局老板沈登恩拜会了李敖,随之出版了其《独白下的传统》,李敖由此冲出了因当局打压而造成的阴霾。
  李敖的复出,震动台湾文坛。电影明星胡茵梦也为李敖出山写了一篇叫好的文章。由台湾最有影响的《工商日报》刊发,名为《特立独行的李敖》。刘会云渐渐发现,李敖变了,常常回避她的眼睛。后来她发现了情书,写信者正是她最担心的大影星胡茵梦!
  刘会云主动从三个人的关系中退了出来,1980年2月,毅然飞往美国康乃尔大学求学。让刘会云感动的是,在分别的前夕,李敖给了刘会云全部去美的学费、生活费共210万元台币。
  与胡茵梦的匆促婚姻
  李敖对胡茵梦而言早已不陌生,他是中国文人中最令她崇拜的偶像。这股痴迷的崇拜是自小种下的因。当年李敖的父母住在台中一中的宿舍,离胡茵梦信存巷的老家很近,她时常听表哥和母亲谈论李敖的奇闻逸事。但在萧家和李敖见面的第一眼,胡茵梦的心里却颇感意外。本想象他应该是个桀骜不驯的自由派,没料到本人的气质,完全是个基本教义派的保守模样。李敖见到胡茵梦也立刻被她的美貌和对自己文章的理解所打动,心里顿时涌起了一股热血!
  李敖和胡茵梦很快共渡爱河。1980年5月6日,半年多的恋爱过后,李敖与胡茵梦终于决定结婚。就在李敖的家中,他们举行了极其简单的婚礼。此时李敖已经45岁。
  其实早在李敖和胡茵梦准备结婚的时候,不愉快的气氛就已经开始笼罩在他与她之间。一方面胡茵梦的母亲从一开始就反对她与李敖的结合,另一方面的压力来自于***当局,昔日红遍台湾的电影明星胡茵梦开始遭遇冷落。就在胡茵梦结婚不久举行的台湾电影界盛大的金马奖颁奖仪式上,以往一贯被台湾新闻局出面请来担任主持人的胡茵梦,这次却被冷落在角落里!
  这些因素以及两个人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小摩擦,日渐影响着胡茵梦和李敖的关系,他们分居了。恰在此时,李敖的好友萧孟能、朱婉坚夫妇因为第三者《音乐与音响》杂志女编辑小R的出现闹起了离婚,出于对朋友的关心,李敖出面阻止萧孟能,却令他怀恨在心。萧孟能想起了一件事。那是1979年春天,出版商出身的萧孟能开始跟李敖做房地产生意。由于他的资金雄厚,很快就在台北到处买房卖房,竟然占有了一大批房地产。就在这时,他刚刚在天母静庐买到的一所房产却一时无法兑现合同。这所面积只有80平方米的单元房需要交台币110万元。可是萧孟能在向卖主支付55万元以后,就要离开台北去国外进行一次三个多月的旅游。临行之前,萧孟能找到李敖求助。萧孟能走后,李敖不负朋友所托,到了交房款的期限,代替萧孟能一次性上交55万台币。那时,因李敖恰好与胡茵梦热恋,两人不分你我,李敖便将天母静庐那处有自己投资一半的房地产,过户到了胡茵梦名下。此时,萧孟能利用胡茵梦事业受挫对她的影响,骗走了胡茵梦名下的房地产执照,而将李敖以"侵夺他人私产"的莫须有罪名告上了法庭。
  1980年8月28日早晨,李敖惊奇地发现台湾几张当天的报纸上,都刊载了一条重要的消息:《台司法界昨举行李敖讼案论证会,萧孟能及胡茵梦等各界名流慷慨陈词》。李敖万没有想到台北会有这样的一个集会,更让他大为吃惊的是,自己的妻子胡茵梦居然会背着他去出席这样一个明显对他不利的集会,而且对他大肆泼污!胡茵梦竟然当众说天母静庐的那处房产,是李敖送给她的结婚嫁妆的一种(李敖从来不承认给她房产,仅仅是过户到胡的名上而已。),而且,她还说她有权处置这处房产,有权把房地产执照交给萧孟能。更让李敖不能容忍的是:胡茵梦在这次有台湾诸多媒体记者参加的集会上,旁敲侧击地指责李敖的言论有违"党国"利益。李敖一怒之下冲进书房,写下一份《离婚声明》:
  罗马凯撒大帝在被朋友和敌人行刺的时候,他武功过人,拔剑抵抗。但他发现在攻击他的人群里,有他心爱女人布鲁塔斯的时候,他对布鲁塔斯说:"怎么还有你?"于是他宁愿被杀,不再抵抗。
  一、胡茵梦是我心爱的人,对她,我不抵抗。
  二、我现在宣布我同胡茵梦离婚。对这一婚姻的失败,错全在我,胡茵梦没错。
  三、我现在签好离婚文件,请原来的证婚人孟祥祠先生送请胡茵梦签字。
  四、由于我的离去,我祝福胡茵梦永远美丽、不再哀愁。
  当天,李敖发布离婚决定之后,驾车甩开后面紧紧追赶的记者车队,驶向一家熟悉的花店,买了九朵艳丽的红色玫瑰花。然后,他前往胡茵梦居住的世界大厦。通往胡茵梦家的楼梯上挤满了各媒体的记者。从前喜欢穿艳色服饰的胡茵梦,现在换上了一件全黑色的素服。李敖无言地将手里的九朵艳红的玫瑰花递给她。就在胡茵梦的家里,在律师的主持下,李敖与胡茵梦签下了离婚协议书,结束了两个人短暂的婚姻。由于***暗中插手萧孟能诉李敖侵占天母房产的官司,李敖很快就被以"侵占罪"判刑6个月。日后,李敖终于得到了萧孟能当年诬陷他并让他无辜蒙冤的铁证,以萧孟能犯有"窃占罪"诉讼至台湾"最高法院"。历经几审,萧孟能也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
  与王小屯的爱之归宿
  1985年3月11日下午,在台北市仁爱路上,李敖看到一个候车的女孩子正在看他在土城监狱坐牢的时候编发的《李敖千秋评论》丛书第三期。再看那读杂志十分投入的女孩子,身高几乎与小蕾相同,也有一米七以上,颀长而丰满。特别是她读书的神态几乎与小蕾一模一样。李敖看着看着,就情不自禁地走近了女孩子。就这样他和王小屯相识了。
  1985年的4月,就在19岁的台湾文化大学学生王小屯偶遇李敖之后不久,她意外地收到一个大信封,里面是李敖亲笔写的诗:不看你的眼/不看你的眉/看了心里都是你/忘了我是谁/不看你的眼/不看你的眉/看的时候心里跳/看过以后眼泪垂/不看你的眼/不看你的眉/不看你也爱上你/忘了我是谁!
  时光瞬逝,转眼已是1988年6月,在经历了漫长的三年爱情长跑以后,王小屯终于成为了李敖的妻子。
  李敖在经历了大半生的风风雨雨后,总算找到了他最理想的爱人,真正组成了一个和美温暖的家庭。在他们新婚的时候,李敖请求陈兆基等四位朋友做他和王小屯的证婚人。李敖亲笔在结婚证书上写下四句话:证人从老,证书从俗。正朔从伪,三从出炉。
  1992年8月3日,李敖喜得一子李戡。1994年11月23日又喜得一女李谌。
  王小屯结婚后一直没有到社会上谋职,她成为李敖写作中不可缺少的助手和秘书。王小屯不事张扬,不求闻达,在婚后生活中一直保持着廉和女性所有的低调。1995年4月25日,一向不轻易在公众场合露面的王小屯,左手抱着女儿谌谌,右手拉着儿子戡戡,出现在圆山大饭店12楼的昆仑厅里,她是来出席丈夫60大寿庆典的。这一天,出席寿宴的人数有百余之众。当李敖和王小屯双双出现在寿席前,面对那只巨大的特制生日蛋糕时,场上响起了雷鸣般的热烈掌声!
  也是在这一天,李敖的胞姐发表了一篇题为《敖弟》的贺辞:"无论如何,小屯单纯懂事,温柔体贴,能在各方面支持李敖。他们共同拥有心爱的儿女,尤其是儿子戡戡聪明乖巧,会背诵好多诗,喜欢电器,尤其爱摆弄吸尘器,姐姐说:'可以将清洁工辞掉了!'小女儿谌谌虽然还小,但一看就知道将来会和妈妈一样是个小美人儿!敖弟年已花甲,有个安定温馨的家,这使我们这些亲人无限欣慰……"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