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罗马的建筑
古罗马建筑是古罗马人沿习亚平宁半岛上伊特鲁里亚人的建筑技术,继承古希腊建筑成就,在建筑形制、技术和艺术方面广泛创新。古罗马建筑在公元1~ 3世纪为极盛时期,达到西方古代建筑的高峰。
古罗马建筑的类型很多。有罗马万神庙、维纳斯和罗马庙以及巴尔贝克太阳神庙寺宗教建筑,也有皇宫、剧场角斗场、浴场以及广场和巴西利卡(长方形会堂)等公共建筑。居住建筑有内庭式住宅、内庭式与围柱式院相结合的住宅,还有四、五层公寓式住宅。
古罗马世俗建筑的形制相当成熟,与功能结合得很好。例如,罗马帝国各地的大型剧场,观众席平面呈半圆形,逐排升起,以纵过道为主、横过道为辅。观众按票号从不同的入口、楼梯,到达各区座位。人流不交叉,聚散方便。舞台高起,前有乐池,后面是化妆楼,化妆楼的立面便是舞台的背景,两端向前凸出,形成台口的雏形,已与现代大型演出性建筑物的基本形制相似。
古罗马多层公寓常用标准单元。一些公寓底层设商店,楼上住户有阳台。这种形制同现代公寓也大体相似。从剧场、角斗场、浴场和公寓等形制来看,当时建筑设计这门技术科学已经相当发达。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写的《建筑十书》就是这门科学的总结。
古罗马建筑能满足各种复杂的功能要求,主要依靠水平很高的拱券结构,获得宽阔的内部空间。巴拉丁山上的弗莱维王朝宫殿主厅的筒形拱,跨度达29.3米。万神庙穹顶的直径是43.3米。公元一世纪中叶,出观了十字拱,它覆盖方形的建筑空间,把拱顶的重量集中到四角的墩子上,无需连续的承重墙,空间因此更为开敞。
把几个十字拱同筒形拱、穹窿组合起来,能够覆盖复杂的内部空间。罗马帝国的皇家浴场就是这种组合的代表作。古罗马城中心广场东边的君士坦丁巴西利卡中央用三间十字拱,跨度25.3米,高40米,左右各有三个跨度为23.5米的筒形拱抵抗水平推力,结构水平很高。剧场和角斗场的庞大的观众席,也架在复杂的拱券体系上。
拱券结构得到推广,是因为使用了强度高、施工方便、价格便宜的火山灰混凝土。约在公元前2世纪,这种混凝土成为独立的建筑材料,到公元前1世纪,几乎完全代替石材,用于建筑拱券,也用于筑墙。混凝土表面常用一层方锥形石块或三角形砖保护,再抹一层灰或者贴一层大理石板;也有在混凝土墙体前再砌一道石墙做面层的作法。
古罗马建筑的木结构技术已有相当水平,能够区别桁架的拉杆和压杆。罗马城图拉真巴西利卡,木桁架的跨度达到25米。公元一世纪建造的罗马大角斗场,可容5万观众,只用了5~6年时间就建成。它建在一个填没的湖上,地基竟没有明显的沉陷。
公元2世纪中叶建造的巴尔贝克太阳神庙,周围45根柱子,每根高19.6米,底径2米,都是用独块花岗石加工而成的。神庙后墙上8米高处,砌有三块各重约500吨的大石块,可见当时起重能力之大。
公共浴场一般都有集中供暖设施。从火房出来的热烟和热气流经各个大厅地板下、墙皮内和拱顶里的陶管,散发热量。据维特鲁威《建筑十书》记载,剧场的座位下埋有铜质的共鸣瓮,以改善音质。此外,至迟在公元1世纪中叶,已经在窗上安装几十厘米见方透明度很高的平板玻璃。除了在首都罗马城集中了古罗马建筑的最高成就以外,帝国各地都有水平很高、规模很大的各类建筑物。
古罗马建筑艺术成就很高。大型建筑物风格雄浑凝重,构图和谐统一,形式多样。罗马人开拓了新的建筑艺术领域,丰富了建筑艺术手法。
其中比较重要的是:新创了拱券覆盖下的内部空间,有庄严的万神庙的单一空间,有层次多、变化大的皇家浴场的序列式组合空间,还有巴西利卡的单向纵深空间。有些建筑物内部空间艺术处理的重要性超过了外部体形。
发展了古希腊柱式的构图,使之更有适应性。最有意义的是创造出柱式同拱券的组合,如券柱式和连续券,既作结构,又作装饰。帝国各地的凯旋门大多是券柱式构图。出现了由各种弧线组成的平面、采用拱券结构的集中式建筑物。公元2世纪上半叶建于罗马郊外的哈德良离宫,是成熟的实例。
公元4世纪下半叶起,古罗马建筑潮趋衰落。15世纪后,经过文艺复兴、古典主义。古典复兴以及19世纪初期法国的“帝国风格”的提倡,古罗马建筑在欧洲重新成为学习的范例。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20世纪20~30年代。
注:该具体内容来自中文维基,因为我懒惰,只是把年代理了一下
1。巴西利卡(Basilica) 式长方形教堂
巴西利卡(basilica)是古罗马的一种公共建筑形式,其特点是平面呈长方向,外侧有一圈柱廊,主入口在长边,短边有耳室,采用条形拱券作屋顶。后来的教堂建筑即源于巴西利卡,但是主入口改在了短边。
巴西利卡这个词来源于希腊语,原意是“王者之厅”的意思,拉丁语的全名是basilica domus。本来是大都市里作为法庭或者大商场的豪华建筑。
基督教沿用了罗马巴西利卡的建筑布局来建造教堂,尤其罗马风时代的大多数教堂是巴西利卡格局。随着历史的变迁,巴西利卡这个词的意义也发生了变化。今天在天主教中,有特殊地位的教堂被赋予“宗座圣殿”的头衔;宗座圣殿的拉丁语即与巴西利卡同字,不论其建筑风格和结构。
古代
在古希腊的雅典巴西利卡是君主或者最高贵族执政官办公的建筑的称呼,而不是一个建筑结构的名称。作为建筑结构希腊的巴西利卡也是罗马人引入的。
罗马市里最老的巴西利卡是前185年老加图在罗马市场上造的。在罗马市场上及其周围还有一些其它后来造的巴西利卡。尤其豪华的有玛尔库斯·埃米利乌斯·雷比达在广场北边造的艾米利大圣堂和由恺撒开建,屋大维完工的位于帕拉丁山上的朱里亚巴西利卡。罗马最庞大的巴西利卡是由马克森提乌斯开建,君士坦丁一世完工的巴西利卡,它的一个侧壁的残墟今天依然树立在罗马市场上。
在古罗马的其它城市里也有巴西利卡。庞培城的废墟里有三座中等大小的巴西利卡并列于中心广场的窄边上。维特鲁威描写了一座他在法诺造的巴西利卡。
加图的巴西利卡是一座立方体建筑,它有两个窄边,其中一个窄边朝罗马市场,是建筑物的正面,前面有一个平顶的门廊。另一个窄边是一个半圆,或者附带有一个半圆形龛。中央大厅的四周有立柱环绕。
后来的巴西利卡保持了加图巴西利卡的内厅结构,但是在其周围添加了许多附加物。比如朱里亚巴西利卡的外面由一道立柱长廊围绕。而庞培城和维特鲁威的正面则是在宽边,而且没有加图巴西利卡的半圆形龛。
最出格的是马克森提乌斯的巴西利卡,它有一个拱顶,在窄边和宽边各有一个半圆形龛。
与此同时期建造的特里尔的康斯坦丁巴西利卡使用两行窗来为内部照明。今天特里尔的巴西利卡是1846年按照罗马时代的原型重造的。
共和国时期的巴西利卡后来对帝国时期的私宅建筑也有影响。由于当时的要人有许多追随者和请求人他们在他们的私宅需要很多办公房。这样的带廊柱的私人巴西利卡从其结构上依然遵从罗马私宅的结构。
基督教
最初基督徒在他们私人的家里做神事。但是基督教被定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后巴西利卡成为教堂的主要建筑形式。早期的基督教堂几乎全部是参照巴西利卡的建筑方式建造的,本来放有法官或者皇帝的宝座的半圆形龛成为供圣坛的位置。原来巴西利卡的结构被保留:一座长的大厅被立柱分为三个部分。中间的中厅最宽,也最高,其终端是供奉圣坛的半圆形龛。两侧的侧廊则比较低和比较窄。
十字巴西利卡的布局通过垂直于原巴西利卡的长轴添置一个横廊一个巴西利卡就演变成十字巴西利卡了。十字巴西利卡的地基是一个十字形,其横廊的高度与宽度与中厅一样。一开始这个建造方法可能不是出于其地基的形状的意义产生的,而是为了使得在做神事的时候在圣坛附近有更多的活动地方。从美观的角度来说这个横廊加阔了圣坛的空间,加强圣地的感觉。
在横廊与中厅交叉的地方树立着两根特别粗的立柱,这两根立柱同时标志着中厅和侧廊的结束。中厅与横廊交叉的房顶由两个互相交叉的巨大的拱中厅与横廊交叉的房顶由两个互相交叉的巨大的拱弧支持。这两个拱弧被叫做凯旋门,来代表耶稣战胜死亡和圣坛的胜利。在许多哥特式的教堂中在这里还有一道圣坛屏来标志普通人不可踏入的,只有神职人员可以进入的部分。在一些宗教仪式改革的过程中在有些教堂中这个圣坛屏又被拆除了。
有些特别大的十字巴西利卡不但有两个侧廊,而且在这两个侧廊外还有两个侧廊,因此一共有五个厅。最外边的侧廊最窄最低,中厅最高最宽。
这些教堂的内部往往铺有非常豪华的马赛克,但是外部却非常简朴,只有巨大的窗打破了它们的阴森的感觉。后期的巴西利卡在墙上也铺有马赛克,而正门则饰有一个门廊。
一般在教堂前(至少在所有的大教堂前)有一个前院或者前廊。在这个前庭的中央有一个水泉用来洗手,来代表对灵魂的洁净。这个传统来自基督教早期基督徒还在家里做神事的时候,在受圣餐前洗手。
从中世纪早期开始参照圣伯多禄大殿的前例在主圣坛的高台下往往有一个小堂,这样信徒可以直接看死去的圣人的墓。随教堂的不同这个小堂(地下墓室)的结构非常不同,从简单的地窖到豪华的地宫各式各样。
罗马巴西利卡的内部:特里尔的巴西利卡罗马市里的典型的巴西利卡有拉特朗大殿、马杰奥尔圣母教堂、圣彼得镣铐教堂等。
在艺术史和建筑史中巴西利卡这个词仅指按照早期教堂建筑设立的教堂建筑。其中中厅必须高出侧廊,在侧廊的顶部和中厅的顶部之间还要有一段直立的带有明窗的墙。没有明窗的教堂被称为“假巴西利卡”。除一般的只有一个厅的教堂和中厅与侧廊一样高的教堂外巴西利卡是欧洲直到15世纪(在阿尔卑斯山脉以北直到16世纪)最常见的教堂建筑格式。
文艺复兴时期和巴洛克时期的教堂的内部结构是横向的,在这个时期里很少有人造巴西利卡了。尤其在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等拉丁语族国家里这个建筑方式非常流行。这个建筑方式实际上是从马克森提乌斯的巴西利卡开始的。这里也可以看出巴西利卡这个词的多种含义。在罗马帝国时代这个词还是“王者之厅”的意思,不一定是一个建筑格式的名称,而在中世纪它是一种建筑格式的名称。文艺复兴和巴洛克的巴西利卡一般是在过去真正的巴西利卡的基础上改造的。
一直到19世纪复古和浪漫运动巴西利卡才重新开始起头。但是出于概念上的混淆实际上许多不应该算作巴西利卡的建筑也被称为巴西利卡了。
称号
在天主教的用词中,“巴西利卡”是授予拥有特殊地位的大教堂的称号,中文称为“宗座圣殿”,在天主教会内通常简称为“圣殿”。这与这些教堂的实际建筑格式无关。其中位于罗马市内的四座教堂,被授予特级圣殿(Basilica major;天主教称为“大殿”)的称号,这四座教堂是拉特朗大殿、圣伯多禄大殿、城墙外的圣保罗教堂(圣保禄大殿)和马杰奥尔圣母教堂(圣母大殿)。
除了罗马,世界各地还有许多等级较低的宗座圣殿。大中华地区共有三座宗座圣殿,分别为中国上海的佘山进教之佑圣母大殿、台湾屏东县的万金圣母圣殿,以及台湾高雄市的玫瑰圣母圣殿主教座堂。
老圣伯多禄大教堂即老圣彼得大教堂
19世纪画的老圣彼得大教堂,这大约是1450年的景象。由君士坦丁大帝资助,在圣彼得的墓地上建立,于326年至333年始建,历时三十年建成,为巴西利卡式建筑。
800年圣诞节,查理曼大帝在此跪着做礼拜时,突然被教皇良三世加冕,并被其称为“罗马人的皇帝”。
重建
教皇犹利二世决定重建圣彼得教堂,并于1506年4月18日动工,1626年宣布落成。即今日所见之圣彼得大教堂。
=====================================================================
然后是拜占庭式教堂
拜占庭式建筑
位于伊斯坦布尔(即古代拜占庭)的圣索非亚大教堂拜占庭式建筑,指的是拜占庭帝国时期的建筑风格。在古罗马巴西利卡式的基础上,融合了东方(主要是波斯、两河流域、叙利亚等)艺术,形成了新的风格。对后来的东欧建筑和伊斯兰教建筑有很大影响。
发展历史
前期(4-6世纪):主要是模仿古罗马风格。圣索非亚大教堂已具有突出的拜占庭建筑风格。
威尼斯圣马可教堂中期(7-12世纪):由于外敌相继入侵,导致国土缩小,建筑也减少,规模也大不如前。这一时期的特点是占地少而向高处发展,中央大穹隆没有了,改为几个小穹隆群,并着重于装饰,如威尼斯的圣马可教堂。
后期(13-15世纪):十字军的数次东征使拜占庭帝国大受损失。这时期建筑既不多,也没有什么新创造,在被奥斯曼帝国灭国后大多破损无存。
莫斯科的华西里·柏拉仁诺教堂,建成于1555年和1561年之间。对其他地区的影响:拜占庭式建筑对俄罗斯教堂建筑和伊斯兰教建筑有重大影响。典型的如莫斯科的华西里·柏拉仁诺教堂,哈尔滨圣·索菲亚教堂。
建筑特点
圆形穹顶
圣索非亚大教堂剖面图穹隅(Pendentive)是指拱顶之间形成的三角形球面。穹隅的发明使得方形基座上可以搭建巨大的圆形穹顶。这是一个古罗马建筑师没有解决的问题,是建筑史上的伟大发明[1]。圣索非亚大教堂即以大穹顶著称,并有多个圆形穹顶的小厅。高大宽阔,采光充分。
平面结构
圣索非亚大教堂平面图圆形(辐射式)或正十字形。
圣索菲亚大教堂
这座教堂的整个平面是个巨大的长方形。从外部造型看,它是一个典型的以穹顶大厅为中心的集中式建筑。从结构来看,它有既复杂,又条理分明的结构受力系统。从内部空间看,这座教堂不仅通过排列于大圆穹顶下部的一圈40个小窗洞,将天然光线引入教堂,使整个空间变得飘忽、轻盈而又神奇,增加宗教气氛,而且也借助建筑的色彩语言,进一步地构造艺术氛围。大厅的门窗玻璃是彩色的,柱墩和内墙面用白、绿、黑、红等彩色大理石拼成,柱子用绿色,柱头用白色,某些地方镶金,圆穹顶内都贴着蓝色和金色相间的玻璃马赛克。这些缤纷的色彩交相辉映,既丰富多彩,富于变化,又和谐相处,统一于一个总体的意境:神圣、高贵、富有。从而,有力地显示了拜占庭建筑充分利用建筑的色彩语言构造艺术意境的魅力。这座建筑也就当然地成为了中世纪,乃至人类建筑史上璀璨夺目,光耀千秋的杰作
=====================================================================
3.仿罗马式教堂 (即罗马式)
罗马式建筑(Romanique architecture)(又称罗曼式建筑、罗马风建筑、似罗马建筑等),是10世纪晚期到12世纪初欧洲的建筑风格,因采用古罗马式的卷、拱而得名。多见于修道院和教堂,给人以雄浑庄重的印象。对后来的哥特式建筑影响很大。
“罗曼”即“罗马式”的意思,这个词是19世纪早期提出的,最初是指5世纪—13世纪的建筑。
历史
亚琛大教堂中的“帕拉丁礼拜堂”是早期罗曼式建筑的代表。查理曼大帝发起了对古罗马建筑的学习。
德国亚琛大教堂中的“帕拉丁礼拜堂”是查理曼时代留下来的唯一一座建筑,建成于800年—805年之间。
朝圣热潮的兴起,也对教堂的空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法国康奎斯的圣弗伊修道院,1120年建成。西面的两个尖塔为19世纪所加。现存的最早的罗曼式教堂,是法国康奎斯的圣弗伊修道院(The Sainte-Foy abbey-church in Conques),即处于前往孔波斯特拉的圣地牙哥朝圣的路途中,是由原来的巴西利卡式教堂扩建的。建成于1120年。
特征
平面:横殿和长方形教堂相交构成拉丁十字。
钟楼:西面入口处有两座塔形钟楼,尖顶或平顶。有时拉丁十字交点和横厅上也有钟楼。
墙体:巨大而厚实。因此显得沉重封闭。
扶壁(buttress):增加对墙体的支撑力。
拱顶:主要是肋骨式筒形拱顶,也有尖肋拱顶。这是一种具有良好声学特性的建筑式样,有利于教堂圣咏的效果。
连拱廊:
门:拱门形式,门楣的半圆形空间覆盖着浮雕,并有多层拱顶曲面。门中央以间柱支撑。
柱:在科林斯柱式的基础上更加发展了浮雕柱饰。
小圆窗(牛眼):
在不同地区的发展
意大利
佛罗伦萨的圣米尼阿托教堂:山墙上多种格纹的交叉使用。
比萨奇迹广场建筑群:使用了繁多的立柱。
德国
施派尔大教堂:出现了十字拱顶,使受力点由二根柱子变为四根柱子,表现了向哥特式建筑发展的趋势。施派尔大教堂是目前世界上存留最大的罗马式教堂建筑。
法国
卡昂的圣安提涅教堂(St. Etienne)出现了六分拱顶。
======================================================================
哥德式教堂
哥特式建筑
德国科隆大教堂被认为完美地结合了所有中世纪哥特式建筑和装饰元素哥特式建筑(Gothic architecture),又译作哥德式建筑,是位于罗曼式建筑和文艺复兴建筑之间的,1140年左右产生于法国的欧洲建筑风格。流行于12世纪至15世纪。哥特式建筑主要用于教堂,在中世纪高峰和晚期盛行于欧洲,由于起源于法国,因此当时又称为“法国式”。整体风格为高耸削瘦,以卓越的建筑技艺表现了神秘、哀婉、崇高的强烈情感,对后世其他艺术均有重大影响。
哥特式(Gothic)一词是后来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的,认为古希腊、古罗马的艺术才是正统艺术,这种新建筑形式是“野蛮民族”式的,故贬称为“哥特式”。事实上,哥特式建筑与哥特人并无关系。
圣丹尼斯教堂的内部哥特式建筑继承了罗曼式建筑的很多特点。
早期
第一座哥特式教堂是1143年在法国巴黎建成的圣丹尼斯教堂,其四尖券巧妙地解决了各拱间的肋架拱顶结构问题,有大面积的花窗玻璃,为以后许多教堂所效法。1144年,在庆祝圣丹尼斯重修完成举行的典礼上,各国的主教们吃惊地发现这种建筑形式有着不可抵挡的魅力。于是25年之后,凡有代表参加过庆典的地区都出现了哥特式教堂[1]。
经典时期
12世纪末到13世纪中叶。
晚期
辐射状哥特式和火焰哥特式发展。 直到16世纪被文艺复兴风格替代。
复兴
1820年,哥特式装饰风格复兴,主要在内装饰上。
建筑特色
德国科隆大教堂高耸的尖肋拱顶
尖肋拱顶
从罗曼式建筑的圆筒拱顶普遍改为尖肋拱顶(Pointed Arch,或者干脆称为Gothic Arch),推力作用于四个拱底石上,这样拱顶的高度和跨度不再受限制,可以建得又大又高。并且尖肋拱顶也具有“向上”的视觉暗示。
飞扶壁(Flying Buttress)
巴黎圣母院成排的飞扶壁
法国亚眠大教堂双层飞扶壁扶壁(Buttress),也称扶拱垛,是一种用来分担主墙压力的辅助设施,在罗曼式建筑中即已得到大量运用。
但哥特式建筑把原本实心的、被屋顶遮盖起来的扶壁,都露在外面,称为飞扶壁。由于对教堂的高度有了进一步的要求,扶壁的作用和外观也被大大增强了。亚眠大教堂的扶拱垛有两道拱壁,以支撑来自推力点上方和下方的推力。沙特尔大教堂用横向小连拱廊增加其抗力,博韦大教堂则双进拱桥增加扶拱垛的承受力。有的在扶拱垛上又加装了尖塔改善平衡。扶拱垛上往往有繁复的装饰雕刻,轻盈美观,高耸峭拔。
花窗玻璃
哥特式建筑逐渐取消了台廊、楼廊,增加侧廊窗户的面积,直至整个教堂采用大面积排窗。这些窗户既高且大,几乎承担了墙体的功能。
并应用了从阿拉伯国家学得的彩色玻璃工艺,拼组成一幅幅五颜六色的宗教故事,起到了向不识字的民众宣传教义的作用,也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花窗玻璃以红、蓝二色为主,蓝色象征天国,红色象征基督的鲜血。
窗棂的构造工艺十分精巧繁复。细长的窗户被称为“柳叶窗”,圆形的则被称为“玫瑰窗”。
花窗玻璃造就了教堂内部神秘灿烂的景象,从而改变了罗曼式建筑因采光不足而沉闷压抑的景象,并表达了人们向往天国的内心理想。
十字平面
法国沙特尔大教堂平面图这也是继承自罗曼式建筑,但扩大了祭坛的面积。
门
层层往内推进,并有大量浮雕,对于即将走入大门的人,仿佛有着很强烈的吸引力。
束柱(beam-column)
柱子不再是简单的圆形,多根柱子合在一起,强调了垂直的线条,更加衬托了空间的高耸峻峭。
传播与变异
法国
法国是哥特式建筑的起源地。
英国
英国西敏寺的葱形筋梁。威廉一世回到英国即位后,引入了很多法国习惯,也带来了哥特式建筑。哥特式建筑在英国出现了多种筋梁结构的穹顶,例如伞形、扇形、葱形等。
德国
弗莱堡大教堂
西班牙
意大利
哥特晚期米兰大教堂意大利没有追逐哥特式建筑的结构体系和造型原则,主要把它作为一种装饰风格。
捷克
圣维特大教堂 (布拉格)
对于罗马式和歌特式的贯穿看这里 liptontea点bokee点com/986847.html
中世纪是到..........文艺复兴结束吧,那么我们就到这
我将接上一篇文章继续给大家叨叨一会,希望小伙伴们能够好好体会一下这个发生在中世纪末期至文艺复兴前期的特殊的哥特式艺术,看看那些越来越尖的、像个塔一样的建筑为什么会在那个时期受到如此追捧,且流传于现在被尊称为艺术。首先,我们必须要知道,哥特式建筑也被称为哥德式建筑,它是哥特式艺术的一部分,也是哥特式这种艺术表现形式最初的发生开始。
哥特式艺术还包括文学、音乐、绘画,这类艺术形式是发生12世纪的法国,直至16世纪左右。哥特式产生于法国,圣邓尼斯修道院教堂被誉为第一座哥特式建筑,也被算作是中世纪后期建筑的典型代表。在整个西方建筑的世界里,“哥特式”的影子随处可见,但“哥特”一词本身是带有浓烈的贬义的。
这个词最早出现是由16世纪著名的艺术史家瓦萨里提出,此时哥特艺术的热潮已经退去。但仍然不妨碍文艺复兴时期那帮研究者们的捉摸。
哥特一次本身指的是一个蛮族的意思,也就是之前有提到过的,在西罗马灭亡后,整各西欧分崩离析,被一群蛮族占领着,其中有一个蛮族就叫做哥特。
所以,后来的文艺复兴的学者就喜欢用“哥特”一词来贬低中世纪时期出现的艺术形态,认为那是一种与野蛮黑暗、腐朽不化相关的艺术。
巴黎圣母院图
而在哥特式文学中充斥着神秘、阴森、恐怖氛围,哥特式绘画则是带有沉闷、黑暗和情绪化,这些特点听起来并不是一个好的词汇。
所以,现在基本你看到这里就会知道,与哥特式相关的东西在文艺复兴那会对于西方来讲并不是什么好东西。但在后来,哥特式艺术会被专门的学者拿来研究,甚至堪称中世纪艺术的典范。这种感觉其实很像网上老有人跟我较真说哪个哪个期间的艺术就是一定比那个好一样,艺术本身无好无坏,全凭个人喜欢,如果一定要分个高下,那只能说明你太幼稚了。
哥特式艺术分为三个阶段:早期哥特式(约1140—1194)、盛期或光辉哥特式(1194—1280)和晚期哥特式(约1280—1500)三个阶段。在长达1000多年的宗教禁锢中我们经常说有人将西方的文明按下了暂停键。但其实在那个时期,仍然有很多区域产生了代表性的艺术作品。
这些教堂、壁画、习俗自成一派的衍变成了中世纪艺术,也是我们在研究艺术史、历史、文学等内容的时候必须要经历的一个重要部分。还记得我在上一篇文章中说到过,如果你们没有办法理解什么是哥特式艺术,那么你就了解一些历史。让我们再来复习一下,首先西欧那边在中世纪时期信奉的是天主教,它们将政教合一的戏码演绎的淋漓尽致。所以在那个时期教堂就是宗教精神非常重要的部分,因为教堂是宗教精神物化的产物。教堂在西边那些蛮族眼里是能够控制人民思想精神的有力工具。
当然,在东边的拜占庭也是一样的,他们虽然信奉的是东正教,但是仍然离不开教堂。其教堂中的代表就是上篇文章中说过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是典型的有集中式的教堂结构,带有圆圆的大穹顶。上篇文章中我们分析了很多教堂形式,明确了教堂从平面构图中分成的集中式和巴西利卡式的分别。而哥特式教堂是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在原有的教堂平面结构中往上延伸的产物,并且非常的高。
在中世纪的西欧,天主教教会是希望全面掌控国家的,甚至可以说是占有主导地位,因此他们希望自己在群众的眼中是与众不同的,是唯一能够与神沟通的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
“能够创造出飞拱,把人们的精神引向天国。能够将墙改进为玻璃屏风,这种屏风上有教育礼拜者的教义以及信仰原义的图画故事,能够使礼拜者沉浸在天国般的光芒之中。”这是建筑学家帕瑞克·纽金斯在其著作《世界建筑艺术史》当中的一句话。”
我相信当你看了这句话就会明白,教皇为了统治人民,就要让更多的人信仰他们,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教堂的规模就会越来越大。而哥特式建筑中典型的尖耸如天梯一般的穹顶会大大增加信徒们对于天主教的崇敬,除了穹顶以外,室内绚丽多彩的花窗玻璃使人置身到室内,就宛如自己走进了天堂一般,这种极具华丽的感官效果给到信众以去往天国世界的美丽想象。
所以,与文艺复兴时期对“哥特式的野蛮不同”,当时哥特式建筑是建筑艺术的顶峰,也是信仰的顶峰。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哥特式建筑当中的建筑语言:
1、飞扶壁:它的作用是可以用来支撑建筑结构的部件,建在主墙和外部墙壁之间以减轻主墙所承受的压力,由于飞扶壁通常以半个拱券的形式出现,所以又称飞券。
哥特式建筑结构(图片来自于网络 )
2、尖型拱券,又可称为尖拱或尖券,呈现X型的拱顶,又分为六分肋拱或四分肋拱。其效果使教堂看上你去高耸云天一般。
米兰大教堂内部束柱
3、束柱:与以往的圆形柱子不同,哥特式建筑的束柱为几根柱子为一体,从视觉上来讲有效的增加了丰富性和层次性,柱体也会显得十分修长,大大增加了空间感。
4、彩色玻璃:哥特式建筑著名的彩色镶嵌玻璃色彩斑斓,阳光从外面照进来,透过彩色的玻璃好像进入梦幻般的境地一样。其主要色彩以蓝、深红、紫色为主,最高可达到12种颜色。
米兰大教堂内部彩色玻璃
以上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哥特式建筑语言。其实全世界的哥特式的教堂形式都有些大同小异,只是每个国家在此基础的形式下会有略微的区别。
世界上五大教堂即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罗马+巴洛克)、意大利米兰大教堂(哥特式)、西班牙塞维利亚大教堂(哥特式)、意大利佛罗伦萨大教堂(文艺复兴风格)、英国圣保罗大教堂(哥特+巴洛克)。其中有两座是为哥特式建筑,在这里,重点与大家说说著名的意大利米兰大教堂。
当然哥特式教堂还有很多,如巴黎圣母院、亚眠大教堂、科隆大教堂、沙特尔大教堂等等等等吧,说起来估计要说很久,此处选了一个个人比较喜爱的教堂来和大家具体分析一下。米兰大教堂是世界上最大的哥特式教堂,位于意大利。从建筑规模来看,米兰大教堂仅次于圣彼得大教堂,位居第二,它们的共同点都是天主教教堂,是西方天主教徒朝圣的中心
米兰大教堂始建于公元1386年,此时距离拜占庭帝国灭亡还有67年,而这期间的现在的意大利这个国家还是不存在的,其位于意大利地区在那时被形成了诸多个城邦小国,而意大利北部地区的米兰就是其中一个封建公国。米兰公国由当时的贵族维斯康蒂家族统治者,米兰大教堂也由此开始建造。
该教堂由法国总工程师尼古拉斯·德文德设计,但它的发展是非常曲折的。1450年,另一个家族弗兰西斯科·斯福尔扎夺取了米兰的权利,教堂因此直至1500年才完成拱顶建设,这期间一直都处于一个政权更替资金缺乏的时代。1774年,米兰控制权“移交”到了奥地利手上,米兰大教堂继续建造,到1762年,教堂的标志性建筑玛丹纳尖塔建成,在教堂外部中间尖塔上建造了镀金的圣母玛利亚雕像。
玛丹纳尖塔
玛丹纳塔高108.5米,塔身顶部圣母玛利亚像高4.2米,该雕塑为镀金铜像。由3900多片金叶覆盖而成,总重量达到700多公斤,整个圣母像位于中央塔中的最高处,因为这座圣母像,大教堂在建成之初被誉为▶“圣母诞生大教堂。1897年,米兰大教堂最终完工,在长达500多年的时间里,它见证了米兰乃至整个西欧最动荡与辉煌的时代,经历了整个文艺复兴的兴衰。1805年,拿破仑需要在意大利再次加冕,并要求米兰大教堂尽快完工,所有的财力都涌入这所教堂的建设中,短短七年级,教堂顺利竣工。米兰大教堂今天就位于已经被誉为时尚之都的米兰市中心大教堂广场上,长158米,宽93米,塔尖最高达108.5米,总占地面积117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35000人。整个教堂外部采用了白色和偏粉色的大理石制成。
图片来源于网络
该教堂哥特式风格特点十分显著,上部高耸的尖塔直插云霄,下半部分纷繁复杂的装饰雕塑又具有很强的巴洛克风格。
教堂内外的雕塑共计6000余座,教堂顶部135个尖塔上面具有精美的圣人雕刻。刚才提到的镀金圣母玛利亚就位于尖塔中间。在教堂外部共有3159座雕刻,大多雕刻的题材为圣经故事。而在外部还设有96个怪兽排水口,在四周转角处均不相同。在教堂正面被6个巨大的石柱分割成五扇铜门,这些铜门重达37吨。每座铜门上装饰有很多方格,雕刻着教堂的发展历史、神圣与圣经故事。走近米兰大教堂内部,是典型的拉丁十字结构,由四排柱子依次纵向将空间隔开5道走廊,柱子之间以金属杆连接。从教堂正中部向祭台望去,肃严而又繁复一批批尖拱券尽收眼底,与地面的柱子构成严正的视觉比例。教堂顶部有两个内容可以了解一下,一个是传说在教堂的顶部有一根当时订死耶稣的钉子,教徒们每年会将钉子取下来朝拜。因此文艺复兴三杰的达·芬奇就发明了一个升降机,用以取送这枚钉子。另一个是在教堂的屋顶上,有一个小洞,在地面上固定着一根金属嵌条,每当正午时,阳光就有小洞射入,准确的落在金属条上,这被称作为“太阳神”。在米兰大教堂的南边有一座知名的雕塑——圣巴塞洛缪大理石像,巴塞洛缪又被称为巴多罗买,或巴托罗缪,是耶稣十二门徒之一。该石像雕刻的就是圣徒巴多罗买被剥皮后,皮肤挂在肩膀上,眼神中却充满着坚毅与不屈服。关于这位圣徒伟大的故事经常被艺术化,例如位于梵蒂冈的西斯廷礼堂中,米开朗基罗的一副著名的壁画《最后的审判》中,巴多罗买就是一个老者的形象,一手拿着匕首,一手拎着自己的皮,有传言说那张剥下来的皮是米开朗基罗将自己刻画进入其中了。
这幅雕塑作品完成时间是1562年,从艺术造诣上,雕塑的肌肉结构与比例关系堪称完美,从作品本身能够看出当时艺术家对于人体解刨学的研究已经达到了令人叹为观止程度了。在教堂的大厅中,南北两侧被分割成了若干个宗教活动区域,如圣堂、礼拜堂。在圣堂内安葬的是主教的遗体。在教堂南侧是圣乔瓦尼·波诺的圣堂,他是米兰基督教的主教,其功绩铭文刻录在祭坛的6根浮雕柱子之上。在米兰大教堂中,一共有24扇大型的玻璃窗,总高20米,绘制着基督教的耶稣的故事,光线透过从彩色玻璃窗中穿过直达地面,这些创作与500多年前的玻璃窗仍然光彩夺目,光线透过的感觉仿佛是从天堂走来的福音一般。到这里,关于中世纪的内容就差不多了,当然,如果以后想起什么来可以再谢谢,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多去看看这方面的资料和书籍,对于历史和艺术的系统学习还是需要多阅览书籍,我写这个公众号的意义也只是在浩瀚的知识里面点缀一下,让喜欢艺术的朋友能够更容易进入理解。
“声明
本文章版权归属《伪艺术日志》作品本人所有,属作者的原创文章,转载需注明出处,未经准许不得以任何形式抄袭或修改,一经发现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本文章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有涉及图片中个人的隐私、权益、版权等问题时,请随时后台联系并处理。本文涉及的学术内容参考各相关文献、论文、网络内容,如与事实不符,望及时后台告知,作者会在第一时间进行修正
加洛林文艺复兴
“加洛林文艺复兴”是发生在公元8世纪前后欧洲中世纪历史上的一位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也被称为是“欧洲的第一次觉醒”。 查理大帝的贡献除了武功,还有文治。他要通过对基督教思想的提倡和宗教教育的发展来统一民心,使基督教的传统与日耳曼民族的活力融为一体,使帝国同拜占庭、阿拉伯、印度、中国等文明古国一样比肩而立。因此,他出台了一系列崭新的宗教思想文化政策。主要措施是以基督教思想的一统地位为核心,在基督教思想权威的统协下,大力兴办教育,倡导学术研究,鼓励收集古代文化典籍,支持改革旧有的拉丁文字。他的目标正如阿尔古因所描绘的那样,他要在法兰克建立一个新雅典。这个新雅典要比旧的时代的希腊的雅典更加迷人,更加辉煌。在查理大帝看来,这个新的雅典的文化内核必须是基督教学说。因为蓬勃发展的基督教的思想将超过古代希腊罗马学院派的智慧,能够给新的中世纪的“雅典”带来宗教的辉煌。
查理大帝在崇尚基督教一统地位的前提下,对基督教文化的规范做了大量的组织工作和宗教文化范本的定型工作。他在位期间,制订了《加洛林书》,规定了罗马教义和宗教的基本仪式,从而使各处自发的对教义的解释和凌乱的宗教仪式得以定型。更为重要的是,他还利用王权的力量,指派阿尔昆组织人员在797—800年对当时收集到的各种《圣经》文本进行了校勘,统一了《圣经》文本并将其译成了拉丁文,从而成为后来天主教通用的定本。同时还授权阿尔昆对基督教的文献典籍(包括《本尼狄克院规》等)进行大规模的抄写和修订。还有些抄本主要是福音书、插图和绘画几乎都是表现基督及其使徒的形象。不仅如此,查理大帝统治时期,还模仿当时的拜占庭风格,建筑和修缮了很多精美的宫殿与教堂,因此,加洛林王朝的教堂大多是以拜占庭建筑为样本的“巴西利卡”式建筑。这些建筑,充分地体现和发展了罗马式的建筑艺术风格,开创了建筑史上罗马式艺术风格的时代。应该说,查理大帝是从维护封建统治的角度来做这些工作的,然而,也恰恰是他的这些努力,在中世纪欧洲这个历史上的“黑暗时代”里,为中世纪新的文化形态的形成,做了奠基性的工作。
查理还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基督教教育的发展。因此在8世纪出现了粗糙的专门教育机构——宗教学校和收集人类已有知识和文献的机构——图书馆。787年,查理写给佛伦西亚地区的主教与修道院院长的谕令中,就要求每一座教堂和每一所修道 院都要设立学校和建立图书馆。查理大帝建立学校目的是用拉丁文传授“七艺”,“以培养教士与俗人的读书、写作能力”。在哲学、文学和艺术等方面造就适宜封建统治所需要的人才。他不仅让教会学校召集依附人的子弟和自由民的子弟学习,而且要求乡村牧师免费教授穷孩子们学习。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查理从有学问、有知识的神职人员中选任教师,甚至从意大利和英格兰请来一些具有较高水平的教师。如在他自己亲自下令创办的宫廷学院中,就网罗了很多学者前来任教。其中比较著名的学者有学识渊博的盎格鲁•撒克逊的教士、诺森伯里亚的学者阿尔昆;意大利比萨的副主教、语法学家、文学家佩特鲁斯和阿奎勒斯的保罗伊努斯;伦巴德的历史编纂学家保罗努斯和迪雅克努斯;西班牙主教、古典派学者西奥达尔;乌尔吉尔主教菲利克斯等以及后来撰写查理大帝传的艾因哈特等等。
阿尔昆对加洛林文艺复兴时期思想领域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他不仅协助查理大帝制订了适应西欧封建社会发展的基督教文化政策,而且还把对古代文化肯定的态度嫁接到基督教文化之中。因此后人认为正是他较为系统表现出了基督教人文主义精神。原因在于,他把目光越过了罗马而盯住了希腊,并把希腊的哲学思想和文化精髓与基督教密切地融合在一起,使中世纪的基督教真正具有了西方的文化形态。例如,他推崇的“七艺”,即算术、几何、音乐、天文、文法、修辞和逻辑,就是希腊文化的结晶。但是,阿尔昆又不是古典文化的弘扬者,而是要将其进行改造后,使之成为为基督教服务的东西。具体来说,在阿尔昆的眼中,文法指的是拉丁文法;修辞专指宗教教义阐释和讲经布道的辩才;逻辑则指供神学论证和驳斥异端邪说的形式推理方法;算术用来解释《圣经》中的数字;几何成为根据《圣经》的思想来解释大地的工具;天文学用来推算宗教节日和按教会传统来构筑宇宙图式的手段;音乐更成为了以礼拜圣诗为内容艺术形式,乐曲被用于宗教仪式。这样,希腊的“七艺”经过阿尔昆的改造,成为了中世纪宗教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
如果说阿尔昆是加洛林文艺复兴早期的伟大宗教文化学者,那么,约翰•斯克特•埃里金纳(约810—880年)就是加洛林文艺复兴最后的集大成式的代表人物。埃里金纳是爱尔兰人,早年在修道院接受教育,精通希腊文。845年,查理大帝的孙子,法兰克国王秃头查理请他出任宫廷学校校长。877年秃头查理死后,他回到英格兰。他的主要著作有851年写作的《论神的预定》和在865年前后写成的《自然的区分》等。但是,真正建立他作为伟大集大成式学者声誉的,则是他对《狄奥尼修书》的翻译。《狄奥尼修书》原是希腊文,埃里金纳在858年奉秃头查理之命翻译这部著作时,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论述了现实世界与天国神意的神秘联系,即和谐永恒的神意天国原型藉世俗的形象彰显自身,世界因此极似一种天国本体的隐喻和象征。把这个思想运用到艺术上,那么,在埃里金纳看来,它意味艺术作品虽然是物质客体,然而其本原在上帝。艺术观念的原型是上帝这个“逻各斯”,“逻各斯”下达到艺术家的灵魂,再由灵魂下达到物质。因此,在埃里金纳眼中,艺术同自然一样,其美在于神圣秩序的彰显。这样,在埃里金纳的思想中,我们可以看到古典艺术思想与基督教思想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