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会展实务论文模板

2023-03-03 10:1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会展实务论文模板

会展的成功的关键---- 会展展台人员训练 为了保证良好的展出效率和效果,在配备展台人员之后,必须对他们进行培训。不论是临时雇佣人员还是固定工作人员包括公司高级人员都应当接受培训。培训的目的是使展台人员了解展出目的,掌握展台工作技巧,培养合作及集体精神。 展台人员培训工作应当列入展出工作计划,成为一项正常工作。如果条件许可就安排比较正规的培训,至少要在开幕前进行简单的工作交代和技术指导。培训工作可以在选定展台人员后即着手进行。比较正规的培训形式包括筹备会或培训班,时间可以是半天至两天,但地点要专门安排。要尽量使用教学辅助工具,比如投影仪、讲义等。培训方法要尽量正规,越正规,越显示组织者的重视,培训效果也就越好。若有主要负责人参加展览,也应参加训练,这对提高训练效果有利。 培训内容要有系统,培训材料要编印成套。欧美一些国家的展览行业协会、展览研究机构、展览咨询公司安排专门的展览培训,有专门的展台工作培训教材、录像带等,可以购买参考使用。培训教材应该标明秘密程度,培训内容和步骤可以分为三部分,安排如下:情况介绍。包括人员介绍、筹备情况介绍、展出情况介绍等。情况介绍的目的是使展台人员熟悉展出背景、环境和条件。首先相互自我介绍,培训者和接受培训者自我介绍,不仅要介绍姓名、工作,还要介绍在展览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展出介绍,包括展览会和展台情况。展览会情况,包括名称、地点、展出日期、开馆时间、场地平面、展馆位置、出入口、办公室、餐厅、厕所位置等,展台情况包括展出意图、展出目的、目标观众、展台位置、展台序号、展台布局、展出工作的整体安排等。展出活动介绍,包括记者招待会、开幕仪式、馆日活动、贵宾接待活动等,并对展台人员提出相应的工作要求。展品介绍,要详细介绍每一项展品,其性能、数据、用法、用途等。市场介绍,包括销售规模、销售渠道、规章制度、特点习惯和销售价格等。 工作安排。向展台人员布置展台工作,并提出要求和标准,必须使展台上的每一个人知道、理解展出目的;布置展台工作,包括观众接待、贸易洽谈、资料散发、公关工作、新闻工作以及后续工作等,进行分工,提出要求;管理安排,包括工作时间、轮班安排、每日展台会议、记录管理等;行政安排,包括展台人员的宿、膳、行、日程等安排。展出主要是为了成交,展台工作准备就是围绕此开展,包括市场调研、准备货源、准备产品资料、准备贸易条款等。 技术训练。主要训练展台的接待和推销技巧。展台工作与其他环境下的工作有所不同,即使是有经验的推销人员也应接受展台技巧培训。可以使用模拟方式并应准备完善、系统的培训资料。另外,如果可能,要培养展台人员认真的工作态度、协作精神和集体感。 会展人才:素质比证书更重要 近年来,我国大型会展日益增多,相关人才需求旺盛。而会展人才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是专业的会议或展会组织者人才,包括策划、现场管理、招展招商人才;第二是场馆管理人才和参展商方面的会展人才;第三是服务人才,如翻译、物流、广告、旅游、饭店和搭建人才等。会展人才也可按会展核心人才、会展辅助性人才与会展支持性人才来分类。据劳动保障部门的统计显示,目前我国会展业的从业人员达100多万,从事经营策划的管理人才有15万人。而业内专家认为,成功举办一个大型国际会展,需会展专业人才80至90人,目前我国会展数量虽多,但真正形成国际品牌的不多,关键就在于缺少优秀的会展策划和经营管理人才。这类人才需要很强的活动能力、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并且思维要活跃、知识面要广。 会展业在我国是一个新行业,以前高校是没有这个专业的。但近几年,国内已有几十所大学开设了会展专业。目前,全国推出的相关证书至少已有10多种,上海地区较有影响的有3种:1.上海紧缺人才培训工程“会展策划与实务”岗位资格证书;2.从美国引进的“注册会展经理”培训认证体系;3.劳动保障部门推出的“会展策划师”新职业。那么,是不是求职者考出证书后就能成为抢手的会展人才呢?华东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陈建国讲了一件真实的事情:一名求职者带着证书去应聘一家会展企业,面试官经过考察后发现他根本不具备从事会展业的素质和能力,因而发出质疑:“证书没有用!” 上海市会展行业协会副会长王明明也表示,会展行业没有职业准入的限制,不像有些行业一定要有执业资格才可入行,会展企业是不会太看重证书的。这说明会展业证书的含金量还不高,相比其他学历和证书,会展用人单位更看重的是素质。王明明认为,“会展人才的特点是高智商、高风险和高报酬,对此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但高智商不等于高学历。王明明指出,拥有本科或研究生学历的毕业生,至少需要有8至10年的磨砺,才有可能成为成熟的会展策划和管理人才。而高层次会展人才与在会展现场敲敲打打的搭建人员有很大区别,如优秀的同声传译人才,目前国内可谓凤毛麟角;各种高层次的会展策划人才、广告创意人才和场馆管理人才,都需要有高智商,否则是难以胜任工作的。 陈建国认为,培训和考证如果过热问题还不是很大,因为市场会进行调节。含金量高的证书会得到市场的认可,含金量低的证书会逐步退出市场。通过市场竞争,沙里淘金,生存下来的才是经得起市场检验的证书。 王明明也认为:会展业是一个综合性的行业,涉及到的专业非常之多。如果只是笼统地讲会展人才,有可能会误人子弟,如有的学校开了会展设计专业,而会展设计这个概念太宽泛了。其实,不同行业需要的会展人才是完全不同的,能做汽车展的就不一定能做模具展,关键要具备行业知识。会展行业最需要懂行业知识的人才。比方国内博物馆去国外举办青铜器展览,如何为这些国宝投保是一个大问题,这时就要依靠保险人才了。一些学校把专业锁定在会展上,反而可能限制 会展管理 2003年上半年对于会展业来说,可谓多事之秋。3月打响的美伊战争不仅使得中东国家的会展业首当其冲,发生了严重萎缩,对世界会展业,也产生了不小的冲击。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就当战争态势渐趋明朗、阴云逐渐消散,会展业仿佛终于可以长吁一口气,定下心来,重整河山的时候,非典又开始肆虐横行,颇有不打垮会展业誓不罢休之势。就在众会展主办单位感叹祸不单行之时,可否想过,如果会展业早已引入了充分的风险管理机制,当面临突如其来的不利状况时,就不会显得如此被动。 各行业、各企业的经营不可避免地伴随着风险,只有对各种风险加以良好的管理和控制,才能确保稳健地经营和发展,会展业也不例外。 任何事物要一分为二,辩证地对待。美伊战争、非典型肺炎,一方面对会展业造成了极大的挫伤,但另一方面,也使我们及时认识到了在会展业中实施风险管理的必要性。会展行业、会展主办者在今后的工作中,应以此为鉴,遵循风险管理的方法与程序,通过积累各类历史统计数据,首先对举办会展潜在的风险进行识别、确认、衡量,进而在此基础上,制定防范风险、应对风险的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或即使风险事件变成现实,也能够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将损失降至最低水平,而不至于由于事先没有制定相关计划而措手不及。 所谓吃一堑、长一智,既然会展业的这一不足已经暴露出来,那么,广大相关的会展从业人员,都应该认真考虑会展的风险管理如何执行的问题。只有科学、有效地将风险管理体系纳入会展业,会展的举办者、参与者才能够做到成竹在胸,会展业也才能在变幻莫测的国际、国内,自然、社会环境中披荆斩棘、健康发展、稳步前进

急!!!!!怎么样才能写出好的会展题材的论文呢?

中国会展业理论研究蓄势待发———写在中国展览理论研究高峰会召开之际
现阶段,我国会展理论研究领域处于“蓄势待发”状况,不久的将来必将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会展科学理论”体系,因此,我们必须立足现状展望未来,根据我国会展业发展过程中各个时期与各阶段对会展科研的不同需求,未雨绸缪地科学规划我国会展科研战略发展方向。
一、我国会展理论研究领域的现阶段特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会展产业经济初现端倪,不过,毫无例外,我国会展业理论研究也必然受到当前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环境等客观条件的影响,与此同时,还受到理论研究领域自身发展状况的制约,我国会展科研体制建设、科研队伍建设还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培育成长期,因此,我们可以说,当前我国的会展理论研究处于初始时期的初级阶段。
根据近年来对各类会展研究项目的统计分析,项目委托主要涉及“场馆规划与经营管理”、“展览组织与经营管理”、“上下游产业研究”、“区域会展经济”、“城市会展经济”、“展览策划”、“品牌展览”、“资本运营”、“国际市场竞争”“行业政策研究”等方面,研究的内容与会展企业的业务需求,与会展行业构成要素直接相关,因此,属于典型的行业“要素研究”,从而成为我国会展理论研究领域现阶段的特点,这是由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级阶段的我国会展业对会展研究的需求所决定的。
二、现阶段我国会展业理论研究领域的四大问题
1、国家对会展业科研经费投入的问题
国家对会展科研投资甚微,科研经费总量严重不足,极大地制约着我国会展业理论研究创新和研究水平。
国家投资的会展科研课题类型可划分为各部委、地方政府和各类学术课题项目三类。如2003年9月由国资委委托中国展览馆协会的《中国展览业中长期规划》课题,2004年6月商务部委托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的《中国展览业现状与政策研究》课题,加上省市、科委、教委等纵向委托单位如《北京市会展业发展规划》《长春重点展会规程》《长春市重点展会评估》等研究及各大专院校立项科研课题。2000年以来,国家在会展科研方面的总经费投入粗略估计在300万人民币左右,按照国际惯例,科研经费投入一般应该占总收入的5-15%左右,假如把我国近年来的科研经费投入与中国会展经济80亿人民币的产值相比较,大约占0.0038%,可谓杯水车薪。
2、科研项目供需矛盾的问题总体来看,会展科研项目总量极少,一方面由于科研投入极微,一方面是行业对会展科研项目需求极大,他们更多地希望获得对市场经营和企业管理具有指导价值的研究成果,当前实业界和理论界、实践派和学院派之间存在一个亟待跨越的鸿沟,会展科研项目的供需矛盾日益尖锐。
供需矛盾问题,不仅是表现在供需双方“难以见面”,而且还在于供需“渠道不畅通”,缺乏相应的“市场机制”来保障供需双方的有效沟通。例如,目前业内关注热点之一“会展业服务能力”问题,从去年年底开始到今日,我们一直在做相应的调研,由于没有足够的投入,进度十分缓慢,尽管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却又面临如何转化为商品的问题,假如有相应的研究基金,类似前瞻性、学术性、创新性和实用性的研究就有了一定的保障,可以有计划地解决部分科研项目供需矛盾问题。
3、会展科研机构大量涌现的问题据笔者不完全统计,至今在国内已有各类专业会展研究机构16个。从成立时间来看,2000年继国内首家专业研究机构重庆海钠会展研究所成立后,2001年仅1家,2002年上升为2家,2003年陡增9家,2004年下降为3家,从中不难发现,2003年当数我国会展研究机构建成的高峰期,占56%专业会展研究机构在这一年中建立。从各研究机构的性质来看,16个会展研究机构中,属高等院校的近12家占了75%,有一定政府背景的3家占18%,纯粹市场化的研究机构仅1家。
比较国外会展研究机构情况而知,设立的专业研究机构和独立专业研究机构的不多,如在德国高等院校只有科隆大学展览经济研究所一家,独立研究研究机构仅有一家。因此,笔者认为,在短短4年内涌现10余家研究机构的情况,是只在中国才有的独特现象。这现象与现阶段中国会展业处于“数量级”向“质量级”转换阶段十分吻合,既是我国会展业蓬勃发展的繁荣表现之一,也说明中国会展研究领域的资源已经具备了足够“量”的积累,处于“蓄势待发”状态,今后几年内将是由“量变”到“质变”的一个关键时期,优化资源配置和理论研究领域的整合势在必行。
4、科研队伍问题面对会展业这样一个全新的领域,这些机构中,除了新成立的北京联合大学设立2名专职研究人员外,70%隶属于高等院校的研究人员,其主要任务是培养会展专业人才,缺乏介入会展业实务环节的时间和条件,而且即或能够通过横向课题委托进行实证性研究,其成果市场价值与实践需求仍然有不少的距离,当然,来自会展业界的研究者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但因业务重点在于展会实操,自行研究则缺乏相应的研究环境和研究条件,一般很难以持续性地从事研究。
我们不妨做一次大胆假设,在现有的16个会展研究机构中,按照每个研究机构平均5位工作人员计算,现有的研究人才保有量为80人,加上相关辅助研究人员,整个会展行业的研究人才不足百人。可见,我国会展专业研究人才储备严重匮乏。此外,研究人员结构不合理,16家研究机构的负责人中只有极个别研究者受过系统的会展专业训练,而且除了极少数研究者外,绝大多数缺乏会展实践经验,因此,严重缺乏会展学科带头人和科研骨干力量,研究能力和研究技术水平亟待提高。

[NextPage]

三、发展我国会展理论研究的建议面对上述四大问题,当务之急是从全局出发,实施资源优化配置,构建科研体制,全神贯注解决科研供需矛盾。笔者建议应采取举全行业之力制定“中国会展业科研总体规划”。
规划可主要涉及三大方面内容:1、联合各方力量出台“中国会展业科研总体规划”
2、构建中国会展科研建设实施体系3、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会展管理学科体系和会展科学理论
其中,建议在制订“中国会展业科研总体规划”时,可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1)建立有效的交流渠道政府、企业、教育界、学术界四方合作关系及国际国内双向交流渠道,以实现各方受益、共同发展,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灵活多样的国际合作研究。
(2)研究分层进行研究分层进行把“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的研究协调起来构成研究系统,成立政府专项会展科研基金,在省市科委、教委、经贸厅局的各纵向科研立项中要争取把会展科研作为其中一个内容。例如“宏观性”的政策研究“中观性”的实证性,研究如各个会展城市规划、会展项目策划、企业战略管理、知名展览会的国际国内比较研究等,同类展览会和同类大型会议比较研究、各类综合性研究等;“微观性”的研究中有经济性、效益性、功能性、时效性、应急性、实战性研究等。特别是后者,最受实业界欢迎,最具有经济和社会效益。
(3)学术性和科学性结合当前的研究中要注意从国际国内市场实际需求出发,从事前沿性学术研究,从事比较研究,善于借鉴先进学科理论和研究工具,提倡创新研究思维,鼓励创新理论研究方法。
(4)提倡市场化科研鼓励企业采取项目委托方式进行课题研究,有效结合实际应用进行普遍性科研活动,所拟研究题目将作为研究课题项目形式投向市场,由市场来运做项目并检验项目,通过理论研究而形成的权威性报告,获得相应的投资以翔实、真实、准确的研究报告加以推广,把研究成果直接转化为经济效益。
(5)及时宣传和推广科研成果有效应用与会展业相关的主要媒体,与之紧密结合,使之成为我国会展理论研究探讨和研究成果公布的一个有效平台,不断推动地我国会展科研的发展。
四、具有中国特色的会展科学理论建设展望尽管阶段不能跨越,过程却可以缩短。创建中国特色会展科学理论大致要经历哪几个阶段和时期呢?可以初步划分为“初始期”、“发展期”和“成熟期”,同时与“要素研究阶段”和“系统研究阶段”交合构成中国会展业科研发展蓝图。
在当前和今后5至10年内乃至更长一段时期里,中国会展理论研究处于初始期的“要素研究”阶段,目标是解决会展业对“要素”研究的供需矛盾。进入下一阶段即“系统性理论”研究,目标是解决我国会展市场初级阶段的产业经济价值和效率效益的系统化理论研究矛盾,则至少又需要5至10年的发展。
如果要形成较为系统、先进的会展科研机制,能够通过创新理论体系和特色研究,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会展科学理论,使之傲立于全球会展理论研究界,则是一个长期过程。这必须是与中国会展经济的阶段性发展需求相吻合,而且要经过相当长一个时期的科研投入与研究成果的积累沉淀,这是一个需要不懈努力的长期奋斗目标。
根据商务部研究院最近的统计,2003年在全国31个省市区已建展览场馆212个,到2005年底,全国可供展览总面积将超过300万平方米,2003年展览项目合计3298个,说明中国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会展经济国家,在不久的将来有望成为世界性会展大国,理论研究作为经济产业的重要支持系统之一,是中国会展业实现“世界会展大国”奋斗目标的坚实基础,我国的会展科研领域蓄势待发,涌现出10余家各类研究机构,研究队伍正在不断壮大,林林总总各类科研课题,以及即将成立的全国性会展研究组织“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均将为未来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会展科学理论体系提供良好的土壤。
总而言之,倡导会展科学,制定中国会展科研总体发展规划,是我国会展业面对国际会展市场挑战的迫切需要;各方合作开展中国会展学科体系和会展研究理论体系建设,是政府、企业和教育学术界的共同愿望,理论研究作为会展产业的重要支持系统之一,是中国会展业实现世界会展大国奋斗目标的坚实基础,加强会展科学理论探讨、反映前沿理论学术观点是我国会展业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若干年后中国必将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会展科学理论”。

国内展会认可哪些专业认证?

目前,全国推出的会展行业相关证书至少已有 10 多种,比较权威的有会展策划师、注册会展经理以及会展商务师等,这些证书的考试适用对象、证书等级、考试内容及颁发证书机构为:
会展策划师证书
适合对象:希望进一步提升专业技能的从业人员,或准备从事会展事业的应往届毕业生。
证书等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五个等级(岗位证书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等级)
培训内容:会展基础,会展营销,会展策划,会展营运管理等。
颁发证书: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岗位证书由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颁发)
会展设计师证书
适合对象:具有室内设计经验,或是环境艺术专业背景,有志于从事会展行业的人士。
证书等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五个等级(岗位证书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等级)
培训内容:会展设计概论,会展设计的基本法则,人体工程学与会展设计,会展视觉识别系统设计,会展场馆的设计,会展版面设计,会展展位设计,会展照明设计等。
颁发证书: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岗位证书由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颁发)
注册会展经理证书
适合对象:具有三年以上从业经验的中高级会展人士。
培训内容:会展信息管理、会展项目管理、会展后勤管理、会展营销管理、会展预算管理、会展人力资源管理、场地的选择与规划、会展经济分析、会展危机管理等。
颁发证书: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与美国国际展览管理协会联合颁发。
场馆经营管理专业技术水平认证证书
适用对象:主要面向从事文化、体育、展示、会议等场馆经营管理及其相关工作的人员。
证书等级:分为助理场馆经营管理师、场馆经营管理师和高级场馆经营管理师三个级别。
考试内容:包括场馆经营管理的相关理论、实务知识和应用能力。
颁发证书:上海市人事局、上海市职业能力考试院和上海市职业能力考试院世博人才认证中心联合颁发。
会展管理认证证书
适合对象:会展行业的从业人员或准备进入会展行业的人士。
证书等级: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级别。
考试内容:采用笔试、面试、论文答辩等方式,包括《会展实务》、《会展基础知识》、《会展英语》、《会展管理》等科目。
颁发证书:上海市人事局、上海市职业能力考试院和上海市职业能力考试院世博人才认证中心联合颁发。
会展策划与实务资格证书
适合对象:会展行业中,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型、应用型、实务型专业人员,或者是掌握一定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初、中级经营管理人员或专业技术人员。
证书等级:助理会展师、会展师、注册会展师和高级会展师。目前只开设助理会展师和会展师两个级别的项目认证的考试。
考试内容:助理会展师的考核科目包括会展综合知识、会展礼仪、会展接待实务或会展展示实务;会展师考核科目包会展概论、会展实用英语、会展文案、会展专业 X模块。
颁发证书:由上海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市教委、市成教委联合颁发。
现代会展岗位能力证书
适合对象:凡从事会展策划、管理、技术等工作的会展行业人员或拟从事会展工作的人员均可报名参加。
证书等级:设初级、中级两个级别。
考试内容:涵盖会展概论、会展发展简史及趋势、活动的参与者、会展市场营销、会展策划、会展筹备、会展期间服务与管理、会展后期工作等内容。
颁发证书:长三角紧缺人才办公室。
会展商业职业经理人证书
适合对象:会展公司的高级主管,有 2 年以上会展行业经验的管理人员,及企业展销部门的主管,或有志于从事会展行业的人员。
培训内容:包括管理学理论、企业战略、市场营销管理、会展方案策划、会展市场营销和品牌战略、会展评估与成功案例分析等。
颁发证书:中国商业联合会。

会展实务的介绍

《会展实务》是由龚维刚、 陈建国编写,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本书籍。本书紧密结合会展行业特点,较系统地阐明了会展项目的运行过程。内容包括:会展项目可行性研究与立项、会展项目管理、会展营销、会展配套服务、会展设施设备管理、会展现场管理、会展项目财务管理、会展危机管理、会展信息化管理、会展评估和总结等。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会展及相关专业的教材,亦可作为高中级会展专业技术水平认证考试的培训教材,以及行业人士参考书

会展行业人才资格认证都有哪些

需要注册会展经理(CEM)。

注册会展经理培训课程由国际展览与项目协会(IAEE)于1975年创立。2003年,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CCPIT)与其合作,将这一培训品牌引入国内,注册会展经理培训自此正式落户中国。

我国会展从业人员参加培训、考试合格后,将获得由IAEE和CCPIT联合颁发的国际性的会展管理认证证书,该证书被认为是会展从业人员具有较高专业管理知识、能力和水平的标志。截至2013年第17期,已有二百多家机构的803名学员参加了培训,其中713人已经喜获证书。

扩展资料:

注册会展经理的相关要求规定:

1、CEM培训旨在提高展览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准,是面向广大展览业从业人员的、提供全面、系统提升展览理论知识和展览实用技巧的培训课程。

2、CEM体系有完善的课程安排和严谨的考试制度。CEM师资由IAEE选派的有多年会展培训经验的美国专家、来自中国会展业内的资深管理人员以及国内外知名大学的教授共同组成。

3、CEM 授课一向以内容实用、逻辑清晰、气氛活跃以及案例丰富而著称,这也是这项培训为众多展览企业所认可、并成功举办十六期的重要原因。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会贸会-注册会展经理(CEM)培训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