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下:
1、人间有味是清欢。(苏轼)
出自苏轼的诗歌《浣溪沙》。写作文时,要表示淡淡的味道可以持久,让人内心欢愉,就可以用这句诗做标题。比如,写“家人闲坐,灯火可亲”,或者写“饭衣蔬食,可乐终生”,都可以用苏子这句诗做标题哦。
2、腹有诗书气自华。(苏轼)
同样出自苏轼的诗歌,一般用在“修养”“阅读”“气质”等主题。写这些主题作文时,用“腹有诗书气自华”做标题,可以夺人眼球!
3、青山一道同云雨。(王昌龄)
王昌龄的原诗是:“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写作文时,可以把“青山一道同云雨”用于“担当”“共同肩负”等主题。比如,面对天灾,全国人民众志成城,齐心协力。要吟诵这种精神,就可以用“青山一道同云雨”为标题。
4、雏凤清于老凤声。(李商隐)
出自李商隐《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诗:“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表示新事物具有生命力,必将战胜并取代旧事物。因此,可以把“雏凤清于老凤声”用在“创新”“鼓励新事物”等作文主题上。
5、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李大钊)
出自李大钊先生的名言,可以用于“踏实”“实干”“务实”等主题。用这两句话做标题,可以让标题鲜明夺目,受人青睐。
假如明天没有太阳、我所不能抵达的世界、记忆的纹路、青柠檬的味道、雁归、茶思、水墨至爱、秋赋、人为什么总在仰望、秋波澹澹、夏韵等等等、
诗歌的题目,包含着时间、地点、人物、事物、事件以及诗歌的类型等诸多信息,它往往告诉我们诗歌的基本内容,确定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就可以帮助我们去理解诗歌的主题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如王昌龄《西宫春怨》说明诗的内容是宫女失宠后的哀怨,杜甫的《春日忆李白》说明诗的内容是诗人杜甫对李白的思念倾慕,李约的《观祈雨》说明诗的内容是观看祈雨的感慨。因此,通过对诗歌题目的揣摩玩味,便可感知诗人寓情于景、寓情于事的乡情、伤离、怀古、吟边、忧思等某种情感,或诗人对生命、生活、社会的某种见解,甚至是诗人所寄予的某种理想、抱负等。据此再结合诗歌的主体进行分析,就能准确的把握诗歌的主旨。
唐代送僧诗的文化审美——以贾岛诗为例摘 要:唐代送僧诗是唐诗送别、留别题材诗作中独具艺术特色和文化审美意义的组成部分。其主要特色在于以委婉、含蓄的方式抒写离别之时的留恋、感伤;具有佛教意蕴的诗歌语象的生成和广泛运用; 多元的时间构成模式在抒情达意中的运用, 使其与一般的文人间送别、留别诗作呈现出不同的风貌。诗中传达出唐代 文人对追求功利的世俗生活的厌倦、对僧人超迈隐逸而又充满禅趣的生活的向往。 关键词:送僧诗,抒情特色,文人心态 唐代帝王大都主张儒、道、释“三教谈论”[1],这种兼容并蓄的思想政策给宗教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 , 佛教在唐代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 并对唐代的社会、文化产生了诸多影响。唐代文人中信仰佛教的诸如王维、白居易等不乏其例,他们习禅诵经,交游僧侣,写下了大量的与佛教、僧侣有关的诗文,其中包括许多送别、留别题材的诗作。这些送僧诗在艺术上独具特色,与一般的文人间送别、留别诗作保持着一定距离,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唐代士人的心态,因此,具有不可忽视的文化意义。本文拟以贾岛送僧诗为例,参考其他诗人之作,探求送僧诗的独特内蕴所在。 一 拥策背岷峨,终南雨雪和。漱泉秋鹤至,禅树夜猿过。
高顶白云尽,前山黄叶多。曾吟庐岳上,月动九江波。
(贾岛《送厉宗上人》。《全唐诗》卷572) 《唐才子传·贾岛传》载岛“尝叹曰:‘知余素心者,惟终南紫阁、白阁诸峰隐士耳!’”考贾岛《长江集》中多载其与终南诸隐士、僧人的酬唱、赠答之作。如《怀紫阁隐者》云:“废寝方终夕,迢迢紫阁心。”(卷四)《寄白阁默公》云:“已知归白阁,山远晚晴看。”(卷三)将这些诗歌与《唐才子传》相互参证可以得知,贾岛与终南诸峰隐士确有非同一般的交情。此位厉宗上人应该也是终南山中贾岛的知交之一。《送厉宗上人》首句 “岷峨”一词并非实指蜀地的大山,而是僧人栖身深山的比喻。如《全唐诗》中所载唐求《赠行如上人》诗云:“不知名利苦,念佛老岷峨。”(卷724)齐己诗《荆州新秋寺居写怀诗五首上南平王》云:“虚负岷峨老僧约,年年雪水下汀洲。”(卷845载)齐己诗《寄蜀国广济大师》云:“终思相约岷峨去,不得携筇一路行。”(卷846载)详味诗意,则可知,“岷峨”实为僧人远离世俗之居所的代指。 这首诗首联出句用虚笔,写厉宗上人离开隐居之地,即对句所云“终南”,但是却不实写,一则是为避免重复;二则正体现出贾岛“苦吟”造句的诗风。对句“终南雨雪和”,看似实写上人离开之地的景色,实则化用《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之意来叙离别之情。送别知交,自然是情深意重,依依难舍,而此两句却写得如此含蓄深婉,藏而不露。这是唐代送僧诗的特点之一。其他如刘长卿《送灵澈上人》:“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卷147)钱起《送少微师西行(一作送僧自吴游蜀)》:“天外猿啼处,谁闻清梵音。”(卷237)郎士元《赴无锡别灵一上人》(一作刘长卿诗,一作皇甫冉诗)云:“一入春山里,千峰不可寻。”(卷248)等,均写得含蓄蕴藉,韵味深长。送僧诗之所以呈现出这样的风貌,原因可能是僧人乃方外人士,于世情、人事大都超脱出来,飘逸恬淡。他们“独归双树宿,静与百花亲。对物虽留兴,观空已悟身。能令折腰客,遥赏竹房春。”(李嘉佑《同皇甫冉赴官,留别灵一上人》。《全唐诗》卷206)不是一般士人所能比拟,因此,同僧人过从甚密的诗人们在与之惜别之时,因人而制宜,将留别之情暗含其中,委婉道来。而那些本来与所送的僧人没有多少交情的诗人,出于某种需要,或应制、或应时地写一些送僧诗以敷衍,更不会“为文而造情”。比如宋直问、李乂等人皆有《送沙门弘景道俊玄奘还荆州应制》诗(卷52、92),都写得中规中矩,平淡无可观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