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组织研究学的论文

2023-03-02 13:4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组织研究学的论文

公共组织学论文

公共组织学相关论文怎么写?各位同学,下面就是为大家带来的公共组织学论文,欢迎各位阅读借鉴!

公共组织学论文: 公共组织变革阻力因素研究

摘 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环境的快速多变使得变革成为组织的首要任务,成为组织可持续发展的必经过程。

但是变革中的种种阻力导致许多组织变革无法取得预期效果甚至失败。

对于公共组织来说,认识变革失败的原因以及采取相应的对策去应对至关重要。

关键词: 公共织变革 阻力 可持续发展

一、公共组织变革阻力的含义

公共组织变革过程是一个破旧立新的过程,自然会面临动力和阻力两种力量的较量。

组织变革中的阻力是指人们反对变革、阻挠变革甚至对抗变革的制约力量。

组织变革的来源多种多样,阻力的存在意味着组织变革不可能一帆风顺,这就要求组织中的管理者分析组织变革阻力的因素,拟定变革方案,因应管理对策,推进变革的顺利进行。

二、公共组织变革阻力的表现

1.个体阻力

(1)固有的工作方式和行为习惯

生活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同样组织中员工个体也有自己固有的工作方式和行为习惯,员工工作中渐渐形成的行为习惯是比较稳定的,不易打破的,变革意味着要打破他们的惯性,员工肯定不会适应也不容易一下子就接受,所以组织变革会遭到员工个人不可避免的惯性阻力。

(2)员工就业安全的需要导致对未知事物的恐惧

组织变革是组织对自身的改造和创新,一些新的机制或者技术机器的引进会导致一部分人失去工作,而就业是民生之本,员工会有就业安全的需要,来保障他们的生活,安全需要较高的人或者因技术进步而将导致一些员工失业的人就会抵制变革的进行。

这还会使人们变得恐慌,对未知的恐惧是人之常情,人都喜欢稳定,不喜欢冒险。

(3)员工个人能力的不足

变革会引进新的思想,新的技术设备,组织结构也会进行新的调整,这些会对员工现有的工作能力提出挑战,面对组织的变革,员工的工作能力可能会与变革中的组织不相适应。

2.群体阻力

(1)人际关系调整的影响

人际关系调整的影响是群体对变革常见的一种阻力。

公共组织变革会使组织固有的关系结构有所改变,群体中原有的人际关系会因变革而受到破坏。

非正式团体的存在使组织中人际关系的调整需要一个缓慢的过程,组织成员之间在新的人际关系没有形成之前会产生摩擦和冲突,这就会对变革产生抵制。

(2)变革与团体利益的冲突

变革可能会造成团体利益的损失,与团体利益相冲突。

组织中的利益集团最看重变革对其团体的利益的影响,利益群体本就是因某种共同利益或者目标而结成群体旨在达成共同的目标,自然会对组织变革可能影响其利益有所顾虑,也会对变革造成阻碍。

3.组织阻力

(1)组织结构的制约

组织固有的结构及其规范具有稳定性和惯性,组织结构的变革会打破原有的职能机构,减少组织层次。

打破组织结构的稳定性,触及某些个体员工或者团体的利益和权力,组织结构的规范性就会成为组织变革自身的阻力。

(2)对现有责权利关系和资源分配的威胁

组织变革定会对组织中现有的责权利造成破坏,资源也会重新分配,控制资源和权力的员工,群体和管理者们会视组织变革为自身的威胁,对未来变革后资源和权力的分配感到恐惧和担忧,因此也会极力阻止变革的发生和进行。

(3)组织文化的阻力

组织文化一旦确定很难改变,稳定于组织系统中,任何组织系统,其内部各个部门之间以及组织与外部之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相互依赖和牵制的`关系。

对一个子系统的文化变革必然要影响对其他系统的变革,所以如果对一个子系统变革不成功自然会导致其他子系统变革的失败。

4.外部环境的阻力

(1)缺乏竞争性的市场

如果外部环境市场缺乏竞争力和动力,组织成员也会没有动力和压力,造成安逸的心态,会想着要得过且过,这就对具有先进性和追求竞争力组织变革的目标背道而驰,束缚组织变革的进程。

(2)社会的舆论和行动

外部舆论的影响是巨大的,深远的。

全社会对变革形成舆论,甚至可能会采取行动去推动或阻碍组织的变革。

如果社会的舆论是不支持甚至抵制,那么组织变革将会举步维艰甚至无法进行而导致变革无效。

三、公共组织变革阻力的管理对策

(一)重视领导支持与领导参与

进行任何一项组织活动和变革都需要上层领导者的管理和支持,对组织进行的变革,领导者应该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决策,应该以言论和行动加以参与,以充分的物质资源加以支持。

良好的领导决策是组织变革成功的关键,领导充分的重视和参与也能调动组织变革的积极性,增强变革的动力,减少变革的阻力。

(二)加强对成员的沟通

沟通是管理的基础,对组织变革阻力的管理也不例外。

无论是怎样的变革都需要广泛的认同,所以必须在变革之前进行有效的沟通。

首先要在高层管理者中达成共识,其次对中层管理者和基层员工进行沟通,最后还要对具有一定影响力并对组织变革强烈抵制者进行有效沟通,促使他们认同变革。

(三)进行教育和培训

成员对变革的认识不足,自身能力的缺乏阻碍着变革的进程,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就应该对成员进行适当的教育和培训。

教育培训能针对性的对组织变革的阻力进行管理,减少阻力。

教育和培训的对象包括组织员工、组织中的管理者以及对组织变革极力抵制或者不认同的人员等。

(四)革新组织文化

组织文化是组织成员共同的认知和行为规范、价值观。

组织变革是对组织一系列的结构、程序包括组织文化的变革,如果组织变革中旧的、保守型的组织文化阻碍的变革的进程,那么就需要重新建立创新、富有弹性的组织文化与组织相匹配,组织变革才能更稳固的进行。

(五)开展广泛的标杆学习

标杆学习是企业以一流企业的管理经营模式为标杆,将自己的业绩与其相对比,并学习标杆企业的模式,持续不断的改进自己的业绩。

在变革学习对象上集团持续开展全面立体的标杆学习运动,把组织培养成学习型的公共组织。

四、结语

当今世界,环境复杂多变,对于公共组织来说,变革不可避免,也成为组织可持续发展的一种行为和途径。

变革中的阻力也不可避免,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等都会对组织变革形成阻力,关键在于能迎难而上,尽可能消除阻碍变革的各种因素,科学地管理变革。

只要能科学客观的分析阻力,找到管理对策并采取行动消弱阻力,使得变革稳固有序的进行,那么公共组织就能顺利实现组织变革的目标,实现组织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周三多,陈传明.管理学[M].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67-77.

[2]王凤彬,李东.管理学[M].第4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35-140.

[3]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M].第7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23-225.

[4]张德.组织行为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114-119.

[5]赵忠营,郑岐.组织变革的阻力及对策的探讨[J].上海市政工程设计院,2012,(02) :13-20.

[6]任风铃.组织变革的阻力:组织惯性分析[J].管理科学文摘,2003,(10) :47-51.

[7]肖智星,陈春花.系统科学与组织变革研究[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2,(01) :44-48.

[8]段盛华,于凤霞.变革的障碍分析[J].理论学习,2001,(01) :63-72.

谁能给我篇关于组织行为学的论文啊,不少于4000字

组织行为学是一个研究领域,它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以便应用这些知识来改善组织的有效性。组织行为是一个具有大量普通知识的独立的技能领域。它研究什么呢?它研究组织中行为的决定因素:个体、群体和结构。另外,组织行为学把研究个体、群体和结构对行为的影响所获得的知识用到实际中,使组织的运作更有效。

总之,组织行为学关心人们在组织中做什么,这种行为如何影响组织的绩效。因为组织行为学特别关注与就业有关的情境,所以毫不奇怪,你将会发现这一领域强调的是与工作岗位、缺勤、员工流动、生产率、绩效和管理有关的行为。人们对于构成组织行为学主题领域的成分或题目的看法越来越趋于一致。虽然还有孰轻孰重的大量争论,但人们对于组织行为学研究的核心题目基本上达成了共识,这些题目包括激励、领导行为和权威、人际沟通、群体结构与过程、学习、态度形成与知觉、变革过程、冲突、工作设计、工作压力。

一、个体行为的基础

传记特点。对管理者来说传记特点非常易于得到。大部分情况下,每个人的人事档案中都有这些资料。在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得到的最重要的结论是:年龄似乎与生产率不存在关系;员工年龄越大,任职时间越长,则流动的可能性越低;已婚员工相比未婚员工缺勤率更低,流动率更低,对工作的满意度更高。

能力。能力通过能力--工作的适应性直接影响到员工绩效水平和满意度水平。如果管理者希望在二者之间进行合理匹配,该如何来做呢?

第一,有效的选拔程序能提高这种适应性。工作分析可以提供两方面的信息:该工作目前在做些什么以及个体需要具备什么能力以充分完成工作。然后,通过测验、面试和评估方式了解申请者在所需能力方面的水平如何。第二,组织中在职者的晋升和调职决策应该反映出候选人的能力。应与新员工一样,评估任职者在具体工作中应具备什么关键能力,并将这些要求与组织中的人力资源相匹配。第三,通过对工作进行微小调整使其与在职者的能力更为匹配而改善这种适应性。这种调节常常是在对工作的基本活动方面不造成明显影响的条件下进行的改变,以更好地适应在职者的工作潜力。这方面的例子有:在员工群体中,改变所使用的设备、重新安排任务等。这种方法可以用于新员工中,也可应用于现任的在职者中。对于后者,还可以采取培训方式,使其在时间和条件变化时,依然有足够充分的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

人格。对人格文献的考察为有效的工作绩效提供了总体的指导方针,以此为根据可以提高聘用、调职和晋升决策的有效性。由于一个人的人格特点限制了他的行为,它为我们提供了预测行为的框架。比如,在社会情境中,害羞、内向、不自然的个体可能不适于做推销人员;一个具有服从、循规蹈矩人格特点的人可能在广告策划方面不会有太大的作为。

仅仅靠人格特点一个方面能够预测各行各业的高成就者吗?显然不能。但是,了解个体的人格特征确实能帮助我们减少不匹配性,从而保证员工的流动率降低和工作满意度提高。

我们已经知道某些人格特质与工作的成功有高度的相关。对这些特质进行测验,并在选拔过程中利用这些数据将会使工作更为有效。一个接受规则、遵从权威、依赖性得分高而经验的开放性得分低的个体可能更适合从事的工作是:高结构化的装配线工作,医院的保卫人员或大型公共机构的行政官员;而不适合于做研究人员或从事需要创造性的工作。

学习。根据定义,任何行为中可观察到的变化都是学习已经发生的初步证据。在这里,我们希望确定的是,学习概念对解释和预测行为方面提供了什么见解。积极强化是行为改变的有力工具。通过对与工作绩效相关的行为进行肯定和奖励,管理层可以提高这种行为重复出现的概率。

在学习方面的有关研究还表明,强化比惩罚更有效。对行为进行惩罚常常倾向于只能获得暂时的抑制效果而不能发生长期的转变,而且受惩罚的对象也容易对惩罚实施者产生反感。尽管惩罚比消极强化更迅速地消除了不良行为,但其效果常常只是暂时的,而后还会产生不良的副作用,如士气低落、高缺勤率和高流动率。因此,我们建议管理者使用强化而不是惩罚。

最后,管理者应知道员工把他视为榜样。如果自己经常上班迟到,要用两小时吃午饭,将公司的办公用品挪为私用,则员工必定会接收到这些信息,并相应模仿他的行为。

二、群体行为基础

群体绩效。要预测群体绩效,必须认识到,任何一个工作群体都是更大的组织的一部分,组织战略、权力结构、招聘程序、奖酬体系等因素都会对群体运作提供某种有利或不利的气氛。例如,如果一个组织中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之间互不信任,组织中的群例又可能会形成一些限制员工努力和产出的规范。因此,管理人员不应孤立地看待一个群体,而应该看到群体的外部环境给群体以多少支持和鼓励。显然,一个处于成长型组织之中,外部资源丰富,受到高层管理人员支持的群体,容易提高生产率。同样,如果一个群体的成员具备完成群体任务所需要的技能和有助于群体共事的个性特点,这个群体就容易提高生产率。

有几个结构性因素与群体绩效相关,最主要的有:角色知觉、群体规范、地位不平等、群体规模、群体人口统计方面的构成、群体任务和群体凝聚力。

角色知觉和员工绩效评估之间存在积极关系。在对待雇员工作的态度上,员工和上司之间的一致程度,影响着上司对员工的评价。如果群体规范支持提高产出,管理者就可以期望员工个人的绩效远大于群体规范是限制产出的群体。同样,在群体中,什么样的缺勤率可以接受,也由群体规范决定。

地位不平等,会使群体成员产生挫折感,对群体生产率和员工留在组织之中的愿望有不利影响。对于那些对平等比较敏感的个体,不平等很容易导致其动机降低,并寻求可能带来公平的其他途径(比如另找一份工作)。群体规模对群体绩效的影响取决于群体任务的类型。大型群体对于发现事实之类的活动更有效,而小型群体对于采取行动类的任务更有效。我们对社会惰化现象的认识表明,如果管理人员使用大型群体,应提供衡量群体成员个人绩效水平的手段。

我们发现,群体人口统计方面的构成,是决定个体流动的关键因素。更具体些说,如果群体成员的年龄相近,或进人工作群体的时间相近,他们辞职的可能性就小一些。影响群体互动过程与群体绩效之间关系的权变因素是群体任务。群体任务越复杂,依赖性越强,群体互动过程越容易导致群体绩效的降低。群体凝聚力对群体生产率有重要影响。这种影响取决于群体的绩效规范。

员工满意度。与角色知觉和绩效的关系相似,如果上司和员工对员工工作的认识一致,员工的满意度就比较高。同样,角色冲突与工作压力和工作不满意有联系。

大多数人喜欢和地位等级与自己相同或高于自己的人沟通。这样,我们可以预测,如果员工的工作能够使他们减少和地位比他们低的人交流的机会,他们的满意度会提高。

群体规模和满意的关系我们凭直觉就可以想像得出:群体规模越大,群体成员满意度越低。群体规模越大,群体成员参与和互动的机会就越少。同时,群体成员越多,群体内部就越容易发生纠纷和冲突,并形成小集团。所有这些都会使群体成为一个令人不愉快的地方。

论文:工程项目施工的组织研究

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优化对策研究
  【摘 要】建设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是工程施工全面性、实践性的战役方案,是取得优质、高效、低耗完成任务的有利保证。本文从九个方面对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优化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对设计方案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1 概述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既要符合客观实际,又要满足科学性、先进性的要求,因此,往往会存在若干个方案,需要通过对比确定方案。它的每一项内容又都与企业经济效益密切相关,可有效反映企业达到预期经济效果。
  作为工程技术人员,编制好的施工组织设计及方案,就能正确指导正常施工。施工组织设计及方案重点要求层次清楚,内容严谨全面;有指导性;有针对性;有可操作性;有严肃性且符合规范要求。
  2 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优化对策
  工程技术人员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及方案主要应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方案的优化设计。
  2.1 突出概念、层次清楚、内容准确
  施工组织设计如果是战略部署,方案就是战役计划,施工组织设计中方案一定要有指导性,有针对性,重视可操作性,严格符合规范要求,执行时还要有严肃性,不能随便执行不执行,施工组织设计及方案主要应包括编制依据、工程概况、施工部署、主要施工方法、决策性的施工方法、技术质量保证措施等。
  2.2 防止施工组织设计及方案的大抄与后补
  有的建设项目到工程快到竣工时才开始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有的是照工艺标准抄,有的是照以前组织设计套、抄。问其原因,回答是竣工时必须要有这份资料归档。施工组织设计对工程起不到任何作用。
  2.3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应符合规范
  如某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说明混凝土分层浇筑厚度为振动棒长度的1.25倍,但工地上振动有效长度究竟是多长,问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人,竟没有量过,连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人员都不清楚,这样的施工组织设计,就没有真正理解规范,执行规范。又比如某工地分层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组织设计上写明40厘米一层,问技术员,交底是50厘米一层,问施工员说是60 cm~80 cm一层,而现场正以100 cm一层施工,严重违反规范。这样的方案和交底如同废纸,既不执行,也不检查执行与否。很不严肃,而且交底不符合规范要求。
  2.4 设计方案要具有针对性
  有些设计方案完全没有考虑工程实际,比如浇筑大底板的大体积混凝土,许多组织设计和普通砼一样对待,完全没有考虑大体积砼的特殊质量要求,这就是泛泛的交底而没有针对本工程特点。编制方案时就要针对具体情况,提出质量保证措施,保证大体积砼不出温度裂缝。如选用什么水泥使早期水化热降低,是否要加粉煤灰,是否要加缓凝剂;如怎么保证商品混凝土出机温度尽量降低些;要不要加些冰块;要不要配温度筋。施工组织设计一定要针对具体问题,具体较强的针对性。
  2.5 方案应具备指导性
  这是施工组织设计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如有个工程组织设计要求作冬施测温,但不明确测温后如何分析,尽管技术资料中有测温记录,但施工人员只记录,不看结果,8小时后温度已降为零度,而且砼又未掺早强抗冻剂。却没有人发现,也就谈不上提出措施立即保温或加热了,测温记录就失去了其意义。
  2.6 方案应可操作性
  比如分层浇筑混凝土,为了控制分层厚度必须为工人准备分层厚度尺杆和照明,否则,工人没有工具无法达到你所要求的目标。再如刷大模板的脱模剂,光对工人讲要清理干净那是不够的,为工人除准备好刷子、脱模剂、小桶外,还要考虑到准备扁铲,干拖布,这样工人才能把上次沾的水泥铲掉,用干拖布拖净,最后刷好脱模剂。为工人想好这些细节,这就体现了一个可操作性问题。
  2.7 内容应当全面、细致、准确
  比如平面图作成示意图,缺乏细节;施工组织设计缺少季节、气候考虑;缺少地基降水细节考虑;缺少砼泵送方案的考虑(如泵管路线,如何固定,布料杆的布置能否浇到每一个部位等);缺少文明安全考虑;缺少特殊要求考虑;缺少进度总表(有的即使有也是示意表);缺少和监理、分包方如何配合管理的考虑;缺少节能、主要经济技术指标问题的考虑等。这些都是应当考虑而又容易被忽视的,而其对指导施工又有很大作用,务求考虑细致。
  2.8 有目录、有编制、有审批、审批应认真
  目前,国内建筑企业也都在进行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施工组织设计无目录、无编制人、无审批也无图标,严重与ISO9000标准不符。有的已通过认证的单位更不应这样。还有的审批不认真,编制中有许多明显的、违反规范的错误居然发现不了,只简单批“同意”两个字,而且当天送上当天就批回来,厚厚一本不知审了没有。
  2.9 方案应全面
  比如超高层建筑,在一天的不同时间,由于受太阳光照射角度不同,同一点测量的垂直偏差可能达到4 cm~5cm,这就要求在制定测量方案时考虑定点测量。施工组织设计中应考的方案有:降水、护坡(墙)锚杆、开挖、钢筋、模板、砼、(包括大体积砼、抗渗砼)吊装、砌筑、地下防水、回填、屋面、门窗、装饰、地面、季节性施工、现场预制、预应力、设备安装、设备试运转、各工种交叉作业等等。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要求全面考虑,全面安排各个方案,才能更好地对施工起指导作用。
  3 结论
  在建设项目施工中,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是一项极为重要和必不可少的工作,关系到施工的总体布置、施工进度、施工方法、施工机械的运用、劳力组织安排、现场平面布置等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解决和落实,可以说施工组织设计既是施工准备和技术的中心环节,又是具体贯彻国家建设方针政策指导施工的重要措施。
  实践证明:施工组织设计是工程施工全面性、实践性的战役方案,是取得优质、高效、低耗完成任务的有利保证。
  
  
  参考文献:
  [1]蒋红妍,黄莺.土木工程施工组织[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9.
  [2]杜瑞利,徐蓉.基于综合评标法的投标施工组织设计编制[J].施工技术,2009,38(6):298-301.
  [3]郁超.施工组织设计中绿色施工技术措施的编制[J].建筑技术,2009,40(2):124-127.

有一篇关于组织学的论文没有思路,需要帮助

页 ~ 产业组织理论(Theory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在英国及其他欧洲国家又称产业经济学,是国际上公认的相对独立的应用经济学科,是国外经济学核心课程之一,也是近年来经济学最活跃、成果最丰富的领域之一。
产业组织理论是从微观经济学中分化发展出来的一门相对独立的经济学科,微观经济学是它的理论基础。不过,产业组织学虽然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经济学科,但在近1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它又有了自己的理论和方法,成为一门相当理论化的学科。(注:参阅Tirole,J.,1988,The Theory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Cambridge,MA:MIT Press,pp.1~10。中译本参阅〔法〕J.泰勒尔著,张维迎校译,1997,《产业组织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pp.1~20。)关于产业组织学的学科范围在主流经济学界意见也是基本一致的,1996年牛津大学出版社曾出版过一部由阿宁德亚·森(Anindya Sen)主编的《产业组织学论文集》,汇集了19篇产业组织学领域的名作,森在导言中指出:“产业组织学(IO)的定义可以较宽,包括企业理论、规制、反垄断政策、合同理论以及组织理论的某些内容”。(注:参见Sen,A.,1996,Introduction to Industrial Organization,1[st]ed.,Delhi:Oxford University Press。)简单地说,产业经济学以市场与企业为研究对象,从市场角度研究企业行为或从企业角度研究市场结构。
在西方,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不仅使自己的理论体系日臻完善,而且还影响了其他经济学科的产生与发展,如规制经济学(Regulation economics)就是在产业组织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些应用性微观经济学科如劳动经济学、国际贸易学、比较经济体制也从产业经济学的发展中受益良多,此外,与产业经济学联系较多的工商管理学科中的市场营销学、公司治理结构、公司理财学、企业战略等领域也深受其影响。(注:想进一步对此了解的读者可参阅马广奇,“产业经济学在西方的发展及其在我国的构建”,《外国经济与管理》,2000年第10期。)
一、产业组织理论的结构主义观点
如果追根溯源,一般认为马歇尔(A.Marshall)的新古典经济学是产业组织理论的源头,其后如20世纪前半叶的斯拉法(P.Sraffa)、张伯伦(Chamberlin)、琼·罗宾逊(J.Robinson)的垄断竞争理论,以及克拉克(J.M.Clark)的“有效竞争理论”都对产业组织理论的产生起了推动作用,但当时的产业组织理论还处于萌芽阶段,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产业组织理论产生于美国,作为一种理论体系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距今已有70年的历史。产业组织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是伴随着上个世纪大型制造业公司的大量涌现,与新古典微观经济理论在解释垄断或不完全竞争问题上的失败分不开的。
产业组织理论体系是20世纪30年代以后在美国以哈佛大学为中心,以梅森(Mason)和贝恩(J.Bain)为主要代表形成的,理论界称为哈佛学派。哈佛学派的主要贡献是建立了完整的SCP理论范式,(注:所谓SCP是Structure(市场结构)-Conduct(市场行为)-Performance(市场绩效)的简称,哈佛学派认为结构、行为、绩效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即市场结构决定企业行为,企业行为决定市场运行的经济绩效,所以,为了获得理想的市场绩效,最重要的是通过公共政策来调整不合理的市场结构。)这一范式的最初形式是贝恩(1956)的市场结构、市场绩效两段论范式。贝恩编写的著名教科书《产业组织论》(1959)的出版标志着产业组织理论的基本形成,(注:参见Bain,J.S.,1959,Industrial Organization,New York:Harvard University Press;Bain,J.S.,
1956,Barriers to New Competition,New York:Harvard University Press.)并在其后的20年间成为国外许多著名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影响了整整一代学者和决策者。这一阶段产业组织理论的主要研究成果集中在海弗里鲍尔(R.Heflebower)和斯托金(G.Stocking)主编的《产业组织与公共政策论文集》中。至于现代主流产业组织理论中流行的SCP三段论范式则是由谢勒(Scherer)在贝恩两段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谢勒在1970年出版了《产业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SCP范式的形成标志着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初步成熟,产业组织学因此而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经济学科。那时,哈佛大学成了产业经济学的研究中心,哈佛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产业经济学的主流学派,但哈佛学派的组织理论具有经验主义的性质,强调经验性的产业研究,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理论分析。哈佛学派的结构主义观点对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反垄断政策的开展与强化都曾产生过重大影响,日本著名的产业组织理论权威马场正雄就将自己的主要理论称为“反垄断的经济学”。
二、SCP范式的衰落
自60年代以来,SCP分析范式成为理论界和经济界讨论与批评的热点,这些批评主要来自芝加哥大学的经济学家们,包括施蒂格勒(J.Stigler)、德姆塞兹(H.Demsetz)、波斯纳(R.Posner)等人,正是在这一批判的过程中,芝加哥学派崛起,并逐渐取得了主流派地位,其代表人物施蒂格勒还由于其对产业组织理论的开创性研究而被授予198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注:瑞典皇家科学院在斯蒂格勒的获奖公告中指出:“斯蒂格勒为市场运行的研究和产业结构的分析作出了重大贡献,他的成就使他成为市场和产业结构运用研究领域(产业组织)的学术带头人”。引自马广奇,2000,10。)芝加哥学派继承了奈特(F.Knight)以来芝加哥大学传统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和社会达尔文主义,认为市场竞争过程就是市场力量自由发挥作用的过程,是一个“生存检验”的过程。(注:关于产业组织的芝加哥学派理论的评述可参见夏大尉,“西方产业组织流派:方法论与基本观点”,载于于立主编,《产业经济学理论与问题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版,pp.10~17,及苏东水主编《产业经济学》一书第4章第3节的有关内容,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该学派在理论上皈依新古典经济理论,坚信瓦尔拉均衡和自由竞争理论依然有效,厂商行为是厂商预期的函数,政府无需干预。1966年施蒂格勒的名著《产业组织》(注:Stigler,G.J.,1968,The Organization of Industry,Illinois:Irvin Press.中译本见〔美〕J.施蒂格勒,潘振民译,1996,《产业组织与政府管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一书问世,标志着芝加哥学派理论上的成熟。该学派特别注重市场结构和效率的关系,而不像结构主义者那样只关心竞争的程度,故被理论界称为效率主义者。
在芝加哥学派形成的过程中,以芝加哥大学法学院波斯纳为代表的学者们作出了特殊的贡献。法学家与经济学院和商学院的经济学家们共同合作,应用价格理论对反托拉斯法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不仅推动了美国反托拉斯政策的重大转变,而且推动了新兴边缘学科——法学经济学的诞生。芝加哥学派对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另一重要贡献是施蒂格勒、德姆塞兹和佩尔兹曼(S.Peltzman)等人对政府产业规制的分析,这一分析的结果是开创了经济学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规制经济学。
作为对传统的SCP范式的批判,鲍莫尔(W.J.Baumol)、帕恩查(J.C.Panzar)和韦利格(R.D.Willig)等人在芝加哥学派产业组织理论的基础上于1982年合作出版了《可竞争市场与产业机构理论》一书,系统阐述了所谓的“可竞争市场理论”(Theory of Contestable Markets)。该理论以完全可竞争市场和沉没成本(sunk cost)等概念为中心,来推导可持续的、有效率的产业组织的基本态势及其内生的形成过程,对贝恩的进入壁垒理论提出了强烈批评,认为问题不在于是否存在进入壁垒,而在于是否存在人为的进入壁垒,这一理论对80年代鲍莫尔(1982)提出的“进退无障碍理论”(Contestability Theory,又译“可竞争性理论”)有很大影响。在政策上该学派主张政府的竞争政策与其重视市场结构,倒不如说更应该重视是否存在充分的潜在竞争压力,而确保潜在竞争压力存在的关键是要尽可能地降低沉没成本。(注:参见〔美〕约翰·伊特韦尔主编:《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第2卷),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867~872页。)
与哈佛学派相同,芝加哥学派对美国反托拉斯活动和政府管制政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该学派的许多经济学家都曾在里根政府的司法部反托拉斯局、联邦贸易委员会等重要部门担任要职,直接参与反垄断商业活动的司法实践。
SCP范式的衰落是多种原因的综合结果,一方面该范式缺乏深刻而又明确的理论基础,正是由于“旧产业组织学”与30年代就被普遍接受的微观经济学理论不能很好地融合以及它对大型企业的成长与行为和日益突出的产业集中趋势缺乏解释能力,才导致70年代后期SCP范式在产业组织理论中的地位不断衰落;(注:J.卡布尔:“导论与概览:产业经济学的发展近况”,载J.卡布尔主编(于立、王旬译),《产业经济学前沿问题》,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版,第4页。)另一方面,人们在实践中无法发现那种稳定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模型关系,导致对统计结果的解释自相矛盾。还有就是博弈论(Game Theory)的广泛运用,企业在市场中的策略性行为以及企业内部代理人的策略性行为,为博弈论的应用提供了广泛的机会,如斯宾塞(Spence)、萨洛普(Salop)、泰勒尔都在这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预示了产业经济学的发展方向。(注:参见Spence,A.M.,1977,Entry,Capacity,Investment and Oligopolistic Pricing,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8,pp.534~544.Salop,S.C.,1979,Strategic Entry Deterrence,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Papers
and Proceedings,69,pp.335~358.)最为重要的是,SCP范式的衰落正是产业组织理论迅速发展的结果。
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世界一流理论经济学家们的注意和兴趣。他们不断地加入研究的行列,极大地弥补了产业组织理论研究主要来源于经验研究,缺乏理论基础的缺陷。尤其是博弈论的应用,“使产业组织学成为70年代中期以来经济学中最富生机、最激动人心的领域”。(注:J.卡布尔,“导论与概览:产业经济学的发展近况”,载J.卡布尔主编,《产业经济学前沿问题》,第2页,英文版见Cable,John(ed.),1994,Current Issues in Industrial Economics,New York,Macmillan.)西方产业组织理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成为研究对象明确、内容丰富、体系完整、应用性强的相对独立的微观经济学科。
三、产业组织理论的修正与发展
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可竞争市场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和博弈论等新理论、新方法的引入,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理论基础、分析手段和研究重点等发生了实质性的突破,大大推动了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
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一方面沿着SCP范式的方向发展成为“新产业组织学”。新产业组织理论在研究方向上不再强调市场结构,而是突出市场行为,将市场的初始条件及企业行为看作是一种外生力量,而市场结构则被看作内生变量,并且不存在反馈线路,寻求将产业组织理论与新古典微观经济学进行更加紧密的结合。在研究方法上,80年代前后,以泰勒尔、克瑞普斯等人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将博弈论引入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领域,用博弈论的分析方法对整个产业组织学的理论体系进行了改造,逐渐形成了“新产业组织学”的理论体系。新产业组织理论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三个主要方面:从重视市场结构的研究转向重视市场行为的研究,即由“结构主义”转向“行为主义”;突破了传统产业组织理论单向、静态的研究框架,建立了双向的、动态的研究框架;博弈论的引入。
另一方面是近年来崛起的以科斯(R.H.Coase)等人的交易费用理论为基础,从制度角度研究经济问题的“新制度产业经济学”,也被称之为“后SCP流派”,其代表人物有科斯、诺斯(North)、威廉姆森(O.E.Williamson)、阿尔钦(Alchian)等人。(注:这方面的成果主要体现在威廉姆森(O.E.Williamson)的著作之中,可参见Williamson,O.E.,1985,The Economic Institutions of Capitalism,New York:Free Press.
Williamson.O.E.,1989,Transaction Cost Economics,in Schmalensee R.,and Willig,R.D.,(eds.)Handbook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Amsterdam,North-Holland:Elsevier Science Publishers.)该学派组织理论的主要特点在于它引入交易费用理论,对交易费用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基本假说、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围作了系统的阐述,彻底改变了只从技术角度考察企业和只从垄断竞争角度考察市场的传统观念,为企业行为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视角,对产业组织的深化起了直接的推动作用。如果说主流产业组织理论注重产业组织之间的关系的话,新制度经济学则将研究重点深入到企业内部,从企业(公司)内部产权结构和组织结构的变化来分析企业行为的变异及其对市场运作绩效的影响。
产业组织的新奥地利学派在理论上的成就,是建立在门格尔(Carl Menger)、庞巴维克(Eugen Von Bohnbawark)始创的奥地利经济学派的传统思想和方法之上的。新奥地利学派注重个体行为的逻辑分析,在理解市场时着重过程分析,而不是新古典主义的均衡分析,其研究目标是从个人效用和行为到价格的非线性因果传递,而不是为人熟知的新古典主义数学函数的相互决定,与哈佛学派、芝加哥学派在基础理论上的区别构成了新奥学派的最主要特征。针对新古典学派通过均衡对市场进行分析,把经济学当作客观的科学并模仿物理学的分析方法来构筑经济理论模型的分析方法,新奥学派对此进行了批评。他们从主观主义的立场出发,把经济学看作是不同于自然科学的“人类行为科学”的一个领域,认为自然科学研究对象的自然现象通常存在某种规律性,可以用数学模型来表示,还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而经济规律是通过对一些不言而喻的公理进行逻辑推论而发现的,历史事实是由多种因素发生作用的复合结果,因此难以用来检验经济理论。所以该学派极力否定作为经济分析工具的现代数学方法,主张经济现象应运用人类行为科学的方法,按“人类行为是实现其目的的合理行为”这一公理,通过语言进行阐述。(注:参见哈耶克,1982年,《知识的虚伪》,《现代国外经济学论文选》第2辑,北京:商务印书馆。)新奥产业组织理论的基础是奈特式的不确定性概念,新奥学派从不完全信息出发,把竞争性的市场过程理解为分散的知识、信息的发现和利用过程,而市场不均衡就是因为存在着未被发现的信息或信息不完全而造成的决策失误所导致的利润机会的丧失。
在政策上,新奥地利学派对传统的哈佛学派的反垄断政策基本持批判态度,强烈反对政府干预,认为政府的信息也是不完全的。哈佛学派建立在SCP分析框架基础上的反垄断政策着眼于形成和维护竞争的市场结构,而市场结构又由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别化、进入壁垒所决定,新奥学派认为,市场竞争源于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只要确保自由的进入机会,就能形成充分的竞争压力,惟一能真正成为进入壁垒的就是政府的进入规制政策和行政垄断。因此最有效的促进竞争的政策首先应该是废除那些过时的规制政策和不必要的行政垄断,实行自由放任政策。新奥学派认为,社会福利的提高源于生产效率而非哈佛学派强调的配置效率,只要不是依赖行政干预,垄断企业实际上是生存下来的最有效率的企业,这导致新奥学派对大规模的企业组织持宽容的态度,认为市场竞争过程本来就是淘汰低效率企业的过程,反对企业分割、禁止兼并的结构主义政策主张。(注:对产业组织新奥地利学派理论的进一步评述可参考于立主编,《产业经济学理论与问题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年版,第17~23页。)
这一阶段的代表作是泰勒尔(法国)1988年出版的《产业组织理论》,这是近10年来国外大学最具权威性的产业组织学教科书。此外,1987年《产业经济学杂志》以特刊形式出版的一期论文集和1990年由威廉姆森主编出版的《产业组织学论文集》,以及1994年由英国威尔士大学教授卡布尔主编出版的《产业经济学前沿问题》,这些著作包括了产业经济学的经典文献、“新产业组织学”的代表作及“芝加哥学派”和“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些成果,基本上反映了整个80年代西方产业经济学各个流派取得的最新进展。
更加注重对产业组织理论政策含义的研究也是其发展的一个新特点。浏览近年来西方学术界关于产业组织研究的文献,可以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是探讨公共经济政策中有争议的问题,如兼并与效率的关系问题、掠夺性定价问题、反托拉斯法是否有利于竞争等问题。(注:参见Hay,D.,Morris,D.,1991,Industrial Economics and Organization,1[at]ed,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四、西方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方法与工具的演进
20世纪产业组织理论的长足发展集中体现在其研究方法的巨大变化上,分析方法的变化带来的是产业组织理论研究深度的推进和广度的拓展,产业组织理论上的诸多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研究方法的演变,研究方法的演进甚至在某种意义上体现了产业经济学的发展脉络。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取决于它所研究的内容和对象,单一的方法难以满足各个领域的需要,所以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一个研究方法的集合,包括实证方法和规范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统计分析和比较分析、博弈分析法和结构分析法以及系统动力学方法等。
实证方法是产业组织理论最基本的分析方法,它在整个产业组织学的方法论集合中居于核心地位,实证研究又分为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两部分。就方法论而言,产业经济学也是一门具有强烈规范经济学色彩的应用经济学,在有关理论的研究分析中,其有关判断或结论的得出都是以一定的价值观标准为前提的。
产业组织学中的经验性规律,大多是综合应用静态和动态分析方法的结果,静态分析常被称为横断面分析,虽然一般而言静态分析是动态分析的起点和基础,但产业组织学研究进行的主要是动态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产业组织学中有许多研究成果是通过大量的统计分析总结出来的,归纳一般规律需要运用统计分析方法,而在研究具体国家产业问题时又往往需要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与相应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状态进行比较。
结构主义的分析方法十分重视产业结构和市场结构,认为系统的行为是由系统的结构所决定的,所以十分注重研究产业与产业之间的关系结构以及产业内各企业相互作用的关系结构,并由此结构出发研究整个产业的整体行为。
系统动力学方法是通过分析社会经济系统内部各变量之间的反馈结构关系来研究整个系统整体行为的理论。系统动力学认为系统的行为是由系统的结构所决定的,这一点与结构主义分析方法一致。系统动力学进一步指出,系统的结构是动态反馈结构,可用控制论的方法来研究,所以系统动力学尤其注重各经济变量之间的动态反馈结构,而对变量的精确度要求不高,因此特别适合于像产业经济这种许多方面难以定量的复杂系统的研究。国外已有许多学者运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来研究产业组织、产业结构等诸多产业经济对象,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从时间上看,20世纪50年代案例分析是产业经济学最主要的研究方法,哈佛学派和芝加哥学派都曾广泛使用,并且取得了许多重大的研究成果。案例法特别适用于无法精确定量分析的实际的复杂经济事例,非常有助于揭示出普遍经济规律在不同的实际环境中表现出的不同形式,有助于培养经济研究人员对实际经济事务中所蕴涵的经济规律的敏感性。
20世纪60年代以后,经济计量学方法成为产业经济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产业经济学转入实证以后采用的主要方法,目前仍是主要的实证研究方法。“60年代中后期,随着在经济计量学方法方面受过良好训练的(或匆匆武装起来的)新一代学者的出现,也由于电子计算机和经济计量学软件的迅速普及,利用结构—绩效模式横断面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一时间几乎成为产业组织问题研究的时尚”。(注:J.卡布尔,“导论与概览:产业经济学的发展近况”,载J.卡布尔主编:《产业经济学前沿问题》,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总之,这一时期研究的基本脉络是运用案例研究和计量分析来建立和验证SCP范式及其内在的逻辑关系。
五、博弈论在产业组织理论中的运用
产业组织理论是应用博弈论方法较早的一个领域,特别是在寡头垄断、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定价、企业兼并、反垄断规制等领域。博弈论方法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产业经济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可以说,产业组织经济学过去几年来在理论方面的重大进展都是由于博弈论的广泛运用而取得的,同时,博弈论及机制设计、不完全合同理论的应用也使得产业组织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大大加强。如果说经济计量学方法主要适合于实证研究的话,那么博弈论方法则主要适用于理论分析,80年代以法国学者泰勒尔为代表的西方学者就应用博弈论分析的方法对整个产业组织理论体系进行了再造。博弈论被引入产业经济理论的分析中,意味着那种过去认为只能依靠市场实现的瓦尔拉斯均衡现在可以通过组织内部结构调整等来解决市场问题。理性预期学派为这一客观事实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企业行为不仅仅取决于市场结构,还取决于企业对自己的行为可能引致的其他企业反应行为的预期,即企业的行为是其心理预期的函数。用博弈论的术语来说,企业的行为是各个企业所共同拥有的信息结构或判断概率的函数,这些突破性的进展使产业组织理论对现实经济中厂商的行为有更强的解释力。
现在博弈论已成为产业组织研究中占主导地位的研究工具,常用于研究寡头垄断、不完全市场的定价、企业兼并、反垄断规制等问题,也正是由于博弈论的应用,才使产业经济学成为经济学中进展最为迅速的领域之一,并吸引了一大批一流经济学家投身其中,“我们开始找到一个对丰富多彩的行为的某些方面进行处理的理论方法……我们现在有了能从策略性行为和信息方面对种种现象给出解释的理论模型,这些现象包括:价格战、不真实广告、限制性定价、各种默契合作与合谋、讨价还价的破裂与协议的延误、担保和服务合同的作用、寡头垄断企业选择的定价方式、供货商与顾客之间的合同性质、各种交易制度的采用等,对这些现象的解释在5年前几乎是无法得到的……”。(注:Roberts,D.J.,1987,Battles for Market Share:Incomplete Information Aggressive Pricing
and Competitive Dynamics,in Bewley,T.(ed.),Advances in Economic Theory,Fifth World Congres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p.157.)
但也有人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谢勒(Scherer)就认为“‘新产业经济学’的成绩被大大高估了……现在人们普遍认识到,我们需要基于坚实的实证研究,包括定性的和定量的两个方面……”。(注:Scherer,F.M.,1988,The Economics of Market Dominance,Basil Blackwell:Oxford,i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6,pp.517~518.)施马兰西(Schmalensee)也同意这种看法:我们对许多古典问题的认识,包括进入障碍和卡特尔稳定性问题,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博弈论方法在分析不完全竞争方面的两个不足:首先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即使简单的多阶段博弈也有多重精炼贝叶斯—纳什均衡,但如何处理精炼贝叶斯—纳什均衡的一般方法尚不清楚,而且认为具有有限理性的人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面临的复杂的多阶段博弈问题这种假设,也似乎把理性原则推得过远了;其次,大量使用的非合作博弈模型的多重均衡结果对假设的细微变化都很敏感,使得均衡非常脆弱,对博弈论模型的检验也变得相当困难,博弈论模型的预测看上去很微妙,但往往难以检验,这样除非博弈论分析能够得出令人信服的一般性预测或者被能做到这一点的其他理论所取代,否则就应相信,产业经济学中最重要的成果主要来自于实证研究,只有实证研究才能揭示出哪些理论模型是“空盒子”,哪些理论模型具有广泛的应用性。(注:Schmalensee,1988,Industrial Economics:An Overview,Economic Journal,98,pp.675~676.)这样,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产业组织理论又进入新的快速发展时期,“产业组织学家们又转向依靠实证研究来解决分歧、填补漏洞和提炼思想”(注:J.卡布尔,“导论与概览:产业经济学的发展近况”,载J.卡布尔主编:《产业经济学前沿问题》,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年版,第7页。),过去截然区分理论研究者和实证研究者的界线消失了,实证研究者越来越愿意吸纳和利用经济学理论和经济计量学方法的新成果,实证研究的技术和手段整体上都具有更高的水准,理论研究者也比过去更多地接触实际,实际数据更加准确并且更易于获得。所以,伴随着理论层次上对博弈论的广泛重视,案例研究方法继续受到青睐,其重要性相对提高,但横断面回归分析有所衰落。(注:J.卡布尔,“导论与概览:产业经济学的发展近况”,载J.卡布尔主编:《产业经济学前沿问题》,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年版,第11页。)除了非合作博弈论仍将在产业组织理论中扮演主要的角色外,网络博弈和合作—非合作混合博弈将日益渗透到产业组织的分析中。
普拉特(Plott)的实验方法(experimental method)和80年代得到很大发展并被广泛应用到宏观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