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契诃夫论文主题

2023-03-02 08:3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契诃夫论文主题

可以写契诃夫笔下不幸的,受压迫的人物,例如《凡卡》中备受折磨的凡卡,“寄往乡下,爷爷收”的那封信,《渴睡》中困倦的小保姆为了好好睡一觉而掐死主人哭闹的孩子,或者《小公务员之死》等作品中的小人物。
其他作家还有果戈里,小说《外套》等等,写一个小人物怎样因为一件外套而丧命。
短篇小说家莫泊桑,都德等,也都可以作为论文材料。

契诃夫俄罗斯文学最重要的任务是什么

人文学院田洪敏老师在A&HCI期刊《俄罗斯文学》(Русская Литература/ Russian Literature/ Russkaia Literatura)2020年第2期发表学术论文。

论文以上海师范大学为独立署名单位,题目是《契诃夫的另一种文学性研究——基于社会史视角》(BehindtheCounter:《OtherLiterature》byAntonChekhovintheContextofSocialHistory ./За прилавком :《Другая литературность 》А.П.Чехова в контексте социальной истории )。

《俄罗斯文学》(季刊)创刊于1958年,俄罗斯科学院彼得堡分院负责发行,属于文学历史研究;《俄罗斯文学》是俄语文学研究权威学术刊物,为A&HCI收录,在世界俄语文学研究中保持恒久和严肃的学术地位;期刊影响范围远涉俄罗斯国内外,为世界各高校、图书馆和研究机构收藏和研究。

《俄罗斯文学》期刊当下重要任务之一是研究“科学的文学观念”——新阐释,新观点和新成果。特别关注文学与历史关系的再研究,作家传记和文本阐释的新路径,档案史料的发掘等。

我国学者曾在该期刊发表书评、会议综述以及译介等论文,田洪敏的《安东·契诃夫另一种文学性研究》是该期刊近年来首次发表中国学者的立论性质长篇论文,论文不仅是契诃夫研究的补充拓展成果,同时也是对1860-1910俄国历史进程研究的有

效文章,具有一定的学术影响。

论文主体将1880年代契诃夫开始职业写作的十年作为基本档案史料来源,绕过21世纪以来的后现代主义批评视野,回归文学和历史的本体论意识,在科学史料的基础上讨论契诃夫的文学性问题。论文内部逻辑基于百年来契诃夫研究的学术史展开:1 契诃夫的艺术观念;2 契诃夫的宗教观念;3 契诃夫的社会观念。

具体来讲,契诃夫是一个自然主义的作家还是现代主义倾向的作家,是一个宗教主义者还是一个怀疑论作家,契诃夫在世界文学进程的研究新方法等。而要解决上述问题首先必须面对的是1861年俄国改革之后至1880年代的历史进程——即俄国地主贵族退却,农民阶层进入历史进程,城市化进程加剧;新阶层形成并且起到主导作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深受契诃夫传记研究者青睐的用以佐证契诃夫“不幸童年”的史料,比如教堂唱诗班,比如父亲经营的以卖外国进口咖啡等物什的小铺子等都应该重新放诸社会史中进行考察。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考察1861改革之后俄国教育风气的转向。农奴出身的父亲对于贵族的羡慕不仅仅是富有,同时因为他们“认字”,可以读书。正是进阶为商人的父亲的坚持,契诃夫在南部港口城市塔甘罗格故乡接受了希腊教育。契诃夫在个体生活和写作中秉持的“平等观念”也是在少年时代已经形成,考入莫斯科大学医学院并且真正行医的经历,导致契诃夫对于自然科学和哲学世界的敏感度居于同时代人前列。

同时必须注意到,文学批评在1861年改革之后渐趋职业化,较之19世纪上半叶从事文学批评的人多数是作家的朋友或者是“敌人”,1861年代之后文学批评更加持证,而契诃夫在1880年代开始职业写作的时候就尽可能将自己的作品诉诸所有文学期刊,这也可以解释契诃夫文学批评相对其他作家给后来研究者留下更多的研究空间和史料档案。

上述史料的发掘和研究方法都在近年来得到重视。

至于契诃夫的市民社会观念(Secular Society)也有更多研究。契诃夫一生经历罗曼王朝最后三代君主,特别是1880-1890年是俄国历史上少有的十年稳定期:没有对外战争,国内经济发展良好,是俄国历史上第一次最大范围打破阶层藩篱的时期,缙绅阶层受到挑战;此间,包括契诃夫的行医实践;1894-1897年期间建立地方委员会;个人出资改造乡村教育;参加1897年全俄人口普查;为饥馑的人和患有霍乱的人募捐。在此背景之下可以思索契诃夫作品中的经济生活描写,虽然这一点历来被研究者所忽略,事实上,俄国商业生活的描写在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中已经出现,虽然其背景不同;1861年改革之后,从事脑力劳动的群体显著增加,1863-1913年俄国人口增加了1,3倍。公务人员,律师,医生和工程师,自由职业者,大学生数量明显增加,国家剧院、出版和工业等新行业需要大量专业人才。同一时期神职人员却很难觅得工作。如果研究契诃夫的小说人物会发现上述新兴阶层无一例外成为契诃夫写作的主人公,进一步来讲1861年之后俄国经济生活的变化甚至影响到了契诃夫的文学观念。至1889年书写来自“环境的人”(человек из среды или обыватель )最终成为契诃夫的艺术原则,至于所有的俄国文学主人公都必须“破坏”现实生活规则才能赢得读者的观念受到契诃夫质疑和摒弃,而这一点也是后来学界对契诃夫作品研究的难点和争议之一。

考察19世纪俄罗斯文学的宗教性质必须带有附加条件,如果不研究托尔斯泰个体精神转变便不能考察其作品的宗教性;而屠格涅夫作为叔本华主义者从本质上是无神论者,所以如果讨论契诃夫文学的宗教意识必须结合1880年代之后欧洲哲学、物理学的新发现以及人文学科渴望科学性的愿望带给契诃夫的重要影响,特别是德国新康德主义者威廉·温德尔班关于历史学科的科学性新论同样也影响了契诃夫关于“永恒文学”的思考。

论文是写作者在2016年之后将“斯拉夫研究”作为整体性研究的成果和思考之一,论文写作起源于2016年,至2019年在德国洪堡大学斯拉夫学院访学时期最终完成并发表,尚有很多学术问题值得进一步深究。

论文受到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中文学科资助。

РЛ_2_2020俄罗斯文学2020年第2期(1).pdf

徐汇校区:上海市徐汇区桂林路100号 | 奉贤校区:上海市奉贤区海思路100号 联系电话:
邮政编码:200234 Copyright © 2014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5052062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50号

想个外国文学史论文题目和大概主题范围,要求含作品分析,只一个角度。

你要的是这个吗?外国文学论文论题
1.重读《美狄亚》
2.重释列那狐形象
3.重评希斯克厉夫(《呼啸山庄》)
4.对《日瓦戈医生》的再认识
5.解读凯尔泰斯·伊姆雷的《无命运的人生》
6.解读君特•格拉斯的《剥洋葱》
7.解读君特•格拉斯的《比目鱼》
8.解读君特•格拉斯的《母鼠》
9.解读劳伦斯的《儿子与情人》
10.解读埃尔夫丽德·耶利内克的《钢琴教师》
11.解读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象征内涵
12.解读雷马克的《西线无战事》
13.解读亨利希•伯尔的《莱妮和他们》
14.希腊神话中的女神形象
15.简论契诃夫笔下的女性世界
16.屠格涅夫笔下的农民形象
17.狄更斯小说中的儿童形象
18.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的父亲形象
19.君特·格拉斯小说中的诗歌
21.J.D.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主人公霍尔顿·考尔菲德的形象分析
22.探析《钦差大臣》的狂欢化
23.从《小癞子》看流浪汉小说结构模式
24.论《断头台》的复调性(艾特玛托夫)
25.分析杜拉斯的《情人》的叙事技巧
26.如何理解困扰当代西方的“荒诞”观?
27.关于西方现代派文学中人的异化问题
28.从悲剧《禁闭》看萨特的哲学思想
29.论萨特的《局外人》的现代意识
30.奈保尔的“殖民地文学”反映了被殖民者怎样复杂的思想?
31.论卡夫卡对现代派文学创作的贡献。
32.《钢琴教师》中主人公埃里卡的自残说明了什么?
33.解读迪伦马特的《老妇还乡》的现实意义。
34.谈谈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哲学启示。
35.论君特•格拉斯小说的忏悔情结
36.关于勒·克莱齐奥
①勒·克莱齐奥与中国
②勒·克莱齐奥创作中的乌托邦情结
③勒·克莱齐奥创作的文化解读
④勒·克莱齐奥作品的叙事艺术
38.布克奖、俄语布克奖
39.果戈理与中国(果戈理诞辰一百周年)
40.从拉斯柯尔尼科夫的犯罪心理结构看潜意识的作用41.中世纪文学与基督教的关系42.堂吉诃德与哈姆雷特形象比较研究。43.试论巴尔扎克的世界观与创作方法的矛盾。44.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中的宗教问题研究。
45.卡夫卡小说中的异化主题
46.莎士比亚喜剧中的女性形象
47.论《俄狄浦斯王》的冲突艺术美
48.《亨利四世》中的福斯塔夫形象
49.《傲慢与偏见》的戏剧叙述
50.《呼啸山庄》的叙述技巧与结构艺术
51.劳伦斯小说艺术的现代倾向
52.从《愤怒的葡萄》看斯坦倍克与基督教文化
53.论马尔克斯《百年孤独》中的孤独意识
54.茨威格小说人物精神世界探幽
55.卡夫卡及其作品中的荒诞意识
56.论福克纳短篇小说的乡土情结
57.萨特存在主义“境遇剧”与自由
58.艾特玛托夫小说中的神话模式
60.沉默与爆发的魅力——试论苔丝悲剧中的性格因素
61.从海丝特的悲剧看《红字》对清教思想的批判
62.中西文学中的人文精神
63.探析“雷雨”的审美内涵--奥斯特洛夫斯基《大雷雨》与曹禺《雷雨》之比较
64.希腊神话与中国神话比较研究
65.东西方戏剧“弃妇”形象比较研究
66.西方文学与宗教神话原型
67.中国近代戏剧形式与外来文化
68.中国的武侠小说与西方骑士文学比较研究
69.《雷雨》与《娜拉》比较研究
70.《雷雨》中的宗教文化色彩
71.繁漪和伯莎比较研究
72安娜和娜拉比较研究
73.由简•爱、娜拉和安娜的命运看女性意识的觉醒
74《鲁滨逊漂流记》的基督教色彩
75.西方宗教文化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
76.中西长篇小说的结构差异比较研究
77.梁启超文学创作中的外来文化因素
78.黄遵宪诗文创作中的外来影响
79.徐志摩诗歌中的英国形象
80.朱生豪译品中的英国形象
81.英国浪漫文学思潮对中国现代诗歌的影响
82.屠格涅夫和沈从文文学创作中的自然人文景观比较研究
83.林黛玉与简爱形象比较
84.复仇母题研究---《哈姆雷特》、《基督山伯爵》、《呼啸山庄》、《赵氏孤儿》等相关作品比较研究
85.陈白露与茶花女悲剧比较
86.鲁迅与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心理描写比较
87.拜伦的《该隐》与鲁迅的《狂人日记》比较
88.追求个性解放的女性----安娜与繁漪比较研究
89.安娜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比较研究
90.阿Q与堂吉诃德比较研究
91.郝思嘉与王熙凤比较研究
92.《俄狄浦斯王》与《雷雨》艺术魅力比较
93.郁达夫的“零余人”与西方文学的“多余人”比较
94.中西爱情诗比较研究
95.中西文学中的“负心汉”形象比较
96.中西“风尘女子”形象比较
97.屠格涅夫对沈从文文学创作的影响
98.中西文学中的“异化”母题比较研究
99.中西文学中的“死亡结局”对比研究
100.余华的《活着》与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的老人形象比较研究
101.屠格涅夫对中国文学作家的影响
102.尼采对鲁迅文学创作的影响
103.中西十四行诗比较研究
104.“恋母情结”母题在中西文学作品中的对比研究

毕业论文写“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如何选材?

契诃夫的论文 可以和其他的 著名短篇小说家比较 像欧 亨利 福楼拜 或者从历史继承方面 写写 才疏学浅 只能说这些 希望你能写出好的论文!

英国文学毕业论文选题题目大全

  论文的题目是画龙点睛的神来之笔,是提纲挈领的综述概要。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英国文学 毕业 论文题目大全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英国文学毕业论文题目大全(一)
  1. 《浮士德》的善恶冲突论

  2. 论《浮士德》思想体系的矛盾

  3. 论卢梭《忏悔录》的自审意识与超俗意识

  4. 济慈及其《夜莺颂》的美学魅力

  5. 欧洲社会的讽刺画卷——《唐璜》浅析

  6. 论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7. 《巴黎圣母院》中的美丑对照原则

  8. 论《红与黑》中于连的形象

  9. 论司汤达小说心理描写的艺术

  10. 司汤达在现代小说史上的地位

  11. 成功与幻灭——拉斯蒂涅(《高老头》)与吕西安(《红与白》)之比较

  12. 巴尔扎克小说的现代 文化 意蕴

  13. 论《包法利夫人》

  14. 19世纪英国女小说家研究

  15. 《傲慢与偏见》的戏剧叙述

  16. 夏洛蒂·勃朗笔下的女性形象系统

  17. 《呼啸山庄》的叙述技巧与结构艺术

  18. 试析《简·爱》和《呼啸山庄》的情感模式

  19. 《呼啸山庄》与《金锁记》情感世界之比较

  20. 梅里美中短篇小说的艺术魅力

  21. 《茶花女》的悲剧艺术
  英国文学毕业论文题目大全(二)
  1. 茶花女与杜十娘比较

  2. 从蒙太里尼形象看《牛虻》的反宗教主题

  3. 论哈代小说中的新女性形象

  4. 莫泊桑、契诃夫、欧·亨利艺术风格之比较

  5. 论威尔斯的科学幻想小说

  6. 论《恶之花》的历史地位与意义

  7. 略论马克·吐温的艺术风格

  8. 易卜生《玩偶之家》娜拉形象

  9. 易卜生有肖伯纳的“社会问题剧”的异同论

  10. 19世纪俄国文学中“多余人”的形象

  11. 俄罗斯文学中的妇女形象

  12. 果戈理《死魂灵》的讽刺艺术

  13. 屠格涅夫笔下的女性形象

  14. 屠格涅夫的抒情手法

  15. 屠格涅夫与郁达夫比较研究

  16. 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长篇小说

  17. 谈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的景物描写

  18. 陀思妥耶夫斯基与现代派文学

  19. “现代性”历史文化语境中的鲁迅与陀思妥耶夫斯基
  英国文学毕业论文题目大全(三)
  1. 古希腊神话 传说 中的文化精神

  2. 英雄符码及其解构——荷马史诗主要史诗主要形象论析

  3. 论《俄狄浦斯王》的冲突艺术美

  4. 论《美狄亚》在戏剧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5. 从古希腊到18世纪西方文学中人的观念

  6. 《埃涅阿斯纪》主题的原型意义

  7. 试论__伦理在西方文学中的演变

  8. 但丁与__文化

  9. 哥特式小说的原理与发展

  10. 中国武侠小说与骑士文学的比较

  11. 《堂吉诃德》的多重意义

  12. 论流浪汉小说的艺术特征

  13. 试论《威尼斯商人》的冲突艺术

  14. 《奥瑟罗》悲剧冲突艺术

  15. 论《李尔王》的人文主义思想

  16. 论《亨利四世》中的福斯塔夫形象

  17. 《罗密欧与朱丽叶》与《西厢记》抒情艺术之比较

  18. 试论莎士比亚喜剧风格

  19. 莎士比亚悲剧风格的特殊性及其历史意义

  20. 论《汤姆·琼斯》人物刻画的美学原则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