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步骤
1、首先在已打开的文档中,选择如图中右上角红箭头所指的EndNote
X6选项。然后,点击图中左上角红箭头所指示的EN
Go
to
EndNote按钮进入EndNote编辑界面。
2、截图中显示的EndNote文献工具编辑器。图中右侧红色箭头所指的内容是我的文献库资料内容。
3、现在我们点选要导入的文献资料,如果要想导入之前编辑一下格式,可以选择截图上方红色箭头所指的属性按钮。
4、这里显示的是上步中点选属性设置按钮显示的属性编辑器。我们可以在这里设置输出格式,字体大小等具体内容。
5、当我们做完以上操作后,选择图中所示的导入按键,将文献简述导入到论文中。
6、这里我们已经将文献导入到论文中,截图的左侧蓝色箭头所指示的编号是我后编辑上去的,在我们导入文献之后,有可能不会太符合我们的要求,需要我们做些后期的处理。
7、至次,我们生成论文参考资料的部分制做成功。
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环,也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有效的导入能扣住学生的心弦,燃起智慧的火花,开启思维的闸门,能生疑激趣,引人入胜,辉映全堂。本文从导入的方法谈谈导入的有效性。
【关键词】有效导入 生疑激趣 寓学于乐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象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的确,教学过程开始的导入环节是至关重要的。正如俗话所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优秀教师都十分重视一堂课的导入,他们或旧知复习,温故知新;或直观操作,强化感知;或设置悬念,扣人心弦;或猜谜游戏,寓学于乐;或奇趣故事,妙趣横生……无不殚思竭虑,追求卓越。
1.旧知导入,温故知新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前后知识联系十分紧密,教学时,可以安排一些与新知学习有关的旧知识,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为引进新知作铺垫,形成正迁移。例如,六年级在教学“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时,可先出示一道复习题“朝阳小学五年级有学生140人,其中男生占11/20,男生有多少人?”学生解答后,即把“55%”覆盖在“11/20”上,从而得到课本上的例题,再引导学生把例题同复习题进行对比分析:把“11/20”换成“55%”题目的意思有没有改变?然后让学生计算。这样设计抓住了新旧知识的“生长点”, 能化生为熟,化难为易,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2.直观操作,强化感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动手操作实践是儿童智力活动的源泉。小学数学的学习是一项重要的智力活动,它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要以感性经验为基础。例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可提供粉笔盒、烟盒、砖块等实物让学生感知,使他们对长方体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又如,教圆周率时可以让学生分别测量若干个大小不同的圆形物体的周长和直径,并计算出这些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由此引出圆周率的概念。
3.设置悬念,扣人心弦
心理学表明,儿童有很强的好奇心,他们在遇到矛盾时,对问题产生悬念,大脑便会出现特有的兴奋。于是,他们会积极思考,千方百计地探索其中的奥秘,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因此,以悬念作为挑逗学生好奇的触发点,可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听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引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时可以这样导入:让学生把准备好的三角形拿出来,用量角器量出其中的任意两个角的度数,老师马上能说出第三个角的度数,学生再量角验证,果真都对,这时,学生都会心生疑惑:老师真的有神法吗?老师便抓住学生这种迫切想知道其中奥秘的心理,说“学了今天的内容后,你们自己也能像老师一样猜出第三个角的度数。”(出示课题)。这样导入学生必然兴趣盎然,专心致志,收到良好的效果。
4.猜谜游戏,寓学于乐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游戏是最重要的教育,它的确是儿童时期意见原则性大事。”小学生特别是中低年级小学生好动、喜欢猜谜语、做游戏,导入时可以创设一种游戏情境,使学生心情愉悦,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不知不觉、高高兴兴地进入新知识的学习,领悟数学知识的乐趣。例如,在给学生讲授“1”或“0”的认识之前可以分别口述如下两个谜语:“横看像支尺,竖看像根棒,年龄它最小,大哥它来当。”(打一数字)“像个蛋,不是蛋,说它圆,不大圆,说它没有它也有,成千上万连成串。”(打一数字)又如,在讲《可能性》这一课时,可以设计一个“石头、剪子、布”的游戏导入新课:请两个同学上台进行游戏,其他的同学记录这两个同学各自胜负情况,让学生感受到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这一游戏活动,寓学于乐,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学习新课的最佳状态,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身心潜能,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学得既轻松又愉快,可谓一举多得。
5.奇趣故事,妙趣横生
儿童喜欢听故事和富于幻想,在新课教学中可以把某些数学知识编成儿童喜闻乐见的故事,寓教于乐,引起他们的注意,激发他们求知的情趣,引导他们在欢乐中进入学习。例如,在讲授《循环小数》时可以用一个学生们都很熟悉的简短诙谐的故事导入新课: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一天,老和尚给小和尚讲故事,说: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这样导入很好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使学生感受到这个故事永远也讲不完,体验依次不断重复出现即“循环”。这样的故事,能激发起学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从而使他们精神饱满地参与到这一新知识的学习当中来。
6.联系生活,情境激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当学习的材料来自于现实生活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倍加高涨;当数学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因此,新课导入应该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从直接的生活经验与背景中,亲身体验情境中的问题。例如,一位老师在讲“圆的认识”之前画了一辆彩色自行车的挂图。教师将挂图上自行车的两个车轮用白纸盖住贴在黑板上,问学生:“这幅图上画的是什么?”“是自行车!”“老师送给你要不要呀?”“要!”教师把遮盖车轮的纸扯开,学生笑了。“你们为什么笑呀?”“两个轮子是正方形的,这样的自行车骑不动。”教师再把正方形车轮扯开,学生又笑了。“你们为什么又发笑呀?”“两个轮子是椭圆形的,这样的自行车骑上去会跌倒。”最后教师把椭圆形的车轮扯下,一辆美丽的自行车展现在学生面前,教师问:“这样的自行车行吗?为什么车轮是圆形的呢?学了今天的知识后你就会知道了。”这样以生活经验作引子导入新课,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有利于学生体验到生活中数学是无处不在的。
有效的导入能扣住学生的心弦,燃起智慧的火花,开启思维的闸门,能生疑激趣,引人入胜,辉映全堂。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学生的认知规律及课的类型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导入环节,选择合适的导入方法,做到导之有序,导之有法,导之有理,导之有度
一般你想把论文导入研学平台,可以在相关的网络程序里面找到这个平台,然后把你的论文上传就可以了。如果是学校要求你可能需要在内网才能顺利导入
论文,简单的理解是为了阐述一个观点,就一件事和情况,发表自己的意见。(学术论文除外) 论文,在语言上要求有论点,论心,以及支持论点的一些材料等。 学术论文,一般是在某个学术方面做的研究课题,而总结发表的一些文章
一、意境导入
意境是作品中所描绘的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用意境导人,可以使学生产生联想或想像,如同身临其境,在心灵上受到感染,从而感同身受,亲悟其意。如教读《听潮》就可用这样的意境导人:
那恬静平和的美妙音乐声,把我们引入风平浪静的大海边,去欣赏大海那种静谧的柔和美!那巨浪排空击岸的声响,又把我们带到惊涛拍岸的大海上,却领略大海发怒时的那种雄壮美和阳刚之气。
二、悬念导入
在教读课文之前,有意设置悬念,能够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种种疑问,并由此产生强烈的探求欲,从而吸引他们随着老师的引导一步一步地进入到课文所描写的艺术境界,去探求事情的前因后果。如教读《杨修之死》,可首先用疑问设置悬念:
杨修之父杨彪在董卓作乱时,为保汉献帝几乎死难,可谓忠于汉室的名臣;杨修机敏过人,才智不在王粲、陈琳、孔融之下,真可谓忠父智子,而作为汉献帝时魏王的曹操为何亡杀杨修呢?
三、图片导入
图片具有可视性,直觉性,用图片导人可使学生具体直观地感受到所学课文的内容,尤其是对于难以理解的课文,运用图片导人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又生动形象,容易激发学习兴趣。如教读《向沙漠进军》可将沙漠的实际状况和治理后的情景制成幻灯片播放。同样,教读《苏州园林》可用幻灯或挂图展示苏州园林的有关图片;教读《记一辆纺车》可展示纺车图片。
四、角色导入
角色导人可让学生直观感觉作品中所描写的人物形象,从而深刻地体会人物的思想灵魂和作品的内容主旨。小说、戏剧的教学可选用这种方法导入。如教读《守赃叹》,可首先让学生分角色扮演抢夺梳妆匣的场面,要使葛朗台的丑恶神态(对金子的痴狂)毕现,肮脏的灵魂(对女儿的冷酷)毕露。教读《装在套子里的人》,也可用人扮演别里科夫的角色,着重通过他的套子式的生活习惯来反映他套子式的思想。
五、音乐导入
音乐是人类心灵的诗章,真正的音乐能打动所有真诚而丰富的心灵。用音乐导人,能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进入或体会到课文所描写的境界,收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如教读《明湖居听书》,就可这样导入:
70年代中期,欧洲某乐团深入中非一部落为那里的土著居民演奏舒伯特小夜曲。令人惊奇的是,这些几乎没有接触过现代文明的原始部落的居民,居然被小夜曲感动得如痴如醉!上世纪末,当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听了柴科夫斯基的《如歌的行板》后,禁不住老泪纵横,说自己因此“触摸到了俄罗斯民族的灵魂”,现在让我们也来聆听这首《如歌的行板》吧!(放音乐)此后不久,在中国有一位名叫刘鹗的奇人,也被一段音乐陶醉了,请看《明湖居听书》。
同样,教读《春》可播放《春天在哪里》;教读《周总理,你在哪里》可播放哀乐,通过低沉哀伤的曲调引起学生对周总理的深深怀念。
六、名旬导入
古诗文名句语言隽永,意蕴丰厚,千古流传。在导人课文时,结合课文特点,恰当地引用古诗文名句,能够使学生通过诗文名句的意蕴和写法进行由此及彼的联想或想像,从而感受到所学课文的精妙之处。如古代写秋的诗文很多,在教读郁达夫《故都的秋》时,就可引用古诗文名句来导入:
秋,是成熟的季节,是丰收的季节,然而古往今来的文人对秋的感受都各有不同。同学们一定还记得一些描写秋的诗句吧!如“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秋风秋雨愁煞人,寒宵独坐心如捣”,这些诗句在写景和抒情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让学生从萧瑟的秋风,飘落的黄叶中体会出诗人忧愁、悲凉的心情)由此看来,中国古代文人常借秋景抒发凄苦的心情。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看看作者描写了怎样的景,抒发了怎样的情?
七、串珠导入
这种导人方法是指在学习某个作家的作品时,将学生所熟悉的该作家的其他作品采用艺术的方法加以串联,从而一步一步地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所学课文,这种方法既能帮助学生复习旧课,又新颖别致,能够吸引住学生。如教读《威尼斯》,就可这样将朱自清的作品串珠后进行导人:
有这样一位作家,他踏着《春》的脚步而来,携我们观看了梅雨潭的《绿》,陪我们观赏了《荷塘月色》,尔后,他离我们《匆匆》而去,把《背影》深深地印在了我们脑海里,这位作家是谁?
八、文题导入
文题导人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它是在接触新课时,抓住文题特点和它与课文的内容联系,通过对文题进行改写、加标点或解释来引起学生注意,激发求知欲,从而导入课文的一种方法。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文题是由三个名词组成的短语,这三个短语点出了课文的时间、地点、人物、环境,在教读这课时,就可首先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将文题改写成一个能够体现文章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主要内容的句子(可改为:《林教头风雪之夜山神庙前杀敌报仇》),然后再以这个句子作为切入点来引导学生学习理解课文。在教读《药》时,可先要求学生在文题后分别加上不同的标点符号,看它们所表达的意义侧重点有什么不同,加感叹号,侧重点为:多么令人震惊、颤栗的药啊!加上问号,侧重点为:疗救病态中国社会的药在哪里?加冒号,侧重点为:疗救病态中国社会的药应该是这样的。然后以此为契机,来引导学生分析理解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