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色彩主题论文

2023-02-28 08:5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色彩主题论文

周末,是我闲暇的日子.我拿起画笔,在彩色的纸上漫无目的地画着.或许,每种色彩亦是不同生活的写照(不同色彩是不同生活的写照,比拟手法的使用使开头显得活泼巧妙)
绿色
我想起了我的乐园和那满园的绿色.我的乐园是我家后面的一片菜地.地里种满一畦畦碧绿的菠菜、油菜和韭菜……地头种着一棵棵绿阴浓浓的桑树和槐树.每当节假日,我会在菜园的小路上和空地上欢快地飞奔.与邻舍的孩子们追逐打闹;每当烦恼来临,我便来到菜地散步,与那些绿油油的蔬菜拉呱、谈心……此时,那满目的绿色呀,就像一把把绿色的巨伞,遮住了夏日的骄阳,挡住了冬日的寒风……假如你问我什么是幸福,此时的心境便是最好的回答.
白色
我想起了热喷喷的豆浆.那天一大早,姥姥就招呼我喝她亲手做的豆浆.我便和邻居家的伙伴一起排排坐,享受着豆浆那淡淡的馨香.看着热气升腾、蔓延,我看到了姥姥那眯成一条缝的眼睛和那饱经风霜的脸.“好喝吗?”“好喝!姥姥做的豆浆最好喝!”“好喝,多喝点,喝完了才有精神上学!”(祖孙的对话突出了以白色豆浆为纽带的幸福)我又看到了姥姥的笑脸.喝着一直甜到我心里的豆浆,我似乎明白了幸福是什么……
红色
我想起了我的红房子.我的红房子可够气派的!曾几何时,地板被我弄得咯咯叫;曾几何时,我坐在门槛上背唐诗三百首,青蛙蟋蟀们也来凑热闹;曾几何时,房子里传出欢快的卡拉OK的深情动听的歌声……看着心目中神圣的红色,我懂得了什么是幸福.
看着我信手涂鸦的色彩,还有蓝色、黄色、橙色,或许未来等待我的是蔚蓝的天空,金色的太阳和美丽的鲜花……我体味到了幸福.
体味到平凡的幸福才是真的.过去是,现在是,未来也是……(结尾意蕴深远)
青春的色彩
凭窗远眺,我的眼前万紫千红.风轻轻拂过,和着夏的炎热,掺着花草的清新,扬起我缕缕青丝时,告诉我,我眼中的色彩是青春,我的青春色彩变幻.
勤——绿色,为木则荣,为草则绿.林木,用努力,使自己欣欣而向荣;幽草,用勤奋,使自己萋萋而摇绿;我,则用青春的绿,使自己烙下希望的梦.
梦中的象牙塔悠悠,似我眼中的绿,漆黑中坚定地发出光.为梦,我努力,为梦,我奋斗.清晨,迎接我的是晨曦的第一缕金光;夜晚,伴随我的是明月的遍地清辉.在学问的山脚下,我以勤为径;在知识的海洋中,我以苦作舟.
烈——红色,袅袅水芝红,脉脉蒹蕸浦.
荷花,用摇曳,使自己袅袅而生动;水草,用浮动,使自己脉脉而热烈;我则用青春的红,使自己烙下活泼的影.
为影,我活跃在校园的各个角落.体育课上,我奔跑、飞跃,课后,我的影子是阳光下的一个动点.我热切地广交朋友,我热切地与人交谈,我渴望发表意见,我渴望被人关注.活泼,我青春的本色;热烈,我青春的底色,红色,我青春的亮点.
郁——蓝色,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独立寂寞,小桥孤零,寒风袭人,夜色渐起,行人归尽.我在小桥上独品那排遣不去,欲拂还来的迷茫与无奈.青春纵然姿彩炫目,也掺和着抑郁的蓝.生活中的一些无奈,长辈们偶尔的不理解,学习上的些许不顺,所有这些,让我的天空蔚蓝却不失冷意.
忧郁的蓝,我青春中最无奈的孤独.
世界一天天在我的生命中刻下印记,岁月的齿轮碾出了我的痕迹,是青春,使我的画卷色彩斑斓,是青春,使我的梦想透明,纯粹;是青春,使我的心虔诚向上.
青春的梦想是燃烧的火把,青春的憧憬是汹涌的大海,青春的生命灿烂夺目,青春的感情世界庭院深深,青春的梦幻世界落霞与孤鹜齐飞.
透过窗棂,我看到了我眼中的色彩——青春.

浅谈民间美术中的色彩论文

中国民间美术中的色彩体系庞大、内涵深刻。色彩不仅是中国民间美术的视觉元素,也是创作者在所处时代和文化背景下思想与情感的体现。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浅谈民间美术中的色彩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浅谈民间美术中的色彩全文如下:

摘 要 :民间美术中的色彩让创作者与观众进行直接的对话,以不同色彩表达其特定的观念,反应了民间美术传统习俗及审美观念的延续和发展,处处体现出民间特有的信仰,烘托我们整个民族的印迹。朴实的民间艺人用最淳朴的五色体现了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让人们在欣赏民间工艺的时候通过视觉冲击就能清楚地感受到作品想表达的寓意,这也是这种“简单”色彩的独特魅力使其能在中国民间艺术长河中一直长流的原因。

民间美术色彩是创作者与受众进行对话的一种文化语言。古人独有的“五色”色彩观念,使中国色彩区分于西方的“色调”理论,正是因为中国色彩有自己的调色,赋色法则,虽然制约着华夏民族的色彩选择,却赋予了中国民间美术色彩的文化内涵。

一、装饰功能

民间美术的色彩首先是用来饰美娱乐。其是在民间工艺赋彩法则上一般多用鲜艳的原色,少用或不用兼色。由此使得整个画面色彩明亮鲜艳,对比鲜明强烈,概括性强,主观色彩较为浓重,突出吉祥喜庆红火热闹的气氛。当然,除了对比热烈、色彩浓重的农民画,我们也能找到有追求雅致调和的色彩效果的工艺品。但是无论哪类色彩的运用,却又都是写意不写形,不求现实的真实,色彩大胆明了。

在欣赏民间工艺品中中我们明显能感受到色彩搭配体现出的是朦胧的明度,色彩、色相的冷暖以及面积的搭配与对比。明度的对比使画面疏朗、透气,色调清新,而多种色彩冷暖的不同和面积大小的对比则易产生丰富,绚丽、热闹红火的气氛,这种色调风格也正是民众喜爱并表达思想情感的最恰当的形式。同时,色彩的冷暖对比丰富、强烈,极具现代装饰色彩效果。

二、象征功能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色彩最能引起人们奇特的想象,它最能拨动感情的琴弦。色彩效果不仅体现在视觉上,更体现在象征意义上,使大众得到心理上的体验和理解,从而得到心理上的满足。所谓“象征”,就是用以代表、体现、表示某种事物的一种物体或符号,重视色彩的象征性使之在我国历史上有着自己的传统。民间色彩象征意义丰富,根据华夏民族古老的五色观进行组织搭配,在五色(青、红、黄、白、黑)的观念内涵上,根据需要去突出某一色的主旋律,以达到表达审美和生存上的追求。

在民间美术创作中,对色彩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的依托是时常要遵循的。“红红绿绿,图个吉利”这句流传在老百姓中的口头禅,作为一般的民间艺诀,可以说是整个民间美术的色彩特征。“图个吉利”是在传统的民间文化观念下表现出的审美观念,以表达求生、趋利、避害等功利意义为主。色彩的这种观念性的象征意义被纳入包罗万象的中国古代宇宙论的框架中,与传统的价值观、哲学思想、等级意识、宗法观念、伦理道德相互交融,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内涵。

三、民间美术色彩选择的文化内涵

从民间工艺设色的整体观念和特征来看,不难发现其对传统的色彩观念有依有背,既遵循了传统色彩的象征、意义和内涵,具有深沉的文化底蕴,同时又重视色彩的视觉审美效果,呈现出斑斓多彩的热闹景象。可以这样说,色彩在民间既是观念的、历史的,又是现实的、审美的,它不仅诉诸于视知觉,同时还受到文化传统、环境的制约,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内容。因此对民间美术色彩的认识就不能仅仅停留在现象的描述上,而必须对包蕴其中的观念性涵义和文化历史内容予以领悟和把握。

民间美术的色彩,是根据华夏民族古老的五色观进行组织搭配的,在五色的观念内涵上,根据需要去突出某一色的主旋律,以达到表达审美和生存上的追求。民间美术的色彩不同于西方的色彩美学,从固有色到条件色,进而到纯科学的色彩分解。也不同于宫廷画、文人画所追求的审美情趣,显而不露的淡雅超俗,发展到墨分五色而代之。那是非民间的物质生活条件及文化熏陶所决定的。民间美术的色彩,是意念造型的自由理想色,色彩的抒情意义只是就基本的艺术精神和整体对应的关系而言的,对色彩的具体把握有时缺乏更自觉、更个性化的色彩感受,而往往以能激扬感官亢奋作为潜在的自然依据,带有原始的自然选择印记。使读者更清晰地了解民间美术色彩的选择不是纯客观视觉的,而是以伦理化和宗教化的色彩选择习俗为根据的。

历代传承的色彩选择习俗赋予民间色彩以独特的“语义”,使供人娱目的色彩富有深刻的文化意蕴和丰富的历史内容。通过进一步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色彩在民间美术里不仅仅是一种视觉美感的呈现,根本的意义在于它首先是情绪和情感的刺激和对应物,是积极乐观情感的宣泄。民间美术的色彩真实反映了劳动人民的内心世界,情感体验及歌颂理想、乐观向上的浪漫主义理想。

色彩为题的议论文怎么写

调出最美的色彩

吉林松原二中高三年级八班

张明亮

三毛或许是错的,用丝袜草草地结束了自己未尽的一生,从此永远远离了她的撒哈拉沙漠,雨季也不会再来。抑或是对的,也许她看透了自己未来生活的无边黑暗,才选择死亡。

我们每个人都在守候着自己如泡沫般脆弱的梦境,快乐才刚刚开始,悲伤却早已潜伏而来。生命就是如此,既然伤痛存在,我们又何必畏惧,何须畏惧,何不勇敢地支撑起生命,涂抹并调出属于自己的色彩!

这是一间颓废的画室,之所以称它为画室,是因为它容纳了几支秃笔和几盒彩膏。凡·高,这位荷兰最伟大的画家,现代绘画艺术先驱之一,就屈身在这样一间房屋内。他头发凌乱,生活相当拮据,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他作画的热情。在精神受到强烈的刺激后,他仍然不倦怠地工作。《星夜》,是他这一夜刻骨铭心的作品,他以火焰般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奇特而迷幻的星空,那一片陷入蓝色和黄色漩涡中的天空。这个天空令人头晕目眩,这是他躁动不安的情绪的非理性成分,但这些却让我们更多地看到他对生命的反抗。于是一株向阳的葵花植根在思想者的心中,摹刻在人们的心里在,这是一种生命意义上的无言的抗争,这抗争坚韧、持久!

大漠孤烟,风卷残霜,皑皑白雪之下,我们看不到大自然的银装素裹分外妖娆,却看到一位苦守着边关冷月,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生活的苏武。匈奴三番五次劝降,丝毫未曾动摇他义无反顾的信念,为了那柄汉节,一千年在这里也缩短了。

他忍受着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折磨,一双浊眼日夜遥望关中明月,企盼重归故里的那一刻,一身浩然正气令天地动容,让生命焕发出无限光芒。

三毛用阴暗的黑色诠释了她对生命、对世界的失望。

凡·高用金黄诠释了他对艺术的执著,对生命的热爱。

苏武用圣洁的白色诠释了他对故国的眷恋,对生命的不屈。

在历史的记忆里,蓄满了先哲的人生理念,命运抉择,我们追赶着,呼啸着,对苦痛的生命,我们究竟会留下怎样的一笔?是逃避,还是前行?是临阵脱逃,还是誓死抗战?既然我们无法选择生命,那我们何不改变生命,让生命现出自己涂抹的色彩,如雨后彩虹,春发青芽。

调出最美的色彩,为生命!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