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古代书院研究论文

2023-02-27 21:5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古代书院研究论文

书院发展轨迹与其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
  樊克政在《书院史话》一书中提到:“书院是中国历史上的一种特殊教育组织形式。其别具一格的教学与组织管理等制度,萌芽于唐,形成于宋,废改于清末,有长达千年以上的发展史。”
  作者认为,书院制度之所以萌芽、形成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唐、宋时期的主要原因有:
  从教育史的角度看,“促使书院产生并能得到发展的一个更为深层的原因则在于:自隋、唐以后,伴随着科举制度的创立与发展,官学逐渐沦为科举的附庸,一些真心求学的土子势必要在官学以外去寻找就学的场所,具有学校性质的书院正适应了这一客观需要。”“书院的发展及其一整套制度的形成,又是同理学的兴起与发展联系在一起的。”由于“理学对于维护和加强封建统治的作用,在起初的一段时间里并不为封建统治者所认识,于是理学家们便只好以书院作为从事研究与传播理学的重要基地,而这就势必促进书院的发展及其制度的臻于成熟。”从另一个角度而言,书院对中华文明史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具体表现在:“书院促进了中国学术思想史的发展。”“书院也促进了中国文学史的发展。”“书院促进了中国图书事业史的发展。”“书院对促进中国教育史的发展尤其具有重要的意义,宋、元、明、清时的著名书院,一般都是当时各地的教育中心,对推进所在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起过举足轻重的作用、与此同时,书院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在教学与组织管理等方面还积累了许多经验,并形成了不少与官学迥然有别的特点,如把从事教学工作与进行学术研究结合起来,不同学派可以在同一书院中讲学,注重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师生感情甚驾以及管理人员较少等。所有这些,不仅丰富了我国的教育遗产,而且也为今天的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总之,宋代以后出现的书院教育的组织形式,它与官学、私学形成鼎足之势,相互渗透,融合,有力地促进文化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书院在古代文化教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中国古代书院制度》一书归结为五个方面:
  第一,……学术研究和教育教学相结合,是书院教学的一个最突出的特点。
  最早的书院是由官方藏书;校书和私人读书治学发展为讲书或讲学的。……私人读书治学,待学有所得,闻名遐迩,就有人前来问难求教,逐步发展为聚徒讲学,……后来的书院差不多都是沿着学术研究与教育教学相结合的道路发展的。历史上有名的书院,大多数都既是当时一方教育活动的中心,又是著名学者探讨学术的胜地。……书院的创建者或主持人,大多是当时一方有名的学者,他们又多为书院的主讲,这是书院的传统……。
  第二,书院允许不伺学派相互进行讲学,建立了“讲会”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百家争鸣”的精神。尽管这种“争鸣”还受到种种限制,但较之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的一般学校教育却自由得多。这是书院区别于一般学校的一个重要标志。……
  第三,书院教学实行“门户开放”的办法,听讲者不受地域和学派的限制。一个书院有有名的学者在讲学,其他书院的师生或远地慕名而来的学子,都可以听讲、求教,而且受到热情欢迎,并给予周到的安排照顾,打破了一般学校关门教学的风气,有利于学术交流。
  第四,书院的教学多采用问难论辩式;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比一般学校只是先生讲,学生听,呆板、生硬的注入式教学优越得多。
  书院教学一般是以学生个人读书钻研为主,重视对学生读书的指导。许多名师都把指导学生自己读书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他们并将自己的洽学经验概括为读书的原则或程序,指导学生应读什么书,哪些先读,哪些后读,以及如何提高学习的效果等。……
  学生读书重在自己理解,教师针对 学

古代书院对现代教育的影响作文

对中国现代教育制度的看法

“我们的学校为何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在考虑这个问题的同时,我想,关于对中国当代教育制度的思考与分析是必不可少的
我觉得中国的教育制度虽然比我国以前古代科举考试大有进步并且现在也在学习西方先进教育的制度与体制,但是我们的教育制度存在很大的缺陷与不足。
首先,我们的教育理念貌似是以培养全能学生为目标,总想着要以后的孩子什么都行。这就给儿童教育时期的他们带来了很大的负担,他们没有快乐的童年,没有自由的青春,有的只是家长,老师,学校给安排的一次次辅导与考试。还无法辨别对错的他们在千万父母铺就的相似道路上跌跌撞撞的过了小学,过了中学,然后他们大多数离开了父母,来到了寄宿的高中,远离父母的他们丝毫得不到清闲,他们又被赋予了高考的重任,在书本摞成的教室里掌握做题技巧、考试方法,然后高考,在有地域保护这个不公平的条件下,有的人去了清华,有人进了专科。不公平的教育条件下又有不公平的选拔制度,造就了一部分人去了天堂一部分人下了地狱。
另外,伴随着大学的扩招,大学的教育方法和理念的缺点也暴露无疑。让我们来看一下现代大学生的学习状况和生活状况。现在大学生的学习出发点就不对——学习就是为了考试,与考试有关的就学,与考试无关的就不学;还有的同学干脆就没学,天天沉迷在游戏中,浪费时间,浪费生命;大学生在考场上作弊成风,每次考完试,地上总是撒满了缩印版的小抄——现代科技为广大学子们“造福”啊!有一大部分学生没有踏踏实实的将自己本专业的学识与技能学好,而是靠着浑水摸鱼,投机取巧通过考试,而且大学也没有多少活动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务实精神。

肖东发的发表论文

1. 目录学的目的和定义 吉林省图书馆学会会刊,1980,42. 十六世纪的目录学(上) 吉林省图书馆学会会刊,1981,23. 十六世纪的目录学(下) 吉林省图书馆学会会刊,1981,34. 试评《世界地名词典》 世界图书,1981,115. 图书馆员与工具书 图书馆学刊,1981,16. 喜读《中国百科年鉴1980》 世界图书,1981,27. 十七世纪的目录学:历史学家时代(上) 图书馆学研究,1981,68. 十七世纪的目录学:历史学家时代(中) 图书馆学研究,1982,29. 十七世纪的目录学:历史学家时代(下) 图书馆学研究,1982,410. 试论图书发展的动力及规律 云南图书馆,1982,411. 怎样查找古人的室名别号 文史知识,1982,1012. 功魁祸首:评乾隆编四库全书 黑龙江图书馆,1982,213. 史籍类型发展之流源:读《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史部札记之一 河南图书馆季刊,1982,414. 史学研究指南 世界图书,1982,415. 图书馆学专业教育改革断想 高校图书馆工作,1982,416. 中文工具书的比较研究 山西图书馆学刊,1982,117. 试评《弹词叙录》 文献,1983,1518. 建阳余氏刻本知见录 福建省图书馆学会通讯,1983,219. 印刷术发明后的抄写本书 赣图通讯,198320. 自学青年的益友:工具书 益友,1983,221. 史部类目发展之源流:读《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史部札记之二 河南图书馆季刊,1983,122. 试论坊刻在中国书史上的地位 青海图书馆,1983,123. 中国书史上的数量统计与规律 四川图书馆学报,1983,324. 汉魏石经不应混为一谈 河南图书馆季刊,1984,425. 小议闽刻“京本” 图书馆杂志,1984,326. 掌握中文工具书的一个好方法 山东图书馆季刊,1984,127. 中国古代的民间刻书业 百科知识,1984,628. 稿本抄本写本:再谈印刷术发明后的抄写本书 图书馆学刊,1984,329. 敦煌石窟遗书与书史研究 图书与情报,1984,130. 抓住高校特点开展情报服务 大学图书馆通讯,1984,431. 怎样查找古代典章制度 文史知识,1984,532. 建阳余氏刻书考略(上) 文献,1984,2133. 建阳余氏刻书考略(中) 文献,1984,2234. 建阳余氏刻书考略(下) 文献,1985,2335. 近年来新出版的中文工具书评述(上) 大学图书馆通讯,1985,136. 近年来新出版的中文工具书评述(下) 大学图书馆通讯,1985,237. 明代小说家、刻书家余象斗 明清小说论丛 第四辑,1985,1038. 图书学刍议 四川图书馆学报,1985,539. 我国年鉴编纂出版的回顾与展望 图书情报工作,1985,4;新华文摘,1985,1140. 中国辞书之最 书海(香港),1985,841. 我国辞书事业的黄金时代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1985,442. 关于《中国图书馆年鉴》的探讨 黑龙江图书馆,1986,343. 关于论文写作的一次讲评 图书馆界,1986,144. 论年鉴研究体系的建立 辞书研究,1986,345. 年鉴学刍议 四川图书馆学报,1986,146. 期刊数量与质量琐议 情报资料工作,1986,447. 掌握工具书的好方法:比较研究 大公报(香港),1986,3.148. 试析“无书世界”与“无纸世界”:图书学探索之二 图书情报研究,1986,149. 建立工具书学的需要与可能 图书馆界,1986,450. 近代译书及其影响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1987,151. 治学的利器:工具书 中国文化书院学报,1987,2.552. 关于图书流通利用的几个问题 图书馆工作,1987,153. 大学生谈辞书出版 出版发行研究,1988,454. 读者需求至关重要 新闻出版报,1988,11.1655. 年鉴与社会 四川图书馆学报,1988,2-356. 中国图书馆教育 图书馆学刊,1988,157. 重复影印《四库全书》实无必要 新闻出版报,1988,4.3058. 试论图书流通史的研究:图书学专题研究之三 图书与情报,1988,359. 《四库全书》影印质疑 群言,1988,560. 从影印《四库全书》谈起 大学图书馆通讯,1988,361. 造纸术的发明及其影响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1988,262. 1978—1988:中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的反思(1) 大学图书馆学报,1989,563. 1978—1988:中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的反思(2) 大学图书馆学报,1989,664. 读者类型及其需求分析 图书馆员,1989,265. 读者需求与出版社的责任 新闻与出版,1989,366. 中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40年(1949—1989) 图书馆学通讯,1989,167. 佛教传播与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中国古代出版印刷史专论之一 编辑之友,1990,168. 汉文大藏经的刻印及雕版印刷术的发展:中国古代出版印刷史专论之二(上) 编辑之友,1990,269. 汉文大藏经的刻印及雕版印刷术的发展:中国古代出版印刷史专论之二(下) 编辑之友,1990,370. 民间坊刻与我国早期出版印刷业:中国古代出版印刷史专论之三,编辑之友,1990,371. 坊刻的特点及贡献:中国古代出版印刷史专论之四 编辑之友,1990,572. 活跃在大学师生中的常年书评活动 中国图书评论,1990,373. 加强理论研究,建立年鉴学体系:“年鉴事业的建设与开发”系列研究之三 图书与情报,1990,374. 闽北纪行 出版史料,1990,475. 年鉴事业的建设与开发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1990,476. 年鉴与读者 图书情报论坛,1990,377. 图书的未来 新闻与出版,1990,378. 中国出版专业教育十年(上) 出版与发行,1990,279. 我国年鉴事业十年 世界图书,1990,480. 从国子监到武英殿的中央政府刻书(上) 编辑之友,1990,681. 从国子监到武英殿的中央政府刻书(下) 编辑之友,1991,182. 北京大学图书馆收藏利用年鉴情况调查 年鉴工作与研究,1991,183. 北京雕印的汉文大藏经 津图学刊,1991,184. 大学生的书评活动 中国高等教育,1991,885. 读者评年鉴 年鉴工作与研究,1991,186. 公私兼办的书院刻书:中国古代出版印刷史专论之七 编辑之友,1991,587. 关于年鉴性质的分析 图书馆刊,1991,488. 规模空前的宋代地方政府刻书事业 编辑之友,1991,289. 论年鉴史前史的研究及其启示 图书与情报,1991,190. 年鉴的定义 年鉴工作与研究,1991,291. 私家刻书的源流和特点:中国古代出版印刷史专论之八 编辑之友,1991,692. 我国年鉴事业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中国出版,1991,893. 中国古代的刻书世家 人民日报(海外版),1991,4.2594. 地方志与地方年鉴趋同说 青海图书馆,1991,395. 独具特点可贵的经验 广州日报,1992,10.2596. 私家刻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贡献:中国古代出版印刷史专论之九 编辑之友,1992,197. 对中国出版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中国古代出版印刷史专论之十(上) 编辑之友,1992,298. 对中国出版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中国古代出版印刷史专论之十(下) 编辑之友,1992,399. 中国图书的十大特点(上) 新闻与出版,1992,2100. 中国图书的十大特点(下) 新闻与出版,1992,3101. 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书 山西图书馆学报,1992,1102. 我国的出版专业教育 中国出版,1992,4103. 寸草报春晖 北京图书馆馆刊,1993,3-4104. 拓展教学研究空间,培养社会急需人才 图书馆学研究,1993,1105. 再论年鉴的价值和作用 图书馆建设,1993,5106. 中国古代的刻书中心 北京高校图书馆1993,3107. 中国古代的刻书中心(续) 北京高校图书馆1993,4108. 90年代中国年鉴事业的发展趋势 年鉴工作与研究,1994,1109. 1990年以来我国出版的商务工具书 大学图书馆学报,1995,3110. 丰硕的成果,显著的进步 年鉴信息与研究,1995,1111. 汉魏石经辨 东方文化,1995,4112. 面向21世纪的信息管理 北京图书馆馆刊,1995,2113. 儒家石经及其影响 紫禁城,1995,4114. 紧跟时代步伐,办好成人教育 高等教育论坛,1996,1115. 历史上的年鉴 年鉴信息与研究,1996,2116. 年鉴规范化研究 年鉴编纂工作手册,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6117. 中国古代刻书世家 龙吟 中华文化之光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6118. 跟紧时代步伐,办好成人教育 高等教育论坛, 1996.1119. 历史上的年鉴 年鉴信息与研究,1996.2120. 中国古代刻书世家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6年8月121. 年鉴规范化研究 年鉴编辑工作手册 1996年10月122. 官私藏书楼 , 紫禁城 1997年第6期123. 图书馆对年鉴资源的收集整理与利用 ,海峡两岸图书馆事业研讨会论文集,1997.5124. 试论缪荃孙藏书 ,江苏图书馆学会. 1998年5月125. 中国古代图书文化及其对现代化的影响 走向21世纪的图书馆,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1998年7月126. 《略论中国古代官府藏书与私人藏书》 《图书情报知识》 1999年第1期127. 《中国印刷图书文化的起源》 韩国延世大学国学研究院《东方学志》第一零六辑1999年12月 ,《出版科学》2000年第1~2期128. 《私人藏书家的刻书活动及其贡献》 载《中国古代藏书楼研究论文集》 中华书局 1999年7月129. 《怀念导师 继往开来——兼论中国早期印刷文化的源与流》载《一代宗师——纪念刘国钧先生百年诞辰学术论文集》 1999年11月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30. 《中国古代藏书家的历史贡献》《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1999年 第一期131. 《二十世纪中国出版史研究鸟瞰》,《北京大学学报》1999年第二期 《新华文摘》1999年第9期转摘132. 《出席“世界印刷文化起源国际学术研究会”侧记》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00年第1期133.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及其在宋元时代的发展与传播》,《北京大学学报》 2000年第6期134. 《关于世界印刷文化起源的讨论》,《出版发行探究》2000年第3期 台湾《印刷会讯》 2000第5至8期连载135. 《振叶以寻根,观澜而索源》 《中国出版》 2000年第10期136. 《中国古代书院藏书概论》《图书馆》2001年第1期 8千字137. 《关于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及其早期传播的力作》《出版科学》2001年第1期138. 《对中国图书出版印刷文化的思考》(上)(下)《出版科学》2001年第2~3期139. 《中国年鉴的改革创新之路》《年鉴信息与研究》2001年3期140. 《海峡两岸图书馆年鉴之比较》《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1年4期141. 《中国印刷图书文化的起源》《黄河文化论坛》第六辑 2001年1月142. 《宋元时期的活字印刷》 《黄河文化论坛》第六辑 2001年1月143. 《不该发生的论争》,《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9月3日第7版144. 中国古代私家藏书的文化贡献,(东京)第一届东亚出版文化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 2001年12月145. 《试论出版史的研究任务与研究内容》肖东发《出版发行研究》2002年2期146. 《中国是印刷术的发祥地》肖东发《中国印刷》2002年3期147. 《中国出版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肖东发《出版科学》2002年3期148. 《中国印刷术的外传――印刷术的东传》肖东发 (台湾)《印刷会讯》2002年2~3期连载149. 《中国古代私家藏书的历史贡献及其人文精神》肖东发 第二届“北大论坛”2002年11月发言《走向未来的人类文明——多学科的考察》第二届“北大论坛”论文集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5150. 《中国藏书文化的探索与发展》肖东发 《开放的藏书楼 开放的图书馆:纪念古越藏书楼创建百年论文集》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2年10月151. 《印刷术发明权的论争并未止息》 肖东发、姚雪 《中国印刷》2002年11期152. 《精益求精 再创辉煌》 肖东发 《中央电视台年鉴》2002年153. 《中国编辑出版学教育的思考与探索》 肖东发 《编辑之友》2003.1154. 我国编辑出版教育的回顾与展望》 肖东发 许欢 《河北大学学报》2003.1155. 《出版起源五讲》 肖东发 仝冠军 《出版发行研究》2003.2 4千字156. 《中国传统媒介的形制与规律初探》 李云 肖东发 《山西师大学报》2003.2157. 《论中国出版的起源》 肖东发 仝冠军《出版史料》,2003(2)158. 《网络检索与传统工具书的较量》 肖东发 姚雪 《中华读书报》2003.3.19159. 《中国出版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肖东发 《出版科学》2003.1160. 《出版与社会:出版史研究的基本问题》肖东发 仝冠军《中国出版》,2003、8161. 民营出版业的发展历程 肖东发 出版经济 2003年第12期162. 关于我国编辑出版教育的论证与调查分析 肖东发 许欢 河北大学学报2004年第4 期163. 核心期刊评价功能问题研究综述 李云 肖东发 浙江学刊 2004年第.4期164. 让文化产业为古都北京插上翅膀 肖东发 文化经济参考 2004.4165. 《中国近代古籍出版发行史料丛刋》序 肖东发 出版史料 2004.4166. 年 鉴 与 皮 书之争——试析近年来我国出版界的年鉴热和皮书热 能向群 肖东发 出版经济 2004.12167. 《出版产业变革呼唤编辑出版专业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肖东发 杨琳,《大学出版》2005.3168. 中产,一路行来 肖东发 企业研究 2005/02169. 《抓住历史机遇 提升专业教育 促进学科发展》,肖东发 杨琳,《中国出版》2005.12170. 图书馆建设要软硬两手抓.新华书目报,2006.3.18171. 出版媒介的演变与社会文化的走向 肖东发,杨琳,杨屹东,.编辑学刊 2006/03172. 中国传统图书文化对现代化的影响.黄河文化论坛,2006.6173. 《四库全书》与法国《大百科全书〉的编纂出版之比较 学术交流,2006.7174. 凤凰涅磐-新马书市纪行.时尚悦读.2006.9175. 藏书心事:那一楼的书,那一生的爱.时尚悦读.2006.9176. 东汉“熹平石经”刊刻活动研究.周绍良诞辰纪念论文集.2006.8177. 新时期中国书之书出版述评,常聪,肖东发.. 学术交流.2006.12178. 由传统出版走向跨媒体时代——探讨我国编辑出版学教育的发展之路. 肖东发,张文彦.国际新闻界. 2006.11179. 肖东发:立体化发展的中国出版业..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NO.6 2006/12180. 北大燕南园的名人故居 . 大学.2007.04181. 出版人才的需求和出版教育改革 .科技与出版 .2007.0

古代书院教育对当代学校教育有哪些启示

第一,……学术研究和教育教学相结合,是书院教学的一个最突出的特点。 最早的书院是由官方藏书;校书和私人读书治学发展为讲书或讲学的。……私人读书治学,待学有所得,闻名遐迩,就有人前来问难求教,逐步发展为聚徒讲学,……后来的书院差不多都是沿着学术研究与教育教学相结合的道路发展的。历史上有名的书院,大多数都既是当时一方教育活动的中心,又是著名学者探讨学术的胜地。……书院的创建者或主持人,大多是当时一方有名的学者,他们又多为书院的主讲,这是书院的传统……。 第二,书院允许不伺学派相互进行讲学,建立了“讲会”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百家争鸣”的精神。尽管这种“争鸣”还受到种种限制,但较之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的一般学校教育却自由得多。这是书院区别于一般学校的一个重要标志。…… 第三,书院教学实行“门户开放”的办法,听讲者不受地域和学派的限制。一个书院有有名的学者在讲学,其他书院的师生或远地慕名而来的学子,都可以听讲、求教,而且受到热情欢迎,并给予周到的安排照顾,打破了一般学校关门教学的风气,有利于学术交流。 第四,书院的教学多采用问难论辩式;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比一般学校只是先生讲,学生听,呆板、生硬的注入式教学优越得多。 书院教学一般是以学生个人读书钻研为主,重视对学生读书的指导。许多名师都把指导学生自己读书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他们并将自己的洽学经验概括为读书的原则或程序,指导学生应读什么书,哪些先读,哪些后读,以及如何提高学习的效果等。…… 学生读书重在自己理解,教师针对学生的难点或疑点进行讲解,所以书院教学中十分强调学生读书要善于提出疑难,鼓励学生问难论辩。早在唐代朱弼在任庐山国学主讲时,就提倡学生质疑问难,然后再详加剖析。朱熹特别重视学生提出的疑难。他认为读书须有疑,“疑者足以研其微”,“疑渐渐解,以致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他在白鹿洞书院时,常常亲自与学生质疑问难。吕祖谦在丽泽书院讲学时,提出求学贵创造,要自己独立研究,各辟门径;超出习俗的见解而有新的发明。他说:“今之为学,自初至长,多随所习熟为之,皆不出于窑臼外。惟出窠臼外;,然后有功。” 书院特别强调学生要作读书:日记。…… 第五,书院内师生关系比较融洽,师生之间的感情相当深厚。中国数育素有尊师爱生的优良传统,这是在长期的私人教学中形成的。书院制度始于私人教学,以后也多属私人教学的性质,主讲书院的名师热心教席,慕名来学的生徒能虚心求教,所以尊师爱生的优良传统在书院中也就体现得更为充分。 从事书院教学的名师,由于学识渊博,品德过人,所以能赢得学生的尊敬,此外他们能够献身教席,热心育人,更使其受到学生的爱戴。当然,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还必须能够虚心求教,立志成人。但是主导方面还在教师。这是书院教学的名师为我们提供的宝贵的启示。 我以为,其中最值得我们关注的是第四、五两点。 赖功敏在《书院教育的“对话”精神及其对人格形成的影响》一文中提出: “中国书院教育有着一个重要的内在精神即‘对话’。这种对话具有自然特性,对人格形成实为一种重要的力量;它的实质在于通过对话达到一种真正的人性的觉悟。它充分体现了传统中国知识分子对道德理想与知识独立的追求。正是通过对话这种生动而有活力的形式和过程,教育的陶冶力量才自然而然地生发出来并渗透到心灵的深处,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潜在特质,使完善人格的形成成为可能。”这种“对话精神”,不正是我们教育改革追求的方向之一吗?

中国古代书院对中国教育的影响

书院是中国历史上的一种特殊的教育组织形式,它始于唐朝中期,最初书院是作为官方学术机构而被使用,主要是帮助皇帝了解经史典籍,举荐贤才和提出某些建议。经唐末五代至宋朝真正形成制度,此后直至明清,逐步发展成以私人创建为主、聚书研修、讲学授徒的独特的教育组织形式。经过1000多年的发展,书院时兴时废,时盛时衰,但它作为一种制度,一种文化组织,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对传统的教育模式的继承和发展,对我们今天的高等教育改革还是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的。
  一、中国古代书院教育的特点
  1.从其性质看,书院是官学和私学相结合的产物,它继承了官学和私学的优良传统,但又不完全是两者中的任何一个。
  首先,书院是一种由儒家士大夫创办并主持的文化教育机构,因此书院是面向下层社会开放的,其生徒不受身份和地域的限制,具有浓厚的平民色彩,而官学,是以官家子弟作为教育对象,主要是面向上层社会的。所以,从书院的创办、招收对象来看来,两者是根本不同的。 其次,私学最早产生于春秋时代,为孔子所创办。它和书院都是由民间集资创办的,向下层社会开放。但另一方面,私学一般都处于一种自发性的状态,没有形成一套完备的教育体制,而书院则是一种有组织的,结构比较完备的教育体制。
  因此,书院不是官学,但有一些官学成分,不是私学但借鉴了私学的某些做法。书院通过对两者的扬弃,逐步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教育制度,并贯穿于它存在和发展的各个时期和各个方面。
  2.从教育体系看,书院是一种多层次的综合性的教育体系,包含了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并使二者得到较好的衔接。
  教育层次单一是中国传统教育体系存在的一个明显缺陷,具体表现为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严重脱节。历代王朝对两者的态度截然不同,为了发展高等教育而压制基础教育,在这种情况下,基础教育多是由民间自发创办的,其作用和影响极其有限。 然而,基础教育在整个社会文化发展和国民素质提高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促进基础教育的发展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书院也正是顺应潮流而出现的。它打破了高等教育与基础脱节的局面,形成了包括两者在内的多层次的教育体系,从而进一步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合理的发展,尤其是对基础教育的重视,对打破学在官府的传统教育观念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意义。
  3.从教育职能来看,书院将教育教学与学术研究紧密相连,二者相得益彰。教学注重发展学生个性,提倡教学相长
  书院一开始是图书的收藏之所,后来由于官方的学术机构向私立学术机构的转变,教学职能明显增长。随着理学的广泛传播,书院成为了专门的学术研究中心,以后各朝代便一直保留此传统,以教学和学术研究为中心。
  书院教学的特色主要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教师的教授为辅,名师们根据自己的治学经验
  var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src = 'http://static.pay.baidu.com/resource/baichuan/ns.js'; document.body.appendChild(script);
  总结出许多读书的原则、程序和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学生要做读书日记,记录自己学习的心得体会,并且要善于质疑,鼓励争辩。
  同时书院实行自由讲学,自由听讲,讲论结合。在明代,形成了讲学制度。在讲会中强调平等论学,由此提高学问修养,到达互相学习提升的目的,这种师生之间互动的教学方法非常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张扬与修炼,另一方面,讲会制度也为学术交流提供了机会,使书院打破门户之见,融各家之长,所以,胡适认为“我国书院的程度,足可以比外国的大学研究院。”[1]
  4.从管理上,书院采取的是一种民主性的管理模式,彰显了一种“人性化”的精神 首先,作为书院组织管理者的山长,通常也是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教学经验的专家或主讲教师,脱离教学的管理人员比较少,极大地促进了当时学术之间的交流。其次,从宋代书院开始,就实行学生自理自治并参与书院的管理和教学工作。
  5.从师生关系上来看,书院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相处融洽,相互促进
  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古代书院教育成绩斐然的一个重要原因。书院的名师宿儒,不仅在学术上有所成就,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能以自身的实际行动为学生树立一种良好的学习榜样。书院之所以能形成如此融洽的师生关系,根本原因在于古代书院大多采用的是同吃同住的方式。在日常生活中,书院教师言传身教,对学生关怀备至,师生间情深意笃。这种良好的氛围,既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又能够发展学生的个性。朱熹就十分重视培养师生感情,他和学生相处融洽,生前深受学生的尊敬,谢世后,学生仍对他长久追念不忘,为了继承师业,他的弟子们自建书院或执教于书院,广招学生,以此继承先生。 二、古代书院对我国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 1.开展多元化主体的办学模式
  教育的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而这一目标的实现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它还需要社会、企业、团体和个人等多方面的支持。民办教育是完善的教育体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之一,因此,在大力发展公办教育的同时,我们应该积极扶持民办教育的发展,繁荣教育文化事业,为公办教育注入新的活力,提高整体的教育质量。
  2.整合多层次的教育体系
  长期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注重的是升学率,而高等教育关心的是优秀人才的选拔,从而使整个教育系统脱节。古代的书院制度对我国传统教育体系中官学和私学,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分家格局的变革,给了当代高等教育一面明镜。[2]从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看,整合多层次的教育体系,做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衔接与平衡发展是新时期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前提。一是确立两大教育系统统一的人才培养目标,二是衔接两者的办学理念育人观念,把育人教育放在首位,三是科学地安排教育教学内容,高等教育要体现现代教育的发展规律,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关注学生的个体选择和个性彰显。 3.明确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使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高等学校是实施高等教育的组织机构,教学和科研是现代大学的两个基本职能。但是目前中国高校普遍存在“一个不争的事实:重科研而轻教学”[3]教学成为高等学校活动的附庸,教学作为一种很难实证和测量的隐性的东西,往往被忽视,但教学永远是学校工作的主旋律。正如纽曼所言:“假如大学的宗旨是科学上的发明和哲学上的发现,那么我不明白,大学要学生做什么。”[4]因此,我们应从书院的模式中有所启发,明确两者的关系。(1)必须把教学作为高校的中心活动,同时把科研置于重要地位。(2)高校应根据教师个性、年龄、学科的不同,对教师在教学与科研方面提出不同的要求,不搞一刀切。(3)应建立科学的教学与科研的评价机制,以此来影响学校的办学与教师的行为。 4.实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
  书院的教学是以学生个人读书钻研为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学习的难点和疑点进行
   讲解。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谁也不能再希望在自己的青年时代就形成足够其一生享用的原始知识宝库因为社会的迅速发展要求不断地更新知识。[5]一个有创造性的教师应能帮助学生在自学的道路上迅速前进,教会怎样迅速对付大量的信息,他更多地是一名向导和顾问,而不是机械传递知识的简单工具。[6]书院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我们今天高校的学生自身能力培养的改革是一致的,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5.发扬自由、民主、开放式精神
  书院的讲会制度蕴涵看一种“兼容并包”的教育思想,高等教育作为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要保持自身的活力与朝气,就必须对外开放,包括高等教育之间的开放,向社会开放,向国际开放,同时还应当对教育对象开放,使更多的人能够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讲会制度中的自由民主气氛,对教授的教学过程也有借鉴意义。 6.努力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近年来,高校中的师生关系出现了一种值得关注的现象,有的学生不够尊敬老师,有的老师业缺乏对学生的关爱,甚至出现了“你教你的书,我上我的课”然而,教师在一所高校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和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高校应该努力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1)师生协调一致,团体合作。(2)师生平等民主,教学相长。(3)尊师爱生,关系融洽。但是由于时间上的问题,在日常的课程教学中,师生之间互相交流的机会甚少,更谈不上对每位学生的特点有所了解,发展学生的个性了。因此,一个有效的途径就是像古代书院一样多安排师生共处的机会,培养师生之间的感情。
  7.采取一种人性化的管理方法
  现行高校家长式的管理方法,严重地压抑了学生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作为高级人才的培养场所,高校的管理工作应该以学生自我管理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行民主管理,通过选举推荐一小部分学生作为学生代表参与学校的日常管理工作。同时参与学校行政管理工作的老师也不能脱离教学实际,多融入实际的教学环节中去,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做出科学的决策。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