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唐卡论文主题

2023-02-27 14:5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唐卡论文主题

四臂观音是藏传佛教崇奉的重要菩萨之一,在藏族人民心目中有着极其殊胜的崇高地位。在藏族传统绘画中,四臂观音是广为采用的神佛题材。从雪域藏地的观音崇拜着手,结合具体四臂观音唐卡作品,分析四臂观音唐卡的造像特征及其宗教象征意义,进而对四臂观音唐卡的美学价值进行探讨,本期沃唐卡对四臂观音唐卡这一类具体作品展开深入研究。

观音菩萨是藏传佛教中的四大菩萨之一,在藏族人民心目中具有殊胜的崇高地位。唐卡作为藏传佛教艺术,观音菩萨及其化身是其重要的表现内容。在唐卡中,四臂观音、十一面观音、千手观音和白度母、绿度母等观音菩萨的化身都是极为常见的题材。此前关于唐卡艺术的研究多关注的是唐卡的制作工艺、供奉仪式和传承方式等内容,对某一幅唐卡作品进行具体分析的文章尚不多见。本文尝试着从藏族地区的观音菩萨崇拜入手,总结和归纳四臂观音唐卡作品的造像特征及宗教象征意义,进而探讨其深蕴的美学价值。

一、藏地的观音崇拜

观音菩萨是藏民族普遍信奉的菩萨,与度母、莲花生大师构成“世间三殊胜之神”,受到了藏民族的普遍崇拜。他以一个誓愿拔除一切有情众生苦难、大慈大悲的形象存在于世,不仅是藏民族的保护神,还是雪域藏地的怙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形态和基本精神。他与地藏王菩萨、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并称,具有最广大的智慧和慈悲。具体而言,“观世音菩萨”的意思有两种解释,一种和观音菩萨的自修之法有关,一种和观音菩萨的度人之法有关。一般人由于耳根向外,就会为外界所动,会生贪、嗔、痴、爱、恶等恶念,促成杀、盗、淫、忘的恶业,受到转轮生死的苦报。雪域高原的藏族人民深信,雪域之地之所以能够得到教化,逐步开创文明,全然和观音菩萨的化现、亲自飞临有着脱不开的干系。此外,在很多有关藏民族起源的传说中,其中最为通行的一种也和观音菩萨直接相关。藏族人民相信,藏族远祖是由观音点化的神猴与罗刹女相结合而生出的猴子、猴孙繁衍而来的。故此,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了藏族人民顶礼膜拜的对象,成了唐卡这一宗教艺术中最普遍的题材。

二、四臂观音的造像特征

在藏传佛教的唐卡、壁画和雕塑中,雪域怙主四臂观音的典型造像通常有为静相。静相四臂观音的造像十分曼妙优美,祥和端庄。观音一面四臂,头戴五佛冠,双足结金刚跏趺坐于莲台之上,身发极大五彩光,明朗照耀。在唐卡中,静相的四臂观音一般都全身洁白如皓月,黑发结髻于顶,头顶上以至尊无上的导师无量寿佛――阿弥陀佛为顶严。观音身上的佩饰繁多,有耳环、项饰、胸饰、手镯、脚钏等珠宝八饰。第一双手之右手持水晶念珠,左手拈一茎八瓣莲花与耳际平齐。第二双手当胸合掌,捧摩尼宝珠。观音双目微闭,小口紧抿,寂静含笑,以菩萨慧眼凝视着有情众生,透着一股慈悲之气。

1.以线造型,构图饱满

以线描为造型骨架是藏族传统绘画的基本手段和一脉相承的优秀审美表现技法特质,正是这种历史的积淀形成了藏族独特的审美观和审美样式。时至今日,人们仍把张弛有序、流畅刚健、柔美舒展、力能透纸的线描功力作为衡量画师水平高低的尺度和评价作品价值的一个首要审美标准。尤其是以线在二维平面上造型,以线再现具体既有事物的形状,通过线把物体的边沿轮廓清理出来,并给予特定的表现,即以线条对体积进行追摩,这也正是四臂观音唐卡作品中最重要的艺术特征。唐卡绘画时虽然严格按照佛教经典中所限定的尺度、构思、线条、配料、上色等程序进行,但在具体的构图上则强调画面上一定要看得多,看得全面,看得远,看得细,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即使在很小的画幅中,也要画有天堂、人间、地界,铺天盖地、满幅而来,几无空白。观音上身披天衣帛带,下身穿裙裳,衣带飘拂流畅,具有动感,头戴宝冠,璎珞处嵌青金石、松石、珍珠、珊瑚,显得华丽富贵。它虽然表现的不是凡俗的世人,但观音的面目端庄慈和,健康丰满,整幅画面佛光普照,神圣中透出庄严之感和慈悲之气,令人望之心安,非常传神。

2.色彩富丽,对比强烈

唐卡色彩绚丽、笔法细腻,热贡唐卡的色彩尤为富丽浓艳,对比非常强烈。再加之唐卡善于用金、银和珍珠宝石描绘镶缀,使画面显得更为神圣庄严,富丽堂皇。唐卡中的色彩是整个画面意义的主要表达手段之一。四臂观音像以白色、蓝色、红色、黄色、绿色、青色为基本色,基本上是纯色相的搭配、纯色相调和或者是纯色相对比,呈现出色彩的强大的表现力,既可描绘尘世万物,又可表达出藏族人民神圣、虔诚的精神。例如四臂观音的洁白如玉的身色,完美地诠释了白色所代表的纯洁、吉祥、慈悲的主题。整个画面给人一种和谐、平衡、愉悦和信仰的感觉。

三、四臂观音的象征意义

任何宗教艺术都以服务宗教为目的,其宗教职能在于帮助人们消除“魔障”时给予直观的镜鉴,用宗教奥义开悟思想,断除“无明”,随时能幡然有悟。当我们今天把目光聚焦于唐卡艺术时,我们必须明白:唐卡作为一种宗教艺术,其中宗教的意义是主要的,艺术的成分是次要的。在唐卡中深蕴的宗教意味是所有研究者都不能规避的环节。它以象征手法为其观者理念上的审美提供着“照明”、“注解”作用,使理念形象化,深浅显化,以意示、寓意、比喻、假借等通俗的艺术手法直接贯通审美。象征性体现在主题画旨图式、内容、语汇、技法等各层面上。在四臂观音唐卡中,观音的相貌特征、动作姿态及庄严持物在藏传佛教中都各具深意。

首先,从相貌特征来看,观音的一头代表的是他能通达法性,一面表示他具足远离戏论的法身功德,四臂代表的是四无量心,即“息”、“增”、“怀”、“诛”四种佛行――“息”指的是平息所有的痛苦、障碍及困难,“增”指的是增加福报、智慧、长寿、财富等,“怀”指的是救度众生、领导他们修行,“诛”指的是诛灭众生种种恶念、克服外界魔障等。观音头上的五佛冠代表五智,黑发意味着不染,白色身寓意的是他自性清净无尘,不为烦恼、所知二障所障,五色天衣表征着五方佛。其次,从动作姿态来看,观音的两手掌合于胸前,象征的是他在劝勉诸佛一同救度众生脱离轮回;观音右手持水晶念珠,象征佛语可将众生从痛苦的轮回中解脱出来;观音左手持八瓣莲花,则象征她的清净无染的心,没有任何瑕疵;观音双足跏趺的坐姿,代表的稳固禅定的境界,表示智慧方便双运及轮回涅无二的平等性;观音坐在月盘上,代表她慈悲方便的法;而月盘下的莲花,代表的是清净的境界。

正是因了四臂观音唐卡蕴藏着这些丰富深厚的宗教内涵,四臂观音及其六字大明咒才会带给广大的藏族信徒无上的利益和功德,才能为信徒们消除病苦、刑罚、非时死之恐惧,使他们寿命增加、财富充盈,即使命终之时,通往下道组诸门亦得而封闭,得以人、天之神受生,实现后生投生极乐世界的愿望。当四臂观音以菩萨慧眼凝视众生,信徒们相信凡被其观者都会尽得解脱。

四、四臂观音的审美价值

唐卡是一种宗教艺术,宗教崇拜是它最原初、最根本的目的。“艺术一旦纳入宗教膜拜体系,便获得新的职能。它是激发和增进信徒宗教感情和宗教观念的手段,是促使信徒――按照他们的信念――同超自然界交往的手段。但在膜拜体系中,艺术也仍然是一种审美创作,并没有失去其审美的方面。艺术不但是它的创作者,而且是它的‘享受者’即膜拜仪式的参加者继续获得审美感受”。换言之,在宗教艺术中,虽然宗教的意义是主要的,艺术的成分是次要的,但是恰恰是这次要的成分,使宗教教义的渗透力、影响力得以增加,使宗教艺术变得活泼而有生气,也使宗教艺术更加靠近现实世界,从而凸显出审美的因素,产生出审美价值。

首先,四臂观音唐卡所具有的现实性和世俗性因素,四臂观音虽然是藏传佛教信徒幻想出来的超自然力量,是以虚幻的幻想性超越现实的产物,但它毕竟是在现实社会中产生的,还要影响现实社会中的人,所以他不可避免地带有现实的痕迹和世俗的气息。正是这些现实性内容,传达出了宗教以外的美学内容及其理想。虽然四臂观音的形象、体态、比例、表情和手足姿势及背幔佛座、法器型制诸要素都必须依据三经一疏的规范程式,法度谨严不容变更。但繁复的衣褶、舞动的飘带和松石饰物等则多多少少是雪域高原藏族人民现实生活的投影和折射。同时,四臂观音的设色也都源于青藏高原自然环境中的色彩,是雪域高原上的自然色彩在唐卡艺术中的浓缩和呈现。

其次,四臂观音中的艺术想象与象征,包含着一定的审美创造性和审美价值。当藏传佛教采用唐卡这种艺术的方式来支持与宣传它的教义和戒律时,自然要进行大胆的艺术想象,这种与艺术创造相类的宗教艺术想象,也就表现出了它的审美创造性和审美价值。在藏传佛教教义中,四臂观音只是一个抽象的所指,当这种抽象的所指借助绘画艺术呈现在世人面前时,已经成了具象的存在。四臂观音这种从抽象到具象的过度,自然融进了画师和信徒大胆的艺术想象。为了让四臂观音的唐卡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宗教职能,信徒们必然会美化它,发挥极致的想象去创造它,其艺术的表现手法也就必然具有一定的审美意义,这样创造出来的四臂观音像也就必然披上了一层艺术化、理想化的美学色彩,赋予四臂观音以一定的审美价值。这与四臂观音中现实性和世俗性所体现出来的审美价值共同构成了四臂观音唐卡艺术审美的复杂性与多样性。也就是说,四臂观音唐卡和任何宗教画一样,它们的功能是多元的。在装点佛院经堂的同时,还供信徒们膜拜,兼具引导作用。故此,四臂观音唐卡中不仅凝聚着藏族人民的宗教意识,同时还带有强烈的审美色彩。

参考文献:

[1]诺布旺典.唐卡中的观世音[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康・格桑益希.藏传唐卡艺术的线描特色[J].西藏艺术研究,2007,(4).

[3][苏]乌格里诺维奇.艺术与宗教[M].王先睿,李鹏增,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

[4]蒋述卓.宗教艺术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5][美]温尼・海德・米奈.艺术史的历史[M].李建群,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接下来请朋友们欣赏一组编号为138-848631的四臂观音唐卡:

唐卡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

唐卡有弘法布道的作用,是藏族确信所供奉的唐卡画会给他们及家人带来平安吉祥和好运,也作为皈依佛法的标志和顶礼膜拜的神物这个意义。

唐卡是藏语,唐的含意与空间有关,表示广袤无边。就像在一块布上,既可画几百甚至上千尊佛,也可只画一尊佛。卡像魔术,指的是空白被填补。唐卡,其实也就是西藏的卷轴绘画。

历史价值

有的唐卡以史实为依据,着重表现历史上重大的政治事件和活动。如表现松赞干布生平业绩的历史题材。其中以讴歌藏汉民族友谊的作品,如文成公主进藏故事,都会绘在寺庙醒目的位置。画面通过使唐求婚、五难婚使、公主进藏等情景,描绘了贞观15年唐蕃联姻的历史事件。大昭寺、布达拉宫中的欢庆图,再现了文成公主驾抵逻娑时,吐蕃人民以节日盛装、载歌载舞的欢迎场面。布达拉宫红司西平措大殿中,一幅五世朝见顺治图,记述的是公元1652年五世赴京、觐见、游乐等各项活动和欢迎盛况 。

宗教价值

唐卡的起源和发展兴衰与藏传佛教息息相关,这门绘画艺术的兴起和发展暗合了印度佛教传入西藏,当时藏区,游牧生活还是许多地区的主要生产方式,仅靠固定的寺庙,无法满足众多迁徙不定的信徒宗教生活需要的。于是唐卡这种主要以卷轴画形式出现的艺术,满足了信徒的宗教生活需要,成为他们可以随身携带的崇拜物。唐卡这门绘画艺术因此应运而生蓬勃发展起来。有人又针对唐卡便于携带的特点,把它称之为"可以流动的壁画"。最终形成"藏族寺院是佛画艺术的殿堂"这种局面。唐卡的繁荣有赖于藏传佛教的兴盛。

经济价值

虽然唐卡的历史悠久,但唐卡真正进入收藏市场的时间并不长。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艺术品收藏市场刚刚兴起时,唐卡的价格一般也就两三百元。但自从20世纪90年代起,藏传佛教艺术品进入收藏市场后,唐卡收藏市场就开始升温,很多唐卡的价格突破了千元。从2006年起,因为唐卡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收藏出现了十分明显的升温态势,基本上每年价格翻倍。虽然在中国唐卡价格越来越高,但与国外相比不仅价格整体偏低,而且仍属于小众收藏 。

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主要是指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至今已经有1300多年的历史,具有非常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是中国民族绘画艺术的珍品。是对深奥抽象的佛教义理的具体化,使其变得容易理解,从而也更方便传播。

主要分类

1、按内容:佛像唐卡、传记唐卡、历史唐卡、神话传说唐卡、教理唐卡、天文唐卡、历算唐卡、藏医药唐卡等。

2、按大小:巨幅唐卡、普通唐卡、小幅唐卡 。

3、按材质:

(1)刺绣唐卡。用各色丝线绣成,这种唐卡坚韧耐用,不易毁坏。

(2)缂丝唐卡。用"通经断纬"的方法,用各色纬线在图案需要编织处,用经线交织而成,雕石镂木等具有立体效果。

(3)织锦唐卡。质地多为缎,纬线由各色丝线组成,顺而间错提花织造,形成所需图案、形象、景物。

(4)堆绣,也称贴花唐卡。先将各色彩缎剪成图形(人物、鸟兽、树木、楼阁、花草等),粘贴在唐卡底料上。

(5)绘画唐卡。多是先绘画于纸、布、牛皮、羊皮等上,而后做成唐卡。它的基本绘画形式与壁画无二。后期的绘画唐卡有所发展,有的刻成印板印刷,则可成为"印刷唐卡"了。

(6)珍珠唐卡。珍珠唐卡是唐卡画中的特殊品种,数量极少。西藏山南昌珠寺的度母珍珠唐卡,由上万颗珍珠宝、艺术石串成,造型舒展雅致,十分昂贵 。

而手绘唐卡又分为:彩唐(白底,用各种色彩绘制)、金唐(金色背景)、银唐(银色背景)、红唐(红色背景)、黑唐(黑色背景) 。

欣赏唐卡的注意事项和重点须知

一幅唐卡,一般可以区分为中央的本尊、上方的空界和下方的地界三部分。本尊是信徒所供养的对象,一般由上师选择指定。空界一般是佛、菩萨所在,所以也叫作圣界。地界一般为空行、护法或僧侣所在,所以也叫作凡界。但是圣、凡并没有严格的准则。

此外还有其他特殊的结构,如五坛会聚、方格式等。其次,上面说唐卡是对抽象的佛教义理的具象化,通过图像符号来表达主题,每一种图像符号都有其特殊的意义。了解这些图像符号的象征意义,就对理解、欣赏唐卡至关重要。

唐卡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

唐卡有弘法布道的作用,是藏族确信所供奉的唐卡画会给他们及家人带来平安吉祥和好运,也作为皈依佛法的标志和顶礼膜拜的神物这个意义。

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主要是指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至今已经有1300多年的历史,具有非常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是中国民族绘画艺术的珍品。是对深奥抽象的佛教义理的具体化,使其变得容易理解,从而也更方便传播。

欣赏唐卡的注意事项和重点须知:

一幅唐卡,一般可以区分为中央的本尊、上方的空界和下方的地界三部分。本尊是信徒所供养的对象,一般由上师选择指定。空界一般是佛、菩萨所在,所以也叫作圣界。地界一般为空行、护法或僧侣所在,所以也叫作凡界。但是圣、凡并没有严格的准则。

此外还有其他特殊的结构,如五坛会聚、方格式等。其次,上面说唐卡是对抽象的佛教义理的具象化,通过图像符号来表达主题,每一种图像符号都有其特殊的意义。了解这些图像符号的象征意义,就对理解、欣赏唐卡至关重要。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唐卡

开题报告怎么写呢?题目是论唐卡艺术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高手们有什么资料吗?救济救济偶吧!!!

去论文期刊网上搜搜吧~~~很多的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