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毕业论文拉丁名

2023-02-27 12:2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毕业论文拉丁名

从两方面来说,第一,拉丁语从罗马帝国到中世纪,一直都是教会和古典文献所使用的语言,而拉丁语更是当时所有高等教育的必修课。所以在受到教育的人群中广泛使用。第二,从拉丁语本身的特性来说,拉丁语的语法很严谨,而且是一门“死”语言,这并不是说拉丁语已经无人使用,而是说拉丁语已经停止发展和演变,词汇的意义已经比较固定,不易引起歧义。所以很适合表示严谨的学术。典型例子是生物学,自林奈推广双名法之后,任何生物的名称必定要加上其拉丁学名称,否则是不被认可的。

植物拉丁名的写法? 在写论文时,植物的科名要用斜体吗?

只有种名和属名要斜体,就是前两个单词
单独的科名和属名不用斜体

中文期刊论文中植物名要加拉丁名吗

中文期刊论文中植物,第一次出现时要标明拉丁文,用斜体,要写全称。

毕业论文格式完整模板

毕业论文格式完整模板

艰辛而又充满意义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毕业前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有准备、有计划、比较正规的、比较重要的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形式,怎样写毕业论文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毕业论文格式完整模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专业论文论文题名:(二号,黑体,加粗,居中)

副标题(三号,黑体,加粗,居右)

张三 030333221 xx011班

(与标题按五号字大小空一行,小四号,黑体,居中,只学号加粗,每项中间空两个字符,不出现姓名、学号等字。)

指导老师:李四

(与姓名间不空行,小四号,黑体,居中,含指导老师四字。)

【摘要】: 对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以第三人称陈述。一般应说明实践目的、实践方法、结果和最终结论等,一般不超过为300字。(与指导老师按五号字大小空一行,摘要两字为黑体,小四号,居左,加中括号,中括号采用中文形式;摘要部分的文字为宋体,五号,不另起一行,无需段落缩进。)

【关键词】: 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一般应选取3~5个词作为关键词。(与摘要间不空行,关键词三字为黑体,小四号,居左,加中括号,中括号采用中文形式;关键词为宋体,五号,词间用逗号分隔,最后一个词后不加标点符号,不另起一行,无需段落缩进。)

【正文】: 与关键词间不空行,正文两字为黑体,小四号,居左,加中括号,中括号采用中文形式

正文另起一行开始,正文部分文字为宋体,五号,每段首行两字符缩进,段落间不空行

A 正文层次:各部分层次不出现一xxxx等标题,统一层次格式为:

1(四号,宋体,居左,加粗,标题与上文按五号字大小空一行,与下文不空行)

1.1(小四号,宋体,居左,加粗,小标题间不空行)

1.1.1(五号,宋体,居左,加粗,小标题间不空行)

⑴(宋体,五号,居左,序号采用特殊符号添加,小标题间不空行)

①(宋体,五号,居左,序号采用特殊符号添加,小标题间不空行)

另:任意标题,当与表格或图片紧连时,按五号字大小空一行

B 表格格式:表格名称位于表格下方。

表格本身(全部采用1/2榜实体黑线,位于文档中间,且尽量不让表格分页,必须分页时,保证任一格中内容不分页),表格内的分类标题(五号,宋体,加粗,居中),表格内文字(五号,宋体,居中)表格内文字通过调整表格框架使四字以下(含四字)文字尽量在一行中,若必须分行的则上行两字,下行一字或两字;五字以上(含五字)可分行。

表格中若存在图片,图片大小不超过六行五号字;图片和文字同时存在的,文字位于图片上方(五号,宋体,居中)。

C 图片格式:名字位于图片下方。

不需文字解释的,图片居中,根据页面调整大小;需要文字解释的,图片位于文档左边,文字采用四周型环绕,图片大小根据文字调整。

D 文中的图、表、公式、算式等,一律用阿拉伯数字编序号(图的名称位于图的下方,表的名称位于表格上方,字体采用宋体,五号,加粗,居中。图、表序号根据其所在的大层次标题序号和在改层次的序号定)。如:

图2.1xxxxx、表3.2xxxx、公式3.5xxxx

E 注:论文中对某一问题、概念、观点等需简单解释、说明、评价、提示等,如不宜在正文中出现,采用加注的形式(注的编排序号用①、②、③依次标示在需加注处,以上标形式表示);具体说明文字列于同一页内的下端,并用横线与正文分隔开(宋体,小五号,居左)。

【参考文献】: 应具有权威性,并注意引用最新的文献。与正文间按五号字大小空两行。(参考文献四字为黑体,五号,加粗,加中括号,中括号采用中文形式;其他为宋体,小五号,序号的中括号采用英文形式,每项用英文形式句号隔开)

著作:[序号]作者.译者.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时间.

期刊:[序号]作者.译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年份.卷号(期数)

会议论文集:[序号]作者.译者.文章名.文集名 .会址.开会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时间.

网址:[序号] 作者.文献名称.网站名称.网址

整篇论文其他注意部分:

A页面设置,采用A4大小竖版纸面,上下页边距2.54厘米,左右页边距3.17厘米,所有图片、表格等都不得超过边距。

B文章所有页面加入页眉,页眉为论文名称

C文章所有页面不加页码

D英文采用Times New Roman

E拉丁文采用Times New Roman,斜体

F标点为中文,半角

G正文内全为单倍行距,标题间空行除外

摘要: 本文从Chomsky在语言学研究过程中所采用的理想化模式入手,认为Chomsky为了使研究变得简单,便将与语言关系紧密的社会因素摒除在研究范围之外,这是一种不可取的理想模式。接下来本文从两个主要方面阐述了理想化模式不可取的原因:

一是语言作为一种符号系统,只有在社会的'环境下才能具有完整的意义。二是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结构,无论是它的产生还是发展过程,都在不断地和社会发生着相互作用。故而只要是研究语言学,我们就不能将社会因素理想化。至于什么因素可以暂时不予考虑,这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关键词 :

理想化,符号系统,社会结构,语言与社会的相互作用

1.统一使用A4纸,单面打印;

2.封面:封面栏目要求打印;

3.字体全部用宋体;主标题行要求用小二号字加黑,次标题用三号字加黑,再次标题用小三号字加黑,以此类推。正文内容要求用小四号字;行距为单倍;页边距左为3㎝、右为2㎝、上为2.5㎝、下为2.5㎝;

4.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排页码,页码放在右下角,由正文首页开始编排,封面封底不编入页码;

5.题目:简要、明确,一般不超过20字;

6.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中文摘要一般不超过300字;关键词为3~8个,另起一行,排在摘要下方,词与词之间以分隔;英文摘要和英文关键词要求与中文摘要和中文关键词一致;摘要和关键字用小四号字;

7.目录:由论文的章节以及附录、参考文献等的序号、题名和页码组成(课程论文不列入);

8.结构层次序数的表示方法:第一层为1,第二层为1.1,第三层为1.1.1,第四层为1.1.1.1,正文中序号用①表示,不分段;

9.附表与插图:附表要有表号、表题;插图要有图号、图题;所有的图表都应具有自明性,即不阅读正文,就可理解图表的意思;

10.致谢:在正文后对单位和个人等表示感谢的文字(课程论文不列入);

11.附录:是正文主体的补充项目,并不是必需的。下列内容可以作为附录:(课程论文不列入) (1)为了整篇材料的完整,插入正文又有损于编排条理性和逻辑性的材料; (2)由于篇幅过大,或取材于复制件不便编入正文的材料; (3)对一般读者并非必须阅读,但对本专业人员有参考价值的资料;

12.参考文献:

(1)参考文献的标注方法:采用顺序编码制,即按照文章正文部分(包括图、表及其说明)引用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标注的符号为[ ],作为上标,在标点符号前使用;

(2)参考文献的写作格式为:

①参考文献是连续出版物时,其格式为:[序号] 作者.题名.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引文所在的起止页码

②参考文献是专著时,其格式为:[序号] 作者.书名.版本(第1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所在的起止页码

③参考文献是论文集时,其格式为:[序号] 作者.题名.见(英文用In):主编.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所在起止页码

④参考文献是学位论文时,其格式为:[序号] 作者.题名:〔博士、硕士或学士学位论文〕.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⑤参考文献是专利时,其格式为:[序号]专利申请者.题名.专利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

参考文献著录中需要注意:

个人作者(包括译者、编者)著录时一律姓在前,名在后,由于各国(或民族)的姓名写法不同,著录时应特别注意课件下载,名可缩写为首字母(大写),但不加编写点。另外,作者(主要责任者)不多于3人时要全部写出,并用,号相隔;3人以上只列出前3人,后加等或相应的文字如et al。等或et al前加,号。

装订格式

1.课程论文一律左边装订成册;

2.装订顺序为:封面、题目、论文摘要与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

毕业论文外文译文。要全篇英文最好有作者名字,还有中文翻译不少于3000字谢谢

植物
食肉植物:
什么是食肉植物?
这种植物能借助特别的结构捕捉昆虫或其他小动物,并靠消化酶、细菌或两者的作用将小虫分解,然后吸收其养分。已知食肉植物约有400种。这类植物多为绿色植物。
食肉植物怎样“捕食”?
食肉植物的诱捕工具多为叶的变态。半数以上的食肉植物,其特点是花两侧对称。有些食肉植物几乎遍及全世界。其中捕蝇草的反应最为迅速。食肉植物的捕虫机制有的是利用产生的粘性液体粘住猎物,有的是用像瓶子似的叶子诱猎物进入后再封口等等。
食肉植物怎样“消化”?
食肉植物能将捕获的动物分解,这个过程类似动物的消化过程。分解的最终产物,尤其是氮的化合物及盐类为植物所吸收。食肉植物多数能进行光合作用,又能消化动物蛋白质,能适应极端的环境。
食肉植物的共性
大部分食肉植物是多年生草本,高不过30厘米,常仅10至15厘米。个别种类有长至1米的,最小的可以隐藏在沼泽中,如藓类中的水藓。 大部分食肉植物都生长在潮湿荒地、酸沼、树沼、泥岸等水分丰富而土壤酸性缺乏氮素的环境。无论水生、陆生或两栖,食肉植物均有相似的生态特点。植物藉由根部吸收水份及矿物质,由叶片吸收二氧化碳,再经由阳光所推动的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水及矿物质转化为碳水化合物及其它的有机物,植物因而得以成长。 采用粘着方式来捕虫的食虫植物,则采用气味来吸引昆虫。毛毡苔、彩虹草、捕虫蓳能散发出特别的气味,只是这些气味通常过于微量,因此人不太容易闻到。

有毒植物:
常见有毒植物 ???
植物广泛分布在自然界,是自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提供给人类食物,同时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它们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植物自身的化学成分复杂,其中有很多是有毒的物质,不慎接触到,可能会引起很多疾病甚至死亡。在小说中也经常能看到植物的身影,这里我想按照植物中主要致毒成分来进行分类对有毒的植物进行一个比较详细的概括。其中有很多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此前可能也没有了解到它们的毒性。那么我们就一块开始:
根据植物中所含有毒成分我将它们分为以下几类分别阐述:
一、含甙类的植物
1、夹竹桃:常绿灌木,开桃红色或白色花,分布广泛,其叶、花及树皮均有毒。(我亲见过,小时候喜欢采它的花玩,现在学习的地方有好多夹竹桃,只能欣赏再不敢动手了)
2、洋地黄:亦称紫花毛地黄,草本植物,各地均有栽培。全柱覆盖短毛,叶卵形,初夏开花,朝向一侧,其叶有毒。
3、铃兰:草本植物,东北及北部山林中野生,花为钟状,白色有香气,全草有毒。
4、毒毛旋花:亦称箭毒羊角拗,灌木,我国云南、广东有栽培,花为黄色,有紫色斑点,白色乳汁,全株有毒。
5、毒箭树:亦称“见血封喉”,落叶乔木,分布于广西、海南等地,高20~25米,叶卵状椭圆形,果实肉质呈紫红色,其液汁有毒。
6、其他:高粱苗、木薯、杏桃李梅的仁、远志、桔梗、皂荚等。
二、含生物碱类的植物
1、曼陀罗:草本植物,高1~2米,茎直立,叶卵圆形,夏季开花,花筒状,花冠漏斗状,白色,全株有毒,种子毒性最强。
2、颠茄: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互生,一大一小,夏季开花,钟状,淡紫色,果实为浆果球形,成熟时黑紫色,其叶和根有毒。(吃过它的果实)
3、天仙子:草本植物,我国东北、河北、甘肃等地有野生,全株有毛,味臭,夏季开花,漏斗状呈黄色,全株有毒。
4、乌头:草本植物,分布于我国中部及东部山地丘陵,茎直立,秋季开花,其根有毒。
5、毒芹:草本植物,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内蒙一带,根状茎肥大有香气和甜味,秋季茎中空,花为白色,全草有毒。
6、钩吻:亦称断肠草,常绿灌木,夏季开花,我国云南、广东、广西、福建有分布,其根、茎、叶均有毒,民间用来杀虫。(听过断肠草的大名,还没有亲见过。)
7、其他:雷公藤(根有毒)、马钱子(番木鳖)种子剧毒。
三、含毒蛋白类的植物
1、相思豆,亦称红豆,分布于我国南方广东、广西、云南等地,为木质藤本,枝细弱,春夏开花,种子米红色。其根、叶、种子均有毒,种子最毒。(当翻资料看到这些时,偶不愿意相信,呵呵。)
2、巴豆树:乔木,分布于云南、四川、广东、台湾等地,夏季开花,种子有毒。
四、含酚类的植物
1、常春藤:常绿木质藤本,各地均有分布,叶椭圆形,晚秋开花,果实球形,橙色。全株有毒。
2、毒鱼藤:亦称毛鱼藤,分布于我国沿海地区,叶小,夹果,根茎叶均有毒。主要对鱼类毒性大。
3、其他:栎树、野葛、漆树、地薯、槟榔等。特别说明:嚼槟榔可以增大口腔癌的发病几率。
五、其他
1、蘑菇:种类繁多,属于真菌类,此处不多螯述。
2、其他常见有毒植物:龙葵、黄杨、蓖麻、菊花、升麻、冬青、风信子、仙人球、芒果(皮和种子)、榭寄生、桑椹、一品红、鸢尾、接骨木、杜鹃花、万年青等。
毒物,根据鉴定目的不同,分类方法也不尽一致,如在分析中毒症状及病理变化时,常采用按毒理作用分类;在进行毒物分析时,常采用按毒物的化学性质分类;为追溯毒物来源、用途及其对机体的作用时,则多采用混合分类。对于普通公共安全来讲,主要采用的可能就是最后一种分类——混合分类法。
1)按毒物的毒性作用分类:(1)腐蚀毒。指对机体局部有强烈腐蚀作用的毒物。如强酸、强碱及酚类等;(2)实质毒。吸收后引进脏器组织病理损害的毒物。如砷、汞重金属毒。(3)酶系毒。抑制特异性酶的毒物。如有机磷农药、氰化物等。(4)血液毒。引起血液变化的毒物,如一氧化碳、亚硝酸盐及某些蛇毒等。(5)神经毒。引起中枢神经障碍的毒物。如醇类、麻醉药、安定催眠药以及士的宁、烟酸、古柯碱、苯丙胺等。
2)按毒物的化学性质分类:(1)挥发性毒物。可能采用蒸馏法或微量扩散法分离的毒物。如氰化物、醇、酚类等。(2)非挥发性毒物。采用有机溶剂提取法分离的毒物。如巴比妥催眠药、生物碱、吗啡等。(3)金属毒。采用破坏有机物的方法分离的毒物。如砷、汞、钡、铬、锌等。(4)阴离子毒物。采用透析法或离子交换法分离的毒物。如强酸、强碱、亚硝酸盐等。(5)其他毒物。其他须根据其化学性质采用特殊方法分离的毒物。如箭毒碱、一氧化碳、硫化氢等。
3)混合分类法。即按毒物的来源、用途和毒性作用综合分类。
(1)腐蚀性毒物。包括有腐蚀作用的酸类、碱类,如硫酸、盐酸、硝酸、苯酚、氢氧化钠、氨及氢氧化氨等。
(2)毁坏性毒物。能引起生物体组织损害的毒物。如砷、汞、钡、铅、铬、镁、铊及其他重金属盐类。
(3)障碍功能的毒物。如障碍脑脊髓功能的毒物,如酒精、甲醇、催眠镇静安定药、番木鳖碱、阿托品、异烟肼、阿片、可卡因、苯丙胺、致幻剂等;障碍呼吸功能的毒物,如氰化物、亚硝酸盐和一氧化碳等。
(4)农药。如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似除虫菊酯类、有机汞、有机氯、有机氟、无机氟、矮壮素、灭幼脲、百菌清、百草枯、薯瘟锡、溴甲烷、化森锌等。
(5)杀鼠剂。磷化锌、敌鼠强、安妥、敌鼠钠、杀鼠灵等。
(6)有毒物植物。如乌头碱植物、钩吻、曼陀罗、夹竹桃、毒蕈、莽草、红茴香、雷公藤等。
(7)有毒动物。如蛇毒、河豚、斑蝥、蟾蜍、鱼胆、蜂毒等。
(8)细菌及霉菌性毒素。如沙门菌、肉毒、葡萄球菌等细菌,以及黄曲霉素、霉变甘蔗、黑斑病甘薯等真菌。

3. 关于氰化物,它除了作为毒杀的“武器”,还有什么用途?难道人类创造出它的目的是为了杀人?
固态的氰化物常见的有氰化钾、氰化钠,均呈白色固体,易潮解,易溶合水。液态氰化物主要是氰氢酸,但由于易挥发,也可以气体状态存在。固态氰化物需要吞服,气态氰化物则可以通过呼吸道吸入或被皮肤吸收。氰化物属一级剧毒。氰化物中毒,有时也被称为“山奈”中毒,这是根据氰化物外文音译而来的。
氰氢酸及氰化物属最强烈的毒物之一,也是常见毒物中作用最快的品种之一。氰化物中毒的机理是阻止体内氧化酶的氧化还原作用,使组织细胞不能利用血液中的氧,引起细胞内窒息。当吞服大量或吸入高浓度时,常引起“闪电式”死亡。中毒者突然发出尖叫,随即倒地,意识丧失,瞳孔散大,抽搐2~3次后死亡。如剂量较小,则引起急性症状,初有咽喉紧缩感,强度恐怖感、胸内抑闷感,眩晕、恶心、呕吐、眼球凸出,随后知觉丧失、冷汗、肌肉痉挛、脉快而弱、呼吸浅表,终因呼吸麻痹而死。前后经过可为10~30分钟,也可以更短。
氰化物中毒死的解剖尸体时,有时可以嗅到刺鼻的杏仁味,这一特征可以为确定氰化物中毒提供一些线索。但应注意,并不是所有氰化物中毒都会出现这一现象,同样,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嗅到它。死者尸斑可以是鲜红色,也可以是紫红色或暗紫色。
由于氰化物毒性强烈,致死量小、毒性发作很快,所以常被许多作者用于小说的毒杀描写。但是,在现实中,氰化物与其他许多剧毒物质一样,人类创造出来,并非是为了“毒杀”同类,呵呵!它在冶炼、电镀及其他化学工业生产过程中都被广泛地应用着,为人类造福。
十大有毒植物
第一位 柴藤
柴藤的造型颇为罗曼谛克:或蓝色或粉红或白色的象小甜豆大小的花朵茂密地蔓延下垂,它主要生长在南部和西南部地区,又名云豆树。它的全身都具有毒性,尽管有些报告说其花不带毒,但还是小心为妙。因为大量报道表明,一旦误食,会引起恶心、呕吐、腹部绞痛、腹泻,要采用相应治疗,如静脉滴注和服用抗恶心药物等。
第二位 毛地黄
毛地黄的外表不可思议,虽然能长高至3英尺,但总是给人娇弱无力之感,浅紫、粉红或白色的花朵围着主枝茎生长。它还有个更被人熟知的拉丁名字叫“洋地黄”,其叶可用于商用,是治疗心脏病的药品“洋地黄”的原材料。如果你在野外误食了它的任一部分,就会先后出现恶心、呕吐、腹部绞痛、腹泻和口腔疼痛症状,甚至会出现心跳异常。医生对此会用洗胃等方法促进排毒,并通过服用药物稳定心脏。这类植物还有许多别名,如仙女钟、兔子花、女巫环等。
第三位 八仙花
八仙花外表艳丽,由于其花色繁多,从玫瑰红、深蓝到绿白色应有尽有,且生长迅速甚至能长至15英尺高,已成为装饰庭院的必选植物,在大家想象中它就象棉花糖和大圆面包一样理所当然是可以食用的,但实际上,一旦吃了八仙花,几小时后就会出现腹痛现象,另外的典型中毒症状还包括皮肤疼痛、呕吐、虚弱无力和出汗,还有报告说病人甚至会出现昏迷、抽搐和体内血循环崩溃。庆幸的是,现在已研制出一种八仙花中毒的解毒剂。
第四位 山谷百合
外形讨巧的百合花又名五月花,钟形的小白花象美人的秀发一样娇羞地低垂向下,其实它处处带毒,甚至包括其尖端都具有毒性。只是轻微接触山谷百合也许不会受伤,但如果你吃下去一些,就会出现恶心、呕吐、口腔疼痛、腹痛、腹泻和抽筋,心跳变慢或不规律;医生会通过洗胃等方法促使毒素排出,并通过服用药物使心跳复常。
第五位 花烛
花烛,别名火鹤花、红鹤芋,属植物的叶子和枝茎外形奇特:其叶颜色深绿,心形,厚实坚韧,花蕊长而尖,有鲜红色、白色或者绿色,周围是红色、粉色或魄的佛焰苞,它们全都有毒。此花又名弗拉门戈花或猪尾巴草,一旦误食,嘴里会感觉又烧又痛,随后使会肿胀起泡,嗓音变得嘶哑紧张,并且吞咽困难。多数症状会随着时间过去而减轻直至消失,如果想减轻痛苦,可以选择清凉液体、止痛药丸或者甘草类和亚麻仁的食物。
第六位 菊花
菊花,花形艳丽,颜色多样,从桔黄到黄色应有尽有,是万圣节和感恩节期间人们经常用来装饰前庭的盆栽之一。菊花分100到200个品种,通常都是长得不高的矮灌木。园工们种植菊花是为了不让兔子前来捣乱,知道原因何在吗--此花头部具有某种毒性,对人类也是如此。但尚感欣慰的是,虽然碰触到菊花会让人有点疼痛和肿胀感,医生只会将此做为一般的过敏或炎症处理。
第七位 夹竹桃
与其它植物只是枝叶或者树液具有毒性不同的是,夹竹桃的每一个部位都有毒,哪怕只是不小心吸入了一点焚烧夹竹桃产生的烟雾,也会带来不适。另外,用其树枝进行烧烤、饮用曾放置红色、粉色或白色夹竹桃花的水,都会产生中毒症状。作为常绿灌木,盆栽夹竹桃十分普及,在美国西南部、加利福尼亚和适合其生长的具有地中海式气候的地区,也是庭院内的常见品种。
夹竹桃中毒的典型症状是心率改变,有时是心跳过缓,有时是心悸,有时会出现高钾现象,医生所做的就是通过药物使中毒者的心跳变得规律,同时服用催吐药物、洗胃和吃吸收性强的木炭来吸收体内毒素。
第八位 小叶橡胶树
小叶橡胶树又被称为本杰明树,其叶子和树茎内均含有有毒的牛奶状树液。这类植物又分为树类、灌木、蔓类等,约800个种类,多数是在室内盆栽,有些品种在温暖地区也可种于室外,甚至能长到75英尺高。对小叶橡胶树中毒的最坏后果是皮肤疼痛肿胀,医生会以过敏或炎症来处理。
第九位 杜鹃花
杜鹃花及杜鹃所属花系属常绿灌木,因花形优美而在春天的庭院里怒放得格外引人注目,但实际上其叶子具有毒性,连用杜鹃花粉酿制的花蜜也有毒,误食其中之一会感到嘴里火烧火燎,然后可能出现的症状包括越来越明显的流涎症、恶心、呕吐和皮肤刺痛感。随之而来的的还有头痛、肌肉无力、视物模糊等。还会出现心跳过慢、心律失常,严重者还会陷入昏迷或经历致命的抽搐。当然,在此之前,医生会想办法减轻中毒后果,使你呼吸更顺畅一些,并让你服用药物,使心跳恢复正常。
第十位 水仙花
黄白两色相间的水仙花被视为春的使者,又叫长寿花,实际上如果较大量地食用其球茎,会有温和的毒性。有些人会将它和洋葱混为一谈--误食水仙花球茎者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等症状,如果病情严重或者病人是儿童,医生会建议采取静脉滴注或口服药物的方法来减轻恶心、呕吐等病状。
含毒花卉
杜鹃花 : 又名映山红。黄色杜鹃花中含有毒素,中毒后会引起呕吐、呼吸困难、四肢麻木等症状。
夜来香 : 夜间停止光合作用时,夜来香会排出大量废气,对人的健康极为不利,因而在晚上不应在夜来香花丛前久留。
含羞草 : 内含含羞草碱,接触过多会引起眉毛稀疏,毛发变黄,严重的会引起毛发脱落。
郁金香 : 郁金香花中含有毒碱,人在这种花丛中呆上两小时就会头昏脑胀,出现中毒症状,严重者会导致毛发脱落。
夹竹桃 : 夹竹桃的茎、叶、花朵都有毒,它分泌出的乳白色汁液含有一种叫夹竹桃苷的有毒物质,误食会中毒。
水仙花 : 人体一旦接触到水仙花叶和花的汁液,可导致皮肤红肿;如果这种汁液不小心弄到眼睛里去,那么后果更为严重。水仙花鳞茎内含有拉丁可毒素,误食后会引起呕吐。
一品红 : 全株有毒。白色乳汁一旦接触皮肤,会使皮肤产生红肿等过敏症状,误食茎、叶有中毒死亡的危险。
花叶万年青 : 花叶内含有草酸和天门科素,误食后会引起口腔、咽喉、食道、胃肠肿瘤,甚至伤害声带,使人变哑。
虞美人 : 全株有毒,尤其以果实的毒性最大,误食后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中毒,严重的甚至可导致生命危险。
白花曼陀罗:原产于印度,近年来我国各地均有栽培,植株有毒,果实有剧毒。
南天竹:又名天竹,全株有毒,主要含天竹碱、天竹苷等,误食会引起全身抽搐、痉挛、昏迷等中毒症状。
五色梅:花叶有毒,误食会引起腹泻、发烧。
光棍树:茎干折断后,白色乳汁能使皮肤红肿,误入眼内能造成失明。
丁香、夜来香 :晚间大量散播强烈刺激嗅觉的微粒,对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影响尤大。
有毒的花卉还有半夏、龟背竹、花叶万年青、马蹄莲、霸王鞭、虎刺、珊瑚花、青紫木、石蒜、黄蝉等
三.52 种 致 癌 植 物
石粟、变叶木、细叶变叶木、蜂腰榕、石山巴豆、毛果巴豆、巴豆、麒麟冠、猫眼草、泽漆、甘遂、续随子、高山积雪、铁海棠、千根草、红背桂花、鸡尾木、多裂麻疯树、红雀珊瑚、山乌桕、乌桕、圆叶乌桕、油桐、木油桐、火殃勒、芫花、结香、狼毒、黄芫花、了哥王、土沈香、细轴芫花、苏木、广金钱草、红芽大戟、猪殃殃、黄毛豆付柴、假连翘、射干、鸢尾、银粉背蕨、黄花铁线莲、金果榄、曼陀罗、三梭、红凤仙花、剪刀股、坚荚树、阔叶猕猴桃、海南蒌、苦杏仁、怀牛膝。
四.古 代 植 物
迷榖,薰草,杜衡,檀槠,荣草,芒草,荀草,薬草.
芍 芊 芳 芦 芸 芽 芩 芬 萍 苗 苞 蕊 荫 茵 婆娑 莘莘 莆
曼陀罗!!!
编辑本段基本资料
中名:曼陀罗
学名:Dature Stramonium Datura L.
梵文原名:ma^nda^rava;manda^raka
别名:醉心花、狗核桃、洋金花、枫茄花、万桃花、闹羊花
科属:茄科曼陀罗属.一年生草本植物。
简介:
在我国又叫风茄儿、疯茄花、洋金花、野麻子、醉心花、狗核桃、万桃花、闹羊花等。
为茄科曼陀罗属植物泛称,有时专指其中一种。
曼陀罗原产热带及亚热带,我国各省均有分布。喜温暖、向阳及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广布全国各地。主要为害棉花、豆类、薯类、蔬菜等。
中毒概述
曼陀罗中毒为误食曼陀罗种子、果实、叶、花所致,其主要成分为山莨菪碱、阿托品及东莨菪碱等。上述成分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系统,阻断M-胆碱反应系统,对抗和麻痹副交感神经的作用。临床主要表现为口、咽喉发干,吞咽困难,声音嘶哑、脉快、瞳孔散大、谵语幻觉、抽搐等,严重者进一步发生昏迷及呼吸、回圈衰竭而死亡。 曼陀罗中药名洋金花、山茄子、醉人草、闹阳花、透骨草、喇叭花、风茄或野麻子。全株有毒,以种子毒性最强,儿童服3—8颗后即可中毒。一般在口服后0.5—2小时即完全被口腔和胃粘膜吸收而出现中毒症状。
在医药和毒药的交叉点上,曼陀罗花像地精一般突然显现,它过分妖冶的色泽吸引着眼球和追捧,使得我们很难分辨其中的掌声——哪些是针对它的药物性,哪些又拜倒于它迷惑的威力。绚丽艳美的曼陀罗花有如跳动的火焰,以带焰的火,呈现精神诡异的造型。曼陀罗花也就是洋金花,学者李零先生指出,它就是欧洲、印度和阿拉伯国家认为的“万能神药”。曼陀罗又名枫茄花、狗核桃、万桃花、野麻子、醉心花、闹羊花等,为茄科野生直立木质草本植物。它还分为大花(白花)曼陀罗、红花曼陀罗、紫花曼陀罗等种类。曼陀罗花主要成分为莨菪碱、东莨菪碱及少量阿托品,而起麻醉作用的主要成分是东莨菪碱。除作外科手术的麻醉剂和止痛剂,还作春药和治癫痫、蛇伤、狂犬病。雨果《笑面人》当中描述了狂人医生苏斯使用曼陀罗花的过程,“他熟悉曼陀罗华的性能和各种妙处,谁都知道这种草有阴阳两性。”这至少说明,自古埃及以始,曼陀罗的阴性力量总是四处都有知音,有一幅埃及的壁画是说古埃及人宴客时,常会把曼陀罗花果拿给客人闻,因为曼陀罗花果富有迷幻药的特性,可以让客人有欣快感。
有毒部位:全草有毒,以果实特别是种子毒性最大,嫩叶次之。干叶的毒性比鲜叶小。
有毒成分:主要含东莨菪碱、莨菪碱,其次有阿托品、阿朴阿托品、降阿托品、曼陀罗素、惕各酰莨菪碱、曼陀罗碱、茵芋碱、 2,6-二惕莨菪碱、红古豆碱和7-羟基-3,6-二惕各酰氧托院。总生物碱含量开花末期最高,到种子成熟时迅速下降。从种子还分出血球凝集素。
编辑本段急救处理
1、 以1:5000高锰酸钾或1%鞣酸洗胃,然后以硫酸镁导泻或灌肠。
2、 用3%硝酸毛果芸香碱溶液每次2~4ml皮下注射,以拮抗莨菪碱作用,15分钟一次,直至瞳孔缩小、对光反射出现,口腔粘膜湿润为止。也可用水杨酸毒扁豆碱1mg皮下注射,每15分钟一次,可用数次。
3、 烦躁不安或惊厥时或给镇静剂,如三溴片、氯丙嗪、水合氯醛、苯巴比妥、安定等。
4、 对症及支持疗法:有呼吸抑制时,应给氧气吸入,并作人工呼吸;高热时用冰袋降温,酒精擦澡,解热剂等;瞳孔散大可用0.1~1%水杨酸毒扁豆碱滴眼;重症者可给氢化可的松静滴。
5、 中药绿豆衣120克,银花60克,甘草150克,水煎分多次服用。
生长环境:全系栽培,种子繁植。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