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范文
论文题目: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音乐之美
姓 名:.com
班 级:xxx
学 号:xxxxx
指导老师:xxx
年月日
一、论文选题的意义
《梁祝》是一首融抒情性与戏剧性为一体的作品。作者从梁祝的故事中选取了梁祝相爱、英台抗婚、投坟化蝶这三个最主要的故事情节为题材,采用善于刻画戏剧性矛盾冲突的西洋奏鸣曲式结构,相应地通过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这三大部分依次加以表现。同时作者又从地方剧种越剧的优美音调中巧妙提取了音乐素材,那委婉柔美的旋律、和顺清丽的风格、丰富的曲牌唱腔、多变的板眼节奏、复杂的表现手法,都通过独奏小提琴和管弦乐队的交响奏鸣,生动地向人们叙述了这个古老而又美丽的传说,体现出多样的音乐艺术美。《梁祝》早已成为世界上最广为流传的经典作品之一,其艺术价值是值得每一位爱乐者好好挖掘和鉴赏的。从该曲的创作背景、音乐内容、及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欣赏这首乐曲的一些方法,希望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这首乐曲助。
二,研究现状与不足(文献综述)
小提琴协奏曲这一创作形式,在西方的发展己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经历了产生、发展到成熟的阶段。而小提琴这一西洋乐器传入中国也不过百年,中国的小提琴作品的创作大体是在20世纪40, SO年代才开始,那时的小提琴曲基本上是根据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素材创作和改编的,直到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创作完成。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是中国小提琴曲创作的里程碑,也是中国小提琴协奏曲中的经典之作。
论文综述
从民族性的角度对对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研究,这类文献主要有:
[1] 王娅娜.浅谈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民族性.音乐艺术2008.9
[2] 陈永胜.浅析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民族性.研究与探索。2009.7
从美学欣赏的角度对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研究,这类文献主要有:
[1] 张蓉蓉.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赏析.音乐时空2008.6
[2] 彭弋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音乐美学分析。音乐论坛.2007.8
[3] 徐新.《梁祝》小提琴协奏曲的艺术美.音舞百家.2009.6
《梁祝》的诞生,是中国小提琴曲创作的里程碑,也是中国小提琴协奏曲的经典之作.小提琴协奏曲历来都被作曲家所重视,以上的文献分别对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民族性的角度、中西文化交流的角度、美学欣赏的角度进行了研究,而从审美的角度出发,对作品的写作背景、写作手法、歌唱性特征和欣赏性等方面进行分析的`文献还不多见。
三. 研究方法与研究难点:
研究方法:
1, 文献法:
通过查阅报刊杂志等各类文章,以及有关音乐评论书籍,试图对这个经典之作有更深入的理解。
2, 比较法:
通过比较《梁祝》与西洋奏鸣曲表现形式上的区别、借鉴与融合,分析这一中西结合的典范作品。
难点:
中国音乐表现为横向线性织体,注重各声部之间旋律横向发展,是一种线性音乐,特点是:重深 邃 、重韵味、旋律呈波浪型、婉转自如,但和声发展较弱;西方音乐表现为纵横交替立体织体,以主调音乐为主,特点是:重形式、重逻辑、突出主旋律,其它声部为辅,音响丰满厚实,强调以和声为主的纵向思维,和声发展较强。在作品中,如何分析作者在织体上,以及作者是怎样借鉴了西方的和声体系,增强了音乐的立体感,使西方和声民族化,使民族音乐交响化,这方面是研究的难点。
四、论文写作进度安排:
2009年11月25日确定论文方向:
2009年12月底确定论文题目:
2010年1月初调研,查找文献:
2010年3月22日论题答辩,开题,完成论文提纲:
2010年4月15日整理资料,完成初稿:
2010年5月5完稿,并进行修改,上交全套材料:
2010年6月中旬完成论文最后修改,并熟练论文资料,为论文答辩做好准备:
五、论文提纲:
一,前言
二、中国的小提琴协奏曲
2. 1小提琴在中国的传播
2. 2中国小提琴协奏曲的创作情况
2. 3中国小提琴协奏曲的特点
三、《梁祝》小提琴协奏曲的艺术美
3.1旋律美
3.2节奏美
3.3 音色美
3.4速度美
3.5 力度美
四、结论
六、参考文献:
[1]宁佐良.音乐欣赏入门[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
[2]许序雅,周静.音乐知识与欣赏[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3]候书森.青年必知音乐手册[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9.
[4]高宗仁.音乐鉴赏[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5]伍湘涛.音乐知识与名曲赏析.舰天工业出版社.1993
[6]伍湘涛.交响青乐赏析新编.[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7]周世斌.音乐欣赏.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8]张俊,郭爱民,音乐与音乐欣赏.中南大学出版社.2004
七.指导教师意见:
签字: 年 月 日
之前也是为为论文苦恼了半天,网上的范文和能搜到的资料,大都不全面,一般能有个正文就不错了,而且抄袭的东西肯定不行的,关键是没有数据和分析部分,我好不容易搞出来一篇,结果还过不了审。
还好后来找到文方网,直接让专业人士帮忙,效率很高,核心的部分帮我搞定了,也给了很多参考文献资料。哎,专业的事还是要找专业的人来做啊,建议有问题参考下文方网吧
下面是之前文方网王老师发给我的题目,分享给大家:
论音乐听觉在钢琴教学中的实践
高校钢琴集体课教学模式探索
吕其明《红旗颂》双钢琴版本的演奏分析
试析贝多芬《第六钢琴奏鸣曲》Op10No2第一乐章
贝多芬《c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Op37作品分析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的艺术特色
试论西方音乐史对钢琴演奏的影响
开创“中国风”钢琴语境
由钢琴考级引发的琴童教学思考
从智能钢琴集体课看钢琴教育的新探索
大数据网络时代的钢琴教学构想
高校钢琴教育提升学生音乐素养的路径
OBE理念下高师钢琴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学前教育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的实践探索
传统与当下:博雅教育理念与钢琴教育相融合的理论思考
钢琴伴奏在高职艺术院校声乐教学中的作用分析
《钢琴家》:那些见过战争的人,怎么会不憎恨战争
疫情期间“互联网+”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探讨
钢琴界“扫地”朱晓玫:只想躲在音乐背后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职钢琴教学策略探讨
基于人工智能的钢琴编曲音色识别系统设计
浅析中国古典舞基训与芭蕾舞基训钢琴伴奏的差异
巴赫康塔塔钢琴改编曲《羊儿可以安静地吃草》乐曲分析及演奏处理
浅析黄自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
浅析钢琴曲《浏阳河》的音乐技巧与情感表现
浅析舒伯特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魅力
浅探克拉拉·舒曼的钢琴生涯
王建中改编钢琴曲的艺术手法与特征
职业学校钢琴课程教学模式及课程体系拓展研究
钢琴演奏教学中听觉培养的价值探讨
钢琴演奏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试论钢琴基本功练习在钢琴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浅析慢练在钢琴练习中的作用
巴洛克歌剧咏叹调钢琴伴奏教学研究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演奏风格及创作特点探析
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教学的思考
浅谈儿童钢琴快乐教育
中国钢琴作品《皮黄》的曲式特征与艺术特性
钢琴伴奏在艺术歌曲中的作用
钢琴即兴伴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析
钢琴家的脚
学前教育专业核心素养下的钢琴教学策略
探析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和提升学生儿歌钢琴伴奏能力的方法
浅析个性化教学法在高职钢琴弹唱教学中的应用
高校钢琴教学“归元”思考
浅析管弦乐钢琴伴奏艺术
现代音乐美学对钢琴演奏的启示
高校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的创新模式探析
音乐专业钢琴弹唱能力培养方法解析
胡同里的钢琴师
浅析钢琴制造工艺对触键和音色改变的重要性
高校钢琴教育中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
音乐钢琴教学中培养学生即兴演奏能力的措施分析
中职学前教育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有效分层教学分析
关于钢琴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与情感教育
中职学前钢琴教学中的课堂语言艺术探究
幸福的钢琴
对高校钢琴课程体系中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研究
过程性评价的内涵、价值及其在独立学院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中西方钢琴艺术的文化融合
中专音乐表演专业钢琴教学方法探究
简论丁善德钢琴音乐的成就、特色与演奏
藏羌彝民间舞蹈钢琴伴奏编创论略
钢琴艺术欣赏中的审美意识分析
元认知理念指导下的师范类院校钢琴启蒙教学研究
学前教育钢琴基础教学的实践研究
信息化环境下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开放式钢琴弹唱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分层教学模式在高职钢琴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互联网时代下的钢琴教学形式研究
微课在高校音乐教育钢琴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在线钢琴教育的利与弊
雅俗共赏角度下钢琴曲《炎黄风情·走西口》音乐分析
钢琴组曲《圆明园漫步》创作风格及演奏特征研究
钢琴伴奏在合唱艺术中的作用
浅析肖邦《b小调第一钢琴谐谑曲》的演奏技法
高叠和弦在格里格钢琴抒情小品中的应用
贝多芬C小调奏鸣曲对西方钢琴艺术史的发展影响探究
琵琶曲与钢琴改编曲《十面埋伏》的比较研究
浅析路德维希·范·贝多芬第7钢琴奏鸣曲作品10之3中的踏板使用
内心听觉在高师钢琴基本技术训练中的应用探索
高职钢琴教学中体验式教学法的运用探讨
双钢琴教学对学生钢琴学习能力培养的作用
信息化环境下钢琴教学模式的创新
浅谈少儿钢琴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高校音乐师范生钢琴合奏能力的培养与实践
试论钢琴的调音及日常维护
浅论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组织结构与演奏
钢琴演奏中的触键技巧与音色效果探索
钢琴曲《百鸟朝凤》中的民乐元素渗透
李斯特钢琴曲《夜莺》的演奏诠释
波特凯维茨与他的钢琴练习曲
“思政”视域下美育与高校钢琴教学的融合研究
简析钢琴演奏者的心理因素对表演的影响
钢琴演奏中的音乐听觉作用探讨
《安娜的笔记本》在民办高校钢琴基础教学中的运用
高校钢琴教学中比较教学法的应用
立德树人视域下的钢琴教育创新研究
高职院校钢琴审美教学的设置与教学方式探索
幼儿园钢琴教学中形象化的教学语言研究
钢琴小品《喷泉》曲式结构与演奏分析
浅谈合唱中钢琴部分的运用
钢琴演奏与教学中的触键技巧问题研究
钢琴演奏中触键与踏板对音色的影响
星海音乐学院作曲系简介
星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建于1958年。自建系以来,迄今已形成了完备的大学本科教学体系,并成为一个能够代表华南地区乃至全国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教学水平的专业学科。历任系主任有:梁芷琼、余苇、黄容赞、陈家骅、苏克、蔡松琦、廖胜京、刘春荣、吴粤北;现任系主任:房晓敏。
半个世纪以来,作曲系的师资队伍逐步发展壮大,在教学、科研和创作中,涌现出一批具有突出贡献的作曲家、专家、学者,创作了大量有影响的音乐作品。如:创作方面有施咏康的交响诗《黄鹤的故事》、廖胜京的小提琴曲《火把节之夜》及钢琴曲《红河山歌》、房晓敏的民族室内乐《五行》及二胡协奏曲《幻想曲》、李方的木偶音乐《五羊传奇》、曾宇佳的室内乐《窗外》等;在教材、著作方面有施咏康的《管弦乐队乐器法》、刘春荣的《和声分析》、房晓敏的《五行作曲法》及《流行歌曲写作技巧》、任达敏的《流行音乐与爵士乐和声学》、王小玲的《汉族调式和声技法》、蔡乔中的《探路者的求索——朱践耳交响曲创作研究》、雷光耀的《首调单声部视唱教程》等。作曲系现已为华南地区乃至全国培养了一大批音乐创作和音乐理论人才,其中许多毕业生已成为音乐院校、文艺团体、广播电视、音像出版和其它文化单位的骨干;有的已进入我国和我省著名音乐家的行列,并在国际、国内音乐创作比赛中多次获奖。如:李海鹰、卢庆文、黄虹、王小玲、邓希路、杨晓、李方等。
目前,作曲系下设“作曲、作曲技术理论、基础训练”三个教研室。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5人(具有博士学位4人、硕士学位10人)。开设“作曲、和声学、复调、曲式与作品分析、管弦乐配器”五门专业课程;此外,还开设了“视唱练耳、乐理、五行作曲法、流行歌曲写作技巧、民族旋律写作、序列音乐写作、朱践耳交响曲创作研究、和声分析、流行音乐与爵士乐和声学、汉族调式和声技法、近现代高级视唱练耳、音乐英语文献阅读、钢琴、计算机辅助作曲”等多门专业必修课与选修课。
星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简介
音乐学系筹建于1997年10月,1998年开始招生。其前身为音乐理论教研室(1979年始),负责全院的所有史论公共课,其时所开的课程主要有:外国音乐史、中国古代音乐史、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艺术概论、中国民歌、音乐美学、音乐名作、音乐文学等。教研室成员先后有:崔其焜、关伯基、张文倩、陈荣喜、许树坚、赵婉洁、赵雅瑶、汪波、陈维伦、王润秋、罗小平、黄虹、吴丽玲、邓希路、胥远帆、汪红珺等老师。
1995年,教研室悉数并入音乐研究所,所长为:罗小平;副所长:周广平、何平;党支部书记为:汪波;秘书:汪红珺、陈宏。除了研究所原有的成员(赵宋光、陈天国、罗德栽、陈安华)外,还先后增加了闫笑雨、潘澜(2000年调离)、刘大坚、尚红、周凯模等老师。所内教师依然承担全院的史论类公共课。
1998年,音乐学系从研究所中分离出来,独立建制至今。主要人员几乎都来自原来的音乐理论教研室,后来又增加了年轻一代新教师(均为硕士)。第一届系主任:何平(2004年7月调离);系秘书:陈宏。2004年7月,由邓希路以副主任职衔继任;2005年9月,幸祝香出任党支部书记。下设四个研究室:1.音乐史学教研室;2.民族音乐教研室;3.技术理论教研室;4.哲学—文学教研室。目前系里从教与管理人员共29名:赵宋光、陈天国、幸祝香、罗小平、吴丽玲、黄虹、邓希路、闫笑雨、刘大坚、周凯模、王少明、彭莉佳、周广平、邹洪明、尚红、王沥沥、章俊、陈宏、艾福华、黄蕾、张卓、吴志武、黎敏、郑敏、高飞胜、藿橡楠、刘彤文、程亚鹏。谢泽慧老师2007年9月调至现代音乐系工作。
星海音乐学院现代音乐系
现代音乐系 前身为音乐音响导演系。2006年7月正式更名为现代音乐系,同时对原有专业进行了全方位的优化调整。现代音乐系作为华南唯一高等音乐学府——星海音乐学院的新建系,依托广州经济发展前沿地区特征,与大学城多科环境相衔接,确立了以建立多元化现代音乐特征、全面性现代专业环境为定位的办学思路。经过全面的调研以及全方位的论证,体现当代音乐发展特征,体现当代音乐教育需求,并充分利用多元文化环境,及现代音乐可持续发展因素与当代社会需求度的综合特征,将原音响导演专业优化调整为电子音乐制作专业,同时新增设影视音乐创作、爵士音乐表演两个专业(方向)。从而形成了含盖音乐创作、音乐制作、音乐表演多种专业教学相融合的办学环境。
目前现代音乐系拥有强大的师资团队。专业教师中有多位是在国内外专业领域中享有较高声誉的音乐家。此外,师资呈现国际化多元特征是现代音乐系在教师队伍方面的重要特色。目前有来自法国、德国、美国等地的多名外籍教师,使得在教学上与世界先进教学理念同步,创造出国内领先的教学环境。同时现代音乐系拥有先进的教学设施设备。包括专业电子音乐制作核心主课室,音乐创作核心主课室,独立的爵士乐重奏课室,爵士钢琴课室,爵士打击乐课室等。电子音乐制作授课室均配备PC与APPLE双系统工作站及专业级音乐制作硬件设备与软件系统;音乐制作主干课室配备专业音乐工作站系统,同时全部学生系统亦配备专业Cubase及M-Power制作系统。同时正在建设达到国际顶级水准的现代音乐中心及现代打击乐中心。中心拥有先进的设备与环境,能够胜任电子音乐制作、影视音乐录制与编辑、音乐录音、爵士乐表演与录制等诸多现代音乐教学、策划、创作、录制、表演等工作。
现代音乐系的主导办学理念是致力于对希望以电子音乐创作与制作,电影、电视音乐创作及多元媒体艺术作品音乐创作与制作,爵士器乐表演及创编作为艺术事业发展的学生,通过系统、科学的专业理论教学,对应用能力具有指导作用的必要的实践性教学,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专业教育与培养。同时,特别强调在传授学生相关专业技术的同时,充分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与创造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艺术审美能力及艺术创作的多方合作技巧,同时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各自专业领域的兴趣与探索精神,使其在专业素质、创造性、综合审美素养、以及发展性思维与创新精神方面均得到全方位的发展,从而使其不但获取所必需的专业知识,更为其未来艺术生涯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与综合素养,以及高度的实践应用水平。
星海音乐学院钢琴系简介
广州星海音乐学院钢琴系始建于1957年,发展至今已有50年的历史,通过前后几代领导和教师的努力,及在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现已发展成全国优秀的钢琴教育及人才培养单位之一。无论从师资力量到硬件设施的配置,星海音乐学院钢琴系都达到了作为一个高度专业化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单位所应有的条件。
星海音乐学院钢琴系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现有教师19人,其中包括如李淇、波波娃、黎颂文、杜宁武、冼劲松等老、中、青几代许多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为钢琴事业的发展做出过突出贡献的钢琴演奏家和教师。我系师资结构的几大特点包括学历高(博士及硕士学位占百分之七十)、具有海归经历的教师比例高(百分之五十)、教师队伍中外结合(中国(包括香港和台湾)、美国、乌克兰)。
在教学硬件配套设施,星海音乐学院钢琴系达到了很高的水准。星海音乐学院从2005年开始搬至广州大学城新校区,在根本上使教学环境得到了一个飞跃。在此基础上,现有数个可供我系使用的演奏厅,都达到了专业演奏厅的标准。并且随着星海音乐学院二期工程的竣工,届时一千三百多个座位的交响乐厅和四百多个座位的室内乐演奏厅将会使我们的演奏设施跃上一个新台阶。在日常教学设施上,所有专业课教室都将在近期内配置两台专用三角钢琴。
星海音乐学院钢琴系所涵盖的学科领域有硕士研究生、本科生,其教学工作主要包括钢琴演奏专业和其它专业如作曲、现代音乐、声乐、音乐教育、乐器工艺、音乐学等系的钢琴必修课。在学科建设和教学管理上,无论是对主科或者是对必修课的教学,我系都建立了非常完整的教学计划体系,为保证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除严抓日常的教学工作外,我系开展了丰富的对外学术交流活动,内容极其丰富,与国内外同行建立了广泛的联系,每学期都有多次来访专家的讲学和演出活动。同时,我系的教师和学生也积极地走出校门,在国内国外各地参加各种讲学、演奏、比赛等活动,其高度的专业水准受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
由于我系在教学工作中的出色表现,广东省教育厅于2005年授予我系广东省名牌专业称号。
星海音乐学院声乐系简介
声乐系主要培养具有一定政治理论素养,并具备较强音乐表演能力,能在专业文艺团体和艺术院校等相关部门,从事声乐演唱及声乐教学和研究的专门人才,以及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材,学制为本科四年。
声乐系下设声乐、钢琴两个教研组,拥有一支充满朝气、教学科研实力雄厚的教师队伍。现有教师11人,其中正、副教授有4人,讲师有4人,助教2人。教师中有获硕士学位,有出国留学归来,有国际、国内重大声乐比赛获奖,都具有较深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声乐系的学生主要学习声乐演唱的基本知识,接受专业技能的严格训练,使其具有较高的演唱能力。专业课除了声乐课外,还开设了重唱、合唱、歌剧排练、表演、形体训练、外国语语音、正音与台词等课程。专业基础课:视唱练耳、乐理、钢琴、和声、曲式。在教学上,有针对性地全面培养学生,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声乐系近年来,在师生们的共同努力下,教学、科研成果喜人,多次在国际、国内声乐比赛中获奖;在法国第八届哥斯嘎尼国际歌剧比赛获一等奖、在第十三届尼古拉斯.施奈德.特拉纳夫斯基国际声乐比赛获三等奖、代表学院参加由教育部、文化部举办的“全国大学生艺术歌曲比赛”获专业组一等奖、在由中央电视台举办的第十一届“全国电视歌手大奖赛”专业组(美声)获银奖、在由中国文联、中国音协、广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第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声乐比赛荣获二等奖、在科研方面,有承担院级科研项目等。
声乐系的毕业生分布国内外,有的多次在国家、省、市的声乐比赛中获奖,有的担任国家、省级文艺团体的主要演员、有的在担任文化单位、文艺团体的领导职务,还有的成为著名的专家学者。
星海音乐学院民乐系简介
星海音乐学院民乐系建于1957年,是一个集民族器乐研究、教学、表演为一体的学科,是学院音乐表演艺术学科方向的一个教学部门。
民乐系主要以发展中国民族器乐表演艺术与理论研究为基础,重点突出岭南音乐文化特色。历任系主任有易剑泉、黄锦培、潘焜尺、陈天国、陈照华、袁德明、殷惠麟,现任系副主任苏素筝、谭炎健。民乐系下设弹拨乐、弓弦乐、管乐三个教研组,附属有一个近百人的民族乐团。
民乐系现有教师28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7人,讲师9人,青年教师9人。现有在校本科生172人,学制四年。主修乐器有琵琶、古筝、扬琴、阮、三弦、高胡、二胡、笛子、唢呐、笙、打击乐、大提、贝司等13门小专业。专业课程有独奏、重奏、合奏、岭南音乐概论(包括潮乐、汉乐、粤乐)、小型乐队编配。专业基础课程包括中国古谱,中国音乐通史、西方音乐通史、戏曲与曲艺音乐、民族音乐概论、艺术概论、视唱练耳、乐理、和声、曲式、钢琴等并开出10多门选修课程。
民乐系重视民族器乐的教材建设和理论研究工作,重视各种艺术实践活动。据统计,近年来共出版著作、教材10多部,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音像制品30多张。在国际、国内的各种比赛中获得诸多奖项,其中包括荣获2000年台湾“千禧国际古筝独奏大赛”第一名,获第一届“中国青少年艺术大赛”古筝专业总决赛金奖和阮专业比赛优秀奖,获国家首届“中华民族基金奖”,获全国“广东音乐比赛”一等奖,获2003年“天华杯”全国青年琵琶比赛三等奖,获第一届“吴氏管乐杯”全国唢呐大赛青年组第三名,等等。民乐系教师经常应邀担任国内各种音乐比赛评委,参加国内外的访问、讲学、演出活动,深受国内外业界人士的好评。
管弦系概况
发展历史:管弦系是我院办学历史上最早设立的五个教学系之一,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演奏家与教育家。历届系主任有余薇(兼)、刘大汉、梁兆荣。现任系主任席伟泷,副主任李国安、韦玮。
专业方向:音乐表演学科管弦乐器演奏方向。
培养目标:主要培养具有一定的政治理论素养、文化素养,掌握管弦乐艺术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具备较高的管弦乐器演奏技巧,能在职业团体从事管弦乐演奏,在专业艺术院校从事管弦乐专业教学,在普通大中小学从事音乐教育工作,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文化机构从事音乐研究、音乐活动组织与宣传及行政管理的专门性人才与复合型人才。
专业设置: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竖琴、古典吉他、单簧管、萨克斯、双簧管、大管、长笛、小号、圆号、长号、次中音号、大号、打击乐。
专业主干课程设置:主科、合奏与室内乐(管弦乐合奏、管乐合奏、弦乐合奏、长笛合奏、单簧管合奏、萨克斯合奏、打击乐合奏、重奏)毕业论文、艺术实践。
师资状况:管弦系在编任课教师44人,教授5人,副教授9人,讲师24人,助教6人;博士2人,副博士1人,硕士18人;留学归国人员18人,外籍教师3人。
管理队伍:设有系主任1人,副主任2人,主管学生工作的党支部副书记1人,教研组组长7人(弦乐第一教研组(小提琴)、弦乐第二教研组(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竖琴、古典吉他)、管乐第一教研组(长笛)、管乐第二教研组(单簧管、萨克斯)、管乐第三教研组(双簧管、大管)、管乐第四教研组(铜管、打击乐)、钢琴艺术指导教研组);办公室秘书1人,乐务1人。
实验团体:设有管弦乐团、交响管乐团两个实验团体。
管弦乐团:由管弦系本科生、研究生及部分青年教师组成,曾接受过国内外著名指挥家的指导,包括指挥家张国勇、丁家琳、美籍华裔指挥家徐志廉、乌克兰指挥家德博洛夫斯基·巴威乐、英国皇家音乐学院胡坤等。多年来,乐团成功演奏了大量的古典、浪漫以及近、现代不同风格的中外交响乐作品,多次出访美国、澳大利亚、西班牙、奥地利等国及中国香港、澳门。近年来参加的重大活动有:第九届全运会闭幕式大型文艺演出、第四届金钟奖开幕式音乐会、纪念冼星海诞辰100周年音乐会、高雅艺术进校园、第九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开幕式等。乐团现任指挥是留美青年指挥家刘明。
交响管乐团:由管弦系本科生、研究生及部分青年教师组成,曾接受过国内外著名指挥家的指导,包括指挥家于海、程义明、林友声、张海峰、美国指挥家John Boyd等。近几年,交响管乐团活跃在华南及港澳地区,积极推行管乐交响化,多次在星海音乐厅及星海音乐学院音乐厅举行交响管乐专场音乐会,受到广泛关注与好评。近几年参加的重大活动有:广东管乐学会成立庆典音乐会、广东音乐家协会成立50周年庆典音乐会、第十四届亚太管乐节开幕式音乐会、2006“华南之春”管乐音乐会等。
星海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简介
星海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创办于1980年,27年前音乐教育系的前身为“师范班”,
成立之时只有两张办公桌,三位教师,15位学生。今天音乐教音系已成为星海规模
最大、师资力量雄厚、课程设置科学,办学设施先进,教学科研创作表演丰硕的单位。
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奋斗,到目前为止,音乐教育系已初步形成了以素质教育为基础、
以能力培养为中心、教学科研与艺术实践相结合,富有时代特征、符合我国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的人才培养体系,同时也是学院重点专业之一。音乐教育系现设音乐教育
兼合唱指挥专业方向。下设有钢琴、声乐、教育理论3个教研室和一个行政办公室。
全系共有教职工49人,其中,专任教师45人,行政人员4人。目前在校生人数为823人。
到目前为止,已培养了二千六百多名本科毕业生加上自考生千余名,从根本上解决了
广东省基础音乐教育师资不足的矛盾,成为广东省基础音乐教育(包括普通高等音乐教育)
师资培养的重要基地,也为全国部分省(区)输送了人才。
星海音乐学院流行音乐系
流行音乐系成立于2006年7月,由原社会音乐系流行音乐演唱、电子键盘演奏专业合并组成。流行音乐演唱专业自1993年起设立,是全国高等音乐艺术院校最早设立的一批流行音乐演唱专业之一。电子键盘演奏专业自2000年起设立,现在已成为在华南地区最有影响的专业。
流行音乐系注重学生的基本功训练,强调艺术实践,培养能在文艺团体、艺术院校、演艺制作公司等单位从事表演、教学工作的复合型人才。两个专业自设立以来已为社会输送了大批文艺人才,有知名歌手周亮、赵鹏、周笔畅、东山少爷等,活跃在省、市电视台的文艺节目主持人宋嘉其、许燕玲、赵荣、姚远、章艳,还有流行音乐市场各个领域的人才。
近几年来,社会文艺活动蓬勃开展,流行音乐市场不断活跃,我系抓住有利时机开拓创新,近三年来学生素质进一步提高,涌现了一批优秀学生,学生在各类流行音乐比赛中获得奖励达100多项。如流行音乐演唱专业的周笔畅获“超级女声”全国总决赛亚军,廖寰、张宁分别获第二、三届羊城新秀歌手大赛冠军,电子键盘演奏专业的蔡慧获英国电子管风琴公开赛高级组第三名,多人获得广东省YAMAHA键盘比赛一等奖。在省、市电视台举办的各类流行音乐演唱比赛中,我系学生已成为一支生力军,在舞台上独领风骚,如谢恩民获得南方电视台主办的“敢拼才会赢”年度总决赛季军,肖红、万乘齐分别获得广州电视台主办的“飙歌王”大赛冠军,还有各种优秀奖项多不胜数。
星海音乐学院艺术管理系简介
星海音乐学院艺术管理系成立于2006年7月,前身为社会音乐系。为了更加适应和满足社会对多能一专、既懂艺术,又会管理的音乐人才的需要,学院撤销社会音乐系,建立艺术管理系。
本系培养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掌握艺术管理专业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具备在各级文化管理机构、演出团体、演出场所、演出公司、音像出版社、艺术院校、电台、电视台及各种传媒机构从事艺术管理、艺术策划、艺术传播、艺术经纪、艺术营销等方面工作的既懂艺术又会管理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艺术管理专业是一门理论和应用性结合很强的交叉学科,该专业以艺术学为基础,以管理学为依托,与艺术鉴赏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学、心理学、统计学等诸门学科相结合,将艺术策划、艺术传播、艺术营销等新型运用门类作为主要教学研究内容;以案例调研、专业实习和媒体技术运用作为特色教学手段,强调“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活教学”,培养学生创新、创造、创业能力,适应社区文化、企业文化、传媒文化、校园文化的建设需要。
星海音乐学院舞蹈系简介
星海音乐学院舞蹈系成立于2003年,现有在校本科生四百余人,其本科专业设置是广东省高校独建舞蹈专业中时间最早、规模最大、专业性最强的学科系。
舞蹈系教学设施优良,现设中国舞表教专业,以培养具有表演、编导、教学等技能,适应文艺团体、学校、企事业单位等机构需求的综合性舞蹈人才,开设的专业课程主要有:中国舞基本功训练、中国民间舞、剧目排练、舞蹈编导、中国古典舞身韵、舞蹈解剖学、中外舞蹈史、舞蹈作品赏析、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中外音乐概论、视唱练耳与乐理,舞剧音乐以及数十门选修课,已初步建立起一套科学严谨的课程体系。本系凭借星海音乐学院办学50多年所积淀的音乐底蕴,注重学生音乐修养,使舞蹈教育与音乐教育紧密结合,学生以舞为主,舞乐兼修。
舞蹈系有一个团结奋进、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有一支力量强、业务精、素质高、充满朝气的师资队伍,教师绝大多数毕业于国内外名校。
舞蹈系注重学生艺术实践能力的培养,把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紧密结合,积极组织师生参加省、市的重大演出活动,本系教师创编的舞蹈剧目在国内外各类赛事中屡获殊荣、深受赞誉。为广东的文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本系重视对外交流,时常邀请国内外艺术界知名人士、学者来系讲学、交流,本系师生也应邀到日本、韩国等国家和港澳特别行政区访问、交流、演出。本系毕业生才艺出众、德艺双馨,适应社会需要,广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为了完善专业结构和学科设置,本系正准备进一步拓展相关专业,并积极筹划招收舞蹈硕士研究生,向更好更强迈进。
星海音乐学院乐器工艺教研室简介
乐器工艺专业教学最早始于1986年,当年在本院附属中等学校招收了中专层次的钢琴调律专业学生,学制三年; 2002年9月经学院党委批准,正式招收第一届钢琴调律维修专业方向的本科生,同时还在本院的高等成人教育层次中招收了多届本专业方向的学生,2006年11月学院正式成立了独立建制的“乐器工艺教研室”。现任教研室主任梁锐祥。
乐器工艺专业是以乐器工艺专业的理论研究与专业技能并重为主要教学模式,涉及文、理、工等各门类知识的综合学科。该室现设有钢琴调修工艺专业方向,目前有在职教师6人,其中5名常任教师中讲师及以上职称3名,高级职称1名,外聘客座教授2名(含硕士一名,本科学历四名(在读硕士一名);聘任了国际著名的钢琴制造家童志成与中国提琴制作大师中央音乐学院郑荃教授为我们的客座教授。
本专业方向培养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和系统的乐器工艺方面的理论水平,具备较好的乐器修造工艺技术、操作技能与音乐实践能力,能在乐器生产企业营销或专业维修技术岗位(专业钢琴调律师)从事相关工作的高等专门人才和复合型人才。
乐器工艺教研室自建立以来,其专业主干课程分为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两大类课程。该专业方向的教学改革与亮点特色包括:科学设置骨干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将专业实践与学院维修任务相结合;长期坚持教学研究活动制度;积极发挥校外实习基地的作用;强化学生课外科技文化活动等。
在教学科研成果方面,本专业开办六年以来,任课教师完成省教育厅科研项目二项;院内科研课题项目一项;获省级科技成果奖一项;在国内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及文章十余篇,并承担了多次全国与省内乐器行业会议与学术交流。近年来,已有八名毕业生与在校生通过了中国音乐家协会钢琴调律学会的入会考核,获得了国家学会的正式会员资格。目前已有的二届毕业生就业率达100%。
乐器工艺专业是学院的组成部分,在今后发展中,教研室本着“务实求新”的办学理念,以“为人师表、育子之心”,加强科学发展观等理论学习,抓住机遇,树立创新,兢兢业业工作,将星海音乐学院乐器工艺专业办成“高水平、有特色,国际化,集乐器工艺、乐器科研、乐器理论研究的综合性前沿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