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中欧班列毕业论文

2023-02-23 22:2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中欧班列毕业论文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面对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我国发展同欧盟的关系,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2)国家力量是影响国与国关系的重要因素,是衡量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地位、作用和影响的重要尺度。随着欧洲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欧洲在国际的地位和影响与日俱增,鉴于此,中国越来越重视发展和欧洲的友好合作关系。 (3)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对立则可能使国家之间发生分歧乃至引起冲突,中欧之间的合作关系是因为双方存在着广泛的共同利益,中欧之间的共同利益决定中欧之间能够保持友好合作的关系。 (4)中国的发展需要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和欧盟合作可以充分利用资源,加快自身的发展;同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巨大的市场,欧盟加强与中国的合作,可以获取巨大的利润。 (5)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提升我国对外开放的水平,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有利于推进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和建立国际新秩序,促进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

中欧班列单月突破1500列,中欧班列的出现有何重大意义?

中欧班列构建了一条全天候、大容量、环保、低排放的陆路运输新通道,是国际运输服务体系的重大创新。与海运和空运相比,中欧班列的价格是空运的五分之一,旅行时间是海运的四分之一,受环境影响小,稳定性高,对有一定运力规模和高准点要求的产品有很大吸引力。

纽卡斯尔肺炎疫情发生后,中欧班列充分发挥国际铁路联运 "分段运输"、人员接触少的优势,全力承接海运、空运的货源转移,有效保障了产业链国际供应链的稳定。截至2022年7月底,中欧铁路累计向欧洲运送防疫物资1420万件、10.9万吨,成为国际合作抗击疫情的 "生命线",生动诠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相互支持、团结协作的理念。

中欧班列的发展,一方面是外部因素的推动,另一方面也是列车为人民服务的事实。高度的 "互利共赢 "的责任感,让火车为沿线国家 "量身定做",让更多的物资从 "拼车 "变成 "专列"。"我们强调'创新驱动发展',在全国所有火车站推广95306'数字口岸'系统,改变传统通关方式,取消人工申报和纸质文件,使货主有更好的体验。该系统改变了传统的清关方式,取消了人工申报和纸质文件,使货主只需点击一下就能处理,节省了时间和精力。

特别是在疫情爆发期间,优先考虑防疫物资的国际合作,优先装车,优先拖车,应运尽运,成为当时家喻户晓的'绿色生命线'和全球公认的供应链的'守门员'。更难能可贵的是,在国际物流运输受到严重打击、世纪巨变的情况下,公司仍然实现了逆势增长和安全无缝运输,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新增长点。

中欧班列的意义是什么?

中欧班列的意义:这标志着新一条欧亚大陆桥的建成,此后自连云港、青岛港或天津港开往中亚和欧洲的大陆桥运输开始运营。

中欧班列虽同是横跨欧亚大陆的国际列车,却有着不同以往的显著特征:直通、定班、定时的班列化运行。定时到发对于货主企业的国际供应链管理是何等重要,已是不言而喻的道理。

加之中欧班列全部采用标准集装箱运输,实现了各国间海关检查检疫的协作机制,一票到底、中途免检,大大节省了运行的成本和时间。日行一班的高频度又满足了货主企业小批量多频度的运输需求,有助于压缩库存投资。

成本:

中欧班列每开行一次所需成本大约在150万元到180万元,即便财政补贴只占其1/3,每开一列,政府也要填进60万元左右。按2018年全年开行4000多列的计划来预估,补贴总额将在24亿元人民币以上。如果补贴额达到成本的一半,则将达到36亿元。

急求《我看当前中欧关系》论文一篇,帮帮忙,原创最好!!!!

摘 要: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中国与外界的关系也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中欧之间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也向前迈了一步。本文结合中欧关系的现状,谈谈自己一些看法,并且从中方角度浅谈如何应对中欧的现状。
关键词:国际关系 中欧 全球化
  引言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中国与外界的关系也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2004年之后中欧结束了长达10年的“蜜月期”,逐渐的进入了一直复杂的环境之中。  一、 中欧关系的现状  1.合作的关系  中欧的战略伙伴关系没有能够取得比较有突破性的进展。曾处在“蜜月”期的中欧双方都希望让合作的加深来解决一些问题,同时也加强彼此的合作关系。例如,中方觉得欧盟应取消对华的军售禁令,应该承认中国市场的经济地位。虽然欧方也作了积极的回应,然而在这两个问题上到现在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然而,实践的结果表明双方没有能够在任何一个重大的问题上真正的展现出中欧合作的强烈期望。 2.竞争的关系 中欧在曾经相互合作的领域里也出现了竞争的关系。在经济关系上,中欧关系一直是以合作互补性的典范著称。过去的近些年中欧之间的贸易基本保持平衡,其中,欧盟在中国的投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欧洲的企业也获得了预期的市场,强化了自身的竞争水平。然而,在2004年欧盟成为了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之后,彼此的竞争的关系在经济关系中也变的明显了。欧方不停的抱怨中方对欧不断扩大的贸易顺差,频繁的运用针对中国的进口产品的保护主义的措施。欧盟也在不断的给中方施加压力,一再要求中国要开放本国的市场以及强化知识产权的保护等。在2006年欧盟曾发表的对华政策的文件中更是把中国看作是“对欧盟贸易政策的最大挑战”,甚至还提出了让中国做出让步的要求。不仅如此,中国曾参与的欧盟伽利略卫星定位系统的研究,这被看做是中欧合作的具有标志性的一个事件。然而现在,因为欧方不断的在这个计划中去排挤中国,中国已开始加速自主研发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并且在频率的占用上面与欧盟形成了正面的竞争关系。  3.外交新问题  在一些曾不相关联的事情上,中欧之间出现了新的问题。中国和非洲国家之间的关系在2005年之前并没有引起欧盟各国的关注,这也和中欧的双边关系没有什么关系。但是2005年之后,中欧就中国对非的政策一直表现出不满。在一些政治的问题上,欧方也经常地指责中国与津巴布韦和苏丹这些在欧方看来属于专制的国家所保持的友好关系。欧方对中国在非洲的能源以及矿产的资源领域中的投资活动很是不满,总是把中国比做是抢夺非洲资源侵略者。对于一些援助的问题,欧方还经常地指责中方不加任何的政治条件的一些援助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