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五社联动毕业论文

2023-02-23 18:3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五社联动毕业论文

法律分析:五社联动”是以社区为平台、社会工作者为支撑、社区社会组织为载体、社区志愿者为辅助、社区公益慈善资源为补充的新型社区治理机制。

法律依据:《湖北省城乡社区“五社联动”工作指引》 二、基本内涵 “五社联动”是以社区为平台、社会工作者为支撑、社区社会组织为载体、社区志愿者为辅助、社区公益慈善资源为补充的新型社区治理机制。“五社联动”立足社区,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以政府购买服务为牵引,旨在发挥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赋能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和社区居民,发掘和利用社区公益慈善资源,提升社区治理效能,推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五社联动”是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回应居民服务需求的重要途径,是增强民政工作臂力、提升民政服务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激发社会活力的内在要求,是改善人民生活品质、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的重要举措,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化解社会矛盾、调适社会关系、增进社会融合、促进社会协同等具有重要意义。

五社联动是什么意思?

五社联动指的是社区、社会组织、社工、社会资源及社区自治组织的联动。“五社联动”以满足居民需求为导向,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实现社区治理的专业化、精细化,让社区居民生活更有质感,幸福指数提升。

政府购买服务是指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把政府直接提供的一部分公共服务事项以及政府履职所需服务事项,按照一定的方式和程序,交由具备条件的社会力量和事业单位承担,并由政府根据合同约定向其支付费用。

五社是指什么:

“五社”是指社区、社会工作者、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社区公益慈善资源(参照“三社联动”研究,“社”有主体论,也有要素论,在“五社联动”框架下,我们采取要素论;前“四社”属于主体性要素,第五“社”属于非主体性要素)。我们参照社会政策背景、学理逻辑以及与“三社联动”中各要素内涵的比较来界定各要素的内涵。

五社联动的含义是什么?

五社联动指的是社区、社会组织、社工、社会资源及社区自治组织的联动。

“五社联动”以满足居民需求为导向,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实现社区治理的专业化、精细化,让社区居民生活更有质感,幸福指数提升。

“社”有主体论,也有要素论,在“五社联动”框架下,我们采取要素论;前“四社”属于主体性要素,第五“社”属于非主体性要素)。我们参照社会政策背景、学理逻辑以及与“三社联动”中各要素内涵的比较来界定各要素的内涵。

社会发展与社会治理思想的转变:

“五社联动”是在“三社联动”这一机制基础上发展而来。从“三社联动”到“五社联动”,既反映了社会工作者作为专业力量在逐渐壮大且蓬勃发展,又反映了社区基础的变化。在宏观上,从“三社联动”到“五社联动”,是社会发展推动和国家社会治理思想转变的结果。从社会发展基础看,社会文明发展的结果必然是国民财富的累进增长和社会公益慈善精神的勃兴。

五社联动是什么意思?

五社联动指的是社区、社会组织、社工、社会资源及社区自治组织的联动。

“五社联动”以满足居民需求为导向,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实现社区治理的专业化、精细化,让社区居民生活更有质感,幸福指数提升。

在诸多社会情境中,尤其是 在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后,社区志愿者和社区公益慈善资源这两支力量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只是在危机事件中,它们作用更加凸显出来 。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也提出要“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这些都要求社会工作需要主动融入和服务于基层社会治理大局,与社区、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社区公益慈善资源等要素进行整合,采取创新模式,面向居民开展项目化的社区服务与活动,聚焦具体社会问题的解决,逐步提升居民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意识与能力,实现创新社区服务管理的基层社会治理目标。

社会工作参考文献

在 毕业 论文 写作过程中,参考文献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反映作者的层次和水平。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社会工作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工作参考文献

社会工作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一)

[1] 王思斌。试论我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J].浙江学刊,2001(12)

[2] 刘敏。转型时期共青团工作的创新与发展[J]. 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1(2):28.

[3] 彭红艳,胡昌平。创新社会治理背景下的工会改革[J]. 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5):2.

[4] 周建军。运用社会工作方法开展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的探索与思考[J].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13(1):72.

[5] 王强。构建和谐社会时期上海郊区"三失"青少年问题的研究--以奉贤为例[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3:19.

[6] 周敏。中国共青团组织职能创新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5.

[7] 郗英杰。我国青少年事务政策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青年研究,2003(5):41-44.

[8] [美]戴安娜·M·迪尼托。 社会福利: 政治 与 公共政策 [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334.

[9] [美]奈杰尔·托马斯着。 儿童 青少年社会工作[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61.

[10] [美]戴安娜·M·迪尼托。 社会福利:政治与公共政策[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336.

社会工作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二)

[1] 黄志坚。改革开放三十年共青团工作[J].中国青年研究,2008(11):32-38.

[2] 俞进。政府委托人民团体购买公共服务---论青年志愿服务工作的改革和创新[J].青年探索,2006(4):83-85.

[3] 李海、王军芳。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的探索与实践--以广州青年地带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者试点为例[J].青年探索,2009(4):3-9.

[4] 俞进。社会转型与共青团的改革创新[J].中国青年研究,2008(01):39-72.

[5] 陈福今。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构建 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专论)[EB/OL].

[6] 李迎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社会工作的视角[J].社会科学研究,2014(1):96.

[7] 全国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考试教材编写组。社会工作实务(中级)[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5:106.

[8] 柳拯。关于社会工作岗位开发设置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国社会工作,2009:5-8.

[9] 鄢勇兵。社会工作岗位设置初探[J].社会福利,2007(3):39.

[10] 许晓环。建立健全社区、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联动服务机制[EB/OL].

[11] 山东共青团办公室。关于共青团组织如何应对政府购买服务的思考。[EB/OL].

[12] 李迪,周朝博。共青团组织参与青少年事务管理模式研究[J].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14(1):47.

[13] 王铖。天津市和平区共青团参与管理青少年事务问题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2:8.

[14] 陶希东。跨部门协作:青少年服务跨界整合及政策[J].当代青年研究,2013(2):56.

[15] 柳拯,黄胜伟。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现状与前景[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12.

社会工作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三)

[1] [美] Paula Allen-Meares. 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M].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260-261.

[2] 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 高等 教育 出版社,2006:200-201.

[3] 陆士桢,王玥。青少年社会工作[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2-34.

[4] 郗杰英,我国青少年事务政策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青年研究,2003(5):41-44.

[5] 张华。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职能研究[D].西南大学,2011.12.

[6] 黄志坚。改革开放三十年共青团工作八大新发展[J].中国青年研究,2011(8):32-38.

[7] 郑洸。团中央对共青团体制改的探索与创新[J].中国青年研究,2008(12):23-25.

[8] 俞进。社会转型与共青团的改革创新[J].中国青年研究,2008(1):39-72.

[9] 沈黎。社会工作视野下的社区青少年工作探索--上海市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个案研究[J].青年探索,2007(3):43-51.

[10] 上海市社区青少年事务办公室。上海:"政社合作"创新实践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N].中国社会报,2015-02-06.

[11] 张华。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职能研究[D].西南大学,2011.12.

[12] 沈黎。 社会工作视野下的社区青少年工作探索--上海市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个案研究[J].青年探索,2007(3):43-51.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