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红岩参考文献论文

2023-02-23 17:4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红岩参考文献论文

写作思路:确立中心,围绕选材,确定重点,安排详略,选材时要注意紧紧围绕文章的中心思想,选择真实可信、新鲜有趣的材料,以使文章中心思想鲜明、深刻地表现出来,具体如下:

《红岩》着力于塑造英雄群像。江姐、许云峰、成岗、齐晓轩、华子良、老大哥、老袁、丁长发、刘思扬、龙光华、余新江、双枪老太婆......个个都以独具的光彩,活跃于作品之中,使小说成为一部当代文学中少见的光辉灿烂的无产阶级英雄谱。

《红岩》中的英雄人物,职业不同,经历各异,但他们都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在敌人面前,他们横眉冷对,大义凛然,不屈不挠;一旦革命需要,他们都能舍生取义,从容献身。

小说不仅展示了英雄们的高贵品质和崇高气节,还成功地刻画了他们不同的性格特征。其他英雄人物,如精警老练的齐晓轩,坚韧不拔的成岗,刻苦磨炼的刘思扬,颇富传奇色彩的双枪老太婆,等等,也都性格鲜明,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红岩》对反面人物的刻画也很成功。它摒弃了那种从概念出发的简单化、漫画化、脸谱化的写法,而是极力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着重从矛盾冲突、人物关系中去解剖他们的灵魂,揭示敌人的反动本质。

特务头子徐鹏飞,凶恶残忍,嗜血成性,“把杀人当作终身职业”。他顽固不化,又阴险狡猾,有一套反革命经验。他认为当特务,不仅要“胆大心狠,机警毒辣”,还要能“抓住对方心理的、生理的、家庭生活的、感情上的各种弱点”,瓦解其意志,达到各个击破的目的。

小说在充分揭露这个敌特“干才”的气焰嚣张、不可一世的同时,还深入他的内心,暴露了他濒临灭亡前的绝望和空虚。从而把这个反动残暴、色厉内荏的敌特头目,刻画得活灵活现。其他反面人物,如叛徒甫志高、看守所长陆清等,也都描绘得相当出色。

帮一下忙,急死了! 论文:《红岩》——写作特色(1500字)

一、典型化的人物描写:《红岩》中介绍了一个典型的对共产党充满了抱怨的叛徒甫志高、一个典型的打入革命阵营内部的特务郑克昌,他们有个共性就是具有成为叛徒、特务的“潜质”。
(一)叛徒甫志高:甫志高开始是一个在党内担任重要职位并负责党内经费运转的重要人物。但是在开设沙坪书店以后,就慢慢的暴露了他的革命性不坚定,不具备一个革命者的敏锐眼光和警觉性,表现在他没调查清楚郑克昌的身份就同意了他加入沙坪书店,导致了沙坪书店被特务查抄。在革命者余新江的眼里,甫志高住的房子是很奢侈的,虽然这是白色恐怖斗争的需要,但也反映了甫志高会享受的叛徒潜质。通过他殷勤地给余新江泡茶,又表现了他叛徒“爱表现的”潜质,特别是喜欢把表现他觉悟性高的话语挂在嘴边,如“同志们到了我这里,要实行共产主义,有福同享”。这种叛徒潜质也表现在他穿着西服帮江姐搬行李的场景中,江姐觉得他是在故意显示他的艰苦作风。在他诱引江姐被捕时,他的叛徒本性完全的暴露了,他一直埋怨共产党:“党给了我什么好处?凭什么要我为你们卖命?哼!一天到晚担惊受怕,还要装出笑脸忍受无尽的批评指责!哪次见面不是斗争,斗争”,[1]可以看出他早已经厌倦了为革命而斗争的生活,背弃了共产党人的信仰,这充分的说明他是个不彻底的革命者,叛变是必然的。
(二)打入革命阵营内部的特务郑克昌:他是一个很会掩饰的特务,开始是装可怜,伪装成受穷但是倾向于革命的青年,骗取了甫志高的信任,打入沙坪书店当义工,导致了作为党的联络站的沙坪书店被暴露。后来又混入关着余新江等进步革命青年的楼七室,他的任务是要接近集中营里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妄想找出狱中党组织。他还鼓动学生挑起狱中斗争,妄想发现监狱中党的活动。但是他“爱表现的”特务潜质再次使他的奸计落空。在他假装受审被打成重伤以后,为了表明他是个有觉悟性的人,虚伪的拒绝革命者的关怀,“‘我不能睡在这里’,他指了指满屋的人,像受了侮辱似地愤然地说‘我穿这么多衣服,同志们却穿着单衣睡在门边,我不能只图自己舒服,让大家在门口受凉’”。他这种特务“爱表现的”潜质,反而暴露了他真实的特务面目。
对革命英雄人物气质的描写,突出了一种注定了要成为革命人物的气质,都具有当代英雄最基本,最普遍性的性格特征,无论面对怎样的生存环境,都被赋予了一种不可战胜的精神品格。
小说描写了大量有关狱中的生活,狱中是一个潮湿、腐臭、严重缺水的环境,吃的是发馊味儿的饭、吃不到菜。除此之外,还要经受严酷的刑罚,还要防着特务的出卖。在这样非人的生存条件下,革命者们仍坚持斗争,不畏惧敌人的折磨,表现出了崇高的革命主义乐观精神和坚定的革命信仰。
首先是对革命党人外在气质形象的描写,如对成岗的刻画:“宽肩、方脸、丰满开阔的前额下,长着一双正直的眼睛”,刻画了革命党人有正气、勇敢的外在气质,而且更能衬托革命者内心的崇高,与“两只鹰似地眼睛,扫视渺无人影的签字门口”的猫头鹰特务的反面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类似的还有对余新江的描写“浓黑的眉下,深嵌着一对直视一切的眼睛,神情分外庄重,比同样年纪的小伙子,显得精干而沉着”。也有通过敌人的视角来刻画革命者的气质,例如特务徐鹏飞再次见到已经隔离关闭两年的许云峰,“比起两年前的许云峰,他像变成了另一个人,虽身体被折磨得衰弱不堪了,但他的两只眼睛仍然炯炯有神,带着一种逼人的威严”。

红岩精神为主题2000字论文

那是一个浮动着桔黄色光影的黄昏,我终于在书房里读完了《红岩》这本书。《红岩》主要记述了解放战争时期,以江姐为代表的一批中共重庆地下党员被捕之后在狱中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的可歌可泣的斗争。从日上三竿到日落西山,我始终稳稳地坐在书桌前,聚精会神地阅读,书中那惊心动魄的事件描写紧紧牵动着我的心。革命者被捕后,敌人用高官厚禄收买他们,他们不为所动,用亲人的性命威胁他们,他们也不为所动,丧心病狂的敌人对他们施以种种酷刑,“竹签刺指,灌辣椒水,火烙电击……” 那情景令人毛骨悚然。然而革命者依然不为所动。我想如果我面对这些,说不定早就妥协了。我曾问妈妈,江姐他们为什么能如此坚贞不屈,视死如归。妈妈说:“因为他们有无私所以无畏的红岩精神。他们有崇高的理想,他们要解放全国的劳苦大众,让他们过上好日子。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不是为自己享受富贵,而是为了人民和下一代人的安宁和幸福。”我想那时的江姐以及无数的革命战士,就是用热血与这红岩精神在编织着他们的中国梦。那时他们向往和平,向往着凭着自己的毅力解放一切备受压迫的人民,所以他们不断斗争,为自己的中国梦奋斗着。
我感叹说,现在能有向他们这样的能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终生的人又有多少? 妈妈说:“我们国家任何时代都有很多舍生取义的志士。比如钱学森﹑邓稼先等科学家,为了新中国变得强大,放弃美国优越的生活环境,历尽磨难回到中国,长期呆在人迹罕至的戈壁滩、大沙漠搞试验,为祖国的国防事业献出了毕生精力乃至生命;被誉为草鞋书记的杨善洲为了改变家乡贫瘠缺水的状况,在退休后放弃在大城市养老的安逸生活,在秃山野岭植树造林,一干就是二十多年,在临终前又把面积达几十平方公里,价值3亿多元人民币的林场无偿献给了国家……
听完妈妈的讲述,我被震憾了。邓稼先,钱学森他们为了祖国不断富强,便在戈壁沙漠扎根,不断研究不断探索,终于在十年内研制出两弹一星。这是他们毕生的理想,他们也一直向着他们的目标进发,最终完成了这个梦想。杨老先生一生植了那么多树 ,最后无偿献给了国家。我觉得这也是他的梦想,为不让土地沙漠化,为保留水资源而不懈奋斗的中国梦。现在想来,世世代代人都在不断延续着中国梦。新一代的我们应该致力于各个领域的发展,使我们国家在各个领域都能走到世界的前端。不说空话大话,脚踏实地做好每件事,我们应该更加努力地学习,为日后实现我们的梦想打牢坚实的基础,比如平时上课积极思考问题,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广泛学习,博览群书,这样才有利于实现中国梦。
每到浮动着橙黄色光影的黄昏,总会不由自主的想起江姐,想起那些为了中国梦不断奋斗的烈士,心中泛起的又是不尽的感叹。

秘书论文的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为了说明研究所借鉴的科学依据的出处,以供读者查阅参考。,秘书专业的参考文献有哪些呢?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秘书论文的参考文献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秘书论文的参考文献(一)
  [1] 徐冰鸥,朱晓民. 口语交际能力的构成及特征[J]. 语文建设. 2006(09)

  [2] 刘伯奎. 语文学科结构的板块缺失[J]. 语文教学通讯. 2006(12)

  [3] 菅舒涵,李海霞. 口语交际教学的历时梳理[J]. 当代教育论坛. 2006(06)

  [4] 杜红梅,李长中. 中美语文教科书口语交际的个案比较[J]. 语文建设. 2006(03)

  [5] 王荣生. 口语交际的课程意识[J]. 语文教学通讯. 2005(26)

  [6] 李明洁. 口语交际课程要教什么?[J]. 语文教学通讯. 2005(26)

  [7] 张淼. 中学语文教材中戏剧作品选文研究[D]. 首都师范大学 2011

  [8] 许文莹. 试论中学语文教育与媒介素养教育的融合[D]. 首都师范大学 2011

  [9] 杨自路. 语文特级教师用写作支持教改和教研经验研究[D]. 首都师范大学 2011

  [10] 肖永花. 初中学生作文心态及教学实验研究[D]. 首都师范大学 2009

  [11] 梁新民. 幼儿师范生文言阅读现状及对策研究[D]. 首都师范大学 2009

  [12] 王海梅. 地方院校文秘专业人才培养对策研究[D]. 山东师范大学 2007

  [13] 王华. 口语交际能力评价策略构想[J]. 语文建设. 2005(09)

  [14] 李明洁. 进入教学的口语交际及其特点[J]. 语文建设. 2005(08)

  [15] 朱圣元. 以操练为策略的《普通话口语交际》教学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 2007
  秘书论文的参考文献(二)
  1. [日本]田中笃子著,《秘书的理论与实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 方晓蓉、方国雄编著,《秘书学》(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3. 葛红岩主编,《新编秘书实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4. 宇正香编著,《秘书理论与实务》,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 黄若茜、陈琼瑶主编,《秘书理论与实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 李玮编著,《优秀文秘的100个细节》,海天出版社2005年版。

  7. 郭玲、尤冬克著,《秘书学导论》,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8. 姬瑞环、卢颖、崔德立编著,《商务文书写作与处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9. 胡鸿杰主编,《办公室事务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0. 胡鸿杰主编,《办公室事务管理案例与实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 葛红岩主编,《秘书与会议组织和服务》,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2.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组编,《秘书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海潮出版社2004年版。

  13. 谭一平编著,《秘书工作案例分析与实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4. 谭一平编著,《现代职业秘书实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5. 杨树森著,《秘书学概论》,安徽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秘书论文的参考文献(三)
  [1] 袁薇. 文秘英语课程设计初探[J]. 职业教育研究. 2006(09)

  [2] 张玉美,赵萌. 英语导课艺术及其应用性研究--以《文秘英语》课程为例[J].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1(06)

  [3] 孙敏. 任务型教学在职业中专文秘英语教学中的实践[J]. 文学教育(中). 2010(05)

  [4] 陈郁. 高职《商务文秘英语》课程实训教学模式的探讨[J]. 中国科技信息. 2011(09)

  [5] 许亮华.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涉外文秘英语学习[J]. 南平师专学报. 2007(03)

  [6] 罗云. 任务型语言教学(TBLT)在《文秘英语》课中的运用[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06)

  [7] 倪玥. 支架式教学模式在文秘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 2009(12)

  [8] 文军. 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与研究领域论[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1(12)

  [9] 张妍. 以岗位任务为目标的文秘英语课程项目改革[J]. 才智. 2011(12)

  [10] 马丽华,刘景. 工作过程导向的《文秘英语》课程校企合作教学探索[J]. 商业文化(下半月). 2011(04)

  [11] 胡信华. 论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文秘英语课程建设--以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探索为例[J]. 疯狂英语(教师版). 2010(02)

  [12] 胡惠芳. 用Authorware设计开发高职高专“文秘英语”课程教学课件[J]. 科技资讯. 2010(12)

  [13] 刘强. WPS理论在高职文秘英语课程中的应用[J].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2011(03)
猜你喜欢:
1. 文秘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2. 文秘论文参考文献

3.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范文

4. office中论文如何引用参考文献

5. 关于文秘专业的论文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