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BBS社区100强”的评选活动中,天涯社区综合排名第一,并获得“最具投资价值第一名”。
7——从1999年3月1日到2006年3月1日,天涯已经走过了七个年头。
110——天涯社区的全球网站排名由2005年初的近400位已经蹿升到110位左右。
600万——天涯已经拥有600万注册用户,数十个主版,数百个副版,并锻造出关天茶舍,舞文弄墨,闲闲书话等一系列在海内外影响力甚大的论坛。}
提起“天涯”,很多人都知道指的是“天涯社区”(www.tianya.cn),每天3000万的访问量,几十万篇新帖文和数百万的新回复,可见这个社区的人气。
为什么天涯让这么多人喜欢?有人说是因为它的简洁,不管是管理上还是形式上,几乎不用看帮助文件就可以上手;有有人说是因为它的人文气质,是一个可以交流的地方,一些知名机构甚至将天涯评为最高端的人文社区、最具人情味的网网络社区;也有人说它总在制造一个又一个话题,“芙蓉姐姐”、“富贵之争”、“卖身救母”,让许多人认识到网络的力量量。关于这个虚拟社区,我们甚至可以说,它已经形成了中文网络中一个独特的“现象”,我们姑且称之为“天涯现象”。
今年3月,天涯社区创立7周年。纵观天涯这7年的发展,我们或许可以发现关于“天涯现象”的一些奥义。
造星梦工厂
重庆西南师大学生陈易怎么也想不到,自己9月中旬在天涯杂谈发表的一篇《卖掉自己救妈妈》的求助帖,会在一个月后演变成为一场惊动国内多家主流媒体的社会事件。蝴蝶翅膀与太平洋风暴的理论,在这起“卖身救母”事件中得以实现。而人们在关注这起事件的同时,也渐渐发觉,网络开始越来越多地成为社会、民生话题的发源地。甚至有人撰文指出,这次轰动全国的网络事件,其实只是天涯社区自导自演的一出闹剧,纯属自我炒作。有此一论也不出奇,因为长久以来,有太多太多网络明星诞生于天涯,天涯社区造星能力之强,超出所有人的想象。
2001年的天涯有过三次造星运动。第一次是上半年西门大官人的出现,他以长篇连载《你说你哪儿都敏感》成为天涯新星;第二次是原“天涯纵横”文青兼愤青雷立刚在2001年5月担任“舞文弄墨”客座版主,依靠大量小说和散文迅速崛起;第三次是下半年心有些乱在舞文贴出其长篇小说《新欢》的头两部,这部小说过于故事化,但在当时创造了天涯点击的奇迹。
2002年,现任舞文弄墨首席斑竹的慕容雪村在天涯社区贴出他的长篇小说处女作《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很快得到网友的追捧,人气极盛,几乎所有论坛都转贴了这部长篇小说,《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很快成为网络文学的经典作品,慕容雪村本人也成为天涯社区一个标志性的人物。《天涯》杂志主编李少君说:“《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作者完全是在一种表达的冲动(这其实是真正的文学创作的原始动力)之下一气呵成的,开始并无寻求公开发表的欲望,也就没有遵循什么标准,所以写得肆无忌惮,将生存的残酷,现实的灰暗、人性的丑恶表露无遗,淋漓尽致。”
2004年初,厦门女教师“竹影青瞳”在天涯社区个人博客里的贴裸照事件“弄瘫了天涯社区”,单日访问量达到150万人次。在天涯社区注册个人博客的很多是文化界、传媒界重量级人物,譬如杨振宁与翁帆忘年恋中的女主角翁帆就在天涯社区开有个人博客,而《经济观察报》刚刚辞世的25岁才女记者符郁在天涯社区的博客更是让人在浏览其才情飞扬的字句里慨叹嘘唏。
到了2005年,诞生于天涯的草根明星更是不胜枚举,流氓燕、芙蓉姐姐,这些人走进天涯时,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ID,而从天涯这个平台走出,她们已经成了名动江湖的网络明星。至于围绕“富贵帖”的讨论和“卖身救母”事件,更是把天涯社区本身也塑造成为了一个明星,央视、凤凰卫视也参与到这些话题的讨论之中,成为影响中国传媒业的事件。
性格决定命运
与其他社区类网站相比,天涯最重要的特质在于她有自己独特的性格。从2000年起,天涯便将“全球华人网上家园”作为远景目标。天涯社区CEO邢明认为,只要基于网络交流,只要大家都使用中文,就不该有任何国界的限制。而网络最终是为人服务,对每一个个体来说,最安全最可信赖的归宿莫过于温暖惬意的家园。2006年,从微软到google,越来越多的顶级网站开始推销他们的网上安家计划,而天涯提出这一概念,却比他们早了6年。
天涯从创建开始其自身的定位就是人文情感,其下版块“关天茶舍”在思想文化界影响极大。中国互联网络年鉴(2002)上对其有如此描述:“关天茶舍的文章以思想性和学术性见长,由于人气旺,讨论的氛围也不错。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来这里的网友不乏国内著名的作家、学者,他们有些匿名参与讨论,有些就直接真名现身,这无形之中增强了论坛的影响力。”曾经一段时间,《南方周末》每周推出的“板砖爬行榜”上,关天茶舍更是独领风骚,每期至少有两条言论被选入其中,从此奠定了它在中文思想类论坛中的领军地位。
与传统媒体互动
据一项调查显示,31.2%的天涯网友,是在媒体或其他网站看到关于天涯的消息后慕名而来。
2000年4月,当时还默默无闻的天涯社区,与同在海南的国内著名人文思想类杂志《天涯》签约合作。合作内容一方面是在从未承接过任何商业广告的《天涯》杂志上刊登为期一年的天涯社区形象广告,另一方面是双方在天涯社区内共同开办以《天涯》杂志相关资源整合的人文思想类论坛“天涯纵横”。这次合作一举奠定了天涯社区“以人文思想为核心”的定位,借助《天涯》杂志在思想学术领域的号召力,向高端人群做了一次天涯社区品牌的成功诠释,吸引了一大批知名学者、专家的关注。也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天涯纵横、关天茶舍这些思想学术类板块开始得到《南方周末》等主流媒体的关注,一度“板砖排行榜”上甚至出现过5条帖子里3条来自天涯的盛况,很多南方报业的同仁,也都开始混迹天涯。天涯社区在传媒圈获得了良好口碑。
天涯与另外一些文学论坛不同之处在于,这里有一大群并不写作而喜欢阅读的人。素来,文人相轻,一个人只要自己从事写作,他(她)就会很自然地陷入一个不再阅读其他写作者文字的怪圈中。很多文学网站,到了2001年,已经出现作者比读者还多的困境,惟有天涯有一大群好事者和阅读者,他们的存在是天涯具备“造星功能”的根本原因。天涯社区里面还有不少知名学者和网络写手,如:老冷、王怡、陈村、古清生、宁财神、慕容雪村、风吹佩兰、步非烟等等,不少知名人士都在天涯社区担任过版主。由于他们的影响力,天涯吸引来了更多的人。
天涯十大名人
慕容雪村
“舞文弄墨”特邀斑竹
2002年《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一文在天涯的“舞文弄墨”贴出之后,风行网络万千论坛,成为时尚网络一族必读之文。他也成为“舞文弄墨”中第一个出版小说的人。
王怡
民主宪政主义者
《公共权力:人尽可夫?》等文的发表引起众多网友跟帖,影响极大,独立的思想立场令人叹服。在“关天茶舍”任斑竹时开启了“王怡时代”。
十年砍柴
法制日报记者李勇的ID。
2004年在关天茶舍发表《闲看水浒》系列,后出书,成为当年的热门图书。
宁财神
天涯第一代网友,杂谈起家,撰稿人。职业编剧,颠覆传统武侠观念的《武林外传》曾在央视八套热播。
流氓燕
曾被人评为2005年度中国网络界的五朵金花之一,出名方式也是剑走偏锋。她在“天涯真我”版发自己的裸照,此举不仅开网络论坛公开贴裸照之先河,流氓燕同样也成为公开贴裸照第一人。
老冷
北京大学教师,历史学博士,“关天茶舍”首任斑竹,将其定位于学术讨论,开创了“关天茶舍”的“老冷时代”。
北纬67度3分
江湖人称“周公子”,05年8月与一位来自上海的“易烨卿”MM关于贵族的争论引出一场轰轰烈烈的网络大戏。关于此事的激辩,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群体互动,至今余波不息。
莲蓬
“莲蓬鬼话”版首席斑竹,其ID亦成为该版块的定语。在其打理下,“鬼话”汇集了一大批玄幻、武侠写手。
陈墨
摄影爱好者,在天涯发表无数人体摄影等作品,曾任“天涯真我”斑竹。芙蓉姐姐、流氓燕事件都与之有关。
李寒秋
民间思想者,“国际观察”斑竹。其文章脱离日常生活的柴米油盐,而将目光聚焦在政治斗争、国际风云等等重大问题,视野之大,关注之广,令人为之惊叹。
“个人媒体时代”即将到来
古人说,功夫在诗外。真正的文坛高手,其实在文坛之外。在记者面前的天涯社区总编辑宋铮,看起来就应该属于这样一类的人物。作为几年内先后两次担任天涯社区站长的他,在上世纪90年代末触网前的工作居然是一位轮胎工程师——尽管如此,在天涯社区的发展历程中,他却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对于这一新型“媒体”,他的理解也与常人不同——
新浪的人气网易的概念天涯的气质
记:当初是出于一个什么样的目的创建了天涯?在很多人眼里,天涯其实就是一个网络论坛。但是你们却称为“天涯虚拟社区”。为什么会想到用这个概念?和论坛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宋:1998年,当时还是海南公网总经理的中大中文系87级毕业生邢明,看到和讯的股票论坛人气非常旺,酷爱炒股的他就萌生了自己也搞一个股票论坛的想法。于是他找到了海南武警边防站的技术警官王建科(现任天涯社区技术总监,网名卓锐),请他写一套论坛程序。天涯论坛推出之时,正值四通利方改版为新浪网,由于新浪自身战略调整,一些原本混迹于四通利方的老网友纷纷出走,其中一部分就来到了天涯。这些人是中文网络第一代精英人群,大都来自社科院、新华社等处,其中包括当时已经靠写鬼故事成名的网络写手宁财神。
1998年底,网易率先在国内推出网络社区概念,一向对互联网非常敏感的邢明立刻意识到这会是一个机会。与传统BBS最大的不同是,除了有论坛,还有一些在线交流、用户积分以及一些游戏性质的小程序。1999年3月1日,天涯虚拟社区正式挂牌营业。除了保留原有的三个论坛外,还开办了情感天地、艺文漫笔(后改名为舞文弄墨)等栏目。
应该会满意吧!
考试论坛:大量的资格认证考试资讯及考试技巧
IT认证考试资源网:大量IT认证考试题库
中国大学生网:题库模拟题以及论文
中国考试网: 网络各种考试资源
中国学习考试网: 网络各种考试资源
中国考研网:想考研究生来看看吧,大量免费资源
考研网:也是考研的网站,大量免费资源
中国自考网:自学考试相关资源
人才招聘
前程无忧:中国三大人才网之一——非常好
中华英才网:中国三大人才网之——里面论坛不错
中智人才网:关于高智力开发招聘网站
中国人才指南网: 国内最好的求职指南网站
博天人才网: 广东地区最好的求职网站
高校毕业求职中心: 毕业生就业好去处
求职简历网: 提供最丰富的简历资源
外语学习
英语角:网络中英语聊天的好地方
择校学习网:出国学习外语咨询等
163考试网:要过CET的朋友要去看看,还有听力资料啊
英语之声:网上学习英语的好地方
英语考试网: 包含大量的英语考试试题
英语作文网: 包含大量的英语作文范文
疯狂英语俱乐部:想了解疯狂英语吗?
在线英语杂志:不错的地方,网络中提高自己的阅读量
文学类
潇湘书院:
榕树下:
红袖添香:
黄金书屋:
校园文学网:
范文网:
论文资源 、
大学生论文网:lw.chinaue.com网上论文的图书馆
大学生免费论文网:免费提供各专业学科论文,各本科毕业论文
管理论文大全: 论文下载大量免费资源
大学生毕业论文网:大学生的毕业论文学习园地
论文快车网:各专业论文下载
找论文网: 提供大量免费专业毕业论文下载
英语论文网: 包含大量的英语论文
社区论坛博客类
中国人:大学生通用的校友录
我的大学网:网络中的大学校园
天涯社区:main.tianya.cn最大的社区网络
博客中国:用户最多,时间最久的博客网络
西祠胡同:各类论坛提供言论和思想的自由空间,提供交友、休闲的场所
介绍给大学新生的五大流行网站
大众点评网(www.netwww.dianping.com)
这里网聚了吃的力量,民以食为天,想吃?那必先去大众点评网寻找各地的美食佳肴,然后一尝为快啦。
豆瓣网(www.douban.com)
读书、看电影、听音乐是年轻人必做的三件事。在豆瓣网中,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对一本书或者电影等作品发表自己的评论。豆瓣不针对任何特定的人群,力图包纳百味。豆瓣帮助你通过你喜爱的东西找到志同道合者,然后通过他们找到更多的好东西。
21天(www.21days.com)
吃过了,也玩过了,当然要为自己的理想奋斗了,没有理想,同咸鱼有什么区别!21天汇集了大批为理想奋斗的人,在这里,你一定能找到和自己志同道合的战友。
校内网(www.xiaonei.com/)
这里是专属于大学生的互动空间,通过校内网你可以:展示自己,了解周围的同学;和朋友们分享照片;评价上过的课,认识选同一门课的人;分享喜欢的音乐、电影、书籍,结识兴趣相投的朋友。
倍健营养网(www.by-health.com)
靓丽的青春怎么能够没有健康的身体,出门在外怎么能够不注意饮食的营养,经常来这里逛逛吧,给自己的生活多点健康,多点营养。
这五大网站汇集了我们年轻人生活最重要的五大需求,可谓生活法宝。如果你连一个网站都没体验过,你也太落伍了吧。
大学重要证书排名和大学生应当常去的十大网
NO.1:英语证书
NO.2:计算机证书
NO.3:学校证书
NO.4:第二外语证书
NO.5:财务类证书
NO.6:专业资格证书
NO.7:兼职实习证明
NO.8:发表论文、专利证书
NO.9:竞赛获奖证书
NO.10:毕业证、学位证、第二学位
根据中国大学生的现在状况和精神需要,提升全面素质,望多去下列网站:
一:开复学生网
google中国总裁为中国学生做的
二: 校园活动门户
xiaoyuanhuodong.com
在校园里你可能还不知道居然有个网站可以专门提供活动赞助!
三:仲一互助游网
没钱也能周游中国!
四:大学生恋爱网
中国校友通,大学生恋爱空间
五:教育学习资源搜索门户--搜教网
考研,英语,it学习资源一网打尽
六:互助求职网
如果你想去异地求职(或旅游),如果你想结交异地朋友并获得帮助,你一定要经常上这个
论坛
七:中华英才网
就业招聘好地方
八:土豆网
每个人都是生活的导演
九:捐献时间
捐献时间 分享快乐
十:普特英语
增强英语听说的一个绝好地方
下面三个是有网友推荐的(补充)
十一: 小木虫( )
推荐理由:里边有不少学术科研用得到的资料,且全部为免费的。
十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推荐理由:堪称中国科学研究的风向标。
十三: 台湾博硕士论文网( )
推荐理由:有近10万的博士、硕士毕业论文全文可以下载;当然,下载的前提是你得搞到一个台湾身份证号来注册一个帐号。
十四: 中国学术会议在线( )
推荐理由:大量学术会议征文信息,有的被三大检索收录。
十五: 华军软件园( )
推荐理由:下载的软件基本能用。
十六: 研学论坛( http://bbs.matwav.com/)
十七: 网上读书园地( )
十八: 零点花园( )
十九: 博研联盟( )
二十: 阿果论坛()
二十一: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
二十二: 人大经济论坛( )
推荐理由:经济学资源下载、学习交流的网站。
二十三: 丁香园( )
推荐理由:医学、药学、生命科学专业论坛。
二十四:中国生命科学论坛( )推荐理由:医学、药学、生命科学专业论坛。
二十五: (普法网:司法部官网)
二十六: (喜欢科比吗,喜欢他就得喜欢洛杉矶)
二十七: (学听力,学地道英语)
空间日志拷贝过来的,再给你邮箱发一份吧
激光编码越复杂越好是对的
激光编码器特点是体积小、精密、用途广泛、寿命长。主要适应于机械设备、机床、电机反馈系统以及测量和控制设备等。
根据检测原理,编码器可分为光学式、磁式、感应式和电容式。根据其刻度方法及信号输出形式,可分为增量式、绝对式以及混合式三种。
我的律师梦
一、Why I want to be a lawyer?
首先,我想当律师的理想来源于从小对正义的追求?那么,什么是正义呢?正义是一种古老的观念,正如查士丁尼在他钦定的《法学阶梯》里指出的:"正义是给每个人以应有权利的这种坚定而恒久的愿望。"罗马法则指出:"法律是善良公正的艺术。""法学是关于神和人的事物的知识,是关于正义和非正义的科学。"(1)律师这门职业是以实现正义为职业价值取向的,日本《律师法》第一条即开宗明义规定:"律师以拥护基本人权、实现社会正义为使命。律师必须根据上述使命,诚实的履行职责,为维护社会秩序以及改善法律制度而努力。(2)"律师是以其专业知识向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自由职业者。当市场和社会主体,无论是个人、法人组织乃至政府机构,遭遇法律问题时,律师凭借其掌握的法律知识,受过的法律训练,形成的法律思维和恪守的职业伦理,能够在如一盘散沙的事实中梳理出清晰的法律逻辑,迅速的提出问题的法律解决方案,通过辩论和出具法律意见,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3)。可见,律师的执业过程,也就是实现正义的过程。如果没有律师,当事人将独力面对强势的公诉人和如狼似虎的警察,堆积如山的案卷,浩如烟海的案例,晦涩难懂的法律条文,个人的权利也就岌岌可危了,法律的正义又何从谈起呢?
其次,律师是一门非常吸引人的职业。律师的工作很有挑战性,对个人的能力要求很高,成为一个优秀的律师,无疑是自身发展、自我实现的标志。律师律师是社会中的精英,有很高的地位和声望。多数美国总统接受过不同程度的法律训练。据统计,在美国历史第一个百年中,大约有三分之二的参议员,一般以上的众议员和超过一半的州长是律师出身。美国宪法的制定者中,几乎三分之二是法律职业者,宣扬"人人生而平等"的《独立宣言》即出自时任律师的Tomas.Jaferson之手,而在《独立宣言》上签字的26人中,有25个是律师。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托克维尔在他的《论美国的民主》中指出:"在美国……律师构成了最高政治阶层和社会中素养最高的部分……如果有人问我谁是美国的贵族,我会毫不犹豫的回答:决不是那些没有共同纽带的富人,而是法官和律师。"在法治社会中,律师是个人权利的卫士,法治的捍卫者和社会的平衡器。当然还有与律师的能力和社会地位、声望相称的优厚收入(4)。律师是高收入行业之一。成功的律师意味着中产阶级,名车和豪宅。
二、The making of a lawyer
一个优秀的律师,首先应该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这是一个律师必备的、最基本、最明显的素质。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口头表达又分为辨和论,辨体现在和公诉人或对方律师在法庭辩论上的唇枪舌剑、口若悬河和雄辩滔滔中;论则体现在案情陈述和总结陈词之类的长篇大论中,能侃侃而谈,娓娓道来,有条有理,声情并茂,在关键时刻打动陪审团和法官。书面表达能力同样重要,在实务中律师要起草各种法律文书:精妙的诉讼请求,跌宕起伏的法律意见书,丝丝入扣和层层紧逼的代理词。书面文件如果没有恰当的表达方式,就会影响当事人的合法权利的实现。其次要具备优秀的法律专业素养。包括法学教育积累的基础法学理论知识,法律专业训练中形成的对法律原则法律条文的精确把握和合理运用,更重要的是在长期的法律文化熏陶下养成律师的思维方式。正如一位美国法学家所说:"Think like lawyers."究竟什么是律师的思考呢?律师应该是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呢?律师的思考应该有这么几个特点:律师的思考应该是严谨的、多元的、敏锐的、创造的(5)。只有专业知识是不足以成为一个成功律师的。在市场多元化、分工专业化、发展迅速的现代社会,法律服务的分工也越来越细,每个律师的业务都涉及一个具体的产业领域,如果不具备改产业领域的一些基本知识,是不可能开展业务的。有些领域对专业性、技术性的知识要求非常高,如海商、证券、保险、税务、外贸、知识产权等。一个优秀的律师,必然是恪守职业伦理的律师。其中最重要的是保持独立性。律师是向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自由职业者,是以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的中介者的身份来提供服务的,从国家与社会相互和谐共处的角度来看,这种中介服务显得尤其重要,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国家和社会在政治上的紧张关系无所不在,律师的法律服务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一方当事人(尤其是弱势一方当事人)采取法律手段解决问题,而不是选择过激的甚至是两败俱伤的暴力手段。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律师是社会的缓冲器和平衡器。律师所具备的这个重要作用使得律师的独立性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律师必须在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之间保持独立,避免迁就任何一方的特殊利益,激化社会矛盾,以此维护社会的稳定,实现最大的社会正义。律师独立有三种类型:1、社团的自我管理。律师阶层享有自治的权利。律师协会可以自主的管理其自身的事务而不受外来干预。2、控制工作条件。律师自主决定代理哪个当事人和何种案件,怎样在当事人与其他事务之间分配时间,为了胜诉采取何种战略战术等等。3、政治独立。即在国家和当事人之间保持独立。独立于国家,即一种自由辩护观念。是指律师为个人权利辩护时,律师必须维护当事人的利益,而不受外界干涉,尤其是不受国家官员的干涉。自由辩护观念主张,法律应当允许律师特别是刑事辩护律师,为当事人的利益辩护。事实上,律师应当享有像一个封建男爵那样的封建权力中心。他们既不依附于执政官也不附属于法官,在某些方面,律师比公诉人或警察享有更广泛的权利。他们被希望甚至被鼓励利用法律的每一个漏洞,利用对手策略上的每一个错误和疏忽,以及利用对法律或事实的每一个解释为当事人辩护。这种制度的导向是,维系保护权利程序的完整性比定罪或执行实体法更为重要。"不应该担心政府政策的实现会受到阻碍而不为当事人争取利益。(6)"律师作为一个独立的阶层,既不能依附于强大的国家机器欺压孤立无援的个人,也不能为了自身的私利而甘愿成为当事人的附庸,甚至站在公共利益的对立面。律师应当独立于市民社会中的各种特殊利益,包括应当独力于他们的当事人的利益。当事人总是盲目而富于侥幸心理,一味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不会考虑他所追求的利益是否合法,是否符合公共利益。因此。律师应当与当事人保持一种谨小慎微的独立关系,即与当事人的目的保持一定的职业距离,不要与当事人有感情联系,不要轻信他们陈述得每一件事,不要把他们的臆断当成诉由--否则,律师就会丧失客观的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这一原则部分的是为了维护律师辩护的效果。如果律师与一方当事人的利益过分的保持一致,那么,他们在别的案件中为情况相反的当事人辩护时就不可信了。但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这一原则揭示了这样一种观念,尽管律师提供的服务是有偿的,但他们的人格和信仰则不然(7)。当事人用金钱换来的忠诚是有限的,因为律师职业人格中还有为公共事业作出贡献的成分。一个律师为当事人的利益辩护时,他是为自己追求正义的信仰而辩护,佣金只是一种副产品,律师也就不应该为了得到报酬而不择手段的实现当事人的利益。只有这样,才能维护律师的形象、社会地位和声誉。律师还应该懂得妥协。法律本身就是妥协的产物,运用法律为当事人提供的律师当然要掌握妥协的艺术。一个好律师还要有出色的交流沟通技巧。律师要跟各种人打交道,要处理各种事情和关系,没有过人的沟通方法就无法协调各种关系,把业务做好。
我的律师梦
作者: dreamor 出处:天涯社区 日期:2004-10-16 09:44:02
一、Why I want to be a lawyer?
首先,我想当律师的理想来源于从小对正义的追求?那么,什么是正义呢?正义是一种古老的观念,正如查士丁尼在他钦定的《法学阶梯》里指出的:"正义是给每个人以应有权利的这种坚定而恒久的愿望。"罗马法则指出:"法律是善良公正的艺术。""法学是关于神和人的事物的知识,是关于正义和非正义的科学。"(1)律师这门职业是以实现正义为职业价值取向的,日本《律师法》第一条即开宗明义规定:"律师以拥护基本人权、实现社会正义为使命。律师必须根据上述使命,诚实的履行职责,为维护社会秩序以及改善法律制度而努力。(2)"律师是以其专业知识向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自由职业者。当市场和社会主体,无论是个人、法人组织乃至政府机构,遭遇法律问题时,律师凭借其掌握的法律知识,受过的法律训练,形成的法律思维和恪守的职业伦理,能够在如一盘散沙的事实中梳理出清晰的法律逻辑,迅速的提出问题的法律解决方案,通过辩论和出具法律意见,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3)。可见,律师的执业过程,也就是实现正义的过程。如果没有律师,当事人将独力面对强势的公诉人和如狼似虎的警察,堆积如山的案卷,浩如烟海的案例,晦涩难懂的法律条文,个人的权利也就岌岌可危了,法律的正义又何从谈起呢?
其次,律师是一门非常吸引人的职业。律师的工作很有挑战性,对个人的能力要求很高,成为一个优秀的律师,无疑是自身发展、自我实现的标志。律师律师是社会中的精英,有很高的地位和声望。多数美国总统接受过不同程度的法律训练。据统计,在美国历史第一个百年中,大约有三分之二的参议员,一般以上的众议员和超过一半的州长是律师出身。美国宪法的制定者中,几乎三分之二是法律职业者,宣扬"人人生而平等"的《独立宣言》即出自时任律师的Tomas.Jaferson之手,而在《独立宣言》上签字的26人中,有25个是律师。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托克维尔在他的《论美国的民主》中指出:"在美国……律师构成了最高政治阶层和社会中素养最高的部分……如果有人问我谁是美国的贵族,我会毫不犹豫的回答:决不是那些没有共同纽带的富人,而是法官和律师。"在法治社会中,律师是个人权利的卫士,法治的捍卫者和社会的平衡器。当然还有与律师的能力和社会地位、声望相称的优厚收入(4)。律师是高收入行业之一。成功的律师意味着中产阶级,名车和豪宅。
二、The making of a lawyer
一个优秀的律师,首先应该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这是一个律师必备的、最基本、最明显的素质。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口头表达又分为辨和论,辨体现在和公诉人或对方律师在法庭辩论上的唇枪舌剑、口若悬河和雄辩滔滔中;论则体现在案情陈述和总结陈词之类的长篇大论中,能侃侃而谈,娓娓道来,有条有理,声情并茂,在关键时刻打动陪审团和法官。书面表达能力同样重要,在实务中律师要起草各种法律文书:精妙的诉讼请求,跌宕起伏的法律意见书,丝丝入扣和层层紧逼的代理词。书面文件如果没有恰当的表达方式,就会影响当事人的合法权利的实现。其次要具备优秀的法律专业素养。包括法学教育积累的基础法学理论知识,法律专业训练中形成的对法律原则法律条文的精确把握和合理运用,更重要的是在长期的法律文化熏陶下养成律师的思维方式。正如一位美国法学家所说:"Think like lawyers."究竟什么是律师的思考呢?律师应该是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呢?律师的思考应该有这么几个特点:律师的思考应该是严谨的、多元的、敏锐的、创造的(5)。只有专业知识是不足以成为一个成功律师的。在市场多元化、分工专业化、发展迅速的现代社会,法律服务的分工也越来越细,每个律师的业务都涉及一个具体的产业领域,如果不具备改产业领域的一些基本知识,是不可能开展业务的。有些领域对专业性、技术性的知识要求非常高,如海商、证券、保险、税务、外贸、知识产权等。一个优秀的律师,必然是恪守职业伦理的律师。其中最重要的是保持独立性。律师是向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自由职业者,是以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的中介者的身份来提供服务的,从国家与社会相互和谐共处的角度来看,这种中介服务显得尤其重要,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国家和社会在政治上的紧张关系无所不在,律师的法律服务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一方当事人(尤其是弱势一方当事人)采取法律手段解决问题,而不是选择过激的甚至是两败俱伤的暴力手段。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律师是社会的缓冲器和平衡器。律师所具备的这个重要作用使得律师的独立性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律师必须在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之间保持独立,避免迁就任何一方的特殊利益,激化社会矛盾,以此维护社会的稳定,实现最大的社会正义。律师独立有三种类型:1、社团的自我管理。律师阶层享有自治的权利。律师协会可以自主的管理其自身的事务而不受外来干预。2、控制工作条件。律师自主决定代理哪个当事人和何种案件,怎样在当事人与其他事务之间分配时间,为了胜诉采取何种战略战术等等。3、政治独立。即在国家和当事人之间保持独立。独立于国家,即一种自由辩护观念。是指律师为个人权利辩护时,律师必须维护当事人的利益,而不受外界干涉,尤其是不受国家官员的干涉。自由辩护观念主张,法律应当允许律师特别是刑事辩护律师,为当事人的利益辩护。事实上,律师应当享有像一个封建男爵那样的封建权力中心。他们既不依附于执政官也不附属于法官,在某些方面,律师比公诉人或警察享有更广泛的权利。他们被希望甚至被鼓励利用法律的每一个漏洞,利用对手策略上的每一个错误和疏忽,以及利用对法律或事实的每一个解释为当事人辩护。这种制度的导向是,维系保护权利程序的完整性比定罪或执行实体法更为重要。"不应该担心政府政策的实现会受到阻碍而不为当事人争取利益。(6)"律师作为一个独立的阶层,既不能依附于强大的国家机器欺压孤立无援的个人,也不能为了自身的私利而甘愿成为当事人的附庸,甚至站在公共利益的对立面。律师应当独立于市民社会中的各种特殊利益,包括应当独力于他们的当事人的利益。当事人总是盲目而富于侥幸心理,一味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不会考虑他所追求的利益是否合法,是否符合公共利益。因此。律师应当与当事人保持一种谨小慎微的独立关系,即与当事人的目的保持一定的职业距离,不要与当事人有感情联系,不要轻信他们陈述得每一件事,不要把他们的臆断当成诉由--否则,律师就会丧失客观的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这一原则部分的是为了维护律师辩护的效果。如果律师与一方当事人的利益过分的保持一致,那么,他们在别的案件中为情况相反的当事人辩护时就不可信了。但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这一原则揭示了这样一种观念,尽管律师提供的服务是有偿的,但他们的人格和信仰则不然(7)。当事人用金钱换来的忠诚是有限的,因为律师职业人格中还有为公共事业作出贡献的成分。一个律师为当事人的利益辩护时,他是为自己追求正义的信仰而辩护,佣金只是一种副产品,律师也就不应该为了得到报酬而不择手段的实现当事人的利益。只有这样,才能维护律师的形象、社会地位和声誉。律师还应该懂得妥协。法律本身就是妥协的产物,运用法律为当事人提供的律师当然要掌握妥协的艺术。一个好律师还要有出色的交流沟通技巧。律师要跟各种人打交道,要处理各种事情和关系,没有过人的沟通方法就无法协调各种关系,把业务做好。
讲《红楼梦》的主题思想,我觉得首先应搞清楚一个,就是什么叫主题思想。那么探讨一部作品的主题思想呢,我觉得大概是有这么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呢,就是说这部作品这部小说,它写了什么内容。第二个层次,就是说作家写这部书的时候,他的创作动机是什么?他为什么要写这个书?那么第三个层次,后来的人对这部书是怎么样看的,大概比较麻烦的就是最后一步。因为鲁迅先生讲过这样一段话,可能大家知道,就是讲到《红楼梦》的时候,他就说,说《红楼梦》的名义就是很多,因为读者的眼光不一样,所以就认为《红楼梦》的思想呢,也有冲突。比如说“经学家看见义,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的是排满,流言家看的是宫闱秘事”。实际上一部作品的主题思想,由于读者的思想感情和他的立场角度不一样,那么就会有不同的看法,所以我觉得看《红楼梦》也是这样,首先我们就说还是应该肯定《红楼梦》是有主体思想的。大概最早的没有《红楼梦》的主题思想,当时没有这样一个概念,就是认为《红楼梦》它写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呢?是谁呢?就是脂砚斋,这个大家都知道,当然脂砚斋是谁,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看法不一样。 那么当时脂砚斋他讲到说《红楼梦》描写的什么呢,大家可以看到《红楼梦》的第一回脂砚斋有个批,这个批语是写在第一回,写了一个 “绛珠仙草,神瑛侍者”的故事。那么写了以后,脂砚斋这儿有个批,他就说作者是要借这个故事来写他心里面的积郁,积郁就是悲愁和苦闷。那么曹雪芹通过《红楼梦》要把他自己心里边的悲痛的一些事情讲出来。这是比较早的,那么下来就是评点派,评点派代表人物是两个,一个大家也看到的就是所谓的护花主人,就是王希廉。那么王希廉他在评批里边有这么一句话,意思是说曹雪芹为什么要写《红楼梦》,就是感叹家世的盛衰。这是评点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还有一个叫做张新之,就是太平闲人,那么他认为《红楼梦》的主题思想是讽刺家庭教育的失败。那么后来就是索隐派,索隐派它重要的兴趣是考察《红楼梦》它的本质是什么,这个大家也知道,最流行的一个就是认为《红楼梦》里边写的是顺治皇帝和董小宛的故事,顺治皇帝就是贾宝玉,董小宛就是林黛玉,写他们两个的故事。这是说他写这样一个故事,索隐派里头其实最有代表性的呢,那么就是蔡元培先生,蔡元培认为《红楼梦》是政治小说,那么就说里头写的女子就是汉人,男子就是满人。所以他认为《红楼梦》主要是要批判满清王朝的,那么下来就是考证派,考证派认为《红楼梦》就是曹雪芹的自传,写他自己的家世的,当然解放以后,那么又有一些新的一些意见。 《红楼梦》大家是非常喜欢的,很有兴趣了,其实关于《红楼梦》的研究,刚才张先生所叙述的那个情况,这之间这几种流派,事实上是一直贯穿下来的。但是有一些是并行的,但是有一些呢,它是有所侧重的,比如说1921年胡适发表了《〈红楼梦〉考证》以后,那么好像考证派比较的占上风,为主体,为主线。但是其实这个时候的小说的评点派和索隐派都还存在的,所以它这几种是互相交错在一起的,而这里面每一派的里面其实情况也不一样的。我们常常讲,比如考证派吧,往往说是胡适先生是开山者,而且往往也把俞平伯先生提到这里面来,但是事实上呢,现在有人就指出,胡适的《红楼梦》考证和余平伯的《〈红楼梦〉考证》是不一样的,胡适先生对于《红楼梦》的考证,他更着重于史学的,就是说把《红楼梦》的作者,《红楼梦》的版本,放在一定的历史时期里面去考证,通过历史,通过史料来对它进行考证,当然这方面胡先生取得很大的成就了,而俞平伯先生的《〈红楼梦〉辩》或者《〈红楼梦〉研究》这个著作为代表的。他的考证呢,更着重于对于《红楼梦》作品本身,所以有人称做这是文学的考证,那么文学的考证呢,事实上跟后来兴起的小说批评,其实它这里边有很多是相融的,文学的考证和小说的批评它是相融的,所以这里边的关系很有意思的,仔细来分辨的话,有很多值得思考的。 《红楼梦》之所以形成为一门学问、专学,并不仅仅它有谜,首先是《红楼梦》本身所具备的文学艺术魅力,吸引了大家,大家关心《红楼梦》了,才去关心它的谜。像我无名无姓,大家不知道,我失踪了、死了、活了,大家不会关心。因为《红楼梦》有这个魅力吸引着大家,所以说大家才要去关心《红楼梦》,也关心《红楼梦》的谜。那么考证越多,发现的史料越多,那么解决不了的问题也就越多,出现许许多多的矛盾的地方。曹雪芹活了四十岁也罢,活了五十岁也罢,咱们知道他的都只是些零零星星、点点滴滴的东西。所以好多是解不开的谜,《红楼梦》又是一部未完的作品,它也有许多解不开的谜,正因为它有魅力,大家要去解这个谜,越解谜越多,越有吸引力。第二个就是说许许多多的大学者,都加入红学研究队伍中来,不是说能搞《红楼梦》就能成为大学者,而是他本身有深厚的文学功底、文学修养,他才有《红楼梦》的研究。历史上熟悉的人物像蔡元培先生,胡适之先生、俞平伯先生,到后来的周汝昌先生,冯其庸先生,李希凡先生等等,甚至于说咱们政治领袖的参与,更把这个红学热潮给掀起来,这个形成一个什么呢,更重要的是一个群众基础,就是说有许许多多《红楼梦》爱好者在,爱好《红楼梦》不是别人能煽呼起来的,我在这儿推销一个产品,我做什么广告,而是《红楼梦》本身具备这样的魅力,为广大的读者所认同,所喜好,所以说红学的形成不是单方面的,原因也不是单一的。 那么索隐派它作为另一个历史流派,怎么说呢,概念是怎么说的,索隐就是因为第一,《红楼梦》有许多谜,曹雪芹有许多谜,《红楼梦》有这么大的艺术魅力,那么有许多人,就是说作者在前面有一个误导就是说“将真事隐去,用假语村言,敷衍出一段故事来,这种情况下,有好多人,就要去索隐《红楼梦》背后隐去的真事到底是什么,然后就出现了种种说法。 最早可能是乾隆54年出现了“张侯家世说”,就是周春在《阅〈红楼梦〉随笔》里边提出来的,张侯大家比较熟悉,就是看过金庸的小说《鹿鼎记》里边的有一个张勇,历史上实有其人,当时在平“三藩”之乱的时候,他立过战功。那么往后,实际上最早前面还有一个是纳兰明珠家世说,纳兰明珠大家看二月河的小说也都知道,就写了他的家史,有的时候是明珠,有的时候是他的儿子纳兰性德。那么还有一说,前一段《宰相刘罗锅》放得很火,说是和珅家世说,等等,实际上说它隐去的真事,也就是《红楼梦》的主题是什么。 所以说,它索解背后隐去的真事,恰恰是中国人传统的习惯上文史不分的概念所造成的,就是说小说起源于什么,起源于什么时代,现在学术界是有争论的,像张老师、段老师他们专门搞小说史,都知道这个,有的说起源于史,有的说起源于神话等等,有说是起源于先秦散文。但是呢,看看那个都是翔实的,它真正成熟是从唐传奇开始,小说开始成熟起来的。但是呢,中国古代也就是说把小说叫做野史,就是说它是补正史之不足,所以文史不分家的观念,造成了中国人一种观念,就是说小说是来源于历史,它是写了一段真实的历史,而不是文人在那儿编造的故事,当然编造故事有的是虚空架构,有的是按照生活的真实,来艺术地升华,来写成的小说,那么就形成了这一流派。 还有一个咱们传统的汉人解经,就是分为古今两大学派,就是今文学家和古文学家。古文学家是依据版本,依据事实来考证这个书的真伪,这一段文字的是非真假,那么今文学家的,当时新文学家都是一帮“中央委员”一级的政治家,他要求的是文艺为政治服务,他所以解诗经的时候,就枉加阐释,那么这种传统继承下来到宋代这个时候,王安石他们搞变革的时候呢,解经的时候,都是随意而为。我怎么阐释这个,甚至我可以说,一直发展到咱们建国以后,1949年以后,对《红楼梦》的阐释都有他们共同的性质,就是说我随意而解《红楼梦》。文学艺术研究创作,要为政治服务,为工农兵服务,有这样的要求,那么阐释必然是歪的。那么实际上说到考证派,考证派推翻了索隐派的妄言,他注重事实,他从古文学家那儿流变来的,可是当胡适这一派,就是新红学派,把曹家和《红楼梦》里面的甄贾两府等同起来的时候,他也犯了同样的错误,只不过是说蔡元培他们这一派,索隐的是明珠家世,什么康熙朝的政治小说等等,他索隐的是曹雪芹的家世,根本的区别在于混同了文学与生活的界限,混同了文学与历史的界限,《红楼梦》就是一部小说。 关于王国维的哲学思想我研究的不太多,他写过一篇就叫做《〈红楼梦〉评论》。那么这一篇文章呢,在当时还是比较重要的,因为他是不同于评点派、索隐派的观点的。我接着刚才孙玉明先生说的,索隐派里边有一种意见,就是认为《红楼梦》里边写的就是明珠家世说。写的就是纳兰性德,纳兰性德在清朝是个有名的词人,那个词写得相当好,那么王国维先生我觉得他的这个观念很重要。他就说《红楼梦》里面写的一些内容,特别是一些诗词的一些思想色彩,那么和纳兰性德。他很年轻的时候,他妻子就去世了,去世以后他写了一系列的词,来悼念他的妻子,有名的像《金缕曲》。那么王国维先生他就认为,《红楼梦》里边的一些感情色彩和纳兰性德的词是一样的,就是相通的。但是他认为《红楼梦》里面所写的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绝对不是纳兰性德和他妻子的那种感情。所以他认为《红楼梦》是中国的一大悲剧,是悲剧里边的悲剧。我觉得《红楼梦》我写的是什么?《红楼梦》写的人生的悲剧、爱情的悲剧、家庭的悲剧,也是社会的悲剧。大概这样一个观点就是今天我们有这样一种意见,这个观点大概最早的可能来自于王国维先生的那个意见,因为王国维先生他是一个文字学家,他是一个古典文献学家,同时他也是一个文艺批评家,所以,他的眼光我觉得比索隐派的那些蔡元培先生,沈瓶庵这些,比他们要高得多。 王国维先生《<红楼梦>评论》这部书很薄,它这书最早写成的时候,1904年,因为他这个书的问世的时间,那比索隐派的那两部代表作品,就是蔡元培和王梦阮比他们那个要早十几年。所以中国的《红楼梦》研究有一个很奇怪的事情,就是像王国维这样有理论的有系统的这种评论,应该说是在中国学术史上很有价值的这种评论,给冲淡了。大家所喜欢的、大家所关心的就是贾宝玉到底是谁,贾宝玉是不是顺治皇帝,林黛玉是不是就是董鄂妃。 大概像蔡元培先生他那个《石头记索隐》大概是1917年的时候,其实他比王国维那个已经晚了很多了。但是他这个一出来以后,就把王国维先生非常重要的这部著作就给冲淡了。那么你谈到王国维的这部著作我觉得在中国,它不光是红学史上的一部有标志性的一部理论著作,而且在中国学术史上也是站得住脚的,也是很了不起的。那么就研究《红楼梦》而言呢,他是第一个是有系统地来研究《红楼梦》的学问的。整个《红楼梦》已成为一个学问,它的理论价值得到阐释,这个王国维是功不可没的。另外他也是第一个用西方的理论来研究《红楼梦》的,他引用的是德国的哲学家叔本华他们的这种哲学观点用来研究中国的《红楼梦》,宿命的、悲观的。这是很了不起吧,我们现在要引进西方的理论技术,那王国维那个时候就已经引进得非常成功了,已经拿来了。 所以这个著作在《红楼梦》研究当中是功不可没的,那么它里面所讲的问题我的看法它是一个美学角度的评论文章,它虽然讲人生,说《红楼梦》写的就是人生的这种,人生有欲望,欲望不能得到满足就永远是痛苦的,这是他的观点。人就像钟摆,钟的摆是一样的,摆过来摆过去的话,都是在痛苦欲望之间,不会超出这个。所以他认为他用这个观点解释《红楼梦》,就比如像贾宝玉看到他的未来就是贾雨村贾政第二,他不愿意再走这样同样的路。 贾宝玉越是有欲望,他希望过那样的生活,他希望得到像林黛玉那样的爱情,那么这些又是不能够实现的,所以他就永远在痛苦当中,所以他最后讲到了,贾宝玉最后怎么办呢?出家是一种解脱,人生是永远不能摆脱痛苦的,因为你人生老是有欲望,欲望是不能得到满足的,所以就是永远是痛苦的。那么怎么才能够解脱呢?就像贾宝玉那样,这是他特定的想法。但是我觉得《红楼梦》评论的价值不在于这儿,在于《红楼梦》的美学的批评,美学的鉴赏。他提出来就是中国两部悲剧作品之,一个是《桃花扇》,孔尚任的长篇传奇;另一个就是《红楼梦》,而且他说《红楼梦》是悲剧中的悲剧。这样引进悲剧的理论来研究《红楼梦》,王国维是首功,地位是很高的。 对于王国维先生这边,首创之功不可没,我承认。但是我觉得现在红学界对这篇文章评价非常高,他当时之所以没有引起反响,后继无人的原因:第一是当时咱们的留学生太少,了解欧美的人还太少,那么它引不起反响;第二是他这个文章现在仔细读一读,给我们现在研究界基于用欧美的方法,弗洛伊德、尼采的理论来肢解文学作品是一个道理,只不过王国维先生是一个大学者,他驾驭起来游刃有余。就说让你读着非常什么,他纯粹用叔本华的理论来解释人生可以,来解释《红楼梦》不可以,《红楼梦》虽然写的是一部人生的悲剧,但《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那种思想和叔本华是不一样的,叔本华所谓是人生是痛苦的,痛苦来自于欲望。这样解释人生,我觉得有时候行得通,可是《红楼梦》表现的不是这样,《红楼梦》表现的人生是美好的,但人生是美中不足的。人生许许多多的美的东西被毁灭,它又无可奈何,无法挽回这样的一首悲歌。我是这样想的,所谓的是人间倒有许多乐事,只不过是美中不足,好事多磨。这是当时那个石头动了凡心要下凡的时候说的那一番话,在曲子里面也唱到了“叹人生美中不足今方信”,有的版本是“叹人间”,实际上还是一个道理。 通过《红楼梦》的描写,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痛苦烦恼,有许多欢乐欢笑和幸福,大观园里面的描写,许多情节的描写,令人羡慕、令人向往,令人忘忧,忘却痛苦的,可是这些东西恰恰被毁灭了。这由此以人为本、以人为出发点,由此观照到整个自然宇宙。为什么花开了它要凋谢,为什么人年轻的时候那么漂亮她要老,为什么人有生还有死,为什么还有四季的变化,等等东西。他在探索自然,所以它通过黛玉之口对天发出问苍天这样的话。他是一种无可奈何,所以无可奈何花落去,无可奈何人死去,人老去,无可奈何世界的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毁灭了。真善美,是他所赞美的,假丑恶是他所谴责的,他在挽留世界的一切,他在哀叹世界的一切。包括贾宝玉的心劳力竭、无可挽回,无可奈何。当然最后论主题思想,从《红楼梦》产生以来,甚至每一部小说,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看法,流传到今天我们在座的甚至我跟我两位老师,可能都有不同的看法。刚才张老师已经谈到了说《红楼梦》是一部人生的悲剧,我也承认,但是我们关于人生的涵盖的那个内涵又不一样,那么我只是说说我自己的看法来。 张俊:我觉得是这样的,从王国维《红楼梦》评论的观点来看,可能有它的缺陷。但是我觉得我们首先要肯定它首创之功。因为他是研究《红楼梦》里边,段启明先生讲的那个,是第一个把西方的美学观点,引用来评价《红楼梦》的,这一点是应该对它肯定的。至于说它这个里边有些观点,那么今天我们可能不认同,到了今天可能有一些并不见得同意,这是很自然的,到了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咱们改革开放以后,那么引进一些西方的一些观念,我们研究《红楼梦》。实际就是说在当时的时候,西方有一些文章写得还是很好的,我们看不着。在1975年的时候,有一个美国的一个汉学家,《红楼梦》研究家余英时先生,他写了一篇论文,就是《〈红楼梦〉里面的两个世界》,这一篇论文在当时反响很大。他讲的《红楼梦》的两个世界是什么,一个是大观园里面,一个是大观园外。大观园里就是“情”的世界,就是感情的世界,大观园外就是“礼”的世界,礼教统治的世界。 段启明:这“两个世界”我有点想法,我觉得,我等着孙玉明来批评我呢。我觉得这个大观园是不是能够跟外边的社会分开,它是另一个世界,这个值得研究。余英时先生这个讲法是影响非常之大的,在海内外影响都很大的。因为鲁迅先生曾经讲过一句话,“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然呼吸而领受之者,独宝玉而已”。那么它所说的这个“悲凉之雾遍被华林”,这个“华林”是包括了大观园的,而且从贾宝玉的生活来看,贾宝玉主要生活的是大观园嘛,不是说他跑外面去了,受了种种的挫折或者怎么样,那么他对于人生的感触,他对于人生痛苦的深切的体验,就是在大观园生活所获得的。所以大观园并不是什么理想的地方,更不是说超脱了现实的一个什么理想的地方,它跟《牡丹亭》里边那个梦里面的那个东西,它不是一回事,它是实实在在地写了这么一个生活的环境。而贾宝玉所蒙受的种种人生的这种苦难,对于人生的这种感触,就是在大观园当中生活所得到的,所以它跟外面呢,是有一个围墙,但是就是说这“两个世界”是从什么意义上来讲这两个世界,如果说是把外面的大观园外面的当作是一个现实的充满矛盾、充满痛苦的社会,而大观园里面是一种理想的、是一种欢乐的,那我觉得不太符合这个事实。大观园里面的血泪,它真正感染了贾宝玉,所以贾宝玉对于人生最后采取那么决绝的态度,就按现在的120回本子来看吧,它也是毫无反顾地走了,更不用说,到底是曹雪芹的原著最后是“悬崖撒手”,只落了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那他对于这个生活简直是彻底地否定了。所以大观园没有使他得到什么,大观园墙里像墙外一样使他失意。 余英时把《红楼梦》硬性地划为两个世界,恰恰是没有考察一下中国小说或者戏剧发展的历史。在中国古代封建时代,男女之间的恋情要有一个特定的场所,有的是作家的虚构,有的是来自于现实生活。几个地方,梦里边,代表作《牡丹亭》;妓院里边,从《霍小玉传》、《李娃传》一直到后来的《杜十娘》的故事。再一个在后花园,才子佳人后花园,还有一个,一层关系就是表兄妹,在那个时代,男女到了一定的年龄,是不可能在一起的。像贾宝玉那样,在内闱厮混,作者要回避年龄,让这些人做许多大事,说出许多大人才能说得出来的人生哲理的话。甚至可以推荐王熙凤这样的一个人去协理宁国府,那么贾宝玉的年龄会太小吗,这时候就淡化它,写成了大人,但要让他在内闱厮混,有跟一帮女孩子在一块儿的条件的时候,就要把他的年龄给缩小。那么大观园实际上也就相当于在《红楼梦》以前的后花园、寺庙、妓院或者梦里边,它给《红楼梦》里边的男女主人公爱情的发生,提供了一个可信的场所。青石板上长不出树苗来,它先给你提供一片沃土,然后再培植这一棵爱情的苗子。那么大观园呢,实际上就是这么一个地方,而前面我也谈到了,《红楼梦》的主题是什么?我认为是人生的悲剧,是人生、人世间、自然界中一切美好事物被毁灭的悲剧,它通过薛蟠打死人,让宝钗进了北京,通过林黛玉丧母,也把她弄到京,全集中到贾府这个大舞台以后呢,男女主人公所谓的这一干风流冤家就能聚到一块儿来,才演出这一台戏,最后通过元妃省亲搭了一个更大的非常漂亮的一个大舞台,让这些男男女女、少男少女们在这儿来演出这一出人生悲剧。那么大观园很美好,里边的生活非常美的,充满了欢声笑语,但里边也不是没有矛盾的,里边的矛盾很多,到抄检大观园,可以说是一个信号,是第一缕秋风吹来的时候,剩下的就是百花凋谢,万木凋零。那么它前边竭力渲染大观园的美好,渲染人生的美好,恰恰是美好事物渲染到极点的时候,被毁灭的时候,这个时候才让人叹息,比如你走到路上看到一棵野草的时候,你踩它一脚就不会介意,当你看到一朵漂亮的小花的时候,你可能会珍惜它、爱惜它。当你养一盆非常名贵的鲜花的时候,你也会爱惜它,当它一旦没养好,它死去的时候,你这种悲痛才是由衷的。所以说我觉得呢,余英时先生划分这两个世界,是无道理的,他恰恰是搭起一个美好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的一切美好的事物,男女主人公被毁灭,青春的包括爱情的,人生的一切东西被毁灭,大观园里边并不是脱离现实的,两个世界的划分,我觉得是太绝对的。 段启明:我肯定一点就是说,把中西文学进行比较这种研究道路是绝对可走的,绝不荒唐,绝不是荒唐的。因为运用西方的理论,甚至和西方的文学加以比较,这种研究本来是从王国维以后就有这样一个传统的,我们只是在60年代前后,那个时候不开放,那种情况下,固步自封,那个时候出现了,那是一个逆流。所以说吸收西方的观点,跟西方的文学进行比较,这个就是一个很正常的一个研究方面。我刚才说,王国维1904年写《〈红楼梦〉评论》,到1920年,我记得有两篇文章,其中特别是有吴宓先生,学衡派的吴宓先生,吴宓先生写过一篇《〈红楼梦〉新读》。这篇文章是1920年写的,那完全是一个跟西方文学的一个比较的研究,这个时候已经是很正常了,而且我们看那一代的学者,没有像我们现在这样子的,外语也不行,说到西方这个也不行,那个也不行。王国维、陈寅恪这一代学者你去数吧,都是学贯中西的。钱钟书先生等等,至少会一门外语,这才是真正的学者,而且是留过洋的,但我们这一代客观是这么走过来的,我们没有留洋,我们到农村劳动了,只能是用“土八路”的方法,所以也不怪我们,所以这也是我们学术传统上的一个断裂,我还没说完呢,你让我再说两句,你老是脸背过去,我也没法跟你交流。 学习西方的东西的话,跟西方的作品进行比较,是绝对应该进行的,可能有些有的时候它做的不太符合规范,就是说比较文学不是比较的文学,也不是文学的比较,那比较文学到底是什么,我也不知道。比较文学的内涵,比较文学的方法,这些东西,就是现在我们要力求做得规范,它是有一个方法在里面,不是拿过来什么就可以的。 孙玉明:谈到比较文学这一块儿,我还是有一种感觉,我们收到大量的来稿当中,根本没有理解比较文学这个概念,它应该如何运作,就是非常机械化地比较。比如说比较贾宝玉《红楼梦》与《源氏物语》,那么贾宝玉有几个女孩,光源氏有几个女孩,贾宝玉如何疼爱女孩,光源氏如何疼爱女孩,不是这样比较法。如果说能深入到两国文化的同异中去,比如说《源氏物语》产生的那个特定的时代,日本那边的历史文化是一种什么状况,那么《红楼梦》产生的这个时代,又是一种什么状况,再比较点其他东西,谈点文化的流变,或者是两国文化上的差异,这个问题我觉得是很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