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英语创新研究论文

2023-02-23 12:3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英语创新研究论文

初中英语作业创新设计探索的论文

摘要: 英语作为国际上通用的语言,在生活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要想提高国民的英语水平,就要从学校教育抓起。我国一直在践行这一政策,并开始使用英语新课标教学,新课标主要强调的就是互动式的学习方式,不少学者也在研究这种教学方式,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对英语作业进行创新研究与设计,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英语知识的掌握程度。

关键词: 多元智能理论;初中英语作业;创新措施

作业对于学生来说,是对课堂所学内容的一种巩固,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也能发现自己学习上的一些问题,英语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扩展,对于培养学生课后自主学习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目前的英语教学过程中,部分英语教师却忽略了这一点,还在采用传统的英语作业布置的模式,使得学生渐渐失去了写作业的兴趣,课后作业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一、传统英语作业的不足

课堂作业可以有效地向教师反馈课堂的教学效果,让教师了解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但是,部分英语教师只注重课堂的教学方式的创新,往往忽略了课后作业也是需要精心设计的。所以大多数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只注重对课堂知识的了解,并没有注重其灵活性以及新颖性。传统的作业模式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1)没有目标地布置作业。很多教师在布置英语作业的时候,只是让学生单纯地写单词或者单纯地写作文,没有针对性,使得学生为了完成作业而写作业,英语水平也无法提高。

(2)作业布置过于死板,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同的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水平是不一样的,学习成绩也是参差不齐的,比如有的学生写作能力就很好,但是对单词掌握得就不好,有的学生能记住单词,但是对于语法掌握得不好;另一方面,所有学生的作业都一样,导致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渐渐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学习好的学生也因为作业过于简单而放低对自己的要求。所以,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基本情况。

(3)英语作业的形式过于简单化。大多数教师只是单纯追求成绩的提升,并没有注重英语能力的上升,所以教师布置作业的目的是为了考试,过分注重手写作业的布置,但是,学生本身对于作业来说是不喜欢的,这种只注重书面的作业只能让学生失去学英语的兴趣。

二、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对初中英语作业进行创新与探究

(一)什么叫做多元智能理论

因为人本身的潜能就是多元化的,比如除了言语上的潜能,人对于音乐、人际交往、自我意识以及肢体都是有一定潜能的。所以,多元智能理论就是不断开发学生的潜能,将潜能开发至最大化。

(二)基于多元智能理论分析初中英语作业的功能和特征

以人教版的初中英语为例,在七年级英语下册的学习中就是通过对学生的教学,知道并了解一些国家与城市的读法,在此基础上会拼写国家与城市,并且学习“where”引导的疑问句,掌握其基本结构。对于这一教学目标,教师首先要关注学生学习层次的不同,有的学生比较喜欢国外文化,对这一单元的学习可能就比较感兴趣,但有的学生就不喜欢,针对这些国家英文名称的记忆,有的`学生就喜欢在纸上不断写,多写几遍自然而然就记住了,有的学生喜欢一边听音乐一边记忆,有的学生习惯于通过在网上查找相关国家的一些信息,先了解这些国家,基于对这些国家的深入了解,在记忆方面可能就比较容易。所以说,多元智能理论就比较灵活,教师要针对不同学生在学习方法上的差异性,对英语作业的功能及特点进行重新认识。

1.在新课标的实行基础上,丰富内容。即初中英语作业的设计不应再单纯地基于课本内容来进行,而应该加强一些课外内容的覆盖面,丰富作业内容,也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增强学习英语的兴趣。

2.以学生为本进行作业的设计。一个班级,虽然教师都是一样的,教学内容也是一样的,但是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参差不齐的,所以,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将作业的难易程度层次化。

3.注重形式上的灵活性。作业不一定要在作业本上完成,也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比如要求学生掌握“where”句式,就可以让学生寻找一些外国人进行聊天,将这种句式使用进去,这样不但掌握了这一句式,更有助于口语能力的锻炼与提高。

4.开放式的布置作业。设计作业的时候,可以针对一个问题,让学生展开自己的想象力,多角度进行思考,并主动去探究,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更加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三、将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初中英语作业之中

(一)对初中英语作业进行创新设计,可采用音乐辅助记忆的方法

因为大多数人对于音乐都是非常喜欢的,就像好多学生,喜欢边听音乐边写作业,这样不但缓解了压力,更有助于作业的完成。将音乐运用于作业,更有助于开发学生的音乐潜能。比如人教版的初中英语,在七年级第九单元的学习中,教学目标是通过了解各种类型电影的英文表达方式,并比较各类电影的特点,在学习过程中了解一些核心的单词,比如一些描述性的形容词,因为这些形容词有的非常长,记忆起来并不容易,而且因为单词本身就是枯燥乏味的,有的学生反映对于单个的单词能记住,但放入句子中就不知道单词是什么意思了,多元智能理论就解决了这一问题,学生在学习这些单词的时候,可以根据单词的重音所在的位置和音节的数量敲出一定的节奏,这时可以两个人一组,并把完成的结果用音标的形式记录下来。在进行课文背诵的时候,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为课文配上音乐,还可以在一篇课文中,根据不同阶段发生事情的不同,配上感情不一样的音乐,这样不仅有效地记忆了课文,而且对于口语也是一种练习。

(二)加强肢体智能,在英语作业的设置中增添新的血液

肢体智能表现为人用肢体表达思想或情感,这种方法在课堂上使用的话,因为时间太长而不适合,但可以运用于作业的设计中,比如人教版的初中英语,在七年级第五单元的学习中,教学目标是通过对不同国家常见的体育运动,如棒球、篮球、网球以及橄榄球的了解,比较Americanfootball和soccerball的区别,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这些球类的学习或者是比赛,加强学生对这些球类的认知,也可以将这些拍成照片,以更好地记忆。这样也可以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丰富了课后作业的形式。本文主要分析了传统初中英语作业存在的不足,分析了多元智能理论在初中英语作业创新中的基本概念与特征、表现与应用,并以人教版英语的相关内容为例,提出一些创新初中英语作业设计的措施,为初中英语教师在作业布置方面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胡晓芸.英语作业中的注意事项[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14(Z2).

[2]陈燕华.优化小学英语作业的设计[J].教书育人,2014(11).

[3]江茹祎.小学英语作业有效设计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英语论文写作与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英语论文写作与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摘要] 由于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开发和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文章旨在探索如何在英语论文写作教学中培养英语专业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多角度分析问题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创新能力。

[关键词] 创新思维;英语论文写作教学;启发式教学法;开放式教学法

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加强对英语专业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指出:/加强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专业课程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多角度分析问题等多种思维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难题等创新能力。在教学中要正确处理语言技能训练和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两者不可偏废。0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英语论文写作课的课堂教学,尝试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一、通过英语论文写作课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必要性

英语论文写作课是我校英语专业四年级第一学期所开的专业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分析等基本的科研能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薄弱这一点在学生毕业论文中已反映出来。有些学生的论文只是信息的陈述和堆砌,没有自己的思想和观点,或不能用所学的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判断,进而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对问题的解决办法,创新意识淡漠等。为了对英语专业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根据英语专业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组项目计划,笔者在2003级英语专业4个班115名学生中进行了创新能力调查。调查分3个步骤进行:(1)创新能力自测表的调查;(2)创新思维问卷调查;(3)个别访谈。创新能力自测表的调查结果显示,全年级约70%的学生创新能力一般,应加强培训。约10%的学生创新能力较差,亟须加强培养。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教师进一步了解了学生在创新思维认识上存在的误区、影响学生创新思维的困难和障碍以及学生对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强烈需求。[1]

二、英语论文写作课教学中创新思维培养模式的尝试和探讨

在创新能力调查的基础上,笔者在2003级全年级4个班(商英和法外两个专业各2个班)中分别将商英2班、法外1班作为试点班,商英1班和法外2班作为普通班,从改革教学模式、创建民主的学习氛围、改进测试方法等方面入手,在试点班尝试创新思维培养模式。笔者试图突破/接受)复制思维0方式去记忆和思考的传统的教育模式,结合英语论文写作这门课的特点,采用开放的教学模式,树立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新的教育观。在教学活动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实现学生主体性的建构。使学生的主体性在创新思维培养模式中得到充分体现。

(一)启发式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发散和收敛思维

学生们都具有潜在的发散和收敛思维能力,只是学生 的发散和收敛思维可能处于潜意识或休眠状态,需要外界 的刺激去激活。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式 教学,如头脑风暴法(brain storming)、绘图法(mapping)、大胆 设想法、最佳设计等方法,刺激学生的发散和收敛思维。 高年级英语专业课程的学习应该是发散和收敛思维的学 习过程,是创新性地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是在/求异)求 同)求异0多次循环过程中完成的。在英语论文写作课的 教学中,教师始终贯穿启发式教学法。选题是论文写作的 一个首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发散和收敛思维的有利时 机。教师不应给学生条条框框的'限制,而应帮助他们扩展 视野,拓宽思路,让他们遵循发散)收敛的思维方式,依托 发散思维所获得的奇思妙想,通过收敛思维,从而获得最 佳选题。例如,对海明威的研究一直吸引着人们的注意 力,有学生想做一些这方面的研究,但在选题上存在一定困 难。通过探讨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了诸多感兴趣的 选题,如Analysis ofHemingway.s Farewell to Arms,The Lan- guage Styles ofErnest Hemingway,On the Lost Generation in The SunAlso Rises,Analysis of the Main Characters in The Old Man and the Sea,The Religious Influence on ErnestHemingway等。接 下来,笔者要求学生去做一些相关的文献阅读。结果发现 这些选题已有较多的研究论文,但海明威对基督教所持的 矛盾态度以及基督教对其作品的影响可做进一步的研究。 通过梳理和筛选,最后确定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em- ingway and Christianity是一个好的选题,值得深入的研究。 通过启发学生的发散和收敛思维,帮助他们选定了一些有 创意的选题。对这些选题他们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如On the Application of Euphemism in Business English, A Pragmatic Perspective ofEuphemism,Sex and Psycho-distortion in Catch- 22,AStudy ofCultural Factors in the Translation ofBrandNames 等。也有学生运用逆向思维法,如选题The Customer Lan- guage:ACritical Factorfor Successful Business就是运用了换位 思考,从研究商家的促销语言,转为从消费者的角度研究 顾客的语言,以促成商品交易的顺利进行。立论也是论文 写作的一个重要环节。立论可以是作者的新观点,也可以 是作者在前期的资料收集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用批判的 眼光看待已有的研究成果,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提出 自己独到的见解和不同的观点。在这阶段,教师通过唤醒 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批判意识,引导学生从惯性思维中解脱 出来,去大胆追求发散思维给他们带来的创新意念。

(二)讨论式教学法

高年级学生都已具备一定的思辨能力,对事物有自己 的观点和看法。英语论文写作课通过在课堂上开展讨论 不仅有利于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也有助于打开学生思 路,活跃思维。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学习的引 导者。通过引导学生比较与分析,以辨别事物的真伪,同 时有利于学生养成勤于动脑,善于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问 题的习惯。例如,在学习论文的三大要素:论点、论据、论 证时,结合英语语言学习,笔者给出3个选题供学生讨论: 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 How to teach English reading (translation;writing))))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 student,Language test construction and evaluation,要求学生提出论点、拟定论据、进行论证。在课堂讨论中,要使学生的思维充分活跃起来,教师要善于引发和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和设想,鼓励他们创造性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实践了立论要准、论点要新、内涵要深的3个立论原则。在确定立论的基础上,通过发散和收敛思维,拟订了论据和进行论证的步骤,讨论的结果是每个小组都交出了一份完整的论文提纲。随后,在全班的讨论中,通过对比,学生很容易发现各组论文提纲的长处和不足之处,再通过小组讨论加以修订和完善,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了如何立论、如何寻找论据、如何进行论证等撰写论文的主要方法。经常布置一些带有典型性和普遍性问题的思考题让学生思考钻研,通过组织积极的课堂讨论,来创造条件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三)开放式教学法

开放式教学法是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首先,在本课程教材的使用上教师不拘泥于一本课本,而是给出参考书目,并将每本书的编排特点和主要内容一一向学生介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选择地进行学习。在论文选题过程中,教师给出参考选题,但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相关的研究领域,自定选题。特别鼓励学生选择有创意的选题。并就相关研究领域给出参考书目供学生参考。同时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和网络资源进行相关的阅读和资料收集。在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前人的观点,从前人的研究成果中获得启示和灵感。在学生对论文选题有了初步意向后,教师进一步要求学生有针对性地阅读6篇相关的文章和专著,并撰写读书笔记,对相关的研究成果做出评述,使学生不仅了解了最新的研究动态,而且锻炼了他们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这也为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文献综述做了资料收集和准备。教师对学生的创新亮点要给予高度评价和鼓励。这是他们创新思维的成果,是他们个性中最宝贵的创新火花。开放式教学法能为学生的发散思维或/头脑风暴0创造条件,提供所需的时间和空间。

(四)发现式教学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改变以书本为中心的结论性教学为启发引导式的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发现式教学能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传授给大学生思维的方法。如有意识地分析前人如何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前人如何用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创造新概念、新思路等,使大学生把学知识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去探索新的知识领域、解决新的问题。发现式教学法旨在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通过观察、思考、分析,以致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如何写摘要部分时,教师要求学生带着批判的眼光自己找材料,或就自己所写的学年论文摘要进行分析,发现优点和存在的问题,写出个人评述。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在每个成员所作的分析的基础上,小组进行评议,指出个人评述是否分析到位和欠缺之处,给出书面的小组评议。这种方法有助于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使学习印象深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对摘要进行评述的基础上,教师进而要求学生大胆尝试对摘要进行改写。由于学生对摘要已经有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95%以上的学生都能准确地针对问题进行改写,改写得十分到位。在学习如何写前言部分,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要求以小组为单位选一篇学术文章,就文章的前言部分进行分析评论,指出好在什么地方,不足之处在哪里。在探讨中学习。通过发现式教学法,学生们能很好地掌握论文摘要和前言部分的写作方法,为撰写毕业论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五)改革考试方式,将创新思维作为测评的重要指标

英语论文写作课的测试应着重考核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和写作技能撰写毕业论文的能力。鉴于这门课程实践性较强的特点,笔者对考试方式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将创新思维作为测评的一项重要指标。期末考试采取学生撰写毕业论文设计和口头陈述相结合的形式,使之较全面地考察学生收集处理相关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英语写作能力。毕业论文设计包括:论文题目的拟定、研究目的、选题的意义和创新性、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论文大纲及主要内容、参考文献等6项主要内容。对学生成绩的评定,笔者引入了激励机制。对善于发现问题、积极思维、大胆提出不同观点、勇于创新的学生给予奖励分,与内容平平的论文拉开档次。同时,进行口头陈述及答辩,要求学生针对老师和同学提出的相关问题或提出的改进意见,阐明自己的观点和认识。由此一来,每个学生加深了对毕业论文所进行的研究的认识,进一步明确了研究方向,知道如何完善毕业论文的框架结构,为撰写毕业论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种考试方法的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过去的被动应试变为主动的应战,使学生有一个自我发现、自主学习、自由探究的空间,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和肯定。

三、创新思维培养模式的实施效果与分析

通过在2003级商英2班、法外1班两个试点班英语论文写作课的教学中进行创新思维培养模式的尝试和探讨,学生普遍增强了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高,锻炼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毕业论文设计的第3部分是由学生阐述自己论文的意义和创新点,这是学生写好论文的前提和动力。

笔者对期末考试进行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测试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用一道自由发挥的题目(占20分),主要测试学生的创新能力,如选题的新颖性、观察事物的角度、能否发现问题、对问题是否有独到的见解等。这一题商英2班和法外1班两个试点班学生的平均得分是16.8和16.6;而商英1班、法外2班两个对照班的平均得分是13.9和14.2。更重要的是,试点班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从毕业论文的结果上也体现出来,在全年级评出的24篇校级优秀毕业论文中,两个试点班被评为校级优秀论文的有14篇,占总数的58.33%。特别是陶蓉同学的论文On Creative-thinking Development in College English-major Teach-ing 从一个学生的角度论述了英语专业教学应如何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尽管这个题目写起来难度较大,但作为指导教师,笔者给予了及时的鼓励和指导,坚定了她挑战自我,为本系的英语教学改革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的决心。她进行了大量的相关阅读和资料收集整理,并在同学中进行访谈,征求大家的看法和意见,在此基础上,确定了论文的选题;并和笔者进行了多次讨论,就论文的研究重点和篇章结构交换意见,拟订了论文提纲。在论文中,她首先阐述了发展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必要性、已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并就我系英语专业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作为个案进行分析,指出了存在的问题,较深入地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改进意见。论文充分展示了作者善于观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该生的论文受到了师生们的一致好评,被推荐参加湖北省优秀学士论文的评选活动,并荣获湖北省优秀学士论文三等奖。试点班还另有5位学生也获得湖北省优秀学士论文三等奖,6位学生获得湖北省优秀学士论文提名奖。学期末,笔者在2003级全体学生中又进行了一次英语写作活动创新思维方法问卷调查。根据创新思维的新颖性、灵活性、多样性及不确定性等特征,设计了30道题(总分为90分),了解学生在英语论文写作过程中是否有意识地运用了创新思维方法。要求学生在4个选项中选择:不用;有时用,有时不用;常常用;将使用。为了使调查结果更直观,也便于统计,给4个选项分别赋值:/不用0为0;/将使用0为1;/有时用,有时不用0为2;/常常用0为3。在对试点班和对照班的得分进行统计后,运用统计软件SPSS(10.0)对数据进行了分析,检测到两组样本在接受传统教学法和试行创新思维培养模式上是存在明显差异的。学期初,对2003级英语专业4个班115名学生进行的创新能力自测表的调查结果显示,根据商英(1)、(2)班创新能力自测得分平均分和法外(1)、(2)班平均得分统计出的P值分别为0.912和0.915,都大于0.05,这说明在实验开始前,试点班和对照班学生创新能力大体相当。而学期末的英语写作活动创新思维方法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商英试点班(2)班和对照班(1)班,法外试点班(1)和对照班(2)班得分统计出的P值分别为0.012和0.013,都小于0.05,表明试点班和对照班检测结果存在明显差异。在试行创新思维培养模式后,试点班学生的创新意识明显增强,在英语写作活动中能主动运用创新思维方法。说明创新思维培养模式对提高英语专业学生创新能力有较大的帮助。

认识和把握创新思维所具有的内在规律,并掌握一些具体的开发创新思维的方法,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关键环节。教师在每次教学活动中都应注意对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可根据课程的特点、教材的内容和教学对象,灵活地运用启发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开放式教学法和发现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组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比较与筛选、分析与概括、归纳与演绎,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笔者在英语论文写作课堂所尝试的创新思维培养模式对提高英语专业学生创新能力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学生的创新意识明显增强,并能运用创新思维方法将所学的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但该模式还不够成熟,存在着不断完善的空间。总之,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教育机构、教师以及学生的共同努力、积极探索和认真研究,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

参考文献

[1]张萍.英语专业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调查分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8,(增刊).

[2]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3]舒建国.论当代大学生创造性意识和创造性能力的培养[J].当代教师,2004,(3).

[4]朱宝荣等.现代心理学原理与应用[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创新思路探究初中英语课后作业设计论文

创新思路探究初中英语课后作业设计论文

摘要:对于学习英语的一个重要阶段——“初中”来说,初中英语课程是相当重要的。除了课上的教师传授知识,另一个重要而不可缺少的环节就是课后作业,通过课后作业教师可以考查学生对课上学习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举一反三的能力,同时也可以让教师不断改进授课的思路。所以,课后作业的布置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绩,科学、合理地布置课后作业,对于提高学生成绩更是有着推动性的作用。

关键词:课后作业;现状;设计思路

一、目前初中英语课后作业的基本现状

目前,对于初中英语课后作业的重要性并没有引起大部分教师的重视,很多教师都没有认识到课后作业设计对于英语教学的重要性,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许多初中英语教师认为课后作业完全是教学任务,“学生就得做作业”,因而随便布置一些作业给学生;或者为提高学生英语成绩,盲目给学生布置大量作业。这都严重降低了英语教学质量,也是对英语课后作业的认识的误区。正因为这种误区,使得英语课后作业对提高教学质量作用发挥不出来。正是这种认识上的偏差,使得初中英语课后作业在设计上存在着像重视数量、轻视质量,重视形式、轻视内容,重视理论、轻视实践,重视共性、轻视个性等一系列问题的存在。因此,充分认识英语课后作业的重要性,如何合理、科学的布置课后作业,都需要认真思考,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这对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初中英语课后作业的设计思路

1. 差异化

通常对于英语的学习,每个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都不一样,有的学生可能对英语有着很好的学习兴趣,因而学起来事半功倍;而有的学生由于没有学习兴趣,对于英语的学习一般都是被动地接受。如果教师都用一个标准如作业的难易程度、作业量的多少来对待所有的学生,如果难易适中、作业量适中,很明显对于成绩好的学生会觉得作业简单,而且作业量不是问题,但对于成绩差的学生来说不仅作业难,而且作业量又那么大,从而使课后作业失去了原本的意义。因此,布置课后作业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合理的布置,这也需要教师多去观察学生,多跟学生交流。

2. 层次化

既然了解到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去给他们布置不同的课后作业,那就要给学生划分一个层次,比如把学生划分为三个层次,好学生分为一层、中等生分为一层、差等生分为一层,这样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就可根据不同层次给他们布置不同的作业。我们暂且按照上述所说的顺序定为A 层、B 层和C 层,这样,教师就可以在平时布置作业的时候尽量去鼓励C 层的学生尝试完成B 层学生难度的作业,B 层学生尝试着去做A 层学生难度的作业,而对A 层学生作业的布置,教师可以适当增加点难度,好让学生有更快的进步。除此之外,对于不同层次学生的进步都要给予肯定和表扬,让学生能更加自信,更加积极地去学习,去更好地利用课后作业的有利资源来提高自己英语方面的能力。另外,教师还可以根据不同时期学生的课后作业的表现不断调整对学生层次的划分,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明显的进步。

3. 多样化

对于目前的初中英语教学,教学方式都大同小异,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归根结底是因为教学方式太过单一。新课标指出:教师要把凡是学生能够独立做的事情都给学生留出空间,让学生有时间、有机会去决定,去思考,去体验、感悟,去创造、实践、应用。所以,教师在课后作业布置上,除了遵照课本的知识外,应尽量地外延一些课外的、实际的东西让学生去发现、去思考、去实践应用等。教师的作用不仅是上课教授知识,更需要来引导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来完成这种兴趣的引导,比如课堂互动,进行一些话题讨论或者英语演讲、辩论等,增加学生用英语交流的机会,学为所用。再如看英文电影,除了可以锻炼学生的英语听力,还能给学生布置写观后感的.作业来提高他们的英语写作能力。总之,教师要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来拓展学生学习英语的途径,不要拘泥于课本。课后作业的布置要充分体现这一特点,一些练习题和读写也应该丰富多彩,这样才能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现在的教学都提倡举一反三,这对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是一个挑战,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课后作业来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4. 有效化

这里说的有效化就是说教师布置好课后作业,而学生既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任务,还能有效地把作业中涉及的知识有效吸收、运用。但是以前教师经常会布置很多作业,而学生也都是应付了事,所以教师对课后作业的布置也就不那么用心了,而是把布置作业当成了一种固有的形式。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作业需要以下几个环节:首先就是要批改,如果教师布置的作业是学生上课或平时练习经常出错的一些练习的话,就应该精心批阅,并从中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如何,如果布置的作业是学生不易出错的练习的话,就粗略批改就可以了。第二步就是讲解,教师在进行批改之后发现的一些问题要挑出来给学生进行讲解,或者把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或是学生所犯问题的共性指出来进行讲解。第三步就是反馈,如果说学生拿到被批改后的作业直接放在一边或者塞进书包,那教师的批改也就变得没有任何意义了,所以教师在批改之后要是适当地写上几句激励的批语,或者给认真看过作业又认真改正错误的学生一定的表扬等,就会让学生能更加积极地学习,更加有效率地学习。

总之,初中英语课后作业的设计也关系着整个英语教学的发展,广大教师应给予高度的重视,把课后作业跟英语教学内容高度融合在一起,每一部分都不能松懈,要同步发展。这样,才能使初中英语课后作业的设计取得更好的效果,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才能更上一层楼。

大学英语教学论文什么题目创新一些

  大学英语教学论文有很多新颖的题目,学术堂整理了十五个供大家进行参考:

  1、模糊语言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功能

  2、浅析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3、浅谈将文化导入大学英语的词汇教学的几种方式

  4、就大学英语词汇知识框架理论与教学探讨

  5、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6、浅议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7、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的利弊分析

  8、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和探究

  9、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英美文化渗入

  10、大学英语交互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11、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影响

  12、高校大学英语中的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

  13、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的意义和方法

  14、浅谈大学英语词汇教学

  15、运用“层次结构”教学法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

求一篇英语研究性学习的论文

了解文化差异,走出交际误区
文化,作为一个专门术语,富有弹性。有人把文化说成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 象,19世纪英国人类学家泰勒 (Edward Tylor)在《原始文化》一书中,给文 化下了一个比较经典的定义:"文化是一个复合体,其中包括 知识、信仰、艺 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交 际的过程是人 们运用语言知识和社会文化知识传递信息的过程,所以学习语言 与了解语言所反映的文化背景知识是分不开的 。了解英语文化知识,有助于交 际畅通并有效地进行。相反,缺乏了解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必然导致交际障碍, 冲 突和误解,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语用失误(Pragmatic Failure)。 "本文所谈 的不是因为语法结构出错而 导致的词不达意,而且指说话方式的不妥,或不符 合表达的习惯,或说得不合时宜。说话人未能按照英美人的 社会风俗习惯来交 谈所造成的失误,本文试图谈谈日常交际中出现的误区。

一、打招呼

中国人之间彼此较为熟悉的人见面问候时,一般采用下列用语:"上哪 去?"、 "吃过了吗? "如果把 这些问候的话直译成英语(即:Where are you going? Have you eaten yet?")。 英美人可能会茫然,困惑 ,有时也可能引起 误解。不了解汉文化习俗的外国人并不会认为这是一种起交际作用的问候语, 比 如:问对方 :"Have you eatenyet?"对方可能认为这不是单纯的见面问候的 话,而会误认为你可能发出对他/(她) 的邀请。又如"Where are you going?" 很可能引起对方的不快, 所以他/(她)对这一问话的反应极有 可能是: "It'snone of your business.(你管得着吗?")。英美人的问候一般用"Good morning/aftern oon/evening(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How do you do? (您好!)""Nice to meet you. (见到你 很高兴)""How are you doing? (你最近好吗? )。 在关系亲密者之间可用"Hello"或"Hi"

二、称呼

在英美国家,人们相互间称呼与我国的习惯相差极大。有些称呼在中国人看 来有悖情理,不礼貌,没教养 。比如:小孩子不把爷爷奶奶称作grandpa和 grandma,而是直呼其名,却是得体,亲切的,年轻人称老年人, 可在其姓氏前 加Mr、Mrs或Miss。比如:Mr Smith、Mrs Smith、Miss Alice等。在汉语里, 我们可以用"老师 、书记、经理、工程师、厂长"等词与姓氏连用作称呼语, 而 在英语中却不能, 我们不能说"teacher Zhan g(张老师),"engineer Wu(吴 工程师)等。正确的说法是应按照英美人的习惯把Mr、Mrs、Miss 与姓(名 ) 连用表示尊敬或礼貌。

中国人称呼家庭成员、亲戚或邻居时,往往用"大哥"、"二姐"、"大嫂"、 "李大伯"之类,这些称 呼不可用于英语。用英语称呼时不论男人还是女人, 一般直呼其名就行了。

三、寒暄

中国人见面寒暄通常是:"你多大年纪?""你能挣多少钱?""结婚了 吗?"。在英语文化中,年龄、 地址、工作单位、收入、婚姻、家庭情况、信 仰等话题属个人隐私范畴,忌讳别人问及。英美人寒暄最频繁的 话题是天气的 状况或预测。如"It's fine isn't it? "或"It's raining hard, isn't it?""Your d ress is so nice!"等等。汉语里的寒暄有时还表示对对方的关 心。如:"你今天气色不好,生病了?”“好 久不见,你又长胖了。""你又瘦 了,要注意身体啊。"人们不会为此生气。 英美人如果听到你说:"You are fat "或"You are so thin."即使彼此间较熟悉,也会感到尴尬,难以回答, 因为这是不礼貌的。

另外,在思维方式上,中国学生习惯用汉语的语义结构来套用英语。如:打 电话时,中国学生习惯说:" Hello who are you please? "而英美人的习惯 是接到电话先报自己的号码或单位、公司的名称。如:

A:Hello 8403229

B:Hello, thisis Tom. Could I speak to Jim,please? 打电话的套话,必 须这样用。

四、赞扬与祝贺

当英美国家的人向我们中国人表示赞扬或祝贺时,我们即使心里高兴,嘴上 难免要谦虚一番。这大概是我 们中国人认为"谦虚"是一种美德的缘故,认为 不这样,就是对别人的不敬。例如:一位外国旅游者对导游小 姐说:"Your English is quite fluent. (你英语说得很流利) 。"这位导游小姐谦虚地回 答:"No,no M y English is very poor.(不,不,我的英语讲得不好)。"对 于中国人的谦虚回答, 英美人会误解为对方 对自己的判断力表示怀疑。又如: 在一次舞会上,一位美国人赞扬一位中国女士说:"You look beautiful t oday (你今天很漂亮)。"这位中国女士谦虚地说:"Where(哪里)、Where(哪里)。" 幸亏这位美国人懂 一点汉语习惯,非常巧妙地说了一句:"Every-where (到 处)。"根据英美人的习惯,当他们赞扬别人时, 总希望别人以道谢或爽快接受 的方式作答,而不希望以谦虚、客气的方式作答。对于上面两位的赞扬,恭维话 , 英美人的回答是:"Thank you! ""Thank you for saying so."

五、道别

英汉语言中告别的使用语言或方式也不大相同。中国人道别时,把客人送到 门口或楼下大门口,甚至马路 上,客人对主人说:"请留步",主人最后要说: "走好"、"慢走"、"再来啊"等等。这些话都不能直译 成英语,如果说Stay here,Go slowly,Walk slowly. Comeagain听起来不顺耳,也不符合英美人的 习惯, 其实, 微微一笑并作个表示再见的手势或说:“Good-bye(再见),See you later (回头见)、So long. Take care(再见,保重)就可以了。

六、比喻用语

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段。日常生活中,常借用动物或颜色的特征来形容人之特 性的词语,但这类比喻往往因 语言、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含义。在英 语中dog (狗)的形象一般不差, 常可泛指人, 如:You ar e a lucky dog (你可真是个幸运儿)。Everyone has his day(每人在一生中皆有得意之日)。 在汉语里, 用狗比喻人多带贬意,如"zou gou"、"赖皮狗"、"狗东西"、"狗 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等。另外,由于 环境、历史和文化的不同,在表示相 似的比喻或象征意义时,英语和汉语会使用完全不同的颜色词,例如:bl ue pictures (huangse电影)、the blue-eye boy(红人)、to be green-eyed(眼红、 嫉妒)。green hand ( 没有经验的人)、in the black(不欠债)、 grey mare (母老虎)、white harvest(晚秋时节的收获)等。

七、其他社会礼节

中国人使用"谢谢你"远不及英美人那样频繁。中国只有在别人提供了大量 的帮助时,才说:"谢谢", 而且是真正表示谢意。英美人无论是家庭成员之 间,还是上下级之间,上下辈之间,为了一件小事,甚至是份 内之事都需说: "Thank you "这里"谢谢你"只是习惯性的回答,并不表示多大的谢意。例如: 在给英美人 上对外汉语课时,每次上完课后,英美学生习惯说:"Thank you"。 如果回答"Thank you",中国人往往说 :"这是我应该做的。"把这句话直译 成"It's my duty",就不会让英美学生听起来那么愉快,因为“It's my duty"的含意是:我本不想做,但这是我的职责,所以不得不做。"这 与汉语表达的原意有很大出入,适 当的回答应是"It's a pleasure(我很乐意), Don't mentien it(没什么)或You're welcome(不用谢)。 "

英语中的"Please"并不完全相当于汉语中的"请",在某些场合表示 "请"不宜用英语"please"。比 如:让别人先进门或先上下车时,一般都说 "After you(你先请)"。在餐桌上请人吃饭吃菜, 喝酒或请人 吸烟时,一 般用Help yourself,而不用please。如果生病, 到医院看病应说"Go to see the doctor(看病 )。"

因此,我们在学习英语时,应了解它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及社会风俗习惯,随 时将它与我们的母语进行对比 ,使自己自觉意识到不规范语言产生的根源和避 免方法,进而增强使用规范语言的意识。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