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不用的部位用不同的防磨措施和方法。具体你的好好研究下锅炉不同位置的特性。可以结合不同办法的经济性和经验进行。一般采用多种方法结合来处理较好。炉膛加防磨梁、梳型班,喷涂、浇注料(可塑料)等处理,尾部烟道用防磨瓦等。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固有特性决定了其对设备的磨损是不可避免的,为了保证锅炉长期安全稳定运行,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有:①选用合适的防磨材料、合理设计磨损部件结构;②金属表面特殊处理技术、增加防护套、合理施工等。循环流化床(CFB)锅炉是近几年在我国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燃烧设备,而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的发展以其高效率低污染的高性能更是突飞猛进。在环保要求日趋严格的今天,CFB锅炉已成为当前最有前途的燃烧设备,但是CFB与其它锅炉相比,磨损比较严重,磨损在工程上常被理解为由于机械原因产生的颗粒剥离脱落引起的材料表面所不希望的逐渐变化,如减薄,开裂。锅炉常见的磨损即高速的灰粒子从不同的角度冲刷碰撞炉墙或受热面而引起的种种变化。有资料介绍,磨损量与烟速的3.22次方成正比,并随灰粒子的浓度增大而增大。单从理论上讲,降低磨损应从降低烟气流速,减小灰粒子浓度和减小粒子的颗粒直径入手。床体燃烧室部分因颗粒直径大,物料浓度高对炉壁造成的磨损最严重。若风室和床体为非水冷壁结构,因炉墙太厚造成的热应力和物料的磨损常常导致墙体内表面产生脱落和出现裂纹。通过把拐角处用圆角代替方角的方法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原因是该处的截面形状发生了变化,导致烟气在此形成涡流区,加速了管子的磨损。我们顺势利导,把水冷壁下部的炉墙做成和膜式壁一样的截面,使炉壁在竖直方向上没有截面变化。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浇注料平台是造成磨损的主要原因之一,以加速度降落的燃烧颗粒轨迹在此由于平台的阻碍作用而发生改变, 一部分颗粒就会由于炉膛中间向上送风的作用力而在此部位产生一个循环的涡流,使这一带的颗粒密度大大增加,因而致使磨损加剧,一般平台越宽, 磨损面高度越高。
我国目前大多数的防磨方法,都是围绕着对壁管的加厚和加硬耐磨层而开展,对涡流这个“罪魁祸首”尚很难治理, 所以普通防磨技术就存在易被局部磨损、防磨周期短的弱点。
连云港晟源科技最新研发的 “蓝泥”以其优异的可塑性和超强的粘接性,完全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蓝泥在水冷壁管与卫燃带处的施工,可以改变任何的几何角度, 使过渡区域变得相当平滑,可以在水冷壁管上做到任何高度,而不增加厚度(厚度约为壁管正侧0.5cm左右),并且在施工面上部可做到平滑过渡。 这种防磨技术对于运行多年的、磨损严重的循环流化床锅炉,效果尤为明显。 这种方法亦可用于水冷壁管局部磨损的修补。
火电厂锅炉防磨防爆工作涉及锅炉、金属、化学、运行、焊接等专业,关系到机组设计选型、制造、安装、调试、运行、检修等过程和环节。单纯地依靠经验与责任心去管理,会受到个人能力所限,而处理大量的分散数据,对人类的体能和脑力都是巨大挑战。
晨砻锅炉防磨防爆管理系统,通过对锅炉空间结构进行1:1 三维可视化模拟,全面直观的展示锅炉构造、历史泄爆、更换处理、壁温监控、劣化分析等设备信息,同时结合锅炉运行数据、历史检修数据、泄爆记录、定点测量趋势记录等数据综合进行劣化分析,对锅炉设备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进行预警,指导防磨防爆工作人员有重点的检查锅炉设备,为锅炉状态检修提供科学指导,减少锅炉爆管和非计划停机次数。
晨砻锅炉防磨防爆管理系统以树状的菜单形式展现设备信息,细化到管子和焊口,三维模型清晰展示锅炉设备数据、超温、超压等记录,同时通过数据分析展现下一个检修周期前设备蠕胀、壁厚趋势图,解决了原有手工记录无法进行趋势分析、靠经验“拍脑袋”进行检修策划的问题。
除了可以指导锅炉检修策划,晨砻锅炉防磨防爆系统具有数据共享、检修记录管理、超限管理、泄漏分析、事故管理、预测与定位等功能,这些功能助力应用电厂快速确定锅炉设备重点检查部位,对发生频率较多的设备和缺陷进行重点盯防;提前制定处理预案,防范高发缺陷,降低爆爆次数;实时监控锅炉防磨防爆工作,让管理人员全面掌握检修进度;通过三维建模虚拟现实技术,实现锅炉设备模型化,使管理人员直观的了解锅炉设备详细位置和状况,提高工作效率。
目前,晨砻防磨防爆管理系统已经在全国30多家电厂成功应用,各电厂反馈应用效果良好,很好地实现了锅炉防磨防爆工作的信息化管理和大数据分析,随着晨砻防磨防爆管理系统的使用,各电厂几乎未发生锅炉泄漏爆管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