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关于清朝历史的论文3000

2023-02-21 03:2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关于清朝历史的论文3000

一代大帝,雍正王朝
摘要:上承康熙,下接乾隆,作为一代伟帝,雍正是那么引人注目,而千秋功过,在雍正身上又显得如此诡秘,他是如何获得王位?又有哪些功过?又是如何死去?就让我们一同简单的探讨雍正的一生。

一:简介
雍正,名爱新觉罗�6�1胤禛,清圣祖玄烨(即康熙)第四子,号雍正,死后葬于清西陵之泰陵,谥号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庙号世宗。
对于雍正,历史界向来褒贬不一,有人说是一世伟才,也有人说是暴帝昏君,而雍正在位究竟做过哪些事?

二:雍正之功
雍正在位对康熙晚年的积弊进行改革整顿,一扫颓风,使吏治澄清、统治稳定、国库充盈、人民负担减轻,而其主要的功绩在以下方面。一:摊丁入亩。是一项重要的赋税改革,中国自古就有人丁税,成年男子,不论贫富,均须缴纳人头税。雍正实行改革,将人丁税摊入地亩,按地亩之多少,定纳税之数目。地多者多纳,地少者少纳,无地者不纳。是谓"摊丁入地",一举取消了人头税。这项措施有利于贫民而不利于地主,是我国财政赋税史上的一项重大改革。二:耗羡归公。我国古代以银、铜为货币,征税时,银两在兑换、熔铸、保存、运解中有一定损耗,故征税时有一定附加费。此项附加费称"耗羡"或"火耗",一向由地方州县征收,作为地方办公及官吏们的额外收入。耗羡无法定征收额,州县随心所欲,从重征收,有的抽正税一两、耗羡达五六钱,人民负担甚重。雍正实行"耗羡归公",将此项附加费变为法定税款、固定税额,由督抚统一管理,所得税款,除办公费用外,作为"养廉银",大幅度提高官吏们的俸入。这样,既减轻了人民负担,又保证了廉政的推行。故雍正说:"自行此法以来,吏治稍得澄清,闾阎咸免扰累。" 三:改土归流。我国西南及其他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土司制度,其职务为世袭,仅名义上接受清朝的册封。土司们生杀予夺、骄恣专擅。这种制度妨碍了国家的统一和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雍正即位后,废除了云南、贵州、广西、四川、湖南各地的许多土司,改成和全国一致的州县制度。"改土归流"是一场严重的斗争,许多土司武装反抗,雍正坚决派兵平定。在平叛战争中虽然也累及无辜,给少数民族造成伤害,但从长远来说,"改土归流"是进步的措施,打击和限制了土司的割据和特权,对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有利。四:创立军机处。它是古代君主集权到达顶峰的标志,而且其功过还有待商议。军机处的在雍正用兵西北平叛葛尔丹所建,清雍正通过军机处把权力进一步集中在皇帝手中,而作为皇帝的秘书班子,军机处为皇帝出主意、写文件,理政务,"军国大计,罔不总揽"。其特点是处理政事迅速而机密。军机大臣直接与各地、各部打交道,了解地方情形,传达皇帝意旨。而它的出现使皇帝独裁,错误增多,而且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三:雍正之过
若是论过,雍正造孽也不少。一:苛政残酷镇压。雍正的镇压措施十分严厉。不论具体情节,抗官者即以反叛论处,斩杀不赦。甚至拒捕时,有人"共在一处,虽非下手之人,在旁目观,即系同恶共济",均斩立决。对民间秘密结社,嘱咐官吏们"时时察访,弋获首恶,拔树寻根,永断瓜葛"。苏州手工业工人要求增加工资,罢工叫歇,雍正严加惩处,立碑永禁叫歇。雍正时文字狱日益频繁,汪景祺因"谄附"年羹尧而立斩枭首,查嗣庭因趋奉隆科多而戮尸示众,陆生楠因议论时政而被军前正法。二:重农抑商。雍正遵奉重农业、轻工商的信条。他说"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群趋为工,则物之制造者必多,物多则售卖不易,必至壅滞而价贱,是逐末之人多,不但有害于农,而并有害于工也"。根据这一理论制定的政策必然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他又认为:开矿"断不可行"。因为开矿将引诱人们离开农本,追求末业,而且矿工聚集一地,易于闹事。 三:外交错误。虽然雍正英明果断堪比康熙,但他的世界眼光却和乾隆一样,逊色不少。当时外国商人来华贸易,日益增多,但雍正却不许中国商人出洋贸易,设置种种障碍,声言"海禁宁严毋宽,余无善策"。后来,在沿海各省的再三要求下,虽稍稍放宽海禁,但仍加以种种限制。尤其对久住外国的华侨商贩和劳工,"逾期不归,甘心流移外方,无可悯惜,不许其复回内地"。当时,西方先进国家正在鼓励海外贸易,而中国即使是杰出的君主也缺乏世界眼光,限制对外交往,故而成为国际潮流中的落伍者。

四:雍正继位
而雍正的继位问题,是史学家乐此不疲的研究对象。学术界历来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他受康熙遗诏继位,是合法继承;一种认为康熙并未传位与他,雍正是矫诏夺位。由于雍正即位,篡改了历史,销毁了档案,现在已找不到他矫诏夺位的确凿证据。斧声烛影,已是千古的疑案,但从各种迹象推断,他的继位确实存在很多疑点。一:康熙死前是谁侍立,尚成疑问。康熙晚年,太子废立,诸子争位,闹得乌烟瘴气,储位虚悬,人心不定。史说隆科多为惟一顾命之大臣,而其他谕旨中却说,康熙死时隆科多不在御前,又说康熙传诏时皇十七子胤礼在寝宫外侍候。而其他史料证明,胤礼时在皇宫内值班,并不在畅春园寝宫外,如此等等。因此,是否存在这一临终传位的现场,实属疑问。二:王储是谁,亦是迷离。当时因准噶尔入侵西藏,康熙命皇十四子胤禵(读ti第二声)为抚远大将军,统兵援藏,给以大权,用正黄旗�,称大将军王,礼仪隆重,规格极高,康熙当是意有所钟。康熙称赞胤禵的才能"大将军是我皇子,确系良将,带领大军,深知有带兵才能"。很多人心目中也以胤禵为接班人,如皇九子胤禟说胤禵"聪明绝世","才德双全,我弟兄内皆不如";"十四爷现今出兵,皇上看的也很重,将来这皇太子一定是他"。可是,康熙在畅春园猝然去世,雍正与时任步军统领,掌管京师兵权的隆科多勾结密谋,夺取了帝位,而胤禵远在青海,鞭长莫及,故而帝梦成空。

五:雍正之死
而雍正又是如何死亡的?历史上也无确凿证据证明。关于雍正之死,清宫档案中雍正朝的《起居注》是这样记载的:雍正十三年八月(公元1735年),雍正皇帝住在圆明园,八月十八那天他与大臣们商量处理少数民族事务,八月二十他召见宁古塔的几位地方官员,第二天仍然正常办公,说明这时他的身体仍然很好。但到了八月二十二,他却突然得病,当天晚上,已经奄奄一息的雍正便宣布传位给儿子乾隆。第二天,58岁的雍正就在圆明园咽下了最后一口气。对雍正皇帝的突然死亡,清朝官方只有如此简单的记载,也没有说明任何原因。这就很容易引起人们的猜测。于是,关于雍正死因的种种说法便产生了。民间传说又三种版本。一:当时有一位侠女叫吕四娘,她的父亲和爷爷都因文字狱被雍正杀害。为报仇,吕四娘砍去雍正的头。因此,在安葬雍正时,只好铸造了一颗金头。而且此金头在今清朝博物馆中。二:《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有个恋人叫竺香玉,是林黛玉的化身。竺香玉后被雍正霸占,成为皇后。曹雪芹想念恋人,就混入宫中,与竺香玉合谋,用丹药将雍正毒死。三:还有的野史传闻,说宫女与太监串通一气,用绳子把雍正勒死了。可毕竟是传说,不免奇怪。“官方”给出的结论是——崇尚丹药。丹是道教的一种修炼方法,为的是长生不老。丹药,也就是仙丹,是道士们用铅砂、硫磺、水银等天然矿物做原料,用炉鼎烧炼而成。相传,吃了这种丹药就可以长生不老。雍正没当皇帝的时候,就对丹药产生了兴趣。他曾写过一首《烧丹》诗:“铅砂和药物,松柏绕云坛。炉运阴阳火,功兼内外丹。”从中可以看出,雍正早年就对炼丹有了相当的研究和兴趣。雍正当上皇帝后,极力推崇金丹派南宗祖师张伯端,把他封为“紫阳真人”,雍正特别赞赏张伯端发明了金丹要领。至少从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开始,雍正就经常吃道士炼制的一种叫“既济丹”的丹药。从他对田文镜奏折的批语中,可以知道他感觉服后有效,还把丹药作为礼品赏赐给鄂尔泰、田文镜等大臣。事实上,炼丹所用的铅、汞、硫、砷等矿物质都具有毒性,对大脑和五脏侵害相当大。雍正死前的12天,《活计档》中曾记录:“总管太监陈久卿、首领太监王守贵一同传话:圆明园要用牛舌头黑铅二百斤。”黑铅是有毒金属,过量服食可使人致死。100公斤黑铅运入圆明园,之后不久雍正在这个园子内突然死去,史学家认为这不是偶然巧合,而是直接证明了雍正之死,完全有可能是丹药中毒造成的。于是这一代伟帝,最后仅以58岁享年,突然抛弃了金銮殿,永远躺在了泰陵的地宫里。

六:结语
历史本就错综复杂,而染上政治的历史就更加扑朔迷离,究竟事实如何,功过孰定,也须时间的考定。

我所认识的清朝历史论文1500字

(一)题名(Title,Topic)
题名又称题目或标题。题名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
论文题目是一篇论文给出的涉及论文范围与水平的第一个重要信息,也是必须考虑到有助于选定关键词不达意和编制题录、索引等二次文献可以提供检索的特定实用信息。论文题目十分重要,必须用心斟酌选定。有人描述其重要性,用了下面的一句话:“论文题目是文章的一半”。对论文题目的要求是:准确得体:简短精炼:外延和内涵恰如其分:醒目。
(二)作者姓名和单位(Authoranddepartment)
这一项属于论文署名问题。署名一是为了表明文责自负,二是记录作用的劳动成果,三是便于读者与作者的联系及文献检索(作者索引)。大致分为二种情形,即:单个作者论文和多作者论文。后者按署名顺序列为第一作者、第二作者……。重要的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对研究工作与论文撰写实际贡献最大的列为第一作者,贡献次之的,列为第二作者,余类推。注明作者所在单位同样是为了便于读者与作者的联系。
(三)摘要(Abstract)
论文一般应有摘要,有些为了国际交流,还有外文(多用英文)摘要。它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其他用是不阅读论文全文即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应包含以下内容:
①从事这一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
②研究的主要内容,指明完成了哪些工作;
③获得的基本结论和研究成果,突出论文的新见解;
④结论或结果的意义。
(四)关键词(Keywords)
关键词属于主题词中的一类。主题词除关键词外,还包含有单元词、标题词的叙词。
主题词是用来描述文献资料主题和、给出检索文献资料的一种新型的情报检索语言词汇,正是由于它的出现和发展,才使得情报检索计算机化(计算机检索)成为可能。主题词是指以概念的特性关系来区分事物,用自然语言来表达,并且具有组配功能,用以准确显示词与词之间的语义概念关系的动态性的词或词组。
技巧—:依据学术方向进行选题。论文写作的价值,关键在于能够解决特定行业的特定问题,特别是在学术方面的论文更是如此。因此,论文选择和提炼标题的技巧之一,就是依据学术价值进行选择提炼。
技巧二:依据兴趣爱好进行选题。论文选择和提炼标题的技巧之二,就是从作者的爱好和兴趣出发,只有选题符合作者兴趣和爱好,作者平日所积累的资料才能得以发挥效用,语言应用等方面也才能熟能生巧。
技巧三:依据掌握的文献资料进行选题。文献资料是支撑、充实论文的基础,同时更能体现论文所研究的方向和观点,因而,作者从现有文献资料出发,进行选题和提炼标题,即成为第三大技巧。
技巧四:从小从专进行选题。所谓从小从专,即是指软文撰稿者在进行选则和提炼标题时,要从专业出发,从小处入手进行突破,切记全而不专,大而空洞。
11.参考文献格式要规范,严谨,基本要求超过三十篇(工程硕士20)。
12.所有参考文献必须在论文中有引用的地方。
13.所有图形公式都要自己完成,拷贝、复制是不允许的。
14.尽量不要用我或者我们这样的字眼,也就是口语化的东西要杜绝。
15.图形都要有英文的title。
16.页眉需要有下面信息。
17.摘要和目录是专家评审的主要翻阅的地方,一定要让摘要和目录体现所做工作和创新点,所以摘要和目录的编写很重要,往往容易被忽视!
18.表格需要有编号并至于表格的上方,不同于图形的放置于下方。
19.论文的结构一般是
背景介绍
·研究现状
现有算法、技术、手段或方法的缺陷和不足
提出的新的算法、协议、方法、技术或手段
对自己提出的方法、技术或手段进行实践、分析和比较
结论和展望
20.论文撰写时,一定要注意书面语气,不要有口语化的成分,很多同学没有培养这方面的能力,写的内容过于口语化,应注意!

挽救清朝危机的作文

清朝是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最后的一个封建王朝,现在看来已经早已进入历史记载的朝代.不过它灭亡之日距离今天还不到百年.然而清朝留给后人除了百年的耻辱,还有更多的历史思考.清朝是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政权大一统朝代最长久的封建王朝,自清太祖努尔哈赤从明万历44年起兵到明崇祯17年得国,龙兴辽东,三代人不懈努力终于以东北偏隅之地并吞海内,天下一统.顺治1644年入主中原到宣统1912逊位期间经历10个皇帝,一共268年.期间既有康乾盛世独步天下的辉煌,也有道咸衰世彷徨无奈的屈辱;最后光宣末世寿归正寝的结局.
清朝自开国以来,汉人的反抗斗争一直都没有停止,包括在康乾盛世也不断有各种起义发生. 清朝从嘉庆帝开始,下面的君主才能都比较平庸.既缺乏康熙,雍正,乾隆的雄才大略,又无作为守成.乾隆盛世留下的各种社会矛盾日益突出;清朝已经危机四伏.白莲教,天理教起义,全国上下,烽火四起.在嘉庆18年(1813年)连皇宫都被天理教教民攻入.从道光20年(1840年)开始,清朝是每况愈下,先是签定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往后太平天国起义,甲午战争以及《马关条约赔款;八国联军进北京以及《辛丑条约》赔款等等.内忧外患,此伏彼起;严重消耗了国家的元气.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之后全国各地闻风而动,纷纷响应向清廷宣布“独立”;清朝统治顿时土崩瓦解.清朝历代皇帝都有很强的忧患意识,以及对于广大汉人的防范心理.几百万满人统治百倍以上的汉人,令他们时时刻刻如履薄冰,不敢懈怠.所以他们搞大屠杀、文字狱,都是用武力来逼迫汉人向他们靠拢.力图在肉体和精神上消灭汉人的反抗意识,在成功的维护了中央集权的同时也抹杀了人民的自主意识,制造出了大批只会唯唯诺诺的奴才.如果把战战兢兢提防人民反抗的精力放到认识与国外的差距,抵御外患上来也不会闹到后来的地步.清朝是历史上唯一没有受到北方游牧民族大规模骚扰的王朝,但他们遭到了来自海上商业民族的挑战.《中英南京条约》仅仅还只是一个开头.之后不平等条约一发不可收拾.最可悲的是,清朝统治者到最后也没认为自己是中国真正的主人,一直把自己看做外来人.在列强入侵时,"宁予友邦,不予家奴"“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这样的论调充分暴露了他们的心态.子卖爷田心不疼,签下了不计其数的卖国条约.他们一直都认为自己卖的是别人的地方,自己真正的老家在辽东.清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的文明落后于西方,对外战争所以屡屡失败,丧权辱国的不平等的条约造成全国人民对于清朝彻底的失望,在到了后期清朝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再加上贪污腐败盛行,使广大的汉民族民族主义的觉醒.修编《清史稿》的清朝遗老不由得感慨:“本朝以兵兴,亦以兵败.”从一定程度上讲太平天国运动虽然没有直接灭亡清朝,却埋下了颠覆清朝专制政府的种子.太平天国战争之后汉族官僚逐步掌握了军权,而满清的根基--八旗子弟早在康熙时期就已经基本垮掉了.原来的开国雄师成了一帮一事无成、百无一用的纨绔子弟.通过太平天国对于清朝的打击,清朝统治者不得不起用汉人精英来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汉人精英在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逐步掌握清朝的军权;最后汉人新军起义最终敲响了清朝的丧钟.
尤其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清朝如同暮日西沉,广大汉族同胞都以为清朝的末日到了.之后又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太平天国起义,各种内忧外患纷至沓来;一浪接连一浪不断冲击着腐朽不堪的清朝的反动统治.在各种力量的打击下清王朝的统治越发摇摇欲坠,.清朝末年光绪年间,甲午战争失败以后,清廷最后垂死挣扎曾经两次变法.试图通过变法维新,挽救大清王朝的危亡局势.第一次戊戌变法在1888年,仅仅维持103天,六君子喋血菜市口;百日维新被血祭,变法以失败告终.第二次是在1905年,在慈僖太后主持下变法,其中原先戊戌变法提出来的废除科举制度被彻底执行.废八股科举,得罪了天下所有一辈子寒窗苦读的读书人,数不清的读书人因此自杀寻死,出身科场的读书人无一不切齿痛恨.科举制度是清朝入关之后为笼络汉族读书人的选择,甚至还规定进士前三甲一定出自汉族书生,因此巩固了王朝的统治,很多读书人为了求得功名,也就此放下了民族之争.如今既然杜绝仕途出身之路,满汉之分的老帐又开始清算起来,清王朝的统治越发摇摇欲坠.科举制度的好处并不仅仅在于招贤纳士,而是给普通大众构筑了一条通往上层官僚阶层的通道,虽然成功的几率很小.但毕竟多数人不甘心平庸一世,尤其是那些自觉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对于统治者来说,这股力量如果运用的好,可为我所用,比如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等,假如运用不好,则是危害统治秩序的潜在力量;比如黄巢、洪秀全和孙文.黄巢一个落第举子居然攻陷京师长安,差一点颠覆了唐朝的社稷.唐朝在他的打击下加快了灭亡的进程.洪秀全的太平天国烽火燃遍中国十一省,北伐军居然攻打到了天津.逼的清朝咸丰皇帝宣布京师戒严,尽管以后起义被扑灭了,却严重撼动了清朝统治根基.而孙文屡屡发动起义,尽管失败了多次,但是最后的辛亥革命还是成功了.貌似强大的清朝这匹二百多年的骆驼被最后一根稻草压倒了.看似两个貌不起眼的布衣,最终把清朝送进了历史.
清朝从1840年鸦片战争依靠惯性苟延残喘到1911年,居然还存活了72年现在看来不得不承认是个奇迹.当时天下形式如同河决鱼烂,处于无法收拾的局面了.就连当年李鸿章都哀叹,认为中国遭遇上了三千年来未有之奇变.外有列强环伺侍强陵弱,内有革命起义风起云涌.李鸿章是全力剿灭太平天国,挽救清朝于频临灭亡三大巨头之一,在甲午战争之前,其他的两个巨头曾国藩和左宗棠都已经辞世.扶大厦于将倾、挽狂澜于既倒的重任全部落在了李鸿章身上,当时日本蠢蠢欲动想要侵略清朝的附庸国——朝鲜.身为清廷重臣的李鸿章手握重兵,拒绝出兵保护朝鲜,坐视烽火在朝鲜半岛上燃烧.他的幕僚马氏兄弟曾经提建议让朝鲜宣布独立,或者清朝直接出兵占领朝鲜,收为清朝第十九个行省;断绝日本侵略的狼子野心.然而李鸿章在当时却说:“大清朝我都不敢保证它有二十年的寿命,何况是高丽?”结果一语中地,朝鲜很快被日本占领.而清朝灭亡的日期还真的被他说中了,17年之后的1912年2月12日,是清朝的最后一天.隆裕太后偕同6岁的宣统帝溥仪在乾清宫颁布退位诏书.
退位诏书全文如下:
“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两月以来,尚无确当办法,南北睽隔,彼此相指,商辍于途,士露于野,徒以国体一日不决,故民生一日不安.
”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用是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之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
清朝以少数民族崛起于关外而后入主中原,经过几代人的励精图治,完成了
国家的统一大业,社会经济也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创造了中国历史上蔚为壮观
的康乾盛世.但是就在国家鼎盛之际,统治阶级放弃了文治武功和积极的进取精
神,反而因富而奢、因盛而骄.而奢侈必然导致贪婪,骄傲必然走向懈怠,最终
因贪婪而腐化,因懈怠而落后,使盛世如过眼烟云,很快滑向衰落.愈演愈烈的
贪污腐败之风刮得英勇无敌、剽悍善战的八旗子弟成为挥金如土、战则必败的败
家子;也使原来简洁高效的官场变得官无不贪,吏无不恶,文治武功俱废.结果
是清王朝因腐化而衰败懈怠、落后挨打,最后在不间断的外国侵略和内部变乱中
彻底覆亡.清朝由盛转衰的历史,反映了腐败消解国家统一意志和前进动力、导
致社会灾难和王朝倾覆的不变真理.
清朝的兴起与康乾盛世的鼎盛
清初,经过几代人的励精图治,出现了在中国历史上足以傲视汉唐的康乾盛
世.清朝的兴起和康乾盛世的出现,主要是因为从顺治到乾隆前期的统治者推行
了较为得当的政治、经济和民族政策,其中清初政治的简洁廉明是清朝兴起和迈
向盛世的关键因素.
清朝于关外白山黑水之间的崛起强盛是一部惊天动地的创业史.从努尔哈赤
起兵(1583年)到建立后金政权(1616年),只用了一代人的时间;从建政到入
关问鼎、底定中原(1645年),也只用了一代人的时间.
清朝以区区十几万人的少数民族能够在两代人的时间里兴起并君临中原,得
益于其精兵简政、军政合一的八旗制度和威猛善战的八旗兵,即所谓“马上得天
下”.清朝入主中原后能使统治很快臻于治境,出现国家空前统一、社会经济繁
荣、人口持续增长的康乾盛世,则主要依靠清廉高效的政治体制、适宜的民族统
一政策和休养生息的经济政策.
因为是“小兵临大国”,清初统治者保持着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勤奋与谨
慎,也充满了新兴力量的勃勃生机.在政治上,清初统治者非常注意笼络人心,
争取大多数汉人的合作.与朽败、贪腐、黑暗的晚明社会政治相比,入关的清朝
代表着希望和新气象,清军不仅没有遇到太大的阻力,而且还受到群众特别是士
绅阶级的欢迎.尽管有剃发、投充、圈地等野蛮政策,但是清朝迅速废除明朝
“三饷加派”等苛捐杂税,实行“满汉一体”和“永不加赋”、“摊丁入亩”等
政治经济政策,这些都极大地赢得了人心,使自己的统治稳定下来.
清初的国家机构还带有关外满族人简明廉洁的传统,军政机构精干、高效.
清初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南书房及后来的军机处,就比明朝的内阁六部精简有效
得多.清初宫廷人员只有明朝的1 /10~1 /20,花费只及明朝的1 /8 ,廷苑
规模只有明朝的3 /10(《清朝文献通考》卷39,康熙29年、康熙49年).一个
不那么追求奢华、排场的最高统治层,其工作效率和对全社会的示范作用是显而
易见的.统治机构的精干使政府开支可以大大减少,清政府可以实行轻捐薄赋、
休养生息政策,人民的负担也得以减轻.清初统治者目睹了明末战乱连连、生灵
涂炭的惨象,亲身经历了创业建国的千辛万苦,深知创业打天下的艰难,因此他
们能够兢兢业业、清正廉洁、励精图治.
面对因为长期战乱严重破坏而使人口锐减、土地荒芜、民生凋敝的残破的社
会经济,清王朝采取了变更土地产权(即实行更名田)、招徕流民奖励垦荒、军
民大力屯垦、兴修水利、轻捐薄赋直至“永不加赋”(1712年)、“摊丁入亩”
等一系列休养生息、发展经济的政策.经过不断努力,清朝的耕地面积和人口都
有持续迅速的增加.1645年全国在册耕地只有4 .03亿亩,1688年恢复到6 .08
亿亩,1754年增加到7 .08亿亩.加上不在册耕地,到乾隆年间全国耕地实际上
在10亿亩左右.清代人口从1651年的6000万增加到1691年的1 亿左右,1761年达
到2 亿,1801年达到3 亿(孙毓棠、张寄谦:《清代的垦田与丁口记录》,载《
清史论丛》1979年第一辑).另据经合组织(OECD)发展中心1996年的一份研究
报告,1820年时,中国GDP 占世界总量的28.7 %(与现在美国占世界的比重相
当),人口占世界总数的35.5 %((美)A ·麦迪森:《世界经济二百年回顾
》,改革出版社1997年版,第11页).实际上这时清朝已经走向衰落,如果以1790
年的数据进行比较,中国的比重还要高得多.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下,耕地面积
和人口数量的增加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标志.在农业生产发展和工商业繁荣的
基础上,清朝社会财富和清政府的财政收入逐年增加,国库存储丰富.1777年
(乾隆42年)国库存银多达8182万两,成为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繁荣昌
盛的有力见证.
清朝入关从顺治到乾隆中期,经过4 代人100 多年的励精图治和休养生息,
社会经济迅速发展,耕地和人口成倍增长,中国历史进入自唐宋以来又一个高峰
———康乾盛世.在清初100 多年的持续上升和繁荣时期,清朝战胜了内外一系
列困难和挑战,清朝的国力和声威也达到鼎盛.一个空前广阔、统一、繁荣、强
盛的大清帝国屹立在世界东方.
由盛转衰的根本原因之一:腐败
大清帝国在空前的繁荣盛世下潜伏着巨大的危机———奢侈、骄怠、贪污、
腐败等罪恶的毒瘤藉盛世疯长,正日益腐蚀破坏着国家和社会的肌体.当朝廷上
下对乾隆的文治武功洋洋自得、沉湎于盛世而自我感觉良好时,清王朝却从盛世
的顶峰迅速滑落,很快从康乾盛世跌到嘉道中落.衰落紧随鼎盛,一切都发生在
乾隆年间,与唐朝开元天宝年间的由盛转衰的历史悲剧惊人地相似.
乾隆朝的文治武功和经济繁荣,是经过顺治、康熙、雍正几代人励精图治、
奋发图强的结果,乾隆基本上是坐享其成.而恰在此时,朝廷上下,从皇帝到各
级官吏好大喜功,统治者放松了吏治,丢弃了先前廉政简政的传统,奢靡贪污之
风日益盛行.由于乾隆好大喜功,穷兵黩武,终朝兵事不断.所谓十全武功,旷
日持久,劳民伤财.乾隆朝岁入虽比前代有所增加,但开支增加得更快,国库积
储增加的速度已大大放慢.到嘉庆改元时,接过的已是一个庞大的空架子,以至
于嘉庆不得不拿和开刀,补充国用.同时,在乾隆朝岁入增加的背后,是非正
常的收入来源(包括捐输、商人报效、盐斤加价、公摊养廉甚至卖官鬻爵等乱收
费项目)不断增加并成为定例.这些不正常的收入虽能缓解一时之急,但对政府
和国家社会而言则无异于饮鸩止渴.国家财政依赖大量非正常收入,已可见到清
朝腐败并必然最后走向衰亡的端倪.
导致清王朝急剧衰落的更基本、更有决定意义的原因是整个官僚机构乃至整
个社会在封闭自大的环境下的奢靡骄怠和贪污腐化.朝野上下在富裕和鼎盛之后,
昧于时世,看不到世界大局的变化,失去了继续前进的方向和动力,贪图眼前的
奢侈享受,追求花天酒地、纸醉金迷的奢靡生活.贪奢淫靡和腐败之风遍及官场
内外,使貌似强盛的清王朝潜伏着社会变乱和衰落覆亡的巨大危机.
康熙晚年,奢侈腐败之风已经兴起,后来经过雍正时期的厉行节约和严刑峻
法等改革措施而有所控制.到乾隆时,随着经济繁荣和财力充裕,奢靡腐败之风
重新抬头并愈来愈甚.乾隆六巡江南,游山玩水,沿途接驾送驾、进贡上奉、大
兴土木,豪华与排场空前,糜费特甚.乾隆带了头,其示范效应无与伦比,大小
官吏借接驾和其他机会,极尽奢华之能事.他们为了讲排场、比阔气,竭力摊捐
派差、贪污受贿、敲诈勒索.由此上行下效,贪贿公行,吏治日废,奢侈淫靡、
贪赃枉法、腐化堕落的歪风邪气愈演愈烈;而奉公守法、勤俭节约、清正廉明的
正气反而日益孤立.自皇帝而下,无论王公贵族、文武百官、大地主、大商人,
无不过着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生活,尤其是满族亲贵,沾染的奢侈淫靡的习气
最严重.满人阿克当阿任淮关监督十余年,搜刮的民脂民膏不计其数,豪富无敌,
人称“阿财神”.汉族官宦豪族的奢华情形也大同小异.大小官吏上任之时大多
两手空空,离任返乡则车拉船载,浩浩荡荡.
与统治阶级奢靡生活相伴随的是权力机构中普遍的贪赃枉法和腐败黑暗.在
清王朝表面繁荣实际在走下坡路的过程中,腐败就如癌细胞一样在国家和社会肌
体里扩散,损害着国家机体的健康.雍正时期曾经锐意改革积弊,实行“耗羡归
公”、大幅提高官员薪酬(“养廉”),借此整顿吏治,并以铁腕手段打击贪污、
追赃索赔,使贪腐之风一时有所收敛.到乾隆时,官僚机构日益膨胀老化,行政
运转日益低效.并且由于皇帝带头奢靡腐化,官僚机构所潜伏的腐败细胞失去抑
制,获得疯长的环境条件,朝野上下,贿赂公行,贪污成风.乾隆中后期,陆续
发生贪污腐败的大案要案.1757年,发生云贵总督恒文和云南巡抚郭一裕的“金
炉案”.两人在操办进贡金炉过程中,低买高卖,掺杂使假,中饱私囊.同年又
发生山东巡抚蒋洲在山西巡抚任上贪污库款案.案发后,恒文被赐令自尽,蒋洲
被诛,郭一裕充军.随后又有连续3 任两淮盐政高恒、普福、卢见曾的“盐引案”,
贪污达1000万两(相当于清政府年财政收入的1 /4 ),案发后3 人均被诛.但
是此后贪污大案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多.1781年,时任浙江巡抚的王望
前在甘肃任内贪污赈灾粮案发,牵连官吏60多人,王望等22人被诛,涉案的陕
甘总督靳尔谨自尽.并且此案还案中套案,查办此案的闽浙总督陈辉祖在抄家过
程中以金换银,将王的赃物据为己有,事发后陈辉祖被赐令自尽.1782年又发生
山东巡抚国泰、布政使于易简贪污国库案,国泰于案发后自尽.1786年闽浙总督
伍拉纳、福建巡抚浦霖因索贿被诛.1792年,浙江巡抚福崧因索贿、侵吞公款案
发自尽.虽然诛戮了一批巨贪大蠹,并且不少是总督、巡抚等高级官员,但官场
贪污腐败之风仍然愈演愈炽,因为乾隆和和即是贪污腐败的总根子,他们惩贪,
实际上借机“宰肥鸭”,乘机大捞一把,其结果无异于纵贪.这些大案要案不过
是贪污腐败案的冰山一角.上述案发被诛督抚,均属事情败露不可掩盖,其余得
到风声弥缝无迹当数不胜数.和在乾隆庇护下当政20多年,搜刮的私财价值达
1亿两,相当于当时政府2年的财政收入.就连其两个仆人被抄没的财产也达700
多万两.故当时有民谚称:“和跌倒,嘉庆吃饱.”
当时官场明明十分腐败,可乾隆还一味装聋作哑,粉饰太平,不听劝谏.1790
年礼部侍郎尹壮图上疏乾隆,劝谏道:“各督、抚声名狼藉,吏治废弛.臣经过
地方,体察官吏贤否,商民半皆蹙额兴叹.各省风气,大抵皆然”(赵尔巽:《
清史稿》卷109 ).乾隆看后大怒,先以“挟诈欺公,妄生异议”罪判“斩立决”,
后为避免成全尹壮图忠谏美名,免去死罪,降职处分.
在这种只听好话不听规谏、讳医忌药、官官相护、上下包庇、只知敛财纳贿、
不管百姓死活的风气下,大小官吏因循苟且,谗上欺下,朝纲不振,效率低下,
百务废弛.曹振镛是乾隆、嘉庆、道光三朝的大红人,位极人臣,其为官之道就
是“多磕头,少说话”.清朝中后期就是由这些人来治理国家,其后果可想而知.
腐败还是引起清王朝军事涣散、军队战斗力下降的直接原因.军队是国家机
器的支柱,是国家强盛和社会安定的保证.到乾隆中后期,随着政治腐败而来的
是军事懈怠和武备废弛.清初的八旗兵是强悍善战的军队,入关时所向披靡,战
功赫赫,为底定中原和统一全国立下了丰功伟绩.但仅仅经过一代人的时间,八
旗和满族因种种优渥与特权而退化、腐朽,失去了先辈威猛凛凛、英勇善战的气
概.在康熙平定“三藩之乱”的战斗中,八旗兵军纪已散,军力已大不如前.此
后,八旗子弟和八旗兵更加骄怠,他们凭借权势,横行无忌,无恶不作;不仅军
纪败坏,训练荒疏,而且生活腐化,吸毒聚赌,包伶嫖娼,甚至敲诈勒索,蹂躏
百姓.原来剽悍英武的八旗兵变成不能打仗、只会扰民的老爷兵,八旗子弟成了
游手好闲的纨绔子弟和坐吃山空的败家子.后来,朝廷一有战事,便主要依靠绿
营兵.但绿营兵在腐败的社会大环境下也很快腐化,克扣军饷,兵匪勾结,贪污
中饱,弊端丛丛,也沦为徒有其表,只能吓唬平民老百姓的花架子军队.嘉庆皇
帝还是皇太子时,曾经随乾隆阅兵,所见到的却是“射箭,箭虚发;驰马,人堕
地”的闹剧(《嘉庆朝东华录》,卷7 ,嘉庆4 年正月).由于八旗和绿营均因
腐败而退化,丧失战斗力,到白莲教起义时,清朝不得不主要利用乡勇和团练.
到鸦片战争时,八旗、绿营、乡勇、团练都不中用,数十万清军被万余名英国远
征军打败.清朝从此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由于帝国主义入侵和太平
天国起义等内乱,清朝局面日益失控,腐败也日甚一日,军事、政治、财政权力
逐渐外转下移,中央权威日益缩减,在内忧外患的冲击和内部腐败的侵蚀下,清
王朝一步步走向衰败覆亡的不归路.
官僚统治机构的奢靡腐败的必然后果,就是强化对小民百姓的压榨和剥削,
致使广大民众生活日益贫困.官僚、贵族、地主、富商大量兼并土地,失地无地
的农民越来越多,还有大量的农民因无法忍受横征暴敛而弃田逃亡,失去生计,
四处流浪.社会上流民数量急剧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日益增加,阶级矛盾日益
尖锐,一场社会大风暴正在酝酿.1796年2 月,一场历时9 年、席卷湖北、四川
等5 省的白莲教起义爆发.清朝调动16个省的兵力,耗银2 万万两才勉强将起义
扑灭.白莲教起义剥开了清王朝繁荣升平的盛世外衣,暴露了其腐朽和虚弱的本
质,成为清王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袁世凯前经资政院选举为总理大臣,当兹新旧代谢之际,宣布南北统一之方,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总期人民安堵,海宇又安,仍合汉满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亲见郅治之告成,岂不懿欤!”
这份退位诏书由光绪二十年状元张謇的幕僚杨廷栋起草初稿,再由张謇润色修改,文章的确是大手笔、名家风范一览无余.中国自秦始皇在公元前221年称帝到1911年一共长达2123年的封建时代正式宣告结束.

关于 清朝国号的历史小论文

清朝国号的由来
满族的祖先本是金代的女真部族,所以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以后即定国号为“大金”。不久,为区别于历史上的金代,又改称“后金”。很多蒙古人、汉人、朝鲜人等受其统治,再用“后金”国号已不适应;并且汉人因受历史影响,对金人素怀恶感,“后金”一类国号对招徕汉人并非所宜,所以皇太极在继位后十年即天聪十年(1636)改国号为“清”。
那么,皇太极为什么以“清”作国号呢?
这有两种说法。一说在改“后金”为“清”的前一年,皇太极已废除“女真”族号,改为“满州”。而“满州”在满语中音近“曼殊”,本是佛名,意为“清之帝王”,是佛的化身。因此他用“清”代“金”,对笼络各族人心和进一步取代明王朝,作用都比“大金”或“后金”来得大。与此同时,皇太极还为推翻和取代明王朝大造舆论,说只有有德者才能统治天下,“惟有德者乃可称天子”、“有德者受命,无德者废弃”这些话,便成为他思想的核心。而他所说的“有德”,便含“清”的意思,恰与“满州”语意相合,所以就用“清”作国号。
另一说恰好相反,系舍义而求音,在满语中“清”即“金”的谐音,汉语的“清”即满语的“金”,“金”改为“清”,是改汉不改满,其目的仅是适应进攻明朝的需要,让汉人易于接受罢了。持这种说法的人,举出满语中对贵族夫人的称谓“福晋”为例,说“福晋”起初叫“夫金”,后改称“福金”,最后才叫“福晋”,所以“夫”与“福”,“金”与“晋”在满语中是同音,因此据满语音韵,“清”与“金”也音同无疑。此说还以沈阳(即清朝旧京)的抚近门匠额为证。匾上汉文写的是“大金”,而满文写的是“大清”。这块匾额乃是天聪年间立的,那时尚未改号“清”,而满文里却已称“清”了。
两种说法情由不同,但都认为改国号为“清”是出于政治需要,主要是以此笼络汉人,从而为取代明王朝作准备。从这个共同点上去看,当以第一种说法为是,这从后来清朝统治者始终讳言“女真”和“大金”名称一事上可得到佐证。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