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班主任》有感
循着一本纸色泛黄的《班主任》
,推开“伤痕文学”这扇门扉,
我到了文革时期的中国的社会,
寻觅深刻地控诉十年动乱给人民造成
的灾难和心灵创伤。
在那十年动乱中,
我看到文革对人们造成的深深
的伤害,以及在思想精神上受到了严重创伤的青年一代。
刘心武的《班主任》是文学冲破黑暗文学之后的第一声呐喊,它
曾猛烈地震撼了读者,特别是青年一代的心灵。
《班主任》以小流氓
宋宝琦为线索,
满腔热情地赞颂了忧国忧民,
关心青少年成长的张老
师,揭露了“四人帮”毒害腐蚀青少年纯洁心灵的罪行,提出了清除
“四人帮”所造成危害的急迫性,成功地刻画出在“四人帮”的反动
路线干扰破坏下长大的一部分青少年的雕象。
小说通过两个表面上的
好坏分明,
实质上都被极左思想扭曲而畸形的中学生形象,
揭露和批
判了极左思想对青少年的毒害。
尤其是
“好学生”
谢惠敏的思想僵化,
也达到了令人怵目惊心而非“救救”不可的地步。
《班主任》控诉了
十年浩劫造成的隐患,并为真实地反映“文革”生活打开了通道。
“救救被四人帮坑害的孩子!
”这激愤的呼喊,使人想起半个世
纪前五四运动的先行者鲁迅用救救孩子的呼喊,
愤怒地揭露和控诉吃
人的封建宗法、道德和礼教,反映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实行新民
主主义革命的要求。
半个世纪后,
在中国人民已经完成了新民主主义
革命,
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时期,
重新喊出救救孩子的呼
声„„
在刘心武的全部创作中,《班主任》具有最不寻常的意义,它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中的一个坐标点,标志着“文革”结束后中国文学的真正转机。
随着《班主任》的发表,越来越多的作品相继刊出。先是复旦大学学生卢新华1978年8月发表的《伤痕》,再是王亚平的《神圣的使命》。
陈国凯的《我应该怎么办》、孔捷生的《在小河那边》、宗璞的《弦上的梦》、郑义的《枫》等等,这些作品是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群体反思“文革”的心灵史记录,更汇成一股文学潮流——“伤痕文学”。
伤痕文学是新时期文学第一支旋律,它用极其深沉的调子唤醒了沉睡多年的人们,它是文学新潮流的一朵浪花。
《班主任》发表之后,刊物收到全国各地大量的来信,关切和肯定这篇小说所反映的现实和它的成就。这种情况说明这些小说反映的现实和刻画的人物,与读者有着血肉的联系;它的思想力量与人物命运,震动了广大读者,引起了广泛的共鸣。
之后,刘心武又连续发表了《没有讲完的课》《穿米黄色大衣的青年》《爱情的位置》《醒来吧,弟弟》等五篇小说。这些小说从不同的方面提出了社会现实中人们关切的问题,引起了广大读者强烈的反响。
扩展资料
作品评价
原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冯牧:《班主任》从反映生活和挖掘思想的深度方面,塑造艺术形象的生动丰满方面,对我们的文艺创作应当说是有了新的增添、新的贡献……人民群众已经众口一声地肯定了这个作品,认为它表达了他们的思想,回答了他们的问题。
文学评论家朱寨:班主任中宋宝琦、谢惠敏这两个形象概括了深刻的社会内容,具有普遍的意义。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曾镇南:《班主任》不但触发了整整一代人对自己一向深信不疑的某些观念、某些思维习惯、某些精神支柱的怀疑。
成为新时期文学对极左思潮进行持久、深刻、有力的批判的嚆矢,成为全民族思想解放运动的文学上的先声,而且就它对整个文学创作文思想的扭转与开拓而言,其文学启蒙意义也不能低估。
原中央党校文史教研部语文教研室教员李书磊:《班主任》从它对谢惠敏的剖析和对文革的批判上来看是新时期文学的开端,而从这种剖析的保留性和批判的表面性来看它又是旧时期文学的总结。
新时期文学的第一阶段是以刘心武为代表的《班主任》开端,用现实主义手法对极左路线的专制作揭露和批判,继承与发扬了“五· 四”优秀传统,启迪着人们对文学的功能的再认识。 刘心武在《班主任》中,以不凡的勇气和识见,通过两个表面上的好坏分明,实质上都被极左思想扭曲而畸形的中学生形象,揭露和批判了极左思想对青少年的毒害。尤其是“好学生”谢惠敏的思想僵化,也达到了令人怵目惊心而非“救救”不可的地步。《班主任》控诉了十年浩劫造成的隐患,并为真实地反映“文革”生活打开了通道。 于是一大批以“伤痕”为题材的小说问世,而把伤痕文学推向高潮的是卢新华的小说《伤痕》。它不仅通过中国人历来最牢不可破的血缘情感的破碎而把现代迷信的危害剖析出来;而且以真正的悲剧意识冲决了社会主义社会没有悲剧的藩篱。因而产生了更大的社会覆盖力,从而代表伤痕文学的另一类:直接批判悲剧年代的悲剧。 由于伤痕文学出现在新时期文学发展的初期(1997年始),它摆脱了虚假、夸饰,转向真实的生活、真实的人、真实的情感的再现,作为一个有历史转折意义的文学现象,起到一定的先锋作用,它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政治与社会层面上。尽管当时有些作品还很粗糙,艺术上不尽完善,但它以过去的“十年浩劫”作为批判对象,揭露它在各个方面对人民群众的伤害,剖析这种种伤害所造成的难以愈合的肉体和精神上的疤痕,把文革的反动实质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同时党和人民群众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的不屈斗争的真实再现,都使新时期的文学受到影响,这些都标明现实主义的复归。“批判与启蒙”是伤痕小说的特征,虽然它的局限体现在政治的批判、道德的谴责、感情的冲动上,然而它以对真实性的追求,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弦。伤痕小说在新时期文学发展初期占据着主流地位,并影响着后来文学的发展
刘心武,以短篇小说《班主任》成名,该作被视为伤痕文学的代表作。其作品以关注现实为特征,其长篇小说《钟鼓楼》曾获得茅盾文学奖,是当代主流作家之一。90年代之后,成为《红楼梦》的积极研究者,曾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就秦可卿等专题进行系列讲座,对民间红学的蓬勃起到推动作用。(宇慧撰写)
简历:(1942~) 当代作家。笔名刘浏、赵壮汉等。四川成都人。1950 年随父迁居北京。中学时期爱好文学。196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后任中学教员15年。1976年后任北京出版社编辑,参与创刊《十月》并任编辑。1979年起任中国作协理事、《人民文学》主编等职,加入国际笔会中国中心。1987年赴美国访问并在13所大学讲学。
创作上,1977年发表短篇小说《班主任》,开伤痕文学先声,被认为是新时期文学的发轫作,获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首奖,并由此取得在文坛上的地位。后又发表《爱情的位置》、《醒来吧,弟弟》、《我爱每一片绿叶》(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等小说,曾激起强烈反响。出版有短篇小说集《班主任》、《母校留念》、《刘心武短篇小说选》,中篇小说《秦可卿之死》,中短篇小说集《绿叶与黄金》、《大眼猫》、《都会咏叹调》、《立体交叉桥》、《519长镜头》,中篇小说集《如意》、《王府井万花筒》、《木变石戒指》、《一窗灯火》、《蓝夜叉》,纪实小说《公共汽车咏叹调》,长篇小说《钟鼓楼》(获全国第二届茅盾文学奖)、《风过耳》、《四牌楼》等,还出版有散文集、理论集、儿童文学等作品以及8卷本《刘心武文集》,刘心武对生活感受敏锐,善于作理性的宏观把握,写出了不少具有社会思考特点的小说,作风严谨,意蕴深厚
刘心武短篇小说《班主任》作品所讲述的悲情故事,触及了被长时间的阶级斗争和政治运动所摧残的人间亲情,唤醒已经厌倦了紧张斗争的中国人内心感情中久遭压抑的一面,成为此时关于思想解放和艺术民主的第一次文学尝试。划开了文革文学与新时期文学的界限,在当代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在刘心武《班主任》中有三个印象最深的情节:一、主任满怀期待地问张老
师是否愿意接收
“
坏学生
”
林宝琦;
二、
谢惠敏满心愤慨批判
《牛虻》
是黄书;
三、
张老师渴求的文学巨著竟被丢置杂物库,更被林宝琦之众玩乐。
学校主任满怀期待并不是期待张老师能够改造林宝琦,
拉他一把,
让他走上
正道,
而且因为无人接收而急于把坏学生脱手,
免得惹得一身骚。
在包括主任以
及其他老师的思维中,坏的就是坏的,是不可能变成好的,就象林宝琦,打架斗
殴,不学无术,偷看黄书,更是因斗殴进了警察局,已是无药可救,最好是被红
卫拉去批斗。可见,中国人的固定性思维多严重,好就是好,坏就是坏,永远无
法转换,犯了错就得永远背着
“
坏
”
的标签。
谢惠敏几乎是
“
四人帮
”
思想独裁阴谋的成品,她爱学习,懂礼节,疾
“
恶
”
如
仇,她是众人眼中的
“
好学生
”
。但是,谢惠敏思想僵化,精神营养
馈乏,思想
方式简单,
“
忠诚
”
被导向盲从,
“
坚定
”
被扭曲为偏执,她代表的不是个人,而是
一个时代的缩影,尤其代表的是被时代荼毒的成长中的孩子。
而被丢弃在杂物库、
被玩乐的文学巨著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全文通过这一线
索深刻反映这一时期先进民主文化被丢弃被践踏,
而所谓
“
正统
”
的腐朽文化被奉
为信条的混乱状况。
这些文学著作因为引导民主、
思想解放而被批判为反社会主
义,中国人也就失了一个认识世界,精神升华的机会,而这个机会对民主、解放
思潮袭全球,
而刚走上社会主义的中国极其重要,
以致失去这个机会,
中国离世
界又远了一大步。
十年动荡,最终以粉碎四人帮为结局,这无疑应验了中国老话~邪不胜正。
这样的胜利令中国可喜可悲,
喜的是最后的胜利扼制了
“
文革
”
浪潮,
没让中国走
上不归路;
悲的是这样的胜利背负了太大的代价,
以致直至今日我们仍在承受文
革余波
.
文革根本上是一场思想文化独裁专制阴谋,
企图禁梏中国人的思想,
通
过压制民主来实现独裁。
文革得到毛泽东的默认,
实施得更彻底,
破坏力也更大。
有志之士在文革
中挣扎反思,试图以自己微薄之力唤
醒中国人。但被
“
正统
”
思想荼毒的中国老百姓并不领情,
将之认为违法乱纪,
钻社会主义空子,
以致在
文革结束许多年,阴暗的文化氛围低迷不散。
要说
“
四人帮
”
为何能在若大的中国掀起涛天巨浪,
中国老百姓脱不了绝对关
系。中国人向来推崇
“
正统
”
,所谓
“
正统
”
,就是领导者提倡的思想,无论对错,
无条件遵从。这样的中国人没有灵魂,一切跟
“
正统
”
走,
“
正统
”
就是权威,遵从
总没错。这样的思维残留至今,
许多文革前出生的人至今仍不要承认
“
文革
”
的
危害,认为文革是社会主义必走之路,所谓
“
文革
”
的危害只是后人对它的诬蔑。
对此,我们只能呼唤中国人不要受
“
文革
”
余毒迫害,正确看待历史。
一个民族的堕落总会激起一些爱国者救过之心。刘心武《班主任》中的张
老师就是一个代表,
张老师对孩子受
“
文革
”
荼毒而悲痛忧心,
思索拯救中国未来
之路。
作者通过张老师发出
“
救救孩子
”
的呼唤,
与当时世界倡导解放思想和社会
需要合拍,希望以此召回中国人的灵魂,让中国跟上世界脚步。
《班主任》
为现在的我们揭示了
“
文革
”
这个新中国成长的伤痕,
让我铭记历
史,吸取教训,避免
“
文革
”
余毒,避免思想僵化,开拓创新,建设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