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季舒铭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23-02-20 10:5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季舒铭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护理专业期刊目录: (创新医学网)上有各种儿科护理晋高级职称书籍,你可以去看看。
代码 期刊名称
G336 护理管理杂志
G503 护理学杂志
G654 护理研究
G734 护士进修杂志
G316 解放军护理杂志 (创新医学网)
G987 南方护理学报
G847 现代护理
G438 现代临床护理
G417 中国护理管理
G305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G146 中华护理杂志

与护理相关的期刊目录(86种):(创新医学网)
代码 期刊名称
G741 蚌埠医学院学报
G002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G012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G016 北京医学
G020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G005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G021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G022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G023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G024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G028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G035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G058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
G057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G068 复旦学报医学科学版
G026 广东医学
G029 广州医学院学报
G031 贵阳医学院学报
G033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G064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G066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G073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G123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G186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G525 华南预防医学
G294 华西医学
G077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G003 基础医学与临床
G014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G453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G047 江西医学院学报
G048 解放军医学杂志
G961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G053 昆明医学院学报
G628 老年医学与保健
G061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G609 热带医学杂志
G062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G069 上海医学
G700 实用老年医学
G324 实用医学杂志
G045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G575 四川医学
G074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G702 温州医学院学报
G038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G707 武警医学
G771 武警医学院学报
G245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G588 西部医学
G223 现代医学
G765 小儿急救医学
G578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创新医学网)
G328 新乡医学院学报
G565 徐州医学院学报
G627 循证医学
G545 医学临床研究
G308 医学与哲学
G091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G036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F048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G241 中国急救医学
G106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G974 中国临床医学
G776 中国全科医学
G629 中国热带医学
G521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G116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G237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G263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G396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G709 中国医学教育技
G911 中国医学伦理学
G622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G131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G945 中国职业医学
G335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G555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G150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G446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G296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G176 中华医学杂志
G177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G039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G181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
G225 重庆医学
G186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拒稿拒的快的医学类中文核心期刊有哪些

1. 中华医学杂志
2.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3. 中国药学杂志
4.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5. 中国肿瘤防治杂志
6. 中国老年学杂志
7.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8.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9. 中国医师杂志
10.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医学本科生的论文怎么写

医学本科生的论文怎么写

医学论文的撰写方法,是撰写者在实际过程中知识广度和综合能力的体现,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医学本科生的论文怎么写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摘要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Medicine,EMB)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门交叉学科,其核心思想是任何临床决策都应当建立在最佳证据的基础之上。本门课程的开设对于学生的辩证思维的培养、医学文献信息的评价与运用等能力的提高效果显著。本文从开课的必要性、课程设置时间及课时量、教学过程及考核等几个方面谈谈循证医学在中医专业本科生教学过程中的体会及思考,以期为后期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关键词 :循证医学;循证医学实践;教学改革

循证医学又称循证医学实践是一种新的医学实践形式,是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好研究证据,兼顾经济效益和价值取向,进行医学实践的科学。[1]其核心思想是须在当前最佳的证据基础上建立并且制定全面的临床相关实践的决策,在这个过程中,应当将医务人员个人经验与临床证据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和意愿三个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

虽然这个学科兴起至今不过二十余年,但以其对问题科学辩证的思考方式、多学科融合和跨地域合作的实践模式,使其在短时间内迅速渗透到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医疗卫生领域和医学教育各个方面,为临床医疗决策的科学化,提高医疗质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3]。因此循证医学被《英国医学杂志》评为20世纪医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创新和革命之一。

由于循证医学属于舶来品,国外对于循证医学教育起步较早,如美国超过20%的大学在20xx年以前开设循证医学课程,随后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也将循证医学设置为医学生的必修课程。[4]现有更多的国家在不同层次医学生或继续教育课程中引入了循证医学。在我国中医领域最早接受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培训的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医科和广西中医药大学。我校在中医学专业本科生中开设“循证医学”课程时间较短,尚处于摸索阶段。笔者在带教的过程中的一些感悟总结如下,希望为中医学专业循证医学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1开课的必要性

中医学已有数千年历史,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显著的临床疗效,为人类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中医疗效评价的科学性是中医现代化和全球化的瓶颈问题。

循证医学属于临床实践的范畴,其核心思想是临床医生在对病人进行诊治时,应充分掌握当前所能获得的最佳科学证据,任何决策均建立在科学证据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的医疗环境和条件,同时考虑患者的价值观及愿望,从而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宗旨。循证医学实践的方法被广大医务工作者及国家卫生行政部门所接受,目前临床疾病相关指南、国家卫生政策的修订等都基于循证医学的评价方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中医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为了推动中医药走出国门被更多人认可,加快国际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促进中医模式从传统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中医领域的临床、科研人员逐步认识到用科学的方法对临床问题进行分析与决策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但特别需要引起重视的是,中医学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因此在中医学专业学生中开展循证医学教育有其特殊性,切不可照搬西医院校的方法和内容。在中医药领域进行循证研究应在其基本理论框架内进行,同时借鉴现代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对中药评价不能忽视中医药的特点,有效性评价应根据中药的功能主治选择目标病症,重视以病统证、病症结合的评价,既符合中医理论,也能为西医和国际认可,有利于国际接轨。[5,6]循证医学能帮助中医药鉴别和确认中国传统医学中真正有价值的部分,让其走出国门为更多的国家和地区所接受,得到更好的继承与发展,因此对于现代中医学专业的学生,走上临床前学习循证医学相关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2课程设置时间及课时量

我校于20xx年下半年将循证医学引入中医学专业四年级本科生的课程体系当中,属于专业限选课,每周一次,每次2学时,共8周16学时。

目前不同的学者针对课程设置时间意见不一,主要有4个时间段:低年级、实习前一学期、实习期间和实习后段。[7-9]虽然有作者认为在低年级学生中介绍循证医学原则上可以鼓励学生采用批判性的思维考虑在临床轮转时所进行的治疗和临床决策,并且可以鼓励学生学习医学基础课程。[10]但笔者认为中国低年级的医学生课程任务较重,除了要学习医学基础课程外,还需要学习很多公共必修课,使得学生可以用于实践的时间很少。而循证医学这门课本身注重的是实践,因此在实习前开设循证医学课程,可以促进学生在实习期间经常运用循证医学实践的相关方法,阅读科学期刊频率也会大为增加。

而且这个阶段的中医学专业学生已经修完卫生统计学、预防医学和医学科研方法等课程。有研究表明,有一定流行病学及统计学基础的同学对循证医学部分相关章节内容的理解明显比没有学习过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知识的班级的同学课堂反映好。[7]

3教学过程及考核

由于本门课程课时量较少,因此针对中医专业本科生课堂教学旨在让其了解循证医学实践的基本概念、操作程序和方法,建立循证医学实践的思维模式。因此为中医学专业本科生编订的教学计划中教学内容主要有:循证医学基本概念、提出临床问题、循证证据及其检索、证据评价、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

就教学方法而言,国内外循证医学教学常采用方法有讲授法、以问题为基础的小组讨论、小组学习、杂志俱乐部等方式。[11]鉴于我校的课时限制和大班授课的客观情况,为避免上大课时老师“一言堂”,学生“一听而过,听完就忘”的现象,本门课程采用课堂讲授及案例分析相结合的形式。授课分两部分,前半部分以老师讲解为主,给学生介绍循证医学的相关知识,其中贯穿一些历史上的经典案例。第二部分以学生见习中感兴趣的研究课题做具体案例,结合所学习的临床知识来进一步巩固循证医学实践的基本步骤“提问-索证-评证-用证”。由于是大班授课,案例讲解多采用学生先阅读和讨论,最后老师指导的形式,特殊问题课后单独指导,从而帮助同学们掌握和巩固循证医学实践的相关方法,培养循证医学辩证的思维,达到教学目标和要求。

目前,考虑到该门课程学习的重点在于实践,因此我校对该门课程的考试方式主要采用报告考核的形式,4~8位同学组成一个小组,选取见习过程当中遇到的感兴趣的临床案例,开展“提问-索证-评证-用证”的循证医学实践,并将实践过程及收获整理成报告的形式上交。由于我校实际情况限制,目前授课都只能采取大班授课,这样的考核形式在一定的程度上补充了学生“实践”的不足。总体来说,我校中医学专业本科生循证医学教学目前受师资力量、实习医院条件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如何将循证医学的方法与中医理论体系进行有机结合开展教学工作还需要更多的院校、教学医院、教师和学生共同尝试、摸索、创新以及不断总结和完善.

参考文献

[1]王泓午.循证医学[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

[2]SACKETTDL.Evidence‐basedmedicine[M].WileyOnlineLibrary,2000.

[3]李幼平,李静,孙鑫,等.循证医学在中国的起源与发展:献给中国循证医学20周年[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6.16(1):2-6.

[4]张鸣明,李幼平.循证医学的起源和基本概念[J].辽宁医学杂志,2001.15(5):225-7.

[5]李廷谦,刘雪梅,张鸣明.中文期刊发表的中医药系统/Meta分析现状调查[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7.7(3):180-8.

[6]李幼平,吴泰相,刘关键,等.中国循证医学中心促进中医药现代化的策略[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7.7(3):159-61.

[7]邱红燕.医学本科生循证医学教学的几点体会及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5(9):194-5.

[8]王琰.关于开设临床医学本科生循证医学课程的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12(5):139.

[9]黄鹏,李譞超,陈宝,等.南昌某高校不同层次医学生对循证医学的认知、需求和评价[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117-9.

[10]SRINIVASANM,WEINERM,BREITFELDPP,etal.Earlyintroductionofanevidence-basedmedicinecoursetopreclinicalmedicalstudents[J].Journalofgeneralinternalmedicine,2002.17(1):58-65.

[11]高钰琳,陆爱平.国外循证医学教学研究进展[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9):16-7.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