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三角函数的极值求法毕业论文

2023-02-20 01:4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三角函数的极值求法毕业论文

求导,使之为0....
或用泰勒级数或Maclaurin级数展开.

三角函数求最值的方法

三角函数是重要的数学运算工具,同时求三角函数的最值也是数学考查的热点。下面我整理了三角函数求最值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1、配方法

观察三角函数表达式,首先通过三角的恒等变换,得到一个关于sinx或者cosx的二次函数结构式,再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求最值。

2、换元法

对于表达式中同时出现sinx±cosx,sinx∙cosx,需要运用(sinx±cosx)2=1±2sinxcosx的关系式,采用换元的方式转化为二次函数求最值,不过在换元的过程中务必保证旧的变量和新的变量的范围一致。

3、利用三角函数的有界性

在三角函数中,正弦函数与余弦函数具有一个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特征——有界性,利用正弦函数与余弦函数的有界性是求解三角函数最值的最基本方法。

4、数形结合

由于(sinx+cosx)²=1,所以从图形考虑,点(cosx,sinx)在单位圆上,这样对一类既含有正弦函数,又含有余弦函数的三角函数的最值问题可考虑用几何方法求得。

5、利用基本不等式法

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函数的最值,要合理的拆添项,凑常数,同时要注意等号成立的条件,否则会陷入误区。

三角函数的最值怎么求?

首先利用勾股定理:b^2=c^2-a^2求出b的长度,然后利用正弦定理b/(sinB)=c/(sin90)得出sinB的值,最后得sinB=((c^2-a^2)开根号)/c,就能求得所需的值。

扩展资料:

直角三角形是一个几何图形,是有一个角为直角的三角形,有普通的直角三角形和等腰直角三角形两种。其符合勾股定理,具有一些特殊性质和判定方法。

第一种方法可以称为 “同径法 ”,最早为13世纪阿拉伯数学家、天文学家纳绥尔丁和15世纪德国数学家雷格蒙塔努斯所采用。“同径法 ”是将三角形两个内角的正弦看作半径相同的圆中的正弦线(16世纪以前,三角函数被视为线段而非比值),利用相似三角形性质得出两者之比等于角的对边之比。

纳绥尔丁同时延长两个内角的对边,构造半径同时大于两边的圆。雷格蒙塔努斯将纳绥尔丁的方法进行简化,只延长两边中的较短边,构造半径等于较长边的圆。17~18世纪,中国数学家、天文学家梅文鼎和英国数学家辛普森各自独立地简化了“同径法”。

18世纪初,“同径法”又演化为“直角三角形法”,这种方法不需要选择并作出圆的半径,只需要作出三角形的高线,利用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即可得出正弦定理。19世纪,英国数学家伍德豪斯开始统一取R=1,相当于用比值来表示三角函数,得到今天普遍采用的 “作高法”。

第二种方法为“外接圆法”,最早为16世纪法国数学家韦达所采用。韦达没有讨论钝角三角形的情形,后世数学家对此作了补充。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正弦定理百度百科--勾股定理

怎么求三角函数的极值以及值域和定义域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