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主编

2023-02-19 19:1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主编

根据教育局规定,已经没有明确一本、二本的概念。贵州医科大学(Guizhou Medical University,GMU),简称贵医大,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实施高校,贵州省属重点高等院校,贵州省医学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试点工作单位,全国来华留学质量认证试点院校,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

贵州医科大学的前身是1938年成立的国立贵阳医学院。1950年更名为贵阳医学院,划归贵州省人民政府管理。1978年招收硕士研究生,1981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03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06年成为省属重点大学,2015年更名为贵州医科大学。截至2022年6月,学校有2个校区,占地面积1868亩,直属附属医院4所,非直属附属医院8所,教学医院9所;图书馆藏书181.35万册,电子图书43万册;设有教学单位20个,开设本科专业44个,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8个;学校在职在岗职工200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718人;全日制在校生25689人(其中研究生3123人、留学生180人)。

院系专业截至2022年6月,学校设有20个教学单位,直属附属医院4所,非直属附属医院8所,教学医院9所,开设44个本科专业,涵盖医学、理学、工学、教育学、文学、法学、管理学等七大学科门类。直属附属医院: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贵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贵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贵州省口腔医院)

非直属附属医院: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兴义医院(兴义市人民医院)、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安顺中心医院(安顺市人民医院)、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六盘水人民医院(六盘水市人民医院)、贵州医科大学附属铜仁医院(铜仁市人民医院)、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贵阳妇女儿童医院(贵阳市妇幼保健院)、贵州医科大学附属金阳医院(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贵阳公共卫生救治中心(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六盘水市妇幼保健院(六盘水市妇幼保健院)师资力量截至2022年6月,学校在职在岗职工200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718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1149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专家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4人、教育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8人、中国青年科技奖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3人、全国模范教师2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1人、贵州省“十百千人才计划”十层次人才1人、百层次人才8人、贵州省“百千人才引进计划”百人领军人才5人、千人创新创业人才6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4人,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6人,贵州省核心专家10人,贵州省省管专家24人。教学建设质量工程截至2018年6月,学校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贵州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获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国家级2项,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贵州省级3项;国家级特色专业各4个,贵州省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贵州省级高等学校示范性本科专业8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贵州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8个;贵州省级精品课程17门。国家级特色专业:临床医学、药学、预防医学、医学检验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药学、临床医学国家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临床医学专业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公共卫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贵州省人民医院临床技能综合培训中心贵州省示范型本科专业:临床医学、麻醉学、药学、预防医学、医学检验学、口腔医学、医院影像学、护理学贵州省特色专业:药学、医学检验学、护理学、口腔医学贵州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医事法律、生物医学工程、预防医学贵州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公共卫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医学形态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临床医学技能实验中心、生物技术实训中心、临床检验诊断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民族药与中药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贵州省人才基地:贵州省中药民族药工程技术研究人才基地、贵州省外科人才基地、贵州省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人才基地、贵州省地方性与民族性疾病防治人才基地、贵州省人体组织工程及干细胞技术研发人才基地学科建设截至2020年6月,学校有贵州省一流建设学科4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4个,省级重点学科(含培育)9个,国家卫计委临床重点建设专科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5个,其中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涵盖10个二级学科),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涵盖17个专业学位领域),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涵盖56个二级学科),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基础医学重点学科国家卫计委临床重点建设专科:重症医学科学、急诊医学科学、皮肤性病科学、普通外科学贵州省特色重点学科:一级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二级学科(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药剂学 、卫生毒理学 )贵州省重点学科: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药剂学、卫生毒理学、病原生物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内科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口腔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培育)

贵州省临床重点学科:肝胆外科、神经外科、医学影像科、感染科、血液科贵州省临床重点专科:内分泌代谢科、重症医学科、皮肤性病学科博硕学位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临床医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口腔医学、护理学、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硕士、体育、应用心理、护理、药学科研平台截至2018年6月,学校有国家级平台3个,省部级平台27个,包括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贵州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等,各级科研创新团队34个,学校是国家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单位和国家级药物临床实验机构。科研成果2011-2017年,学校获国家级、省部级科研成果奖50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贵州省最高科学技术奖1项,贵州省科技一等奖4项、二等奖14项;承担了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276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科技部重大专项、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279项。学校在地方病研究、中药民族药研发、组织工程干细胞生物医药研究、病原生物学研究、科研成果转化等领域,成绩突出。学术资源馆藏资源根据2019年4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贵州医科大学图书馆馆藏重点以医药卫生类资源为主,有各类文献2307567册,其中,中外文纸质文献1876060册(中外文图书1722440册,中外文期刊153620册)、中文电子图书430000册,外文电子图书1505种,机读资料1002盒(张);有正式数字资源12种,其中中文数据库6种,包含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CNKI中国知网、维普资讯、超星移动图书馆、人大复印期刊、北大法宝数据库;外文数据库6种,包含EBSCO、OVID-Lww、Wiley Blackwell、Elsevier SD、OUP数据库数据库、忧阅外文电子书。学术期刊《贵州医科大学学报》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期刊网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摘和中国生物学文摘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解放军医学图书馆数据库、中华首席医学网等收录。合作交流2013年,学校启动留学生教育。 2017年,学校成为第二批通过来华留学质量认证的院校。

截至2018年6月,学校与贵阳市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与信邦集团、益佰制药、威门制药等企业开展合作。学校与苏州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建立对口帮扶关系,先后与英、美、荷、日、韩、泰、柬及台湾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水平大学及科研机构建立了学生培养、教师交流及科研合作关系,建立了中美、中英联合实验室,是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是贵州省“平安留学”行前教育基地。

任瑞羾的个人作品

1999年开始尝试创作,不知不觉中,已在美国《东方》、俄罗斯《莫斯科华人报》、西班牙《欧华报》、瑞典《维京文库》、印度尼西亚《千岛日报》、香港《青年研究学报》、香港《毅圃》、台湾《人间福报》、国家级核心期刊《中国道教》、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期刊研究》、核心期刊《贵州民族研究》、核心期刊《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高职高专核心期刊《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高职高专核心期刊《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中国编辑研究2002》一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国家级期刊《特种经济动植物》、国家级期刊《森林与人类》、中央级报纸《中国艺术报》、中央级报纸《中国文化报》、中央级报纸《中国新闻出版报》、中央级报纸《团结报》、中央级报纸《中国体育报》、《故事会》、《当代人》、《四川文学》、《今古传奇》、《微型小说》、《民间传奇故事》、《演讲与口才》、《科学启蒙》、《电脑知识与技术》、《青年科学》、《理论与当代》、《民间文学》、《文学与人生》、《涉世之初》、《做人与处世》、《思维与智慧》、《中华传奇》、《校园歌声》、《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科版)》、《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毕节学院学报》、《四川图书馆学报》、《安阳师范学院学报》、《少林与太极》、《国学》、《天津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学理论》、《黑龙江史志》、《黄河科技大学学报》、《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河北科技图苑》、《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民族音乐》等上百种报刊发表学术论文、小说、故事、文艺评论、新闻稿件等文字作品660余篇。作品:《少年科学》、《家长里短》、《幸福》、《微型世界》、《鹿鸣》、《上海故事》、《故事世界》、《世界华文.精彩故事》、《爱人》、《艺文四季》、《天池.小小说》、《白桦林》、《人之初》、《幻界story》、《短篇小说.极品故事》、《中学生故事》、《当代文坛》、《方舟》、《禅》、《禅露》、《小小说月刊.精彩故事》、《贵州林业》、《少年与法》、《少年人生》、《学问》、《东方养生》、《交际与口才》、《故事大观》、《大众文艺.快活林》、《云南图书馆》、《新世纪图书馆》、《贵图学刊》、《图书馆》、《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福建图书馆理论与实践》、《彬乡文学.聊斋大王》、《百姓故事》、《少年故事会》、《可乐》、《贵阳文化》、《新聊斋》、,《幸福》、《大众科学》、《中学生故事与阅读》、《读读写写:中华诗文学习》、《文艺生活.精品故事汇》、《人大工作》、《故事荟萃》、《漫时代》、《中学生百科》、《万客会.中山专刊》、《山海经.人生纪实》、《小学生故事》、《武侠》、《完美女人》、《时代青年.校园小小说》、《幽默100%》、《三月三.女人故事会》、《南太湖》、《魔之幻》、《阳光女生》、《今日文坛》、《交际与口才》、《纪检与监察》、《武侠至尊》、《女性天地》、《故事园.幽默百分之百》、《学问》、《好家长》、《领导广角》、《青春故事.恐怖在线》、《康乐园》、《城市博览》、《网络科技时代》、《长江文艺.东方故事》、《现代青年.细节》、《世界科幻博览》、《湛江文学》,、《精彩故事城》、《清流》、《中国文艺.倾心感悟》、《孩子天地》、《课堂内外》、《贵阳民讯》、《贵州民建》、《中国诗乡》、《第e信息》、《贵州画报》、《成功之路》、《文化广角》、《名言与警句》、《青年时代》(下半月版)、《中国魅力城市》、《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成人高等教育》、《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贵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科技文献信息管理》、《维多利亚10年磨一剑纪念册》、《新疆社科信息》、《贵州装潢》、《贵阳社科》、《健康ING》、《中国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协作网第二十一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获奖论文集》、《健康.家》、《散文诗》、《公共图书馆》、《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行》发表作品的报纸 《广西民族报》、《中国社会报》、《四川日报》、《贵州日报》、《贵阳日报》、《贵州商报》、《法制生活报》、《贵州都市报》、《贵阳晚报》、《商丘日报》、《洛阳日报》、《长江信息报》、《梅州日报》、《经理日报》、《武汉晨报》、《乐山晚报》、《四川经济日报》、《卫生与生活》、《少林慈善》、《沂蒙生活报》、《古今故事报》、《故事报》、《作家文苑》、《福建卫生报》、《经典故事》、《集藏》、《阳江日报》、《西江日报》、《南方农村报》、《丽江日报》、《新民晚报》、《贵州政协报》、《吉林日报》、《财会信报》、《小学生周报》、《新都市报》、《作家报》、《中华新闻报》、《新华书目报.科技》、《新华书目报.图书馆报》、《贵州民族大学报》、《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知行》 由中国旅游出版社2009年8月出版个人著作《故事里的事》定价:26元由贵州人民出版社2010年6月出版合著科普读物《认识植物》定价:12元贵阳市科协汇编生活百科科普读物《水—生命之源》的执笔人之一

医学检验危急值报告评估持续改进

医学检验危急值报告评估持续改进

危急值报告高发科室、项目以及发生时间存在一定规律性,各科室在处理效果上基本相当,仍需定期进行数据分析,给予针对性持续改进措施,以完善临床工作质量。

[摘要]

目的通过对本院医学检验科危急值报告开展分析,并探讨其持续改进方向。方法选择本院近2年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中的6481例危急值报告,依次在其科室分布、检测项目、发生时间与处理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估,总结危急值报告评估的临床作用,并阐述其持续改进内容。结果本研究危急值报告最常见于ICU科、血液科与肝肾内科,最常见检验项目为血钾、血小板计数与白细胞计数,每周一、周四以及每日9:00—13:00危急值报告发生率最高,各科室处理效果基本相当,而ICU与肿瘤内科处理率最高。结论危急值报告高发科室、项目以及发生时间存在一定规律性,需定期进行数据分析,给予针对性持续改进措施,以完善临床工作质量。

[关键词]

临床化学实验;临床实验室信息系统;危重病人医疗/组织和管理;病人安全;参考值;临床决策

临床检验危急值主要是指检验结果较明显偏离正常标准范围且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的.情况[1],对临床医学水平有决定性作用,从而获得危急值报告后需及时给予相关急救措施,以避免发生严重后果[2]。上世纪70年代初,国外学者首次提出危急值概念,我国医疗协会所发表的《2007年患者安全指标》中也表示医疗机构需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完善医疗安全准则,并建立危急值报告相关制度[3]。本次研究为深入明确危急值报告实施现状,对本院近2年危急值报告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本院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共接收实验室检验标本367289例,根据危急值登记可见共6481例危急值报告,其发生率为1.8%,其中男性患者3427例,女性患者3054例,共涉及危急值项目21项,科室15个。

1.2方法

1.2.1危急值项目与范围

整合6481例次危急值报告科室、项目、发生时间以及处理效果,具体时间统筹以我院LIMS报告中审核时间为准。危急值项目界定均依据我国卫计委的安全标准,其中必须项目包括血糖、血钾、血钙、血气、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活化凝血活酶时间与凝血酶原时间,根据权威报道与同级医院评估分析拟定常用项目为血钠、氯、肌酐、尿糖、尿素氮、血红蛋白、降钙素原、D-二聚体、淀粉酶、超敏肌钙蛋白T、二氧化碳结合力、C反应蛋白及血浆纤维蛋白原,合计共21项危急值项目。危急值项目范围与临界值规范均以《检验质量现场考核指标》、《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范》以及国际标准化组织(ISO)15189医学实验危急值相关规定[4]等内容为基础,由本院检验科、医务科、临床科室与伦理委员会专家探讨后拟定具体内容。

1.2.2危急值报告流程与处理方法

临床检验发生危急值时先行仪器、操作审核工作,确认无质控影响因素后发布危急值报告[4],迅速联络相关科室工作人员,并行记录。科室医生复查患者病情,如认为危急值报告结果不当,再行复查工作。本院日常危急值工作内容主要纳含患者基本资料、申报科室、检验时间、报告时间、危急值项目、处理结果及处理效果等,在整合为报告表后每周定期进行回访,每月定时开展监督。

2结果

2.1危急值报告科室分布情况

本研究危急值报告最常见于ICU科、血液科与肝肾内科,并且3个科室中危急值报告占其检验总数比例最高。

2.2危急值报告项目分布情况

本研究危急值报告项目总占比前3项分别为血钾、血小板计数与白细胞计数,而危急值项目占其检验总数比例前3项为血小板计数、超敏肌钙蛋白T与白细胞计数。

2.3危急值报告时间分布情况

根据日期分布可见危急值报告高发于周一与周四,而周二与周日发生率最低;根据每日时间分布可见危急值报告高发于9:00—10:00、10:00—11:00、11:00—12:00与12:00—13:00共4个时间段。

2.4危急值报告处理效果

根据危急值报告处理结果效果可见,ICU科与肿瘤内科的处理率最高,而神经内科、肿瘤外科、肝胆外科、泌尿外科与骨科的处理率相对偏低。

3讨论

3.1本院近2年医学检验危急值报告评估分析

本次研究针对本院近2年危急值报告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在367289例次患者的临床检验中共存在危急值报告6481例,其发生率约为1.8%,王伟等[5]报道表示其肿瘤医院危急值报告发生率为0.43%,而陈光意等[6]研究表示其医院危急值发生率为12.9%,均与本院情况存在一定差距。根据危急值报告科室分布状况评估发现,ICU科、血液科与肝肾内科在危急值报告总数与本科室检验总数中占比最高,其中,ICU科室患者病情通常较为严重,进而更易出现危急值情况,而血液科与肝肾内科患者的危急值项目主要分布于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肌酐及尿素氮等检验中。研究中危急值报告项目发生率前5项分别为血钾、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肌酐与血糖,但目前医院对血小板计数危急值范围已做修正,且尿毒症患者的肌酐与尿素氮水平已排除在危急值报告外,以此提升报告指导性作用,避免了临床医疗资源的浪费。总结危急值报告时间分布可见周一是危急值高发时期,笔者认为与周一急诊量较多存在密切关系,而每日9:00—13:00为危急值报告最密集阶段,提示检验医师与临床医师在此阶段需提高危急值关注程度。综合评估各科室危急值报告处理结果发现,ICU与肿瘤内科处理率略高,同其科室患者严重病情程度相关,而大部分外科处理率偏低,多为外科手术围术期的进行性观察措施所致。

3.2医学检验危急值报告持续改进分析

虽然危急值报告的实施能够良好改善临床医疗质量,减少危重患者临床风险,但纵观危急值理论,其重要性不仅局限于报告的发布阶段,还需在各操作环节给予深入认识[7,8]。本院在危急值监督过程中全面纳入检验科、医务科、临床科及护理科等众多科室,定期针对阶段性危急值报告情况进行整理与分析,协调各科室工作人员积极参与危急值处理方案中,以便确保危急值应用的及时性与可靠性。检验科承担危急值报告发布任务,提出报告时需准确指出检验时间、项目及科室,临床科室接收报告后及时同检验人员进行沟通,迅速开展相关急救处理,而医务科工作员需持续鉴定危急值报告的合理程度及处理方式[9],给予最恰当标准规范,以确保危急值报告获得最为恰当的应用。

综上所述,危急值报告高发科室、项目以及发生时间存在一定规律性,各科室在处理效果上基本相当,仍需定期进行数据分析,给予针对性持续改进措施,以完善临床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张鸿伟,李海勤,熊林怡.个性化检验危急值实施后漏报情况的调查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36(18):2722-2724.

[2]刘颖,朱琦莲,陈永铭,等.检验危急值对ICU重症患者病情评估的意义[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5,24(9):1045-1048.

[3]葛金莲,姜艳,罗德梅,等.检验“危急值”的临床现状分析[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5,38(10):1287-1289.

[4]张桂凌.普通外科检验危急值分析及护理管理对策[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36(15):2271.

[5]王伟,周湘红,邵春燕,等.贵州省肿瘤医院2013年度检验科危急值项目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5,25(6):779-782.

[6]陈光意,付书贞,姜艳红,等.河南省肿瘤医院血常规危急值统计分析[J].现代肿瘤医学,2015,23(15):2206-2208.

[9]黄希颖,傅应裕,沈凌炜.急诊检验危急值报告流程优化及质量改进[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5,38(6):431-432.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