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电话

2023-02-19 14:1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电话

贵州各主考学校联系电话:

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医科大学;贵州财经大学;贵州民族大学;贵州师范学院;贵阳学院;贵州理工学院;遵义医科大学;贵州商学院。

免费领取自考学习资料、知识地图:贵州各主考学校联系电话: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医科大学;贵州财经大学;贵州民族大学;贵州师范学院;贵阳学院;贵州理工学院;遵义医科大学;贵州商学院。免费领取自考学习资料、知识地图: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2022年第2期什么时候出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2022年第2期5月的时候出,起刊日 2022年5月,2022年6月,2022年7月国外杂志需要提前2个月预订,如:2022年1月31日前下单,起刊时间为4月份;国内杂志需要提前1个月预订,如:2022年1月15日前下单,起刊时间为2月;1月15日后下单,起刊时间为3月。

原矛头蝮简介

yuán máo tóu fù

原矛头蝮

Protobothrops mucrosquamatus (Cantor,1839)

烙铁头

有鳞目,蛇亚目

蝰科,蝮亚科

原矛头蝮属

赵尔宓、黄美华、宗愉等,中国动物志 爬行纲 第三卷 有鳞目 蛇亚目,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P.442445

赵尔宓,中国蛇类 上,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P.137138

刘岱岳、余传隆、刘鹊华,生物毒素开发与利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P.34H.

Sugihara, M. Moriura, T. Nikai, Purification and properties of a lethal, hemorrhagic protein,"Mucrotoxin A", from the venom of the Chinese habu snake (Trimeresurus mucrosquamatus). Toxicon21 (1983) 247255.

C.L. Ho, C.M. Teng, C.Y. Lee, Presynaptic and musculotropic effects of a basic phospholipase A2 from the Formosan habu (Trimeresurus mucrosquamatus) venom. Toxicon 22 (1984) 813816.

覃公平,中国毒蛇学,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蓝海、陈远聪,中国毒蛇及蛇伤救治,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原矛头蝮头侧有颊窝的管牙类毒蛇。最大全长/尾长:雄1152/204mm,雌1028/282mm。头较窄长,三角形,吻鳞明显;蛇体较长;尾较长而末端较细,有缠绕性。背面棕褐色到红褐色,正背有一行镶浅黄色边的粗大逗点状暗紫色斑,斑周缘色较深,中心色略浅,这些斑点在有的地方前后连接,形成波状脊纹。体侧尚各有一行暗紫色斑块。腹面浅褐色,每一腹鳞有由深棕色细点组成的斑块若干,整体上交织成深浅错综的网纹。头背棕褐,有一略呈“∧”形的暗褐色斑,眼后到颈侧有一暗褐色纵纹线,唇缘色稍浅;头腹浅褐色,有的散以深棕色细点。鼻间鳞较头背其他鳞片略大;眶上鳞为头背最大鳞片;头背其余鳞片粒状。上颌骨着生中空的管牙,有颊窝。

原矛头蝮有颊窝,头背都是小鳞片;体色棕黄或红褐,背脊有一行暗紫色波状纹。体色与山烙铁头蛇相近,区别在于本种头背左右眶上鳞间一横排有小鳞11~18枚,左右鼻间鳞相隔2~6枚小鳞片。

浙江、安徽、福建、台湾、江西、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重庆、贵州、云南、陜西、甘肃。国外分布于印度(阿萨姆),缅甸,孟加拉国。

原矛头蝮生活于丘陵及山区,栖于竹林、灌丛、溪边、茶山、耕地。常到住宅周围如草丛、垃圾堆、柴草、石缝间活动,有时进入室内。白天虽可见到,但主要于晚上外出活动觅食。吃鸟、鼠、蛙、蛇及食虫目动物。卵生,多在7~8月产卵,每产5~13枚。

管牙

血循毒类

原矛头蝮蛇毒液中含有一种被命名为Mucrotoxin A的出血毒素,引起内脏广泛出血。出血毒素能引起较强的局部效应,包括水肿、出血和组织坏死。出血毒素引起的损伤出现速度较快,往往来不及施以抗血清治疗,因此很难治疗,这种病变往往引起蛇伤病人肢体坏死,有时不得不截肢。出血毒素引起的出血作用强弱依不同蛇毒及剂量大小而有变化,弱者只是引起伤口或注射部位皮内或皮下少量出血;较重者可以引起伤口或注射部位附件组织或肌肉大面积出血;严重者不但伤口和注射部位出血,而且引起内脏器官广泛出血。

咬伤

磷脂酶A2

Phospholipase A2

参考文献:

ncbi.nlm.nih.gov/protein/Q2PWA3.1

磷脂酶A2能够在磷脂甘油部分的磷脂酰基(sn2)位点选择性断裂酯键 生成的产物为溶血磷脂和脂肪酸

参考文献:

马安德, 吴少瑜, 张嘉杰, 李志琴, 徐 伟, 文晓芸, 余乐, 吴曙光. 2006. 一种新的蝮蛇蛇毒磷脂酶 A2 同源物的分离纯化及其对 Hep3B 细胞基因谱的影响[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6(1):7 579.

蛇毒金属蛋白酶

Snake venom metalloproteinas,SVMPs

参考文献:

ncbi.nlm.nih.gov/protein/4J4M_B

参考文献:

ncbi.nlm.nih.gov/Structure/mmdb/mmdbsrv.cgi?Dopts&uid111666

具有水解基底膜、细胞外基质、促细胞凋亡、抑制血小板聚集、水解胶原和纤维蛋白原、诱导白细胞滚动等作用

参考文献:

张雷, 刘明华. 2013. 蛇毒金属蛋白酶[J].中国急求医学. 33(11): 10401044.

L氨基酸氧化酶

Laminoacid oxidase,LAAO

参考文献:

ncbi.nlm.nih.gov/protein/124015194

具有FAD或 FMN亚基,它催化 L氨基酸的氧化脱氨,生成 α酮酸、氨和过氧化氢,具有抗菌活性。蛇毒L氨基酸氧化酶具有与血小板相互作用,细胞毒性及诱导细胞凋亡作用,具有出血或溶血活性、引起水肿及抗细菌、抗艾滋病病毒的特性。

参考文献:

Curti B, Ronchi S, Simota PM. 1992. D and Lamino acid oxidases. In Mueller F (Ed.). Chemistry and biochemistry of Flavoenzyme, vol. 3. CRC Press, Boca Roton, FL;pp.699.

Nathan I, Dilansky A, Yirmiyahu T.1982.Impairment of platelet aggregation by Echiscolorata venom mediated by L—amino acid oxidase or H202[J].Thromb.Haemost. 48: 277—282.

齐元麟. 2011. 中华眼镜蛇L氨基酸氧化酶的分离纯化及其体外抗肿瘤作用[D]. 博士论文. 福州市: 福建医科大学.

张云, 郑永唐, 张玉洁, 王建华, 李文辉. 2004. 蛇毒L氨基酸氧化酶在制备艾滋病治疗药物中的应用[P].中国专利:03117417.5,9,8.

伤口肿胀、出血、疼痛剧烈,持续时同亦较长且有烧灼感,伤口周围红肿,可有水泡、血泡及瘀点、瘀斑,刨口局部可形成溃疡,肿胀沿肢体蔓延,淋巴结肿大。全身症状有皮下瘀血,血液凝固时间延长,当毒素扩散到全身,即有全身不适等表现,如头昏、眼花、恶心、呕吐、视力模糊、嗜睡等症状。严重者出现皮下出血、五官出血、便血、血尿及全身内脏出血、血压下降、四肢冰冷、休克以致昏迷。

参考文献:

庞丕万. 2007. 烙铁头蛇咬伤引起中毒的临床报告[J]. 蛇志, 19(4): 287288.

局部消毒后给于点状加压止血(不切开消毒),肿胀疼痛明显时用50%硫酸镁溶液外敷,注射抗毒血清10 m1加生理盐水100 ml,静脉点滴,并局部注射35ml,使用止血抗纤溶药(止血敏、维生素K、止血芳酸或止血环酸)和山莨菪堿(654—3)加地塞米松静脉点滴,根据需要注射新鲜血或血浆,口服中草药和蛇药,对抗感染、止痛等对症处理。

参考文献:

庞丕万.2007. 烙铁头蛇咬伤引起中毒的临床报告[J]. 蛇志, 19(4): 287288.

贵州医科大学是几本呢?

根据教育局规定,已经没有明确一本、二本的概念。贵州医科大学(Guizhou Medical University,GMU),简称贵医大,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实施高校,贵州省属重点高等院校,贵州省医学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试点工作单位,全国来华留学质量认证试点院校,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

贵州医科大学的前身是1938年成立的国立贵阳医学院。1950年更名为贵阳医学院,划归贵州省人民政府管理。1978年招收硕士研究生,1981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03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06年成为省属重点大学,2015年更名为贵州医科大学。截至2022年6月,学校有2个校区,占地面积1868亩,直属附属医院4所,非直属附属医院8所,教学医院9所;图书馆藏书181.35万册,电子图书43万册;设有教学单位20个,开设本科专业44个,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8个;学校在职在岗职工200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718人;全日制在校生25689人(其中研究生3123人、留学生180人)。

院系专业截至2022年6月,学校设有20个教学单位,直属附属医院4所,非直属附属医院8所,教学医院9所,开设44个本科专业,涵盖医学、理学、工学、教育学、文学、法学、管理学等七大学科门类。直属附属医院: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贵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贵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贵州省口腔医院)

非直属附属医院: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兴义医院(兴义市人民医院)、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安顺中心医院(安顺市人民医院)、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六盘水人民医院(六盘水市人民医院)、贵州医科大学附属铜仁医院(铜仁市人民医院)、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贵阳妇女儿童医院(贵阳市妇幼保健院)、贵州医科大学附属金阳医院(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贵阳公共卫生救治中心(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六盘水市妇幼保健院(六盘水市妇幼保健院)师资力量截至2022年6月,学校在职在岗职工200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718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1149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专家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4人、教育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8人、中国青年科技奖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3人、全国模范教师2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1人、贵州省“十百千人才计划”十层次人才1人、百层次人才8人、贵州省“百千人才引进计划”百人领军人才5人、千人创新创业人才6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4人,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6人,贵州省核心专家10人,贵州省省管专家24人。教学建设质量工程截至2018年6月,学校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贵州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获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国家级2项,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贵州省级3项;国家级特色专业各4个,贵州省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贵州省级高等学校示范性本科专业8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贵州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8个;贵州省级精品课程17门。国家级特色专业:临床医学、药学、预防医学、医学检验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药学、临床医学国家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临床医学专业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公共卫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贵州省人民医院临床技能综合培训中心贵州省示范型本科专业:临床医学、麻醉学、药学、预防医学、医学检验学、口腔医学、医院影像学、护理学贵州省特色专业:药学、医学检验学、护理学、口腔医学贵州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医事法律、生物医学工程、预防医学贵州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公共卫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医学形态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临床医学技能实验中心、生物技术实训中心、临床检验诊断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民族药与中药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贵州省人才基地:贵州省中药民族药工程技术研究人才基地、贵州省外科人才基地、贵州省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人才基地、贵州省地方性与民族性疾病防治人才基地、贵州省人体组织工程及干细胞技术研发人才基地学科建设截至2020年6月,学校有贵州省一流建设学科4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4个,省级重点学科(含培育)9个,国家卫计委临床重点建设专科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5个,其中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涵盖10个二级学科),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涵盖17个专业学位领域),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涵盖56个二级学科),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基础医学重点学科国家卫计委临床重点建设专科:重症医学科学、急诊医学科学、皮肤性病科学、普通外科学贵州省特色重点学科:一级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二级学科(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药剂学 、卫生毒理学 )贵州省重点学科: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药剂学、卫生毒理学、病原生物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内科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口腔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培育)

贵州省临床重点学科:肝胆外科、神经外科、医学影像科、感染科、血液科贵州省临床重点专科:内分泌代谢科、重症医学科、皮肤性病学科博硕学位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临床医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口腔医学、护理学、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硕士、体育、应用心理、护理、药学科研平台截至2018年6月,学校有国家级平台3个,省部级平台27个,包括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贵州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等,各级科研创新团队34个,学校是国家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单位和国家级药物临床实验机构。科研成果2011-2017年,学校获国家级、省部级科研成果奖50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贵州省最高科学技术奖1项,贵州省科技一等奖4项、二等奖14项;承担了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276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科技部重大专项、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279项。学校在地方病研究、中药民族药研发、组织工程干细胞生物医药研究、病原生物学研究、科研成果转化等领域,成绩突出。学术资源馆藏资源根据2019年4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贵州医科大学图书馆馆藏重点以医药卫生类资源为主,有各类文献2307567册,其中,中外文纸质文献1876060册(中外文图书1722440册,中外文期刊153620册)、中文电子图书430000册,外文电子图书1505种,机读资料1002盒(张);有正式数字资源12种,其中中文数据库6种,包含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CNKI中国知网、维普资讯、超星移动图书馆、人大复印期刊、北大法宝数据库;外文数据库6种,包含EBSCO、OVID-Lww、Wiley Blackwell、Elsevier SD、OUP数据库数据库、忧阅外文电子书。学术期刊《贵州医科大学学报》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期刊网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摘和中国生物学文摘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解放军医学图书馆数据库、中华首席医学网等收录。合作交流2013年,学校启动留学生教育。 2017年,学校成为第二批通过来华留学质量认证的院校。

截至2018年6月,学校与贵阳市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与信邦集团、益佰制药、威门制药等企业开展合作。学校与苏州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建立对口帮扶关系,先后与英、美、荷、日、韩、泰、柬及台湾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水平大学及科研机构建立了学生培养、教师交流及科研合作关系,建立了中美、中英联合实验室,是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是贵州省“平安留学”行前教育基地。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