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别姬》是唯一一部华语金棕榈,同时也是豆华语片的top1。但论影史地位《霸王别姬》远远不是华语第一,甚至都不是陈凯歌的第一。陈凯歌最受认可的是主旋律的女性电影《黄土地》,无论国际国内地位都比《霸王别姬》要高。
《黄土地》是一部讲述抗战时期陕北地区一个年轻女孩觉醒过程的电影,张艺谋凭借这部电影获得金鸡奖最佳摄影。可惜的是虽然中国电影资料馆已经对《黄土地》进行了高清修复,但只会在电影资料馆进行放映,没有发行蓝光版本。目前网上的《黄土地》资源清晰度都低得很,阻碍了这部电影的流传。
在国际上,按照tspdt2020年的最新排名,《黄土地》在电影史第353位,《霸王别姬》为522位;华语第一为王家卫的《花样年华》,排42位。同时王家卫也是导演排名最高的华人导演,为第36;陈凯歌在华人导演里排第9,总排名为180。
TSPDT全称为“THEY SHOOT PICTURES, DON'T THEY?”,是一个网站和数据库; 它会根据五千多位影评人和电影人的投票以及三千多份各类电影综合榜单的排名对影史上的电影排一个名次。对于排名前1000名的电影,被认为是“载入世界电影史的优秀电影”;同理,导演也可以排一个名次,对于排名前250位的导演,被认为是“载入世界电影史的优秀导演”。每年tspdt官方都会更新电影及导演排名。总之,tspdt榜单排名,基本可以看作电影及导演业内地位的象征。
2020年共有11位华语导演入选前250:王家卫,第36;侯孝贤,第50;杨德昌 ,第64;张艺谋,第120;李安,第123;贾樟柯,第133;蔡明亮,第146;费穆,第159;陈凯歌,第180;胡金铨,第194;吴宇森,第206。
然后从华语电影界来说,《黄土地》受到的推崇也多于《霸王别姬》:
《亚洲周刊》于1999年评选了二十世纪中文电影100强。按上映时间排序,未进行排名。陈凯歌入选了《黄土地》和《霸王别姬》。
华语电影传媒大奖在2005年评选出“20世纪中国百部电影”。同样未进行排名,陈凯歌入选了《黄土地》和《霸王别姬》。
《看电影》杂志 “中国电影百年百佳影片”。《黄土地》排在第3位,《霸王别姬》排在第4位。第一、第二分别为吴永刚《神女》和费穆《小城之春》。
中国电影资料馆编选的百年百部中国电影。未进行排名,陈凯歌《黄土地》《霸王别姬》《荆轲刺秦王》入选。
“中国电影诞生一百年----最佳华语片一百部”选举。《黄土地》排在第4,《霸王别姬》在第55。第一是费穆《小城之春》。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于2005年评选中国电影百年百部名片。《黄土地》入选,《霸王别姬》落选。
golden horse影展百大华语电影。《黄土地》第14,《霸王别姬》第31。第一位为侯孝贤《悲情城市》。
你可以百度“《看电影》100部最好的韩国电影“,你能搜到”豆瓣“的一个网页,点击进入应该就是了...话说这个寒假我”专攻“韩国电影,看了几部,所以我想推荐一下:《阳光姐妹淘》很嗨皮也很感人,音乐也不错;河正宇演的《恐怖直播》(很推荐)《柏林》(谍战,韩版谍影重重,因为这个喜欢河正宇,女主是全智贤,我很喜欢,希望你也喜欢);《雏菊》(全智贤,郑雨盛,悲剧)《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李宝英,权相佑,没我想的悲);《空房间》在熙演的;《杀人回忆》《熔炉》啥的就比较沉重了;《建筑学概论》(韩佳人)《爱,不爱》(玄彬,林秀晶,他们的屋子很有感觉)属平淡一类的..................
看电影
《看电影》是以学刊转型的杂志的成功代表。其前身是电影理论杂志《电影作品》,原刊物极具艺术性和风格,但是也由于太小众,几年前开始“变脸”,利用封面设计巧妙淡化“作品”二字,凸显“看电影”,内容上迎合、满足DVD碟友的需求,以国外最新的碟片资讯、超级碟虫的影评、鲜艳清晰的海报和剧照,帮助碟友淘碟、读碟、品碟。与广大影迷形成了十分良好的交流。
该杂志经常能采访到电影界重量级的人物和重要的电影事件。
《看电影》为旬刊,全铜版纸彩色印刷,品牌广告连篇累牍,在报摊上畅销,被誉为“中国影迷第一刊”。每月发行的三本刊物中,两本普通版,每月5日和15日发行,12.8元/本;一本看电影午夜场,每月30日发行,16元/本,集中推出电影的各类专题。
总体来说,《看电影》是份很大众也很出色的电影杂志。
PS:普通版主要介绍一些当下热门影片
一些即将上映的大片
还有一些影视资讯
午夜场则着重介绍一些老片
每集都有一些很好的策划-如《法国新浪潮500部电影》
虽然环球影幕也是很受欢迎的杂志
但是我感觉还是看电影的评论写得更好
有深度也有一些新鲜的见解
《看电影》
《电影世界》
《环球银幕》
《世界电影画报》
这些是主要介绍国外电影的,价钱在10至20元一本之间。
《DVD》介绍碟情况
《大众电影》《上影画报》介绍国内情况较多,价钱似乎也较便宜。
最权威应当是《大众电影》
最好应该是《看电影》,其次是《电影世界》
伴随着中国电影共同成长
应该说,新中国成立后,电影才真正做到了普及,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成为国人心目中最繁盛的精神图腾。
而作为电影最直接的衍生品———电影杂志,也成为热衷观影者最重要的精神食粮。
现在专业非专业的电影杂志,怕也有几十家之多。但要说到历史悠久,受众群最为广泛的,当算有50年历史之久的《大众电影》。
在它的高峰期,大概现在所有杂志发行量绑在一起,都对之望尘莫及。“文革”前《大众电影》最大的贡献是推出了“百花奖”,这是周恩来总理提议的,由群众从这本杂志上取得选票,选出自己最喜爱的电影和演员。最初的百花奖只办了两届,1962年的最佳影片是《红色娘子军》,1963年是《李双双》,随后便中途夭折,直到1980年,“百花奖”才再度争奇斗艳起来。《大众电影》也进入它的黄金期,不仅是电影期刊界的龙头老大,更成为刚脱掉一身蓝、一身黑的人们心目中一块响当当的时尚晴雨表。在这之后,各电影制片厂也办起了各自的电影杂志,比较有影响的有《电影世界》(长影)、《上影画报》、《北影画报》、《电影故事》等。
进入90年代后,随着中国电影格局的变化,《大众电影》已不复当年的风光无限。几经改版,仍无太大起色,但它仍坚持对国产电影密切关注。而由《大众电影》种植的“百花奖”,因种种原由,已是明日黄花。世纪之交,虽然中国电影仍是门庭冷落,但世界上最庞大也最具观影经验的影迷群落已经逐渐成熟,新的电影期刊热潮随之发起。发祥地在冰城哈尔滨,首家是《电影世界》,改版后叫《电影show》。
紧跟其后的是《看电影》(其前身为峨影厂创办的《电影作品》),此杂志现已成为国内销量最大的电影杂志。这两本杂志一面世,便注定是影迷色彩浓厚的风格,其编辑人员皆年轻并有着丰富的观影经验,但并非科班出身。两本杂志在视野上都力求面对世界影坛,好莱坞是重中之重,这也是为了符合中国当下影迷的观影趋向。
在它们之后,《新电影》于2002年在北京创刊,其前身即是《北影画报》。随着《看电影》迁往上海,中国电影期刊在现阶段暂时呈三足鼎立之势。除此之外,各类DVD相关刊物也纷纷出笼,成为电影期刊界的又一支生力军,其能量不容小觑。
中国电影期刊现在已做到了与世界同步,并伴随着新中国电影有了半个世纪的漫长征程。有人曾说就算中国电影“死”了,这些期刊还能存活下去,但愿这不是事实。大家都有着唇亡齿寒的危机感,应会更健康一些,更理直气壮一些。
后记:《大众电影》是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而创办起来的,它的宗旨即是介绍国产电影,所以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国电影和电影市场的起伏跌宕也深深影响着《大众电影》的兴衰起落。上世纪80年代正是全民热衷于电影的火热时代,《大众电影》在黄金时期最高销量达近千万册。对于如今的电影杂志,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虽然背后有着浓重的时代原因,但其中令人最感无奈的,恐怕仍是中国电影长期疲软所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