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四川外国语大学学报英语研究

2023-02-19 14:4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四川外国语大学学报英语研究

一、四川外国语大学是公办还是民办 四川外国语大学 是公办院校,该校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市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是中国西南地区外语和涉外人才培养以及外国语言文化、对外经济贸易、国际问题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
二、四川外国语大学简介
四川外国语大学 (简称“川外”)坐落在重庆市沙坪坝区,是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是西南地区外语和涉外人才培养以及外国语言文化、对外经济贸易、国际问题研究的重要基地。

历史沿革

四川外国语大学 (简称“川外”,英文为Sichu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缩写为SISU)始建于1950年,是在邓小平、刘伯承、贺龙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切关怀和指导下成立的,历经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政大学俄文训练团(1950)、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高级步兵学校俄文大队(1951)、西南人民革命大学俄文系(1952)、西南俄文专科学校(1953)、四川外语学院(1959)五个阶段。2013年更名为 四川外国语大学 ,同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校园环境

学校背靠歌乐,面临嘉陵,校园呈梯级向歌乐山延伸,绿树成荫,环境幽雅,景色秀丽,是重庆市人民政府命名的园林式单位和重庆市著名的和谐生态型校园,是大山城中的迷你山城。

学科专业

学校有全日制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教育、留学生教育、继续教育及强化培训等多形式、多层次的办学体系,设有21个院系、2个独立学院和1所附属中学。学校开设有41个本科专业,其中外语专业18个(16个外语语种),面向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收本科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4921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13179人。本科生和研究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

学校以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为主,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哲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学校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含二级学科13个;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含二级学科49个;有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6个,含4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领域。学校现有1个省级一流学科、5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8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一流专业;有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有12个重庆市“三特行动计划”项目特色专业、3个特色学科专业群。

师资队伍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全面实施师资队伍建设工程。现有教职工1228人,专任教师825人,其中教授、副教授占师资总数的44.85%,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师资总数的31.52%。学校现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人,全国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3人,教育部外语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6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3人,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10人,重庆市“教学名师”“教书育人楷模”“十佳教师”“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16人次,“322重点人才工程”二层次人才3人,“高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5人,“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及“高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人选24人次。现有全国一级学会、二级学会会长和副会长8人次。

人才培养

学校现有5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1个省级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建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14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各5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门;“十二五”期间获批省级教改项目50项。近五年,获得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10项;在国内外高层次学科专业竞赛活动中,获得国家级奖项138项,省部级奖项65项;外语专业级别考试及格率和平均分历年都超过外语院校平均水平。学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基地、多语言青年志愿服务中心、排舞队、京昆社、博艺莎剧社等社团组织在国内外重要赛事和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

科学研究

学校建有3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3个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培育基地、2个重庆市2011协同创新中心。学校学报《外国语文》是全国“中文外国语类核心期刊”,《英语研究》是CSSCI来源集刊。学校成立了金砖国家研究院、重庆国际战略研究院、当代国际话语体系研究院、重庆市国际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重庆市教育法治研究中心等应用型研究平台,产出了一批有价值、高显示度的研究成果。学校是中国外语界面研究会、中国语言教育研究会、中西语言哲学研究会、中国认知传播学会等全国学会组织的二级学会会长单位。

国际合作

学校与22个国家或地区的77所大学建立了校际合作与交流关系,开展交流项目94个。每年派往国外学习与交流的学生400余人,来校学习的外国留学生近400人。学校是法语国家大学协会(AUF)正式会员单位;学校与国外政府及教育机构合作设立法语联盟、歌德语言中心、塞万提斯语言中心、意大利语中心、俄语中心、法国图卢兹大学联合体驻中国办事处等涉外教育与文化交流机构;与俄罗斯下诺夫哥罗德国立语言大学和多哥洛美大学联合举办孔子学院;与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合作开设中外合作办学商务英语本科双文凭项目。

办学条件

学校占地71公顷,教学设施完备,有西南地区最完善的外语教学多媒体教室、语音实验室、同声传译实验室、笔译实验室、商务实战模拟实验室、传播技能综合实验室、中介语语料库实验室、重庆市外交外事实验中心等。学校图书馆藏有外国语言文学原版图书、人文社科、经济管理等各类纸质图书113万册、电子图书227万册,中外文纸质报刊967种、电子期刊42753种。

社会服务

学校发挥外语优势和特色服务社会,为提升重庆内陆开放高地建设水平、创造更好的开放经济环境、促进重庆产业国际化和多元化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支持。学校志愿者为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重庆智博会、中国共产党与世界对话会、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等众多国际大型活动和重庆市外事活动提供接待、翻译、联络、协调、礼仪、向导等服务,受到国内外友人的一致好评。建校68年来,川外学子的足迹遍布全球,为推动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促进重庆市对外交流与合作、推动我国外交事业与文化传播、增进我国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四川外国语大学王牌专业 比较好的特色专业名单

四川外国语大学在哪里

四川外国语大学高考录取通知书什么时候发放-快递查询入口

四川外国语大学有医学专业吗

四川外国语大学没有医学专业。

四川外国语大学,简称“川外”,坐落在重庆市沙坪坝区,是一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隶属于重庆市人民政府的全日制普通高校,为国家最早设立的四所外语专业高等院校之一。

学校有全日制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教育等多层次的办学体系,设有22个教学单位、1所附属中学和1所附属小学。学校开设有47个本科专业,其中外语专业24个(22个外语语种),面向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收本科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5000余人。本科生和研究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

科学研究:

学校建有3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3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培育/备案基地、2个重庆市2011协同创新中心。学校学报《外国语文》是全国“中文外国语类核心期刊”,《英语研究》是CSSCI来源集刊。

学校成立了金砖国家研究院、重庆国际战略研究院、当代国际话语体系研究院、重庆市国际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重庆市教育法治研究中心等应用型研究平台,产出了一批有价值、高显示度的研究成果。

以上内容参考:四川外国语大学官网——学校简介

张玲的教学经历

张玲教授长期担任高校英语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工作,主要从事英语教学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为“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入选专家,剑桥少儿英语中国考官培训官、湖南省首席专家,亚洲英语教学协会会员,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硕士论文海外评委。先后主持、参与国家及省级课题研究10余项,在《中国英语教学》、《四川外国语大学学报》、《电化教育研究》、《现代大学教育》和加拿大International Education Studies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多篇。

考四川外国语大学研究生优点有哪些

专业优势一:四川外国语大学硕士研究生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在2013年以前分5个方向,分别为:英语语言理论与应用;英语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主要英语国家社会文化;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但从2013年开始变为6个方向,分别为英语语言理论与应用;英语文学;翻译理论及其实践;文化研究;美国研究;英语教学理论与应用。可以看出:主要英语国家社会文化细化为两个方向,分别是文化研究和美国研究。文化研究和美国研究的区别在于文化研究方向主要是学习理论、研究理论,而美国研究主要是对问题的研究。简单的说就是文化研究方向的学生要学习理论本身,理论性较强,而美国研究方向的学生要研究一个事件是如何产生以及有何影响,较有实践性。
  专业优势二:美国研究是一种国别研究(Area Studies),是对某一国家或由某种政治、文化或地理因素联系起来的数个国家所构成的地域的研究,专注其特殊的地理、政治、文化和历史等方面,是一门涉及多个学科的综合之学。如今国别研究非常热门,在上外和北外都有开设此门课程。
  专业优势三:从广义上说美国研究就是研究美国文化,美国社会的各个方面的',包括美国政治、经济、外交、军事、宗教、法律、科技、文化、历史、艺术,以及思潮等各个领域。美国研究方向开设课程主要有:跨文化交际学;美国主要思想流派;美国文化史;美国政治与外交决策分析;美国宗教与政治;西方文明史;美国国际关系理论;中美关系史;美国文化名著选读;美国种族与族裔以及美国学。由此就可以看出美国研究方向的主要研究方面。通过学习和研究美国的文化,培养跨文化交流意识,无论是在以后的工作还是和美国人交流中对我们自己都是有帮助的。

陈小慰的代表性论文

1. 语义转移规则在修辞翻译中的应用《福建外语》,1990.3-4期合刊 (独立撰写)2. 浅谈合作原则在翻译理解中的作用《外国语》,1993.1(独立撰写)3. 视点转换法在汉英翻译中的应用《中国翻译》,1995.1(独立撰写)4. Towards Mother's Role. An Analysis of Change in Hagar’s Character Reflected in the Language”, Margaret Laurence Review, Volume 2-3, 1995, U.S.A(独立撰写)5. 简评“译文功能理论”《上海科技翻译》,1995.4(独立撰写)6. 试论“译文功能理论”在应用文类翻译中的指导作用《上海科技翻译》,1996.3(独立撰写)7. 《残月楼》为何能获总督奖提名 《外国文学》,北京外国语大学,1997.2(独立撰写)8. 从文化接受角度试析《首席》英译本的得与失 《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1998.1(独立承担)9. 发自内心的歌唱──析加拿大华裔作家小说诗歌集《多嘴的麻雀》,《文艺报》,1999年4月29日出版(独立承担)10. 翻译功能理论的启示──对某些翻译方法的新思考,《中国翻译》,2000.4(独立撰写)11. 桥梁的另一端──论翻译影响译语文化《上海科技翻译》2000.2(独立承担)12. “小说真实”的完美实现──析艾丽斯·蒙罗的“爱的进步”《福州大学学报》2000.2(独立撰写)13. 商务词汇翻译中的回译与借用 《中国翻译》2001.4(独立撰写)14. 从英语专业8级翻译测试看目前英专学生亟待加强的几个方面《中国翻译》,2002.1(独立撰写)15. 从《中国古代风俗一百则》翻译看译文功能决定翻译策略《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独立撰写)16. 石黑一雄和他的“国际化小说”《青春阅读》,2002年第5期(独立撰写)17. 论文学翻译中的作品研究——《使女的故事》翻译谈,香港《翻译季刊》第24期,2002底出版。该刊论文摘要(英文)收入由英国曼切斯特大学编辑的半年刊《翻译学摘要》(独立撰写)18. 一部反映现实的未来小说──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使女的故事》评析,《当代外国文学》2003.1(独立撰写)19. 网络的双刃剑——析《蓝色虚拟空间》,《译林》,2003年第5期(独立撰写)20. 商务语篇的翻译《中国翻译》, 2004.3(独立撰写)21. 在学科的交汇点上——读《架设东西方的桥梁—英国汉学家理雅各研究》,《外国语言文学》(季刊),2004年第3期(独立撰写)22. 通俗文学对译者的挑战《中国翻译》2005.2(独立撰写)23. 口译教学中的相关语用链接,《上海翻译》(原上海科技翻译),2005年第2期(独立撰写)24. 当代英美通俗小说的译介与影响,《福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独立撰写)25. 论译文用词的与时俱进,《中国科技翻译》,2005年第3期(独立撰写)26. 外宣翻译中“认同”的建立《中国翻译》2007.1(独立撰写)27. 翻译教学中的软肋及改进方向《上海翻译》2007.1(独立撰写)28. 外宣标语口号译文建构的语用修辞分析《福州大学学报》2007.1(独立撰写)29. 新版《柯林斯COBUILD英语词典》语用信息及其双语对照的必要性,《外语研究》2007.3(独立撰写)30. 语用与翻译中言语资源的得体利用《中国翻译》2008.6(独立撰写)31. 翻译教学中‘守土有责’意识的培养——中式英语遭追捧现象剖析,《上海翻译》,2010年第3期.32. 韦努蒂“异化”理论话语的修辞分析,《中国翻译》,2010年第4期.(该论文获福建省第九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33. 《于丹<论语>心得》英译本的修辞解读,《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34. 论译文话语的修辞力量,《中国外语》,2011年第3期35. 外宣翻译:从“新修辞”理论角度的思考,《东方翻译》,2011(5)8-13 双月刊36、汉英文化展馆说明文字的修辞对比与翻译,《上海翻译》,2012(1),29-33 双月刊37、对德国翻译功能目的论的修辞反思,《外语研究》,2012(1),91-95 双月刊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