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四川外国语大学学报投稿

2023-02-10 00:3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四川外国语大学学报投稿

外语界
外语教学与研究
外语与外语教学
外语教学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现代外语
外语学刊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非常感谢,但还多问一句,这些都是核心期刊吧,有哪些是省级以上,但不是核心的呢??,书店看去,2,《校园英语》
看百度名,
我是张编辑,2,

日语文学专业 可以发哪些北大核心期刊?要是2011版的核心期刊哦!急

外国语 教育部 /上外 核心
2 外语界 教育部 /上外 核心
3 中国翻译 译协 核心
4 外语教学与研究 教育部 /北外 核心
5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洛外 核心
6 外语教学 西外 核心
7 外语学刊 教育部 /黑大 核心
8 外语与外语教学 教育部 /大连外院 核心
9 中国科技翻译* 中科院科技翻译工作者协会 核心
10 日语学习与研究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核心
11 当代语言学 社科院 核心
12 现代外语 广外 核心
13 Teaching English in China 外研社 核心
14 外语电化教学 上外/中国电教协会外语专业委员会 核心
15 中国俄语教学 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 核心
16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原名:国外外语教学) 教育部 /华东师大 一级
17 外语研究 南京国关 一级
18 山东外语教学 山东师大 一级
19 上海科技翻译 上海市教委/上大、科译协 一级
20 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 重庆市教委/川外 一级
21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天外 一级
22 外语与翻译 教育部 /中南_铁道 一级
23 语言教学与研究 北语文大 一级
24 外语外贸高教研究 广外 一级
25 外国文学评论 教育部 /社科院外文所 一级
26 中国比较文学 教育部 /上外、中比 一级
27 外国文学研究 华中师范大学 一级
28 美国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中华美国学会 一级
29 当代外国文学 南京大学外语学院 一级
30 文艺理论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 一级
31 文学评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一级
32 国外文学 北京大学 一级
33 俄罗斯文学 北京师范大学苏研究所联文学 一级

申丹的个人作品

1.专著   Style and Rhetoric of Short Narrative Fiction: Covert Progressions Behind Overt Plots, 唯一作者,纽约和伦敦Routledge出版社,2013年11月出版。《叙事、文体与潜文本——重读英美经典短篇小说》,唯一作者,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2011年重印。  《英美小说叙事理论研究》,申丹、韩加明、王丽亚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013第4次印刷。  《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唯一作者,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2007年第3版第3次印刷。  《文学文体学与小说翻译》(Literary Stylistics and Fictional Translation),唯一作者,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2007年第5次印刷。  《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申丹、王丽亚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2013年第3次印刷,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2.译著  《解读叙事》(J.希利斯·米勒著),唯一译者,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2004年第3次印刷。  《当代叙事理论指南》(詹姆斯·费伦、彼得·J.拉宾诺维茨主编),申丹等六位译者合译(69.6万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编著  《西方文体学的新发展》,主编(三万字导读),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2011年重印。  《欧美文学论丛:欧美文论研究》,申丹、秦海英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新叙事理论译丛”(共七部译著),译丛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2011。 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参考书和论文集中共发表论文约170篇(包括导读、书评等),其中有三十余篇期刊论文被国际权威索引A&HCI检索,在国内发表的论文有七十余篇发表于CSSCI来源期刊。  在国外重要期刊发表的论文包括:  美国Narrative(叙事研究顶级期刊)5 篇  欧美Poetics Today(诗学理论研究顶级期刊)3 篇(其中1篇为合著,第1作者)  美国Nineteenth-Century Literature(19世纪文学顶级期刊)1 篇  欧洲Journal of Literary Semantics(文学语义学研究顶级期刊)3 篇  美国Style(文体研究顶级期刊)6 篇(其中1篇与学生合著,第2作者)  英国Language and Literature(文体研究并列顶级期刊)4 篇(其中2篇与学生合著,第2作者)  欧洲English Studies: A Journal of English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2 篇  加拿大ARIEL: A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nglish Literature 1 篇  美国Journal of Narrative Technique 1 篇  美国Journal of Narrative Theory 1 篇  欧洲Babe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nslation(国际译联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Translators会刊)7 篇  欧洲Poetics 1 篇  美国Comparative Literature Studies 1 篇  英国Comparative Critical Studies 1 篇(两人合著,第1作者)  在国外重要期刊、权威参考书和论文集中共发表论文50余篇,以下是其中的大部分:  Dan Shen,“Implied Author, Authorial Audience, and Context: Form and History in Neo-Aristotelian Rhetorical Theory”Narrative Vol. 21, No. 2 (2013): 140-158.  Dan Shen, “Covert Progression Behind Plot Development: Katherine Mansfield’s ‘The Fly’.” Poetics Today Vol. 34, No.1-2 (2013): 147-175.  Dan Shen, “Stylistics in China in the New Century.”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Vol. 21, No.1(2012,创刊20周年纪念刊): 93-105.   Dan Shen, “Language Peculiarities and Challenges to Universal Narrative Poetics.” In Analyzing World Fiction: New Horizons in Narrative Theory, edited by Frederick Luis Aldama. Austin: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2011, 17-32.  Dan Shen, “Neo-Aristotelian Rhetorical Narrative Study: Need for Integrating Style, Context and Intertext.” Style Vol. 45, No.4 (2011): 576-597.   Dan Shen, “What is the Implied Author?”Style Vol. 45, No. 1 (2011): 80-98.  Dan Shen, “Unreliability.”Living Handbook of Narratology, edited by Peter Huhn et. al. Hamburg: Hamburg Univeristy Press, 2010.  Dan Shen, “Implied Author, Overall Consideration, and Subtext of ‘Desiree’s Baby’.” Poetics Today Vo. 31, No.2 (2010): 285-312.   Dan Shen, “The Stylistics of Narrative Fiction.” In Language and Style, edited by Dan McIntyre and Beatrix Busse. Hampshire and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ian, 2010, 225-249.  Dan Shen, “‘Overall- Extended Close Reading’ and Subtexts of Short Stories.”English Studies: A Journal of English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Vol. 91, No.2 (2010): 150-169.  Dan Shen, “Non-ironic Turning Ironic Contextually: Multiple Context- Determined Irony in ‘The Story of an Hour’.”JLS: Journal of Literary Semantics Vol.38, No.2 (2009): 115-130.  Dan Shen, “Edgar Allan Poe’s Aesthetic Theory, The Insanity Debate, and Ethically-Oriented Dynamics of ‘The Tell-Tale Heart.’”Nineteenth-Century Literature Vo. 63, No.3 (2008): 321-345.   Dan Shen, “Review: Text World Theory: An Introduction.” Journal of Literary Semantics Vol. 37, No.1 (2008): 91-95.  Dan Shen and Dejin Xu, “Intratextuality, Intertextuality, and Extratextuality: Unreliability in Autobiography versus Fiction.” Poetics Today Vo.28, No.1 (2007): 43-87.  Dan Shen, “Internal Contrast and Double Decoding: Transitivity in Hughes’s ‘On the Road.’” JLS: Journal of Literary Semantics Vol. 36, No.1 (2007): 53-70.  Dan Shen, “Booth’s The Rhetoric of Fiction and China’s Critical Context.” Narrative Vol. 15, No. 2 (2007): 167-186.  Dan Shen, “Subverting Surface and Doubling Irony: Subtexts of Mansfield’s ‘Revelations’ and Others.” English Studies: A Journal of English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Vol. 87, No.2 (2006): 191-209.   Dan Shen and Xiaoyi Zhou, “Western Literary Theories in China: Reception, Influence and Resistance.” Comparative Critical Studies Vol. 3, No.1-2 (2006): 139-155..  Dan Shen, “How Stylisticians Draw on Narratology: Approache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Style Vol. 39, No. 4 (2005): 381-395.   Dan Shen, “Story-Discourse Distinction.” 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Narrative Theory. Ed. David Herman et. al. London & New York, Routldege, 2005, 566-567.  Dan Shen, “Why Contextual and Formal Narratologies Need Each Other.” JNT: Journal of Narrative Theory Vol.35, No.2 (2005): 141-171.   Dan Shen, “What Narratology and Stylistics Can Do for Each Other.” InA Companion to Narrative Theory, edited by James Phelan and Peter J. Rabinowitz. Oxford: Blackwell, 2005, 136–149.  Dan Shen, “Broadening the Horizon: On J. Hillis Miller’s Ananarratology.” Provocations to Reading, edited by Barbara Cohen and Dragan Kujundzic. New York: Fordham University Press, 2005, 14-29.  Yinglin Ji and Dan Shen, “Transitivity and Mental Transformation: Sheila Watson’s The Double Hook.”Language and Literature Vol.13, No. 4 (2004): 335-348.  Dan Shen, “What Do Temporal Antinomies Do to the Story-Discourse Distinction?: A Reply to Brian Richardson’s Response.”Narrative Vol.11, No.2 (2003): 237-241.  Dan Shen, “Difference Behind Similarity: Focalization in Third-Person Center of Consciousness and First-Person Retrospective Narration.” In Acts of Narrative, edited by Carol Jacobs and Henry Sussman.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81-92.  Dan Shen, “The Future of Literary Theories: Exclusion, Complementarity, Pluralism.” ARIEL: A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nglish Literature Vol. 33, No. 3-4 (2002): 159-182.  Zongxin Feng and Dan Shen, “The Play off the Stage: The Writer-Reader Relationship in Drama.”Language and Literature Vol.10, No. 1 (2001): 79-93.  Dan Shen, “Traveling Theory: A Twisting Movement.” In In Search of a New Alphabet, edited by Harald Hendrix et. al. Amsterdam &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1996, 213-218.  Dan Shen, “Defense and Challenge: Reflections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Story and Discourse.”Narrative Vol. 10, No. 3 (2002): 222-243.  Dan Shen, “Narrative, Reality, and Narrator as Construct: Reflections on Genette’s Narration.” Narrative Vol. 9, No.2 (2001): 123-129.  Dan Shen, “Breaking Conventional Barriers: Transgressions of Modes of Focalization.” InNew Perspectives on Narrative Perspective, edited by Willie van Peer and Seymour Chatman. New York: SUNY Press, 2001, 159-172.  Dan Shen, “Review: Semiotics and the Problem of Translation.” Babe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nslation Vol.42, No.1 (1996): 53-57.   Dan Shen, “Syntax and Literary Significance in the Translation of Realistic Fiction.”Babe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nslation Vol. 38, No.3 (1992): 149-167.  Dan Shen, “On the Transference of Modes of Speech from Chinese Narrative Fiction into English.” Comparative Literature Studies Vol.28, No.4 (1991): 395-415.  Dan Shen, “The Distorting Medium: Discourse in the Realistic Novel.” Journal of Narrative Technique Vol.21, No.3 (1991): 231-249.  Dan Shen, “Unreliability and Characterization.” Style Vol. 23, No. 2 (1989): 300- 311.  Dan Shen, “Literalism: NON ‘formal-equivalence’.” Babe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nslation Vol. 35, No. 4 (1989): 219-235.  Dan Shen, “Stylistics, Objectivity, and Convention.”Poetics Vol.17, No.3 (1988): 221-238.   Dan Shen, “On the Aesthetic Function of Intentional Illogicality in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of Fiction.”Style Vol. 22, No.4 (1988): 628-645.  Dan Shen, “Objectivity in the Translation of Narrative Fiction.” Babe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nslation Vol.34, No.3 (1988): 131-140.  Dan Shen, “Fidelity Versus Pragmatism.” Babe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nslation Vol. 31, No.3 (1985): 134-137.  国内发表在CSSCI来源期刊的论文包括: 《外国文学评论》14 篇  《外语教学与研究》13 篇(其中2篇为合著,第2作者)  《国外文学》10 篇  《外国文学》7 篇  《外国文学研究》4 篇  《当代外国文学》1 篇  《外国语》2 篇  《中国翻译》2 篇  《中国外语》2 篇  《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5 篇  《外语与外语教学》9 篇(其中3篇为合著,第2作者)  《江汉论坛》1 篇  《江西社会科学》4 篇  发表于其他核心期刊的论文:  《外国语文》(《四川外国语大学学报》)5 篇(其中2篇为合著,第2作者) 多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特邀大会主旨发言,其中三次(均为唯一非西方的特邀主旨报告):2013年欧洲叙事学协会(ENN)第三届年会,主旨报告题目“Contextualized Poetics and Contextualized Rhetoric: Consolidation or Subversion?”2011年PALA(Poetics and Linguistics Association)年会,主旨报告题目“How to Uncover Narrative Subtext in Stylistic Analysis”。2009年德国弗莱堡大学“Linguistics and Literary Studies”国际研讨会,主旨报告题目“How to Make Linguistics More Helpful to the Interpretation of Narrative Fiction”。

09年湖南文史考生551分报四川外国语学院。上海海洋大学可以吗

给你些官方网站上的资料,你自己考虑吧,学校方向不同,更重要的是,你想读什么专业,学文科,去川外,学理科,工科和农科,来上海海洋。
学校位于中国第四个直辖市——重庆,坐落在嘉陵江畔、歌乐山麓,占地1000余亩,环境幽雅,景色秀丽,是重庆市人民政府命名的园林式单位。

学校经过近60年的发展,已从最初专业单一的俄语专科学校发展成为拥有俄语、英语、法语、德语、日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朝鲜语、意大利语、印地语、越南语和翻译、法学、新闻学、外交学、广播电视新闻学、金融学、广告学、对外汉语、汉语言文学、播音与主持艺术、旅游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政治等语种和专业,包括研究生教育、本专科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继续教育及强化培训等多形式、多层次办学的外国语大学。学校现有19个系部(二级学院),2个独立学院,25个本科专业,17个硕士点,有“托福”、“雅思”、“德福”、“GRE”、“HSK”、“日本语能力等级考试”、“全国外语翻译证书考试(NAETI)”等考点,是重庆市干部外语培训基地。

学校充分发挥外语教育优势,以文学学科为主,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哲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建校以来,已为国家培养8万余名高级涉外人才,许多校友业已成为各行各业及所在单位的精英或骨干。

学校面向全国招生,文理兼收,现有在校学生9000余人。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和好评。多年来,研究生就业率为100%,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

学校拥有一支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敬业精神强的师资队伍。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超过教师总数的65%,多数教师曾在国外讲学、进修或研习。学校拥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重庆市322人才工程二层次人才,省级教学名师,重庆市师德先进个人,重庆市优秀教师,重庆市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等一批专家学者和先进模范。学校常年聘请外籍教师和专家执教。

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重点学科、国家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建设课程与重庆市首批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学校与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德国、日本、西班牙、意大利、韩国、古巴、埃及等国家的40余所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与国内兄弟院校在师资培训和本科生、研究生培养方面具有广泛的合作与交流。

学校有外国语文研究中心和中外文化比较研究中心两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外语学院学报》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重庆市一级期刊,是外语界科研成果展示的重要平台之一。学校科研成果丰硕,出版了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专著、词典、译著和教材;部分学术论文被《新华文摘》、《高等教育文科学术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CSSCI、SSCI、A&HCI等国内外权威数据库收录。

学校图书馆藏有外国语言文学原版图书、语言类工具书等各类图书100余万册,中外文期刊近3000种。学校拥有西南地区最完善的外语教学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实验室,先进的教学设施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

学校秉承“团结、勤奋、严谨、求实”的校训和“守责、求实、开放、包容”的川外精神,坚持“依法治校、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的治校方略,扎根重庆、立足西南、服务全国、走向世界,“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上海海洋大学前身是建于1912年的江苏省立水产学校,1952年成为国内第一所本科水产高校——上海水产学院,1985年更名为上海水产大学,2008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上海海洋大学。学校原为农业部部属高校,2000年起由农业部与上海市共建,属地管理。学校的校训是“勤朴忠实”。
上海海洋大学是一所以海洋、水产、食品学科为特色,教育体系完备,学科门类众多,农、理、工、经、文、管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学校有 水产与生命学院、海洋科学学院、食品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信息学院、人文学院、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等8个专业学院,有我校与澳大利亚合作办学的爱恩学院,还有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成人教育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学院等3个学院,拥有中央农业干部教育培训中心上海海洋大学分院和农业部远洋渔业培训中心。
学校现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2个省、部级重点学科,3个国家特色专业,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9个上海市教育高地和1个上海市高校E研究院。拥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7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点,43个本科专业及方向,10个高职专业。
目前,学校拥有普通本专科生12000余人,研究生1140余人;全校在职教职工1040名,其中教学科研人员734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390名,博士生、硕士生导师271名,具有博士学位人员215名,具有硕士学位人员371名。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并拥有以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亚洲水产学会主席、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上海市首批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领军人才、上海高校东方学者特聘教授、上海市教学名师等组成的骨干师资队伍。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76人。

学校办学条件优良,教学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设施齐备。拥有教育部水产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和农业部水产种质资源与养殖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农业部水生生物病源库和制冷检测中心和上海市教学示范中心——水产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了一批特色专业实验室,如中美(SFU-NOAA)海洋遥感及渔业信息研究中心、淡水渔加工利用研究室等;拥有中国渔业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及7个校级研究中心,并建有上海海洋大学农业研究院、公共管理研究所、中国鱼文化研究所、外国语言研究所及中国鱼文化博物馆,有国内外闻名的鱼类研究室、标本室和亚洲最大的专业鲸馆,同时学校在全国各地有50多个教学实践基地。图书馆藏有以水产、海洋、食品为特色的图书、电子书籍120万册。拥有现代化的校园网络,并建设了为我国水产行业服务的“中国水产网”网站平台。由学校承办的《水产学报》、主办的《上海海洋大学学报》被列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水产学报》获第一、二届“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学校是上海市水产学会、上海市食品学会、上海市渔业经济研究会和上海市延安精神研究会挂靠单位。
“十五”以来,学校科技成果达到国际领先和先进水平的有50余项,国内首创和先进水平有80余项,获国家级科研项目或成果奖40多项,获省部级奖50多项,取得专利30多项。我校在环境保护、物种保护、遗传育种、食品加工、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水产养殖、农业经济与管理等领域作出了重大贡献。
学校与美国、日本、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家、我国台湾、香港地区的大学以及多个国际组织有着密切的交流与合作,并与国外多所大学互派留学生,长期参与中美海洋生物资源合作计划,与联合国粮农组织、教科文组织、渔业信息中心、亚洲水产学会、国际水生生物资源管理中心等国际组织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

“十五”以来,学校科技成果达到国际领先和先进水平的有50余项,国内首创和先进水平有80余项,获国家级科研项目或成果奖40多项,获省部级奖50多项,取得专利30多项。我校在环境保护、物种保护、遗传育种、食品加工、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水产养殖、农业经济与管理等领域作出了重大贡献。
学校与美国、日本、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家、我国台湾、香港地区的大学以及多个国际组织有着密切的交流与合作,并与国外多所大学互派留学生,长期参与中美海洋生物资源合作计划,与联合国粮农组织、教科文组织、渔业信息中心、亚洲水产学会、国际水生生物资源管理中心等国际组织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
学校目前有临港新城校区、杨浦区军工路校区、杨浦区民星路校区三个校区,并在上海市南汇区和浙江省象山县建有2个科研教学基地。根据上海高校布局结构调整规划,学校主体搬迁至上海临港新城办学,学校占地面积约1600余亩,规划建设面积58.6万平方米。
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促进海洋、水产、食品产业及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适合社会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专业人才,学校提出了新时期的办学目标:争取到2012年,建校一百周年时,把学校基本建设成为海洋、水产、食品等学科优势明显,农、理、工、经、文、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科研教学并重,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高水平特色大学,成为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摇篮以及我国海洋、水产、食品等方面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