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7月8日电(新华社记者 李荣)中国钢铁业自从经历了上世纪90年代初期那次从暴热到暴跌的突变后,似乎元气始终没有恢复。也是从那之后,钢铁业似乎就进入一个怪圈:以长时期低迷为背景,一有“风吹草动”,钢价就会短期暴涨,然后就进入新一轮低迷。这样的钢价涨跌起伏,呈间歇性发作,近七八年里有好几次。
最新的这一次“钢价风波”是这个循环的又一次间歇性发作,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出现的第一次“钢价涨跌起伏”,其成因以及价格逐渐理性回归发人深思。
在WTO规则下的贸易政策,成为一种新的市场调控力量。
在2001年下半年,中国钢价在持续低迷后进入“谷底”,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大量进口钢材低价冲击中国市场,对国内钢铁企业造成了相应的损害。为此,中国有关政府部门应国内相关企业的申请,及时对部分进口冷轧板卷立案进行反倾销调查。去年第一季度,美国决定对进口钢材征收特别关税,挑起了全球的一场钢铁贸易战。在WTO规则之下,中国为保护国内产业及企业的利益,与其它一些产钢大国一样,也实施了临时及最终保障措施。国内钢价开始恢复性回升。
华东钢材市场信息分析部主任陶永根说,此次钢价回升很快就进入过度上涨阶段。多种因素共同推高钢价,最后钢价溢出理性上升范围。
业界人士认为,此次国家贸易政策的灵活实施,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因家电业钢铁原料供应及成本上升问题,国家及时将与家电业相关的部分钢材品种从保障措施中排除;因电工钢供应紧张,国家又扩大了保障措施中的电工钢配额数量;对部分进口冷轧板卷的反倾销调查结果公布,倾销行为存在,但鉴于市场特殊情况,暂缓实行反倾销措施。凡此种种,都对此轮“钢价波动”的理性回归起到应有作用。缓解了确实存在的市场供需矛盾,减少了市场上投机炒作可资利用的“题材”,也降低了钢铁企业对政府保护的依赖度和“急功近利”的预期。
钢材需求结构性矛盾突出,总量控制不搞“一刀切”。
自从1996年我国钢产量首次突破亿吨大关、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一产钢大国以来,我国已经连续6年处于这个“世界第一”的地位,去年年产钢已达到1.8亿吨,钢材产量达1.9亿吨。我国同时也是世界第一钢材需求国,每年钢材需求量近2亿吨左右。我国还是世界第一钢材进口国,每年从国际市场进口各类钢材近2500万吨。
这“三个第一”放在一起,就看出了问题。在国内产钢量与需求量大致相当的情况下,尚且还能容得下这么大的一个钢材进口空间,一方面说明我国钢材市场总体供大于求的格局是客观存在的;同时我国钢材供求格局中存在明显的结构性问题,即有些品种过剩,有些品种紧缺。
这个结构性问题由来已久,但近年来这一问题进一步突显出来,原因是:我国经济结构在加快调整,结构升级步伐在加快;全球制造业产能不断向中国转移,家电、汽车等产业的规模在迅速扩大,这就使我国钢材需求结构的升级提速了,钢材市场需求细分程度在加强。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仅我国汽车用板的需求增量就大约在50万吨左右。这些就是我国钢材市场在总体供大于求的格局下结构性的需求空间。
在此次“钢价波动”中,家电、机电、造船、汽车等领域的供求矛盾最为突出。据上海市电机行业协会的估算,在冷轧电工钢价格处于顶点时,上海30家主要电机企业就因电工钢涨价一项而扩大成本支出近7000万元。
现在的问题是,总体的供大于求与局部的供不应求并存,在目前尚不规范的市场环境下,很容易引发钢材的“普涨”现象,并导致市场投机行为。由此,我们考虑对策的时候,绝不能再搞“一刀切”。控制总量,不能再像过去那样下发指标、撒胡椒面似地落实到所有大中型企业头上。在盘活存量的同时,下决心在钢材需求增长领域加大增量投资力度,有效地引导钢材市场价格走势出现分化,有高有低,不再出现“普涨”、“普跌”的市场格局。
市场是我国钢铁业调整的最终力量,现有积极因素应重视引导。
与以往多次投机性钢材涨价不同,此轮钢市回暖引动了素来与钢铁业保持一定距离的外资和民间资本向钢铁业的投资。
与以前主要靠钢材出口占有我国市场的做法有所不同,近来像新日铁、浦项等跨国钢铁企业正在下决心以投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新日铁与法国阿塞勒联手,正与宝钢股份公司谈判,谋求合资建立大规模的汽车板生产线。一些具备很强经营能力,包括已经上市实现了社会化的中高端民间资本,也选择了钢铁业作为新的投资方向。今年3月12日,上海大型民营企业集团复星高科技集团公司与其上市公司复星实业及另一家复星旗下的公司联合投资16.5亿元,与江苏南钢集团签署合资经营合同,成立南京钢铁联合有限公司。复星三家占60%股权,南钢集团以其持有的占上市公司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总股本70%以上的国有股作为出资投入。这意味着南钢股份的第一大股东由南钢集团转为由复星控股的南钢联合。
据宝钢股份公司总经理艾宝俊分析,外资和民间资本投资国内钢铁业将会是一个较为长期的趋势,而非一般的短期现象。外资进入,不失为钢铁业购并重组、结构升级的一股外在有生力量。而民间资本目前的作用主要是在我国中低端钢铁业之中,通过市场购并手段逐步使部分国有资产从中退出,形成投资多元化格局,民间资本再逐步积累行业经验,向中高端领域发展。
但艾宝俊同时提醒说,从外资方面来说,其根本目的是主导中国市场,在合资合作中“没有防备是不行的”。从民间资本来说,主要问题是减少投资盲目性,避免过度竞争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中国钢铁业出现新一轮投资热潮
新华网上海7月8日电(新华社记者 崇大海 李荣)近来国内的钢铁企业又掀起新一轮的投资热潮,除了重点大中型企业“十五”期间在建的项目外,许多中小型钢铁企业、民营企业以及外资企业都看好中国钢铁市场的前景,纷纷上马新的项目。
据记者在调查中的粗略统计,如果上述项目能按期投产,到2005年底,中国的粗钢产能将达到2.7亿吨左右,而到2010年时将超过3.3亿吨。
记者最近对国内产能最大的40家钢铁企业的发展规划进行了粗略的统计,发现这些公司2005年时生铁、粗钢及钢材的预计总产能将分别达到1.77亿吨、1.84亿吨及1.84亿吨,比2002年底分别提高42%、29%和34%。
调查发现,这些企业中往往是规模越小的产能扩张幅度越大。例如,2002年的“十大钢”今后3年的粗钢产能扩大幅度只有约24%,而排名11至20名的企业的扩大幅度是68%左右,排名21至30及31至40的企业的扩大幅度分别是43%和75%。
据悉,扩张的规模往往与企业的地理位置、财务状况等因素有关。例如首钢与宝钢就因为靠近繁华都市而限制了它们的发展。包钢与攀钢则因为地处内地,受原料供应及运输距离等因素的制约。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由于盈利能力较差,加上企业负担较重,也没有太大的动作。
同时,许多企业由于现有场地有限等原因,往往选择在异地另建新厂。例如首钢在关闭在北京的部分产能的同时,在河北迁安新建一座钢厂生产热轧板。鞍钢在福建新建轧钢厂。青钢、广钢和莱钢都计划新建产能大约500万吨的钢厂。这些新的钢厂往往建在沿海地或沿江地区,以充分利用运输上的便利。
最引人注目的是宝钢。据宝钢集团最新公布的战略规划,其2005年的阶段性目标是销售总收入达到1200亿元人民币,争取进入世界500强;至2010年销售总收入进一步增至1500亿元人民币,在世界钢铁业中竞争力进入前3名,成为有自主知识专权和强大竞争力的跨国企业集团,并直接进入国际资本市场成为公众化公司。目前宝钢集团的年产钢接近2000万吨。宝钢董事长谢企华承认,同国际同行相比,目前宝钢尚属中等规模企业。如按其战略规划进行推算,其产钢规模将达到3000万至4000万吨。宝钢除了计划在上海和江浙一带新建项目外,还在考虑进行海外投资,目前正在同巴西淡水河谷铁矿公司(CVRD)商谈合资建钢厂,谢企华透露目前尚处可行性研究阶段。
金融危机 中国企业 海外并购热 原因分析
摘要:国际金融危机来临令世界经济不景气,但是对于中国企业而言,却意味着新的投资机会,因而出现了新一轮的海外并购热,本文介绍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现状,并从四方面详细的分析了金融危机下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热的原因。
一、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现状
(一)、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主要涉足两大方向:一是自然资源类;二是技术产权类?
(二)、所发生的并购对象一般针对的是发达国家的企业?
(三)、这些年中国加快了实施走出去战略步伐,鼓励并积极支持具有比较优势的中国企业到境外开展各种形式的互利经济合作,海外并购规模越来越大。
2006年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额为176.3亿美元,同比增长43.8%
2007年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额为248.4亿美元,同比增长40.9%,截至2007年底,中国近7000多家境内投资主体在全球173个国家(地区)设立境外直接投资企业超过1万家,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简称存量)1179.1亿美元,其中非金融类1011.9亿美元
2008年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406.5亿美元,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同比增长达63.6%。2008中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12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多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
2009年近两个月的时间,中国海外并购已有22起,涉及金额超过200亿美元。这一金额较去年同期上涨了2%,也是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如中国铝业收购力拓、中国五矿集团全资收购全球第二大锌矿开采商;而湖南华菱钢铁收购第三大铁矿业公司的股份,……新近又不断传出中国多家汽车公司有意竞购海外车厂的新闻。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依然在持续影响着全球经济,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热情却丝毫没有减退,甚至更加跃跃欲试,这里的原因值得分析。
二、金融危机下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热的原因分析
(一)、中国企业已具备走出去的条件。
1、中国国力达到了走出去的阶段,同时政府的支持力度不断在加强,并把走出去作为国家的发展战略。
2、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经拥有一批具有一定技术经济实力、熟悉国际化经营管理、适应国际市场激烈竞争需要的企业。
3、一些企业已经走出国门,在国际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些是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的前提和宝贵经验。
(二)、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必要性
1、企业海外并购投资创业,能够促进资金双向流动,有利于扩内需、保增长。
海外并购可以通过建立境外经贸合作区,拉动国内大量建材、设备、机械等出口,用外需带动内需,带动国内商品和劳务输出,并可因此积累更多的资本反向投资于本国经济,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2、通过海外并购可以使中国境内企业参与国际合作,逐步熟悉国际市场,培养锻炼通晓国际投资的专业人才,学习国外先进的技能和管理经验,为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创造条件。
3、企业通过海外并购,把出口生产基地向壁垒少的相对欠发达国家或地区转移。有利于绕过种种关税、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壁垒,增加产品的出口。改善对外经贸结构,更充分地利用资本输入国的比较优势。
4、有利于化解国内环境资源等方面的发展瓶颈约束。
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已经越来越面临资源瓶颈和环境容量的严重制约,破解这一困局,最直接的办法是海外并购,利用国际市场和世界资源,缓解国内环境和资源压力。
5、从国际收支的角度看,境内企业海外并购对于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也有积极作用。
(三)、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受自身的内在动力驱动。
1、占有市场。
扩展新地域市场,扩大市场规模。相对于缓慢的产品出口模式,海外并购见效快、影响大。而且,并购可以利用股权的杠杆效应,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比如说联想收购IBM的PC业务,最主要的目的是占领市场。
2、获得能源和资源的战略考虑。
我国能源资源对外依赖程度较高,大量进口而又缺少价格话语权,使得能源资源进口在价格上屡屡吃亏。改变这种状况,除了要增加能源资源自我供给能力外,就是要海外并购,参与能源资源开发与合作,并购是一个捷径。比如资源丰富的澳大利亚成为中资企业发生跨国并购最多的国家,占我们中国整个海外并购30%以上。
3、获得核心技术。
我国企业缺乏强大的自主研发能力及关键的核心技术,因而缺乏可持续的国际核心竞争力,于是对具有丰富的研发能力和技术专利的外国企业的兼并就是许多想获得技术优势的中国企业所采取的首选方式。例如上海电气并购日本秋山印刷后,保留下其所有专利和大多数技术人员,使我相关印刷技术跨越15年踏入国际先进行列?
4、获得品牌
中国企业在国际产业分工中长期处于世界生产价值链的低端位置,没有自己的品牌,主要从事“贴牌生产”。改变这种落后状况的捷径之一是通过并购国际知名跨国公司,获得品牌和技术资源。
(四)、金融危机下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面临最佳时机
1、金融危机使海外企业的收购价格估值较低。
从一个长期的时间段上来看企业并购价格,现在是一个比较好的时间点,因为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许多公司的市盈率大幅下降,目前的价格是比较低的。另外目前收购资本成本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全球资本市场的银根普遍偏紧,但中国的银行资本金充足率比较好,外汇很多,汇率比较坚挺,所以中国资本市场的资本成本比较低。
2、金融危机使企业重组加快。
每一次危机到来的时候,都是生产要素加速流动,企业重组加快的时候。因为要通过要素的流动,企业的重组,来调整经济结构,使得原来不平衡的经济关系能够达到新的平衡。在金融危机的阴影中,中国是不多的仍可为企业的海外收购提供银行资金的国家,这样自然就给中国企业造成去海外收购的优势和冲动。
3、收购方与被收购方双向的需求。
一些以资源性产品出口为经济主体的国家,长期靠石油、矿产资源收入支撑国家经济。但是,由于国际金融危机造成全球资源能源价格下降,这些国家的财政难以为继,因此迫切需要资金输血。在这些国家无法再向衰落中的欧美银行寻找金融支撑时,中国可以以购买能源产品的方式,牵引他们脱离困局。
而中国经过30年改革开放,中国目前已成为全球主要的资源需求大国。面对金融海啸,对于能源公司收购海外实业能源资产来说确实是一个好时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既承担了做为大国的责任,又能获得稀缺资源。
不过在金融动荡进一步深化的大环境背景下,我们更要清醒的看到,中国企业跨国投资还刚刚起步,规模还相对较小,差距还很明显。客观上,我国很多企业目前自身的日子也很难过,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我们海外并购的难度。但与国外企业相比,我们企业的困难少的多,优势也明显得多。
因此,只有立足自身,放眼全球,坚定地海外并购进行互化,大胆开展跨国经营,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形成特色、确立优势,通过海外并购,迅速缩小我们与世界领先企业的距离,大幅度提升我国制造业的水平,完成“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飞越,最终实现双向融合、共生共赢。
全球金融危机;外贸出口;影响;对策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已经成为了百年一遇的经济危机,突出表现为各国资产缩水,投资萎缩,消费减滞,贸易下滑,经济减速。作为美国的重要贸易伙伴和世界第二大贸易大国的中国,其经济对
外贸的依存度达到60%,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这一全球危机的影响。危机发生以来,我国的出口逐步下降,贸易顺差大幅度下滑。下面将从几个方面分析本次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
一、金融危机对外贸出口的影响
全球金融环境突变,中国经济亦不可能独善其身,最近闭幕的广交会上,交易额比上届下降了17.4%,尽管此次广交会的规模和参展商均有大规模扩容,但从目前来看,仍难挽回全球经济萧条给中国出口带来的“颓气”。
(一)出口增速持续放缓、可能呈现负增长
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美国消费者消费意愿不断下降,由此也导致了美国对中国的出口订单减少;德国和日本的经济发展与美国的经济发展正相关程度很高,美国经济的放缓也导致了德国和日本经济的放缓。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和日本从中国进口的货物数量也相继减少。如果欧美市场不好,经济减速,它的进口速度就会放缓,中国的外贸出口就会受到直接的影响。最近三年中国出口增长速度每年是逐步回落的,从200528.4%到今年前八个月的22.4%,但仍保持一个较快的增长速度,进口增长速度从2005年17.6%到今年
前八个月30%的增长,出口增长速度放缓,进口增长加大的结果就是外贸顺差大幅度急剧扩大势头受到抑制。
(二)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波及多个行业
受累于美国金融风暴影响,中国纺织、房产、玩具、钢铁行业提早步入寒冬,生产经营陷入困境。
1.玩具业:出口难度企业步履维艰
一份被公开的中国海关报告指出,玩具属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今年以来,国内原材料和人力成本上涨、人民币加速升值、融资困难、出口退税率下调,加上国外检测费用增加,都是导致中国玩具企业面临厄运的主要原因。全球最大玩具代工商之一———合俊集团旗下两工厂倒闭,6500名员工面临失业!这是受金融危机影响,中国实体企业倒闭规模最大的案例。
2.纺织业:金融危机使我国纺织出口面临萎缩实际已呈负增长美国金融危机扩散对我国纺织业主要有两方面影响,一是美国占全球市场的比重萎缩,二是造成全球市场的萎缩。今年上半年中国纺织业出口面对的最大问题,是美元持续贬值、劳动力成本上升导致纺织业成本上涨,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甚至亏本。到了今年下半年,国外市场需求不足促成了中国纺织业的苦难重重。
3.汽车业:汽车出口遇挫零部件生产商或遭灭顶之灾全球的经济衰退已经蔓延到钢铁行业,钢材销售量急剧下滑、钢价持续下跌、钢厂减产、铁矿石库存不断增加等迹象表明,由于需求下降以及高成本的双重压力,许多钢厂面临着紧迫的生存问题。受这一次国内钢铁行业大范围限产、降价的影响,国内许多盈利能力较差的钢企将逐渐被淘汰出局,钢铁行业高速增长的态势已经结束,行业拐点开始显现,中国钢铁行业也面临着新一轮兼并重组的局面。
4.房产业:美国金融危机波及中国楼市,投行抛售在华物业在2008年3、4月的时候,海外投行欲借内地楼市低迷之际四处寻觅优质项目,买入意愿十分强烈。近日,几大海外投资机构在楼市急于“出货”的消息引人注目。自雷曼兄弟宣布
申请破产保护后,在外资投资中国的主战场———房地产市场上,接连传出各大海外投资机构计划出售在华物业的消息
二、我国外贸出口的应对策略
在我国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出口、消费、投资)中,出口对GDP的贡献率超过了30%,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因此我们必须从方方面面制定相应的策略来遏制金融危机可能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增速下滑并恢复企业乃至全体民众的信心。
(一)宏观政策应对策略
应对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事实上中央政府已经采取措施,近期已经多次下调了存款准备金率和银行利率。同时,面对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由于定单减少导致的中小企业经营的困难,一方面推进企业的重组和企业的技术进步,另一方面在金融上也对这些中小企业给予了新的信贷支持政策。首先,利用货币政策,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提振市场信心,
保持社会总需求持续增长,用强劲内需来弥补外需下滑。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2008年11月27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1.08个百分点,从2008年12月5日起,下调大型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
分点。这是我国货币政策的重大调整,既是为了刺激内需,保障我国经济增长,稳定就业,同时又是积极参与全球央行联手救市行动的行为。其次,依靠财政政策,实施减税措施,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扩大公共支出,改善居民消费预期,扩大市场需求。要进一步着眼于扩大内需的目标,进一步改革优化税收制度,通过财政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当前要推进增值税转型,扩大中小企业增值税抵扣范围,减轻企业税负;对创新创业型中小企业,要采取加速折旧、放宽费用列支标准、设备投资抵免、再投资退税等多种税收优惠形式;对技术开发的中小企业进行财政补贴,对其新产品的开发、员工培训等活动提供无偿资金资助;在居民消费方面,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放宽税前扣除范围,降低边际税率,刺激消费需求。第三,抓住农村新一轮改革契机,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农民财富,推动农村消费市场升级。相比城镇市场,农村市场潜力巨大,中国
农村消费市场的启动至少可支持经济30年以上的持续高速增长。促进农民消费的根本在于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
(二)行业应对策略
首先中国贸促会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建立国际市场信息服务体系,为出口企业提供各种信息服务;要办好国内外各种出口展销会和洽谈会,为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拓宽渠道。其次,各专业行会应该利用自身的专业特点,积极了解全
球业界动态,为企业的技术升级,产品更新提供有力的支持;同时利用与国外专业行会的联系,获得国外更多的需求信息,为国内企业抢占国际市场提供帮助。第三,金融保险业积极协助国内出口商,采取多种措施规避信用和汇率风险。为减少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金融产生的负面影响,国家有关部门应该采取积极应对的措施:比如人民银行与其它国家央行互换诚信信息;放缓人民币升值步伐,给出口企业以喘息之机;培育企业使用多种规避收汇风险工具如国际保理、出口信用保险等工具。
(三)外贸出口企业应对措施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面对全球经济危机,只用企业度过难关,才能获得最终的胜利。
1.外贸企业应该抓住机遇,积极整合上下游资源。对贸易企业而言,整合上游资源即是对重要外贸生产厂进行入股、参股,更多的参与到外贸产品的生产经营中,这样既可以保证出口产品的市场供应,争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又可以将国际市场的最新产品信息和动态及时反馈给生产企业,做到产品适销对路,实现双赢;对生产型企业而言,整合上游资源即是对主要原料供应厂进行入股、参股,延长企业的生产链条,增强企业自身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整合下游资源,对出口企业而言,都是指加强对物流环节和市场销售环节的整合,特别是对市场销售环节的整合,整合市场销售环节一定程度上就是实行“走出去”战略,与国外的批发商、代理商合作,甚至是直接在国外设立办事处,积极开展市场拓展活动。通过外贸企业整合,增强各外贸出口主体实力,优化外贸出口主体结构,扩大外贸出口规模,实现规模效益。
2.优化调整产品结构,努力建立适应外贸出口发展需要的产品结构,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拥有自主的知识产权和商标品牌,不断提高产业和产品国际竞争力,为外贸出口培植后劲;充分利用国家增值税改革这一优惠政策,加快重大设备的
更新换代,同时利用好国家出口退税提高这一政策,加大力度研发那些国家鼓励的重点产品。
3.积极推进“市场多元化”战略,有重点地开拓国际市场,不断拓宽外贸出口渠道。
首先,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利用国家“走出去战略,到越南、非洲、美洲设厂,一方面可以降低企业的环保成本、劳动力成本和运输成本,另一方面还可以规避贸易壁垒,进一步争强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和拓展出口渠道;
其次,外贸企业通过网络营销拓展新兴市场。考虑到近年来巴西、印度、越南、印尼、南非等经济体的发展速度之快,我国出口完全可以在美国之外开辟出新的增长点。如果应对得当,中国的中小型外贸企业完全可以打开新的上升通道。同
时,国外买家为了降低采购成本,势必会减少商务旅行和参加展会的数量,进而更依赖中国的电子商务平台进行采购,这对中小企业来说提供了一次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的契机。再次,外贸企业可利用原产地优惠突围生存。近年来,我
国积极开展自由贸易区的谈判工作,并陆续与一些国家达成了一系列的贸易协定:亚太贸易协定产地证、中国-东盟自贸区产地证、中国-巴基斯坦优惠原产地证书和中国-智利优惠原产地证。由于区域性贸易协定的关税优惠是对等互惠的,受到的技术性壁垒也非常少,这将使区域性优惠政策逐渐代替普惠制优惠,成为我国出口产品的主要优惠政策。作为进出口企业来说,利用好产品原产地证,在进出口业务中争取关税优
惠待遇,也可使产品价格竞争力得到增强。
最后,外贸企业应该内外兼顾,多考虑拓展国内市场。
总之,通过促进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提升国际营销能力、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促进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衔接与互补,推动出口企业加快转变贸易增长方式,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提高出口产品竞争优势和国际竞争力,我国外贸出口企业
一定能够度过难关、茁壮成长!
文献综述范文
文献是指有历史意义或研究价值的图书、期刊、典章。下面是我整理的文献综述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一、序言
伴随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市场更加开放,竞争日益激烈。相关领域(产业)不同程度、有条件、分步骤地放宽市场准入,大批外资企业涌入我国市场,参与市场竞争。
竞争力是市场竞争的产物。我国走市场竞争的道路不过20来年,企业竞争力的研究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但是伴随市场竞争程度的不断深入,有关企业竞争力方面的研究愈发重要。企业竞争力研究对企业良性成长壮大至关重要,也是培育与提升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迄今为止,国内外众多学者和相关组织对企业竞争力的研究颇多,从不同的角度和假设前提出发,在研究对象、评价方法等方面重塑竞争力内涵,构建竞争力评价指标及体系,分析企业的优劣势,提升企业竞争优势。
本文浏览、搜集有限的文献资料,通过综合、归纳、分析,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以求达到引导论文写作的目的。
二、关于竞争力的不同定义
从目前看,企业竞争力的概念(定义)各式各样,众说纷纭。研究方法、内容及侧重点也不尽相同。
刘晓斌在《零售企业竞争力定量评价分析》一文里通过综合能力论、生命论、功能论、状态论、机制论、素质论这不同研究角度和假设前提下的六方面得出零售企业竞争力的初步概念可以简单明了地归纳为:零售企业竞争力是零售企业在竞争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包括在服务、品牌和市场营销体现出来的外显竞争力,在经营能力、信息技术体现出来的内在竞争力,以及在企业文化、企业制度等方面体现出来的核心竞争力。
贾玉花在《企业竞争力评价研究》一文中通过美国《产业竞争力总统委员会报告》,世界经济论坛(WEF)1985、1994年《关于竞争力的报告》和日欧学者的比较研究等对企业竞争力归纳为:企业竞争力是指企业在竞争的市场环境中,通过配置或创造企业资源,在企业持续生存和发展方面所形成的比较能力。
这一概念体现了以下特征:
①企业竞争力最终体现在持续生存和发展能力上,即体现在企业的目标上。
②企业竞争力是个多层次含义的综合性范畴,不仅涉及到了企业内部要素结构和经营管理过程,而且涉及到企业的外部环境;不仅关系到了企业自身的市场占有率和盈利能力,还关系到国家福利的多寡;不仅仅是静态的比较能力,更是动态的进化的发展能力。
③企业竞争力是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即它是动态的产物,不是静态的结果。企业只有通过各种资源的配置,在战略规划,产品设计,市场营销,采购,生产,销售及管理过程中逐渐形成企业的竞争力。
④企业竞争力是一种比较能力。这种比较能力是以厂商的竞争为前提的。它存在三种类型:强势竞争力,均衡竞争力和弱势竞争力,是被评价企业与竞争对手之间竞争力的对比关系。
⑤企业竞争力是一个系统性概念。它是由市场指标来表征,由企业内部素质(信息、知识、创新能力、人力资本、企业文化等)来决定的。竞争力的强弱用单一指标是无法衡量的,需设计一套综合性指标体系,对其进行科学评价。
同时该文还比较得出:“企业竞争力”是从经济学角度进行研究的,特指企业在竞争的市场环境中,通过配置或创造企业资源,在企业持续生存和发展方面所形成的比较能力;“企业核心能力”更多地是从管理学的角度进行研究的,强调企业组织内部的学习、协调、凝聚功能。
从字面上来看,“企业竞争力”应当是较“企业核心能力”或“企业核心竞争力”含义更宽的概念,因为它不仅包括内部能力,还包括企业外部的'产品性能、价格或成本等方面的比较及由此形成的市场份额的重新划定能力。基于以上理由,可以用“企业竞争力”的概念统一“企业核心能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或者把“企业核心能力”作为“企业竞争力”的一个组成部分,意在消除概念之争和促进理论研究的深化。
刘忠敏《企业竞争力评价及其应用研究》一文中对比狄昂照、吴明录、波特、钱德勒、普拉哈拉德等国内外学者和相关组织的研究成果认为,企业具备强势竞争力或竞争优势的根源在于企业的核心能力,同时认为企业竞争力是竞争力的形态之一,是指企业在竞争的市场环境中,通过配置或创造企业资源,能够持续地、有效地向市场提供产品或服务的能力,主要体现占有市场、创造价值、持续发展等方面与其他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比较能力。
这一定义包括以下几层涵义:
①企业竞争力是以企业之间的竞争为前提的。
②企业竞争力概念本身并不能表明竞争力的强弱,因为竞争力是一种比较中的能力。
③企业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占有市场的能力、创造价值和利润的能力,以及创新发展的能力。
④企业竞争力是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
⑤企业竞争力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张晓文等在《企业竞争力的定量评价方法》中认为:企业竞争力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竞争主体,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通过能力资源、制度与机制及与外部环境的交互作用,使其内外资源有效整合与优化配置,呈现比竞争对手更具优势的良性循环态势,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张东风、杜纲的《现代零售企业竞争力评价研究》中认为:现代零售企业竞争力是指零售企业在不断整合供应链资源,提高效率,使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达到市场份额的扩展和成本被有效降低的能力。其主要体现在零售企业的内部经营管理、顾客服务、关系营销、供应链管理、零售物流等方面。
三、关于企业竞争力的评价方法及其体系构建
刘晓斌在《零售企业竞争力定量评价分析》一文中运用层次分析法,把零售企业竞争力的评价因素和分析因素分成三部分,也即:
①基本要素(由外显竞争力、内在竞争力和制度竞争力组成),
②评价要素,即在基本要素的基础上,依据零售企业的特点,选取表示三个层次企业竞争力的要素,
③指标层,把各种评价要素的状态进一步细化,用评价指标来表现。
由此建立的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由10个评价要素,31项评价指标构成。最后从整体、全局出发,对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其中,对竞争力指标体系中的定性与定量采用不同的赋值方法,建立模型,归属数据权重,比较分析所研究零售企业的竞争力状况。
张晓文等的《企业竞争力的定量评价方法》从系统理论的观点出发,构建了企业竞争力的函数关系式以及企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数学模型。从能力资源、能力制度与机制和能力状态三大方面外加环境因素构建竞争力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结合定量与定性分析建立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11个评价要素,21项评价指标。
邵一明、钱敏《零售企业竞争力指标与评价模型》一文中以市场占有能力、营运能力、获利能力、信息技术水平、人力资本这五大方面内容来设计竞争力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以上及细分评价指标的权重,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根据零售企业竞争力系统中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递阶层次结构图。通过比较判别法确定及计算各项评价指标的相对权重。并且运用综合模糊评价的思想将各指标转换成相应的分值,然后加权平均,得出总分,以此确定零售企业竞争力高低。从而转换成具体的公式,进而建立模型,结合数据,最终计算得到零售企业竞争力的综合得分。即得出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强弱,为零售企业改善经营,抵制外资零售企业的强烈冲击,确立竞争的优势,缩短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
黄河在《企业竞争力的评价及提升研究》一文中建立了以财务报表数据为主要依据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企业的显在争竞力进行评价,同时力图反映企业未来竞争能力的真实状况。该评价指标体系分12大类,包括企业规模、营运能力、经营安全能力、盈利能力、市场控制力、技术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人力资本、企业文化、资本运营能力、跨国经营能力、环境协调能力。各大类下又有若干小指标,共58项。
黄河在设计的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在指标设置、评价准则,尤其是度量方法上遵循指数化原则。根据资产类和过程类的分类处理原则将58项指标分为六类,且按上述六类指标将各企业的每类指标内所含的具体指标的数值进行加总并求出平均值,从而便利相互间比较。再通过将每类指标各个被评企业的平均值加总然后再求出行业的平均值,以行业平均值作为标准参数同各企业的数值进行比较。最后分别用各个标准参数与各企业相对应的综合指标平均值相除,得出各企业六类指标相应的竞争力指数。评价体系建立及方法的运用关键在于权数的合理分配及方程的准确建立。
李飞、刘明葳的《中外大型零售企业竞争能力比较研究》将零售企业竞争力的内容分为作为竞争资源的核心层、作为核心能力的中间层以及作为竞争优势的表现层,而文中着重强调中间层竞争能力的比较,也是该文的一大核心支出,文中提及的中间层比较包括业态创新能力、店铺扩张能力、营销管理能力、成本控制能力、财务运作能力。
祝波、吕文俊的《商业零售企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及模糊综合判断》把对商业零售企业的评价指标重点放在财务指标的数据上,通过企业的财务数据,计算企业的财务状况,从表面反映企业的竞争力状况。
祝波、吕文俊从企业的基本资源状况、经营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文化亲和力等主因素方面入手,衍生出包含人力资源状况、经营管理能力、营销服务能力、市场创新、管理创新等多项评价的零售企业竞争力的子因素,从而构建了零售企业竞争力的综合评价体系,最后运用AHP方法,确定各层级评价指标的权重,对零售企业竞争力进行模糊判断,建立零售企业竞争力模糊综合判断模型,并运用层次分析法求解模型。
王桂根在《我国零售企业竞争力研究》一文中认为国内外的竞争力研究文献中,对零售企业竞争力测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企业总体层面上,大多偏重于定性分析,没有做出定量分析,缺乏直观性和实际应用意义,也很难为企业提升竞争力提供依据。
因而作者采用量化的财务指标体系(选取了4个财务指标体系,即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增长能力),运用因子分析法对企业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研究。
张东风、杜纲的《现代零售企业竞争力评价研究》中独辟溪径地吸收“供应链”理论和“平衡计分卡”原理来设计现代零售企业的竞争力评价体系,作者认为完整的零售企业竞争力评价体系由2部分构成,即服务绩效(顾客服务绩效+供应链服务绩效)和内部绩效,同时从从财务、客户、流程、学习、成长4个角度形成了同样是4个角度的现代零售企业竞争力评价的“四流评价体系,依据四流评价体系,构建了现代零售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对定性和定量评价指标分别采用多指标的综合评价(数据标准化)和语义差别隶属度赋值方法进行竞争力评价。
四、内外资企业的选取及相关竞争力指标比较
刘晓斌在《零售企业竞争力定量评价分析》认为,销售额排名第一的零售巨头沃尔玛,它的发展运营策略、顾客策略、人力资源策略创造其骄人的业绩。天天平价,始终如一、自有品牌全新感受、物流配送世界第一、营销互补共生共容等是沃尔玛成功的关键。沃尔玛的竞争优势在于后勤物流配送(存货补充)能力和吸引客户忠诚的经营能力,由沃尔玛的例子得出竞争力具有时间性,难于评价,受影响的因素很多。进一步讲,对竞争力指标体系设计,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李飞、刘明葳的《中外大型零售企业竞争能力比较研究》选取了10家进入中国的世界零售50强公司和10家中国本土最具竞争力的零售公司,着重在中间层的竞争力的五方面(创新能力、店铺扩张能力、营销管理能力、成本控制能力、财务运作能力)进行差别比较研究。最终得出中外零售企业的均值和最优值。
刘星原的《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_兼析中外零售企业的竞争力》从中外零售企业出发,对这两大团体在拥有良好的商业门店地理位置、拥有经营管理人才以及员工学习与培训体系、掌握能满足顾客需求的、具有异质性特点、其他企业难以模仿的经营内容或经营模式、具备对企业运行环节全过程的管理、成本控制、销售能力、资金筹集能力与利润率水平、企业的利润率、销售额、资本积累与资金筹集能力这些方面进行了定性的陈述。
王桂根在《我国零售企业竞争力研究》选取30个零售业上市公司作为评价对象,结合统计因子分析法的原理和挑选出的30个零售业上市公司2005年的数据资料,进行零售企业竞争力评价分析。选取分析变量,计算相关系数矩阵以及各特征向量,确定主成分,然后分析出各个因子及其贡献率后,构造出F函数。计算各个样本在每个因子上的得分并得出其F值,以F值为标准进行判别。
五、企业竞争力研究的普遍意义
刘忠敏的《企业竞争力评价及其应用研究》认为对企业竞争力进行评价,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
①进行企业竞争力的定量评价,可以从定量角度科学、准确地描述和把握企业竞争力的状况及其变化趋势。
②企业可以根据综合评价的结果,进行竞争力的综合排序(特别是行业内部排序)及分布状况研究,从而激励企业发挥优势,弥补不足,全面提高竞争力。
③开展企业竞争力综合评价,便于企业对影响竞争能力的内部因素进行分析,为企业提供自我诊断的有效方法。
④企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方法研究可以为形成长期评价制度奠定基础。
⑤企业竞争力评价有助于优化社会资源配置,提高一国的综合国力,并为政府政策及宏观决策提供依据。
六、小结
近年来,中外学者对企业竞争力的研究方兴未艾,企业竞争力也愈发受到有关人士特别是企业管理者的注意。虽然研究成果较多,成果也较丰富,但是作为核心力本身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一方面,不同的学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法来研究、诠释有关竞争力的不同方面;另一方面,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向来纷繁复杂,也由于竞争力评价的定性与定量比例不当(后者较难,前者较空洞),此外,对于内外资企业的数据对比分析实例由于种种原因往往涉及较少。正因为如此,也为论文的写作选取了不错的突破口。
相信通过本文的概述能够为论文写作指路。
1、前言
我通过登陆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和查找有关文献,共搜集有关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文献资料二十几篇,其中大部分都集中在04、05年。现将有关的资料归纳如下:
2、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
2.1不同类型社会体育指导的培养
刘平江、赵立《浅谈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2002年)一文中提出:“要培养一专多能的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在邓星华《论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2001年)一文中提出:“我国社会体育的特点和锻炼群众的需要,可以将社会指导员分为健身健美类、医疗保健类、竞技运动类、休息娱乐类等四类。”从上述文献资料可以看出,培养各个层次类别的体育指导员,可以全方位地为社会体育指导服务。
2.2加大高校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力度
廖军在《充分发挥高校优势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2003年)一文中表明:“高校体育专业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高层次体育专业人才的任务,根据社会对个类体育人员的客观要求,其培养目标应主要是适应面广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因此高校应该把培养和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列入其职责范围。
3、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管理
3.1管理社会体育指导员应更加细化
倪同云、白云、陈琳等在《完善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管理体制的研究》(2002年)一文中明确指出:“对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具有国情特色的较细分类,如在大类上可分为管理型、经济型、技术型等,再在每个大类上分细,如技术型可分为:青少年指导员、老年指导员、妇女指导员等。”
3.2建立健全的我国社会体育组织管理体制
早在1987年,日本由文部省公布了《关于社会体育指导员知识,技能审核事业来认定规程》。在《邓星华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2001年)一文中指出:“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法规,从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申报、培训、考核、授予称号、上岗经营、年审注册、晋级权利和义务以及法律责任等方面都做出了明确规定。”从上可以看出,建立完善的社会体育组织管理体制的重要性。
4、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现状
4.1社会体育指导员总体数量情况及分布
如付明、李飞杰在《武汉社会体育指导员现状调查与研究》(2005年)一文中归纳出:“武汉三镇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表现出第一总体数量偏少,第二等级结构失调,国家级一级所占比例太少,而三级比例过大。”何敏学、都晓鹃在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特点研究》(2005年)一文中指出:“我国人均社会体育指导员约为1:3994,京津沪辽江浙等市处于领先地位。”
4.2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性别构成
李小燕在《宜昌市城区社会体育指导员现状调查与分析》(2002年)一文中指出:“女性社会体育指导员大多为职业女性和离退休人员,这一分布是与女性工作生活生理结构以及对体育的价值观念相应的。”在武笑玲、马美荣等《城市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2004年)一文中指出:“目前洛阳市城区社会体育指导员性别结构与国家1998年的统计基本吻合,性别结构基本合理,男性高于女性,调查还发现女性社会体育指导员多为职业女性如文艺工作和离退休人员。”
4.3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年龄结构
孙培初年《龄结构偏大文化层次偏低---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现象调查》(2005年)一文中明确指出:“以上海为例:70%以上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由街道社区聘请专业教师授课培训各区省自己发证,除少量街道社区文教干部外,绝大部分是离退休人员和下岗职工,其中年龄最大的78,岁最小的34岁,平均57岁。”
4.4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文化素质状况
庄永达在《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问题研究》(2004年)一文中提到:“我国已经拥有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约20万人,这样的发展速度和规律应该来说是来之不易的,说明我国的各级体育部门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发展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但我们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如此高速度大规律地发展背后的质量保证问题。”
4.5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职业分布状况
付明李、飞杰在《武汉市社会体育指导员现状调查和研究》(2005年)一文中表明:“武汉市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职业分布中专业社会体育指导员占5.9%,兼职的人员最多达到62.2%,其次是离退休人员占26%,体育教师所占的比例最少为0.5%,其他的为3.4%。我们可以看出体育教师所占的比例过少,说明体育教师的积极性还没充分的调动起来。专职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所占的比例不大,说明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先阶段还不能作为一种主要的谋生手段。”
5、总结
通过以上的文献资料可以了解到,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管理等方面的理论以及它的一些现状。荆州地处我国中南部,社会环境经济实力体育发展水平和体育人口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还处于落后状态。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虽然要顺应我国这个大环境,但也必须体现指导员鲜明的地方特色,因时、因地制宜建立适合本地区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
表现: ① 国际贸易迅速的发展,国际贸易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② 国际金融的发展,巨额资金在各国之间自由流动。③ 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增长,并呈现多元化格局。④ 跨国公司遍及世界各地,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⑤ 国际组织的建立。⑥ 经济管理制度的国际化等。
纵观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造成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五个方面。 ①国际政治格局的急剧变迁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前提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的结束和两极格局的终结。国际政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朝着多极化趋势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潮流。世界各国开始将关注的焦点放在经济发展方面,而且经济安全、社会安定、生态环境已日益成为国际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各国逐步认识到进行经济合作、寻求共同发展的必要性。另外,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和平与发展逐渐取得共识,它们的经济相互依存和相互渗透的程度不断加深,这为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 ②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的发展为世界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物质基础 首先,以原子技术、电子技术等为标志的技术革命在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的重大进展及其在现代日常生活中的日益广泛的应用,压缩了国与国之间的空间和时间,降低了国际间的交易费用和远距离控制的成本,便利了商品和资本的国际流动,促进了各国经济的联系,从而加快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其次,新科技革命有力地推动着世界上不同类型国家生产社会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促使各国经济结构和管理体制更加趋于完善化和高效能化,为世界经济全球化打下基础;最后,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有些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不是一个国家所能够单独完成的,需要各国的通力合作。 ③经济活动的自由化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直接动力 20世纪70年代后期,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普遍出现滞胀现象,新自由主义兴起。它们为了摆脱经济衰退和扩大世界市场,采取减少国家干预、放松经济管制的自由化政策,掀起了贸易自由化和资本自由流动的浪潮。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工业化国家也纷纷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从而进入经济振兴时期,为世界经济注入了巨大的活力。无疑,各国国内市场化改革以及对贸易投资领域管制的解除或放松,促进了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的流动,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④跨国公司的发展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 跨国公司是当今世界经济中集生产、贸易、投资、金融、技术开发和转移于一体的经营实体,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主要体现者。近20年来,跨国公司迅猛发展,奉行全球战略的跨国公司以争夺全球市场份额为目标,在世界各地展开生产经营活动,带动了资本、技术和服务在各国间的流动,促进了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特别是近几年跨国公司大量兼并与收购,建立了多种形式的战略联盟,再加上交易内部化和本地化经营战略,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⑤国际经济组织自身的发展和完善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重要促成因素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WB)和世界贸易组织(WTO)三大国际经济组织对于稳定各国经济,特别是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促进世界经济相互依赖关系的加强,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如同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负面影响。正面影响:① 经济全球化有效地利用世界各地的资源,为各国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也极大地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② 经济全球化使一些国家变得更具有竞争力、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从而使国家能富裕起来。③ 全球化意味着新的经济增长,虽然在这期间存在着增长的风险,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国民财富在日益增长,都是全球化的受益者。④ 由于世界范围的国际分工,经济全球化使每个民族和民族国家都在经济和技术的进步中得到自己应得的一份机会。⑤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国家间特别是大国间的协调与合作。⑥ 经济全球化使南北关系长期以来的紧张态势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南北经济交往的规模和密切程度空前增强。⑦ 一些发展中国家抓住新的发展机遇,缩短了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有所提高。⑧ 推动了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发展。负面影响:① 由于民族国家内部和民族国家之间的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经济全球化使穷国愈穷,富国愈富,特别是扩大了南北两极分化和贫富差距。② 经济全球化会造成全球生态系统的过度开发与破坏,威胁着人类的生存。③ 经济全球化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他们往往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制定国际规则的便利,冲击着发展中国家的主权,便利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嫁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就是例证。④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由于南方国家间经济实力有限,经济结构趋同而缺少互补性,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也在扩大,使南南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受到限制,面临挑战。
应该如何撰写文献综述
一,什么是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的概念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学科,专业或专题的大量文献进行整理筛选,分析研究和综合提炼而成的一种学术论文, 是高度浓缩的文献产品.根据其涉及的内容范围不同,综述可分为综合性综述和专题性综述两种类型.所谓综合性综述是以一个学科或专业为对象,而专题性综述则是以一个论题为对象的.
文献综述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历史现状,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文献综述是针对某一研究领域分析和描述前人已经做了哪些工作,进展到何程度,要求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动态,前沿性问题做出较详细的综述,并提供参考文献.作者一般不在其中发表个人见解和建议,也不做任何评论,只是客观概括地反映事实.
文献综述的作用
文献综述在于高度浓缩了几十篇甚至上百篇散乱无序的同类文献之成果与存在问题或争论焦点,对其进行了归纳整理,使之达到了条理化和系统化的程度.它不仅为科研工作者完成科研工作的前期劳动节省了用于查阅分折文献的大量宝贵时间,而且还非常有助于科研人员借鉴他人成果,把握主攻方向以及领导者进行科学决策.
要求同学们学写综述的意义
通过搜集文献资料过程,可进一步熟悉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法,在查找的过程中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
查找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是科研选题的第一步,因此学习文献综述的撰写也是为今后科研活动打基础的过程;
通过综述的写作过程,能提高归纳,分析,综合能力,有利于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
二,文献综述的选题与文献资料的搜集
选题原则
1.结合所学知识选自己专长的或有基础的题目,否则难以写出水平较高的综述.
2.根据所占有文献资料的质和量选题.
3.选题一定要能反映出新的学科矛盾的焦点,新成果,新动向.
4.题目不宜过大,范围不宜过宽.这样查阅文献的数量相对较小,撰写时易于归纳整理,否则,题目选得过大,查阅文献花费的时间太多,影响实习,而且归纳整理困难,最后写出的综述大题小作或是文不对题.
(二)文献资料的搜集
1,文献资料的搜集途径
(1)利用有关的检索工具(包括目录,文摘和索引等)搜集文献资料.
(2)利用国际联机检索系统搜集文献资料.
(3)利用原始文献(包括专业期刊,科技报告,专利文献,学位论文,会议文献,专著和标准等)搜集文献资料.
(4)利用三次文献(包括综述,述评,百科全书,年鉴和手册等)搜集文献资料.
(5)通过Interent网和光盘数据库搜集文献资料.
2,文献资料的搜集方法
将文献资料储存在大脑中或其他载体上形成不时取用的"资料库"的过程称作文献资料搜集法.它包括阅读法,剪报法,笔记法和现代化技术存贮法(如复印,电脑存贮,光盘存贮等).
三,格式与写法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而文献综述要求向读者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部分具体格式:①综述题目;②作者单位;③摘要;④关键词;⑤前言;⑥主题;⑦总结;⑧参考文献.下面着重介绍前言,主题部分,总结部分及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
(一) 前言部分
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前言部分要写清:
(1)首先要说明写作的目的.
(2)有关概念的定义.
(3)规定综述的范围,包括:"专题涉及的学科范围",综述范围切忌过宽,过杂,"时间范围",必须声明引用文献起止的年份.
(4)扼要说明有关问题的现况或争论焦点,引出所写综述的核心主题,这是广大读者最关心而又感兴趣的,也是写作综述的主线.
(二)主题部分
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
(三) 总结部分
总结部分,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对所综述的主题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四)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虽然放在文末,但却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为读者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提供了文献查找线索.因此,应认真对待.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
四,注意事项
由于文献综述的特点,致使它的写作既不同于"读书笔记""读书报告",也不同于一般的科研论文.因此,在撰写文献综述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搜集文献应尽量全.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献资料是写好综述的前提,否则,随便搜集一点资料就动手撰写是不可能写出好多综述的,甚至写出的文章根本不成为综述.
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在搜集到的文献中可能出现观点雷同,有的文献在可靠性及科学性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引用文献时应注意选用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较好的文献.
要围绕主题对文献的各种观点作比较分析,不要教科书式地将有关的理论和学派观点简要地汇总陈述一遍.
文献综述在逻辑上要合理,即做到由远而近先引用关系较远的文献,最后才是关联最密切的文献.
评述(特别是批评前人不足时)要引用原作者的原文(防止对原作者论点的误解),不要贬低别人抬高自己,不能从二手材料来判定原作者的"错误".
文献综述结果要说清前人工作的不足,衬托出作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和理论价值.
采用了文献中的观点和内容应注明来源,模型,图表,数据应注明出处,不要含糊不清.
文献综述最后要有简要总结,表明前人为该领域研究打下的工作基础.
所有提到的参考文献都应和所研究问题直接相关.
文献综述所用的文献,应主要选自学术期刊或学术会议
所引用的文献应是亲自读过的原著全文,不可只根据摘要即加以引用,更不能引用由文献引用的内容而并末见到被引用的原文,因为这往往是造成误解或曲解原意的重要原因,有时可给综述的科学价值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总之,一篇好的文献综述,应有较完整的文献资料,有评论分析,并能准确地反映主题内容.
文献综述范文之一
制度与经济发展和增长理论综述
摘要:
关键词:(略)
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与制度的起源,制度变迁与创新,国家制度供给一起被称为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四大支柱",而且,在很大意义上,制度的起源,变迁与创新,供给与需求都与经济发展和增长相关.从结论上说,有效率的制度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无效率的制度会抑制甚至阻碍经济增长和发展.
一,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回瞻
1.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中关于制度的论述
马克思认为,没有抽象的生产,也没有离开制度(马克思的提法是生产关系,实质上就是制度)的生产力及其发展.生产力总是在一定生产关系中组织和运行的.先进的生产关系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落后的生产关系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一个持续一定时间跨度的相对稳定的生产关系(制度框架)为生产力提供了一个相应发展的制度"空间",这对许多经济学家研究制度与经济增长和发展关系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启示.
2.西方经济增长理论主要流派的论述
(1)模型派
他们认为:社会经济的增长或发展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配置,叠加和质变的结果.他们将各种增长要素作为自变量,把经济增长(通常用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人均收入等表示)作为因变量,确定函数关系,建立各种经济增长模型,解释经济现象.最著名的有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即索洛=斯旺模型)以及卡尔多,罗宾逊,帕西内蒂等人倡导的剑桥经济增长模型.这些经济增长模型实质上只是说明了长期经济增长与短期,中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力求使得产出决定的总需求的增长要与生产产品的总生产能力匹配,逐渐强调了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忽视了制度因素的作用.
(2)结构派
他们认为,经济增长和发展既是一国经济量(总量与均量)和能力的增长与扩张过程,也是一国经济结构的转换过程.主要有刘易斯等的"二元结构论";纳克斯的"贫困循环论";由"投资不可分性"而产生的罗丹的"大推进论";钱纳里等人主张的"发展型式"理论;以及"两缺口理论",以及"平衡与不平衡增长"的理论等等.在这一流派中,已经隐含着制度这一因素和背景.其中,刘易斯的"二元结构"理论尤为明显.因此,有人甚至将刘易斯划为新制.
(3)阶段派
代表人物是罗斯托,他将经济发展划分为六个阶段,即传统社会阶段,为起飞准备条件阶段,起飞阶段,成熟阶段,高额群众消费阶段和追求生活质量阶段.不难看出,制度背景的框架越来越明显.
(4)因素派或起源派
这一流派中,丹尼森将经济增长的因素划分成为两大类:生产要素投入量和生产要素生产率.细分为八个方面,(有人归纳为7个)即:使用的劳动者的数量及结构;工作小时;使用劳动者的教育程度;资本存量的规模;知识的状态;分配到无效使用中的劳动的比重;市场规模;短期需求压力的格局和强度.
丹尼森在1967年出版的《为什么增长率不同:战后几个西方的经验》中利用了因素分析方法.习惯称为丹尼森模型.在这个模型中,引发了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各个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可以通过模型进行计算,但是,是什么原因(因素)将这些因素的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第二个问题:将应该计算的因素计算之后,仍然存在"剩余"或"余值",即所谓"剩余溢出",那么,这些"余值"应该归入到哪个因素
而库兹涅茨强调需求结构的高改变率对现代经济增长中生产结构的高转换率影响巨大.它会引起创造新产品的技术高新与发明,促进新产业的形成与发展,最终促进现代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速度.
(5)新增长理论派
主要有罗默的"收益递增经济增长模式";卢卡斯的"专业化人力资本积累增长模式";鲍依德的"动态联合体资本增长模式";阿温杨的"创新与有限度的边干边学模式"等等.这些理论不仅将知识和人力资本因素引入经济增长模式,更值得注意的是,新增长理论确认了制度与政策对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并总结出了一套政策来促进经济发展,例如,支持教育;刺激物质资本的投资;保护知识产权;支持研究与开发工作;实行有利于新思想形成并在世界范围内传递的国际贸易政策;避免政府在市场上的大的扭曲等.
(6)劳动分工演进派
杨小凯为代表的这一学派首先指出了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的先天不足,即,将社会的产业结构或分工状态当作固定不变的因素,然后研究资源在其中的最优配置,然后构建了分工演进模式解释经济增长.他们认为,当人们经验不多时,生产率低下,因此付不起交易费用,人们只有选择自给自足.通过实践学习,生产率提高,能够付得起交易费用,因而,人们开始选择高一级的分工与专业化水平.而这种通过专业化学习会加速学习速度,从而可以支付更高的交易费用.这个正反馈(良性循环)将使劳动分工自发地演进.分工之所以能提高生产力正是因为专业化造成了某种信息不对称,卖者对于自己生产的产品知之甚多,而作为买者却知之甚少.
杨小凯等人的分工演进理论模式给我们有两点启示:
启示一:促进分工与交易以及知识的发展对经济增长和发展极为重要.
启示二:一国的制度创新,应当朝促进分工,降低交易费用,提高交易效率方向发展.
(7)"反增长"或"零增长"派
以米多斯为代表的经济学家认为人类经济增长和发展付出的代价太大,因此主张反增长或增长价值怀疑论;米多斯将人口增长,粮食供给,资本投资,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等5大因素连接成为一个"反馈回路",建立了"世界末日模型".为了避免世界末日来临,就必须使主要的经济增长因素实现"零增长",因此,该理论被称为"增长极限论"或"零增长论".
二,新制度经济学派的主要论点
1.诺斯的观点
(1)制度和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关系
新制度经济学派对制度与经济发展有创造性贡献的是诺斯.他关于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的核心论点简明扼要,即,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关键是制度因素,一种提供适当的个人刺激的有效的制度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而在制度因素中,财产关系的作用最重要.其依据是,在传统经济学中,市场的运作被假定为完备的信息,明确界定的产权条件和零成本的运行过程.人们在市场交易的过程被过滤为单纯的价格机制的操作,就连为达成交易而搜寻信息的费用也不存在了.在这一模式分析逻辑下,其它一些协调组织与组织经济活动的"制度"和"组织"被看成无足轻重.如果用传统经济学分析方法无法解释1600年到1850年海洋运输业在技术上并无多大进步的情况下,生产率却有较大幅度提高的现象.因此,制度因素不可忽视.制度的功效在于通过一系列的规则来界定交易主体间的相互关系,减少环境中不确定性和交易费用,进而保护产权,增进生产性活动,使交易活动中的潜在收益成为现实.
诺斯指出:制度环境是一系列用来确定生产,交换与分配的基本的政治,社会,法律规则,制度安排是支配经济单位之间可能合作与竞争方式的规则,而制度本身是"一整套规则,它遵循的要求和合乎伦理道德的行为规范,用以约束个人的行为."也就是说,制度不同于体制,它是一系列被制订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利益的个人行为.制度框架约束着人们的选择集.既然这些规则不仅造就了引导和确定经济活动的激励系统,而且决定了社会福利与收入分配的基础,那么,制度结构在静态上就决定了一个经济实体及其知识技术出路的增长率.诺斯认为:许多经济学家将创新,规模经济,教育,资本积累和知识进展等等归入经济增长的原因,其实就是经济增长本身.而引起经济增长的真正原因是制度的变迁.制度变迁是从均衡到不均衡又回到均衡的过程.在各种因素使潜在的外部利润在现有的制度安排下无法实现时,新的制度就有可能建立以降低成本.他认为,除非现行的经济组织或制度安排是有效率的,否则,经济增长不会简单发生.进而,诺斯对制度的供给与需求进行了分析,当制度的供给与需求相一致时,达到制度均衡.这种制度均衡的实现条件是制度供给者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即MR=MC.据此,诺斯提出了构建有效率的新制度的基本(理想)标准或原则是使得新机制(制度)下个人收益率与社会收益率相等或接近.
(2)国家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国家并非"中立"的,国家决定产权结构,而经济增长有赖于明确的产权,但在技术和现有的组织制约下,产权的创新,裁定和行使代价都极为昂贵,因此国家作为一种低成本的提供产权保护与强制力的制度安排应运而生,以维护经济增长和发展,并最终对造成经济的增长,发展,衰退或停滞的产权结构的效率负责.
(3)意识形态理论
意识形态的特征有三个:
第一,意识形态是节约机制,通过它,人们认识了他们所处环境,减少了"试错"成本.
第二,意识形态会通常与个人观察世界时对公平,公正所持的道德,伦理评价交织在一起,也就是说有时会在相互对立的理论和意识形态中作出选择.例如,收入分配是否公平的评价等.
第三,当人们原有的观念或经验与意识形态不符时,他们就会改变试图其意识形态,来发展一套更加适合其观念或经验的新的理性选择.
因此,意识形态是影响制度安排和经济变化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2.国际经济增长中心的最新研究表明:
(1)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着维持经济增长和提高经济效率两大难题,而问题的根源在于基本制度框架,例如,寻租.
(2)制度安排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首先,制度通过影响信息和资源的可获得性,塑造力以及建立社会交易的基本规划而扩展了人类的选择,即经济发展的目标.其次,制度"矫正价格"的努力成效,即对经济发展的基本的和长期贡献.再次,尽管技术创新会推动经济发展,但在发展中国家技术创新依赖于促进创新,界定产权和契约关系或分担外在风险的各种制度安排.
(3)从制度的供给与需求方面研究,制度创新需求产生于经济中无效率的增多,技术变化,市场特征以及确立个人与集团维护自身利益方式的立法秩序;而制度供给依赖于立法秩序,制度设计成本及寻找可选择目标的知识基础.因此,发展中国家必须确立以立法秩序为核心的制度环境,塑造市场力量以驱动创新.
(4)在市场经济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根本问题是缺乏发展市场经济的制度背景.如法律和秩序,稳定的道德,产权的界定,人力资本的供给,公共品的提供,支配交易和分担风险的法规等.因此,在发展中国家,如何使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制订一套公开,透明的规则体系,防止寻租,以权谋私和欺诈行为,为市场经济运作制造出公平合理的制度环境,才是实现市场经济顺利转型并高效运作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三,简单的评述及问题
1.诺斯将制度因素纳入经济增长的框架,把制度作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应用现代产权理论说明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指出制度变迁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他使制度研究和分析更加成熟,对经济学发展作出了贡献.
2.新制度经济学派方法的应用的影响越来越广泛,许多原来对制度不以为然的经济学家广泛地吸收和利用了新制度经济学家们的分析方法,普遍认为,解决经济发展问题,不仅只关注资本积累,技术引进,资金筹集,产业结构优化,就业的改善等等纯经济方面的因素,而更加应该将注意力放在制度因素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或阻碍作用上.
3.将制度因素纳入经济增长和发展问题研究的范围内,大大扩大了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视野,而研究对象也由以前的以资本主义发展中小国家或地区为主转向发展中的大国.
4.几个应当深入研讨的问题
(1)在许多人看来,制度仍然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如何将制度因素进一步量化.
(2)既然制度变迁在经济发展中非常重要,怎样才能加快制度变迁的步伐,促进经济的发展.
(3)在信息化时代,信息的获取已经非常容易,那么,新制度经济学派的理论基石之一的交易费用的地位是否会动摇.
新制度经济学派的许多观点越来越多地为人们所接受,其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但上述这些问题仍然困扰着新制度经济学派及其追随者,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美]道格拉斯C诺斯,陈郁,罗华平等译:《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1991
[2][美]科斯,诺斯等:《财产,产权与制度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1991
[3]国际经济增长中心V奥斯特罗姆和D菲尼,H皮希特编,王诚等译:《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问题与选择》,商务印书馆,1992
[4]张宇燕:《经济发展与制度选择:对制度的经济分析》[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5]林毅夫:《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林业发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6]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
[7]李悦:《产业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8]罗斯托:《从起飞进入持续增长的经济学》[M],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9]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M],商务印书馆,1985
文献综述范文之二
经济全球化理论流派回顾与评价
摘要:我国已加入WTO,对于在激烈的国际竞争市场里处于弱势的我国绝大多数企业,研究经济全球化问题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本文综合了18世纪以来各主要流派的经济全球化理论,并简要评价,提出我们的看法,以便为政府宏观引导企业微观决策以及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世界市场/国际贸易/经济一体化
经济全球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目前经济全球化正向纵深层次发展.我国已加入WTO,一方面,成千上万的跨国公司蜂拥而至:我国正在成为世界市场的一部分;另一方面,成百上千的我国企业走出国门:我国已渐渐融入世界经济这个大家庭中.但我国绝大多数企业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政府一时也难以认清复杂的国际市场,因此,研究经济全球化理论已是十分迫切与必要.
一,经济全球化理论流派回顾
经济全球化理论在西方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时期,在过去200多年的岁月里,各主要流派的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角度,立场对经济全球化做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根据不同时期,不同性质,不同内容将其归纳为以下几种流派: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经济学家的经济全球化理论
1.马克思恩格斯的经济全球化思想.我们可从马恩(对马克思,恩格斯的简称,下同)1845年的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分析,表述"世界历史"的定义与特征里看出马克思对经济全球化的最初理解.他说:"……生产力的这种发展(随着这种发展,人们的世界历史性而不是地域性的存在同时已经是经验的存在)之所以是绝对必要的实际前提,还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使贫困,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会重新开始争取生活必需品的斗争,也就是说,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其次,生产力的这种发展之所以是必需的实际前提,还因为,只有随着生产力的这种普遍发展,人们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来;普遍交往,一方面,可以产生在一切民族中同时都存在着'没有财产的'群众这一现象(普遍竞争)使每一民族都依赖于其他民族的变革;最后,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经验上普遍的个人所替代."(注: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86.)恩格斯在其著作《共产主义原理》中指出:"单是大工业建立了世界市场这一点,就把全球人民,尤其是各文明国家的人民,彼此紧密地联系起来,致使每一国家的人民都受着另一个国家的事变的影响."(注: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368.)由此可见,最初,马克思把经济全球化寓于"世界历史"之中,生产力的发展导致各国人民的普遍交往,彼此紧密联系是世界历史的主要内容.恩格斯则认为,资本主义大工业是导致经济全球化的根本诱因,经济全球化的最根本内容和基础是以世界市场为纽带的世界性的物质生产和消费.1848年,马恩在其合著的《共产党宣言》中又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的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与各方面的相互依赖所代替了,……随着贸易自由的实现和世界市场的建立,随着工业生产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条件的趋于一致,各国人民之间的民族隔绝和对立日益消失."(注: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267.)在马恩看来,只有在各地区,各民族广泛分工的基础上形成世界市场,才意味着从根本上消灭了各地区,各民族相对孤立的发展状态,从而最终形成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统一的世界市场;同时,随着世界市场的形成,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其他方面的交往必然也随之发展起来.由此可见,马恩在这里认识到了经济全球化与民族问题,国际分工的关系,并意识到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非经济影响.马克思在其不朽著作《资本论》里较为详细地论述了生产全球化,资本全球化以及它们的影响.他说:"现在,一切国外投资都已采取股份形式…",(注:马克思.资本论[M].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5,1030.)"成立国际卡特尔,例如英国和德国在铁的生产方面成立的卡特尔,使得英,德两国的铁产量飞速增长……"(注:马克思.资本论[M].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5,495.).可见,马克思已经充分认识到了作为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主体:跨国公司的早期形式——卡特尔的性质与作用.后来他又指出,"资本输出的目的有两种,一种是作为支付手段或购买手段的输出,另外一种是作为投资为目的的输出."(注:马克思.资本论[M].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5,653.)"资本输往国外……是因为他在国外能够按较高的利润率来使用."(注:马克思.资本论[M].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5,285.)"生产的全球化使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消灭,代之而起的是使用来自世界各国原料的工业……生产的'国界'因此被模糊."(注:马克思.资本论[M].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497.)从以上论述看出,马恩不仅找到了经济全球化执行主体——跨国公司,分析了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运行方式:生产全球化和资本运作全球化(商品资本,借贷资本,产业资本的全球化),而且还指出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是对利润的追求以及经济全球化对民族工业的影响.
2.现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的经济全球化思想.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结合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实际,论述了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发展的新特点与经济全球化发展相联系的世界经济格局的形成,以及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巴兰在其《增长的政治分析》中认为,不发达国家经济落后的根源是外来资本主义的渗透(即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它一方面攫取了很大一部分生产剩余,为发达国家资本主义的加速发展创造条件;另一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