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电动机的常见故障与处理论文

2023-02-18 00:5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电动机的常见故障与处理论文

电动机故障诊断技术的应用分析论文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相信写论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电动机故障诊断技术的应用分析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摘要:

当前,大型机械设备中安装电动机是非常普遍的,是辅助机械设备生产功能的一种手段,然而电动机在长期不间断工作,在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中造成温度持续上升、电动机性能降低、工作效率低下、电动机出现故障的情况,因此故障诊断技术的快速发展是延长电动机使用寿命的关键。本文立足于现实角度,针对现阶段电动机容易出现故障的类型,维修管理中应用的故障诊断技术的如何应用进行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来探讨故障诊断技术在电动机维修管理上的应用情况,从而对相关专业知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关键词:

故障诊断技术,电动机,维修管理,技术

引言:

电动机的出现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初,随着二次工业革命的快速发展,电动机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生产技术的突飞猛进,电动机在制造业、工业、农业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然而长时间通过工程机械高频率使用电动机,很容易造成电动机故障。因此,故障诊断技术也顺势而生,当前电动机的故障主要包括四种类型,然而该如何进行故障诊断,从而对症下药,是当前专家学者与技术人员共同重视的问题,也是需要持续研究的课题。

1、电动机出现的故障类型分析

1.1转子故障

转子故障主要是因为电动机在长期运行的过程中,由于转子长期处于机械制动的高频率里,所以很容易存在转子故障。电动机转子也包括两个板块:定位轴承、非定位轴承。定位轴承主要是承担转子在高速运转过程中承担负荷力度。在电动机运行的过程中为了避免其他外部作用力造成的损害电动机的情况,还需要安装非定位轴承。

因此,定位轴承与非定位轴承都可能因为电动机遭受了各种作用力造成损害或者损毁的情况,最终导致电动机出现转子故障,这种故障出现是电动机的常见故障之一,也是电动机无法持续运转的关键因素,最终形成断条。

1.2定子故障

定子故障的产生很大程度是因为电动机的外部绝缘体受到了损害导致的;还有一种可能是由于电动机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了匝间短路故障。一旦出现了匝间短路则匝间绝缘需要承担暂态过电压。出现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电动机长期处于较差环境中,并且持进行高速作业,造成的短路故障、绝缘变形、绝缘损坏的情况下出现的定子故障。

定子故障的产生也是非常常见的,维修人员可以通过故障检修技术来探讨电动机的使用状况、预计电动机的未来使用寿命。定子故障的产生也说明电动机的各个零部件、线路的性能出现了问题。

1.3气隙偏心故障

气隙偏心故障的产生是由于电动机在组装过程中产生零部件、线路出现偏差。出现这种故障一般情况下是由于组装问题、组装人员专业素质导致的。

出现气隙偏心故障的另一原因就是电动机长期作业,在不断震动和高频度使用的过程中造成了零部件松动、轴承故障,或者是因为定子铁芯内径的椭圆度不符合电动机的长期作业指标,从而导致的气隙偏心故障。一旦出现这种故障,很容易产生连锁效应,导致电动机无法正常运作,最终导致定子、转子之间出现了间隙。当电动机无法正常运转时,自然对工程机械的使用造成了困难。

1.4轴承故障

轴承故障的产生原因与气隙偏心故障有相似之处,也是由于零部件长期作业的过程中出现了松动、间隙之后产生的问题。由于轴承承担着电动机运转的多方力量,所以在实际运作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温度升高的情况。当温度不断升高,则轴承的径杆因热量影响,产生胀力,从而使轴承松动。电动机的轴承受到转子重力的影响,也必然会导致轴承径杆的表面因为长时间的旋转导致了磨损的情况。再加上轴承圈和轴表面在长期的旋转中呈现机械摩擦,最终导致电动机内部出现热量,最终对轴承造成破坏,导致电动机无法正常、持续的运转。

2、电动机故障诊断技术的应用分析

2.1神经网络诊断

神经网络诊断的方法是目前使用较多的一种诊断方法。神经网络诊断是模仿人类大脑神经元结构,将电动机内部作为大脑结构,从而建立起非线性动力学网络系统,最终由各个单元进行集成式扫描处理,高度并联。

通过互联网数学模拟的能力,进行电动机的故障诊断工作。神经网络诊断方法与传统的计算机诊断方法有所不同。只需要通过软件编制相应的程序,以软件编制任务为基础,高度实行诊断指令,感知与处理电动机内部各个零部件的参数、具体数据,并对比故障之前的.电动机各项零部件的参数,从而扫描出高故障的零部件样本。

通过这种方法,能够更强的感知到电动机内部故障,判断是定子故障还是转子故障,并判断什么区域的零部件出现了松动、磨损的情况。因此,可以看出神经网络诊断主要是将电动机内部各项参数提前掌握,最终实现运算、对比、扫描工作来确诊。

2.2专家系统诊断

专家系统故障诊断与神经网络诊断有相似之处,前者是依靠互联网数字技术,而专家系统诊断则是依靠了人工智能技术。该技术是综合了电动机故障检修相关专家的意见,并结合智能技术检测电动机各项参数,最终进行综合判断。

在使用专家系统诊断时,工程师需要根据自身知识素养来建立诊断模型,通过模型对比,逐一排查的方式,对电动机故障确诊。这种方法是目前较为新颖的检测技术,在建立模型、与专家系统诊断结合的过程中,能够对应解决故障,针对性延长电动机使用寿命,而且综合判断的准确率很高,在快速检测中实现全面排查工作,还能够对电动机有更加系统的诊断报告,帮助相关人员了解与判断电动机状态、未来预计使用寿命。

2.3信号处理诊断

信号处理诊断技术是针对电动机发生故障后发出信号、指令来判断故障情况。除了一些先进的电动机机器设备外,一些企业会在电动机的绝缘设备上安装诊断用信号处理装置,通过安装这种装置,能够完全对应信息处理要求。而维修人员、工程师则根据信号处理诊断技术,对电动机发出的信号时域、时频来进行分析(分析内容是信号的时域、频域、频率分量的变化、信号非平稳时的时变函数判断),从而对相关设备发出的故障进行计算、参数对比,信号处理方式。

2.4混合诊断方法

混合诊断方法也是常见的故障诊断技术,是结合以往的应急型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需要综合素质较高的工程师、检修工人来进行,结合仪器检测来综合判断电动机故障原因,但由于是肉眼检测和主观判断检测,所以准确率不高)的基础上,结合电动机维修管理工作,实施定期维护、管理工作,来进一步获取电动机内部定子、转子、各项零部件的数据参数,从而避免一旦出现故障会出现明显的数据误差,不利于判断重点损坏区域。当前,这种故障诊断技术随着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的推进,也逐渐走向智能化,方便检修人员实时进行参数对比,方便预判电动机的状态,制定故障维修方案。

3、结束语

本文主要分析的是故障诊断技术在电动机维修管理中的应用,针对目前电动机故障类型进行系统分析与探讨,并针对故障诊断技术的分别具体应用进行详细的探讨,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对相关专业知识有更深层次的了解。电动机是工程机械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了解故障诊断技术的基础上,能够对相关专业研究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刘迎春.故障诊断技术在煤矿机电设备维修中的运用探讨[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9,9(02):111-113.

[2]王镇林.“电动机故障诊断”实训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微课”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31):144,146.

[3]孙慧影,林中鹏,刘银丽,李萌.基于随机游走蜂群算法优化的RBF神经网络电动机故障诊断研究[J].水电能源科学,2017,35(08):165-168.

三相异步电动机常见故障处理方法的论文

三相异步电动机常见故障分析 你想了解吗???滑环电机无刷无环液阻起动器、磁控(磁饱和)软启动器、高低压电机液阻起动器与液阻调速器 编辑:电机软启动网-电机软起动网 发表时间:2008-6-21 阅读次数:772 1、 三相异步电动机结构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种类很多,但各类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是相同的,它们都由定子和转子这两大基本部分组成,在定子和转子之间具有一定的气隙。此外,还有端盖、轴承、接线盒、吊环等其他附件。三相电动机的定子一般由外壳、定子铁心、定子绕组(可以接成星形Y或三角形△)等部分组成,转子主要由转子铁心和转子绕组(分为绕线形与笼形两种,由此分为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与笼形异步电动机),其他部分包括端盖、风扇等。 2、常见故障分析 2.1、通电后电动机不能转动,但无异响,也无异味和冒烟。 2.1.1故障原因:①电源未通(至少两相未通);②熔丝熔断(至少两相熔断);③过流继电器调得过小;④控制设备接线错误;等等。 2.1.2故障排除:①检查电源回路开关,熔丝、接线盒处是否有断点,修复;②检查熔丝型号、熔断原因,换新熔丝;③调节继电器整定值与电动机配合;④改正接线。 2.2、通电后电动机不转,然后熔丝烧断。 2. 2.1故障原因:①缺一相电源,或定子线圈一相反接;②定子绕组相间短路;③定子绕组接地;④定子绕组接线错误;⑤熔丝截面过小;等等。 2.2.2故障排除:①检查刀闸是否有一相未合好,或电源回路有一相断线;消除反接故障;②查出短路点,予以修复;③消除接地;④查出误接,予以更正;⑤更换熔丝; 2.3、通电后电动机不转有嗡嗡声 2.3.1故障原因:①定、转子绕组有断路(一相断线)或电源一相失电;②绕组引出线始末端接错或绕组内部接反;③电源回路接点松动,接触电阻大;④电动机负载过大或转子卡住;⑤电源电压过低;⑥小型电动机装配太紧或轴承内油脂过硬;⑦轴承卡住;等等。 2.3.2故障排除:①查明断点予以修复;②检查绕组极性;判断绕组末端是否正确;③紧固松动的接线螺丝,用万用表判断各接头是否假接,予以修复;④减载或查出并消除机械故障,⑤检查是否把规定的△误接为Y;是否由于电源导线过细使压降过大,予以纠正,⑥重新装配使之灵活;更换合格油脂;⑦修复轴承。 2.4、电动机起动困难,额定负载时,电动机转速低于额定转速较多 2.4.1故障原因:①电源电压过低;②△电机误接为Y;③笼型转子开焊或断裂;④定转子局部线圈错接、接反;③修复电机绕组时增加匝数过多;⑤电机过载;等等。 2.4.2故障排除:①测量电源电压,设法改善;②纠正接法;③检查开焊和断点并修复;④查出误接处,予以改正;⑤恢复正确匝数;⑥减轻负载。 2.5、电动机空载电流不平衡,三相相差大 3. 5.1故障原因:①重绕时,定子三相绕组匝数不相等;②绕组首尾端接错;③电源电压不平衡;④绕组存在匝间短路、线圈反接等故障;等等。 3. 5.2故障排除:①重新绕制定子绕组;②检查并纠正;③测量电源电压,设法消除不平衡;④峭除绕组故障。 2.6、电动机空载,过负载时,电流表指针不稳,摆动 3.6.1故障原因:①笼型转子导条开焊或断条;②绕线型转子故障(一相断路)或电刷、集电环短路装置接触不良;等等。 3.6.2故障排除:①查出断条予以修复或更换转子;②检查绕转子回路并加以修复。 2.7、电动机空载电流平衡,但数值大 3.7.1故障原因:①修复时,定子绕组匝数减少过多;②电源电压过高;③Y接电动机误接为Δ;④电机装配中,转子装反,使定子铁芯未对齐,有效长度减短;⑤气隙过大或不均匀;⑥大修拆除旧绕组时,使用热拆法不当,使铁芯烧损;等等。 2.7.2故障排除:①重绕定子绕组,恢复正确匝数;②设法恢复额定电压;③改接为Y;④重新装配;③更换新转子或调整气隙;⑤检修铁芯或重新计算绕组,适当增加匝数。 2.8、电动机运行时响声不正常,有异响 3.8.1故障原因:①转子与定子绝缘纸或槽楔相擦;②轴承磨损或油内有砂粒等异物;③定转子铁芯松动;④轴承缺油;⑤风道填塞或风扇擦风罩,⑥定转子铁芯相擦;⑦电源电压过高或不平衡;⑧定子绕组错接或短路;等等。 3.8.2故障排除:①修剪绝缘,削低槽楔;②更换轴承或清洗轴承;③检修定、转子铁芯;④加油;⑤清理风道;重新安装置;⑥消除擦痕,必要时车内小转子;⑦检查并调整电源电压;⑧消除定子绕组故障。 2.9、运行中电动机振动较大 3.9.1故障原因:①由于磨损轴承间隙过大;②气隙不均匀;③转子不平衡;④转轴弯曲;⑤铁芯变形或松动;⑥联轴器(皮带轮)中心未校正;⑦风扇不平衡;⑧机壳或基础强度不够;⑨电动机地脚螺丝松动;⑩笼型转子开焊断路;绕线转子断路;加定子绕组故障;等等。 3.9.2故障排除:①检修轴承,必要时更换;②调整气隙,使之均匀;③校正转子动平衡;④校直转轴;⑤校正重叠铁芯,⑥重新校正,使之符合规定;⑦检修风扇,校正平衡,纠正其几何形状;⑧进行加固;⑨紧固地脚螺丝。 2.10、轴承过热 3.10.1故障原因:①滑脂过多或过少;②油质不好含有杂质;③轴承与轴颈或端盖配合不当(过松或过紧);④轴承内孔偏心,与轴相擦;⑤电动机端盖或轴承盖未装平;⑥电动机与负载间联轴器未校正,或皮带过紧;⑦轴承间隙过大或过小;⑧电动机轴弯曲;等等。 2.10.2故障排除:①按规定加润滑脂(容积的1/3-2/3);②更换清洁的润滑滑脂;③过松可用粘结剂修复,过紧应车,磨轴颈或端盖内孔,使之适合;④修理轴承盖,消除擦点;⑤重新装配;⑥重新校正,调整皮带张力;⑦更换新轴承;⑧校正电机轴或更换转子。 2.11、电动机过热甚至冒烟 2.11.1故障原因:①电源电压过高,使铁芯发热大大增加;②电源电压过低,电动机又带额定负载运行,电流过大使绕组发热;③修理拆除绕组时,采用热拆法不当,烧伤铁芯;④定转子铁芯相擦;⑤电动机过载或频繁起动;⑥笼型转子断条;⑦电动机缺相,两相运行;⑧重绕后定于绕组浸漆不充分;⑨环境温度高电动机表面污垢多,或通风道堵塞;等等。 2.11.2故障排除:①降低电源电压(如调整供电变压器分接头),若是电机Y、Δ接法错误引起,则应改正接法;②提高电源电压或换粗供电导线;③检修铁芯,排除故障;④消除擦点(调整气隙或挫、车转子);⑤减载;按规定次数控制起动;⑥检查并消除转子绕组故障;⑦恢复三相运行;⑧采用二次浸漆及真空浸漆工艺;⑨清洗电动机,改善环境温度,采用降温措施。

牵引电动机的常见故障与处理

  牵引电动机的故障分析与处理:
  一、轴承故障
  这是发生在机械方面最主要的故障,而且问题往往较复杂,还导致了别的故障发生。由于牵引电机的工作条件恶劣,其轴承常见故障症状有保持架铆钉松动、断裂或外围挡边偏磨,滚性及滚道剥离、灼痕、拉伤、裂纹、歪磨或径向间隙增大,内圈松动或咬死,轴电流电蚀及润滑脂变质,轴承甩油箱松动变形等。因此往往引起振动及噪声增大,导致小齿轮碰撞磨损、绕组绝缘损伤、联接线断裂、换向不良、引起接地或环火、甚至发生转子咬死难于转动而裂轴等恶性事故。
  (1)轴承损坏。更换轴承。
  (2)轴承与轴配合过松或过紧。过松时在轴承上镶套,过紧时重新加工轴到标准尺寸。
  (3)电机两端端盖或轴承未装平。将端盖或轴承止口装平,旋紧螺栓
  二、主附极和补偿绕组接地
  原因:机座内面尖棱、焊瘤、凸台及线圈护罩和弹簧垫板压伤绝缘,更多的情况是主附极线圈在运行过程中受到频繁的振动冲击,致使线圈或紧固螺栓松动,引起绝缘磨损及绕组短路。有时还发生线圈联线绝缘卡破接地,少数情况也有因定子绝缘受潮油污或过热老化损坏绝缘所致。对补偿绕组主要是端部或联线固定不牢,受振动冲击力和过载磁拉力产生变化后,可能使绝缘破损接地。除开明显是绕组低电位接地外,发生绕组接地故障后,要暂时切除该电动机。
  处理:认真清理机座安装线圈的凸台面,并对整个线圈加装环氧酚醛玻璃布垫。各线圈压弧时和装配时,都要注意做到不损伤线圈绝缘。对线圈引线头和铁芯间的间隙要用绝缘板垫紧。由于加装了弹簧垫板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主附极绕组的接地问题;宜取消线圈护罩和弹簧垫板,实行环氧树脂浇注或上胶聚酯纤维毡压绝缘结构一体化,特别是环氧树脂浇注一体化能很好地提高主附极绕组的耐振、耐潮、导热和电气性能,或采取填充泥固化成一体。对补偿绕组,除槽部特别是槽口应保障绝缘良好外,在两端应加装绝缘绑扎箍环防止端部变形。将补偿槽由向心槽改为平行槽后,则补偿线圈可采用预制成型的连续绝缘,能明显提高补偿绕组绝缘能力和有利造修。此外,应注意固定和保护联线绝缘,特别注意卡子处不要损伤联线绝缘。各对地绝缘应包扎均匀紧固,最后整个定子施用整体浸渍无溶剂漆以提高绝缘能力。并注意保护牵引电动机有足够的通风量和避免绝缘受潮油污。对于绕组及联线的活接地,则应细心加以判别。
  三、主附极和补偿绕组联线及引出线断裂
  原因:线圈引线头焊接不良,联线接触不好发生过热,引出线拐弯处应力集中。更主要的是联线悬空过长及震动冲击疲劳断裂,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传动齿轮啮合不良和磁极紧固螺栓松动引起振动冲击。此外,引出大线电缆的接头处开焊或振动磨破外表绝缘也有发生。在主附极绕组实现绝缘结构一体化后,绕组联线就成为定子绕组的薄弱环节,特别应加强改进。定子绕组联线完全断裂后如果是处于满磁场工况,则串激牵引电动机一般将不能工作。如果主极绕组联线断裂是
  处于磁场消弱工况,将会造成磁场消弱电阻发红烧损。
  处理:对定子线圈引线头推荐采用压弯出线工艺,以省去银铜焊接引线头,并注意控制引接线的拐弯圆角和弯制后退火处理以消除内应力。对联线各接头可采用高频电流焊接或其他确保联接质量的方法,各接头处的绝缘填充及包扎要注意做到紧密。对于联线的固定,推行用外橡胶缓振绝缘垫,再用螺栓卡压强力固定。并要求各支承点间距离不应超过15厘米。对引出大线电缆接头压接后要采用搪锡焊接,并且也应该增加出线口处固定支点与改善绝缘环境。定子绕组绝缘结构一体化后,能有利减轻振动冲击对联线的影响。作为最根本的措施,应将联线改为薄铜片或铜丝编织的绝缘软联线,其中首先应考虑将换向极绕组与刷架联线和主极绕组C2引出线改为绝缘软联线。实际运行证明,软联线对减少联线断裂是行之有效的,当然也是应该设法减小振动冲击对定子联线的影响。
  四、定子、转子铁芯故障检修
  定、转子都是由相互绝缘的硅钢片叠成,是电动机的磁路部分。定、转子铁芯的损坏和变形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原因造成。
  (1)轴承过度磨损或装配不良,造成定、转子相擦,使铁芯表面损伤,进而造成硅钢片间短路,电动机铁损增加,使电动机温升过高,这时应用细锉等工具去除毛刺,消除硅钢片短接,清除干净后涂上绝缘漆,并加热烘干。
  (2)拆除旧绕组时用力过大,使倒槽歪斜向外张开。此时应用小嘴钳、木榔头等工具予以修整,使齿槽复位,并在不好复位的有缝隙的硅钢片间加入青壳纸、胶木板等硬质绝缘材料。
  (3)因受潮等原因造成铁芯表面锈蚀,此时需用砂纸打磨干净,清理后涂上绝缘漆。
  五、电动机不能启动或带负载运行时转速低于额定值
  (1)电源未接通。检查线路上的接头是否有油污,灰尘;接线头松脱时,须将螺栓旋紧;检查开关的的触点,如不能修复应更换新开关。
  (2)熔断器的熔体熔断。按设备容量计算,更换新熔体。
  (3)电压太低。室内外的绝缘导线太细,起动时电压降太大,可更换适当的较粗导线。
  (4)过载保护设备动作。若因过载保护设备的选用调整不当,则可适当提高整定值;
  (5)定子绕组中有一处断线。用万用表,绝缘电阻表等检查定子绕组的断路处。
  (6)定子或转子绕组断路。当个别绕组发生局部短路时,电机还是能起动的,这时只能引起熔体熔断;如果短路严重,电动机的绕组很快冒烟,这时电机必须拆线重绕。
  (7)轴承损坏。将转子拨动,用螺钉旋具尖端放在轴承盖处用耳听或用手摸,检查出来后更换新的轴承。
  六、电机有不正常的振动或响声
  (1)电动机的地基不平,电动机安装不符合要求。检查地基及电机的安装情况,加以纠正,并将松动的地脚螺栓用螺母旋紧。
  (2)转子与定子摩擦。校正转子中心线;锉去定子,转子内外圆的硅钢片突出部分;更换轴承。
  (3)转子不平衡。将转子在车床上用千分尺找正后,针对具体情况,将转子铁芯或轴加以修复。
  (4)滚动轴承在轴上装配不良或轴承损坏。检查轴承的装配情况或更换新轴承。
  七、 电机温升过高或冒烟
  (1)定子绕组有短路或接地故障。打开电机,检查定子线圈,用目测,耳闻,手摸检测短路处。如短路严重,则更换电机。
  (2)转子运转时和定子铁芯相摩擦,致使定子局部过热。检查定子铁心是否变形,轴是否弯曲,校正好转轴中心线;更换磨损的轴承。
  八、牵引电机环火
  (1)电弧环火。将换向器端头部分车出较大圆角,端头部分的云母沟用锉刀开大些,以阻止电弧形成。
  (2)对换向片出现的铜毛刺情况,处应立即清除外,还应检查产生的原因。如是电刷跳动引起的,则应合理调整电刷压力和预防电刷严重磨损,及时更换磨损的电刷。
  (3)对于片间电压较高,经常发生环火事故的电机,则应适当降低电压保护整定值。对于因换向情况不好而经常发生环火的电机,则应加强对换向器的维护工作,防止换向恶化。
  (4)在刷架之间增设挡弧隔板,以减少电弧飞越的可能性。还可以利用电机通风,正负刷架间造成轴向气流,以产生吹弧作用,防止空气游离和电弧飞越。
  九、窜油
  窜油及油封不良,原因:油封不良及电机本分结构不合理所引起。 处理:首先改进传动齿轮罩的装配工艺,如增强齿轮罩分箱面接触处的刚度,采用聚硫橡胶粘接其接缝处,并可以考虑适当提高齿轮润滑车轴油的粘度。对电枢滚柱轴承的油封,应减少与转轴间的间隙,并在油封迷宫入口处圆周涂抹密封胶或设置朔料甩油环。在传动端端盖的筋条上设置多个通大气孔,以抵消后端盖中心部的负压吸入作用。对抱轴承,则在轴瓦内面和领圈上画回油沟,油箱上设置回油孔,并增设油封外档板,防止齿轮箱油与抱轴润滑油相窜。
  十、电刷故障
  电刷跳动火花大
  (1)有铜刺和尖棱。需要重新倒角。
  (2)电刷压力太小。需要调整压力或更换弹簧。
  电刷过热
  (1)电刷压力太大。需要调整压力或更换弹簧。
  (2)各电刷压力不匀造成负载分配不均。需要横换不等高电刷,调整个别电刷的压力。
  十一、磁极绕组过热
  (1)并励磁场线圈部分短路。可用电桥测量每个线圈电阻,检查阻值是否相符或接近,电阻值相差较大的应拆下重新绕制。
  (2)电机气隙太大。查看励磁电流是否过大,拆开调整气隙。
  (3)电机转速太低。应提高转速。

电动机故障现象及处理办法

电动机在长期运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故障,会造成的轴承位磨损;轴头、键槽间的磨损等等。那么应该怎么维修呢?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电动机常见故障现象及处理办法,希望能帮到你。

故障现象一 :电机接通后不能起动

原因及处理方法:

1、定子绕组接线错误——检查接线,纠正错误

2、定子绕组断路,短路接地,绕绕转子电动动机绕组断路——找出故障点,排除故障

3、负载过重或传动机构被卡住 ——检查传动机构和负载

4、绕线转子电动机转子回路开路(电刷与滑环接触不良,变阻器断路,引线接触不良等)——找出断路点,加以修复

5、电源电压过低——检查原因并排除

6、电源缺相——检查线路,恢复三相

故障现象二:电动机温升过高或冒烟

原因及处理方法:

1、负载过重或起动过于频繁 ——减轻负载,减少起动次数

2、运行过程中缺相 ——检查线路,恢复三相

3、定子绕组接线错误 ——检查接线,加以纠正

4、定子绕组接地,匝间或相间发生短路——查出接地或短路部位,加以修复

5、笼型转子绕组断条——更换转子

6、绕线转子绕组缺相运行——找出故障点,加以修复

7、定子与转子相擦 ——检查轴承,转子是否变形,进行修理或更换

8、通风不良——检查风通是否畅通

9、电压过高或过低 ——检查原因并排除

故障现象三:电动机振动过大

原因及处理方法:

1、转子不平衡——校平平衡

2、带轮不平衡或轴伸弯曲——检查并校正

3、电动机与负载轴线不对齐——检查调整机组的轴线

4、电动机安装不妥——检查安装情况及底脚螺丝

5、负载突然过重 ——减轻负载

故障现象四:运行时有异声

原因及处理方法:

1、定子与转子相擦——检查轴承,转子是否变形,进行修理或更换

2、轴承损坏或润滑不良——更换轴承,清洗轴承

3、电动机缺相运行 ——检查断路点并加以修复

4、风叶碰机壳——检查并消除故障

故障现象五:电动机带负载时转速过低

原因及处理方法:

1、电源电压过低——检查电源电压

2、负载过大——核对负载

3、笼形转子绕组断条——更换转子

4、绕线转子线组一相接触不良或断开——检查电刷压力,电刷与滑环接触情况及转子绕组,

故障现象六:电动机外壳带电

原因及处理方法:

1、接地不良或接地电阻太大 ——按规定接好地线,排除接地不良故障

2、绕组受潮——进行烘干处理

3、绝缘损坏,引线碰壳 ——浸漆修补绝缘,重接引线。

1、用户在电动车使用过程中,一般不需对电机内部各部件进行保养和维护,只需注意检查电动轮毂装在后叉件上的紧固件状态,若发现有螺母松动现象应及时拧紧螺母或请专业人士检查处理。

2、电机停止运行时,及时清除电机外部灰尘、油泥,保持电机清洁防止油、水进入电机内部,清洁时勿用水直接喷冲。

3、检查电机引出线是否有刮破,电机运行时是否有异响,必要时应送经销点处理,需请专业人士检查处理。

4、有配备链条电机应定期给链条加注润滑油。

1、电动车电机的全部电路和电器联接是由专业人员设计和指导生产的,用户不得自行改装和改接,否则易发生故障和事故(包括:着火、交通事故等严重后果)。

2、电动车电机的各种电器与部件虽然都具有一定的防水功能,但是由于破损、老化等原因会使他们的防水性能减退,所以电动车不应在水深能够浸没到电机轴的路上行驶。在雨中停放或行驶,应该将各种开关和转把等部件盖上防雨罩,以免这些电器件受潮损坏。

3、发现电机发烫(超过90℃)、冒烟、有异味、异响或其它异常,应立即停止运行,送我们公司经销点处理,请勿自行拆开电机 。

4、应避免车辆在超载、轮胎气压不足情况下或在长、陡坡上行驶,否则电机有烧毁危险。

5、电动轮毂不应受到激烈撞击,电动车不应再堵塞状态下强行启动。当电动车由于受阻不能启动时,不要反复启动,应在排除电动车受阻原因后再启动电机。

跪求论文,题目是:三相异步电动机故障分析20000

  三相异步电动机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
  三相异步电动机应用广泛,但通过长期运行后,会发生各种故障,及时判断故障原因,进行相应处理,是防止故障扩大,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的一项重要的工作。
  一、通电后电动机不能转动,但无异响,也无异味和冒烟。
  1.故障原因①电源未通(至少两相未通);②熔丝熔断(至少两相熔断);③过流继电器调得过小;④控制设备接线错误。
  2.故障排除①检查电源回路开关,熔丝、接线盒处是否有断点,修复;②检查熔丝型号、熔断原因,换新熔丝;③调节继电器整定值与电动机配合;④改正接线。
  二、通电后电动机不转,然后熔丝烧断
  1.故障原因①缺一相电源,或定干线圈一相反接;②定子绕组相间短路;③定子绕组接地;④定子绕组接线错误;⑤熔丝截面过小;⑤电源线短路或接地。
  2.故障排除①检查刀闸是否有一相未合好,可电源回路有一相断线;消除反接故障;②查出短路点,予以修复;③消除接地;④查出误接,予以更正;⑤更换熔丝;③消除接地点。
  三、通电后电动机不转有嗡嗡声
  l.故障原因①定、转子绕组有断路(一相断线)或电源一相失电;②绕组引出线始末端接错或绕组内部接反;③电源回路接点松动,接触电阻大;④电动机负载过大或转子卡住;⑤电源电压过低;⑥小型电动机装配太紧或轴承内油脂过硬;⑦轴承卡住。
  2.故障排除①查明断点予以修复;②检查绕组极性;判断绕组末端是否正确;③紧固松动的接线螺丝,用万用表判断各接头是否假接,予以修复;④减载或查出并消除机械故障,⑤检查是还把规定的面接法误接为Y;是否由于电源导线过细使压降过大,予以纠正,⑥重新装配使之灵活;更换合格油脂;⑦修复轴承。
  四、电动机起动困难,额定负载时,电动机转速低于额定转速较多
  1.故障原因①电源电压过低;②面接法电机误接为Y;③笼型转子开焊或断裂;④定转子局部线圈错接、接反;③修复电机绕组时增加匝数过多;⑤电机过载。
  2.故障排除①测量电源电压,设法改善;②纠正接法;③检查开焊和断点并修复;④查出误接处,予以改正;⑤恢复正确匝数;⑥减载。
  五、电动机空载电流不平衡,三相相差大
  1.故障原因①重绕时,定子三相绕组匝数不相等;②绕组首尾端接错;③电源电压不平衡;④绕组存在匝间短路、线圈反接等故障。
  2.故障排除①重新绕制定子绕组;②检查并纠正;③测量电源电压,设法消除不平衡;④峭除绕组故障。
  六、电动机空载,过负载时,电流表指针不稳,摆动
  1.故障原因①笼型转子导条开焊或断条;②绕线型转子故障(一相断路)或电刷、集电环短路装置接触不良。
  2.故障排除①查出断条予以修复或更换转子;②检查绕转子回路并加以修复。
  七、电动机空载电流平衡,但数值大
  1.故障原因①修复时,定子绕组匝数减少过多;②电源电压过高;③Y接电动机误接为Δ;④电机装配中,转子装反,使定子铁芯未对齐,有效长度减短;⑤气隙过大或不均匀;⑥大修拆除旧绕组时,使用热拆法不当,使铁芯烧损。
  2.故障排除①重绕定子绕组,恢复正确匝数;②设法恢复额定电压;③改接为Y;④重新装配;③更换新转子或调整气隙;⑤检修铁芯或重新计算绕组,适当增加匝数。
  八、电动机运行时响声不正常,有异响
  1.故障原因①转子与定子绝缘纸或槽楔相擦;②轴承磨损或油内有砂粒等异物;③定转子铁芯松动;④轴承缺油;⑤风道填塞或风扇擦风罩,⑥定转子铁芯相擦;⑦电源电压过高或不平衡;⑧定子绕组错接或短路。
  2.故障排除①修剪绝缘,削低槽楔;②更换轴承或清洗轴承;③检修定、转子铁芯;④加油;⑤清理风道;重新安装置;⑥消除擦痕,必要时车内小转子;⑦检查并调整电源电压;⑧消除定子绕组故障。
  九、运行中电动机振动较大
  1.故障原因①由于磨损轴承间隙过大;②气隙不均匀;③转子不平衡;④转轴弯曲;⑤铁芯变形或松动;⑥联轴器(皮带轮)中心未校正;⑦风扇不平衡;⑧机壳或基础强度不够;⑨电动机地脚螺丝松动;⑩笼型转子开焊断路;绕线转子断路;加定子绕组故障。
  2.故障排除①检修轴承,必要时更换;②调整气隙,使之均匀;③校正转子动平衡;④校直转轴;⑤校正重叠铁芯,⑥重新校正,使之符合规定;⑦检修风扇,校正平衡,纠正其几何形状;⑧进行加固;⑨紧固地脚螺丝;⑩修复转子绕组;修复定子绕组。
  十、轴承过热
  1.故障原因①滑脂过多或过少;②油质不好含有杂质;③轴承与轴颈或端盖配合不当(过松或过紧);④轴承内孔偏心,与轴相擦;⑤电动机端盖或轴承盖未装平;⑥电动机与负载间联轴器未校正,或皮带过紧;⑦轴承间隙过大或过小;⑧电动机轴弯曲。
  2.故障排除①按规定加润滑脂(容积的1/3-2/3);②更换清洁的润滑滑脂;③过松可用粘结剂修复,过紧应车,磨轴颈或端盖内孔,使之适合;④修理轴承盖,消除擦点;⑤重新装配;⑥重新校正,调整皮带张力;⑦更换新轴承;⑧校正电机轴或更换转子。
  十一、电动机过热甚至冒烟
  1.故障原因①电源电压过高,使铁芯发热大大增加;②电源电压过低,电动机又带额定负载运行,电流过大使绕组发热;③修理拆除绕组时,采用热拆法不当,烧伤铁芯;④定转子铁芯相擦;⑤电动机过载或频繁起动;⑥笼型转子断条;⑦电动机缺相,两相运行;⑧重绕后定于绕组浸漆不充分;⑨环境温度高电动机表面污垢多,或通风道堵塞;⑩电动机风扇故障,通风不良;定子绕组故障(相间、匝间短路;定子绕组内部连接错误)。
  2.故障排除①降低电源电压(如调整供电变压器分接头),若是电机Y、Δ接法错误引起,则应改正接法;②提高电源电压或换粗供电导线;③检修铁芯,排除故障;④消除擦点(调整气隙或挫、车转子);⑤减载;按规定次数控制起动;⑥检查并消除转子绕组故障;⑦恢复三相运行;⑧采用二次浸漆及真空浸漆工艺;⑨清洗电动机,改善环境温度,采用降温措施;⑩检查并修复风扇,必要时更换;检修定子绕组,消除故障。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