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学是一门应用经济学学科,主要研究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企业国际化经营、国际商务与全球营销、国际贸易风险分析与规避,为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制定国际化经营战略和政府有关部门制定国际贸易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分析手段。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属于经济学学科范畴,主要以经济学理论为依托,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世界经济学概论、政治经济学等。但是在学习这些经济学之前,要掌握相应的基础知识,比如,会计学原理、统计学、财政学、货币银行学、经济法、国际商法、证券投资、财务管理、管理学原理等课程。在学习完上述课程之后,就要接触到国际贸易最核心的知识了,就是国际贸易各个方面的专业知识,即:国际贸易理论、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结算、国贸英文函电、外贸口语、外贸写作、外贸谈判技巧、国际经济合作、跨国公司理论与实务等,当然最重要的课程为——国际贸易实务,也称作进出口贸易实务,或对外贸易实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既然是经济学类的,自然离不开对数学的学习了,微积分、线性代数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必不可少的,学习计量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统计学等学科必须要有比较扎实的数学基础。从事国际贸易,英语应当是相当好的,不仅仅是书面英语,比如外贸英语函电,口语也是相当重要。学习完上述全部内容之后,还要学习譬如工科类的知识,即行业知识,作为对专业知识的补充,为日后进入工作岗位提供便利。虽然各行各业有各自的专业知识,但掌握了国际贸易理论知识之后,就可以比较方便的学习行业知识了,从事专职工作也得心应手。综上所述,想要在国际贸易领域取得较好的成绩和长远发展,必须学好英语和经济学知识,了解国内外相应的法律法规。
考试方式:开卷
一、 满分 :80分
二、 题目类型和分值
判断题:30分,解答题:20分,论述题:30分
三、 讲授重点和思考题
第一章 本章主要讲述经济管理学的对象、内容、基本指导思想和研究方法。
1、广义经济科学的研究对象和分类
2、经济管理学的对象
3、经济管理学的内容体系
4、经济管理学的基本思想
第二章 本章主要讲述经济管理科学化的涵义、内容及与经济管理现代化的关系;综合社会经济效益的含义及正确处理三种效益的关系问题。
新华网上海7月8日电(新华社记者 李荣)中国钢铁业自从经历了上世纪90年代初期那次从暴热到暴跌的突变后,似乎元气始终没有恢复。也是从那之后,钢铁业似乎就进入一个怪圈:以长时期低迷为背景,一有“风吹草动”,钢价就会短期暴涨,然后就进入新一轮低迷。这样的钢价涨跌起伏,呈间歇性发作,近七八年里有好几次。
最新的这一次“钢价风波”是这个循环的又一次间歇性发作,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出现的第一次“钢价涨跌起伏”,其成因以及价格逐渐理性回归发人深思。
在WTO规则下的贸易政策,成为一种新的市场调控力量。
在2001年下半年,中国钢价在持续低迷后进入“谷底”,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大量进口钢材低价冲击中国市场,对国内钢铁企业造成了相应的损害。为此,中国有关政府部门应国内相关企业的申请,及时对部分进口冷轧板卷立案进行反倾销调查。去年第一季度,美国决定对进口钢材征收特别关税,挑起了全球的一场钢铁贸易战。在WTO规则之下,中国为保护国内产业及企业的利益,与其它一些产钢大国一样,也实施了临时及最终保障措施。国内钢价开始恢复性回升。
华东钢材市场信息分析部主任陶永根说,此次钢价回升很快就进入过度上涨阶段。多种因素共同推高钢价,最后钢价溢出理性上升范围。
业界人士认为,此次国家贸易政策的灵活实施,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因家电业钢铁原料供应及成本上升问题,国家及时将与家电业相关的部分钢材品种从保障措施中排除;因电工钢供应紧张,国家又扩大了保障措施中的电工钢配额数量;对部分进口冷轧板卷的反倾销调查结果公布,倾销行为存在,但鉴于市场特殊情况,暂缓实行反倾销措施。凡此种种,都对此轮“钢价波动”的理性回归起到应有作用。缓解了确实存在的市场供需矛盾,减少了市场上投机炒作可资利用的“题材”,也降低了钢铁企业对政府保护的依赖度和“急功近利”的预期。
钢材需求结构性矛盾突出,总量控制不搞“一刀切”。
自从1996年我国钢产量首次突破亿吨大关、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一产钢大国以来,我国已经连续6年处于这个“世界第一”的地位,去年年产钢已达到1.8亿吨,钢材产量达1.9亿吨。我国同时也是世界第一钢材需求国,每年钢材需求量近2亿吨左右。我国还是世界第一钢材进口国,每年从国际市场进口各类钢材近2500万吨。
这“三个第一”放在一起,就看出了问题。在国内产钢量与需求量大致相当的情况下,尚且还能容得下这么大的一个钢材进口空间,一方面说明我国钢材市场总体供大于求的格局是客观存在的;同时我国钢材供求格局中存在明显的结构性问题,即有些品种过剩,有些品种紧缺。
这个结构性问题由来已久,但近年来这一问题进一步突显出来,原因是:我国经济结构在加快调整,结构升级步伐在加快;全球制造业产能不断向中国转移,家电、汽车等产业的规模在迅速扩大,这就使我国钢材需求结构的升级提速了,钢材市场需求细分程度在加强。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仅我国汽车用板的需求增量就大约在50万吨左右。这些就是我国钢材市场在总体供大于求的格局下结构性的需求空间。
在此次“钢价波动”中,家电、机电、造船、汽车等领域的供求矛盾最为突出。据上海市电机行业协会的估算,在冷轧电工钢价格处于顶点时,上海30家主要电机企业就因电工钢涨价一项而扩大成本支出近7000万元。
现在的问题是,总体的供大于求与局部的供不应求并存,在目前尚不规范的市场环境下,很容易引发钢材的“普涨”现象,并导致市场投机行为。由此,我们考虑对策的时候,绝不能再搞“一刀切”。控制总量,不能再像过去那样下发指标、撒胡椒面似地落实到所有大中型企业头上。在盘活存量的同时,下决心在钢材需求增长领域加大增量投资力度,有效地引导钢材市场价格走势出现分化,有高有低,不再出现“普涨”、“普跌”的市场格局。
市场是我国钢铁业调整的最终力量,现有积极因素应重视引导。
与以往多次投机性钢材涨价不同,此轮钢市回暖引动了素来与钢铁业保持一定距离的外资和民间资本向钢铁业的投资。
与以前主要靠钢材出口占有我国市场的做法有所不同,近来像新日铁、浦项等跨国钢铁企业正在下决心以投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新日铁与法国阿塞勒联手,正与宝钢股份公司谈判,谋求合资建立大规模的汽车板生产线。一些具备很强经营能力,包括已经上市实现了社会化的中高端民间资本,也选择了钢铁业作为新的投资方向。今年3月12日,上海大型民营企业集团复星高科技集团公司与其上市公司复星实业及另一家复星旗下的公司联合投资16.5亿元,与江苏南钢集团签署合资经营合同,成立南京钢铁联合有限公司。复星三家占60%股权,南钢集团以其持有的占上市公司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总股本70%以上的国有股作为出资投入。这意味着南钢股份的第一大股东由南钢集团转为由复星控股的南钢联合。
据宝钢股份公司总经理艾宝俊分析,外资和民间资本投资国内钢铁业将会是一个较为长期的趋势,而非一般的短期现象。外资进入,不失为钢铁业购并重组、结构升级的一股外在有生力量。而民间资本目前的作用主要是在我国中低端钢铁业之中,通过市场购并手段逐步使部分国有资产从中退出,形成投资多元化格局,民间资本再逐步积累行业经验,向中高端领域发展。
但艾宝俊同时提醒说,从外资方面来说,其根本目的是主导中国市场,在合资合作中“没有防备是不行的”。从民间资本来说,主要问题是减少投资盲目性,避免过度竞争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中国钢铁业出现新一轮投资热潮
新华网上海7月8日电(新华社记者 崇大海 李荣)近来国内的钢铁企业又掀起新一轮的投资热潮,除了重点大中型企业“十五”期间在建的项目外,许多中小型钢铁企业、民营企业以及外资企业都看好中国钢铁市场的前景,纷纷上马新的项目。
据记者在调查中的粗略统计,如果上述项目能按期投产,到2005年底,中国的粗钢产能将达到2.7亿吨左右,而到2010年时将超过3.3亿吨。
记者最近对国内产能最大的40家钢铁企业的发展规划进行了粗略的统计,发现这些公司2005年时生铁、粗钢及钢材的预计总产能将分别达到1.77亿吨、1.84亿吨及1.84亿吨,比2002年底分别提高42%、29%和34%。
调查发现,这些企业中往往是规模越小的产能扩张幅度越大。例如,2002年的“十大钢”今后3年的粗钢产能扩大幅度只有约24%,而排名11至20名的企业的扩大幅度是68%左右,排名21至30及31至40的企业的扩大幅度分别是43%和75%。
据悉,扩张的规模往往与企业的地理位置、财务状况等因素有关。例如首钢与宝钢就因为靠近繁华都市而限制了它们的发展。包钢与攀钢则因为地处内地,受原料供应及运输距离等因素的制约。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由于盈利能力较差,加上企业负担较重,也没有太大的动作。
同时,许多企业由于现有场地有限等原因,往往选择在异地另建新厂。例如首钢在关闭在北京的部分产能的同时,在河北迁安新建一座钢厂生产热轧板。鞍钢在福建新建轧钢厂。青钢、广钢和莱钢都计划新建产能大约500万吨的钢厂。这些新的钢厂往往建在沿海地或沿江地区,以充分利用运输上的便利。
最引人注目的是宝钢。据宝钢集团最新公布的战略规划,其2005年的阶段性目标是销售总收入达到1200亿元人民币,争取进入世界500强;至2010年销售总收入进一步增至1500亿元人民币,在世界钢铁业中竞争力进入前3名,成为有自主知识专权和强大竞争力的跨国企业集团,并直接进入国际资本市场成为公众化公司。目前宝钢集团的年产钢接近2000万吨。宝钢董事长谢企华承认,同国际同行相比,目前宝钢尚属中等规模企业。如按其战略规划进行推算,其产钢规模将达到3000万至4000万吨。宝钢除了计划在上海和江浙一带新建项目外,还在考虑进行海外投资,目前正在同巴西淡水河谷铁矿公司(CVRD)商谈合资建钢厂,谢企华透露目前尚处可行性研究阶段。
金融危机 中国企业 海外并购热 原因分析
摘要:国际金融危机来临令世界经济不景气,但是对于中国企业而言,却意味着新的投资机会,因而出现了新一轮的海外并购热,本文介绍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现状,并从四方面详细的分析了金融危机下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热的原因。
一、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现状
(一)、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主要涉足两大方向:一是自然资源类;二是技术产权类?
(二)、所发生的并购对象一般针对的是发达国家的企业?
(三)、这些年中国加快了实施走出去战略步伐,鼓励并积极支持具有比较优势的中国企业到境外开展各种形式的互利经济合作,海外并购规模越来越大。
2006年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额为176.3亿美元,同比增长43.8%
2007年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额为248.4亿美元,同比增长40.9%,截至2007年底,中国近7000多家境内投资主体在全球173个国家(地区)设立境外直接投资企业超过1万家,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简称存量)1179.1亿美元,其中非金融类1011.9亿美元
2008年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406.5亿美元,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同比增长达63.6%。2008中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12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多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
2009年近两个月的时间,中国海外并购已有22起,涉及金额超过200亿美元。这一金额较去年同期上涨了2%,也是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如中国铝业收购力拓、中国五矿集团全资收购全球第二大锌矿开采商;而湖南华菱钢铁收购第三大铁矿业公司的股份,……新近又不断传出中国多家汽车公司有意竞购海外车厂的新闻。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依然在持续影响着全球经济,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热情却丝毫没有减退,甚至更加跃跃欲试,这里的原因值得分析。
二、金融危机下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热的原因分析
(一)、中国企业已具备走出去的条件。
1、中国国力达到了走出去的阶段,同时政府的支持力度不断在加强,并把走出去作为国家的发展战略。
2、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经拥有一批具有一定技术经济实力、熟悉国际化经营管理、适应国际市场激烈竞争需要的企业。
3、一些企业已经走出国门,在国际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些是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的前提和宝贵经验。
(二)、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必要性
1、企业海外并购投资创业,能够促进资金双向流动,有利于扩内需、保增长。
海外并购可以通过建立境外经贸合作区,拉动国内大量建材、设备、机械等出口,用外需带动内需,带动国内商品和劳务输出,并可因此积累更多的资本反向投资于本国经济,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2、通过海外并购可以使中国境内企业参与国际合作,逐步熟悉国际市场,培养锻炼通晓国际投资的专业人才,学习国外先进的技能和管理经验,为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创造条件。
3、企业通过海外并购,把出口生产基地向壁垒少的相对欠发达国家或地区转移。有利于绕过种种关税、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壁垒,增加产品的出口。改善对外经贸结构,更充分地利用资本输入国的比较优势。
4、有利于化解国内环境资源等方面的发展瓶颈约束。
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已经越来越面临资源瓶颈和环境容量的严重制约,破解这一困局,最直接的办法是海外并购,利用国际市场和世界资源,缓解国内环境和资源压力。
5、从国际收支的角度看,境内企业海外并购对于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也有积极作用。
(三)、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受自身的内在动力驱动。
1、占有市场。
扩展新地域市场,扩大市场规模。相对于缓慢的产品出口模式,海外并购见效快、影响大。而且,并购可以利用股权的杠杆效应,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比如说联想收购IBM的PC业务,最主要的目的是占领市场。
2、获得能源和资源的战略考虑。
我国能源资源对外依赖程度较高,大量进口而又缺少价格话语权,使得能源资源进口在价格上屡屡吃亏。改变这种状况,除了要增加能源资源自我供给能力外,就是要海外并购,参与能源资源开发与合作,并购是一个捷径。比如资源丰富的澳大利亚成为中资企业发生跨国并购最多的国家,占我们中国整个海外并购30%以上。
3、获得核心技术。
我国企业缺乏强大的自主研发能力及关键的核心技术,因而缺乏可持续的国际核心竞争力,于是对具有丰富的研发能力和技术专利的外国企业的兼并就是许多想获得技术优势的中国企业所采取的首选方式。例如上海电气并购日本秋山印刷后,保留下其所有专利和大多数技术人员,使我相关印刷技术跨越15年踏入国际先进行列?
4、获得品牌
中国企业在国际产业分工中长期处于世界生产价值链的低端位置,没有自己的品牌,主要从事“贴牌生产”。改变这种落后状况的捷径之一是通过并购国际知名跨国公司,获得品牌和技术资源。
(四)、金融危机下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面临最佳时机
1、金融危机使海外企业的收购价格估值较低。
从一个长期的时间段上来看企业并购价格,现在是一个比较好的时间点,因为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许多公司的市盈率大幅下降,目前的价格是比较低的。另外目前收购资本成本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全球资本市场的银根普遍偏紧,但中国的银行资本金充足率比较好,外汇很多,汇率比较坚挺,所以中国资本市场的资本成本比较低。
2、金融危机使企业重组加快。
每一次危机到来的时候,都是生产要素加速流动,企业重组加快的时候。因为要通过要素的流动,企业的重组,来调整经济结构,使得原来不平衡的经济关系能够达到新的平衡。在金融危机的阴影中,中国是不多的仍可为企业的海外收购提供银行资金的国家,这样自然就给中国企业造成去海外收购的优势和冲动。
3、收购方与被收购方双向的需求。
一些以资源性产品出口为经济主体的国家,长期靠石油、矿产资源收入支撑国家经济。但是,由于国际金融危机造成全球资源能源价格下降,这些国家的财政难以为继,因此迫切需要资金输血。在这些国家无法再向衰落中的欧美银行寻找金融支撑时,中国可以以购买能源产品的方式,牵引他们脱离困局。
而中国经过30年改革开放,中国目前已成为全球主要的资源需求大国。面对金融海啸,对于能源公司收购海外实业能源资产来说确实是一个好时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既承担了做为大国的责任,又能获得稀缺资源。
不过在金融动荡进一步深化的大环境背景下,我们更要清醒的看到,中国企业跨国投资还刚刚起步,规模还相对较小,差距还很明显。客观上,我国很多企业目前自身的日子也很难过,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我们海外并购的难度。但与国外企业相比,我们企业的困难少的多,优势也明显得多。
因此,只有立足自身,放眼全球,坚定地海外并购进行互化,大胆开展跨国经营,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形成特色、确立优势,通过海外并购,迅速缩小我们与世界领先企业的距离,大幅度提升我国制造业的水平,完成“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飞越,最终实现双向融合、共生共赢。
全球金融危机;外贸出口;影响;对策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已经成为了百年一遇的经济危机,突出表现为各国资产缩水,投资萎缩,消费减滞,贸易下滑,经济减速。作为美国的重要贸易伙伴和世界第二大贸易大国的中国,其经济对
外贸的依存度达到60%,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这一全球危机的影响。危机发生以来,我国的出口逐步下降,贸易顺差大幅度下滑。下面将从几个方面分析本次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
一、金融危机对外贸出口的影响
全球金融环境突变,中国经济亦不可能独善其身,最近闭幕的广交会上,交易额比上届下降了17.4%,尽管此次广交会的规模和参展商均有大规模扩容,但从目前来看,仍难挽回全球经济萧条给中国出口带来的“颓气”。
(一)出口增速持续放缓、可能呈现负增长
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美国消费者消费意愿不断下降,由此也导致了美国对中国的出口订单减少;德国和日本的经济发展与美国的经济发展正相关程度很高,美国经济的放缓也导致了德国和日本经济的放缓。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和日本从中国进口的货物数量也相继减少。如果欧美市场不好,经济减速,它的进口速度就会放缓,中国的外贸出口就会受到直接的影响。最近三年中国出口增长速度每年是逐步回落的,从200528.4%到今年前八个月的22.4%,但仍保持一个较快的增长速度,进口增长速度从2005年17.6%到今年
前八个月30%的增长,出口增长速度放缓,进口增长加大的结果就是外贸顺差大幅度急剧扩大势头受到抑制。
(二)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波及多个行业
受累于美国金融风暴影响,中国纺织、房产、玩具、钢铁行业提早步入寒冬,生产经营陷入困境。
1.玩具业:出口难度企业步履维艰
一份被公开的中国海关报告指出,玩具属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今年以来,国内原材料和人力成本上涨、人民币加速升值、融资困难、出口退税率下调,加上国外检测费用增加,都是导致中国玩具企业面临厄运的主要原因。全球最大玩具代工商之一———合俊集团旗下两工厂倒闭,6500名员工面临失业!这是受金融危机影响,中国实体企业倒闭规模最大的案例。
2.纺织业:金融危机使我国纺织出口面临萎缩实际已呈负增长美国金融危机扩散对我国纺织业主要有两方面影响,一是美国占全球市场的比重萎缩,二是造成全球市场的萎缩。今年上半年中国纺织业出口面对的最大问题,是美元持续贬值、劳动力成本上升导致纺织业成本上涨,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甚至亏本。到了今年下半年,国外市场需求不足促成了中国纺织业的苦难重重。
3.汽车业:汽车出口遇挫零部件生产商或遭灭顶之灾全球的经济衰退已经蔓延到钢铁行业,钢材销售量急剧下滑、钢价持续下跌、钢厂减产、铁矿石库存不断增加等迹象表明,由于需求下降以及高成本的双重压力,许多钢厂面临着紧迫的生存问题。受这一次国内钢铁行业大范围限产、降价的影响,国内许多盈利能力较差的钢企将逐渐被淘汰出局,钢铁行业高速增长的态势已经结束,行业拐点开始显现,中国钢铁行业也面临着新一轮兼并重组的局面。
4.房产业:美国金融危机波及中国楼市,投行抛售在华物业在2008年3、4月的时候,海外投行欲借内地楼市低迷之际四处寻觅优质项目,买入意愿十分强烈。近日,几大海外投资机构在楼市急于“出货”的消息引人注目。自雷曼兄弟宣布
申请破产保护后,在外资投资中国的主战场———房地产市场上,接连传出各大海外投资机构计划出售在华物业的消息
二、我国外贸出口的应对策略
在我国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出口、消费、投资)中,出口对GDP的贡献率超过了30%,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因此我们必须从方方面面制定相应的策略来遏制金融危机可能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增速下滑并恢复企业乃至全体民众的信心。
(一)宏观政策应对策略
应对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事实上中央政府已经采取措施,近期已经多次下调了存款准备金率和银行利率。同时,面对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由于定单减少导致的中小企业经营的困难,一方面推进企业的重组和企业的技术进步,另一方面在金融上也对这些中小企业给予了新的信贷支持政策。首先,利用货币政策,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提振市场信心,
保持社会总需求持续增长,用强劲内需来弥补外需下滑。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2008年11月27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1.08个百分点,从2008年12月5日起,下调大型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
分点。这是我国货币政策的重大调整,既是为了刺激内需,保障我国经济增长,稳定就业,同时又是积极参与全球央行联手救市行动的行为。其次,依靠财政政策,实施减税措施,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扩大公共支出,改善居民消费预期,扩大市场需求。要进一步着眼于扩大内需的目标,进一步改革优化税收制度,通过财政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当前要推进增值税转型,扩大中小企业增值税抵扣范围,减轻企业税负;对创新创业型中小企业,要采取加速折旧、放宽费用列支标准、设备投资抵免、再投资退税等多种税收优惠形式;对技术开发的中小企业进行财政补贴,对其新产品的开发、员工培训等活动提供无偿资金资助;在居民消费方面,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放宽税前扣除范围,降低边际税率,刺激消费需求。第三,抓住农村新一轮改革契机,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农民财富,推动农村消费市场升级。相比城镇市场,农村市场潜力巨大,中国
农村消费市场的启动至少可支持经济30年以上的持续高速增长。促进农民消费的根本在于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
(二)行业应对策略
首先中国贸促会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建立国际市场信息服务体系,为出口企业提供各种信息服务;要办好国内外各种出口展销会和洽谈会,为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拓宽渠道。其次,各专业行会应该利用自身的专业特点,积极了解全
球业界动态,为企业的技术升级,产品更新提供有力的支持;同时利用与国外专业行会的联系,获得国外更多的需求信息,为国内企业抢占国际市场提供帮助。第三,金融保险业积极协助国内出口商,采取多种措施规避信用和汇率风险。为减少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金融产生的负面影响,国家有关部门应该采取积极应对的措施:比如人民银行与其它国家央行互换诚信信息;放缓人民币升值步伐,给出口企业以喘息之机;培育企业使用多种规避收汇风险工具如国际保理、出口信用保险等工具。
(三)外贸出口企业应对措施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面对全球经济危机,只用企业度过难关,才能获得最终的胜利。
1.外贸企业应该抓住机遇,积极整合上下游资源。对贸易企业而言,整合上游资源即是对重要外贸生产厂进行入股、参股,更多的参与到外贸产品的生产经营中,这样既可以保证出口产品的市场供应,争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又可以将国际市场的最新产品信息和动态及时反馈给生产企业,做到产品适销对路,实现双赢;对生产型企业而言,整合上游资源即是对主要原料供应厂进行入股、参股,延长企业的生产链条,增强企业自身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整合下游资源,对出口企业而言,都是指加强对物流环节和市场销售环节的整合,特别是对市场销售环节的整合,整合市场销售环节一定程度上就是实行“走出去”战略,与国外的批发商、代理商合作,甚至是直接在国外设立办事处,积极开展市场拓展活动。通过外贸企业整合,增强各外贸出口主体实力,优化外贸出口主体结构,扩大外贸出口规模,实现规模效益。
2.优化调整产品结构,努力建立适应外贸出口发展需要的产品结构,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拥有自主的知识产权和商标品牌,不断提高产业和产品国际竞争力,为外贸出口培植后劲;充分利用国家增值税改革这一优惠政策,加快重大设备的
更新换代,同时利用好国家出口退税提高这一政策,加大力度研发那些国家鼓励的重点产品。
3.积极推进“市场多元化”战略,有重点地开拓国际市场,不断拓宽外贸出口渠道。
首先,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利用国家“走出去战略,到越南、非洲、美洲设厂,一方面可以降低企业的环保成本、劳动力成本和运输成本,另一方面还可以规避贸易壁垒,进一步争强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和拓展出口渠道;
其次,外贸企业通过网络营销拓展新兴市场。考虑到近年来巴西、印度、越南、印尼、南非等经济体的发展速度之快,我国出口完全可以在美国之外开辟出新的增长点。如果应对得当,中国的中小型外贸企业完全可以打开新的上升通道。同
时,国外买家为了降低采购成本,势必会减少商务旅行和参加展会的数量,进而更依赖中国的电子商务平台进行采购,这对中小企业来说提供了一次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的契机。再次,外贸企业可利用原产地优惠突围生存。近年来,我
国积极开展自由贸易区的谈判工作,并陆续与一些国家达成了一系列的贸易协定:亚太贸易协定产地证、中国-东盟自贸区产地证、中国-巴基斯坦优惠原产地证书和中国-智利优惠原产地证。由于区域性贸易协定的关税优惠是对等互惠的,受到的技术性壁垒也非常少,这将使区域性优惠政策逐渐代替普惠制优惠,成为我国出口产品的主要优惠政策。作为进出口企业来说,利用好产品原产地证,在进出口业务中争取关税优
惠待遇,也可使产品价格竞争力得到增强。
最后,外贸企业应该内外兼顾,多考虑拓展国内市场。
总之,通过促进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提升国际营销能力、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促进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衔接与互补,推动出口企业加快转变贸易增长方式,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提高出口产品竞争优势和国际竞争力,我国外贸出口企业
一定能够度过难关、茁壮成长!
表现: ① 国际贸易迅速的发展,国际贸易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② 国际金融的发展,巨额资金在各国之间自由流动。③ 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增长,并呈现多元化格局。④ 跨国公司遍及世界各地,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⑤ 国际组织的建立。⑥ 经济管理制度的国际化等。
纵观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造成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五个方面。 ①国际政治格局的急剧变迁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前提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的结束和两极格局的终结。国际政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朝着多极化趋势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潮流。世界各国开始将关注的焦点放在经济发展方面,而且经济安全、社会安定、生态环境已日益成为国际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各国逐步认识到进行经济合作、寻求共同发展的必要性。另外,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和平与发展逐渐取得共识,它们的经济相互依存和相互渗透的程度不断加深,这为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 ②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的发展为世界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物质基础 首先,以原子技术、电子技术等为标志的技术革命在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的重大进展及其在现代日常生活中的日益广泛的应用,压缩了国与国之间的空间和时间,降低了国际间的交易费用和远距离控制的成本,便利了商品和资本的国际流动,促进了各国经济的联系,从而加快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其次,新科技革命有力地推动着世界上不同类型国家生产社会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促使各国经济结构和管理体制更加趋于完善化和高效能化,为世界经济全球化打下基础;最后,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有些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不是一个国家所能够单独完成的,需要各国的通力合作。 ③经济活动的自由化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直接动力 20世纪70年代后期,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普遍出现滞胀现象,新自由主义兴起。它们为了摆脱经济衰退和扩大世界市场,采取减少国家干预、放松经济管制的自由化政策,掀起了贸易自由化和资本自由流动的浪潮。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工业化国家也纷纷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从而进入经济振兴时期,为世界经济注入了巨大的活力。无疑,各国国内市场化改革以及对贸易投资领域管制的解除或放松,促进了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的流动,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④跨国公司的发展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 跨国公司是当今世界经济中集生产、贸易、投资、金融、技术开发和转移于一体的经营实体,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主要体现者。近20年来,跨国公司迅猛发展,奉行全球战略的跨国公司以争夺全球市场份额为目标,在世界各地展开生产经营活动,带动了资本、技术和服务在各国间的流动,促进了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特别是近几年跨国公司大量兼并与收购,建立了多种形式的战略联盟,再加上交易内部化和本地化经营战略,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⑤国际经济组织自身的发展和完善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重要促成因素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WB)和世界贸易组织(WTO)三大国际经济组织对于稳定各国经济,特别是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促进世界经济相互依赖关系的加强,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如同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负面影响。正面影响:① 经济全球化有效地利用世界各地的资源,为各国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也极大地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② 经济全球化使一些国家变得更具有竞争力、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从而使国家能富裕起来。③ 全球化意味着新的经济增长,虽然在这期间存在着增长的风险,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国民财富在日益增长,都是全球化的受益者。④ 由于世界范围的国际分工,经济全球化使每个民族和民族国家都在经济和技术的进步中得到自己应得的一份机会。⑤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国家间特别是大国间的协调与合作。⑥ 经济全球化使南北关系长期以来的紧张态势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南北经济交往的规模和密切程度空前增强。⑦ 一些发展中国家抓住新的发展机遇,缩短了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有所提高。⑧ 推动了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发展。负面影响:① 由于民族国家内部和民族国家之间的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经济全球化使穷国愈穷,富国愈富,特别是扩大了南北两极分化和贫富差距。② 经济全球化会造成全球生态系统的过度开发与破坏,威胁着人类的生存。③ 经济全球化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他们往往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制定国际规则的便利,冲击着发展中国家的主权,便利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嫁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就是例证。④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由于南方国家间经济实力有限,经济结构趋同而缺少互补性,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也在扩大,使南南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受到限制,面临挑战。
多哈发展议程谈判的前景
2001年11月9日至14日WTO在多哈召开了第四次部长级会议,正式启动了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因此本轮多边贸易谈判被称为“多哈回合”。多哈回合的谈判计划涉及农业、非农产品、知识产权和公共健康、乌拉圭回合承诺实施等多个领域,其规模和难度都堪称迄今之最。遗憾的是,多哈回合自启动以来一直进展缓慢,比如原定于2002年底结束的公共健康问题、特殊和差别待遇(S&D)问题以及实施问题均未如期完成,农业谈判模式和非农产品谈判模式也未能在原定日期以前达成一致。2003年9月10日至14日WTO第五次部长级会议在墨西哥的坎昆举行,这次会议本来被各国寄予厚望,但却无果而终,没有达成任何实质性协议,成为继西雅图会议之后第二次失败的WTO部长级会议。坎昆会议的失败反映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WTO体系中的利益冲突,也引起人们对贸易和发展之间的关系的反思。今后,多哈回合谈判能否顺利进展、多边贸易体系的合法性能否提高,取决于WTO体制是否能够进行改革,以便使其更具有民主性。
多哈回合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的利益冲突
尽管大多数经济学家都支持自由贸易,但是自由贸易在带来交易双方福利水平提高的同时,也会制造出赢家和输家。对于一国政府而言,参与多边贸易谈判的基本立场乃是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尽可能地减少国内居民和企业因为外部竞争所带来的损失。由于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规模各不相同,大国和小国在进行双边贸易谈判的时候处于明显的不利地位。多边贸易体系通过创造出一个相互平等、重复博弈的平台,有助于减少小国和发展中国家在和发达大国进行谈判中所遇到的不利局面。然而,由于WTO远非一个民主的国际组织,发展中国家很难利用多边贸易谈判的这一便利,发展中国家仍然在WTO中处于不利地位。
在具体议题上,各国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发达国家之间在很多问题上也有激烈的利益冲突,比如欧盟和美国之间关于农业补贴、转基因产品、钢铁等问题一直存在着矛盾,发展中国家阵营之中既有中国、印度和巴西这样的大国,也有像马来西亚、泰国这样的新兴工业化国家,还有很多最不发达国家,其利益也经常互相冲突,但是,在多哈回合的进展过程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逐渐演化为主要的矛盾。
WTO的发展中成员根据乌拉圭回合的谈判结果,进行了广泛的市场开放和国内体制改革,为世界贸易自由化、经济全球化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发展中成员做出的贡献并没有得到应有的补偿,由于发达国家的苛刻要价,发展中成员普遍反映,在履行乌拉圭回合协议时遇到了许多困难,承担了超出其经济发展水平的义务。发展中成员要求在多哈回合中,发达国家应该首先兑现其在乌拉圭回合中的承诺,并且要优先讨论发展中成员特殊差别待遇问题、公共健康问题等,在市场准入方面发达国家应充分照顾发展中成员具有出口利益的产品和服务。大多数发展中成员非常反对在老的问题没有解决之间匆匆忙忙地开辟新的议题,发达成员更注重的恰恰是在多哈回合中加入新的议题,如投资、竞争、政府采购和贸易便利化等,它们希望在乌拉圭回合谈判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新的市场开放,不希望对乌拉圭回合协议做过多的修改。以下将侧重分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分歧最大的两个问题,即农业谈判和新加坡议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这两个领域的分歧直接导致了坎昆会议的失败。
1. 农业谈判。
农业是多哈发展议程的核心问题,也是最敏感的问题之一。长期以来,农产品贸易是扭曲的。在现有WTO协议下,发达国家一方面劝诱甚至强迫发展中国家开放其农产品的进口,声称这将带来发展中国家资源配置的改善,声称农产品进口对外开放可能带来的问题比如本国农民的失业和收入下降都将只是暂时性的,另一方面,他们自己却在保护对国内农业部门的保护。发达国家仍然普遍实施对农业的各种补贴,以及对国外农产品进口的高关税保护。在发达国家,许多农产品的关税仍然很高,有的甚至超过200%和300%。1986-88年,OECD国家每年的农业补贴平均为2750亿美元,但是到了2001年则增加到3500亿美元,而该年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援助仅为540亿美元。发达国家的每头牛享受的补贴竟然是非洲国家穷人收入的三倍。这种不对称的保护,使得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可以以低廉的价格进口到发展中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农业产生了很大的冲击。2002年的《全球竞争力报告》中就指出,像未加工食品这样的初级产品部门,本来应该是发展中国家最具出口优势,但是,这个行业的出口反而一直由发达国家垄断。
由于农业人口仍然在发展中国家占很大比重,因此对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讲,农业一直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发展中国家应该要求WTO改变这些不公平的农业协议,要求发达国家取消对农产品的补贴,限制发达国家农产品向发展中国家的倾销。中国加入WTO之后也面临着这个问题。根据联合国贸易与发展委员会2002年的报告,中国在加入WTO之后,粮食的进口关税要从2001年的91%在10年之内下降到3%;饮料和烟草的进口关税要从2001年的58%在10年之内下降到10%。由于农产品进口关税大幅度降低,本国的农业生产可能会大幅度减少,例如中国的油菜籽生产可能会下降53%,饮料和烟草的生产可能会下降39%。
新一轮农业谈判必须改变这些不合理的现象。这要求发达国家能够在削减高关税和关税升级、取消出口补贴和削减并最终取消贸易扭曲性国内支持方面取得实质性的进展。谈判结果还要实质性地提高发展中成员的特殊和差别待遇,战略性产品和特殊保障机制是很好的途径。从某种意义上讲,农业谈判已经成为多哈回合的试金石,发展中国家希望通过农业谈判看到发达国家的诚意和远见。
2.新加坡议题。
所谓新加坡议题包括投资、竞争政策、贸易便利化和政府采购透明度等四个议题。早在1996年新加坡举行的WTO部长级会议上,发达国家就曾经建议把这四个议题纳入WTO的谈判。发展中国家普遍提出了抗议。于是,发达国家建议设立相关的工作组,讨论贸易与竞争政策之间的关系、政府采购的透明度等问题。要不要在多哈回合中启动新加坡议题的讨论,是一个非常富有争议的问题。从本质上说,这些议题都不是贸易问题,WTO来关注这些问题只能分散其注意力。发达国家提出这些议题的真实动机是进一步获得在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准入,而且,这些新议题一旦进入WTO的框架之中,发展中国家必将进一步失去制定经济政策的自主权,陷入更大的困境。
第一个议题是投资议题。发达国家提出投资议题的用意就是要让外国投资者在发展中国家享有充分自由的权利,无条件地进入各国市场,不受限制条款的约束,可以自由地进行投资,享受国民待遇。发达国家鼓吹国民待遇原则的最终目的是在发展中国家拥有100%的所有权,外国公司只要想进入一个国家,就可以进入,当地政府没有任何干预外来投资的权利,并且也不能向当地企业和个人提供任何优惠政策和补贴。由于这项议题一面倒向发达国家而备受非议,目前其主要的建议者又提出了修正建议,即第一阶段主要注重透明化措施,接着是衔接步骤,展开连续为期两年的谈判,然后自动提升到另一项贸易协约的谈判。像这样一个接一个步骤的修正建议,其最终目的无非是要成员国最终同意把发达国家关于投资条例的概念列入WTO授权的规范内。这必将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和政治的各个领域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影响发展中国家工商企业发展的各方面条件,削弱政府相对于外国投资者和债权人的谈判地位。
第二个议题是关于竞争的议题。在发展中国家看起来,竞争政策的主要目的应该是反对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因为它们作为垄断的代表,可能会对发展中国家的中小企业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在发达国家看来,竞争政策的主要目的却是允许发达国家的企业能够在发展中国家的市场上和当地企业“平等”竞争。1996年新加坡举行的WTO部长级会议上,各国同意设立一个工作组研究贸易与竞争政策之间的关系。按照当时的说法,这项协议并不是要成员国承诺将来谈判关于竞争的议题。但是,目前欧盟仍然不断催促落实关于竞争议题的谈判,并且建议把它列入多哈回合谈判。正如美国与欧盟的贸易代表所宣布的,他们的共同目标就是为了在发展中国家订立竞争条例,以方便外国企业机构进入发展中国家的市场,进行自由竞争。这对发达国家来讲是有利的,可对于发展中国家却是不公平的。一旦这项协议纳入WTO的框架之中,必将削弱发展中国家的政府为本地企业提供优惠的权利,同时发展中国家也不能伸缩性地选择适合各自国家的竞争模式,以迎合不同时期的经济环境变迁。
第三个议题是政府采购。1996年新加坡WTO部长级会议上同意的议案是建立一个工作组研究政府采购中的透明化问题。但是,到如今,欧盟等发达国家已经拟定了一份详细的要求将政府采购纳入WTO谈判的议案。直到目前为止,政府采购可以豁免贸易自由化。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政府采购的意义并不仅仅是政府购买多少台电脑或多少套软件。当一国经济处于衰退的时候,政府采购可以有助于扩大本国国内需求,刺激经济复苏;当国内的幼稚产业处于发展初期的时候,政府采购有助于迅速地培育国内市场,推动本国产业的发展;如果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失业问题或其他经济社会问题,政府也可以方便地用政府采购实现自己的政策目标。一旦政府采购必须纳入WTO管制,则意味着发展中国家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了政策自主性,发展中国家政府不能再给给予本国公司任何提供公共用途商品、参与公共服务和承包政府工程的优先权。
第四个议题是贸易便利化。这个议题相对而言较少争议,但是发展中国家也提出,为了提高贸易便利化,发达国家应该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援助。
假如这些新议题一旦进入WTO的框架,那么发达国家的企业机构就可以自由地进入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发展中国家必将失去管制那些外国企业的自主权,也必将丧失制定相关的国内政策的自主权,难以有效运用宏观经济、金融、发展政策和政府采购政策满足国内政策目标。在发展中国家不断丧失自主权的同时,发达国家却试图将劳工标准和环境问题纳入WTO体系,以便在妨碍到其国内利益的时候,方便地祭起保护主义的大旗,限制发展中国家的相关商品进入他们的市场。
坎昆会议的失败
2003年9月14日,随着墨西哥外交部长德韦斯(Derbez)宣布谈判破裂,被各方寄予厚望的坎昆部长级会议无果而终。坎昆会议让WTO遭遇自1999年西雅图会议以来的又一次沉重打击。坎昆会议上的围绕有关议题的争论都表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冲突日益白炽化。
1. 围绕农业问题的争议
发展中国家普遍认为,农业问题是“多哈回合”中最核心的内容,是解决其他议题的关键。早在会议召开之前,就有分析人士指出,农业问题的前景很可能最终决定坎昆会议成败的命运。事实也确实证明了这一点,由于农业问题没有得到恰当的解决,发展中国家拒绝就新加坡议题进行谈判,谈判才最终宣告破裂。
农业问题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异常复杂。在农业问题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有矛盾,发达国家之间也有矛盾。就是发展中国家,由于各国农业生产和进出口情况不同,其利益和要求也各有不同。坎昆会议之前,农业问题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此问题上的立场并非泾渭分明。在乌拉圭回合的谈判中,农业领域的阵营是这样划分的:一方是美国、加拿大和凯恩斯集团(其中有不少发展中国家),赞成开放农产品贸易市场;另一方是欧盟、日本和韩国,也包括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他们实施出口补贴,不愿意开放农产品市场。很明显,发展中国家不够团结,他们分属两大阵营。
而在坎昆会议上,美国和欧盟开始联手,而发展中国家也开始试着用一个声音说话。美欧在8月中旬为弥和他们之间的差异,以牺牲发展中国家利益为代价,提出了一个折衷建议。但在坎昆会议期间,发展中国家结成三大集团来对抗发达国家的强大攻势,他们是:包括中国、印度、巴西在内的21国集团(G21);拥有77个成员的非加太集团、拥有52个成员的非洲联盟和以孟加拉为首的30多个最不发达国家结成的联盟;由多米尼加、洪都拉斯、肯尼亚、尼加拉瓜、巴拿马和斯里兰卡等33个国家组成的“战略产品和特殊保障机制联盟”,它们声称代表那些脆弱的、缺乏资源的小农户的利益。
2003年2月,WTO农业谈判委员会主席、香港贸易代表夏秉纯起草了农业谈判减让公式。这个方案提出,在未来9年内全面削减出口补贴,在5年内农业进口关税削减40-60%,给予发展中国家的条件要宽松一些。当时,欧盟、日本、瑞士和韩国反对这个方案,美国和“凯恩斯集团则赞成这个方案。
8月,欧盟、美国就农业问题联手提出新建议,提出以乌拉圭回合减让公式和瑞士公式结合的“混合公式”代替原农业谈判委员会主席公式的内容,建议在农业市场准入、出口竞争、国内支持等三个领域均不包括具体的数字,只形成一个框架,试图取代含有具体数字的主席模式草案。“混合公式”一方面要求对部分农产品按照平均公式削减关税(幅度并不大),另一方面要求对大多数的农产品按照瑞士公式削减关税,其特点是“高税多减”,即关税水平越高,削减程度越高,这使关税水平较高的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地位。《坎昆部长草案》就建立在欧美的草案文本上,它所讨论决定的农业谈判模式只是一个非常原则性的框架,大量的实质性内容,包括削减补贴的方式,都有待于今后进一步补充。
G21建议减除发达国家国内支持(包括蓝箱和绿箱)和出口补贴。而代表那些脆弱的、缺乏资源的小农户的利益的“战略产品和特殊保障机制联盟”则强力要求推进战略产品和特殊保障机制,这样发展中国家就可以自主选择不必受关税削减约束的特殊产品,并且可以用特殊保障机制这样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式来解决进口激增的问题。但即使在修改过的部长草案中,这些要求也没有得到切实的体现。但是,在《坎昆部长草案》中,体现发展中国家利益的战略产品只针对少数产品,而且在适用时还有附加条件。特殊保障机制更是附加有众多条件,这使得该机制的用处有限。坎昆会议上公布的《部长草案(修改版)》有关农业的部分与8月24日的版本并无二致,发展中国家提出的批评性的意见完全被忽略了。
在讨论新加坡议题时,非洲产棉国以在棉花相关条款上没有实现预期目标为由,拒绝就任何一项议题再继续进行谈判,阻止了新加坡议题进入多哈议程,这使得发达国家不敢再忽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要求。
2.非农产品的市场准入问题(NAMA)。
关于“非农产品市场准入”议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围绕着9月13日出台的《部长宣言草案(修改版)》展开了争论,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
(1)在关税削减方面,新草案依然采用欧美及加拿大的方案,提出要采用“非线性公式”法(“non-linear formula”
approach),即关税越高,削减幅度越大。发展中国家并没有接触过“公式法”,“非线性公式”则更是闻所未闻。在此以前,他们一直能自行选择约束的范围(比如,需要对哪些产品做出约束性承诺)和自由化的速度,国内政策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因此,发展中国家提出,应当考虑采纳一个适用于所有国家的单一削减系数,或者在特殊和差别待遇的基础上允许发展中国家采纳另一个不同的系数,同时允许他们以较低的速度削减关税。
(2)在取消行业关税方面,原来的草案文本提出将电子、鱼类、鞋类、稀有金属、纺织成衣等八个行业的关税削减为零。新草案虽没有提及削减关税产品的名单,但是提出“所有成员的参与非常重要”。发展中国家指出,部分行业对他们意义重大,行业性关税削减应当本着“自愿”原则,强制执行新草案中的条款将导致“极为严重的后果”。
(3)为扩大适用“非线性公式”的产品范围,草案文本提出将不受约束的关税线按照“应用税率”(applied
rate)乘以二,从而满足公式的适用范围。这样经过“非线性公式”的计算后,新的关税税率将低于现有的应用税率。这等于是变相地削减一些低关税产品的关税,扩大关税削减的范围。
很明显,多哈回合草案基本上就是照搬了美国-欧盟-加拿大在8月提交的立场文件,目标是迅速削减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品关税。发展中国家认为如果接受宣言草案,将使得其国内工业发展的政策空间急剧缩小,甚至导致国内企业的破产和成千上万的就业机会受到危胁。草案中有关NAMA的内容完全忽略了多哈回合的原则:多哈回合是发展回合,“磋商应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的特殊需要和利益,在削减承诺方面应以‘非互惠原则’为基础”。在8月份草案最早出台时,发展中国家就表示反对,它们提出要么去掉这些不合理的要求,要么就将其变成“自愿性的”。但是,这些要求没有在修改过的草案文本中有任何体现。
3.新加坡议题
自从在1996年新加坡部长级会议上提出所谓的“新加坡议题”之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围绕这些问题的争论就一直没有停止。多哈会议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过斗争和妥协,终于在《多哈宣言》中规定,关于四项新议题的磋商将在第五次部长级会议后开展,但这一决定的前提条件是,各方必须就磋商的形式达成“一致意见”。
“新加坡议题”在坎昆会议的最后两天代替农业问题成为谈判场上针锋相对的焦点,关于这一议题的争执成为导致坎昆会议最终失败的导火线。
9月14日凌晨,九国部长在坎昆会议主席德韦斯先生的主持下就新加坡议题进行了讨论,各国坚持原有立场,互不相让。九国会议结束后不久,又召开了一场由大约30个国家组成的更大规模的会议,主要讨论坎昆会议上所有的重大议题,目标是弥和差异。为了推动谈判,德韦斯先生建议先开展关于贸易便利化和政府采购透明度的磋商,另外两个议题先不放在日程上。尽管欧盟接受了这一建议,但是一些国家如韩国不愿意放弃任何一个议题,而70国集团和众多其他发展中国家不愿对任何议题进行磋商。会议不欢而散,Derbez先生宣布第五次部长级会议结束。
坎昆会议上,各方的观点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发展中国家认为,接受新的义务将给他们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他们以还没作好准备为由,要求进一步“澄清”(clarify)议题,而不是开始“磋商”;以欧盟和日本为首的发达国家认为,多哈会议上各方已做出要在坎昆会议后开始磋商的不可逆转的决定(irreversible
decision),因此“磋商”应在坎昆会议后立刻开始。
代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不同观点都在《坎昆部长草案》中有所体现,这一点与草案中有关农业和NAMA的内容相比是一种进步。但这种体现仍然是不对称的。发达国家对磋商“形式”
(Modalities)的建议被详尽地列入附录,而发展中国家提出的建议却没有列入附录。
坎昆会议后就“新加坡议题”展开磋商的前提条件是,各方必须就磋商的“形式”达成“明确一致”(explicit consensus on
modalities of
negotiations)。各方主要的分歧集中在对modalities的理解上。欧盟和日本将它界定为程序性问题(比如磋商的最后期限、将要举行几次会议等等)和一系列的原则或议题。他们如此界定的目的是希望能比较容易地达成明确一致,从而开始磋商。但发展中国家强烈地谴责了这种观点,他们认为,modalities指的是每个议题的范围和定义,将要承担的义务和每个议题的实质性内容(不能只列一个清单)。发展中国家提出,只有新加坡议题modalities的实质(而不仅仅是程序和清单)为各国所了解和同意,发展中国家才能决定是否要在这四个新领域遵守新的规则。
由于有关“新加坡议题”的磋商久拖不决,欧盟同意做出让步,只启动两项谈判,但是发展中国家对此毫不动摇地表示“不买账”。印度是其中最强硬的反对者,理由是“未达到《多哈宣言》中就发起谈判所要求的明确一致”。马来西亚则表示,无法支持任何意味着发动谈判的文本,“这一领域毫无商量的余地”。再加上非洲产棉国在棉花相关条款上没有实现预期目标,拒绝就任何一项议题再继续进行谈判,各方相持不下,谈判宣告破裂。发展中国家这次如此坚决地拒绝妥协,除了说明发展中国家的力量日益壮大,更加注重运用多边贸易机制为自己争取利益以外,也说明坎昆会议上农业问题未能得到很好地解决是发达国家未能如愿地引入新加坡议题的重要原因。
WTO的改革前景
坎昆会议的失败,直接原因是在农业谈判和新加坡议题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利益冲突,但是更深远的原因在于WTO决策机制中的不民主性。从坎昆会议上,暴露尤其突出的有以下几点:
1. 谈判文本的起草。
从多哈会议开始,WTO理事会主席就“以自己的名义”起草部长宣言,比如多哈会议上的Harbinson草案和坎昆会议上Castillo草案,草案的内容也大多只反映发达国家的意见,发展中国家虽然多次表示反对,但草案的修改版也仍旧没有改观。作为参加谈判的代表,发展中国家却无法参与议题的准备和提出,而是只能被迫接受已有的文本,这将直接导致发展中国家在谈判中处于不利地位。
2.“协调人”(facilitator)的任命。
坎昆会议上“协调人”的任命是由部长会议主席任命的,这种任命丝毫没有考虑发展中国家的意见。比如坎昆会议上“新加坡议题”的协调人是加拿大部长Pierre
Pettigrew,这引起了很多发展中国家的不满,因为此人也是多哈会议上新加坡议题的协调人,他极力倡导就新加坡议题进行磋商,由他来主持讨论,根本不能保证讨论结果的公平性。
3.绿屋会议。
坎昆会议上对新加坡议题的讨论是以“绿屋会议”的形式进行的,无论是9月14日凌晨的九国会议还是稍后的三十国会议都是如此。“绿屋会议”(
the Green Room
Meeting)的说法始于乌拉圭回合,因为当时的GATT总理事的办公室是绿色的,而在那里举行的会议多是排外的、不公开的,所以人们就把这种排外的、不透明、不民主的决策方式称作“绿屋会议”。尽管在新加坡会议上WTO的总理事许诺这种排外性的会议将不会再发生,从而使得新加坡部长级会议不至于无果而终,但事实是,“绿屋会议”自新加坡会议以来就从未停止过。西雅图会议上,“绿屋会议”的形式贯穿于会议的始终,非加太集团和非洲国家集团对这种“闭门羹”极为愤怒,他们发表声明说,不会使任何宣言达到“完全一致”,于是谈判瓦解。也许是吸取了西雅图会议的教训,多哈会议举行了多次非正式磋商,各国部长有机会参与对议题的讨论,但部长宣言的各种文本的起草却是以一种不透明和排外式的方式进行的,总理事会主席“以自己的名义”提交了一份不受欢迎的草案(Harbinson草案),而在会议的最后一天,由于没有别的选择,各国只好接受了这份草案,当然,这也是出于维护WTO合法性的需要,发展中国家做出让步的结果。
多哈回合谈判的顺利进行将对世界经济复苏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世界经济发展形势尚不确定,目前还有很多不稳定因素。多哈回合的成功将有助于世界经济的恢复和长期发展。目前,WTO正处在一个十字路口。多哈回合谈判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WTO将何去何从。如果在未来几年内WTO的成员国能够吸取坎昆会议的教训,竭尽全力来纠正WTO规则和体系中的问题和不平等,将有助于推动WTO和全球贸易的顺利发展,否则,如果各国之间仍然无法达成妥协和合作,现有多边贸易体系的扭曲程度将进一步加剧、全球经济的不平衡程度也会进一步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