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中医杂志登载的治疗高血压

2023-02-16 16:1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中医杂志登载的治疗高血压

1、鲜马兜铃(或根)30克,水煎,加糖适量内服,每日分三次服,主治高血压日久。
----《中医单方验方选》
2、青葙子30克,水煎二次,取汁混匀,分三次服,7天为一疗程。主治高血压
----《中医杂志》1986.8
3、钩藤6~15克,水煎服。主治高血压,头晕目眩,神经性头痛
----《常用中草药手册》
4、将红皮花生米连皮封闭在醋瓶中,浸泡1周即可服用。每晚睡前服2~4粒,7天一疗程。降到正常后,改为每周一次,每次2粒。主治高血压而头晕心悸者。
5、罗布麻9克,开水冲服,连服半月。主治高血压而头晕心悸者。
6、杜仲皮15克,水煎服。主治高血压。
----《海内外药方选》
7、蚕豆花30克,泡水代茶饮。主治高血压。
8、鲜萝卜绞汁服用,一日二次,每次一小酒杯。主治高血压。
9、玉米须、西瓜皮、香蕉。玉米须冲洗干净,西瓜皮洗净切块,香蕉去皮切块,加清水4碗于砂锅内煎至1碗。加入冰糖调味即可。主治高血压日久不愈。
10、罗布麻叶、山楂、五味子。将三味用水冲泡,代茶饮,主治高血压。
11、冰糖放在食醋中溶化,每次饭后服用。主治高血压。

当代中医名医对高血压病的临床经验汇集

近年来,著名医家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思想,辨证治疗高血压病,注重中医 养生 ,注重对老年高血压的治疗与预防,准确掌握高血压病的病因和危险因素,重视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的诊疗及预防,使高血压病的治疗效果有显著提高,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笔者归纳部分当代名医对高血压病的临床经验,供临症参考。

重视五脏

1、平肝

邓铁涛教授指出高血压由肝失条畅,出现肝阳上亢、肝肾阴虚、阴阳两虚、气虚痰浊证型,主要症状为头晕、头痛、易怒、失眠多梦。临证治予石决牡蛎汤、莲椹汤、肝肾双补汤合赭决七味汤,辅以浴足方。

董建华教授提出高血压病主以平肝潜阳,勿忘清肝泻火、疏肝降逆,若患者出现眩晕欲倒者加天麻,口渴者加生地,动风者加羚羊角粉适量(冲服),大便干结加酒军,恶心欲吐加半夏,胁肋胀痛者加枳实。

方和谦教授指出肝应春木,喜达恶郁,肝郁生风,气血并上,兼夹风痰,眩晕易发。治疗多种类型的高血压病常以半夏白术天麻汤合二陈汤加减治之。

2、补肾

张琪教授提出眩晕病因肾水难润肝,肝木气躁,龙雷之火冲击一身,升至巅顶,可发眩晕,宜补肾水,少补火,水制火,火归源入肾宫。眩晕耳鸣、目昏、腰膝酸软为其症。常将肾虚引起的眩晕分为肾阴虚、肾阳虚和肾阴阳两虚三类,并且通过辨证论治,以左归丸、右归丸、和地黄饮子分证治之,亦加何首乌、菟丝子、杜仲等补肾药。

李济仁教授提出肝血、肾精亏损出现眩晕,肾阴不养肝木,致肝阴不足,肝阳上亢,而肝阳妄动,又下动肾阴,出现肾阴不足李济仁教授常用自拟之平潜降压汤和滋养降压汤加减治疗高血压。并常加入磁石、珍珠母、天麻、钩藤、牛膝等降压的药物,以此达到降压的效果。

3、养心

周仲瑛教授认为,高血压病以肝为主,但内脏相互影响,与心关系密切,早期肝为主,后与心同病。主要表现为心肝阳亢,肝肾(心)阴虚,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头痛、头胀或痛处如针刺主要为气血失调导致。在临床中常用自拟方调气和血方进行辨证论治,方中包括丹参、代赭石、天仙藤、川芎、怀牛膝、大蓟、生槐米、广地龙等。头晕加白蒺藜;颈项强急加葛根;胸闷胸痛加瓜蒌皮;肢体不利加鸡血藤、红花;胸胁闷胀或窜痛加柴胡、郁金;妇女月经不调加益母草等。

4、健脾

李振华教授指出脾虚致气血生化乏源,难濡清窍,遂发眩晕,李老强调“脾宜健,肝宜疏,胃宜和”的治疗准则,勿忘温中健脾、和胃降逆等治则。眩晕病常伴头晕、气短乏力、面黄、食欲下降等症状,故李老经常用益气健脾之法,常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之。

何任教授指出,眩晕者十之八九乃嗜食肥甘厚味,饥饱无度或思虑劳倦,脾气受损,水谷难化精微,清阳难升,浊阴不降,眩晕即成。何任教授强调健运脾胃为治疗眩晕之本,亦有先贤王旭高所说:“滋阳明,泄厥阴是也。”

5、补肺

任继学教授曾言若肺气充沛,则气机升降有调,血液运行畅通。若肺气虚弱,不能辅心行血,则心血运行不畅,气血不能上荣于脑,遂发眩晕。此时多表面为气短、乏力、胸闷、呼吸困难、精神困倦,应在辨证论治的同时酌情增加补肺气的药物,比如麦冬、桔梗、五味子、紫苑、浙贝等,使宗气充沛,气机舒畅。

兼顾其他

1、祛风

颜德馨教授强调风者可分内风和外风,亦有虚实之别。肝阳化风之眩晕,高血压者可见烦躁易怒,失眠多梦,面红口苦,脉弦滑,舌苔黄腻。肝为风木,体阴用阳,性刚,主升动,情志郁结则化火生风,风火相煽,夹痰扰巅顶发为眩晕。颜老给予羚羊饮子加天麻、紫贝齿等;若外感风邪,犯至巅顶,发为眩晕,川芎茶调散加减治疗,亦辨证加入虫类药取搜风通络之功,临床中注意熄风通络化瘀的治疗。

2、化痰

郭子光教授指出:眩晕之病多因肝风夹痰,上扰清窍。若急则治标,眩晕衰其大半效果显著,郭子光教授以眩晕汤加减治疗眩晕病,其包括石决明35g,赭石35g,夏枯草30g,半夏15g,泽泻20g,茯苓15g。1剂/d,分3 4次口服。方中前三味平肝取制风止动之功,半夏降逆祛痰,泽泻、茯苓可利小便,有利风痰下行,秒在上病治下之功。组成虽简,但疗效显著。

张镜人教授指出眩晕因痰湿夹热,肝阳浮动,治以天麻半夏汤、温胆汤为主,佐以平肝潜阳之药。张教授强调,在治疗眩晕时必须注意审证求因,病机类同,故异病同治,此乃中医辨证论治特色之一。

3、补虚

张学文教授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忧思劳倦,年老久病均可致脾虚不运,脾气虚则脾阳不升,血虚则脑失所养,清窍无以濡养,则为眩晕。张教授指出用干姜、甘草,治疗中焦正气不足,临床中效果显著。

徐经世教授认为眩晕病是正气亏虚。临床辨证多虚实并见。下虚为本,上实为标。故图本为主,辅以治标,是治疗本病的基本原则。

本文摘自《中医药临床杂志》

中医怎么治疗高血压?

高血压在中医属于“眩晕”的范畴,中医治疗原则是补虚泻实,调整阴阳。可采用中药、针灸、推拿等多种方法治疗高血压。
一、中药治疗
是最主要的中医治疗方法,需辨证施治,主要分为以下五种证型。
1.肝阳上亢:可见眩晕耳鸣,头目胀痛,急躁易怒,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或数等症状。治当平肝潜阳、清火熄风,多选用天麻钩藤饮加减。
2.痰湿中阻:可见眩晕,头重如蒙,呕吐痰涎,苔白腻,脉濡滑等症状。治当化痰祛湿、健脾和胃,多选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3.瘀血阻窍:可见眩晕头痛,且痛有定处,面唇紫暗,舌暗有瘀斑,脉涩或细涩等症状。治当祛瘀生新、活血通窍,多选用通窍活血汤加减。
4.气血亏虚:可见眩晕动则加剧,劳累即发,面色㿠白,神疲自汗,舌淡苔白,脉细弱等症状。治当补益气血、调养心脾,多选用归脾汤加减。
5.肾精不足:可见眩晕日久不愈,精神萎靡,腰酸膝软,舌红少苔,脉细数,或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等症状。治当滋养肝肾、添精益髓,多选用左归丸加减。
二、针灸治疗
针灸可选取风池、太冲、百会、合谷、曲池、三阴交作为主穴。太冲向涌泉透刺,增其滋养潜阳之效;余穴常规刺法;虚者可加灸百会。
三、推拿
可采用抹法、按法、揉法、拿法、扫散法等多种手法相结合。常见的按摩穴位有
印堂、神庭、睛明、攒竹、鱼腰、太阳、翳风、听宫、率谷、内关、神门等。
以上各种治疗方法均需要医生进行操作,请到正规医院接受治疗,或是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切勿自行操作。
*重要提示:科普内容不能作为疾病治疗依据,如有不适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根据个人情况科学治疗。

高血压中医治疗方法

1)中医认为,高血压的引起是“肝阳上亢”所致,阳亢则火旺,火旺则气机上逆、火邪上攻,
而血气亦随之上犯作乱。人这个时候就会有头痛、眩晕、胸闷等症状,久了还会气血上淤,阻而不行,这就是比较严重的高血压。所以中医针对这个情况有“引血下行”的治标之法。而治本之法则是“疏肝、养肝”,但是怎么“疏肝、养肝”另有计较,普通的治疗方法多是“平肝气,疏肝火,补肝阴”。

2)中医足浴治疗高血压:

精业本草堂认为,“疏肝、养肝”不能单从肝下手,需从其源头肾开始。医典有言: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肾属水、肝属木、水能生木,所以肾为肝母。肝阳上亢是因为肝阴虚,而肝阴虚则多是因为肾阴虚引起,若单纯治疗肝阴虚,也不过是治标而已,唯有通过“养肾以调肝”,达到肝肾同补这样才是真正的治本之法。
“精业本草降压散”则是针对高血压治疗的一种折中之法,所谓“折中之法”即是改高血压的“内病内治”为“内病外治”,这样虽然在治疗的迅速性上有所降低,但却降低了患者辨证难、找高明中医师开药难的麻烦,同时也加强了用药的安全性,是一种能够广泛推广并行之有效的方法。

3)中医气功治疗高血压:

一般取内养静功法,可以取坐姿或站姿。坐姿是坐于椅子上,双腿分开自然踏地,两手放于大腿上,手心向下,全身放松,心情怡静,排除杂念,意守丹田,口唇轻闭,双目微合,调整鼻息。站姿是身体自然站立,双脚分与肩平,两膝微屈,两手抱球放于身前,全身放松意守丹田,调整呼吸。每次10~30分钟,每日1~2次。

中医如何治疗高血压?

中医如何治疗高血压?推荐4种有效治疗方法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