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FOLK》是一本“全球知名的生活方式季刊”,每个季节出版一本。
作为一本充满烹饪、手工和活动创意的杂志,《KINFOLK》追求自然健康的生活品质,强调生活细节美学。同时也让主厨、手工艺者、摄影师、设计师、家庭厨师、作家能够相聚在一起,和读者分享简单的娱乐活动和闲暇聚会时光的创意空间。2011年,还在夏威夷读大四的威廉姆斯和妻子及朋友一起创办了Kinfolk(原意为“家人”),内容只瞄准美食、家居和旅行,意图“指导年轻人过有趣生活,告诉人们要多花时间和家人、朋友在一起”——而那正是威廉姆斯自己的生活。Kinfolk季刊算是当今最有名气的生活杂志之一了。2011年,它创立于美国波特兰一所带有漂亮摩门教教堂的大学内,创始人Nathan Williams和她的女友Katie Searle,以及朋友Bischoff兄妹开了一个分享晚餐和聚会照片的博客,短短两周内,点击量就达到了200万。然后他们找到旧金山的一家出版商合作,先印了个500本实体杂志,结果又一下子卖光
和一些与kinfolk主创团队认识的朋友聊过这个 - ouur设计师团队主要在日本,kinfolk的波特兰主创团队应该是做一些整体定位和策划。我觉得作为by-product,这个举动是比较明智的,毕竟目前独立出版的趋势很好,但问题是趋同性很高 - 对于消费者来说独立于纸质媒体的相关产品和活动才是能完善品牌意识和生活方式态度的传达的。 当然kinfolk从创刊就是一个相对其他独立杂志更有运作亮点的的运作方式,结合纸质和所谓kinfolk dinner的线下活动使他们出名,直到他们去年网页改版引入更多类似于online media相关的content, 直到推出ouurs这个品牌。很明显他们要往retail和e-commerce这个领域做。作为一个文艺类出版物团队这个发展路线还是挺有野心的。目前ouur的整体定位还比较试探性,且主要面向相对成熟的日本市场,我觉得这一点非常有意思,可以说定调非常高,之后很快会在北美的实体店出现,我也很好奇他们能把这一块做成什么样。最后吐槽一下,我自己kinfolk从创刊开始关注,也参加了他们一个dinner,但目前对他们的杂志内容没了兴趣,实在缺少新鲜内容和高质量的内容,可能我自己对内容这块要求太高了。目前我最喜欢的还是他们出的kinfolk dinner.实际上Ouur的品牌指导 Nathan Williams表示Ouur的确受到了北欧和日本的“极简”文化的影响,less is more的高指导原则下回归实用而舒适的着衣美学。印象最深刻的还是AW15的摄影风格,黑白的处理让画面变得温柔而协调,服装的质感非常清晰精致。AW14餐桌边的随性和优雅,感觉穿越了时光,拥抱了生活。
《精品购物指南》创刊于1993年,是中国第一份彩色生活服务类报纸。它的出现,重新定义了时尚生活服务类报纸,被誉为"中国时尚生活服务类报纸第一品牌"。
《精品购物指南》率先使用全彩印刷及豪华铜版纸外封的创新设计,开创行业 先河,200版的出版规模,更成为中国报业出版的规模性标准。
20年来,《精品购物指南》影响着北京、上海等中国一线城市超过百万时尚人士的品牌认知、生活理念直至消费选择,被誉为时尚人群的"消费参考"和"生活顾问",在北京,上海,广州等重点城市,《精品购物指南》的品牌知名度都达到了70%以上,尤其在北京地区,这一指标达到了98.6%。覆盖北京、大北京地区、上海、广州、杭州、沈阳等全国一二线城市的核心渠道,更为客户的推广需求提供了大力的支持。
1997年,《精品购物指南》的广告收入即超亿元,1999年即进入"全国报业广告十强"。2009年,《精品购物指南》更被评为2007-2008年度中国报刊广告投放价值综合专业报10强第一名。
2013年,《精品购物指南》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评定为"全国百强报纸"。
今天,精品传媒集团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打造出一个集合报纸、杂志、线上阅读、移动终端阅读、微博、微信、APP产品群在内的全媒体时尚传播平台。
《T Magazine》 中国版
来自美国的时尚文化杂志《T Magazine》于2015年3月16日正式推出中文版,该版本由中国精品传媒集团(Lifestyle Media Group)编辑出版发行,中文名暂定为《风尚志杂志》。
《T Magazine》的中国版创刊号沿袭了原版特别的出版属性,全年出版13期,每月16日出版,逢3月和9月出版双刊,1月2月合刊,售价20元。
每期侧重的主题不同,聚焦包括男装、女装、设计、旅行、艺术、文化、美容与文化领域。
中国版由精品购物指南执行总编辑、《OK!精彩》及《kinfolk四季》出版人冯楚轩先生出任主编。
LifeStyle --如何生活如何更好地生活
《精品购物指南》LifeStyle被称为"中国第一生活时尚周刊"
对准最热门、最流行的、最合适的服饰和化妆品,帮助读者解决从计画购物到品类选择到购物完成中的每一个环节。专注于和读者分享关于美好生活的愿景,越来越慢的慢生活、芝加哥手工家具设计师的漂亮作品,或者一场有趣随兴欢乐的家庭聚会。
每周四发行,一期包含《指南》《时装》《美容》《北京/上海》《时尚家》《星期四》。
立足大北京、大上海、大天津。其中《北京/上海》分别在京沪两地发行。
Monday--一本有知识气质的文化时尚周刊
《Monday》立足于全球视野,为读者提供关于文化、生活、时尚的新鲜又别具见解的专题故事。有别于你所见到的一切时尚杂志,我们关注流行和趋势,但更愿意透过时尚解构生活,展现别具情怀的时尚谈资,以全新的视角让你沉浸阅读,获得更多。每期涵盖《时髦》、《都会》、《装置》。
用足够别致的视角,带你换个角度看热点
年度购表专题
巴塞尔表展特刊
春夏/秋冬男性美容专题
男性与文化,生活,科技,趣味专题
北京/广州车展特辑
自驾与旅行特辑
《优品》--优雅的力量
2007年1月6日,定位私享生活、服务精英圈层、容纳高端品牌的《优品》杂志诞生了!
时尚,更尊崇文化;
物质,更蕴含精神;
享受,更强调责任。
七年来,《优品》坚持只呈现--
最鲜活的大牌趋势,最生动的精英访谈,
最深入的幕后故事,最新颖的人文话题,
最独特的别册专刊。
以优雅的文字,触动内心最柔软的部分;
以优美的图片,勾勒世间最美好的向往;
以优质的活动,聚拢圈层最真诚的交流。
《世界》--中国出境旅行唯一品质读本
精品购物指南媒体集团倾力打造,2007年7月创刊。
中国唯一专注出境旅游的高品质旅游杂志
"时尚"与"实用"并重的双重气质
轻松、睿智的"悦读"体验
一刊双册、一大一小的创意型组合
当红明星作为杂志封面,在旅游杂志中独树一帜。
《数字商业时代》--以活泼详实的数字解读商业资讯
以冷静的观察、独特的视角、成熟的操作记录数字时代中新老企业的兴衰更迭;
以理性的商业思维诠释社会变迁发展脉动,分享个体人生与事业经营体验;
以时尚感性的笔触为新兴中产阶级提供"私享"的商业读本
深度:让一切浮出水面
敏锐:在发现中望闻问切
故事:商业财经报导的点睛
创新:数字商业时代的永恒主题
未来,我们将继续关注数字时代里的千变万化;
寻找可以助推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力量;
聚合中国的世界级企业家和新锐领袖;
掌握这个时代里我们自己的话语权
OK!精彩 --超好看的名人时尚周刊
与明星名人合作是《OK!精彩》的最大特色
我们带来全球最新鲜的独家明星名人新闻报导、具有人文质感的名人专题故事、新鲜热辣的时装点评,分享优质的名人穿衣风格、内外兼修的美容健康,以及名人的美食美酒、居家旅行、婚礼派对。
我们拒绝假面明星,拒绝小道讯息,拒绝不客观的报导,拒绝不健康的生活,拒绝复杂。我们将为读者呈现光芒感的、有姿态的、温暖的、最真实的名人生活方式,让读者投入地阅读、愉悦地购买、热情地分享。
我们更有使命让中国的明星出现在全球近三十个国家的OK!杂志上。
《KINFOLK》--不仅是一本杂志
2011于美国创刊,至今已经发行了10期,并相继在英国、俄罗斯、日本出版。2014年《KINFOLK》将来到中国,由《精品购物指南》独家推出《KINFOLK》中文版。
《KINFOLK》每三个月发行一期,通过纸质印刷来呈现给读者日常而简单的富有情趣的生活方式。面向的读者群大多是年轻的艺术家和喜欢美食与大自然的朋友们。
每一期杂志都包含了动人的文字与故事,深入有趣的采访,制作精美食物的菜谱,用美好的排版与设计呈现给大家。《KINFOLK》渐渐成为读者信赖的一本杂志,它所提供的资源,不论是烹饪技巧还是野营旅行都成为读者追寻自然和谐生活的风向标。
《KINFOLK》不仅是一本杂志,仿佛其他的书一样被遗忘在书架上;它更是一本生活志,是一件可以珍藏并且赠送好友的礼物。
全国范围的品牌输出
沈阳《时尚生活导报》;
广州《精品生活购物指南》;
昆明《精品消费报》;
成都《新潮周刊》
长春《都市风尚周报》
武汉《W周刊》
精品报系系列媒体致力于为都市人提供最及时、有用的城市生活消费资讯和时尚生活文化解读。
自2006年开始,先后在沈阳、广州、昆明、成都、武汉、长春与本地时尚报媒合作,实现了精品传媒集团的跨区域发展和品牌输出。
今天,精品传媒全国性城市周报联盟版图还在持续扩大中。
庞大而高端的读者群
以《精品购物指南》为例,本刊在商务人士,中产阶级和高端人群中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这一阶层的人数占了全读者群的13.6%,明显高于其他媒体。
精品购物指南读者群的税前家庭平均年收入达52万人民币,99%的家庭拥有至少一栋平均居住面积为103平方米的住宅,98.3%的家庭拥有至少一辆汽车。《精品购物指南Monday》全国发行,覆盖近百个重点城市。《精品购物指南Thursday》立足北京,辐射渗透周边一二线城市。
优秀的合作伙伴
精品传媒集团有着优秀的采编团队,在引进外刊进入中国市场和外刊本土化运营方面经验丰富。2012年,精品传媒集团成功引进了英国时尚周刊《ok!》,在精品传媒集团《ok!精彩》杂志团队的运营下,创刊以来,中文版OK!在全国至少37个城市发行,同时在编辑内容、发行推广、新媒体行销、市场运营等方面赢得了广大读者及众多品牌客户的认可。 《OK!精彩》正在成为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最受欢迎的名人时尚双周刊。
强大的客户资源
精品传媒集团出色的广告影响力一直受到各行业顶尖品牌的的青睐,我们同Chanel,Bulgari,Ferragamo,Cartier,Prada,Tiffany,lamer,Bentley,Maserati,Porsche等国际奢侈品品牌保持着良好的合作。近年来,《精品购物指南》屡次获得"年度最具吸引力媒体", "奢侈品广告最具吸引力媒体"和"最受高端读者欢迎媒体"等荣誉。 这些都见证了《精品购物指南》无可比拟的消费引导权威。
名称:《精品购物指南》周一刊《Monday》
邮发代号:1-80
出版周期:周刊,周一出版
订阅单价:2元/期
订阅年价:100元/年
开张页码:254*330mm136版
国内刊号:CN11-0226
社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甲28号海淀文化艺术大厦B座7层
邮编:100086
名称:《精品购物指南》周四刊《lifestyle》
邮发代号:1-80
出版周期:周刊,周四出版
订阅单价:2元/期
订阅年价:200元/年
开张页码:260*375mm200版
国内刊号:CN11-0226
社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甲28号海淀文化艺术大厦B座7层
邮编:100086
名称:《OK!精彩》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双周刊,每月1日、15日出版
订阅单价:5元/期
订阅年价:192元/年
开张页码:210*275mm155版
国内刊号:CN10-1129/G0
社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甲28号海淀文化艺术大厦B座14层
邮编:100086
名称:《T Magazine》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月刊
订阅单价:20元
订阅年价:260元/年
开张页码:
国内刊号:CN11-5531/G0
国际刊号:ISSN 1673-7091
社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甲28号海淀文化艺术大厦B座10层
邮编:100086
名称:《优品》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月刊,每月5日出版
订阅单价:80元/期
订阅年价:960元/年
开张页码:220*295mm200版
国内刊号:CN11-5718/G0
社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甲28号海淀文化艺术大厦B座13层
邮编:100086
名称:《世界》
邮发代号:2-356
出版周期:月刊,每月10日出版
订阅单价:20元/期
订阅年价:240元/年
开张页码:214*275mm168版
国内刊号:CN11-1305/Z
社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甲28号海淀文化艺术大厦B座9层
邮编:100086
《精品购物指南》诞生时,它几乎是闯进了一片无人开垦的崭新领域。当时北京的各大报纸很少有生活服务与消费类信息的版面和内容,这给生活服务类报纸提供了无限的市场空间。《精品购物指南》就是抓住了这个绝好的发展机遇和业务空间,才有了今天的成绩。
当《精品购物指南》的创办者们意识到,生活类的报纸有巨大的潜力时,就将发刊频率从最初的周报发展到了现在的一周二刊,版面则从最初的每期8版发展到100页的厚报,发行量稳步飙升,按照报纸1:4的传阅率计算,每周至少有200万的北京市民在阅读《精品购物指南》。
在当年的许多人眼中,《精品购物指南》大胆得不可思议。然而,事实已经雄辩地证明了时尚生活在1993年已开始发芽。在那一年的年底,北京这座古老的城市流传着四句验证时尚的民谚,那就是"喝红酒,吃闸蟹,逛燕莎,看《精品》。"可见,《精品购物指南》的出现很快填补了人们的精神生活的缺口,在人们眼中,《精品购物指南》走时尚生活的路线,前卫得恰到好处。
创新,才能保持领先这是精品人不变的信念!
创刊以来,《精品购物指南》坚持以敏锐,独特的视角,捕捉时尚消费资讯,倡导积极,健康,高品位的生活理念。更因其实用,好看,重要的特色诉求,吸引了一大批忠诚读者。现在,每周两期(周二、周五出报)单份传阅率为4.2人的《精品购物指南》,影响超过百万的时尚人士的品牌认知,消费理念甚至消费选择。
精品网是精品购物指南报社所属,由北京精品卓越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主办,以时尚生活资讯为主要内容的网站。
1997年3月2日《精品购物指南》电子版正式诞生,同时也标志著《精品购物指南》迈出了传统媒体网路化的坚实步伐,经过几年的积极探索和经验积累,2003年9月16日北京精品卓越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助力精品网路事业的腾飞。
到2004年4月,精品网内容涵盖时尚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资讯服务信息实现周更新不少于4000条,日均访问独立IP超过30万,进入世界网站综合排名前3000名。精品网的访问人群70%来自北京地区,高峰访问时段集中为周一至周五的早9:00至晚6:00点,以都市白领上网人群为主。
精品网客群区域构成:
精品网每周被几百万的都市白领人群所关注,占访问总量的85%,职业涵盖时尚消费前沿的所有行业,消费能力极强,其中年轻时尚的都市女性占客群总数的60%以上。
《精品购物指南》报社大事记
1992年12月18日
《精品购物指南》试刊,四开八版。
1993年1月8日
《精品购物指南》正式出版,是我国第一份彩色印刷的生活服务类报纸。
1994年1月8日
《精品购物指南》出版创刊一周年特刊,全彩96版,成为当时全国最厚的报纸。
1995年5月5日
《精品购物指南》推出8版铜版纸精印豪华版,开创报业铜版纸印刷先河。
1996年11月8日
《精品购物指南》开始由每周出刊一期变为每周出刊两期,信息量大增,时效性、实用性更强。
1997年
《精品购物指南》广告收入突破亿元大关,进入全国报业20强,位列第18位。
1998年9月18日
进入全国报业10强。《精品购物指南》出版规模达到100版,广告收入进入全国报业10强,位列第9。
1999年
《精品购物指南》将分类广告集中出版《完全实用手册》,开创资讯广告新时代。
2002年1月8日
《精品购物指南》再次改版,明确定位为"时尚北京人的消费参考、生活顾问"。
2002年10月20日
"金鸡奖"最佳女主角获得者陶红受聘为《精品购物指南》形象大使,《精品购物指南》在国内平面媒体中首开聘请当红明星出任形象大使的先河。
2003年3月18日
《精品》全方位改版。周一出版《精品购物指南·风格周刊》,周四出版《精品购物指南·生活周刊》。
2004年4月8日
总版数达到228个版,创国内报纸单期版数最高纪录。
2004年10月21日
《精品购物指南》在出版1000期之际,隆重推出300版的《影响2004》专刊,再次改写中国报纸出版纪录。
2005年1月8日
推出年度时尚盛典活动《精品购物指南》在京隆重举办"影响2004时尚盛典",首次由时尚媒体对时尚、娱乐界及尖端消费领域进行总结和盘点。
2005年8月6日
《精品购物指南》荣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布的"全国最具竞争力的城市周报"称号。
2006年4月
《精品购物指南》荣获"北京市著名商标"称号。
2006年8月
《精品购物指南》荣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布的"2006全国城市生活服务类周报竞争力十强"。
2006年10月19日
《精品购物指南》倡导时尚生活态度的又一优质平台《LIFESTYLE》面市。
2007年1月6日
《精品购物指南》面向高端人群推出中国第一奢侈品杂志《优品》。
2007年7月
《精品购物指南》旗下又一本高端杂志"中国唯一专注出境旅游的杂志"--《世界》创刊。
2007年9月
《精品购物指南》报社与中国扶贫基金"母婴平安120行动"项目一起,联合社会爱心人士共同发起成立了"精品慈善基金"(2008年正式更名为"精品爱心基金")。
2007年12月
《精品购物指南》入驻广州,倾力打造华南地区第一份时尚类生活服务类报纸《精品生活》。
2008年
《精品购物指南》在奥运期间连续21天成功推出"盛典日刊",在业界获得一片赞誉。
2009年1月8日
《精品购物指南》再一次全新改版,周一定位"城市精英读本",周四定位"时尚生活圣经"。
2009年9月24日
为纪念建国60周年,推出《中华人们共和国六十华诞时尚生活典藏》,488版,重量1.6kg。
《精品购物指南》被评为2007-2008年度中国报刊广告投放价值综合专业报10强第一名。
2010年
《精品购物指南》广告收入登上3亿元台阶。
2010年1月8日
精品传媒联手云南日报报业集团,联袂打造昆明地区第一份时尚生活周报--《精品消费报》。
2010年12月
精品传媒与成都《新潮》生活周刊实现全面战略合作,打造四川最专业的时尚媒体平台。
2011年
精品传媒提出构建"全媒体"集团发展战略,成立新媒体中心、时尚中心,有力推进集团纸网互动的整合行销平台搭建。
2011年6月10日
精品传媒与海航集团实现合作,推出全新改版的海航航机杂志--《商旅生活》。
2011年6月26日
推出全新精品ipad杂志--LifeStyle。
2012年5月1日
采用英国著作权形式,《OK!精彩》--一本超好看的明星名人杂志隆重出刊。
2014年1月5日
《精品购物指南》全面改版,推出全新周一刊《Monday》,"一本具有知识气质的文化时尚周刊"。
电子版参考:douban.com/note/489184852
.
或马云家搜kinfolk pdf应该可以找到
两三块的就算了,文件很小,画质和文字清晰度无法保证。
最初大部分人关注kinfolk是从instagram上了解到的吧,好多网红摄影师的静物拍摄都爱用它当道具或背景。其实每期杂志里都有大量优秀国外摄影师的高品质作品。
说到他为何如此受人追捧,大致有三:
我们生活在一个生活节奏加快的科技导向型世界
但如今拒绝千篇一律工厂生产的整套餐具和花瓶
这一风潮或许反映着我们想要回到某些更加贴近自然本质的生活状态的愿望
近来,小批量手制的陶瓷制品到处都是。
你可以在布鲁克林的 Primary Essentials 和曼哈顿的 Still House 等引领潮流的家居用品商店里看到它们的身影。这些陶瓷制品被当做好品味的象征,艺术地摆放在商店橱窗和货架上。
你也可以在《Kinfolk》和《Apartamento》等杂志的风格造型页上看到陶瓷制品的身影,它们常常会和保持了原生态形状的砧板和沐浴在斑驳阳光下的多肉植物搭配在一起。《Vogue》今年九月刊甚至还留出了两页专门介绍独立陶艺师的新潮流。
在某些具有创新思维的千禧一代中,陶瓷制品已经取代了珠宝和废木材制作的家具,成为了新一代特色手工艺品,而精选窑炉的使用权也成了人们热衷于在 Pinterest 和 Instagram 上炫耀的新一代身份象征。 “(陶瓷制品)不完美的瑕疵自有一种美感,拥有真正手工制作的物品感觉也很棒。”
时尚设计师史蒂文·艾伦(Steven Alan)说道。他在自己的精品店里摆满了各种具有纹理图案、中性色彩的美国和日本陶瓷。 瓶碗栽培、装了爱迪生球形灯泡的灯具和死飞车都曾是“酷”的代名词。而如今,小批量手制的陶瓷制品突然间成为了当下最热门的装饰品。
我们生活在一个生活节奏加快的科技导向型世界。此前风靡的种种潮流都代表着某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它们能够平衡我们被加速了的科技生活。而如今,我们拒绝千篇一律工厂生产的整套餐具和花瓶,这一风潮同样也反映着我们想要回到某些更加贴近自然本质的生活状态的愿望。
我们想要知道我们吃的土鸡土鸭蛋是从哪里来的,我们想要知道我们的咖啡豆是在哪里生长烘焙的,我们还想要我们用来消费这些物件的容器也蕴藏更加深刻的、关于技艺和创造力的故事。
“人们正在寻找那些能够反映自身人性的东西,”戴维·里德(David Reid)说道,“他们正逐渐抛开那些光滑漂亮、毫无瑕疵的钢铁制品,重新拾起某些更加温暖的东西。”里德是一名经验丰富的陶艺师,同时他也是纽约一家名叫 KleinReid 的陶瓷公司的联合创始人。
近来,室内设计师凯莉·韦斯勒(Kelly Wearstler)和陶艺师本·梅丹斯基(Ben Medansky)合作推出了一系列用金色方块装饰的餐具。在韦斯勒看来,陶瓷制品能够给房间带来一种生活的意义。她说:“用手工制作的东西非常特别,它天生就能给它所处的空间添加灵魂和特征。”
罗伯特·沙利文(Robert Sullivan)是《Vogue》的特约编辑,曾为杂志写过关于陶瓷制品的文章。他说,陶瓷制品现在之所以流行,是因为它们“很明显是手工制作的、而且也确实是手工制作的”。
“陶瓷制品是对抗所有电子产品的一种解药。”他补充道。设计网站 Remodelista 的主编朱莉·卡尔森(Julie Carlson)记录了陶瓷制品流行起来的历程。“陶瓷制品的流行和‘从农场到餐桌’(farm-to-table)运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她说道,“正是这种想要知道你厨房里物品的来源的欲望(使得陶瓷制品大行其道)。” “
记录追踪他们的踪迹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她说的是新的陶艺师,“一开始,陶艺师似乎只有那么一些人,但是现在陶艺师数量已经多到我们无法全数报道、全数邀请到我们的市场上来的地步了。”这点或许在布鲁克林和皇后区是最显著的。这里从来不缺临时的陶艺工作室、粘土塑形课程和精品店——就像手工电商平台 Etsy 的主页那样。
娜塔莉·温伯格(Natalie Weinberger)今年 29 岁,一年前,她从非营利组织的世界跳槽到了陶瓷行业,成为了一名全职陶艺师。她和另外九位自信满满的新晋陶艺师一起,共享布鲁克林威廉斯堡(Williamsburg)麦克凯伦公园(McCarren Park)附近的一间地下工作室。 温伯格说:“如今,人们学习陶艺的需求相当狂热,要想弄间工作室也成了件难事。”她常常使用点缀着黑色火山沙的有纹理粘土制作陶瓷容器,制作出的容器有着引人注目的雕像形状。
许多纽约陶艺师都是从 Choplet 工作室开始他们的职业生涯的。 Choplet 工作室是纳德吉·乔皮蕾特(Nadeige Choplet)和她的丈夫 2005 年在威廉斯堡开设的一家陶艺工作室兼陶瓷教学空间。“开始的时候我有四个拉坯机,一周只需要给人上两三节课。”在法国出生的乔皮蕾特说道。但是后来,这里变成了一个繁忙的粘土制作中心,有了超过 30 个拉坯机,还另外分出了一家名为“威廉斯堡陶艺中心(Williamsburg Ceramic Center)”的独立工作室。
尽管有了额外的空间,日程安排也更多了,但乔皮蕾特说:“我们总是有一张等候名单,上面列满了等着上我们晚间课程的客人。“对陶艺课程的需求也影响到了罗德岛设计学院(Rhode Island School of Design)等大学,今年罗德岛设计学院主修陶艺专业的毕业生数量增加了约 50% 。
此外,“我们还有一大堆其他院系希望修读陶艺课程的学生,建筑、工业设计和家具系想要修读陶艺课程的学生尤其多,”陶艺系系主任、副教授凯蒂·西梅尔特(Katy Schimert)说道,“我们系所有的选修课都有很多人等着上。” 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制作陶瓷已经不仅仅只是一项业余爱好了,它已经成为了一种正在崭露头角的创意职业——就和手工巧克力一样。 “
我这里有许多人碰巧开了 Etsy 账户,然后拿到了生产批发订单,”乔皮蕾特说道,“他们有了他们自己的工作室,辞去了他们原本的工作。这种事有很多。” 其中一个成功故事的主角是佛利斯特·勒温格(Forrest Lewinger)。31 岁的勒温格如今有了自己的工作室 Workaday Handmade,生产有着大理石花纹釉彩的杯子、手工雕刻的几何形状粘土碗,以及点缀着五彩纸屑般蓝色斑点的象牙色花瓶。
他的制陶生涯始于 2012 年。当时,他在威廉斯堡叛逆者手工艺品集会(Renegade Craft Fair)上和别人共享一个小小的摊位。后来这个小摊位蓬勃发展起来,引来了一系列生产批发订单。很快,巴尼斯纽约精品店(Barneys New York)和美国品牌 Anthropologie 也向他下了订单。
如今,勒温格在皇后区里奇伍德(Ridgewood)和别人共享一间工作室,还雇佣了两名兼职员工。他说:“现在我生意的规模已经很大了,我得请人过来帮我才能把生意做下去。”这场陶艺新风潮中的一大巨头是加州索萨利托(Sausalito)的健康陶艺(Heath Ceramics)。健康陶艺之于陶艺界,就相当于斯顿普敦(Stumptown)之于咖啡界、布鲁克林啤酒厂之于精酿啤酒界。这家公司最初成立于 1948 年,出售中世纪现代风格的家居用品; 2003 年,同为设计师的罗宾·裴翠维克(Robin Petravic)和凯瑟琳·贝利(Catherine Bailey)夫妻二人买下并重启了这家公司。
这对夫妇编选了健康陶艺的餐具、装饰用品和瓷砖系列,一方面将重点集中在手工作品上,另一方面介绍推出了一些新的作品和艺术家合作项目。 他们一路将健康陶艺从一家 2003 年销售额仅约 100 万美元的小众公司,变成了一家有着 200 名雇员、一年销售额高达 2000 万美元的全球知名公司。今年十月,公司还获得了史密森学会库珀·休伊特设计博物馆(Cooper Hewitt, Smithsonian Design Museum)授予的国家设计奖(National Design Award)。
但是这对夫妇说,和许多其他新兴的陶艺师一样,他们最初受到陶艺吸引的一大原因,就是陶艺可以让他们从头至尾监管整个设计过程。“粘土的一大妙处就在于,你可以自己完成全部的步骤,而且你不需要花费太多的资源来制作它,”裴翠维克说道,“你不能买下一座熔炉来锻造金属物件,但是粘土、拉坯机或者模具、窑炉都是比较容易得到的。”
任何一个像孩子一样做出过歪歪扭扭的陶瓷烟灰缸的人都可以告诉你,看到可塑的粘土被你自己的双手制成有用的陶瓷器具,这一过程会让人产生某种激动兴奋之感。 而这场陶艺新风潮和以往你制作陶瓷不同的一点在于,你做出的陶瓷烟灰缸的最终使用者不再是你那有着很重烟瘾的姑姑了——这回使用这些烟灰缸的是给你做手冲咖啡的哥们儿、搜寻制作原料的厨师,以及你家隔壁那个设计博客博主。
(文/Tim McKeou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