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无人机在农业相关应用论文

2023-02-16 02:1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无人机在农业相关应用论文

1、高效安全
植保无人直升机喷洒飞行速度为2亩/s,喷洒装置宽度为3-4m,作业宽度为4-8m,并且能够与农作物的距离最低保持在1-2m的固定高度,规模作业能达到每小时80-100亩,其效率要比常规喷洒至少高出100倍。农用无人直升机自动飞控导航作业最大限度的减少了工作人员接触农药的时间,从而可以保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2、飞控导航自主作业
无人直升机喷洒技术的应用无人直升机不受地形和高度限制,只要在无人直升机的飞行高度内,在田间地头起飞对农作物实施作业,无人直升机采用远距离遥控操作和飞控导航自主作业功能,只需在喷洒作业前,将农田里农作物的GPS信息采集到,并把航线规划好,输入到地面站的内部控制系统中,地面站对飞机下达指令,飞机就可以载着喷洒装置,自主将喷洒作业完成,完成之后自动飞回到起飞点。而在飞机喷洒作业的同时,还可通过地面站的显示界面做到实时观察喷洒作业的进展情况。(无人机自动导航作业基于GPS技术和嵌入式系统技术,设计可实现自动规划边界、自动规划航道、计算农田面积、实时飞行轨迹的农用飞机作业飞控导航系统。)
3、覆盖密度高防治效果好
喷雾药液在单位面积上覆盖密度越高、越均匀,防治效果就越好。在药液雾滴药液雾滴飘移试验反映了用无人直升机喷洒作业对农药飘失程度的一个优势,无人直升机是螺旋机翼,作业高度比较低,当药液雾滴从喷洒器喷出时被旋翼的向下气流加速形成气雾流,直接增加了药液雾滴对农作物的穿透性,减少了农药飘失程度,并且药液沉积量和药液覆盖率都优于常规,因而防治效果比传统的好,还可以防止农药对土壤造成污染。
4、节水节药成本低
无人直升机喷洒技术采用喷雾喷洒方式至少可以节约50%的农药使用量,节约90%的用水量,这将很大程度的降低了资源成本。无人直升机折旧率低、油量消耗小、单位作业人工成本不高、易于维修。

无人机应用技术论文

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无人机应用技术论文,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无人机航测技术的应用分析

【摘 要】以生产项目为例,以无人机航测的技术流程为主线,介绍了无人机航测技术方面的应用分析。

【关键词】无人机、航测技术

【Abstract】Production project as an example, the unmanned aerial technology process, introduced the UAV aerial application analysis.

【Key woerds】UAV、aerial surveying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V279+.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 引言

无人机航测遥感技术是继卫星遥感、飞机遥感之后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型航空遥感技术,在应急测绘保障、国土资源监测、重大工程建设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它是一种机动灵活、可以实现快速响应的一种航测技术。但也存在影像重叠度不规则、像幅小、影像倾角大、旋偏角大,影像有明显畸变等问题,这些情况都对现有无人机航测技术提出了挑战。

本文从生产案例出发,以无人机航测技术为主线,对生产过程中无人机航测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1 生产实践

1.1主要技术依据

《无人机航摄系统技术要求》(CH/Z3002-2010);

《低空数字航空摄影规范》(CH/Z3005-2010);

《低空数字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CH/Z 3003-2010);

《低空数字航空摄影外业规范》(CH/Z 3004-2010) ... ...

1.2 数据源及预处理

1.2.1 数据源

本测区选用无人机航空摄影获取的真彩色影像,航摄面积为10平方公里。航摄仪采用Canon EOS 5DMarkⅡ,焦距为:35mm,相幅大小为:5616×3744,像元分辨率为6.41um。影像地面分辨率为0.2米。

1.2.2遥感影像预处理

无人机航空摄影采用的相机为非量测型相机,因此,在进行空中三角测量恢复影像空中姿态时,需要对相机进行像片畸变差改正。(相机畸变改正在四维公司检校完成)

1.3 无人机航测总体作业流程

1.4无人机航空摄影

本次无人机航摄分两个架次进行,由GPS领航数据计算相对飞行高度。飞行质量和影像良好,影像清晰度高、色彩均匀、饱和度良好,能够表达真实的地物信息,可以满足1:2000成图要求。

像片航向重叠度为75%,旁向重叠一般为35%-45%,旋偏角一般控制在12度以下。

1.5 像片控制测量

1.5.1 像控点精度要求

像控点对最近基础控制点的平面位置中误差不大于0.2米,高程中误差不大于0.2米。

1.5.2 像控点布点方案

项目布点方案确定为双模型布点,全部布设为平高点。

1.5.3 像控点测量

在像控测量之前,首先对测区内收集到的已知控制点进行联测,检核控制点情况;为满足后续像控测量,联测已知点的同时加密了2个控制点。联测采用GPS静态相对定位方式施测,采用边连式的布网形式。全网共联测已有已知点4个,新设控制点2个,观测时具体技术参数依据规范,像控点采用GPS实时动态定位(RTK)的方法进行测量,满足要求。

1.6 空中三角测量

本项目采用Virtuozo工作站进行空三加密,根据航飞及影像分布情况,将空三区域分为两个加密区域网采用自动与手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空三加密,即采用自动匹配进行像点量测,剔除粗差。人工调整直至连接点符合规范要求,检查点平面中误差为0.3米,高程中误差为0.17米,最终加密成果符合1:2000数据采集要求。

1.7 数据采集

在空三完成后,利用空三成果进行单模型定向时我们发现有模型无法定向的情况,第一架次无法建立的模型有29个,占总模型数的4%。第二架次有67个无法建立的模型占总模型数的9%。主要原因为无人机航摄姿态不稳定导致的飞行倾角、旋偏角过大,航线弯曲、像片比例不一致等现象都是导致单模型定向精度差的原因。考虑到1:2000地形图精度要求,我们提出了如下解决方案:在测图定向超限点的周围进行野外实测用来检核分析数据并进行必要的修正。

1.8 项目精度报告

根据1:2000精度要求对测绘产品检进行了精度的统计,统计了3幅地形图,其中高程精度中误差最大为0.36米,最小为0.27米,从统计的结果看,粗差率比较高,有的达到了5%,平面精度中误差为0.75米。

2 结 论

(1)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应用于地形图的生产存在不确定性,比如,区域网整体加密精度评定良好,但单模型定向精度存在超限情况,在测图过程中表现为测图定向点和立体模型套合差大、接边误差大等,可以通过外业实测进行补充测量、验证。

(2)利用无人机航测进行航空摄影测量时,应采用试验区的作业方法,即在确定布点方案前选取一定面积的试验区进行布点方案试验,分析精度指标后确定作业方案。

(3)目前,无人机航测技术主要应用于载人飞机航测技术的补充方面,如多块小面积、危险场所、远离机场或没有可供其起降场地的区域,在载人机不便或无法完成的情况下,由无人机来完成。

参考文献:

[1] 范承啸,韩俊,熊志军,赵毅。 无人机遥感技术现状与应用[J] 测绘科学 2009,34(5):214-215;

[2] 崔红霞,李杰,林宗坚,储美华。非量测数码相机的畸变差检测研究[J] 测绘科学2005,30(1):105-107;

[3] 连镇华。无人机航摄相片倾角对立体高程扭曲的影响分析[J] 地理空间信息2010,8(1):20-22;

作者简介:徐锦前(1982-),男,辽宁铁岭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摄影测量和地理信息系统建库等测绘工作。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无人机应用技术论文

农业无人机作文

今天下午刘浩轩的妈妈到我们的教室讲课,而阿姨的主题是我感兴趣的“无人机”,她还带来了一架小型的无人机。
这架无人机“长”着八个旋翼,每个旋翼上都有一个小型螺旋桨和一个陀螺仪。下面还有两个可以接电池的线和一个可以充电的线。无人机有一些优点和缺点,它的优点是:就算无人机爆炸了我方也不会有人员伤亡;它就算跟敌军同归于尽我方的损失也能降到最低。而它的缺点则是:一旦没电机体就可能坠毁;如果信号被屏蔽那么飞机就完全不起作用了;而且它只可以装两个导弹。所以我想将来要制造使用时间更长的电池和无法被屏蔽的信号。我以后还想要发明可以装十个导弹的无人机。
今天我终于认识了无人机,还知道了一些关于无人机的知识。我长大以后要创造更先进的设备,为人类做出贡献。

无人机在农业方面的应用怎么样呢?什么情况下需要使用无人机?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迁移就业,导致农村劳动力短缺,这进一步增强了对机械化作业的需求。同时精准农业概念的提出和技术的快速发展,无人机(uav)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可以有效解决农村劳动力短缺的问题,且无人机(uav)具有灵活性好、工作效率高、工作安全等优点,其中效率是人工操作的数倍,节省了大量资源。为了鼓励发展,一些地区出台了各种扶持政策,推动农业领域无人机的发展。目前,民用无人机按其动力源可分为燃油无人机和电动无人机。

根据飞行平台配置,可分为单旋翼无人机、多旋翼无人机和固定翼无人机。目前,应用于精准农业的无人机主要是电动多旋翼无人机和油驱单旋翼无人机。油驱单旋翼无人机的优点是载荷大,可达30公斤以上,飞行时间较长,单次飞行时间可达30分钟以上。与多旋翼无人机相比,油动单旋翼无人机具有更大的下压力风场、更强的湍流和更少的湍流,因此在雾滴穿透和喷雾效果方面优于多旋翼无人机。其缺点是机械结构复杂,飞行控制系统调试困难,操作困难,导致使用和维护门槛高,发动机寿命短,只有几百小时,价格和维护成本高。

电动多旋翼无人机的机械结构相对简单,易于控制,飞行控制系统成熟,调试方便,机械维护方便,价格低廉。然而,电动多旋翼无人机的负载能力较弱,单次运行时间短,约10分钟,电池周期仅为100次左右。国家对农业无人机的补贴不断增加,有力推动了我国农业无人机的发展和植保机械化,使无人机在精准农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在农业无人机的一些应用中仍然存在着各种问题,如重播和漏播问题、电动多旋翼无人机负载小、飞行时间短的问题以及遥测成本高的问题。在产业链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无人机在我国精准农业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运行效率更高,问题更少,这将使我国农业生产更加高效、优质、高产,推动我国农业进入智慧新时代。

无人飞机在农业方面的应用前景如何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北方导航(600435)、洪都航空(600316)

本文核心数据:中国无人机市场结构、农林植保无人机发展情况

无人机在中国的起步较晚,且最开始主要用于中国军用领域。2014年,中国无人机行业贡献度主要以军用无人机为主,贡献率高达90%,而民用领域则仅占10%左右。但民用领域的需求规模在近两年得到较大的释放,尤其是2016年,无人机在消费级以及工业级层面得到了消费者以及行业客户的认可,并部分实现了规模化生产,民用领域无人机规模陡升,增速在50%-70%之间。

而根据公开资料显示,2020年我国民用无人机市场中,农林植保类无人机占比最多,占到了42%。电力巡检、物流运输、安防无人机的占比分别为19%、16%和14%,其他无人机占比9%。

应用领域广阔

农林植保无人机指用于农林植物保护作业的无人驾驶飞机,该型无人机由飞行平台(固定翼、单旋翼、多旋翼)、GPS飞控、喷洒机构三部分组成,通过地面遥控或GPS飞控实现喷洒作业,可喷洒药剂、种子、粉剂等。

在林业中的应用主要可以分为事前预防、事中解决控制和时候补救三个方面。

高效节能易操作等优势明显

目前无人机在农作物的播种(授粉)、洒药、施肥,以及长势和病虫害的监测等方面无论与人工相比,亦或是与传统机械相比均具有明显优。以洒药为例,无人机撒药与手工撒药相比一方面可以提高效率节约资源,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

2020年大疆基本占领国内市场

我国农林植保型无人机发展起步较晚,直到2005年我国才开始自行研制农林植保无人机,并于2010年首次投入使用。直到2013年5月份,在国家农业部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现代职务保护体系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强农业航空建设,农林植保型无人机才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截至目前,我国农林植保领域的无人机市场基本被大疆公司占据,市占率在9成左右。

由于农林植保无人机在播种、授粉、撒药、施肥等方面能够极大得提升效率、节约资源等优势,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农林植保无人机的发展。

2020年农林植保无人机市场规模约68亿元

目前农业病虫害的预防多是靠经验总结,病虫害检测往往具有滞后性。这就导致我国的农产品用药不当或者用药过量,结果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量往往超标,严重影响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也影响我国农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除此之外,我国农业用地的土壤湿度的检测往往也具有滞后性,土壤严重缺水时才进行灌溉。这样一方面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另一方面耽搁农作物的生长,最终影响农作物的产量。我国是农业大国,有18亿亩的耕地,这为工业无人机在农林植保方面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历经10年探索,我国植保无人机保有量和作业面积大幅增加。根据Frost&Sullivan披露的数据,2020年我国农林植保无人机市场规模在68亿元左右。

综合来看,考虑到我国国土面积辽阔,耕地、林地等自然资源丰富,而伴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务农务林人数有一定程度的减少,机械化、现代化、智能化转型是必行之路,因此农林植保无人机应用前景广阔。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无人机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