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信领域:因为是无人驾驶飞机,所以必须要通过信号远程遥控指挥,这对信号的传输质量、效率、保密性、稳定性等是极大的考验,尤其是在复杂的地形、天气情况下。
二、优点:
1,人员安全,由军人在后方进行远程遥控,即使出现坠机、被击落等情况也没有人员损失,这对当前越来越重视人权及爱好和平的百姓来说是更能接受的事。
2,经济性,历来飞行员培训都是极耗资源的,即使是军事大国的飞行员也是很宝贵的财富,失去一位都是很大的损失,再加上抚恤金,所以一些极危险的任务,如果可以用无人机完成自然更好。
3,避免飞行员被俘虏,尤其是喜欢全球干涉的国家,如果飞机出现意外或者被击落前飞行员跳伞落入敌区,那么很有可能被俘,后续的营救、谈判等一系列问题会让政府和军方很头疼。
4,性能可发挥性更高,没有驾驶员就不用再考虑驾驶员的承受能力,比如加速度、氧气、温度等条件,摆脱这些因素,无人机可发挥性就更高。
三、缺点:
1,远程操控信号受限于地形、气候、距离等条件,有一定的隐患。甚至敌方会有意屏蔽信号,以此设法击落或者捕获无人机,这不是没发生过。
2,远程控制毕竟比不了直接在战机里驾驶,在灵活性上要想和普通战斗机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3,受限于技术,无人机在复杂环境下自由起降、作战有难度,另外由于政治、人文等问题,普通战机无人化难以做到,也就是说无人机很难做到普通战机那样大小,而不够大,就意味着载弹量小、攻击力弱的缺点
无人机7大商业用途。
农业
事实上,多数无人机产业相关人员认为无人机技术在农业方面有巨大用途。通过辨别正在衰败的作物,实地清点谷物数量等,无人机可以帮助农民减少损失。此外,无人机还可以用来丈量和开发农场及其附属灌溉系统。以上原本费时费力的工作无人机都能在短时间内有效解决。
另外,装配上盛有农药、化肥或水的装置后,无人机还可以变身为迷你喷洒机;对于饲养了家禽的农场来说,无人机还可以用来监测动物,并快速收集和反馈动物的健康和数量情况。
建筑与施工
建筑公司和工程承包商也能通过无人机受益。尤其是在房地产行业,建筑师可以使用图片和短视频等素材制作出设想建筑物的3D 模型。
而使用无人机能够快速获取建设地点航拍素材,建筑师可以利用这些素材创建出真实场景的虚拟概念,然后将设计建筑物的3D模型放入虚拟建设地点中以便于精确计算和调整,从而获得最佳施工方案。并且在施工过程中无人机还可以用于实时监测及数据反馈,从而保证施工全程精确进行。
派送业务
包裹派送应该算是目前最为明显的无人机商业用途之一。
虽然目前无人机限载量相当低(加上机身最多55磅),但无人机派送业务前景却十分看好。尽管有人质疑亚马逊旗下Amazon Prime Air无人机派送业务的可行性,但随着技术越来越成熟,无人机送货上门也显得越来越真实。尤其对于交通不便的偏远地区。
工程作业
工程公司也在使用无人机进行深度作业,如石油管道、传输电缆、维护检查等。
北达科他州商务部航空业务发展处主任布莱恩?奥普(Brian Opp)称:“工程公司的工作包括道路施工及维护、机场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等,当涉及到测量工作时,无人机和传感器的应用在提高工作效率方面至关重要。”
环境监测及保护
跟在农场监测动物和农作物相似。无人机不易被动物察觉,因此可以在不干扰动物作息的情况下对其实施监测,并获取保护效果、迁徙路径、栖息地管理及洪水估测(由其是沿海地区)等重要信息。
无人机还能提供动植物健康情况及数量等数据,并且能在人类难以到达的地方检测新物种。
媒体播报
无人机的另一个明显用途就是媒体播报。早前,只有大型新闻公司才能负担起使用直升机录制航拍视频;如今,即使是当地报社或小型媒体公司也能利用无人机快速获取新闻播报所需的航拍素材。
相对于直升机,无人机能够进入更紧凑、离地面更低的地方。而对于面对面访谈等简单录制工作,盘旋于附近的摄制无人机则完成得更加出色。
无线互联网传播
最后一个则是Facebook买下Titan Aerospace太阳能无人机公司时,媒体高度关注的无人机互联网推送应用。Facebook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计划利用旗下Aquila无人机向偏远地区推送互联网,而前不久Aquila无人机刚取得首次成功试飞。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搜集了全面的的知识,希望能满意采纳。
无人机在民用领域的用途
一、房地产销售
二、体育摄影
三、高速公路监控
四、野生动物研究
五、大气研究
六、狩猎和反狩猎
七、救灾
八、环境监测
九、航测航拍
无人机在民用领域的发展应用
民用领域对无人机的要求飞行速度通常在100公里每小时以下,飞行高度在3000米以下,某些特殊应用在4000~5000米。由于无人机的经济性、安全性、易操作性,在很多民用领域对无人机都有着旺盛的需求,小型无人机可广泛应用于防灾减灾、搜索营救、核辐射探测、交通监管、资源勘探、国土资源监测、边防巡逻、森林防火、气象探测、农作物估产、管道巡检等领域。由于小型无人机的航空特性和大面积巡查的特点,在洪水、旱情、地震、森林大火等自然灾害实时监测和评估方面特别具备优势。民用无人机在航测领域的应用还可以作为卫星遥感手段的补充。卫星影像成为中小比例尺遥感监测和制图的主要数据源,甚至成为1:1万地形图和专题图制图与更新的重要数据源。但由于受到卫星临空周期、气候和供给渠道的制约,用户订购高分辨率卫星数据在覆盖度、时效性以及分辨率方面受到较大影响。无人机航空拍摄方面,由于其机动性强、分辨率高等优点,可作为卫星遥感手段的补充,形成高中低平台结合、粗中细分辨率互补的全天候、全天时、全覆盖立体监测体系。目前很多民营企业在小型无人机航测方面都具备了基本应用能力,比如说,昆明劲鹰无人机专业从事航测无人机设备的设计、生产、销售、及航测航拍服务,是中国技术顶尖的航测航拍无人机设计制造及航飞服务商。无人机扩大民用领域应用所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是要搞“用得起的装备”,“开得动的装备”,用得起,就是低成本,因此机体要降低成本,飞控也要降低成本;开得动,就是操作简便易用,无需太长周期的学习培训,无人机自主性能要高,把人的因素降到最低。昆明劲鹰无人机费用低、技术强、工期短、精度高,在业界领先。随着国有资本、民营资本的投入,无人机行业的基础技术已经逐渐成熟,无人机的应用领域由单一的军事领域扩展到民用领域,无人机厂商也由国有企业逐渐向民营企业转化。不断成熟的飞控、发动机技术使总体技术逐渐成熟,进而推进了市场需求的成熟,最终将使整个行业趋向成熟。因此,可以预测无人机行业将迎来发展成熟的黄金时代。
作业优势明显 应用领域广泛
工业无人机作为一种高效便捷的辅助手段替代了原有工具服务于各行各业的日常工作中,其具有成本低,效费比好、机动性能好、使用方便等优势,并且可降低人工操作的风险,提高任务执行的安全性和可操控性。
目前,工业无人机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电力巡检、应急救援、航空摄影、水利应用、农药喷洒、航空测绘、国土资源、旅游业、管线巡查、医疗业、海事监察、农业林业、物流运输、交通管制、气象监测、反恐防暴等。随着工业无人机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各行各业对无人机应用需求的提升,工业无人机应用领域将不断扩大,并朝着更加深化、细化的方向发展。
农林植保领域占比最高
从应用结构上看,由于起步时间、发展程度的不同,工业无人机在不同应用领域的市场需求量和应用成熟度均有所差异。目前来看,我国工业无人机在农林植保、航拍领域和电力巡检的市场需求量和应用成熟度最高,而在边防输送、建筑和搜寻与灾难预防领域的应用深度和市场需求量则有待进一步提升。
根据直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的赛迪顾问发布的《2019工业级无人机投资白皮书》数据,农业植保领域目前领跑工业级无人机应用领域,2018年市场规模达到25.2亿元,占比41.5%,初步估计2019年为46.1亿元,占比为43%。
随着5G、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型智能化技术的不断成熟与落地,工业无人机技术也将继续更新与迭代,相关产品将朝更加智能化、人性化的方向发展,从而推动无人机在行业的深化应用。
具体而言,工业无人机在电力巡检、物流运输和安防业将继续发挥更大作用,市场规模将不断提升,而农林植保仍将是占比最高的应用领域。
受政策等因素推动 农林植保无人机发展前景良好
农林植保无人机指用于农林植物保护作业的无人驾驶飞机,该型无人机由飞行平台(固定翼、单旋翼、多旋翼)、GPS飞控、喷洒机构三部分组成,通过地面遥控或GPS飞控实现喷酒作业,可喷酒药剂、种子、粉剂等。
国内植保无人飞机的发展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2010年国内出现了首款商业化的油动单旋翼植保无人飞机,其后至2013年,我国植保无人飞机产品技术发展缓慢,生产企业寥寥无几。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强农业航空建设”,国内植保无人飞机产业发展出现了转折,资本开始进入,据不完全统计,仅2014年国内就有近百家企业进入该产业。2014年后,一些地方政府和中央有关部门先后出台植保无人飞机购置补贴政策,催生了一大批植保无人飞机企业。2016年“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重点专项项目“地面与航空高工效施药技术及智能化装备”启动,推动了无人飞机植保行业装备和应用技术的全面研发。至此无人飞机植保快速进入农业生产中,作业量稳步增长。
中国航空运输协会通航分会发布的《2019中国民用无人机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底,我国共生产各类植保无人机170多个品种,保有量5.5万余架,作业面积超过8.5亿亩次。
植保无人机与飞防员、农药三者共同构成了我国农业飞防体系。目前我国农林植保无人机主要防治作物包括水稻、小麦、玉米、棉花等,总体可减少农药使用量20%以上、节省用水90%以上,提高农药利用率30%以上。
由于农林植保无人机在农作物的播种(授粉)、洒药、施肥,以及长势和病虫害的监测等方面无论与人工相比,亦或是与传统机械相比均具有明显优势,因而近年来国家出台了许多扶持农林植保无人机的政策,支持植保无人机的发展。具体如下图所示:
国家政策的引导和地方政府农机购置补贴等工作的落实,推动了农业无人机在农业生产领域的推广应用,农业生产机械化进程加快,农业无人机产业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从无人机数量和从业人员看,中国航空运输协会通航分会发布的《2019中国民用无人机发展报告》显示,预计到2020年,我国植保无人机数量将达到10万架,无人机植保从业人员将达40万人。
从销售规模上看,全球著名的信息技术咨询公司国际数据公司(IDC)预测到2023年,中国农业植保硬件销售规模为160亿元,而农业植保服务市场规模将达到485亿元。
得益于政府扶植、无人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等因素,在农林植保方面,我国工业无人机未来的需求量必将迎来巨大发展,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到2025年,我国农业植保服务市场规模将达到约242亿元。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工业无人机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