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当前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现状的分析
论文关键词:美盲 误导 来不了 养不起 不稳定 论文摘要: 一些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领导和学校的领导在思想上还没有真正明确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又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农村、山区小学美术教育是基础教育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并突出地表现为师资短缺,师资队伍的素质状况不能适应当前素质教育的需要,不能适应当前美术教育的发展。 学校艺术教育和美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组成部分,尽管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使学校艺术教育步入法律化、规范化的轨道。但一些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领导和学校的领导在思想上还没有真正明确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又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农村、山区小学美术教育是基础教育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并突出地表现为师资短缺,师资队伍的素质状况不能适应当前素质教育的需要,不能适应当前美术教育的发展。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是: 其一,一些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领导和学校领导是“美盲”,不了解美术知识和技能与社会生活、工作的密切关系;不了解随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高度综合化发展的趋势,美术是新世纪祖国各行各业的建设者不可缺少的艺术素养;认识不到美术教育是美育和素质教育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形式和有效途径;认识不到美术教育是对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培养最具成效的学科之一。 由于实际认识不足,致使一些农村小学的领导认为美术课是“调剂课”,可以是“口头上重要,工作中次要,执行中不要。”美术课在实际工作中被随便缩减,随时被其他基础学科挤占,甚至停开。 其二,美术教学不同于一般文化课教学,它是一个眼、脑、手相结合的学习过程。在美术教学中,范画、挂图、图书资料起着重要作用。只有见到大量的优秀作品和具体的实物,学生才能有一个感性认识;让学生动手操作,他们才能深刻体会。但一些中小学校领导不愿投入资金 改善教学设施,购置教具和资料。 其三,应试教育的误导。尽管国家教育部已提出中小学教育应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但由于中国自身的实际情况,一些学校只重视升学率,仍跳不出应试教育的怪圈。美术的学习,不作为升学手段。学生家长也只关心孩子的语、数、 外成绩,美术的学习在这种情况下受到一定的限制是难免的。 大量调查研究发现:广大农村小学迫切需要大量的美术教师。虽然我国鼓励综合性高校和非师范类高校参与培养、培训教师的工作,加之近几年来各院校的扩招,美术师资毕业生虽然数量多,但农村学校美术师资却存在“来不了”“养不起”“不稳定”“配不齐”的`现象。现将原因分析 “来不了”。上述的农村学校美术教育外部环境让美术教师和美术师范毕业生“心寒”,加上我国农村学校不仅数量多,而且受思想观念、地理位置、交通、地域经济等影响,一些高师的美术毕业生贪恋城市,认为到农村、山区中小学是“大材小用”或无用武之地,不愿到生活与工作条件艰苦的农村、山区工作,甚至放弃分配,这种现象相当普遍。 “养不起”。农村学校办学规模小,教师编制受限制。一般情况下,一所农村小学养不起也用不足一个专职美术教师。这就使一些学校为 给其他学科的教师排够课时或照顾老弱病残,而让这些根本不懂美术的老师教美术,或让美术课只停留在课表上,教学得不到保证。即使有一名专职教师也成了基础课教师,或成了跑腿的、打杂的,使之不能专一地去研究自己所教学科。 “不稳定”。农村学校无能力更多地“创收”,农村教师的实际待遇长期徘徊在社会的一个低水平线上,拖欠工资现象时有发生。美术教师除完成美术课教学工作外,还要做多项琐碎繁杂的工作。如:开展第二课堂辅导学生,为学校办板报、墙报,为各班级布置教室,为节日庆典和上级各种检查活动写标语、布置会场、美化环境等等。白天上课,有时晚上还得加班加点,而这些工作并不起眼, 不计报酬和功劳。美术课非统考科目,在评职、评优、晋级等方面不便计算成绩,工作辛苦又得不到承认,加之农村小学美术教学设施和教具缺乏等诸多因素,导致在农村、山区工作的美术教师不安心。在教学上,不研究大纲和教材教法,对课堂教学敷衍应付,对学生不负责任,或跳槽、或改行,流失现象十分严重。 解决当前农村学校美术师资问题,稳定教师队伍,最根本的还是要把农村学校美术教育真正重视起来,要增强教学设备的投入,按“普六”的标准配齐设备。同时,要改善美术教师的教学条件,每学期应提供一定的教学业务经费,以保证美术课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其次,要把美术教师的地位真正提高。在美术教师的评职、评优、晋级、奖金等方面要与其他学科的教师一视同仁,并能根据美术科的特点,建立相应的、公平的考核考绩制度。美术教师对美术兴趣小组活动的指导、办板报、校园环境的美化、为其他学科绘制挂图以及为节日和会议刷写标语等,都应为美术教师计算工作量。尊重他们的教学劳动和科研成果,鼓励、支持他们外出交流学习、进修、函授等,以提高美术教师的业务素质。 另外,对美术教学和教师也要提出要求。各级的教育行政领导与教研部门在检查教学工作时,应把美术教学工作列入检查的项目,每学期要 制定检查制度,包括教学、教案、教研、教改、美术活动的开展、经费和设备添置等。开展听课、评课制度、教师基本功竞赛等活动。加强对教师的教学评估和综合 素质评估,要有计划地对美术教师特别是兼职美术教师进行在职培训,以提高教师的职业技能。 重视农村学校美术教育就要转变观念,以全面提高全 民族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高度来贯彻落实《学校艺术工作规程》,各级教育部门的领导与学校的领导应自觉地把学校美术教育纳入素质教育的轨道。保证美术教育的投入,加强美术课程教学,努力改善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的落后面貌,促进美术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参考文献: [1] 美术课程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八). [2]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八). [3] 美术新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学校是实施美育 教育 的重要场所,学校美育教育的 方法 是多种多样的,还需要我们进行更多、更深入的探索。抓好学校美育教育,将对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学校美育教育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高等学校学生美育教育的培养》
【摘 要】高等学校美育的状况并不乐观,甚至令人担忧。出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的思潮,美育可以塑造学生的优美的心灵和高尚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美育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与修养。陶冶学生道德情操,形成完整的人格、文明健康的生活情趣,从而促进社会的文明、和谐及协调发展。
【关键词】高等学校;美育;素质;和谐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编号:1006-0278(2013)07-212-02
当前,美育的状况并不乐观,甚至令人担忧。美育,并非单纯是学校教育的工作,它是全民素质教育的重大而长远的工作。对“美是什么?”十分模糊。许多人望文生义地认为美学就是美术。现代大学中出现了网恋、心理障碍、冷漠、自杀的倾向,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的思潮,一定程度存在的如“过分担扰”、“容易紧张”、“人际关系敏感”、“情绪易被破坏”、“压力感”、“自卑”、“争强”、“失望”、“抑郁”、“焦虑”、“脆弱”、“偏执”等一系列心理疾病,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审美教育,已是刻不容缓的问题。
高素质人才表现为:具有扎实的知识功底,敏捷的思维和创新能力,有较强的科研、组织、协调能力和较强的应变能力、竞争力;有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明形势,懂政策;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质,趋善上进、洁身自好,有健康的情绪和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能关心人类命运,社会进步,国家兴亡,民众疾苦;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牺牲精神;注重人格完善,有较高品位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力。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应成为高等学校的共同主题,其主要内容和要求包括:弘扬 传统 文化 ;弥补由于物质生活的丰富与精神生活的空虚而造成的受教育者的人格缺陷,实现完全人格的教育宗旨。
一、美育的内涵
艺术美是美的集中表现,它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对生活的能动反映,比生活更集中,更有典型性。只有提高艺术修养,才能更准确、全面、深刻地去把握日常生活美、自然美和其他各种美的现象。艺术可分为再现的艺术、表现的艺术和语言艺术三大类。再现的艺术有雕塑、绘画、摄影、戏剧、电影等;表现的艺术有工艺、建筑、书法、音乐、舞蹈等;语言艺术有文学等。
19世纪英国教育家拉斯金认为,艺术的目的是表现宇宙的创造精神,一切伟大的艺术同时就是宗教。明确地说:“教育的目标主要不是能力而是修养;一个年轻人被送进我们的大学目的不是(至少迄今为止不是)为了接受某种职业的专门训练;甚至为了某种职业深造也不是常有的现象;但永远是为了被造就成一个绅士和学者。”
2002年7月25日,教育部下发了《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明确指出“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和内容,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规定“普通高等学校应当开设艺术类必修课或者选修课”,“职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制定艺术类必修课或选修课的教学计划(课程方案) 进行教学”,并要求作为考试或考查课,计入学分。
2004年,胡锦涛同志在 教师节 去看望教师胡明亮时说:“我们一定要把美育贯彻、落实到教育的全过程。美育的功能是其他的教育不能取代的。美育可以丰富人的多方面的知识,开发人的智慧,陶冶人的情操。美育可以塑造人的优美的心灵和高尚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美育可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与修养。美育不但对教育人,培养人是不能缺少的,对整个社会、整个人类,自然,艺术各方面都是不能缺少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把美育认真地贯彻落实到教育的全过程里面去,好不好?”。
审美教育本质上是一种生命教育和情感教育。它通过对最直接、最本真的生命活动——审美活动的激发、培养与引导,直达生命的本源,从根本上对生命存在加以影响和引导,使生命中那些不受理性控制的因素,能够符合理性的要求朝着健康、美好、高尚的方向趋动。同时它也是对生命的潜在能力的发展和挖掘;是对生命的感悟力、鉴赏力、创造力等不仅需要有理性的知识,更需要有情感智慧的生命潜能的激发培养。总之,审美教育是通过感性形式对人的生命本身进行塑造,使之更加完美合理的一种教育。
二、美育作用
(一)美育有利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表现为以正常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学习中的各类事情,当遇到挫折或情感波折时,能很好地进行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美育具有这种调节功能,当大学生心理极端疲劳、烦燥不安时,听一听音乐,欣赏一下名画,使自己平静下来,并能产生一种愉悦的感受。美育具有强大的情感净化功能,美育是连接情感和理智两大因素的中介,它以人们认为美的事物为诱导,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作用于人的意识,并且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积累,慢慢的会从直觉转化为理性因素,渐渐发展到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使大学生的人格得到很大的升华。
(二)美育有利于大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现代科学证明,人的大脑两个半球是高度专门化的:左半球同 抽象思维 ,逻辑分析有关,它具有语言、理性、计算能力;右半球与知觉空间有关,具有音乐、绘画能力。大脑皮层的活动包括兴奋与抑制两个过程,如果大脑左半球长期处于兴奋状态,它会自然地疲劳而受到抑制,抽象思维能力随之减弱,如果有意识地转换兴奋中心,使右脑兴奋起来,使左脑得到休息,就能重新提高大脑的抽象思维能力,如果人脑两个半球长期得不到平衡发展,就会阻碍人的智力的开发,影响创造能力。艺术教育活动在发展大学生的形象思维,培育大学生的 想象力 、批判力、创造力、感悟力、审美力方面有其优势。学生在接受艺术教育的熏陶,发展艺术审美能力,提高审美素质的同时,潜移默化地被影响着,包括情感、品味、气质、风度等。通过艺术教育活动,激发和强化大学生的创造冲动,培养和发展大学生的审美直觉和想象力,培养创新精神,提升人格的修养、人生的境界、人性的完美和整个社会风气的转变;通过艺术教育活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提高大学生的观察力、理解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它潜移默化的巨大力量,对大学生人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高校美育的培养
高等学校美育是培养学生感受美、认识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是一种情感陶养、感情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系统工作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深入认识审美和美育的内涵,全方位将美育融入高等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构建整合式的美育教育,形成一个统一、整合的高等学校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高校沿着素质教育的方向,以全体学生为教育对象,以数字信息化传媒为手段,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具有新的内涵的当代美育学科体系。
(一)注重综合审美能力的培养
审美能力的培养以大学生的生活 经验 为线索,进行综合性课程的学习,在审美教育中穿插诗、词、乐、舞的训练。美育培养丰富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精神境界,训练学生的 思维方式 、深度、灵敏度。
(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想象力是在过去感知材料的基础上所创造出的新事物形象的能力,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加强大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唤起学生美好的幻想,让学生丰富的想象源泉转化为创造的能量和热情,造就一代高素质的创造性的人才。
(三)重视网络中的美育功能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上网成为大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训练思维、陶冶情操和提高信息处理能力的有效手段,也是大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主要途径。美育将理性与感性统一起来,并统一于真正的真实之上,这一效果对网络文化的无序性、虚拟性所带来的负面效应,正好可以起到消解作用,而且可以提升大学生的审美趣味,促使社会审美意识趋向高雅。
(四)美育教材的编写
以理论研究和国内外教学实践为基础,树立综合学科意识。既要对美育的本质、规律、功能、意义和实施的途径进行系统地阐述,同时又要注意艺术教育的重要功能和价值,尤其要把分类艺术的实践教育纳入教材。树立明确的教育目标,必须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既要注重理论知识的系统传授,又要强调美育活动的生动性和实践性,还要充分反映当代审美文化的发展性与多元性。
(五)建立一支专业的美育教师队伍
美育的理论研究与美育学科教学有着本质的区分。美育理论研究者未必能胜任美育教学,美学专业或艺术专业教师也未必是合格的美育教师。美育学科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决定了美育师资队伍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美育教师不仅要具备美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基础,又要具备对美育基本问题的认识能力与研究能力;同时,还要具备文学、音乐、绘画、舞蹈、园林建筑等分类艺术的 基本素养 。
综上所述,美育的过程实际上是个体审美社会化的过程,高等学校审美教育使大学生个体情感获得满足和人格和谐发展,真诚热情地去追求美好的生活、美好的人格、美好的社会制度,自觉养成良好的品德和个性。高等学校审美教育的理想是通过促进大学生个体内在的和谐而达到社会的和谐。高等学校审美教育不是当代文化教育中一个可有可无的点缀,它同时肩负培养新型人才、重塑人文精神以及推动社会进步的多重任务。所以高等学校美育要注重大学生综合审美能力的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网络中的美育教育、注重美育教材的编写、建立一支专业的美育教师队伍,激发学生群体及个体发现美、享受美、感悟美、鉴赏美、创造美的动机,最大限度地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陶冶大学生道德情操,形成完整的人格、文明健康的生活情趣,从而促进社会的文明、和谐及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德]席勒.审美教育书简[M].冯至,范大灿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英]特里?伊格尔顿.审美意识形态[M].王杰,傅德根,麦永雄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M].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
[4]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说[M].蔡元培美学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5]朱光潜.文艺心理学[M].朱光潜美学文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6]李泽厚.美学的对象与范围[M].美学(3),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
[7]蒋孔阳.19世纪西方美学名著选(德国卷)[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
[8]宗白华.美学与意境[M].人民出版社,1987.
[9]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10]姚文放.“审美”概念的分析[M].求是学刊,2008.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学校美育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论文优秀22条参考文献
[1] 陈萍. 莆仙宫庙壁画艺术研究[D]. 福建师范大学 2012
[2] 郑芳芳. 明清易代背景下的清前期人物画研究[D]. 福建师范大学 2012
[3] 骈岑. 3~6岁儿童绘画表现能力发展的研究[D]. 上海师范大学 2014
[4] 林颖. 中国高等师范院校中国画教育的若干问题思考[D]. 福建师范大学 2012
[5] 黄菁. 民间美术在水墨人物画创作中的运用与拓展[D]. 福建师范大学 2012
[6] 王雅欣. 探寻学龄前校外儿童水粉画教学的新思路[D]. 福建师范大学 2014
[7] 王艳梅. 清代杨柳青人物题材吉祥画的艺术特色[D]. 福建师范大学 2012
[8] 王盼美惠. 5-6岁幼儿绘画表征特征研究[D]. 南京师范大学 2014
[9] 陈艺红. 男权世界中的女性世界[D]. 福建师范大学 2010
[10] 刘德宾. 中国画与中国戏曲的艺术特征探微[D]. 福建师范大学 2005
[11] 张玲. 从林风眠的调和论看近现代中国画的中西融合[D]. 福建师范大学 2004
[12] 毛蓉蓉. 中国人物画造型的传承与时代性[D]. 福建师范大学 2009
[13] 黄霖清. 论形成(影响)现当代中国人物画造型特点的.若干因素[D]. 福建师范大学 2009
[14] 柳健. 以幼儿认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色彩启蒙教育研究[D]. 聊城大学 2014
[15] 秦芳. 以绘画视知觉视角下研究4-5岁幼儿绘画语言表达特点[D]. 新疆师范大学 2014
[16] 王蓉蓉. 三大学术思想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影响[D]. 福建师范大学 2008
[17] 郑艳. 中国“学院派”美术教育与传统美术教育之间的架构[D]. 福建师范大学 2008
[18] 倪婷婷. 德化现代陶瓷艺术性弱化问题研究[D]. 福建师范大学 2012
[19] 张永海. 画中的人生与如画的人生[D]. 福建师范大学 2008
[20] 洪文峰. 花枝春满 天心月圆[D]. 福建师范大学 2010
[21] 吴晨阳. 一脉相承-浅析两宋至现代闽籍中国画人物画家绘画风格中“线”的继承性[D]. 福建师范大学 2011
[22] 曾春丽. 初探福建工艺美术对福建本土中国画画家画风的影响[D]. 福建师范大学 2011
立德树人下的小学美术信息化教学论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那么一般论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立德树人下的小学美术信息化教学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美术的教学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美术教育在小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美术教学中的教学内容和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进行结合,是小学美术教师需要不断探索的重点课题。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认识到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性,通过信息化教学融入到各个学科当中,从而全面、广泛、深刻地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立德树人;小学美术;信息化;
美术,作为一个文化的媒介,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同时,美术也是跟随着时代在不断地创新,有很鲜明的时代特色.在美术教学中,立德树人的思想已经成了教育的根本任务。而在如今互联网的时代,要通过信息化的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和综合素质。美术是美育的重点内容,也是提高学生品德的一条有力途径,小学美术的教学内容中有非常丰富的德育元素,在教学中教师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目标,通过信息教学让立德树人思想渗透到美术课堂中,提升学生的品德。[1-2]
一、注重课堂导入,进行德育教学
对于任何一门学科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一开始,教师如果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那这堂课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所以课堂的导入部分是非常重要的,导入是每一节课的开端,教师做好的导入工作,能够非常好地促进后面课程的讲授。高效课堂,往往能够吸引住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导入部分就能够调动起自己的学习积极性,对后面的学习进行更好的铺垫。为了能够使小学美术的教学在立德树人的背景下和信息技术相结合,打造高效的小学美术课堂,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教师一定要重视美术课堂的导入,要将美术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践相关联,通过学生熟悉的事物,降低学生的恐惧感,提升学生的亲切感,从而给学生带来一个生动的课堂体验,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实现导入,这样更显得课堂有时代感,让学生能够提起兴致。[3]比如,带领学生学习人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第6课《多彩的梦》的时候。
为了能让学生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我在课堂导入这一部分下了很大的功夫:首先我利用准备的时间在互联网上寻找了一些画家的知名抽象油画作品。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想象和赏析,还找了一个可以绘画的软件,在课堂上给学生演示颜色搭配和颜色的混合。当我在上课打开多媒体展示夏加尔的《我和我的村庄》这一幅图画时,学生开始议论纷纷。有的人说右面那个绿色的是作者,左面的是一头小鹿,这描写的就是夏加尔自己在庄园里的惬意生活。之后我要利用做图软件两个颜色组合到一起,变成一种新的颜色,这样两两组合变成一种新的,让学生都觉得非常神奇,情绪逐渐高涨起来,有的还提出建议,把黑色和绿色放在一起。这样慢慢的,学生对这堂课的学习充满了激情,通过学生对夏加尔这幅油画的一些描述。
我让学生自己闭上眼睛,想一想自己的理想是什么呢?自己长大以后想要做什么呢?然后把他画在纸上,运用一些喜欢的色彩表达出来。小月同学长大后想当一名教师,于是利用了白色、蓝色和绿色这几种颜色进行绘画。蓝色是医生的口罩和帽子,白色是医生的服装,绿色代表着健康,她这样解释道:长大我想做一名医生救死扶伤,让每一个病人都能够治好自己的疾病,健健康康地生活。小刚说:我以后想当一名警察,他的画用的是黑色、红色和黄色这几个颜色来表达,红色代表着警察的忠诚,黄色代表着警察的责任,黑色代表着警察的服装。通过成功有趣的课堂导入,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学习上来,然后再进行一些立德树人的培养,让学生顺其自然地得到品德方面的培养,正面地引导学生去做一些对社会有贡献的正能量的人。
二、感恩教育,立德树人
立对小学生进行立德树人的道德教育培养,要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4],不能够单纯地说教,在立德树人的背景下小学美术的课程充满了人文色彩,是美术教师进行立德树人教育的一个良好机会,在小学美术的教材中,也涉及了很多有关的话题,有日常生活的道德规范、环境保护、传统习俗等,每一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美术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从整体上掌握好教材的学习内容,深刻地挖掘出课本中的德育素材,利用教材中的美术作品,把话题展开,让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的时候,也能够培养自己的品德修养。学校美术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就是课堂教学,课堂就是立德树人的主要阵地,美术教材有着广泛的人文素材,各种各样的日常生活都涉及了,这就给美术教师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去立足课本,贴近生活地进行立德树人,在传授美术知识的同时,还能够兼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
教学中教师首先要理解教材内容,认真研究各个教学环节,将立德树人思想渗透到美术教学中,灵活地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设计一些贴近生活美术活动,让运用知识的同时,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比如,在学习二年级下册《小鸟的家》的时候,我趁机对学生进行了感恩教育。首先,在网上找到了一个纪录片,大概讲述的是动物之间的感恩之心,里边有乌鸦反哺、羊羔跪乳。一些感性的学生在看到这些感人的画面时,都情不自禁地掉下了眼泪。接着,我又给学生播放了广西大学生小芳为了照顾自己年迈的父亲,每次上学都背着父亲走好几十里的山路,终于考入了一个理想的大学,可当父亲想要放弃自己的时候,小芳却做出了一个决定,背着父亲去上大学。尤其是那张小芳背着父亲的背影,非常让人感动,学生也纷纷地进入了那个情景,我趁机说父母生我们,养我们,还要供我们读书,这是我们无以回报的,是他们给了我们生命,我们应该用自己所能去回报他们,作为二年级的小学生,我们能做的只有变得懂事,勤于学习,这样家长才能够更加开心。在课堂的最后,还让大家写下对父母想说的话。然后在放学的时候交给不辞辛劳接送我们的家长,通过这样一个小活动,增进了父母和学生之间的.亲情,也达到了,培养学生感恩的目的。
三、小组合作、促进立德树人教学
在小学美术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数的美术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一般采用的是整体教学,学生也只是自己学习自己的,从而导致学生的合作意识不强,不利于立德树人教学的开展,为了改善这个现象,美术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利用一些适当的机会,科学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和同学互帮互助的模式下进行学习,从而掌握美术技巧,提高自己的品德素养,这样既能够加强学生之间团结协作的意识,让学生真正认识到美育的重要性。通过小组合作的模式,能进一步向学生宣传德育的内容,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整体的小学学生美术素养,让学生更好地成长,教师可以适当地组织小组合作学习,从而促进德育教学,这是长期并且艰难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这也是每一位教师实现教书育人的必要途径,所以,教师要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德育氛围,在教学中渗透立德树人的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合作,从而实现立德树人教育,让学生能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例如,学习到人美版五年级下册第12课《十二生肖》的时候,我利用多媒体给大家播放了成龙扮演的《十二生肖》电影中的一些片段,这个电影讲述的是以成龙为中心的一些爱国人士为了把中国的国宝十二生肖的头回归祖国做出贡献。学生对这个电影非常感兴趣,情绪很高昂。于是,我继续和大家介绍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剪纸,利用剪纸把十二生肖的形状剪出来,非常精致、美观。在大屏幕上展示之后,我给学生传看了真实的剪纸模型。之后让学生以前后桌四人为小组,去探讨有关十二生肖的内容,并且可以动手画一画,剪一剪十二生肖的样子。我在听学生讨论的时候,听到了几种有趣的说法。小刚说,十二生肖又叫十二属相,是有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这几种动物作为属相。属相前缀的文字表示时间。小欧说,十二生肖是中国的国宝,我们应该保护中国的国宝,不能让他漂流在异国他乡。通过小组合作探讨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来,避免由于对教师的恐惧,而不敢发表意见。这样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团队意识。还有一个小组在探讨完之后,开始用剪刀进行剪纸,剪出了一个很可爱的小猪。通过这样的模式既加入了信息化教学的元素,又加入了小组合作,让学生能够充实地体验美术课堂带来的感受,并且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感,达到了立德树人的要求。
四、结束语
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为社会和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在立德树人的背景下,美术信息化教学有它独特的优势和内容,是其他科目不能够代替的,所以作为小学美术老师,要充分发挥美术教育中的德育功能,利用美术教材培养好学生的品德,通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新意识,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在真善美之间能够培养出高尚的情操,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五、参考文献
[1]卞炯炯.信息化环境下小学美术课程自主学习模式探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
[2]杨立旺.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小学美术智慧课堂教学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0.
[3]陈英萍.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微视频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有效应用[J].中国新通信,2020.
[4]曾敬.小学美术教育在新媒体视野下的教学方向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
最早提出美育代宗教的,是蔡元培先生在北京神州学会演讲,原载1917年8月《新青年》3卷6号,后编入《蔡元培选集》。从字面看,美育代宗教,是说用美育代替宗教。“说”,是一种文体,如同今天的论说。从意义上看,今天说的美育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