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说是《羊脂球》,还写有《项链》,《漂亮朋友》等脍炙人口的名篇
短篇小说之王莫泊桑相信很多人听说过,也看过他的作品,对他的文学才华赞叹不已,但你知道他有着怎样的别样人生,和传奇经历吗?如果你有时间,就听我唠一唠关于莫泊桑的故事。
莫泊桑1850年8 月5日出生于法国西北部诺曼底省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母亲出身并非名门望族,但酷爱文学艺术,与福楼拜是莫逆之交。莫泊桑出生不久,父母分居,他跟随母亲度过了幸福的童年。十岁时,莫泊桑就开始听母亲为他朗读莎翁的作品。莫泊桑不少短篇小说都是母亲为他提供的题材。
莫泊桑的父亲生活放荡、侵吞母亲的财产,以致夫妻关系的最后决裂。这就是莫泊桑日后写了大量以父母离异而造成家庭悲剧为题材的短篇小说的原因。13岁莫泊桑在一所公立中学结实了著名诗人和戏剧家路易.布耶,后来又结实了另一位严师――福楼拜。福楼拜着力培养莫泊桑的文笔,洞察事理的眼力以及遣词造句的能力。
1869年莫泊桑进入巴黎大学法学院功读法律。这一时期莫泊桑查阅了形形色色的案例,为他的文学创作积累了大量素材。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他创作了大量以普法战争为题材的作品。
从1872年起,莫泊桑定居巴黎,先后在海军部和教育部任职,长达数十年,这些经历使他对小职员的生活状况和精神境界有了深刻的认识,成为他日后创作的重要主题。
1876 年左拉、莫泊桑、阿莱克西等人成立了自然主义文学集团,文学史称其为“梅塘集团”。莫泊桑倡议每人以普法战争为题材写一篇小说,1880 年结集出版,是为《梅塘之夜》。莫泊桑的成名作《羊脂球》即在其中。这是他公开发表的第一篇小说,一举成名。他的文学生涯自此开始。
莫泊桑的许多传世佳作大多是在1880年到1890年,这期间创作的。1885年以后,他开始长篇小说的创作。
80年代末期,由于莫泊桑思想上苦闷和绝望情绪加强,以及法国文学艺术中颓废现象对他的影响,作品中社会主题消失不见了,而人内心世界、人的心里现象乃至病态心理成了他作品中的主要内容,如《皮挨尔和若望》、《我们的心》。
此后,莫泊桑精神分裂症渐渐恶化。189年与世长辞,年仅43岁。结束了他辉煌的一生,他给我们留下的作品让我们重回到一百多年前,那个命运多舛的年代。向伟大的莫泊桑致敬。
(本文主要内容来源于其他书籍,特告之)
《莫泊桑短篇小说选》内容概述:莫泊桑的小说描绘了各色各样的生活场景,刻画了各个社会阶层各种职业的人物形象,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反映出了19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法国社会生活的状况。莫泊桑的小说题材范围极为广泛,大致可以分为下面几类:(1)描写普法战争的。
(2)反映资产阶级世俗生活方面的内容和揭露资产阶级道德堕落的。
(3)描写下层人民生活的贫困、痛苦和反映劳动人民优秀品质的。
在以普法战争为题材的小说中,莫泊桑揭露了普鲁士侵略者的残暴、法国军队的腐败,还从正面歌颂了法国人民勇敢反抗外敌的爱国主义精神。如《羊脂球》、《瓦尔特·施那夫斯的奇遇》、《米龙老爹》、《两个朋友》、《蛮子大妈》、《俘虏》等。在这几篇小说中,又以《羊脂球》最为经典。
《羊脂球》是莫泊桑短篇小说中的珍品,这也是他发表的第一篇小说。自发表以后,它一直为广大读者所喜爱。这篇小说的内容大致是这样的:里昂城被敌军占领后,城里的10名居民同乘一辆马车逃走。这10名居民代表了当时法国社会的主要阶层,是社会的一个缩影。这些人除了小说的主人公——外号为“羊脂球”的妓女外,还有资本家、暴发户、贵族地主及他们的妻子。
羊脂球因为不愿忍受普鲁士士兵的侮辱而逃走,而三位“上层人士”却是为了自己的私利而逃。一开始,这些“上层人士”看不起羊脂球,并悄声辱骂她。但到羊脂球分给他们食物吃时,他们的态度发生了变化,蔑视变成了亲昵,辱骂变成了夸奖。
在小说的高潮时刻,几位上层人士想出各种主意企图说服羊脂球,迫使羊脂球屈从普鲁士军官的无耻要求。最后老修女引用《圣经》里的故事来劝她就范。
《圣经》的故事打动了羊脂球善良的心,她为了同胞,答应了普鲁士军官的要求。
但是,羊脂球这种牺牲自己的举动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小说就在羊脂球的哭泣中结束。
莫泊桑大量的描写世俗生活、揭露资产阶级道德堕落的小说中,有的写出了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所带来的辛酸后果,如《项链》、《骑马》;有的表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世态炎凉,如《我的叔叔于勒》;有的讽刺了小职员的虚荣心,如《勋章到手了》;有的描写了小市民的吝啬、斤斤计较,如《伞》;有的揭露了利欲熏心的官员为了追求一笔巨额遗产而干尽无耻的勾当,如《遗产》。
在《项链》这篇小说中,莫泊桑写的是小职员之妻玛蒂尔德因爱慕虚荣而向朋友借了一串项链去参加一次豪华的舞会,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她不慎把这串项链给弄丢了,由于自己的虚荣心在作祟,他们没有将实情如实的告诉朋友,而是在珠宝店又重新买了一串,可他们的收入微薄,为此他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是,10年之后他们知道所丢失的那串项链不过是假的而已。
《骑马》这篇小说中,莫泊桑写道,主人公格里勃兰先生为全家组织的唯一一次郊游,因其出风头的渴望而草草的收了场,因为他撞到了一个老妇人,这位被撞的老妇人声称从此丧失了劳动能力,这样一来,格里勃兰先生被迫担当起了赡养老妇人终身生活的责任。这使得他们本来就很拮据的生活变得更加困难了。
1850年8月,莫泊桑出生于法国西北部诺曼底省狄埃卜城附近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他的祖辈都是贵族,但到他父亲这一代时没落了。父亲做了交易所的经纪人。他的母亲出身书香门第,爱好文学,经常对文学作品发表评论,见解独特。莫泊桑出生不久,他的父母由于经常闹矛盾分居了,他和母亲住在海边的一栋别墅里。幼年时的莫泊桑喜欢在苹果园里玩耍,在草原观看打猎,喜欢和农民、渔夫、船夫、猎人在一起聊天、干活。这些经历使莫泊桑从小就熟悉了农村生活。从童年时代起,母亲就培养他写诗,到儿子成为著名作家时,她仍然是莫泊桑的文学[1-2] 顾问、批评者和助手,所以他的母亲是他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的第一位老师。另一位为莫泊桑走上文学道路打下基础的是他13岁在卢昂中学学习时的文学教师路易·布耶。路易·布耶是一个著名的巴那派诗人,他经常指导莫泊桑进行多种体裁的文学创作。